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檔簡介
沈 陽 化 工 大 學 科 亞 學 院 本 科 畢 業(yè) 論 文 題目:流量為 110t/h U 形管式加熱器 院系:機械交通工程系 專業(y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班級:1201 學生姓名:周峰 指導教師:金丹 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專業(yè)過控 1201 班 學生:周峰 畢業(yè)設計(論文)題目:流量為 110t/hU形管式加熱器 畢業(yè)設計(論文)內容:有關換熱器綜述一篇; 設計說明書一份; 設計計算書說明書一份; 繪制施工圖折合 A1 號圖四張以; 畢業(yè)設計(論文)專題部分: 指導教師:簽字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簽字年月日 院長:簽字年月日 摘要 換熱器又被叫熱量交換器,是一種把熱流體的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 設備,并且實現(xiàn)化工生產(chǎn)過程中熱量的交換和傳遞不可缺少的設備,在 工廠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管殼式換熱器具有可靠性高、適應性廣等優(yōu)點, 在各工業(yè)領域中得到最為廣泛的應用。U 型管式換熱器就是管殼式換熱 器的一種,屬石油化工設備,由管箱、殼體及管束等主要部件組成,因 其換熱管成 U 形而得名。折流板顧名思義是用來改變流體流向的板,常 用于管殼式換熱器設計殼程介質流道,根據(jù)介質性質和流量以及換熱器 大小確定折流板的多少。管板,就是在圓形鋼板上鉆出比管子外徑一樣 略大一些的孔,是換熱器中起到固定管子以及密封介質作用的圓鋼。固 定管板換熱器中常用的是 U 型膨脹節(jié),它具有結構緊湊簡單,補償性好, 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 已知條件為:設計壓力為管程 2.0MPa,殼程 1.9MPa,工作溫度管程 90,殼程 180,設計溫度管程 100,殼程 200,管程介質為水, 殼程介質為高溫油。依據(jù)給定條件,查 GB1511999 書第 138 頁,通過 試算法獲得總傳熱系數(shù),所得傳熱面積為 73m2。考慮到介質特性、其他 因素, 采用252.5 的不銹鋼的無縫鋼管作換熱管,本設計采用 240 根換 熱管可滿足換熱量。設定拉桿數(shù)量為 12,計算得到筒體直徑為 DN=700mm。完成了壓降計算、管壁溫度、傳熱系數(shù)計算等。強度設計 中,依據(jù) GB150 進行筒體、封頭強度設計及校核,依據(jù)流量進行入口接 管、出口接管等管口直徑的選擇,依據(jù)等面積補強法進行開口補強計算。 本設計選擇管板延長兼做法蘭,依據(jù) GB151 中的彈性支撐假設對管板進 行設計和校核,管板與換熱管的連接方式為焊接,拉桿與管板為螺紋連 接結構。同時,進行了臥式容器鞍座校核。 我設計的 U 型管換熱器每根換熱管皆彎成 U 形,兩端分別固定在同 一管板上下兩區(qū),借助于管箱內的隔板分成進出口兩室。此種換熱器完 全消除了熱應力,結構比浮頭式簡單,但管程不易清洗。 關鍵字關鍵字:換熱器; U 形管 ; 折流板;管板 Abstract For heat exchanger was called heat exchanger is a kind of the thermal fluid heat transfer to the cold fluid equipm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hemical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heat exchange and transmission of essential equipment, in the facto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liability and wide adaptability, and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al fields. U type tube heat exchanger is a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a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from the tube box, shell and tube bundles and other major components, because of its heat transfer tube into a U shaped and named. Baffle plate as the name suggests is used to change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plate, commonly used in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design shell medium flow channel,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medium and flow and the size of the heat