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yī)綜合歷年考試真題生化部分總結5.doc_第1頁
西醫(yī)綜合歷年考試真題生化部分總結5.doc_第2頁
西醫(yī)綜合歷年考試真題生化部分總結5.doc_第3頁
西醫(yī)綜合歷年考試真題生化部分總結5.doc_第4頁
西醫(yī)綜合歷年考試真題生化部分總結5.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者:傲世天鷹西醫(yī)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匯總生物化學部分2009年考研西醫(yī)綜合試題A型題:25. 在天然蛋白質的組成中,不含有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 B.瓜氨酸 C.半胱苷酸 D.脯氨酸26. 蛋白質變性后的主要表現(xiàn)是( )A.分子量變小 B.黏度降低 C.溶解度降低 D.不易被蛋白酶水解27. 下列DNA分子中,可以使Tm值達到最高的是( )A.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含量為20% B.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含量為60%C.鳥嘌呤和胞嘧啶含量為30% D.鳥嘌呤和胞嘧啶含量為50%28. 下列關于輔酶與輔基敘述錯誤的是( )A.屬于結合酶類的酶分子組成中才含有輔基或輔酶B.維生素B族多參與輔酶或輔基的組成C.輔酶或輔基直接參與酶促反應 D.一種輔酶或輔基只能與一種酶蛋白結合成一種全酶29. 草酰乙酸不能直接轉變生成的物質是( )A.乙酰乙酸 B.檸檬酸 C.天冬氨酸 D.蘋果酸30. 乙酰CoA羧化酶的變構激活劑是( )A. AMP B.檸檬酸 C. ADP D.2,6-二磷酸果糖31. 下列氨基酸中,屬于生糖兼生酮的是( )A.亮氨酸 B.組氨酸 C.賴氨酸 D.蘇氨酸32. 下列物質中,不屬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A.二磷酸腺苷 B.乙酰CoA C.3-磷酸甘油酸 D.磷酸肌酸33. 下列核苷酸經(jīng)核糖核苷酸還原酶催化能轉化生成脫氧核苷酸的是( )A.NMP B.NDP C.NTP D.dNTP34. 下列關于逆轉錄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以mRNA為模板催化合成RNA的酶 B.其催化合成的方向是35C.催化合成時需要先合成岡崎片段 D.此酶具有RNase活性35.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催化轉錄后的產(chǎn)物是( )A.tRNA B.hnRNA C.5.8S-rRNA D.5S-rRNA36. 對真核和原核生物反應過程均有干擾作用,故難用作抗菌藥物的是( )A.四環(huán)素 B.鏈霉素 C.卡那霉素 D.嘌呤霉素37. 一個tRNA的反密碼為5UGC 3,它可識別的密碼是( )A. 5GCA 3 B. 5ACG 3 C. 5GCU 3 D. 5GGC 338. 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控制點是( )A.mRNA從細胞核轉移到細胞質 B.轉錄的起始C.轉錄后加工 D.蛋白質翻譯及翻譯后加工39.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重組DNA的工具酶的是( )A.拓撲異構酶 B.DNA連接酶 C.逆轉錄酶 D.限制性核酸內切酶40. 血漿中能夠轉運膽紅素和磺胺的蛋白質是( )A.清蛋白 B.運鐵蛋白 C.銅藍蛋白 D.纖維蛋白B型題:A.磷酸甘油酸激酶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異檸檬酸脫氫酶127. 糖酵解的關鍵酶:B128. 三羧酸循環(huán)的關鍵酶:DA. NADH+/NADH+H+ B. FAD/FADH2 C、Cyt b Fe3+/Fe2+ D. Cyt a Fe3+/Fe2+129. 上述呼吸鏈氧化還原對中,氧化還原電位最高的是:D130. 上述呼吸鏈氧化還原對中,參與構成呼吸鏈復合體的是:BA. DnaA蛋白 B. DnaB蛋白 C. DnaC蛋白 D. DnaG蛋白131. 具有辨認復制起始點功能的蛋白是:A132. 具有解螺旋酶活性的蛋白是:BX型題:157. 體內氨基酸脫氨基作用產(chǎn)生的氨可參與合成的物質有( )A.尿酸 B.肌酸 C.谷氨酸 D.谷氨酰胺158. 下列有關DNA聚合酶的敘述正確的有( )A.