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的作用原理和對舵機的要求.ppt_第1頁
舵的作用原理和對舵機的要求.ppt_第2頁
舵的作用原理和對舵機的要求.ppt_第3頁
舵的作用原理和對舵機的要求.ppt_第4頁
舵的作用原理和對舵機的要求.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舵 機,第一節(jié) 舵的作用原理和對舵機的要求,8-1-1舵設備的組成和舵的類型,舵用作為保持或改變航向 舵垂直安裝在螺旋槳的后方 早期船舶采用平板舵 為了提高舵效和推進效率,目前多用由鋼板焊接而成的空心舵,稱為復板舵 這種舵由于水平截面呈對稱機翼形,故又稱流線型舵 舵的型式很多,圖81示出三種 舵葉的偏轉由操舵裝置(通常稱舵機)來控制 舵機經(jīng)舵柄1將扭矩傳遞到舵桿3上 舵桿3由舵承支承,它帶動舵葉7偏轉 舵承固定在船體上,由承及密封填料組成 舵葉還可通過舵銷5支承在舵柱8的舵托9或舵鈕6上,幾種舵,不平衡舵圖8-1(a) 舵桿軸線緊靠舵葉前緣的舵 平衡舵圖81(b) 舵桿軸線位于舵葉前緣后面一定位置的舵 半平衡舵圖81(c) 僅于下半部做成平衡型式的舵 后兩種舵在舵桿軸線之前有一定的舵葉面積,轉舵時水流作用在它上面產(chǎn)生的扭矩可以抵消一部分軸線后舵葉面積上的扭矩,從而減輕舵機的負荷,二、舵的作用原理和轉舵扭矩,正舵位置,即=0時 舵葉兩側所受的水作用力相等,對船的運動方向不產(chǎn)生影響 舵葉偏轉任一角度 ,兩側水流如圖所示 水流繞流舵葉時的流程在背水面就要比迎水面長,背水面的流速也就較迎水面大,而其上的靜壓力也就較迎水面要小 舵葉兩側所受水壓力的合力(稱為舵壓力)FN就將垂直于舵葉,作用于舵葉的壓力中心O,并指向舵葉的背水面 除FN外,水流對舵葉還會產(chǎn)生與舵葉中線方向一致的摩擦力Fr 當舵葉偏轉舵角后,在舵葉的壓力中心O上,就會產(chǎn)生一個大小等于FN與Fr合力的水作用F。,舵水作用力及其對船的影響,F可分解為與水流方向垂直的升力FL和與水流方向平行的阻力FD, FL=12CLA2 FD=12CDA2 x = Cxb 式中:CL,CD,Cx升力、阻力、壓力中心系數(shù),其大小隨舵角而變,與舵葉幾何形狀有關,由模型試驗測定 水的密度, A舵葉的單側浸水面積, v舵葉處的水流速度 J舵壓力中心至舵導邊距離, b舵葉平均寬度,舵水作用力F對船舶運動的影響,假設在船舶重心G處加上一對方向相反而數(shù)值均等于F的力F1、F2 那么水作用力F對船體的作用 可用水作用力對船舶重心所產(chǎn)生的力矩Ms和F2的作用來代替。 由F和F1形成的力矩Ms迫使船舶繞其重心向偏舵方向回轉,稱為轉船力矩: F2則又可分解為R和T兩個分力 縱向分力R=F2sin,增加了船舶前進的阻力 橫向分力T=F2cos ,使船向偏舵的相反方向漂移 水作用力F與船舶的重心G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船在轉向的同時,還存在著橫傾與縱傾力矩,8-1-2-2 轉船力矩與最大舵角,轉船力矩 (Ms) 式中;l舵桿軸線至船舶重心的距離 Xc舵壓力中心至舵桿軸線的距離 Ms隨舵角的增大而增大,并在達到某一舵角時出現(xiàn)極大值Mmax Ms出現(xiàn)極大值時的舵角數(shù)值,與舵葉的幾何形狀有關,并主要取決于舵葉的展弦比 ( =舵葉高度A舵葉平均寬度b) 越小, 繞流的影響就越大,即在同樣舵角上所產(chǎn)生的舵壓力越小,而達到最大轉船力矩時的舵角就越大。 舵葉的值受到船舶吃水及船尾形狀等條件限制 海船 (=22.5), Mmax的舵角多介于3035 之間,規(guī)定35 河船 ( 1.02.0), Mmax出現(xiàn)在35 45 舵角之間,8-1-2-2 水動力矩和轉舵扭矩,舵壓力FN對舵桿軸線所產(chǎn)生的力矩稱為舵的水動力矩,用M表示。 