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yè)公司N2105工作面沖擊地壓監(jiān)測及防治方案.doc_第1頁
煤業(yè)公司N2105工作面沖擊地壓監(jiān)測及防治方案.doc_第2頁
煤業(yè)公司N2105工作面沖擊地壓監(jiān)測及防治方案.doc_第3頁
煤業(yè)公司N2105工作面沖擊地壓監(jiān)測及防治方案.doc_第4頁
煤業(yè)公司N2105工作面沖擊地壓監(jiān)測及防治方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文檔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站刪除N2105工作面沖擊地壓監(jiān)測及防治方案(修改稿)山西潞安集團余吾煤業(yè)有限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開采研究分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采事業(yè)部)二一四年二月此文檔僅供學習與交流目 錄1 實施目的及意義12 工作面概況22.1 工作面開采環(huán)境及基本參數22.2 煤層及圍巖特性32.3 地質構造32.4 瓦斯、火、地溫、水文等情況42.5 巷道布置及支護52.6 采煤方法83 底板沖擊防治初步方案83.1 基本原理83.2 條形藥卷爆破作用區(qū)域計算方法83.3 膠帶順槽防治方案超前端頭預裂爆破103.3.1 實施目的103.3.2 預裂位置及層位103.3.3 現有炸藥參數及制裂效果103.3.4 爆破參數設計113.3.5 爆破材料及起爆方式123.3.6 注意事項123.4 進風順槽防治方案煤柱大孔徑卸壓133.4.1 實施目的及依據133.4.2 施工位置說明133.4.3 大孔徑卸壓參數設計133.5 回風順槽防治方案煤柱大孔徑卸壓143.5.1 實施目的及依據143.5.2 施工位置說明143.5.3 大孔徑卸壓參數設計144 微震監(jiān)測布置方案154.1 監(jiān)測目的154.2 微震監(jiān)測原理154.3 ARIMIS M/E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簡介154.4 布置方案174.5 準備工作及要求185 圍巖穩(wěn)定性監(jiān)測布置方案205.1監(jiān)測意義205.2 監(jiān)測方案205.2.1 總體布置方式說明205.2.3 詳細布置方案215.3 準備工作及要求216 近期沖擊危險預警及防范措施251 實施目的及意義(1)巷道動力顯現強烈,潛在致災性大。2013年11月17日15:40,余吾煤業(yè)N2105工作面進風順槽1800m-2000m一聲巨響,底板瞬間鼓起,鼓起高度將近2m,大塊煤被彈起,挖開底板3m底煤發(fā)現泥巖底板有開裂縫隙,造成支護木垛損壞,瓦斯超限(1.34%),此種現象為典型的底板沖擊事件,沖擊巷道長度約200m,煤柱側巷幫與其他區(qū)域相比,明顯向外平移400mm左右。2014年1月23日22:40,該巷道再次發(fā)生底板沖擊,破壞范圍約100m。底板瞬間沖擊過程歷時僅十幾秒,可瞬間造成該區(qū)工作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我國已有142個礦井時刻面臨這種動力載荷威脅,余吾煤業(yè)N2105工作面隨著工作面不斷推進,近區(qū)的充分采動災害發(fā)生可能性增大。