在復制延長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酶 B.5-3聚合酶活性C. 3-5外切酶活性 D. 5-3外切酶活性159. 參與真核生物hnRNA轉錄前起始復合物形成的因子有( )A. TFIID B. TFIIA C. TBP D. TFIII160. 下列選項中,屬于蛋白質生物合成后加工的有( )A.亞基聚合 B.輔基連接 C.個別氨基酸的羥化 D. 去除N-甲?;騈-甲硫氨酸161. 重組DNA技術中,可用于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 )A.化學合成法 B. PCR C. Western blotting D. 基因敲除162. 細胞內信息傳遞中,能作為第二信使的有( )A. cGMP B. AMP C. DAG D.TPK2008年考研西醫(yī)綜合試題A型題:25. 下列氨基酸中,屬于酸性氨基酸的是( )A.精氨酸 B.甘氨酸 C.亮氨酸 D.天冬氨酸26. 下列RNA中,參與形成原核生物50S大亞基的是( )A. 28S rRNA B. 23S rRNA C. 16S rRNA D. hnRNA27. 下列關于酶的Km值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反應速度達到最大速度時的底物濃度 B.不能反映酶對底物的親和力C.對有多個底物的酶,其Km值相同 D.對同一底物,不同的酶有不同的Km值28. 三羧酸循環(huán)中發(fā)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應是( )A.檸檬酸異檸檬酸 B.異檸檬酸-酮戊二酸C.-酮戊二酸琥珀酰輔酶A D.琥珀酰輔酶A琥珀酸29. 下列酶中,與丙酮酸生成糖無關的是(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果糖雙磷酸酶-1 D.葡萄糖-6-磷酸酶30. 如果食物中長期缺乏植物油,將導致人體內減少的物質是( )A.軟油酸 B.油酸 C.花生四烯酸 D.膽固醇31. 下列脂蛋白形成障礙與脂肪肝的形成密切相關的是( )A. CM B. VLDL C. LDL D.HDL32. 胞質NADH經(jīng)-磷酸甘油穿梭后氧化磷酸化產(chǎn)生的ATP數(shù)是( )A.0.5 B.1.5 C.2.5 D.3.5(數(shù)據(jù)已改為7版教材數(shù)據(jù))33. 腦中氨的主要解毒方式是生成( )A.尿素 B.丙氨酸 C.谷氨酰胺 D.天冬氨酸34. 下列核苷酸可直接轉變成dTMP的是( )A. dUMP B. dUDP C. dCMP D. dCDP35. 下列復制起始相關蛋白質中,具有合成RNA引物作用的是( )A. DnaA B. DnaB C. DnaC D. DnaG36. 下列RNA中,參與形成小分子核糖核蛋白體的是( )A. hnRNA B. mRNA C. snRNA D. tRNA37. 下列氨基酸中,無相應遺傳密碼的是( )A.異亮氨酸 B.天冬酰胺 C.脯氨酸 D.羥賴氨酸38. 下列關于真核基因結構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基因不連續(xù) B.基因組結構龐大 C.含大量重復序列 D.轉錄產(chǎn)物為多順反子39. 變構調節(jié)和化學修飾調節(jié)的共同特點是( )A.引起酶蛋白構象變化 B.酶蛋白發(fā)生共價修飾 C.屬于快速調節(jié)方式 D.有放大效應40. 下列血漿蛋白中,具有運輸膽紅素的是( )A.白蛋白 B.1球蛋白 C.2球蛋白 D.球蛋白B型題:A. Klenow片段 B.連接酶 C.堿性磷酸酶 D.末端轉移酶127. 常用于合成cDNA第二鏈的酶是:A128. 常用于標記雙鏈DNA3端的酶是:AARNA聚合酶的亞基 BRNA聚合酶的因子CRNA聚合酶的亞基 DRNA聚合酶的亞基129. 原核生物中識別DNA模板轉錄起始點的亞基是:B130. 原核生物中決定轉錄基因類型的亞基是:AA. CAP結合位點 B.啟動序列 C.操縱序列 D.結構基因編碼序列131. 分解(代謝)物激活蛋白在DNA的結合部位是:A132. 阻遏蛋白在DNA的結合部位是:CX型題:157. 下列化合物中,參與脂酸氧化的有( )A. NAD+ B. NADP+ C. CoASH D. FAD158. 下列選項中,屬于生酮兼生糖的氨基酸有( )A.異亮氨酸 B.苯丙氨酸 C.酪氨酸 D.賴氨酸159. 與細胞生長、增殖和分化有關的信號轉導途徑主要有( )A. cAMP-蛋白激酶途徑 B. cGMP-蛋白激酶途徑C. 受體型TPK-Ras-MAPK途徑 D. JAK-STAT途徑160. 肝臟合成的初級膽汁酸有( )A.膽酸 B.鵝脫氧膽酸 C.甘氨膽酸 D.牛磺膽酸161. 下列基因中,屬于原癌基因的有( )A. c-jun B. c-fos C. c-erb B D. p16162. 