式中:CN,稱為壓力系數(shù),其余符號同式(81) 轉舵扭矩M 操舵裝置施加在舵桿上的扭矩 舵勻速轉動時,轉舵扭矩M即應等于水動力矩Ma和舵各支承處的總摩擦扭矩Mf 的代數(shù)和,即 M= Ma + Mf 普通平衡舵 Mf=(0.150.20) Ma M可用經(jīng)驗公式或舵的模型試驗資料計算 公稱轉舵扭矩 指在規(guī)定的最大舵角時所能輸出的最大扭矩 它是根據(jù)船舶在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營運航速前進時,將舵轉到最大舵角所需要的扭矩來確定的 公稱轉舵扭矩是確定舵機結構尺寸和工作參數(shù)的基本依據(jù),8-1-2-2 綜上可見,(1)水動力矩與舵葉的面積A和舵葉處水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并隨舵角的增大而增大 (2)不平衡舵 因X=Xc,故當船舶正航并向一舷轉舵時,水動力矩將始終為正(指與舵葉轉向相反),而回舵時則變?yōu)樨?指與舵葉轉向相同) 平衡舵因Xc=XZ,小舵角時由于壓力中心。處于舵桿軸線的前方,故Ma為負,只有當舵角增大到某一數(shù)值之后, Ma才會因O點移到軸線之后而變?yōu)檎?8-1-2-2 綜上可見,平衡系數(shù) 舵桿軸線之前的舵葉面積A,與整個舵葉面積A之比,用X表示 X越大,舵葉的最大水動力矩越小,即舵機所需的公稱轉舵扭矩較小 但X也不宜過大,否則在常用舵角(10-20)范圍內回舵時需克服的轉舵扭矩就可能較大,從而使舵機功耗增加 一般舵的X在0.150.35之間 (3)船舶倒航時 舵葉后緣變成了導邊,壓力中心離開舵桿軸線距離增大(力臂增加) 同一舵角下倒航時的水動力矩會超過正卻時的水動力矩 但實際上倒航時的最大航速將比正航時要小得多,故倒航時的最大水動力矩不會超過正航時的水動力矩,8-1-3 對舵機的基本技術要求,是保持或改變船舶航向,保證安全的重要設備 一旦失靈,船會失去控制,甚至事故 因此,我國鋼質海船人級與建造規(guī))根據(jù)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公約)的規(guī)定,對舵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基本精神要求舵機必須具有足夠的轉舵扭距和轉舵速度 并且在某一部分萬一發(fā)生故障時,應能迅速采取替代措施,以確保操舵能力 基本技術要求如下;,8-1-3 對舵機的基本技術要求,(1)必須具有一套主操舵裝置和一套輔操舵裝置,或主操舵裝置有兩套以上的動力設備。當其中之一失效時,另一套應能迅速投入工作。 主操舵裝置應具有足夠的強度 能在最深吃水并以最大營運航速前進時將舵自一舷35轉至另一舷的35 自一舷的35 轉至另一舷的30所需的時間不超過28s 在船以最大速度后退時應不致?lián)p壞 輔操舵裝置應具有足夠的強度 能在最深航海吃水,并以最大營運航速的一半但不小于7kn前進時,能在不超過60s內將舵自任一舷的15 轉至另一舷的15 在主操舵裝置有兩臺以上相同動力設備符合下列條件時,也可不設輔操舵裝置 當管系或一臺動力設備發(fā)生單項故障時應能將缺陷隔離,以使操舵能力能夠保持或迅速恢復 客船,當任一臺動力設備不工作時 貨船,當所有動力設備都工作時,應能滿足對主操舵裝置的要求,8-1-3 對舵機的基本技術要求,(2)主操舵裝置應在駕駛臺和舵機室都設有控制器 當主操舵裝置設置兩臺動力設備時,應設有兩套獨立的控制系統(tǒng),且均能在駕駛室控制 如果采用液壓遙控系統(tǒng),除1萬Gt以上的油輪(包括化學品船、液化氣船,下同)外,不必設置第二套獨立的控制系統(tǒng) (3)對舵柄處舵桿直徑大于230mm的船應設有能在45s內向操舵裝置提供的替代動力源 這種動力源應為應急電源(獨立動力源),其容量至少應能向一臺動力設備及其控制系統(tǒng)和舵角指示器提供足夠的能源 此獨立動力源只準專用于上述目的 對1萬Gt以上的船舶,它應至少可供工作30min,對其它船舶為10min。,8-1-3 對舵機的基本技術要求,(4)操舵裝置應設有有效的舵角限位器 應設限位開關或類似設備,使舵在到達舵角限位器前停住 (5)對1萬Gt以上的油船、化學品船、LPG船尚有如下附加要求: 當發(fā)生單項故障而喪失操舵能力時,應能在45s內重新獲得操舵能力 為此 舵機可由兩個均能滿足主操舵裝置要求的獨立的動力轉舵系統(tǒng)組成 或至少有兩個相同的動力轉舵系統(tǒng) 其中任一系統(tǒng)中液壓流體喪失時應能被發(fā)現(xiàn),有缺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