對如此強烈的動力現象,礦井管理層承擔了巨大的安全壓力,一線作業(yè)工人則背負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圖1-1 2013年11月17日N2105工作面沖擊位置示意圖圖1-2 2014年1月23日N2105工作面沖擊位置示意圖(2)高彈性能瞬間釋放,可能造成高瓦斯礦井災害升級。沖擊地壓是發(fā)生在煤礦井工開采過程中的典型動力災害之一,沖擊地壓更為嚴重的后果是可以誘發(fā)煤與瓦斯突出、煤層自燃發(fā)火、冒頂等群死群傷的次生災害,例如:2003年,淮北蘆嶺煤礦造成86人死亡的“5.13”事故;2005年遼寧孫家灣煤礦海州立井造成214人死亡的“2.14”事故都是沖擊地壓引起的瓦斯超限并爆炸。因此,對于余吾煤業(yè)高瓦斯礦井在加大瓦斯抽放力度的同時,必須杜絕煤巖沖擊誘發(fā)瓦斯超限或突出的這一可能性。(3)潞安礦區(qū)首次發(fā)生,可借鑒經驗缺乏,將限制礦井產量提升,甚至需要減產,以降低開采強度。據統(tǒng)計,此次底板沖擊事件是余吾煤業(yè)乃至周邊兄弟礦井首次發(fā)生的大能量動力災害,尚無可借鑒經驗。此種動力災害將限制工作面高強度開采,限制工作面開采速度,從而限制礦井產量提升,因此亟需開展針對性研究,以揭示動力災害的發(fā)生機制,實現災害有效控制。(4)研究極具示范意義,為潞安礦區(qū)深部煤層開采提供技術支持。實踐表明,由于同一井田或礦區(qū)范圍內的煤巖層賦存條件具有相似性,因此各類災害的表現往往具有普遍性,如淮南礦區(qū)的瓦斯災害,兗州礦區(qū)的沖擊地壓災害,霍州礦區(qū)的水害,鄂爾多斯地區(qū)的頂板災害等。目前,余吾煤業(yè)為潞安礦區(qū)開采深度較大的礦井,周邊兄弟礦井的開采深度也在逐年增加,而隨著埋深的增大,動力現象的頻度和強度會不斷增加。作為潞安礦區(qū)第一個面臨動力災害威脅的現代化礦井,針對這一問題形成的技術積累將為整個礦區(qū)的深部煤層的安全開采提供堅實的保障。基于以上分析,余吾煤業(yè)的動力顯現問題將嚴重威脅礦井安全生產及工人人身安全,或將成為建設高產高效現代礦井的重要障礙。為遏制工作面動力現象的進一步惡化,避免災害性事故發(fā)生,極有必要開展針對性的研究工作,以把握動力顯現的形成機制及關鍵影響因素,對當前重點工作面的安全狀態(tài)作出危險區(qū)域、危險程度的評價,采用科學手段進行解危、防護,最終實現礦井的正常采掘接替,保障安全高效。2 工作面概況2.1 工作面開采環(huán)境及基本參數N2105工作面為北二采區(qū)首個回采工作,東側為N2106工作面(設計工作面,未掘);西側N2103工作面(設計工作面,未掘);北面為實體煤;南側接北風井東翼1#回風大巷和北風井東翼膠帶大巷。N2105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圖如圖2-1所示。工作面地面標高:+1002m+1027m,工作面標高:+430m+495m,工作面埋藏深度:507m+597m,工作面回采平距2163.7m,回采斜距2170m。工作面切眼平距283m,斜距285m,斜面積618450m2。本工作面工業(yè)儲量542.4萬噸,煤層平均厚度6.31m,容重為1.39t/m3,回采率按93%,可采儲量504.46(萬噸)。圖2-1 N2105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圖2.2 煤層及圍巖特性工作面煤巖層綜合鉆孔柱狀如圖2-2所示。主采3煤層賦存于二疊系山西組地層中下部,為陸相湖泊沉積,煤層厚度穩(wěn)定,煤層局部含0.10.7m炭質泥巖夾矸。