exchanger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baffles. Tube plate, is in the circular plate drilled than the pipe diameter as slightly larger hole is change in the heat exchanger to pipe fixing and sealing the role of the media bar. Fixed tube sheet for heat exchanger in common is U-type expansion joint, which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good compensatory and cheap price advantage. For heat exchanger was called heat exchanger is a fluid heat transfer heat to the cold fluid equipment and known conditions: design pressure 2.0MPa pipes, shell 1.9mpa, working temperature tube process 90 DEG C, shell of 180 DEG C, design temperature tube process at a temperature of 100 DEG C, shell side 200 DEG C, monitor medium for water, shell side medium for high temperature oil. According to the given conditions, the GB151 - 1999 book 138th pages,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obtained by tri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heat transfer area was 73m2. Considering the medium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factors, the phi 25 x 2.5 stainless steel seamless steel tube as heat transfer tube and the design the 240 tube can meet the heat transfer. The number of the set rod is 12,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cylinder is DN=1000m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ressure drop, the wall temperature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ere completed. In the strength design and GB150 basis for cylinder head design and strength check, according to the flow of inlet takeover, outlet nozzle and orifice diameter sel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rea fill method to an opening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The design selection of pipe plate to extend and do the flange, based on the elastic support GB151 assumption on the tube plate design and check, tube plate and heat exchanger tube connection for welding, tie rod and tube plate for the threaded connection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horizontal vessel saddle check. I designed the U type tube heat exchanger each tube is bent into a U shape, both ends were fixed in the same tube plate up and down two areas, with the tube box of the partition into the import and export room two. The heat exchanger completely eliminates the thermal stress, simple structure than the float, but the tube is not easy to clean. Key words:Heat exchanger ; Baffle plate ; Flange ;Tube-sheet 目 錄 第一章綜述1 1.1 換熱器的發(fā)展及用途1 1.2 換熱器結構形式1 1.2.1 換熱器的零部件名稱.1 1.2.2 換熱器的主要組合部件.3 1.3 間壁式換熱器的類型4 1.3.1 夾套換熱器.4 1.3.2 沉浸式蛇管換熱器.4 1.3.3 噴淋式換熱器.5 1.3.4 套管式換熱器.6 1.3.5 列管式換熱器.6 1.3.6 新型高效換熱器.8 1.4 換熱器的腐蝕原因及防腐措施11 1.5 結論 12 參考文獻. 12 第二章?lián)Q熱器傳熱工藝計算.14 2.1 起始數(shù)據(jù). 