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經(jīng)典古文選III教師用本第五課諫太宗十思疏第五課諫太宗十思疏魏徵選文說明魏徵和唐太宗這一對明主賢臣,是中國歷史上令人稱羨的遇合。東漢馬援將軍曾說:當(dāng)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唯有像唐太宗這樣禮賢下士,並能夠納諫的君主,才能夠產(chǎn)生像魏徵這樣犯顏敢諫的賢臣,也才有貞觀之治如此輝煌的太平盛世。選讀本文,可以讓同學(xué)了解君臣之間的遇合,絕對不是偶然的,也可以培養(yǎng)即使是貴為一國之君的人,仍然可以有接納臣下諫言的雅量,這種修養(yǎng),對於將來事業(yè)的成功,有莫大的助益。另外,對於文中所提居安思危和獲得民心的觀念,亦可培養(yǎng)同學(xué)的憂患意識,和現(xiàn)代國民應(yīng)有的民主素養(yǎng)。再者,對於魏徵的文章風(fēng)格與人格,可以有進一步的了解。題 解本文選自貞觀政要卷第一論君道,乃作者於貞觀十一年(西元六三七)上太宗四疏中的第二篇。題目為後人所加。疏,逐條陳說之意,為古代人臣向君王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古稱奏,自漢以來,或稱上疏。舊屬奏議類,後為應(yīng)用文的上行公文。唐太宗為中國歷史上最能虛懷納諫的英明之主,在他的提倡和獎勵之下,下自縣令,上至朝中大臣,甚至後宮嬪妃,都敢直言進諫,其中以魏徵最具代表性。貞觀年間,魏徵共進諫二百餘事,大多為太宗所接受,可見魏徵所受到的重視。太宗即位之初,頗勤於國事,後來逐漸奢華,追求珍寶享受,興建宮殿苑囿。貞觀十一年元月,太宗下令修築飛山宮,魏徵上疏勸諫,但並未被太宗接受。二月,太宗又下令預(yù)修自己的陵墓(昭陵),發(fā)動更大規(guī)模的工程;且行幸洛陽宮、遊獵於鹿臺嶺。三月,遊獵於廣成澤。由於巧逢三月初一的日蝕,和四月十日雷電擊毀乾元殿前槐樹,以天人感應(yīng)的觀點而言,是上天示警的象徵,於是魏徵就在此時上此奏疏。全文主旨在說明人君當(dāng)居安思危,積其德義,用十思進諫勸勉太宗要知足、知止、謙沖、包容、節(jié)遊、謹慎、納諫、黜惡、正賞、明罰。然後才能簡能擇善、知人善任,鳴琴垂拱不言而治。名言至論,語重心長,誠為世人修身、治國的寶典。作 者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晉縣)人。生於北周靜帝 大象二年(西元五八),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七年(西元六四三),年六十四。魏徵少時家貧,然胸懷大志,博覽群書。隋朝末年,為避世亂,曾出家為道士。李密起兵反隋,徵前往投靠,曾獻十策,未被李密所用,後隨李密降唐。玄武門之變後,太宗即位,勵精圖治,愛魏徵之才,屢次以國家大事相詢。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成為太宗治國大計的主要策劃者和決策者之一,深受倚重。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逝,太宗親臨弔唁,慟哭不已,還特地罷朝五日;又親自撰寫墓碑碑文。追贈司空,謚號文貞,陪葬昭陵,封鄭國公。魏徵卒後,太宗思念不已,於凌煙閣繪製魏徵等功臣畫像,時常前往憑弔以寄託哀思。曾於臨朝時對侍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魏徵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學(xué)家。他對文壇影響最大的是政論文字,所上太宗二百餘篇奏疏,懇切率直,後來劉知幾的論文,陸贄、歐陽脩、蘇軾等人的奏議文字,皆受其影響。在史學(xué)方面,主持多種正史的編撰,其中隋書的序論和齊書、梁書、陳書的總論,皆出其手,稱為良史。其言論散見於貞觀政要。著有魏鄭公詩集、魏鄭公文集,另編有群書治要。課文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 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迹肫澗诺?。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梢员M豫遊之樂,可以養(yǎng)松 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注釋根本即根柢,草木的根??R簦F,疏通水道。下愚指極愚蠢的人。明哲指明智的人。當(dāng)神器之重指擔(dān)當(dāng)?shù)畚坏闹厝?。?dāng),擔(dān)任、擔(dān)當(dāng)。神器,原指代表國家政權(quán)的寶物,如玉璽之類,此借指帝位。居域中之大處於天下最高的地位,指領(lǐng)有天下的疆域。居,處。域中,天地之間,指天下。老子第二十五章: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謂居天子之位,將達到像天一般的崇高,長保無窮的美善。崇,高,此處作動詞用。峻,亦作高解。無疆,無限制、無窮盡。休,美善。德不處其厚德義不能居於篤厚。處,居。情不勝其欲情感無法克制慾望。勝,音,克制。凡百元首謂所有君王。凡百,一切、所有。凡,總括之詞。承天景命承受上天的大命,君臨天下。景,大。殷憂深憂,意謂指遭逢艱苦的時候。殷,深切。克終堅持到底。克,完成。蓋實在。之指天下。得志實現(xiàn)其志願。傲物傲氣凌人。物,指人。胡越為一體猶言天下一家。胡在北,越在南,喻距離遙遠。為一體,合為一身,意謂福禍與共。