煤層硬度系數f=1-3。2.3 地質構造N2105工作面對應地表上方為山區(qū),沖溝發(fā)育,工作面由西向東3號煤層整體近似為一單斜構造,平均坡度+5。東高西低。根據現有資料,根據現有三維地震資料及工作面順槽實際掘進揭露,N2105工作面回采區(qū)域內不發(fā)育鉛直斷距大于3.5m的斷層和直徑超過20m的陷落柱。根據N2105工作面坑透報告、N2105工作面實際掘進揭露情況,在工作面回采區(qū)域內共有3處坑透異常區(qū)、2條疑似斷層和F123、F156、F127、F132、F165、F135、F136、F167八條斷層及4處厚夾矸、8處石包、2處破底區(qū)共計27處地質異常區(qū)域。2.4 瓦斯、火、地溫、水文等情況(1)瓦斯:MJmax=9.4846m3/t(抽采科提供)。(2)煤層:具有爆炸性傾向(3)煤的自燃:無自燃現象(4)地溫正常:18.27C (5)回采時正常涌水量為50m3/h 80m3/h,最大涌水量為150m3/h。圖2-2 工作面煤巖層綜合鉆孔柱狀圖2.5 巷道布置及支護如圖2-1所示,N2105工作面巷道主要有進風順槽、膠帶順槽、回風順槽、瓦排巷、切眼、輔助切眼、回風-瓦排橫貫、進風-膠帶橫貫。主要巷道長度分別為:膠帶順槽平距2404.2m,回風順槽平距2353.6m,瓦排巷平距2343.1m,進風順槽平距2412.2m。各巷道斷面、支護特征及用途如表2-1所示。表2-1 N2105工作面巷道基本特征巷道名稱支護形式巷道斷面支護規(guī)格排距用 途膠帶順槽全錨(網)17.28 m2矩形4.83.6m0.9m進風運煤回風順槽全錨(網)17.28 m2矩形4.83.6m0.9m回風運料瓦排巷全錨(網)15.36 m2矩形4.83.2m0.8m排放瓦斯進風順槽全錨(網)15.36m2矩形4.83.2m0.8m進風開切眼全錨(網)26.52 m2矩形7.83.4m0.9m布置工作面輔助切眼全錨(網)17.28 m2矩形4.83.6m0.8m輔助通風回風-瓦排、進風-膠帶1#橫貫全錨(網)15.36m2矩形4.83.2m0.8m輔助通風其余橫貫全錨(網)9.6 m2矩形33.2m0.9m輔助通風風、運兩巷機電硐室全錨(網)9.6 m2矩形4.83.2m0.9m機電硐室膠帶、回風輔運巷全錨(網)17.28 m2矩形4.83.6m0.9m輔助運輸膠帶順槽、回風順槽采用全錨(網)支護,矩形斷面,規(guī)格為4.83.6m,兩幫每排打設5根222400mm讓壓錨桿,幫錨桿間距800mm;頂部每排打設6根222400mm 讓壓錨桿,間距880mm;頂板錨索布置呈2-1-2布置,間距800mm。圖2-3為N2105膠帶順槽、回風順槽支護斷面。瓦排巷、進風順槽采用全錨(網)支護,矩形斷面,規(guī)格為4.83.2m;兩幫每排打設4根222400mm讓壓錨桿,錨桿排距900mm,幫錨桿間距為900mm;頂部每排打設6根222400mm 讓壓錨桿,頂錨桿間距880mm;頂板錨索每排布置2根,排距800mm。圖2-4為N2105進風順槽、瓦排巷支護斷面圖膠帶順槽超前支護動態(tài)保持不少于30m、膠順超前棚架設一梁三柱單體柱型梁棚;回風順槽超前支護動態(tài)保持不少于50m,風巷超前棚架設一梁三柱單體柱大板棚,棚距0.8m,并架設在錨桿排距中間。圖2-3 N2105回風順槽、膠帶順槽支護斷面圖圖2-4 N2105進風順槽、瓦排巷支護斷面圖2.6 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大采高低位放頂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式綜合機械化采煤法。