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褐黝}閱讀的課堂結構和教學流程.doc_第1頁
陸?。褐黝}閱讀的課堂結構和教學流程.doc_第2頁
陸?。褐黝}閱讀的課堂結構和教學流程.doc_第3頁
陸?。褐黝}閱讀的課堂結構和教學流程.doc_第4頁
陸?。褐黝}閱讀的課堂結構和教學流程.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_主題閱讀的課型 主題閱讀專題培訓之二 “主題閱讀”課題組 陸 恕最近我還看過一句話,過后對我的觸動也很大,這句話寫道:“我們教育系統(tǒng)不完善的東西很多,但是最缺的卻是教育者的良知?!彼詮闹黝}閱讀課程題來講,從我們各國各地實驗學校的成果來看,主題閱讀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三個改變:一是改變了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從少、慢、差、費到多、快、好、省。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快樂;二是改變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模式。主題閱讀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一批名師、名校長,并產(chǎn)生了一批名校。比如:上一次番禺的研討會議中,天京的一位老師展示了一堂課,我就讓他把課堂實錄寫下來,經(jīng)過我的點評,這個月就將發(fā)表在國家級刊物現(xiàn)代閱讀這本雜志上,我們也為這樣一位普通的老師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良好平臺;三是最重要的一個改變,它改變了孩子的命運;憑借這三大改變,主題閱讀就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今天我和老師們討論的是兩個專題:主題目閱讀的課型和一讀解千愁。主題閱讀的課型、教法和體系,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結構。有的課堂結構是全新的,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來看的話,甚至于是不可想象的。這個課題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大單元教學法誕生的背景及其流程;二小大單元教學法的七個基本課型。它包括了“單元導讀”課型、“整體識字”課型、“以文帶文”課型、“讀寫聯(lián)動”課型、“自主閱讀”課型、“雙基訓練”課型、“展示分享”課型。其中第三個課型“以文帶文”課型是核心課程,此課程了解透徹后,其它的問題迎刃而解。這七個課型是按照在一個單元里的位置和先后順序排列的,我講的時候會從最重要的課程開始講起,直奔重點再講其它課型。我先講第一個問題,主題閱讀“一主兩翼”解決了多讀書,讀好書的問題。什么叫“一主兩翼”一主就是以人教版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為主,“兩翼”就是我們開發(fā)的新語文主題閱讀和主題式經(jīng)典誦讀。這三套教材就構成了主題閱讀的教材體系,“一主”和“兩翼”之間的關系于永正老師好有一比,他說如果把閱讀比作營養(yǎng)套餐的話,那人教務版教材就是母乳,我們的兩本讀本就是最貼近我們嬰兒的奶粉。孩子的成長光有母乳的喂養(yǎng),營養(yǎng)還是不夠均衡的,母乳再搭配上嬰幼兒奶粉才算是一份營養(yǎng)大餐,閱讀套餐,所以就構成了“一主兩翼”的教材體系。大家知道一主教材中一個單元是四篇文章,而兩翼教材中新語文主題閱讀一個單元有八篇散文,主題式經(jīng)典誦讀一個單元有十首詩,加起來22篇文章組成了一個主題大單元。原來一個單元四篇文章我們要教兩個星期,八個單元就是十六周。現(xiàn)在還是同樣的時間,我們一個單元要教22篇文章,八個單元一百多篇文章。那它們的關系是什么呢?“兩翼”教材是“一主”教材的姊妹篇,它們同樣都是八個單元,而且是一個主題,22篇文章圍繞一個主題,這又好有一比,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22篇文章好比藤上的瓜, 以“藤”串“瓜”,順“藤”摸“瓜”。以一個主題統(tǒng)領22篇文章,在兩個星期內圍繞一個主題,形成一個強大的精神磁場。一主兩翼的教學體系催生了大單元教學法體系,主題閱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它有自己的教材體系,有自己的教法體系,有自己的實施策略,還有自己的評價體系。一主兩翼的教學體系怎么會催生了大單元教學法呢?過去,一個單元,用14課時,教4篇左右課文;現(xiàn)在,一個大單元,同樣用14課時,卻要教22篇課文。