常用于研究基因表達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有( )A. Northern blotting B. Southern blotting C. Western blotting D. RT-PCR2007年考研西醫(yī)綜合試題A型題:23. 蛋白質變性是由于( )A.蛋白質空間構象的破壞 B.氨基酸組成的改變C.肽鍵的斷裂 D.蛋白質的水解24. 核酸的最大紫外光吸收值一般在哪一波長附近?A.280nm B.260nm C.240nm D.220nm25. 核酸變性后,可產(chǎn)生的效應是( )A.增色效應 B.最大吸收波長發(fā)生轉移C.失去對紫外線的吸收能力 D.溶液黏度增加26. 下列關于ribozyme 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即核酸酶 B.本質是蛋白質 C.本質是核糖核酸 D.其輔酶是輔酶A27. 在糖酵解和糖異生中均起作用的酶是( )A.丙酮酸羧化酶 B. 磷酸甘油酸激酶 C.果糖二磷酸酶 D.丙酮酸激酶28. 脂肪酸氧化、酮體生成及膽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間產(chǎn)物是( )A.乙酰乙酰輔酶A B.甲基二羥戊酸 C.HMG CoA D.乙酰乙酸29. 下列關于線粒體氧化磷酸化解偶聯(lián)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DP 磷酸化作用加速氧的利用 B. ADP 磷酸化作用繼續(xù),但氧利用停止C. ADP 磷酸化停止,但氧利用繼續(xù) D. ADP 磷酸化無變化,但氧利用停止30. 肌肉中氨基酸脫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A.嘌呤核甘酸循環(huán) B.谷氨酸氧化脫氨基作用C.轉氨基作用 D.轉氨基與谷氨酸氧化脫氨基的聯(lián)合31. 氨由肌肉組織通過血液向肝進行轉運的機制是( )A.三羧酸循環(huán) B.鳥氨酸循環(huán) C.丙氨酸-葡萄糖循環(huán) D.甲硫氨酸循環(huán)32. 合成dTMP 的直接前體是( )A. dUMP B. dCDP C. dUDP D. dCMP33. 三羧酸循環(huán)中的不可逆反應是( )A.草酰乙酸檸檬酸 B.琥珀酰CoA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 D.延胡索酸蘋果酸34. 下列關于細胞原癌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存在于DNA 病毒中 B.存在于正常真核生物基因組中C.存在于RNA 病毒中 D.正常細胞含有即可導致腫瘤的發(fā)生35. 基因啟動子是指( )A.編碼mRNA的DNA序列的第一個外顯子B.開始轉錄生成mRNA的那段DNA 序列C.阻遏蛋白結合的DNA序列D.RNA聚合酶最初與DNA結合的那段DNA序列36. RNA 轉錄與DNA 復制中的不同點是( )A.遺傳信息儲存于堿基排列的順序中 B.新生鏈的合成以堿基配對的原則進行C.合成方向為53 D.RNA 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B型題:A.甘氨酸 B.色氨酸 C.酩氨酸 D.谷氨酸109. 去甲腎上腺素合成的原料是:C110. -氨基丁酸合成的原料是:DA.細胞原癌基因 B.抑癌基因 C.病毒癌基因 D.操縱子調節(jié)基因111. P53 基因是一種:B112. 正常細胞內可以編碼生長因子的基因是:AA.溶酶體 B.內質網(wǎng) C.線粒體 D.細胞液113. 糖異生和三梭酸循環(huán)共同的代謝場所是:C114. 膽固醇合成和磷脂合成的共同代謝場所是:BX型題:133. 酶與一般催化劑相比,不同點有( )A.反應條件溫和,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 B.加速化學反應速度,可改變反應平衡點C.專一性強,一種酶只作用一種或一類物質 D.在化學反應前后酶本身不發(fā)生質和量的改變134.磷酸戊糖途徑的重要生理功能有( )A.是糖、脂、氨基酸的代謝樞紐 B.為脂肪酸合成提供NADPHC.為核酸合成提供原料 D.為膽固醇合成提供NADPH135. tRNA 的前體加工包括( )A.剪切5和3末端的多余核昔酸 B.去除內含子C .3 末端加CCA-OH D.化學修飾136. 真核基因的結構特點有( )A.基因不連續(xù)性 B.單順反子 C.含重復序列 D.一個啟動基因后接有幾個編碼基因基礎類試題:163. 分子伴侶可以協(xié)助蛋白質形成正確的空間構象。