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教案三字經.doc_第1頁
二年級教案三字經.doc_第2頁
二年級教案三字經.doc_第3頁
二年級教案三字經.doc_第4頁
二年級教案三字經.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_三字經教案二年級 彭村聯合小學 三字經閱讀指導課教案活動目標:1、閱讀三字經片斷,學習三字經里介紹的知識,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奮學習的道理。2、激發(fā)學生閱讀中華經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感悟經典內容的能力?;顒舆^程:課前談話:交流讀過的好書和自己知道的讀書名言。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三字經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讀書。經常讀書會使我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我們學校今年舉行了第七屆讀書節(jié)。誰知道這屆讀書節(jié)的主題嗎?(親近中華母語,誦讀百家經典。)這次活動,學校向我們每位同學推薦了三字經這部經典。三字經可謂是家喻戶曉,上到70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孩子,都能背上幾句。你們會背嗎?這樣吧,我一句,你們一句。師生接背:那關于三字經這部書,你知道哪些呢?(作者、書的內容等)師隨機評價,簡介三字經:三字經流傳到現在,已經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雖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結構都沒有改變。全書雖只有一千多個字,但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包括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經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專家們對三字經也非常推崇,他們說三字經是“千古一奇書”,如今,三字經被翻譯成好幾個國家的文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有意思的是,我們浙江和廣東兩省還為三字經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起了爭執(zhí)。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部奇書,讀讀三字經。二、讀三字經,講人文故事1、三字經這本書讓我們認識了很多名人,而且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經成為千古佳話。能不能告訴大家,你從三字經里認識了哪些人?指名學生說。2、相信你一定知道這些人這些句子中講到的人你熟悉嗎?你知道他們的故事嗎?(學生講故事)出示填空:_?_,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zh)。(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聽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為大學問家,跟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_?_,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這就是那個成語“五子登科”的出處呢。)_?_,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做人的準則。)_?_,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我想問問孔融,你怎么會這么做呢?能友愛兄長、友善對人,也會感受到他人的溫暖的。)3、讓我們再讀讀他們的故事。指導讀。書可以怎樣讀呢?指導配樂個性化朗讀。齊讀。4、小結:讀三字經,讓我們了解了許多名人故事。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訴我們如何學會處事做人。相信你們讀了之后,一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三、讀三字經,學史地知識說三字經是一部奇書,不僅讓我們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我們讀三字經,還可以從中讀到各種各樣的知識。1、出示片斷:(1)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2)稻粱菽(sh),麥黍(sh)稷(j)。此六谷,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sh)。此六畜,人所飼。2、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讀準嗎?自己讀一讀。指名讀。齊讀(有滋有味地讀一讀)讀得聲音響亮精神飽滿。3、了解知識:這兩段話里,藏著許多知識呢,接下來我們分兩隊進行PK,問題的答案都在這兩段話里面,好好地讀一讀,讀完還可以與同桌議議。宣布比賽規(guī)則:分兩隊競答,答對一題得十分,答錯就給對方加上十分。答題之后,再為對方選題。給對方選題的時候要有禮貌,“請問,什么是?”比賽之前,咱們先來熱熱身,用朗讀來給自己鼓鼓勁,看哪一隊士氣更旺。(兩隊讀課文,比誰聲音洪亮精神飽滿。)勝者決定自己先答還是先給對方選題。比賽過程中隨時點撥知識要點:什么叫三才?什么叫三光?(天空中有日月星辰以及雷、電、風、雨,大地有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魚蟲百獸,而我們人又是萬物之靈。)三綱?(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這跟我們現在提倡的構建合諧社會的做法不謀而合哪。)四時?(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huán)往復,永不停止。)四方?(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猜猜,老師由這想到了了什么?