閱讀量是原來的5.5倍。這就是高效教學。但是,內容多,時間少的矛盾怎么解決,能夠教完教材嗎?能夠保證質量嗎?能夠減輕教師負擔嗎?凡是不能夠減輕教師負擔的課題都是沒有生命力的,以犧牲老師和學生的健康為代價的所有的課題都是“短命鬼”。在第一次報告中我也曾向與會老師提出過有這三個疑慮的老師請舉手,在場的百分之九十的老師全部舉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大單元教學法誕生了。主題閱讀醞釀了三、四年,快步走又經(jīng)歷了三、四年,最近的四年,四年四大步每一年都有一個里程碑,第一年08年我們編輯出版了新語文主題閱讀這本散文集。09年我們出版了主題式經(jīng)典誦讀這本韻文集。去年劉憲華校長、于永正老師和我出版了第三本書主題閱讀三人行,這本書在去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第一期、第三期、第四期中連載,好多雜志刊物也都轉載了我們的文章內容。今年我們又將出版一本:大單元教學法的教學設計。這就是大單元教學法誕生的背景。下面講第二個問題,一個大單元14節(jié)課的7種課型的整體安排。七種課型的位置順序如何安排?它們的內容是什么?它們的目的是什么?他們的特色在哪里?我用一張表格將它囊括:課 次課 型內 容說 明第1課時單元導讀課單元導讀+1精讀+1略讀總起、定向第24課時整體識字課人教版4篇課文中的生字+兩翼教材部分生字一年級4節(jié);二年級3節(jié);升一個年級遞減1節(jié)。高年級不開。第59課時以文帶文課每節(jié)2-3篇,學10-15篇重點課型第10-11課時讀寫聯(lián)動課每課時讀1篇+寫1片段低段2節(jié),中段3節(jié),高段4節(jié)第12課時自主閱讀課每節(jié)4-5篇,共4-15篇可以讀整本的書。實驗半年后開,中低段1-2節(jié);高段2-3節(jié)第13課時基礎訓練課人教版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最基礎的字詞句知識內容前置,任務驅動,目標激勵第14課時總結分享課展示本單元積累的詩文只展示結果一:“以文帶文”課型首先講核心重點課型:“以文帶文”課型,在傳統(tǒng)教學中是從未出現(xiàn)過的,課型特點:“大單元教學法”的核心課型。一篇精讀文帶一篇或多篇略讀文,閱讀量大,效率高。1、精讀文與略讀文的關系: 1)得法于精讀,用法于略讀; 2)將精讀文和略讀文進行比較學習(對比、類比)2、精讀文與略讀文時間比:一般為3:1。3、策略:突出重點, 優(yōu)化整合,取舍得當?!皞涫福蝗鐢嗥湟恢浮?。 “以文帶文”課型的課堂結構,一般為三個基本模塊:讀的模塊(15分鐘左右)讀中認字;讀中釋詞;讀中品句;讀中析篇;讀中悟理基本上不提問。說的模塊(10分鐘左右)說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說心得體會;說學習方法圍繞一個問題展開。背誦模塊(5分鐘左右)一學期完成課內30個片段背誦。 “ 讀說背”都是學生的活動,從吸收到傾吐,從理解到表達,從感知到內化,將消極的語言轉化為積極的語言,符合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 可能老師們還會擔心教不完?下面我舉一個例子:精讀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 在重點段上下功夫:下面這段文章只占全文篇幅的七分之一。但卻通過人物的動作、外貌、語言集中突出了本單元的主題父愛如山。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難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到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 “爸爸,真的是你嗎?”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重點講的這段話有三個特色:第一段話描寫了人物動作,非常有特色:“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用什么挖的?怎么挖的?都沒寫。只是寫了挖的時間。這段話寫時間的時候中間用的是逗號,它為什么不用頓號或其它符號?如果是頓號那就很輕松、快速地讀完??墒歉某啥禾柧筒煌耍Z氣低沉、語速緩慢,帶著學生讀的過程中,讓孩子們理解爸爸為了救埋在廢墟中的兒子,棄而不舍、堅持到底、不怕困難的精神;接下來就描寫了人物的外貌:“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難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學生一邊讀,腦袋里面已經(jīng)浮現(xiàn)在人物外貌的畫面。