本工作面切眼傾斜長285m,煤層平均厚度6.31m,工作面采高3.20.1m,循環(huán)進度0.8m,頂煤平均厚度3.11m,割煤回收率為98%,放煤回收率為92%,一采一放為一個循環(huán)。3 底板沖擊防治初步方案3.1 基本原理N2105工作面進風順槽底板沖擊的主要力源因素為N2105工作面采空區(qū)側向懸頂導致的側向支承壓力。支承壓力通過承載煤柱的傳遞作用于無支護的煤層底板,是強烈底鼓的主要力源,而煤層的沖擊傾向性則使得該破壞形式表現出動力特征。對于N2105工作面特定的頂板條件而言,采空區(qū)側向懸頂將是長期、客觀的存在,外圍巷道也將長期處于側向支承壓力影響下。對側向懸頂進行適當處理是降低沖擊顯現強度的根本性措施。同時,通過在承載煤柱中設置弱結構,可削弱其對頂板壓力的傳遞作用。3.2 條形藥卷爆破作用區(qū)域計算方法巷道圍巖爆破作用只發(fā)生在介質內部,沒有爆破自由面,主要利用了炸藥爆破的內部作用,炸藥埋設需要保證一定的安全深度,確保巷道不能出現明顯爆破外部作用現象。卸壓爆破一般采用柱狀延長藥包。藥爆炸發(fā)生內部作用時,除形成爆炸空腔外,將自爆源中心向外依次形成壓縮粉碎區(qū)、破裂區(qū)和震動區(qū)。如圖3-1所示。1、藥包;2、壓碎區(qū);3、裂隙區(qū);4、徑向裂隙;5、環(huán)狀裂隙圖3-1 炸藥爆破的內部作用(1)壓碎區(qū)炸藥爆破后,在巖體中首先傳播的沖擊波將在藥卷周圍一定范圍內形成壓碎區(qū)。可以假設在沖擊載荷作用下的煤巖體介質為不可壓縮的理想流體,采用原蘇聯(lián)提出的理想流體介質模型,對于柱狀藥包,如果采用不耦合裝藥,且不耦合系數較小時,則相應的壓碎圈半徑為: (3-1)式中;沖擊波衰減指數;,壓碎圈與破裂圈分界面上的徑向力;炸藥爆速;巖石單軸動態(tài)抗壓強度;巖石單軸動態(tài)抗拉強度;炸藥的密度;裝藥徑向不耦合系數;裝藥軸向系數;爆轟產物的膨脹絕熱指數,一般取3。由于壓碎區(qū)處于三向高應力作用下,且大多數的煤巖可壓縮性很差,所以壓碎區(qū)半徑不大,一般為爆心附近3-7倍裝藥半徑R0范圍內。粉碎區(qū)范圍很小,但消耗的爆炸能量很大,應合理控制爆破粉碎區(qū)的范圍。(2)破裂區(qū)沖擊波持續(xù)時間短,作用范圍小,并很快衰減為應力波,由于應力波及爆生氣體的共同作用,巖石處于非彈性狀態(tài),產生徑向裂隙和環(huán)狀裂隙,該范圍稱為破裂區(qū)或破壞區(qū),破裂區(qū)內以徑向裂隙為主。應力波的傳播過程中能量損失較小,衰減較慢,其作用范圍一般為120-150倍的裝藥半徑R0。根據爆炸應力波作用效果計算,不耦合裝藥條件下破裂區(qū)半徑為: (3-2)式中: 應力波衰減指數,其它參數同前。破裂區(qū)是爆破后的主要有效破壞區(qū)域,其擴展范圍和分布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卸壓效果??梢?,裂隙區(qū)范圍是合理確定爆破卸壓主要工藝參數的關鍵基礎。參考余吾煤業(yè)N1102爆破預裂基本參數,計算可得破碎區(qū)半徑為0.57m0.69m,破裂區(qū)半徑為2.55m3.46m。(3)震動區(qū)在破壞區(qū)以外的巖體中,剩余的爆炸能只能使巖石質點發(fā)生彈性震動,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傳播,該范圍比前述兩個區(qū)大的多,被稱為震動區(qū)。地震波自身的能量雖然不足以引起煤巖體的宏觀破壞,但可促進介質的力學損傷,尤其介質已處在或鄰近非穩(wěn)定狀態(tài),震動載荷可能成為誘發(fā)沖擊主要因素。