骨肉喻至親的人。行路走在路上的人,喻彼此漠不相關(guān)。董督責(zé)。震之以威怒用盛怒來脅迫嚇止。震,使驚懼,有逼迫的意思。威怒,盛怒。茍免而不懷仁茍且避免觸犯刑罰,而不會懷有仁義之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可怕的不在民怨的大小,而是在於民心的向背。惟,是。人,民。唐代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凡用民字的地方都改用人字。尚書康誥: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大禹謨:可畏惟民。載舟覆舟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此以水喻民,以舟喻君,謂人民能擁戴國君,也能推翻國君。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奔車朽索用腐爛的繩索,駕馭飛奔的馬車,比喻形勢十分危急。尚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其通豈。君人者指國君。君,統(tǒng)治,作動詞用。誠若、如果。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看到喜愛的東西,就應(yīng)該以知足來自我警惕。老子第三章: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第四十六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將欲、打算。知止懂得適可而止。老子第三十二章: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謙沖而自牧用謙虛的態(tài)度,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謙沖,謙虛。牧,養(yǎng)。易經(jīng)第十五卦謙: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滿溢太多而漫出,指驕矜傲慢。江海下百川像江海那樣能容納百川。下,有包容、退讓的意思,作動詞用。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樂盤遊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指打獵時,應(yīng)想到像古代明君一年以打獵三次為限度。樂,音,喜好。盤遊,遊樂。盤,通般,音,樂。三驅(qū),謂一年打獵三次。一說謂打獵時,圍合三面,網(wǎng)開一面,以示好生之德。驅(qū),追逐,此指打獵。度,限度。易經(jīng)第八卦比九五爻辭:顯比,王用三驅(qū),失前禽。壅蔽謂耳目遭壅塞蒙蔽。讒邪讒言邪說。黜惡斥退惡人。黜,音,斥退。謬賞獎賞失當(dāng)。謬,音,誤??偞耸己肫澗诺戮C合此十思工夫,弘揚上述一切德行。茲,此,指上述種種德行。九,數(shù)之極,眾的意思。(案:十思、九德,係指一事。駢文尚偶,析為二句,以總此對弘茲,十思對九德。且以茲字推究,茲德應(yīng)在本文之中,非另外還有九德。)簡能選拔有才能的人。簡,選擇。爭馳爭相奔走效力。馳,奔馳,在此有奔走效力的意思。豫遊即遊樂。豫,樂。松喬之壽指長生不老。松喬,赤松子、王子喬,相傳皆長生不老的仙人。鳴琴言無為而治。劉向說苑政理:虙子賤(虙,音)治單父(音),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垂拱言天子垂衣拱手,無為而天下自治。垂,垂衣,穿著寬大的衣服,形容悠閒無事的樣子。拱,拱手,形容閒適。不言而化不用多言就能化治天下。代下司職代替屬下管理職務(wù)。司,掌管。役役使、差遣。虧無為之大道損害清靜無為、使民自化的治國要道。虧,損害。語譯臣聽說,想要樹木長得高大,一定要先穩(wěn)固它的根柢;想要河水流得遠長,一定要先疏通它的源頭;而想要使國家安定,一定要積德行義。源頭不深,卻希望河水流得長遠;根柢不穩(wěn)固,卻要求樹木長得高大;德義不篤厚,卻想求國家的安定??v使像臣這樣愚笨的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是明智的人呢?國君擔(dān)當(dāng)著帝位的重任,領(lǐng)有全天下的疆域,並且身居在和天地一樣崇高的地位,長保著無窮無盡的美善。如果不考慮在安樂時想到危難的警惕,崇尚節(jié)儉來消除奢侈的習(xí)性,德義修養(yǎng)不夠篤厚,情感無法克制慾望的擴充。這就好像是砍伐樹木的根,卻希望樹木長得茂盛,堵塞水流的源頭,卻希望河水流得長遠一樣?。ǜ静豢赡埽?。歷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偉大的使命,統(tǒng)治天下,沒有不是在遭逢艱苦的時候道德顯著,而功成名就之後,道德卻日趨衰微,開頭做得好的人實在很多,能夠貫徹到底的人卻很少。難道是奪取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卻困難嗎?從前取得天下還有餘力,如今保有天下卻反而覺得力量不夠,這是什麼道理?。看蠓苍谔幘称D苦的時候,必定竭盡誠意對待臣下,一旦實現(xiàn)其志願以後,就放縱自己傲慢地對待他人。如果能夠竭盡誠意待人,就算是胡和越這樣隔絕、疏遠的人也能結(jié)合成一體,如果傲慢地對待他人,就是骨肉親屬,也會變成各不相關(guān)的路人。這樣,即使用嚴峻的刑罰來督責(zé)他們,用威勢盛怒來脅迫嚇唬他們,終究使大家只圖茍且避免觸犯刑罰,卻不會懷有仁義之心,表面上假裝恭順而不是真正內(nèi)心悅服。