后面又描寫了人物的語言: 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到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驚喜!) 是兒子的聲音!(心理活動描寫)父親大喊: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高興!這時的重音在“是我,是爸爸!”) “爸爸,真的是你嗎?”(這時候的重音在“真的”)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此處的“我的兒子”因父親壓抑了幾十個小時痛苦、悲傷之情一下子涌了出來,所以應讀出悲喜交集的感情。)這一段話老師如果講深講透,從標點符號,到用詞,到時意境,到時語言,到對話,這就解決了一個問題“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篇文章讀完后解決了閱讀的廣度,我們一堂選擇兩至三篇文章這叫廣度。如果我們將這段文章分析透徹的話,就解決了深度的問題。這樣的效果就十分明顯,學生們會永遠記住。寫動作時抓住時間描寫,寫外貌的時候腦海中出現(xiàn)幾副畫面。人物對話語言簡練,但是它的重音變化讓讀者回味無窮、體會良深。精讀文分析完后,略讀文章更要處理好教材。下面我用五六分鐘時間講一篇文章。帶一篇讀略文 不上鎖的門選自新語文主題閱讀1、讀一讀:根據(jù)自學提綱讀:畫出關鍵性語句,想一想“不上鎖的門”說明了什么?批上你的看法。(3分鐘)2、說一說:圍繞“不上鎖的門”說明了什么?討論(2分鐘)3、講一講:學生讀:不上鎖的門教師點評(1分鐘)是隨時可進入的門,是永遠打開 的門是時時盼兒歸,刻刻望兒回的門訴說著母親的焦慮和期盼門上懸著一顆慈母心,門內飽含慈母情是母親博大的胸懷是母親盼兒歸望眼欲穿的眼睛是母親滴血的心(學生一邊聽一邊記錄批注)下面我們真實體驗一下:生:不上鎖的門師:是隨時可進入的門,是永遠打開的門生:不上鎖的門師:是時時盼兒歸,刻刻望兒回的門生:不上鎖的門師:訴說著母親的焦慮和期盼生:不上鎖的門師:門上懸著一顆慈母心,門內飽含慈母情生:不上鎖的門師:是母親博大的胸懷這段文字講下來只需要一分鐘時間,老師在課堂在講話要惜字如金,惜時如金,惜墨如金。學生一讀,老師一評。學生一邊聽,一邊記錄和批注,這樣就領悟記住了。這個作業(yè)是有跨度的,學生記住了很多詞語:“望眼欲穿、盼兒歸望兒回、博大的胸懷、滴血的心”學生學到的全部是精華。二:“單元導讀”課型“大單元教學法”的第1個課時。 單元導讀+“以文帶文課型”=單元導讀課型教學目的: 1、以編輯思路為依據(jù),總攬全局,明確單元主題;明確學習重點,明確主要的學習方法。 2、精讀一篇文章,略讀1-2篇文章。課堂結構: 1、讀單元導讀。領會編者的編輯思路 。從第一段提煉出單元主題,背誦其中的要點;從第二段找出學習的重點和學習方法。這兩個要點要貫穿在整個單元教學的全過程。 2、精讀一篇。領會單元主題,嘗試使用本單元的學習方法。 3、略讀1篇文章。實例:五年級上學期六單元的單元導讀【單元導讀】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在本組課文中,我們將看到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第一段是單元主題的詮釋。后面的課要多次再現(xiàn)。)認真閱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父母之愛的。(第二段是閱讀方法的提示。)進入課堂就可以跟學生們講,你們和我都一樣,“我們都是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的是嚴格的要求?!苯裉煳覀円獙W的就是第六單元,請同學們找開書本老師的導語就是剛才背誦的本單元的單元導讀,背誦完后就問學生老師剛才說的一段話在哪里出現(xiàn)過,那么學生自然會背誦此段話。學生怎么背誦呢?先理解后記憶。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總起)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看到的),是親切的話語(聽到的),是熱情的鼓勵(感受到的),是嚴格的要求(體會到的)。 (先總后分,加上四個排比,結構清晰明了。)三:“讀寫聯(lián)動”課型以文帶文+寫片斷=“讀寫聯(lián)動”課型課時安排:34個課時,高段比中低段多一些。每課時讀一篇文章,寫一個片段;或者2節(jié)課讀2篇文章,寫一篇文章。課型特點:讀為基礎,寫為延伸,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中學寫,讀寫結合。課堂結構分三個基本模塊: 1、讀一讀(同“以文帶文”課型) 2、說一說(同“以文帶文”課型) 3、寫一寫:找準讀寫結合點(把“背一背”改為“寫一寫”) 1)從讀聯(lián)想寫作內容解決言之有物的問題。 2)從讀學習寫作方法解決言之有法的問題。