江蘇專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過關檢測二地表形態(tài)變化含解析.docx_第1頁
江蘇專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過關檢測二地表形態(tài)變化含解析.docx_第2頁
江蘇專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過關檢測二地表形態(tài)變化含解析.docx_第3頁
江蘇專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過關檢測二地表形態(tài)變化含解析.docx_第4頁
江蘇專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專題過關檢測二地表形態(tài)變化含解析.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過關檢測(二) 地表形態(tài)變化知能強化練(2018蘇錫常鎮(zhèn)二模)在柴達木盆地邊緣,隱藏著中國最大的一片水上雅丹地貌群,其主體是7 500萬年前的湖泊沉積物,受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奇異地貌,圖1為水上雅丹景觀圖,圖2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組成圖1景觀的巖石,對應圖2中的()A甲B乙C丙 D丁2圖1景觀形成的地質過程是()A地殼抬升巖漿侵入搬運、沉積B風化、侵蝕地殼抬升搬運、沉積C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侵蝕D搬運、沉積地殼抬升風化、侵蝕解析:1.A2.D第1題,據題意分析可知,圖1景觀的巖石為沉積巖,再據圖2分析可知,圖中甲為沉積巖、乙為變質巖、丙為巖漿巖、丁為巖漿。第2題,據題意分析可知,圖1景觀是水上雅丹地貌,首先經過外力作用而形成沉積巖,接著由于地殼運動出露地表,最后受風化、侵蝕而成的。(2018通徐揚泰淮宿六市二模)如圖為某地地質地貌圖。讀圖,完成34題。3有關該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以山地地形為主,且山高谷深B分水嶺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C地表形態(tài)由內力作用塑造而成D兩干流水平最短距離超過3 km4與甲乙、丙丁沿線相符的剖面圖是()解析:3.B4.C第3題,據圖中等高線的數值分析可知,該地以丘陵為主,分水嶺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地表形態(tài)是由內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兩干流水平最短距離不超過3 km。第4題,從地形上看,甲乙沿線、丙丁沿線為山地;從地質構造上看,甲乙沿線,中間巖層新,兩側巖層老,為向斜,丙丁沿線基本上為同一巖層,呈水平狀態(tài)。(2018鹽城中學模擬)沙坡是河流淺水區(qū)河床中的沙粒堆積地貌。如圖示意某常見的沙坡形成過程。在淺水區(qū),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響呈波形。水流速度受上坡和下坡影響存在差異,進而導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蝕,而被侵蝕的泥沙會在下一個沙坡的迎水坡堆積,讀圖,回答56題。5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 B背水坡,流速快C迎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6該沙坡的移動方向是()A維持原地 B往復擺動C向上游移動 D向下游移動 解析:5.A6.C第5題,根據材料及圖中的水流方向,可以判斷坡為迎水坡,且該坡為上坡,水流速度較慢,故以沉積作用為主。第6題,據材料沙坡的產生是河床泥沙顆粒不均勻與水流不穩(wěn)定綜合作用的結果,是河床上呈波狀起伏堆積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時泥沙受重力影響部分堆積,下坡時,流速加快,泥沙不斷侵蝕,侵蝕的沙粒搬運到下一個沙坡的迎水坡上堆積下來,從而促使沙坡緩慢向上游移動。