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是民心向背,人民可以擁戴國君也能推翻國君,就像水能行船,也能夠翻覆船隻一樣,這是應(yīng)該要特別謹慎的事,(為政若不積德義,不能竭誠以待下,)就好像用腐朽的繩索去駕馭奔馳的馬車一樣危險,哪裡可以疏忽大意!身為國君的人,如果能夠在看見自己愛好的東西時,就想到應(yīng)該以知足來警惕自己;打算要有所作為時,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使百姓安寧;想到國君位高勢危,就該意會到謙虛並加強道德修養(yǎng);害怕自己驕傲自滿,就要想到學(xué)習(xí)江海居下容納百川的度量;喜愛遊樂打獵時,就要想到古代賢君一年打獵以三次為限度;憂慮自己鬆懈懶惰時,就要想到無論什麼事,自始至終都要小心謹慎;怕自己被人蒙蔽,就要想到虛心接受臣下的諫言;擔(dān)心邪佞的小人進讒言,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惡的人;施加恩惠於人,就要想到?jīng)]有因為一時的喜愛而給予不恰當(dāng)?shù)莫勝p;懲罰人,就要想到不會因為一時的忿怒而濫用刑罰??偫ㄒ陨线@十種反省的工夫,弘揚上述一切的道德的修養(yǎng),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們,選擇好的意見而採納它,那麼,有智慧的人就會貢獻他們的謀略,勇武之士就會竭盡他們的力量,有仁德的人就會廣施他們的恩惠,誠信的人就會獻出他們的忠誠,文臣武將爭相為國奔走效力,君臣之間,相安無事??梢韵硎芤葸[的樂趣,也可以怡養(yǎng)像赤松子、王子喬的高壽,逍遙的彈琴,垂衣拱手,不用多言,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勞心神苦思慮,代替百官處理事務(wù),役使自己聰明的耳目,而損害了無為而治的大道呢?賞 析魏徵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具有膽略,有見識的謀國大臣,他和唐太宗的遇合,真可謂如魚得水,羨煞了多少明主賢臣。舊唐書魏徵傳載有魏徵上唐太宗的奏疏四篇,史臣贊稱:可為萬代王者法。本文即其中之第二篇。因文中列有十項要請?zhí)铺谏髦厮伎?,以作為修身治國的準則,所以標題為十思。唐太宗即位之初,頗勤於國事,可謂國泰民安,號為太平盛世。但十餘年之後,太宗對朝政漸有荒怠之心,且追求物質(zhì)生活享受,大興宮殿苑囿。魏徵乃上了此篇奏疏。文中援引歷史興亡盛衰之實例,說明國家政治要上軌道,就必須積累德義,並提出居安思危的呼籲,以期規(guī)諫與警戒太宗。本篇文章分為三段:首段點明德義乃立國之大本,是固本與浚源的啟示;次段說明竭誠乃得民之道,則是殷憂精神的警惕;末段則提示治道方法,並總收全文。第一段先用簡單的比喻,以興體開頭,強調(diào)木長則須固本,流遠則須浚源,國安則須積德,而將重點集中在積其德義,這是從正面入題。接著從反面申論: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從正反兩面提出論點之後,緊黏德義,提出思字,以關(guān)照題面。明言為人君者,當(dāng)積其德義,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若不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卻希望國家長治久安,則無異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根本不可能做到。第二段針對唐太宗日趨安逸懈怠的心態(tài),引用歷史教訓(xùn),說明國君為何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道理。本段先正面發(fā)揮凡百元首成敗得失的原因,而以殷憂為樞紐。殷憂而道著和功成而德衰對舉,可見作者忠忱警惕之意,而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大概古今帝王皆然。接著承殷憂之意,從反面自我提問: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再從正面自我論斷,申論殷憂的作用: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前四句在寫人君得天下前後態(tài)度不同的情形,後兩句則說明因人君態(tài)度不同,所造成的兩種截然不同結(jié)果。透過這樣的論述,說明取天下和治天下並無難易的分別,關(guān)鍵只在於人君的態(tài)度前後不一,以致於失去民心。這樣,就很自然的把論題重點,轉(zhuǎn)移到國君應(yīng)如何對待人民的問題上了。所以,引用載舟覆舟和奔車朽索的典故,進一步強化居安思危的論據(jù)。天子和人民的關(guān)係,正如舟和水的關(guān)係一樣,舟是依賴水之浮力而可載,同樣的,舟也因違逆了水之性質(zhì)而翻覆。天子和人民的關(guān)係,如果相處得不好,也會像奔車朽索一樣危險。身為國君者,切忌縱情傲物,當(dāng)居安思危,引以為戒。本段所論,實為下文十思作鋪墊。第三段作者具體列舉十件事情請?zhí)谏魉?。十思是第一段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具體內(nèi)容,其中思考角度雖有不同,但都貫穿積其德義的主線,而其根本要義是在提醒太宗,在政治方面要慎始敬終,虛心納下,賞罰分明;在修養(yǎng)方面要謙虛為懷,不可盛氣凌人;在生活方面要戒奢以儉,愛惜民力。