內容的聯(lián)想選材解決了言這有物的問題,我們讀的是一個小動物比如說:公雞。那讓我們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就可能寫“小貓”、“小狗”其它動物;從讀學習寫作方法,解決言之有法的問題,寫“公雞”先從頭寫到腳,那么我們寫“猴子”也可以從頭寫到腳。寫“公雞”先寫它的外形再寫它的生活習性,換而言之寫其它動物也可用此方法。其實還有第三個要點語言的吸收和表達。四:“整體識字”課型所處位置:低段以識字教學為重點,處在單元教學的前幾節(jié)課。建議一年級4節(jié);二年級3節(jié);3年級2節(jié),4年級1節(jié);依次遞減,高段不開“整體識字課”。課型特點:先讀書,后識字,讀中識字,整體識字 ,使識字不脫離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環(huán)境是水,生字新詞是魚”。 “一主”教材中的生字集中識字; “兩翼”教材中的生字隨文識字。(語文教材中字詞的用法可分三個層次:一是準確;二是精確;三是精妙;只有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你才知道這些字詞是多么的準確,多么的精確,多么 的精妙。離開了語文環(huán)境我們是無法體會到的,所以“語言環(huán)境是水,生字新詞是魚”。)課堂結構分為3個基本“模塊”:1、讀書模塊:15分鐘左右。通過多種讀法,反復接觸生字。2、說話模塊:10分鐘左右。引導學生將生字、生詞運用到說話中。師生一起將生字詞集中編成短文或快板供學生說、創(chuàng)造多次與生字見面的機會。 堅持讀中認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 原則,把 生字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3、寫字模塊:15分鐘左右。只寫一類字,每個字只寫四個。其中選擇邊旁部首或結構有代表性的字分析其間架結構,每堂課解決寫字教學中的一個問題。舉例:生字的集中處理(一上五單元第一節(jié)課)將各課的生字集中整合,濃縮在一句話里。 11課 我多想去看看(12個生字)我告訴媽媽,我想我能走路到北京天安門廣場看升旗。 12課 雨點兒(11個生字)我問你答: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半空中的云彩里飄落到 什么地方? 13課 平平搭積木(11個生字)平平搭了很多間房子啊!這些房子都給沒房子的人住呢!(將各課的生字集中整合,濃縮在一句話里。這些生字原本散播在這篇閱讀的前、后、中間,現(xiàn)在把它們集合起來,濃縮的都是精華。三課書,幾頁的內容,我們三句話解決了問題。有的老師可能會覺得有些死板,那下面我再舉一個實例,11課中這些字都是獨體字,重點解決在田字格如何找準字的中心,處理原則依然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11課要求會寫的字共11個:【廣升足走方半巴業(yè)本平書】這些字都是獨體字,重點解決在田字格如何找準字的中心。 一上第5單元第12課,11個生字,調換它們在句子中的位置,既進行讀說訓練,又提高了學習興趣。1、云彩里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半空中飄落到草地上。2、從半空中云彩里飄落到大地上的雨點兒數(shù)也數(shù)不清。3、數(shù)不清的小雨點從半空中的云彩里飄落到花園里,讓花更紅了,草更綠了。4、數(shù)不清的大雨點從半空中的云彩里飄落到?jīng)]有花草的地方,長出了紅花綠草。五:“自主閱讀”課型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進行。 2個課時左右。4/5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批注閱讀。1/5的時間相互交流。重在“不求知識同一,鼓勵自主創(chuàng)新?!弊寣W生實現(xiàn) “我的課堂我作主”實驗一段時間后,可以更開放一些。學生可以在課內讀整本的書。六:“基礎訓練”課型目標任務:本單元的教學任務已基本完成。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查。落實“主體”教材中必須掌握的字詞句及要求默寫的內容,要少而精。1、內容前置:教學本單元前發(fā)給學生,任務驅動,先學后考2、目標激勵:利用兒童好奇、好勝的心理,自定得分目標。3、檢測驗收:在過程跟蹤的基礎上,限時獨立完成4、查漏補缺:更正錯誤,個別輔導,再次補測,力求過關。5、定期復習:試卷歸檔,其中期末再次復習。(最近觀察到深圳市的中考,各個社會培訓機構都在猜題目,猜題目就會出現(xiàn)一種壓題風,壓重了就大力宣傳,未壓重就很倒霉??吹竭@種現(xiàn)象后,我就寫了一篇文章,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