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設計】高考生物 第3章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后限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頁
【立體設計】高考生物 第3章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后限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頁
【立體設計】高考生物 第3章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后限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頁
【立體設計】高考生物 第3章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后限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頁
【立體設計】高考生物 第3章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后限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立體設計】2012高考生物 第3章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后限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2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為研究噬菌體侵染細菌的詳細過程,應選擇下列哪種同位素標記方案 ( )a.用14c和3h培養(yǎng)噬菌體,再去侵染細菌b.用18o或32p培養(yǎng)噬菌體,再去侵染細菌c.將一組噬菌體用32p和35s標記d.一組用32p標記dna,另一組用35s標記蛋白質外殼【解析】s是蛋白質特有的元素,p是dna特有的元素,而c、h、o是它們的共有元素,不能區(qū)分dna和蛋白質?!敬鸢浮縟2.(2011屆東營模擬)從s型肺炎雙球菌中提取出的dna,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yǎng),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中有少量s型菌體,這些s型菌體的后代均是s型,這個實驗表明dna ( )a.分子結構相對穩(wěn)定b.能夠指導r型細菌的蛋白質合成c.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是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的物質【解析】分析題意可知,dna可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答案】d3.(2011屆三明質檢)用經3h標記的噬菌體n個侵染大腸桿菌,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得知培養(yǎng)基中共有后代噬菌體m個,其中含有標記元素的噬菌體占的比例為 ( )a.n/m b.2n/m c.n/2m d.n/(m+n)【解析】每個噬菌體中只含一個雙鏈dna分子,當它侵入大腸桿菌進行復制時所有dna均應解開螺旋,兩鏈作為模板鏈進行dna合成,因此,n個噬菌體可解開為2n條鏈,到達2n個子dna中,故m個子代噬菌體中應有2n個噬菌體含標記鏈。【答案】b4.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經過一段時間的保溫、攪拌、離心后發(fā)現(xiàn)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對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確解釋是 ( )a.經攪拌與離心后還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體吸附在大腸桿菌上b.離心速度太快,較重的t2噬菌體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體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質進入大腸桿菌內【解析】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過程中,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注入的是噬菌體的dna,離心后,放射性應在上清液中。因少數(shù)噬菌體正在侵染過程中,吸附于大腸桿菌表面,所以在沉淀物中也有放射性?!敬鸢浮縜5.(2011屆南安一中期中考試)截至2009年2月9日,全球共報告實驗室確診人禽流感病例406例,死亡254例。有人試圖通過實驗來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染家禽的過程,設計實驗如下:一段時間后,檢測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對結果的預測中,最可能發(fā)生的是 ( )選項放射性s元素p元素a全部無全部32s全部31pb全部有全部35s多數(shù)32p、少數(shù)31pc少數(shù)有全部32s少數(shù)32p、多數(shù)31pd全部有全部35s少數(shù)32p、多數(shù)31p【解析】病毒侵染細胞時,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只有核酸注入細胞,由圖可知,病毒先在含32p的宿主細胞1中培養(yǎng)(其dna被32p標記),然后轉移到含35s的宿主細胞2中培養(yǎng)。病毒復制自身的遺傳物質所用的原料有宿主細胞的31p(不具放射性),也有自身核酸(含32p),故子代病毒的核酸大多含31p,少數(shù)含32p;病毒合成的蛋白質外殼所用的原料都是宿主細胞2的,故全被35s標記?!敬鸢浮縟6.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下面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b.在艾弗里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之所以更有說服力,是因為其蛋白質與dna完全分開d.在32p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離心后只有在沉淀物中才能檢測到放射性同位素32p【解析】從理論上講,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被32p標記的噬菌體與細菌共溫后離心,上清液中應不含放射性,這個預期是基于噬菌體全部侵入細菌,而實驗情況是有些噬菌體可能會未侵入細菌或共溫時間過長已侵入的噬菌體復制后又釋放出來,都會導致上清液中含有放射性,d項錯誤?!敬鸢浮縟7.(2011屆莆田一中月考)如果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成分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b.可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32p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d.可在外殼中找到15n【解析】噬菌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dna含有磷酸基和含氮堿基,能夠標記上15n和32p。而蛋白質能夠標記上15n和35s。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中,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沒有進入細菌內,只有dna進入細菌內,并以細菌的化學成分為原料(氨基酸、核苷酸)來合成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dna。因為這些原料中無放射性元素,所以在子代噬菌體中,只有在某兩個dna分子中有原來侵入的那兩條dna鏈,其上含有15n和32p?!敬鸢浮縜8.(2011屆沈陽四校聯(lián)考)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細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在小鼠體內s型、r型活細菌含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體內存在著s型、r型兩種類型的細菌b.小鼠體內出現(xiàn)活s型細菌是由于r型細菌基因突變的結果c.曲線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細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統(tǒng)作用所致d.