14 2.2 定性溫度及確定其物性參數(shù)14 2.3 熱量守恒與油流量的計算15 2.4 管程換熱系數(shù)計算15 2.5 結構的初步設計:17 2.6 殼程換熱系數(shù)計算17 2.7 傳熱系數(shù)計算18 2.8 管壁溫度計算19 2.9 管程壓降計算20 第三章 U 型換熱器結構設計計算 21 3.1 換熱管材料及規(guī)格的選擇和根數(shù)確定.21 3.2 管子的排列方式21 3.3 確定筒體直徑21 3.4 筒體壁厚的確定22 3.5 筒體水壓試驗23 3.6 管程標準橢圓形封頭厚度的計算 23 3.7 容器法蘭的選擇24 3.7.1 設備法蘭的選擇.24 3.7.2 接管法蘭的選擇.25 3.8 管板的設計.26 3.9 管箱短節(jié)壁厚的計算.27 3.10 拉桿和定距管的確定.28 3.11 折流板的選擇.29 3.11.1 選型.29 3.11.2 折流板尺寸.29 3.11.3 換熱管無支撐跨距或折流板間距29 3.11.4 折流板厚度.29 3.11.5 折流板直徑.29 3.12 接管及開孔補強.30 3.13 分程隔板厚度選取.32 3.14 支座的選擇及應力校核.32 3.14.1 支座的選擇.32 3.14.2 鞍座的應力校核.33 第四章結論 37 參考文獻38 致謝40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1 第一章綜述 1.1 換熱器的發(fā)展及用途換熱器的發(fā)展及用途 能源是當前人類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能源的開發(fā)及轉換利用已成為各國的 重要課題之一,而換熱器是能源利用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幾乎一切工業(yè)領 域都要使用它,化工、冶金、動力、交通、航空與航天等一些部門應用尤為廣泛。 近幾年由于新技術發(fā)展和新能源開發(fā)和利用, 各種類型的換熱器越來越受到工業(yè) 界的重視,而換熱器又是節(jié)能措施中較為關鍵的設備之一,因此,無論是從工業(yè) 的發(fā)展,還是從能源的高效利用,換熱器的合理設計、制造、選型和運行都具有 非常重要的發(fā)展意義。 近年來隨著節(jié)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利用換熱器進行高溫 和低溫熱能回收帶來了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換熱器分類方式有多樣形式,按照其工 作原理可分為:直接接觸式換熱器、蓄能式換熱器和間壁式換熱器三大類型,間壁 式換熱器又可分為列管式和板殼式換熱器兩類型,其中列管式換熱器以其高度的 可靠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在長期的操作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用經(jīng)驗,其設計資料 比較齊全,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各種不同型式和種類的換熱器發(fā)展都很快, 新結構、 新材料的換熱器不斷涌現(xiàn)出來。 近年來盡管列管式換熱器也受到了新型換熱器的嚴峻挑戰(zhàn),但由于它具有結 構簡單、牢固、操作彈性大、應用材料廣等一些優(yōu)點,列管式換熱器目前仍是化 工、石油和石化行業(yè)中使用的主要類型的換熱器,尤其在高溫、高壓和大型換熱 設備中仍占有顯著的優(yōu)勢。 1.2 換熱器結構形式換熱器結構形式 1.2.1 換熱器的零部件名稱換熱器的零部件名稱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2 表 1.1 序 號 名稱 序 號 名稱 序 號 名稱 1接管法蘭11 活動鞍座 (部件) 21縱向隔板 2管箱法蘭12U形換熱管22接管 3殼體法蘭13擋管23內導流筒 4防沖板14 固定鞍座 (部件) 24圓筒 5補強圈15滑到25 管箱側墊 片 6 殼體(部 件) 16管箱墊片26凸形封頭 7折流板17 管箱圓筒 (短節(jié)) 27 雙頭螺柱 或螺栓 8拉桿18 封頭管箱 (部件) 28放氣口 9定距管19分層隔板29螺母 10支持板20中間擋板 圖 1U 型管式換熱器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3 1.2.21.2.2 換熱器的主要組合部件換熱器的主要組合部件 換熱器的主要組合部件有前段管箱、殼體和后端結構(包括管束)三部分組 成。詳細分類見圖 2。 圖 2主要部件的分類及代號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4 1.3 間壁式換熱器的類型間壁式換熱器的類型 換熱器的分類:(1)按用途分類: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fā)器和再沸 器(2)按冷熱流體熱量的交換方式可分為: 混合式、蓄熱式和間壁式(3)主 要內容有:1. 根據(jù)工藝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換熱器類型;2. 