這都是守成之君所必須具備的治國要術(shù)。全文最後提出任能、從善的主張,與十思相輔相成,能十思則必能從善、任能;能從善、任能,則國家亦必能大治。文章一氣呵成,章法謹嚴,說服力強。就寫作技巧而言,本文有三個特點值得注意:第一、善用比喻以闡明道理,使讀者印象深刻,且增加文章的說服力。第二、對比手法巧妙,層層深入,可以突顯題旨,達到勸諫的效果。第三、多用對偶排比的句法,使文章句式整齊,一貫而下,氣勢非凡,扣人心弦。而全文所表現(xiàn)的高明識見、深刻思想,均可作為個人修身和治國者奉為圭臬。實力評量一、單一選擇題()1.(甲)必其泉源(乙)想邪(丙)則思正身以惡(丁)可以盡遊之樂上列各中注音的字,正確的國字寫法,請依序選出答案:(A)濬攙黜豫 (B)浚讒詘豫(C)濬讒黜預(yù)(D)浚讒黜豫。()2.下列各組中的讀音,完全不相同的選項是:(A)謬賞 未雨綢繆關(guān)壯繆(人名)(B)殷憂殷其雷殷勤(C)黜惡 罷黜百家黟然黑者(D)浚其泉源日削月朘疏濬。()3.下列各組中的字義,何者意思相同?(A)必固其根本奔車朽索,其可忽乎(B)凡百元首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C)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D)簡能而任之在齊太史簡。()4.下列各成語的用法,何者使用不恰當(dāng)?(A)臻臻同學(xué)在校成績優(yōu)良,人緣極佳,但仍謙沖自牧,和氣待人(B)政府官員居安思危,常常舉行國軍例行性的軍事演習(xí),以預(yù)防敵人的突襲(C)王董事長竭誠待下的領(lǐng)導(dǎo)風(fēng)格,深深感動所有公司的員工 (D)婷婷和他的男朋友感情深厚甜蜜,如膠似漆,真是胡越一體。()5.下列各文句的意義,何者錯誤?(A)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意同於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B)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意謂民心向背關(guān)係著國家的存亡不可輕忽(C)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謂誠則遠來,傲則親離(D)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意近於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6.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秦代李斯以諫逐客書上書秦王政,勸阻秦王停止逐客之令(B)晉朝李密以陳情表上書武帝,請求奉養(yǎng)母親而不應(yīng)召(C)蜀漢諸葛亮以出師表上書劉後主,勸請後主要尊賢納諫,親賢臣遠小人(D)唐魏徵以諫太宗十思疏上書太宗,說明安國必須積累德義。()7.下列有關(guān)諫太宗十思疏一文的敘述,何者錯誤?(A)選自群書治要一書(B)舊唐書魏徵傳亦載有此篇文章(C)貞觀十一年,唐太宗對朝政漸有荒怠之心,且追求物質(zhì)生活享受,大興宮殿苑囿,魏徵乃上了此篇奏疏(D)全文以十思為重心,說明安國必須居安思危,積累德義。二、多重選擇題()8.下列引文,何者符合唐太宗和魏徵君臣二人間的關(guān)係?(A)論語八佾篇: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B)論語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鬃訉υ唬壕?、臣臣、父父、子子。(C)論語憲問篇: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D)孟子公孫丑下:景子曰:內(nèi)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 (E)孟子離婁篇上:孟子曰: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9.下列有關(guān)魏徵的敘述,何者正確?(A)字康成,魏州曲城人(B)少時家貧,曾出家為道士,後隨李密降唐(C)魏徵卒後,唐太宗思之不已,曾謂: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D)封為魏國公(E)著有貞觀政要、群書治要等書。()10.下列有關(guān)本文的修辭技巧,何者正確?(A)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借代(B)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排比(C)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提問(D)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譬喻(E)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映襯。三、綜合測驗(一)下列為魏徵的詩作述懷,請仔細閱讀之後回答問題。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杖策謁天子,驅(qū)馬出關(guān)門。請纓繫南越,憑軾下東藩。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fù)論。