曲線bc段上升,與s型細菌在小鼠體內增殖導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關【解析】主要考查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對免疫知識的應用能力。注射后剛開始時,r型細菌數(shù)量下降是因為一部分r型細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統(tǒng)所消滅,開始時小鼠體內無s型細菌,過一段時間由于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的dna使r型細菌發(fā)生了轉化故而s型細菌的數(shù)量上升,而非基因突變的結果,b項錯誤。小鼠的免疫力降低并死亡,故后來兩種細菌的數(shù)量都上升。【答案】b9.如下圖所示,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在培養(yǎng)有r型細菌的a、b、c、d四支試管中,一次分別加入從s型細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質、多糖,經過培養(yǎng),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r型細菌轉化的是 ( )【解析】本題考查對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實質的理解和應用。在解答此題時,首先要弄明白試管中所加物質的作用,比如c試管中dna酶可以使dna發(fā)生水解,就相當于沒加入這種轉化的物質;其次,要弄明白促使r型細菌轉化的物質到底是何種物質。弄清了以上兩點,題目就迎刃而解。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是dna,蛋白質和多糖都不是遺傳物質。將r型無毒細菌轉化成s型有毒細菌的轉化因子是dna。【答案】b10.(2011屆佛山調研)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在女性的乳腺細胞中含有人類的全部遺傳信息同種生物個體間的dna分子完全相同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一個dna分子可以體現(xiàn)許多性狀dna分子只存在于細胞核中a. b. c. d.【解析】中無y染色體;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間dna上脫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性狀應由成對基因控制而不是單一基因;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敬鸢浮縟11.用下列哪種情況的肺炎雙球菌感染健康小鼠會使之生病和死亡 ( )a.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b.缺乏多糖莢膜的r型活細菌c.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和缺乏多糖莢膜的r型細菌的混合物d.既缺乏多糖莢膜又加熱殺死的r型細菌【解析】根據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原理及結果分析,當高溫殺死的s型細菌和缺乏多糖莢膜的r型細菌混合感染時,活的無莢膜的細菌(無致病能力)能吸收加熱殺死的有莢膜的細菌的dna,從而轉化成活的有莢膜的細菌(有致病能力),導致小鼠生病并死亡。【答案】c12.對甲、乙、丙、丁四種生物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如下表所示,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雙球菌的是 ( )項目甲乙丙丁細胞壁無無有有所含核酸種類dnadna和rnadna和rnadna和rna是否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否是是否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肺炎雙球菌為原核生物,具細胞壁,既含dna又含 rna。原核生物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13.(10分)下圖為艾弗里等人進行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一部分圖解,請據圖回答:(1)在對r型細菌進行培養(yǎng)之前,首先必須進行的工作是 。(2) 依據上面圖解的實驗,可以作出 的假設。(3)為驗證上面的假設,他們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在該實驗中加入dna酶,他們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4)通過上面兩步實驗,仍然不能說明 ,為此他們設計了下面的實驗:他們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該實驗能夠說明 ?!敬鸢浮?1)分離并提純s型細菌的dna、蛋白質、多糖等物質(2)dna是遺傳物質(3)培養(yǎng)基中只長r型細菌(4)蛋白質、多糖等不是遺傳物質 培養(yǎng)基中只長r型細菌 蛋白質、多糖不是遺傳物質14.(2011屆舟山模擬)(14分)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理論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層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實驗的實際結果顯示:在離心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層的放射性強度比理論值略低。(1)在理論上,上清液放射性應該為0,其原因是 。(2)由于實驗數(shù)據和理論數(shù)據之間有較大的誤差,由此對實驗過程進行誤差分析:a.在實驗中,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時間如果過長,會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 ,其原因是 。b.在實驗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是否是誤差的來源呢?理由呢? 。(3)用32p標記一個噬菌體的dna,讓此噬菌體去侵染含31p的細菌,待細菌解體后,檢測到有128個噬菌體放出,則所釋放出的噬菌體中含32p的噬菌體與含31p的噬菌體的比例為 。在進行此實驗之前,你怎樣才能使噬菌體的dna標記上32p? ?!窘馕觥?2)如果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使上清液中出現(xiàn)放射性。時間過長:進入大腸桿菌內部的噬菌體增殖過多,導致大腸桿菌裂解,帶有放射性的噬菌體被釋放出來,所以在上清液中出現(xiàn)放射性。時間過短:部分噬菌體未能進入大腸桿菌,也導致了上清液中有放射性。(3)由于dna的復制屬于半保留復制,所以無論經過多少次的增殖與復制,含32p的噬菌體與含31p的噬菌體的比例=2128=164。由于噬菌體只能在寄主細胞中才能增殖,所以標記噬菌體,只能先用32p標記細菌(噬菌體屬于細菌病毒),然后用被標記的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即可完成對噬菌體的標記?!敬鸢浮浚?)噬菌體已將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腸桿菌內(2)a.升高 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殖后釋放出來,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b.是。沒有侵入大腸桿菌的噬菌體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現(xiàn)放射性(3)2128(164) 先用32p標記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去感染被32p標記的大腸桿菌,大量獲得被32p標記的噬菌體15.(16分)2009年2月10日,衛(wèi)生部發(fā)布消息,中國自行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已完成臨床試驗,并獲得生產批件。某科研小組為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進行了實驗,請完成該實驗。材料用具:顯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雞胚、dna酶(可將dna水解)、rna酶(可將rna水解)等。(1)實驗步驟。(2)可能得到的實驗結果及結論。(3)從注射的物質看,該實驗所依據的生物學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