通過有關計算選擇 合適的換熱器規(guī)格。 1.3.1 夾套換熱器夾套換熱器 夾套換熱器(圖 3)的結構:夾套式換熱器的主要用于反應過程的加熱或冷卻, 是在容器外壁安裝夾套制成的。優(yōu)點:結構比較簡單。缺點:傳熱面受容器壁面 限制,傳熱系數(shù)小。 為提高傳熱系數(shù)且使釜內液體受熱均勻,可在釜內安 裝攪 拌器。也可在釜內安裝蛇管。 圖(3) 1.3.2 沉浸式蛇管換熱器沉浸式蛇管換熱器 沉浸式蛇管換熱器(圖 4)結構:這種換熱器多以金屬管子繞成,或制成各種與 容器相適應的情況,并沉浸容器內的液體中。 優(yōu)點:結構簡單,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壓。 缺點:由于容器體積比管子的體積大得多,因此管外流體的表面?zhèn)鳠嵯禂?shù)較 小。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5 圖(4) 1.3.3 噴淋式換熱器噴淋式換熱器 噴淋式換熱器(圖 5) 圖(5) 結構:冷卻水從最上面的管子的噴淋裝置中淋下來,沿管表面流下來,被冷 卻的流體從最上面的管子流入,從最下面的管子流出,與外面的冷卻水進行 換熱。在下流過程中,冷卻水可收集再進行重新分配。 優(yōu)點:結構簡單、造價便宜,能耐高壓,便于檢修、清洗,傳熱效果好 缺點:冷卻水噴淋不易均勻而影響傳熱效果,只能安裝在室外。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6 用途:用于冷卻或冷凝管內液體。 1.3.4 套管式換熱器套管式換熱器 套管式換熱器(圖 6) 圖(6) 結構:由不同直徑組成的同心套管,可根據(jù)換熱要求,將幾段套管用 U 形管 連接,目的增加傳熱面積;冷熱流體可以逆流或并流。 優(yōu)點: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能耐高壓,傳熱系數(shù)較大,能保持完全逆流使 平均對 數(shù)溫差最大,可增減管段數(shù)量應用方便。 缺點:結構不緊湊,金屬消耗量大,接頭多而易漏,占地較大。 用途:廣泛用于超高壓生產(chǎn)過程,可用于流量不大,所需傳熱面積不多的場 合。 1.3.5 列管式換熱器列管式換熱器 列管式換熱器又稱為管殼式換熱器,是最典型的間壁式換熱器,歷史悠久, 占據(jù)主導作用。 優(yōu)點:單位體積設備所能提供的傳熱面積大,傳熱效果好,結構堅固,可選用的 結構材料范圍寬廣,操作彈性大,大型裝置中普遍采用。 結構:殼體、管束、管板、折流擋板和封頭。 一種流體在管內流動,其行程稱 為管程;另一種流體在管外流動,其行程稱為殼程。管束的壁面即為傳熱面。 根據(jù)所采取的溫差補償措施,列管式換熱器可分為以下幾個型式。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7 (1)固定管板式(圖 7) 圖(7) 1列管2膨脹節(jié) 殼體與傳熱管壁溫度之差大于 50C,加補償圈,也稱膨脹節(jié),當殼體和管束 之間有溫差時,依靠補償圈的彈性變形來適應它們之間的不同的熱膨脹。 特點:結構簡單,成本低,殼程檢修和清洗困難,殼程必須是清潔、不易產(chǎn) 生垢層和腐蝕的介質。 (2)浮頭式(圖 8) 圖(8) 1分程板(管程隔板)2殼程隔板3內封頭(浮頭) 兩端的管板,一端不與殼體相連,可自由沿管長方向浮動。當殼體與管束因 溫度不同而引起熱膨脹時,管束連同浮頭可在殼體內沿軸向自由伸縮,可完全消 除熱應力。 特點:結構較為復雜,成本高,消除了溫差應力,是應用較多的一種結構形 式。 (3)U 型管式(圖 9)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8 圖(9) 1列管2隔板 把每根管子都彎成 U 形,兩端固定在同一管板上,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縮, 來解決熱補償問題。 特點: 結構較簡單, 管程不易清洗, 常為潔凈流體, 適用于高壓氣體的換熱。 1.3.6 新型高效換熱器新型高效換熱器 1. 螺旋板式換熱器(圖 10)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9 圖(10) 結構: 螺旋板式換熱器由兩塊金屬薄板焊接在一塊分隔板上并卷制成螺旋 狀而構成的。換熱時,冷、熱流體分別進入兩條通道,在器內作嚴格的逆 流流動。 2. 板式換熱器(圖 11) 圖(11)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10 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很小的空間即可提供較大的換熱面積,不需另外的拆裝 空間;相同使用環(huán)境下,其占地面積和重量是其他類型換熱器的 1/31/5。 3. 板翅式換熱器(圖 12) 圖(12) 在兩塊平行金屬板之間夾入波紋狀金屬翅片, 兩邊以側條密封, 組成一個單元體; 將各單元體進行不同的疊集和適當?shù)嘏帕?,再用釬焊予以固定,形成逆流、并流 和錯流的板翅式換熱器組裝件(芯部或板束) ;將帶有進、出口的集流箱焊接到 板束上。 特點:傳熱效果更好、結構更為緊湊。 4. 熱管式換熱器(圖 13)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11 圖(13) 結構及工作原理:將一根金屬管的兩端密封,抽出不凝性氣體,充以一定量 的某種工作液體而成。當熱管的一端被加熱時,工作液體受熱沸騰汽化,產(chǎn)生的 蒸汽流至冷卻端冷凝放出冷凝潛熱, 冷凝液沿著具有毛細結構的吸液芯在毛細管 力的作用下回流至加熱段再次沸騰汽化,工作介質如此反復循環(huán),熱量則由熱管 的軸向由加熱端傳至冷卻端。 