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ppt_第1頁
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ppt_第2頁
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ppt_第3頁
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ppt_第4頁
心理學主要理論流派.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要理論流派,第一節(jié) 精神分析理論(心理動力理論) 弗洛伊德十九世紀末創(chuàng)立 主要理論觀點:潛意識理論,人格結構理論,性心理發(fā)展理論,釋夢論,防御機制理論,(1856-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社會思潮和學術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學、教育學、哲學、人類學、文學藝術、倫理學等領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Sigmund Freud:S.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著作,夢的解析(1900年)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年) 性學三論少女杜拉的故事(1905年) 精神分析引論(1910) 圖騰與禁忌(1913) 超越快樂原則(1920) 自我與本我(1923) 文明及其缺陷(1930),一、主要理論內容 (一)潛意識理論 將心理活動分為意識、前意識、潛意識(無意識)三個層次,意識:能被人覺察和感知到的心理活動,是心理活動中與現實聯系的那部分。 無意識(潛意識):個體無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動,這部分內容通常是不被外部現實、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種本能沖動、欲望或過去創(chuàng)傷性的經歷 前意識:當前意識不到但隨時可意識到的那些心理要素,意識的邊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內容。通過集中注意或他人提醒能進入意識領域的心理活動,(二)人格結構理論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構成 本我 快樂原則 自我 現實原則 超我 至善原則,(三)性心理發(fā)展理論 認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驅力和環(huán)境的影響下,經歷五個發(fā)展階段: 1.口欲期(出生 1歲) 通過口腔部位的刺激獲得快感,2.肛欲期(1 3歲) 從自身控制大小便中獲得快感 3. 性器期(3 5歲) 開始注意兩性之間的差別,4. 潛伏期(6 12歲) 性力從自身轉移到外界:學習、游戲 5. 生殖期,二、精神分析理論述評 精神分析理論的許多觀點、理論至今仍是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重要概念和理論,對心理學理論體系具有劃時代意義 重視潛意識的研究,不僅擴大了人格心理學研究的范圍,而且對個體行為的深一層認識提供了條件 重視早期經驗在人格發(fā)展中的作用,重視行為的歷史原因,強調行為發(fā)展的重要性,這對現代發(fā)展心理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弗洛伊德的歷史貢獻,不僅在于心理學方面,而且在哲學、人類學、教育學等方面,局限性: 理論主要來源于臨床觀察和個案研究,依賴于推理,缺乏科學實驗驗證 強調性本能是心理發(fā)展動力,具有泛性色彩 過分強調無意識的心理沖突而忽略了社會環(huán)境、文化的影響 研究對象主要是病人,結論的代表性受到質疑,新精神分析學派將關注從“本我”移植到“自我”,將幼兒期的發(fā)展論修正為終身發(fā)展論。,第二節(jié) 行為學習理論 一、行為的概念 行為:個體內在的和外在的各種形式的運動,包括主觀體驗、意識等心理活動和內臟活動。,二、行為學習理論 美國的心理學家華生創(chuàng)立行為主義學派 觀點:人的正常的或病態(tài)的行為(包括外顯行為及其伴隨的心身反應),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學習是支配人的行為和影響心身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行為學習的理論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社會學習理論,這三種理論的共同點是學習。 學習概念是行為療法的核心,三、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強調環(huán)境刺激對行為反應的影響 經典條件反射模型,刺 激,反 應,經典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 建立條件反射,經典條件反射的特點: 1.強化 2.泛化 3.消退,四、斯金納、桑代克:操作性條件反射 操作性條件反射重視行為結果對行為本身的作用,認為人類的行為反應可因操作性條件反射而形成或改變,B.F.Skinner:斯金納 (1904-1990),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奠基者。他創(chuàng)制了研究動物學習活動的儀器斯金納箱。1950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5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fā)的杰出科學貢獻獎,1968年獲美國總統(tǒng)頒發(fā)的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獎。,操作性條件反射的類型: 1.正強化:行為結果使積極刺激增加,行為增強 2.負強化:行為結果是消極刺激減少,行為得以增強 3.消退:行為結果導致積極刺激減少,行為反應減弱。 4.懲罰:行為結果導致消極刺激增加,從而是行為反應減弱,五、內臟操作條件反射 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是可以通過學習達到一定程度隨意控制的。,六、班杜拉:示范作用(社會學習理論) 人可以通過對社會生活中的模型行為的觀察和模仿,學會新的行為。,班都拉提出,示范作用包括四個階段: 注意階段:集中注意,準確地感知對方的行為。 保持階段:記住要模仿的行為。 行動階段:行動的再現過程,學習者表現出觀察對象的特征性行為 。 強化(鞏固):又稱為動機建立的過程。增加或減少這種行為的再次發(fā)生次數。,影響示范作用的因素: (1)被模仿者的特征:如相似性、能力、地位等。被模仿人與觀察者相似,則觀察學習其行為的可能性大;模型的知名度高,模仿的可能性也越大。,(2)觀察者的特征:如依賴性、從屬性、安全性等。觀察者依賴性強、缺乏安全感等更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為,模仿學習也更易于發(fā)生。 (3)觀察者的參與程度:這與主動參與或是被動的觀察有關。主動模仿更有利于行為的發(fā)生。,行為學習理論的主要意義: 理論觀點是通過嚴格控制的心理實驗獲得,不只是依據推理,使心理學走向客觀研究道路 解釋人們的一些正常、異常行為的獲得與消除,促進了心理學應用于實際生活,對指導教育、技能的訓練、心理治療等方面也有積極的作用。,行為學習理論的主要局限: 對人的行為解釋來源于動物實驗,過于簡單 環(huán)境決定論,忽略了人的認識作用 陷入客觀主義、機械主義,第三節(jié) 認知理論 一、認知理論的主要內容 (一)認知:信息為人接受后經歷的轉換、簡約、合成、儲存、重建、再現和使用等加工過程,(二)認知的主要特點 1.認知的多維性 2.認知的相對性 利弊相融、福禍相依(“塞翁失馬”) “失敗是成功之母” (快樂取決于我們自己),3.認知的聯想性 4.認知的發(fā)展性 5.認知的先占性 6.認知的整合性,(三)認知與情緒的關系 人的情緒和行為由其認知觀念所確定,二、認知理論述評 (一)意義: 采用信息加工的觀點解釋人的認知過程,為心理學研究和應用開辟了新的途徑 為心理障礙提供了新的理論解釋,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法 在指導個體心理健康發(fā)展方面有積極作用 (二)局限: 研究方法不夠科學,理論形成過程更多依靠推理 認知療法適用領域有限,第四節(jié) 人本主義理論 主要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的羅杰斯和馬斯洛 因為這一學派的出現是繼精神分析理論和行為主義之后,故被稱為現代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third force),Carl R. Rogers, 19021987,Abraham Maslow 1908-1970,人本主義認為,心理學的研究應以正常人為對象,研究人類不同于動物的一些復雜經驗,諸如動機、欲望、價值、快樂、幽默、情感、生活責任、生命意義以及愛情、嫉妒、仇恨等。 認為人的本質是高尚的,每個人的本質都要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人本主義理論意義: 第一次把人的本性和價值提到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首位,構建了一個新的心理學體系 突出了人的動機系統(tǒng)與高級需要的重要作用 為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