提示我們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我們的祖先最早用鐵發(fā)明了“羅盤”,也就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指南針,從而使確定方位變得十分簡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針的作用太大了。我們的老祖宗真了不起。)五行?(金木水火土,這五行可真復雜,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推算出來的,真了不起?,F在知道閏土名字的來歷嗎?)六谷?(稻粱菽麥黍稷,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五谷雜糧,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六畜?(馬牛羊雞犬豕,這所謂豕的是什么東西呀?)4、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一下子知道了這么多知識。知識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磥砦覀兒苡斜匾堰@兩段含金量極高的話背下來。試背,指名背(老師學生合作背,生生合作背),齊背。(不能背的可以跟著讀。)這些知識還比較淺顯易懂,三字經里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發(fā)現。四、讀三字經,明勤學道理1、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奮好學的民族,至今流傳著許多名人勤奮好學的故事。請仔細看圖,你知道圖上說的是誰的什么事呢?逐一出示名人勤奮讀書圖片,請學生說故事。(路溫舒披蒲編、車胤囊螢、孫康映雪、孫敬懸梁、蘇秦刺骨)師隨時點評引導:哪一點令你特別受感動?車胤囊螢:就著螢火蟲的光看書,能看清嗎?(這樣微弱的亮光,看書時間一久就會眼睛發(fā)酸,甚至會頭昏腦脹的。)孫康映雪:他不冷嗎?(天寒地凍,別說跑到屋外邊了,即使在屋里頭也是很冷的,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哪來別的取暖的東西呢?)多冷??!得受多大的罪啊!可沒有苦,哪來的甜呢?路溫舒編席抄書:為了讀書,真是絞盡腦汁。孫敬懸梁:這倒真是一個克服困意的好方法??上覀兡泻⒆記]有機會了,老師倒是可以一試,女孩子也可以試試哦。蘇秦刺股:那是尖銳的錐子啊,疼嗎?2、這么多感人的故事,老祖宗用了最精練的語言,記錄在三字經里。你能找到這些句子嗎?(出示)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zhu)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chu)。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自由讀。在這些話里,找到剛才我們講的故事了嗎?還有什么故事沒有講過?你知道嗎?學生不了解的故事點擊課件,聽錄音。沒有書讀,就借來抄在蒲席上,刻在竹簡上;沒有燈油,就抓螢火蟲照明,就著雪光讀書;讀書困了,頭懸梁錐刺股,不惜傷害自己的身體;沒有時間讀書,就在打柴、放牛的間隙,利用一切時間讀書。他們的故事感動、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懷著這份感動,帶著這份敬佩,我們再來讀讀他們的故事。(齊讀。)3、如今我們不再需要囊螢映雪,也不用學懸梁刺股,這樣的方法顯然已經過時了,但什么是永不過時的呢?(勤奮學習的精神)學生交流。4、同學們說得真好,雖然表達各不相同,但有一個聲音是一樣的,那就是珍惜時間,勤奮學習。老師這兒要送你們一份禮物,借用三字經中的兩句金玉良言送給你們。“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敝该x。齊讀。五、背誦經典結語: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近經典,讀了三字經的部分內容。雖然只是部分,但卻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經真是一個豐富的寶藏,有那么多的史地知識,那么多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們?yōu)槿颂幨碌纳羁痰览怼U鐚<以u價的那樣,三字經真是“千古一奇書”,值得我們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夠背下來。關鍵字:三字經兒童教育國學閱讀德育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首頁 | 智悲德育 三字經閱讀指導課教案來源:轉載日期:2011-02-20 13:58:17瀏覽次數:9101觸摸經典 走近歷史三字經教學設計一例教學目的: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牢記歷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上學期我們學了孔子拜師一課,孔子和他的弟子們?yōu)槲覀兒笕肆粝铝艘徊拷浀渲?,給了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發(fā),尤其是學習方面,更是留下了幾句流芳百世的名言,請問,這本書名稱是什么?(論語)你能否背上幾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希望同學們能像孔子說的一樣,學習才能更加扎實,長久。2、在我國古代的經典著作中,三字經占了一席重要的地位,而且當中涉及的知識非常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字經中,去觸摸感受一下中國古代的歷史。二、學習第六節(jié)上半段1、出示幻燈片:經既明.及老莊。2、全班齊讀。3、學生自讀理解。4、同桌互相討論。5、自由回答。6、教師插講(幻燈片出示):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六經詩書易禮春秋樂屬于儒家經典;“五子”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莊子(他們寫的就稱為“子書”)。