1.4 換熱器的腐蝕原因及防腐措施換熱器的腐蝕原因及防腐措施 煉油工業(yè)中,換熱器的應用十分廣泛,其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換熱設備 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煉油工藝的生產(chǎn)效率以及成本的費用等問題。 據(jù)統(tǒng)計換 熱器在化工建設中約占投資的 1/5,因此換熱器的利用效率及壽命是值得研究的 重要課題。由換熱器的損壞原因來看,腐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且換 熱器的腐蝕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問題,能夠解決好腐蝕問題,就等于解決了換熱 器損壞的根本原因。要想防止換熱器的腐蝕發(fā)生,就得弄清楚腐蝕的根源問題, 換熱器的腐蝕的原因有兩中:1.換熱器用材的選擇,2.換熱器的金屬腐蝕 換熱器幾種常見的腐蝕破壞類型 1.均勻腐蝕在整個暴露于介質的表面上, 或 者在較大的面積上產(chǎn)生的,宏觀上均勻的腐蝕破壞叫均勻腐蝕。2.接觸腐蝕兩種 電位不同的金屬或合金互相接觸,并浸于電解質溶解質溶液中,它們之間就有電 流通過,電位正的金屬腐蝕速度降低,電位負的金屬腐蝕速度增加。3.選擇性腐 蝕合金中某一元素由于腐蝕,優(yōu)先進入介質的現(xiàn)象稱為選擇性腐蝕。 4.孔蝕集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12 中在金屬表面?zhèn)€別小點上深度較大的腐蝕稱為孔蝕,或稱小孔腐蝕、點蝕。5. 縫隙腐蝕在金屬表面的縫隙和被覆蓋的部位會產(chǎn)生劇烈的縫隙腐蝕。6.沖刷腐蝕 是由于介質和金屬表面之間的相對運動而使腐蝕過程加速的一種腐蝕。 7.晶間 腐蝕晶間腐蝕是優(yōu)先腐蝕金屬或合金的晶界和晶界附近區(qū)域, 而晶粒本身腐蝕比 較小的一種腐蝕。8.應力腐蝕破裂(SCC)和腐蝕疲勞 SCC 是在一定的金屬一介 質體系內,由于腐蝕和拉應力的共同作用造成的材料斷裂。9.氫破壞金屬在電解 質溶液中,由于腐蝕、酸洗、陰極保護或電鍍,可以產(chǎn)生因滲氫而引起的破壞。 冷卻介質對金屬腐蝕的影響工業(yè)上使用最多的冷卻介質是各種天然水。 影響金屬 腐蝕的因素很多,對幾種常用金屬的影響:1.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是參加陰極過 程的氧化劑,因此它一般促進腐蝕。2.其他溶解氣體在水中無氧時 CO2 將導致 銅和鋼的腐蝕,但不促進鋁的腐蝕。3.硬度一般說來,淡水的硬度增高對銅、鋅、 鉛和鋼等金屬的腐蝕減小。 4.pH 值鋼在 pH11 的水中腐蝕較小,pH7 時腐蝕增 大。5.離子的影響氯離子可以破壞不銹鋼等鈍化金屬的表面,誘發(fā)孔蝕或 SCC。 6.垢的影響淡水中的 CaCO3 垢。CaCO3 垢層對傳熱不利,但是有利于防止腐蝕。 1.5 結論結論 換熱器是化工、石油、能源等各工業(yè)中應用相當廣泛的單元設備之一。據(jù)統(tǒng) 計, 在現(xiàn)代化學工業(yè)中換熱器的投資大約占設備總投資的 30% , 在煉油廠中占 全部工藝設備的 40% 左右, 海水淡化工藝裝置則幾乎全部是由換熱器組成的。 對國外換熱器市場的調查表明, 雖然各種板式換熱器的競爭力在上升,但管殼式 換熱器仍占主導地位約 64% 。 新型換熱元件與高效換熱器開發(fā)研究的結果表明, 列管式換熱器已進入一個新的研究時期, 無論是換熱器傳熱管件, 還是殼程的折 流結構都比傳統(tǒng)的管殼式換熱器有了較大的改變, 其流體力學性能、換熱效率、 抗振與防垢效果從理論研究到結構設計等方面也均有了新的進步。 目前各國為改 善該換熱器的傳熱性能開展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包括管程結構和殼程結構強化 傳熱的發(fā)展。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一章 綜述 13 參考文獻 1GB 150-1998 鋼制壓力容器 2GB 151-1999 鋼制管殼式換熱器 3JB/T 4737-95橢圓形封頭.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6 4JB/T 4717-92 U 型管式換熱器型式與基本參數(shù) 5錢頌德主編.換熱器設計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2002.8 6化工部設備設計技術中心站 毛希瀾.化工設備設計全書(換熱器設計) 7化工設備設計全書編輯委員會編,化工設備設計全書換熱器,化學工業(yè)出版 社,2003 年 5 月第一版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二章 換熱器傳熱工藝計算 14 第二章?lián)Q熱器傳熱工藝計算 2.1 起始數(shù)據(jù)起始數(shù)據(jù) 殼程油的進口溫度: , 1 t =180 殼程油的出口溫度: , , 1 t =120 殼程油的工作壓力:P1=1. 