3.3 膠帶順槽防治方案超前端頭預裂爆破3.3.1 實施目的通過對超前區(qū)域端頭老頂預裂爆破,在工作面推采過后,促進其斷裂、垮落,減少懸頂面積,降低采空區(qū)后方側向支承壓力及其對煤柱和底板的作用強度。3.3.2 預裂位置及層位膠帶順槽側超前支護距離為50m,可在超前支護之外向巷口方向逐步施工。根據工作面鉆孔柱狀圖可知,煤層上方為厚度為0.92.74泥巖直接頂和10.2511.37的細砂巖老頂,而砂巖老頂的活動規(guī)律對巷道及煤柱礦壓顯現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預裂爆破層位選擇為細砂巖老頂。3.3.3 現有炸藥參數及制裂效果現有藥卷規(guī)格為60500mm,1.5kg/卷;炸藥密度:1194.265kg/m3;炸藥爆速:2800m/s。根據計算結果,當徑向裝藥不耦合系數為1.25時,破碎區(qū)半徑為0.57m0.69m;裂隙區(qū)半徑為2.55m3.46m,因此,炮孔終孔間距以4-6m為宜。3.3.4 爆破參數設計膠帶順槽預裂爆破孔設計如表3-1、圖3-2、圖3-3所示??紤]到工作面?zhèn)韧咚钩榉趴椎挠绊?,施工爆破孔時,鉆孔方位均偏向煤柱側。每個鉆場施工2個炮孔,鉆場間距23m。炮孔開口位置:開口位置距離煤幫側0.7m,具體施工時,可在肩部錨桿和鄰近頂板錨桿之間開口,如圖3-3(b)所示。同一鉆場內的2個炮孔開口走向間距0.8m,具體施工時,可在兩排錨桿之間。表3-1 膠帶順槽預裂爆破孔鉆孔參數炮孔編號炮孔長度/m仰角/水平角/孔徑/mm計算裝藥長度/m計算裝藥量/kg計算封泥長度/m裝藥卷數/個128.0341937516.349.511.733243.1211877524.87518.350總 計124.583注:水平角以正北為0度。圖3-2 N2105工作面端頭預裂爆破炮孔布置示意圖(膠帶順槽側)(a)水平剖面投影(b)A-A剖面投影圖3-3 N2105工作面端頭預裂爆破炮孔設計(膠帶順槽側)3.3.5 爆破材料及起爆方式炸藥:三級煤礦許用乳化炸藥,藥卷規(guī)格為60500mm,1.50.1kg/卷;雷管:煤礦許用8#普通瞬發(fā)電雷管(或同段位);導爆索:煤礦許用導爆索,導爆索是以太安、黑索金炸藥為藥芯、用棉線和塑料編織絲等作包纏物,并以塑料為防潮層組成,規(guī)格為6.50.3mm(或5.25.5mm),爆速6000m/s。施工順序:打孔(1、2號孔)裝藥(1、2號孔)起爆1號孔起爆2號孔下一鉆場施工聯(lián)線方式:每孔均采用雙導爆索引爆,每個導爆索各聯(lián)接1枚雷管,之間并聯(lián)。1-導爆索;2-炸藥卷;3-炮泥;4-水炮泥;5-雷管;6-腳線圖3-4 裝藥結構示意圖3.3.6 注意事項起爆孔數量鑒于單孔裝藥量較大,試驗初期,每個炮孔可單獨引爆。若巷道變形量較小,可嘗試2孔共同引爆。加強臨時支護爆破期間,爆破區(qū)域巷道應采用單體柱加強臨時支護,以防巷道損壞,頂板破碎區(qū)應提高支護強度,加大臨時支護距離。確保封孔質量由于爆破預裂工程是在超前段施工,爆破后圍巖表面不得過度破壞,因此,應嚴格確保封孔長度,以免發(fā)生“沖孔”。3.4 進風順槽防治方案煤柱大孔徑卸壓3.4.1 實施目的及依據通過在“進風順槽-膠帶順槽”煤柱內部施工大孔徑鉆孔,可提供壓力釋放的空間,從而減弱頂板壓力對底板的傳遞作用,降低N2105工作面進風順槽底板沖擊破壞的可能性。3.4.2 施工位置說明為便于施工,在進風順槽內對“進風順槽-膠帶順槽”煤柱進行大孔徑卸壓,施工區(qū)域包括:工作面超前影響區(qū)域始終保持工作面前方煤柱大孔徑卸壓區(qū)長度不小于100m,但不得大于200m。工作面后方區(qū)域工作面后方的“進風順槽-膠帶順槽”煤柱卸壓區(qū)長度不小于250m。