三、學習下半段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曾經說過一句話,“學習如同蜜蜂采蜜一樣,必須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我們如果學了經書和子書后,就可以去學習史書,因此這下半段的第一句說“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幻燈出示)(一)1、全班齊讀。2、請同學們大概說說意思。(二)、出示幻燈:“自羲農最長久”。1、全班齊讀。2、個別讀。3、自由交流。4、自由回答。(三)接受挑戰(zhàn):1、挑戰(zhàn)第一關文中知識關:在我們學習的這一段三字經中,隱含著許多知識,現在老師就來考考你(幻燈出示):(1)“三皇”是誰?(伏羲氏、神農氏、黃帝)(2)“二帝”指誰?(唐堯、虞舜)(3)“三王”指誰?(禹、湯、周文王)(4)家族天下從什么時候開始?(夏朝)2、挑戰(zhàn)第二關文外知識關:(出示唐詩)公子行貫休錦衣鮮華手擎鶻,閑行氣貌多輕忽。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王是何物。問:“五帝三王”是指誰?(五帝:伏羲氏、神農氏、黃帝、唐堯、虞舜;三王:禹、湯、周文王)3、你知道我們中華民族的后代為什么被稱為“炎黃子孫”嗎?(炎帝和黃帝的后人,同喝黃河水,又稱龍的傳人。教師順插講炎帝和黃帝的故事)4、你聽說過“大禹治水”故事嗎?(插講“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5、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什么朝代?(夏朝)6、在周文王、周武王與商紂王發(fā)生的戰(zhàn)爭中,有一部神話小說就反映了這段故事,這部小說是什么呢?(封神演義)你知道其中的一些故事嗎?(讓學生說說這其中的一些故事,然后導出歇后語: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幻燈),再引出周朝江山八百年的傳說)(三)指導朗讀、誦讀四、齊讀全文、背誦五、談學后感受。六、齊唱歷史朝代小曲(教師出示自作詞作曲的歌讓學生唱)歷史朝代小曲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師小結:讓我們牢記歷史,振興中華七、布置作業(yè):搜集秦朝到晉朝的歷史資料,為下一課作準備。(教學反思):本教學把握三字經的特點,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認知水平,設計了生動活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愉快中接受了新知,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從學習歷史中,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其一、采用“挑戰(zhàn)”的形式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兩次“挑戰(zhàn)”讓學生從課本知識走向課外,實施了知識學習的遷移。其二、涉及的知識面廣。有關于古代歷史的人物,有關于古代傳說的故事,有涉及小說,有涉及朝代,有歇后語的積累等。其三、以歌曲的形式讓學生記住歷史的朝代,可謂獨具匠心。其四、以誦讀促記憶。三字經顧名思義每字三句的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朗讀時要指導學生把握讀的節(jié)奏,便于學生記憶。關鍵字:三字經兒童教育國學閱讀德育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首頁 |三字經閱讀指導課教案來源:轉載日期:2011-02-20 13:58:17瀏覽次數:9102三字經(片段)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自由拼讀并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眱删洌w會三字經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2、體會原文的含義,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子女成才的深刻意義。3、試編新三字經?!窘虒W準備】三字經故事,古箏磁帶,三字經朗讀磁帶?!窘虒W過程】一、故事激趣1、同學們,你們聽過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故事嗎?(如果有學生知道,就讓學生講一講。)2、那么,你們想不想聽老師講一講呢?(古箏配樂講故事,在講的過程中簡介孟子及“子”的含義)3、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初步感受蘊含的深義。)4、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第二章,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二、誦讀感悟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fā)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原文: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4)指讀,隨時正音。(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讀得又快又準。2、誦讀原文,讀出節(jié)奏韻律。(1)讀古文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的朗讀磁帶。)(2)試著自己讀一讀。(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jié)奏韻律。)(4)拍手打節(jié)奏,齊聲背誦。3、質疑釋義(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讀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在匯報、質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3)你們想知道竇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嗎?那就聽老師來講一講吧?。ü殴~配樂,進一步感悟原文所蘊含的深刻意義。)(4)小結:可見,好的教育方法,對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