9MPa 管程水的進口溫度: , 2 t =20 管程水的出口溫度: , , 2 t =90 管程水的工作壓力:P2=2.0MPa 殼程油的流量:G1=110 ht =110000Kg/h 2.2 定性溫度及確定其物性參數(shù)定性溫度及確定其物性參數(shù) 殼程: 殼程油的定性溫度:t1=150 查表得殼程油的密度:1=730Kg/m3 查表得殼程油的比熱:Cp1=2.6KJ/(Kg) 查表得殼程油的導熱系數(shù):1=0.097w/(m) 殼程油的粘度:1=378.510-6Pas 查表得殼程油的普朗特系數(shù):Pr1=10.14 管程: 管程油的定性溫度:t2=55 查表得管程油的密度:2=985.65Kg/m3 查表得管程油的比熱:CP2=4.176Kg/(Kg) 查表得管程油的導熱系數(shù):2=0.654w/(m) 查表得管程油的粘度:2=509.110-6Pas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二章 換熱器傳熱工藝計算 15 查表得管程油的普朗特系數(shù):Pr2=3.26 2.3 熱量守恒與油流量的計算熱量守恒與油流量的計算 假定取熱交換效率為=0.98 其設計傳熱量: Q0=G1Cp1( , 1 t , , 1 t )1000/3600 =1100002.6(180120)0.981000/3600 =4671333W 則管程苯流量為: G2= )( , 1 , , 1 2 0 ttC Q p =3600467133/4.174(90-20)1000=57556.3Kg/h 2.4 有效平均溫度的公式計算 tn= )ln )()(t- , 1 , , 2 , , 1 , 2 , 1 , , 2 , , 1 , 2 tt tt ttt ( =91.44 其中有關參數(shù)的計算 參數(shù):P= , 1 , 2 , 1 , , 1 tt tt = 20180 2090 =0.4375 參數(shù):R= , 1 , , 1 , , 2 , 2 tt tt = 2090 120180 =0.86 加熱器器按照單殼程雙管程設計差管程式換熱器原理與設計圖 2-6(a) ,得: 溫差校正系數(shù)=0.908 有效平均溫差:tm=tn=0.90891.44=83 2.4 管程換熱系數(shù)計算管程換熱系數(shù)計算 參考表 27管殼式換熱器原理與計算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二章 換熱器傳熱工藝計算 16 初選傳熱系數(shù): Cm w K 500 0 則初選傳熱面積為: 0 0 0 =112.56m2 83500 4671333 tK Q F m 選用 2.5 25 不銹鋼的無縫鋼管作換熱管。 則管子外徑 d0=25mm 管子內徑 di=20mm 管子長度 L=6000mm 則所需換熱管根數(shù): 113 31400256 0 0 ld F Nt 可取換熱管根數(shù)為 240 根 則管程流通面積為 22 2 038 . 0 022 . 0 42 240 42 md N a i t (兩管程) 管程流速為: s m a G 038 . 0 3600986 57556 3600 22 2 2 管程質量流速為: sm kg W 2222 421986 管程雷諾數(shù)為 19720 105 02 . 0 5 . 0986 Re 4 2 22 i d 管程傳染系數(shù)為: 6740 015. 0100 833. 090015. 013600 100 015. 013600 2 . 0 8 . 0 2 . 0 8 . 0 22 2 i d t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二章 換熱器傳熱工藝計算 17 2.5 結構的初步設計:結構的初步設計: 查 GB1511999 知管間距按 0 25. 1d?。?管間距為:S=1.250.025=0.031m 管束中心排管數(shù)為: 182401 . 11 . 1 tc NN 取 18 根 則殼體內徑為: 627 . 0 025 . 0 4118031 . 0 41 0 dNSD ci 故內徑為 0.7m 則內徑比為 6 . 8 7 . 0 6 i D L (合理) 折流板由書可知可以選擇弓形折流板。 則弓形折流板的弓高為:mDh i 14. 07 . 02 . 02 . 0 折流板間距為:m D B i 35. 0 2 7 . 0 2 折流板數(shù)量為: 1 35 . 0 6 1 B l nB 實際取 15 塊 2.6 殼程換熱系數(shù)計算殼程換熱系數(shù)計算 殼程流通面積為: 2 0 1 05 . 0 031 . 0 025 . 0 17 . 035 . 0 1m s d BDf i 殼程流速為: s m f G 84 . 0 05 . 0 7303600 1100003600 11 1 1 殼程質量流速為: sm kg W 2 111 2 .61384 . 0 730 殼程當量直徑為: 0567 . 0 025 . 0 240 025 . 0 2407 . 0 22 0 2 0 2 dN dND d t ti e 6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二章 換熱器傳熱工藝計算 18 殼程雷諾數(shù)為: 91737 10379 0567 . 0 84 . 0 730 Re 6 1 11 1 e d 切去弓形面積所占比例按2 . 0 i D h 查得為 0.145 殼程傳熱因子由管殼式換熱器原理與設計書圖 2-12 可查得:120Js 管外壁溫度假定值為: C100 壁溫下油的黏度為: sPau 6 10600 黏度修正系數(shù)為: 0.9377 600 379 14. 0 14. 0 1 1 1 殼程換熱系數(shù)為 2.7 傳熱系數(shù)計算傳熱系數(shù)計算 查 GB1511999 書第 138 頁可知:殼程選用柴油、管程選用原油 則油側污垢熱阻為:000172. 01000172. 02 由于管壁比較薄, 管殼層阻力損失都不超過 0.3103N/m3所以管壁的熱阻可 以忽略不計。 所以可以計算出總傳熱系數(shù)為: 015. 0*6740 019. 0 015. 0 019. 0 000172. 0000172. 0 44.819 1 1 11 1 2 00 21 1 ii j d d d d K Cm w 72.553 則傳熱系數(shù)比為:11. 