3.4.3 大孔徑卸壓參數設計進風順槽大孔徑卸壓參數如表3-2、圖3-5所示。表3-2 “進風順槽-膠帶順槽”煤柱大孔徑卸壓設計參數煤柱位置施工位置鉆孔長度/m鉆孔直徑/m角度鉆孔走向間距/m孔口高度“進風順槽-膠帶順槽”進風順槽20不小于110垂直巷幫;仰角3-52距底板1.2m注:孔口高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圖3-5 “進風順槽-膠帶順槽”煤柱大孔徑卸壓設計方案3.5 回風順槽防治方案煤柱大孔徑卸壓3.5.1 實施目的及依據由于回風順槽進行了沿空留巷,采取頂板端頭預裂雖可降低瓦排巷底板沖擊危險性,但將不利與回風順槽留巷的頂板管理。另瓦排巷瓦斯?jié)舛容^高,不便長期施工。綜合分析各影響因素,可在回風順槽內對“回風順槽-瓦排巷”煤柱內部施工加長大孔徑鉆孔,以減弱頂板壓力對瓦排巷側底板的傳遞作用。3.5.2 施工位置說明始終保持工作面前方煤柱大孔徑卸壓區(qū)長度不小于100m,但不得大于200m。3.5.3 大孔徑卸壓參數設計進風順槽大孔徑卸壓參數如表3-3、圖3-6所示。表3-3 “瓦排巷-回風順槽”煤柱大孔徑卸壓設計參數煤柱位置施工位置鉆孔長度/m鉆孔直徑/m角度鉆孔走向間距/m孔口高度“瓦排巷-回風順槽”回風順槽30不小于110垂直巷幫;仰角3-51距底板1.2m圖3-6 “瓦排巷-回風順槽”煤柱大孔徑卸壓設計方案4 微震監(jiān)測布置方案4.1 監(jiān)測目的利用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N2105工作面微震事件進行實時監(jiān)測、定位、統(tǒng)計、分析,揭示巷道底板沖擊發(fā)生機制,實現工作面沖擊地壓危險性預評價,判定危險區(qū)域,指導防沖措施的制定與優(yōu)化。4.2 微震監(jiān)測原理井下煤巖體是一種應力介質,當其受力變形破壞時,將伴隨著能量的釋放過程,微震是這種釋放過程的物理效應之一,即煤巖體在受力破壞過程中以較低頻率(f100Hz)震動波的形式釋放變形能所產生的震動效應。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能夠對微震現象進行監(jiān)測,是一種區(qū)域性、實時監(jiān)測手段。相比于其他傳統(tǒng)監(jiān)測手段,該系統(tǒng)具有遠距離、動態(tài)、三維、實時監(jiān)測的特點,還可以根據震源情況確定破裂尺度和性質,為評價監(jiān)測范圍內的沖擊地壓危險提供依據。4.3 ARIMIS M/E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簡介ARAMIS M/E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系統(tǒng)可以監(jiān)測震動能量大于100J、頻率范圍在0150Hz且低于100dB的震動事件。根據監(jiān)測范圍的不同,系統(tǒng)可選用不同頻率范圍的傳感器。系統(tǒng)通過24位-轉換器提供震動信號的轉換和記錄,基于記錄服務器完成連續(xù)、實時的震動監(jiān)測。標準版系統(tǒng)軟件每個通道提供一路監(jiān)測信號;可選的每通道3路信號監(jiān)測需采用非標準版的軟件,能夠實現三向監(jiān)測的微震活動。圖4-1為ARAMIS M/E微震系統(tǒng)結構圖。圖4-2為義馬千秋煤礦監(jiān)測結果。圖4-3為千秋煤礦微震事件統(tǒng)計分析結果。