()1.下列何者為本文的主旨?(A)身在江湖,心懷魏闕的思想(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胸懷(C)抒發(fā)自己的抱負,和重義氣報主恩的思想(D)敘述從中原到全國各地遊覽的心情。()2.魏徵此首詩作的大意,與下列何首詩作的大意較為接近?(A)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B)蘇軾:我觀人間世,無如醉中真,虛容為銷殞,況乃百憂身。(C)張九齡:自君之出矣,不復(fù)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D)左思:雖非甲冑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fēng),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3.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意謂:(A)向李密獻策而不被採納,心中仍舊懷有報國的雄心壯志(B)縱橫家們的計策無法施展,但心中仍然慷慨激昂(C)縱橫家們的計策無法施展,但心中仍然懷有報國的雄心壯志(D)心中想獻的計策都不被採納,但仍然慷慨激昂,繼續(xù)獻策。(二)請將貞觀政要的引文,與十思做一配合對應(yīng)。序題引文十思1.貞觀元年,太宗謂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興造,必須貴順物情(民心)。秦始皇營造宮室,而人多謗議者,為徇(營求)其私欲,不與眾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遠想秦皇之事,遂不復(fù)作也。(貞觀政要卷第六論儉約)2.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凡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謙恭者,在身儻(音,如果)有不是之事,誰肯犯顏諫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懼群臣。以此思之,但知常謙常懼,猶恐不稱天心及百姓意也。(貞觀政要卷第六論謙讓)3.貞觀十四年,太宗幸同州(在今陝西省)沙苑,親格(擊殺、搏殺)猛獸,復(fù)晨出夜還。特進魏徵奏言:臣伏聞車駕近出,親格猛獸,晨往夜還。以萬乘之尊,闇(夜)行荒野,踐深林,涉豐草(茂密的草叢),甚非萬全之計。願陛下割私情之娛,罷格獸之樂,上為宗廟社稷,下慰群寮(百官)兆庶(百姓)。(貞觀政要卷第十論畋獵)4.貞觀十二年,魏徵對曰: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勵精為政,比(齊步、並駕)於堯、舜;及其安樂也,則驕奢放逸,莫能終其善。人臣初見任用者,皆欲匡主濟時,追蹤(追隨、效法)於稷、契(舜之賢臣);及其富貴也,則思茍全官爵,莫能盡其忠節(jié)。若使君臣常無懈怠,各保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師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發(fā)展 課件 第八章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階段與影響因素
- 中考英語寫作課件健康
- 2025版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安裝工程總承包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SPF豬飼養(yǎng)項目市場拓展與費用分享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科技產(chǎn)品研發(fā)與應(yīng)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100%股權(quán)置換合同-跨境并購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桉樹種植基地林業(yè)生態(tài)補償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綠地設(shè)施安裝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二零二五年度搬家及家居安全評估服務(wù)合同范本
- 2025版按摩技師職業(yè)培訓(xùn)與就業(yè)安置合同
- 杭州重點高中新生入學(xué)分班考試科學(xué)模擬試卷(語文)
- 全國質(zhì)量獎現(xiàn)場匯報材料-技術(shù)研發(fā)課件
- 隨州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shù)規(guī)定
- 綠色食品高粱生產(chǎn)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
- 機械原理課程設(shè)計說明書精壓機
- 三年級除法豎式謎
- 口腔修復(fù)學(xué)-全口義齒修復(fù)課件
- 礦床規(guī)模劃分標準
- 抖音快閃自我介紹(含背景音樂)
- 中國南方人才市場辦事指引
- 3、焊縫(焊道、焊口)寬度計算公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