1 500 72.553 0 K K j (合理) 所以假設合理。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二章 換熱器傳熱工藝計算 19 2.8 管壁溫度計算管壁溫度計算 管外壁熱流溫度計算為: Cmw ldN Q q t 2 0 0 1 41325 6025 . 0 14 . 3 240 4671333 管外壁溫度為: Cqttw 9 .104000172 . 0 90.419 1 41325150 1 1 1 111 誤差校核: Ctt ww 9 . 41009 .104 11 因為誤差不大,所以合適。 殼程當量直徑為: 019. 0406 019. 04067 . 0 22 0 2 0 2 dN dND d t ti e =0.0445m 殼程雷諾數(shù)為:13958 10910 0334. 03 .380 6 1 1 1 e e dW R 經(jīng)查殼程的摩擦系數(shù)為:42. 0 1 管束壓降為: Pa d nDW e bi 4121 1 42. 0 0445. 0 817 . 0 7152 8 .3141 2 2 1 1 1 2 1 0 取進口管處質量流速為: sm kg 2 1000 取進口管壓降為:Pa WN N 1049 7152 5 . 11000 5 . 1 2 2 1 2 2 1 取導流板阻力系數(shù)為:5 d 導流板壓降為:Pa W d N d 69935 715 1000 2 2 1 2 1 殼程結垢修正系數(shù)38. 1 d 殼程壓降為:Pa Ndd 1372910496993412138. 1 101 管程、殼程允許壓降為: Pa35000 21 22 11 符合壓降條件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二章 換熱器傳熱工藝計算 20 2.9 管程壓降計算管程壓降計算 C d d qtt i w 102000172. 0 6740 1 015. 0 019. 0 2899690 1 2 2 0 122 壁溫下油的黏度為:sPa w 3 2 103 黏度修正系數(shù):1 103 103 14. 0 3 3 14. 0 2 2 2 w 查得管程摩擦系數(shù)為:0122. 0 2 管程數(shù)2 t n 管內沿程壓為: Pa d nlW i t i 1380 1015. 08152 0122. 023679 2 2 2 2 2 2 2 回彎壓降為: Pan W tb 2263 8152 24679 4 2 2 2 2 2 取出口處質量流速為: sm kg WN 22 1000 進出口管處壓降為:Pa WN N 84025 . 1 8152 1000 5 . 1 2 2 2 2 2 2 管程污垢校正系數(shù)為:2 . 1 2 d 則管程壓降: Pa ndbi 6 .1277384022 . 122631380 222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三章 u型換熱器結構設計計算 21 第三章 U 型換熱器結構設計計算 3.1 換熱管材料及規(guī)格的選擇和根數(shù)確定換熱管材料及規(guī)格的選擇和根數(shù)確定 序號項目符號單位數(shù)據(jù)來源及計算公式數(shù)值 1換熱管外徑 0 d mm GB151-1999管殼式換熱器25 2管長 l mmGB151-1999管殼式換熱器6000 3傳熱面積 S2 m m tK Q A 管殼式換熱器設計 原理 112.56 4換熱管根數(shù) N 個 ld A N 0 240 3.2 管子的排列方式管子的排列方式 1正三角形排列GB151-1999管殼式換熱器 圖 11 2換熱管中心距 S mmGB151-1999管殼式換熱器32 3隔板板槽兩側 相鄰中心距 n S mm GB151-1999管殼式換熱器100 3.3 確定筒體直徑確定筒體直徑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三章 u型換熱器結構設計計算 22 1換熱管中心 距 S mm GB151-1999 管 殼 式 換 熱器表 12 32 2換熱管根數(shù)n根240 3分程隔板厚 mm10 4管束中心排 管的管數(shù) c N 根Nc=1.1N18 5筒體直徑 1 D mmDi=S(NC-1)+4 d0 700 6實取筒體公 稱直徑 N D mm考 慮 防 沖 板 向上取 1000 3.4 筒體壁厚的確定筒體壁厚的確定 序號項目符號單位數(shù)據(jù)來源及計算公式結果 1工作壓力 MPa 給定1.9 2筒體材料GB150-1998鋼制壓力容 器 Q245R 3設計溫度 材料的許 用應力 t MPaGB150-1998鋼制壓力容 器 167 4焊接接頭 系數(shù) 過程裝備設計0.85 5殼程設計 壓力 c MPa1 . 1 c 2.09 6筒體計算 厚度 mm c t icD 2 7.28 7設計厚度 d mm 2d C 9.28 8名義厚度 n mm 1nd C 10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三章 u型換熱器結構設計計算 23 9實取名義 厚度 n mmGB151-1999管殼式換熱 器表 8 8 10負偏差 1 C mm 過程裝備設計0 11腐蝕余量 2 Cmm 過程裝備設計2 12計算厚度 e mm 21 CC ne 8 13設計厚度 下圓筒的 計算應力 t MPa e eic t D 2 131.67 14校核 t MPa t t 179.8 合格 15 設計溫度 下圓筒的 最大許用 工作壓力 w MPa ei t e w D 2 2.3 3.5 筒體水壓試驗筒體水壓試驗 序號項目符號單位根據(jù)來源及計算公式數(shù)值 1試驗壓力 T MPa t c T 25. 