故選C。(2018鹽城三模)某地地理老師組織學生對家鄉(xiāng)河流進行考察,下列圖表為學生的部分研究成果。讀圖表完成78題。7有關河曲敘述正確的是()A僅發(fā)育于河流的上游地區(qū)B巖性差異是河曲發(fā)育的主要原因C凹岸河水較深,利于建設港口D凸岸河水較淺,侵蝕作用明顯8下列圖示能正確反映該河流礫石平均粒徑與距河口距離關系的是()解析:7.C8.A第7題,據左圖中水深數值分析可知,河曲凹岸河水較深,侵蝕作用明顯,利于建設港口。第8題,據右表數值分析可知,離河口距離越近,河流礫石平均粒徑越小,反之越大,A圖符合這一要求。(2018南京三模)圖1為南京周邊某火山口浮石圖,浮石內有孔隙,入水不沉。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丁代表三大類巖石。據此完成910題。(雙選)9下列關于“浮石”的說法,正確的是()A能在其中找到動植物化石B屬于圖中甲類巖石C孔隙形成源于外力侵蝕D便于雕琢,適宜制作盆景10與大理巖形成有關的地質作用主要包括圖2中的()A BC D解析:9.BD10.AB第9題,據題意分析可知,浮石是某火山口附近的,且內有孔隙,為噴出型巖漿巖,再據圖2分析可知,圖2中甲為噴出型巖漿巖,乙為沉積巖,丙為變質巖,丁為侵入型巖漿巖;浮石內有孔隙,便于雕琢,適宜制作盆景。第10題,大理巖為變質巖,與大理巖形成有關的地質作用為固結成巖作用和變質作用。(2018南師大附中模擬)攔門沙是位于河口區(qū)的泥沙堆積體(沙坎),受徑流與海洋共同作用形成。如圖為我國某河口區(qū)攔門沙甲、乙兩時期位置變動示意圖。據此完成11 12題。(雙選)11從甲時期到乙時期,攔門沙()A向陸地方向移動B粗泥沙位置沒有明顯變化C高度降低D海水堆積作用增強12攔門沙產生的影響有()A阻擋污水,減少海洋污染B加劇海水倒灌,侵蝕海岸C使水道淤淺,不利于航運D阻礙洪水下泄,加劇洪澇災害解析:11.AD12.CD第11題,據圖分析可知,甲時期的外海泥沙為細泥沙,表明徑流堆積作用較強,乙時期的外海泥沙為粗泥沙,表明海水堆積作用增強。從甲時期到乙時期,攔門沙由徑流堆積作用為主轉變?yōu)楹K逊e作用為主,攔門沙向陸地方向移動,海水堆積作用增強。第12題,據上題分析可知,海水堆積作用增強,使水道淤淺,不利于航運,阻礙洪水下泄,加劇洪澇災害。熱點遷移練(2018蘇北蘇中七市三模)2018年4月5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噴發(fā),噴出煙塵高達5 000 m。如圖為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題。13數字序號所代表的圈層中,屬火山熔巖流源地的是()A BC D14由火山噴發(fā)物冷凝而成的巖石()A常有氣孔、流紋構造B礦物結晶顆粒大C主要成分為碳酸鹽D存留有生物遺跡解析:13.C14.A第13題,據題意分析可知,火山熔巖流源地即巖漿的發(fā)源地軟流層。第14題,由火山噴發(fā)物冷凝而成的巖石為噴出型巖漿巖,常有氣孔、流紋構造。頁巖油屬于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是油頁巖經低溫干餾獲得的,被稱為21世紀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如圖示意油氣資源在地層中的分布。據此完成1516題。15油頁巖屬于()A噴出巖 B變質巖C侵入巖 D沉積巖16傳統石油最有可能分布在圖中的()Aa處 Bb處Cc處 Dd處解析:15.D16.A第15題,油氣資源是古生物堆積的產物,據此判斷油頁巖屬于沉積巖。第16題,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石油密度較小,應分布在水的上部。據圖分析a處最有可能是傳統石油的分布位置。(2018南通一模)貴州興義地質公園擬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如圖為貴州興義地質公園某地質景觀圖。讀圖,完成1718題。17構成圖示地質構造的()A巖石有氣孔或流紋構造B巖石直接來自巖石圈底部C巖層可能含有煤、石油等礦產D巖石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18塑造該地貌的地質作用依次有()A水平擠壓、侵蝕作用、地殼上升B地殼上升、水平擠壓、侵蝕作用C侵蝕作用、地殼上升、水平擠壓D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