圖4-1 ARAMIS M/E系統(tǒng)結構圖圖4-2 義馬千秋煤礦微震事件定位結果圖4-3 義馬千秋煤礦21141工作面微震活動規(guī)律4.4 布置方案本套微震系統(tǒng)共包括8個監(jiān)測探頭,分為頂板探頭、幫探頭和底板探頭,安裝位置見表4-1。表4-1 微震探頭安裝位置說明編號巷道名稱安裝位置安裝方位1N2105進風順槽距巷口1660m頂板2N2105進風順槽距巷口1260m巷幫3N2105進風順槽距巷口860m巷幫4N2105進風順槽距巷口460m巷幫5N2105瓦排巷距巷口1390m巷幫6N2105瓦排巷距巷口990m頂板7N2105瓦排巷距巷口590m巷幫8N2105瓦排巷距巷口190m底板每個探頭均需安裝在20mm的金屬錨桿螺紋端,需依照表1位置施工8根20mm普通金屬錨桿。安裝示意圖見圖4-4。錨桿安裝要求如下:(1)全長錨固。(2)無需托盤、螺母等。若幫部和底板全長錨固難以實現,可采用加長錨固,錨桿安裝完畢后,用錨固劑將孔口間隙封閉。(3)外露螺紋段3-4cm。(4)安裝完成后,需礦地測科對安裝位置進行坐標精確測定。圖4-4 錨桿安裝示意圖4.5 準備工作及要求(1)提供20金屬錨桿8根,并按照實施方案安裝測試錨桿?;虬惭b22mm錨桿,再加工變20mm的變頭10個。(2)提供井下220V交流綜保電源,并保障電源24小時不中斷。(3)將電纜線按照要求進行布設,在每個探頭位置預留2m。(4)電纜大巷段應避開高壓線影響,選擇布置在低壓電源線或信號線側。(5)提供井下探頭安裝位置的坐標。(6)提供干燥風筒布8m2。(7)協(xié)助天地科技人員進行日常監(jiān)測及設備維護工作。圖4-5 N2105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電纜線布置方案5 圍巖穩(wěn)定性監(jiān)測布置方案5.1監(jiān)測意義N2105作為北二采區(qū)首采工作面,其礦壓監(jiān)測數據及相關結論對接續(xù)工作面設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通過在各巷道布置監(jiān)測儀器,以期實現以下目的:(1)得出超前支承壓力分布特征。(2)得出采空區(qū)側向支承分布特征。(3)揭示工作面推采對煤柱及外圍巷道應力變化的影響。(4)結合微震監(jiān)測,共同揭示側向懸頂斷裂特征及其對煤柱的影響規(guī)律。(5)為合理優(yōu)化煤柱尺寸提供參考依據(6)驗證端頭預裂爆破效果。5.2 監(jiān)測方案5.2.1 總體布置方式說明(1)根據相關規(guī)定,瓦排巷禁止提供36V以上電源,因此,瓦排側暫不安裝圍巖穩(wěn)定性監(jiān)測站。根據沖擊危險區(qū)域分布情況,結合回采進度,設定膠帶順槽2個測站,進風順槽8個測站,如圖5-1所示。(2)測站監(jiān)測內容:一般包括頂板淺層位移量(錨桿錨固范圍內)、頂板深層位移量(錨索錨固范圍內)、頂錨桿工作阻力、頂錨索工作阻力、左幫淺層位移量、左幫深層位移量、左幫錨桿錨固力、右?guī)蜏\層位移量、右?guī)蜕顚游灰屏?、右?guī)湾^桿錨固力,如圖5-2所示。(3)鉆孔應力監(jiān)測布置地點為:進風順槽側2#聯(lián)絡巷、3#聯(lián)絡巷,膠帶順槽側膠-1測站,進風順槽側各測站。(4)膠帶順槽側注意保護必要的監(jiān)測儀器,將傳輸線穿過封閉墻繼續(xù)監(jiān)測。(5)監(jiān)測時間:1年。圖5-1 N2105工作面微震及圍巖穩(wěn)定性監(jiān)測站總體布置圖圖5-2 圍巖監(jiān)測測站傳感器布置示意圖5.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