12.6 2圓筒薄膜應 力 T MPa e eit t D 2 164.4 3校核 Ts MPa9 .2409 . 0 合格 3.6 管程標準橢圓形封頭厚度的計算管程標準橢圓形封頭厚度的計算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三章 u型換熱器結構設計計算 24 序號項目符號單位根據(jù)來源及計算公式數(shù)值 1設計壓力 c MPa1 . 1 c 2.2 2材料GB150-1998鋼制壓力容 器 Q245R 3材 料 許 用 應力 t MPa GB150-1998鋼制壓力容 器 167 4焊 接 接 頭 系數(shù) 過程裝備設計0.85 5封 頭 計 算 厚度 mm c t icD 5 . 02 7.8 6設計厚度 d mm 2 C d 9.8 7名義厚度 n mm 1 C dn 10 8實 取 名 義 厚度 n mm GB151-1999管殼式換熱 器表 8 8 9有效厚度 e mm 1 C ne 8 10 設 計 厚 度 下 封 頭 的 計算應力 t MPa e eic t D 2 139 11校核 ts MPa9 .2409 . 0 12 設 計 溫 度 下 封 頭 的 最 大 許 用 工作壓力 w PMPa ei t e w D 2 4 2.3 13 w 合格 3.7 容器法蘭的選擇容器法蘭的選擇 3.7.1 設備法蘭的選擇設備法蘭的選擇 按其條件 DN1000mm 設計溫度 C110 設計壓力 2.5MP 由壓力容器法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三章 u型換熱器結構設計計算 25 蘭選擇乙型平焊法蘭,相關參數(shù)如下:單位(mm) D1 D 2 D 3 D 4 DH t a 1 a d 螺柱 規(guī)格 螺柱 數(shù)量 119511401098108810856815542211830M2736 由壓力容器法蘭選擇相應墊片:非金屬軟墊片JB/T47042000 其相應尺寸為:D=1087mmd=1037mm厚度3mm 3.7.2 接管法蘭的選擇接管法蘭的選擇 1管程接管的公稱直徑相同設為d,設進出口質量流量為 1.5m/s 則 mm G da2 .158 360014 . 3 986 10880004 800 4 6 同理 mmdb2 .197 故取 a =b=200mm 故取公稱直徑mmdN200 2 公稱壓力為MPa N 5 . 2 2 2殼程接管的公稱直徑相同設為d,設進出口質量流量為 1.5m/s 則mm G dc173 360014. 3800 10680004 800 4 6 同理mmdd173 故取公稱直徑mmdN200 1 公稱壓力為MPa N 5 . 2 1 由鋼制管法蘭,墊片,緊固件選擇帶頸對焊法蘭a.b 相關參數(shù)如下 DNA/ B DKnLThC1B 法蘭理論重量 200221. 5/ 219 3603101226M2430244/ 244 17.4 由鋼制管法蘭,墊片,緊固件選擇帶頸對焊法蘭c.d 相關參數(shù)如下 DNA/ B DKnL Th C1B 法蘭理論重量 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學士學位論文第三章 u型換熱器結構設計計算 26 250219. 1/ 219 3603101226M2430244/ 244 17.4 3.8 管板的設計管板的設計 管板尺寸的確定及強度計算: 本設計為管板延長部分兼作法蘭的形式,即 GB151-1999 項目 5.7 中 計算A、 s A、na、Kt、 cr、 c A、 t D、Q、 s 、 t 、P t; 序號項目符號單位數(shù)據(jù)來源和計算公式數(shù)值 1筒體內徑 1 D mm700 2筒體內徑橫截面 積 A 2 mmA= 2 1 D/4 384650 3筒體厚度 s mm8 4圓筒內殼壁金屬 截面積 s A 2 mm s A s ( 1 D+ s ) 17794 5管子金屬總截面 積 na 2 mmna= tt nd 7.6510 4 6換熱管根數(shù)n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監(jiān)督代理公司管理辦法
- 松陽縣公務用車管理辦法
- 深圳市交通維護管理辦法
- 隧道物資投標管理辦法
- 污水處理廠廢水管理辦法
- 公司運營開發(fā)區(qū)管理辦法
- 幼兒生活常規(guī)管理辦法
- 江蘇矮化水果管理辦法
- 銀行科室人員管理辦法
- 基于古今醫(yī)案數(shù)據(jù)分析的胃痛病證治規(guī)律研究
- 采茶廠員工行為規(guī)范檢查監(jiān)督制度
- 工廠安全生產(chǎn)管理規(guī)范
- 2025年中考英語廣東卷試題真題解讀及答案詳解
- 殘疾人專職委員筆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廣東省中考物理試題卷(含答案)
- 防汛應急預案方案范本
-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單元檢測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國抗菌藥物行業(yè)產(chǎn)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醫(yī)院五年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2025年)
- 秒懂藝術那些事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商丘師范學院
- 震旦維修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