下列分子中,屬于分子伴侶的是( )A.胰島素原 B.熱休克蛋白 C.組蛋白 D.DNA結合蛋白164. 按照Chargaff規(guī)則,下列關于DNA堿基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與C的含量相等 B. A+T=G+C C.同一生物體,不同組織的DNA堿基的組成不同D.不同生物體來源的DNA,堿基組成不同165. 先天缺乏琥珀酰CoA轉硫酶的患者若長期攝取低糖膳食,將會產(chǎn)生的代謝障礙是( )A.酮血癥 B.高脂血癥 C.低血糖 D.苯丙酮尿癥166. 真核細胞中主要的復制酶是( )A.DNA-pol B.DNA-pol C.DNA-pol D.DNA-pol 167. 在重組DNA技術中常用的工具酶是( )A.拓撲酶 B.逆轉錄酶 C.解螺旋酶 D.RNA聚合酶168. 基因組是指( )A.以轉錄組學為基礎的研究領域 B.一個生物體具有的所有遺傳信息的總和C.研究基因的結構,功能及表達產(chǎn)物的學科領域D.包括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等內容的科學領域169. 下列關于GTP結合蛋白(G蛋白)的敘述,錯誤的是( )A.膜受體通過G蛋白與腺苷酸環(huán)化酶偶聯(lián) B.可催化GTP水解為GDP C.霍亂毒素可使其失活 D.有三種亞基、170. 下列因素中,與Ras蛋白活性無關的是( )A. GTP B. GRB2 C.鳥苷酸交換因子 D.鳥苷酸環(huán)化酶171. 利用聚合酶鏈反應擴增特異DNA序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反因體系內存在( )A.DNA 聚合酶 B.特異RNA模板 C.特異DNA引物 D.特異RNA引物歷年考研西醫(yī)綜合試題重要知識點(按照7版教材順序):(一)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Unit 1屬于亞氨基酸的是:脯氨酸(Pro)蛋白質合成加工時被修飾成:羥脯氨酸蛋白質中有不少半胱氨酸以胱氨酸形式存在。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蛋氨酸Met)、亮氨酸(Leu)、纈氨酸(Val)、異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賴氨酸(Lys)、色氨酸(Trp)、蘇氨酸(Thr)含有兩個氨基的氨基酸:賴氨酸(Lys)、精苷酸(Arg)“揀來精讀”含有兩個羧基的氨基酸: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三伏天”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生酮氨基酸:亮氨酸(Leu)、賴氨酸(Lys)“同樣來”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異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色氨酸(Trp)、蘇氨酸(Thr)“一本落色書”天然蛋白質中不存在的氨基酸:同型半胱氨酸不出現(xiàn)于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瓜氨酸含有共軛雙鍵的氨基酸:色氨酸(Trp)主要、酪氨酸(Tyr) 紫外線最大吸收峰:280nm對穩(wěn)定蛋白質構象通常不起作用的化學鍵是:酯鍵維系蛋白質一級結構的化學鍵:肽鍵; 維系蛋白質二級結構(-螺旋、-折疊、-轉角和無規(guī)卷曲)的化學鍵:氫鍵 維系蛋白質三級結構(整條肽鏈中全部氨基酸殘基的相對空間位置)的化學鍵:次級鍵(疏水鍵、鹽健、氫鍵和Van der Waals力) 維系蛋白質四級結構的化學鍵:氫鍵和離子鍵蛋白質的模序結構(模體: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級結構)舉例:鋅指結構、亮氨酸拉鏈結構當溶液中的pH與某種氨基酸的pI(等電點)一致時,該氨基酸在此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是:兼性離子蛋白質的變性:蛋白質空間結構破壞,生物活性喪失,一級結構無改變。 變性之后: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結晶能力消失,易被蛋白酶水解,紫外線(280nm)吸收增強。電泳的泳動速度取決于蛋白質的分子量、分子形狀、所在溶液的pH值、所在溶液的離子強度:球狀桿狀;帶電多、分子量小帶電少、分子量大;離子強度低離子強度高凝膠過濾(分子篩層析)時:大分子蛋白質先洗脫下來目前常用于測定多肽N末端氨基酸的試劑是:丹(磺)酰氯Unit 2RNA與DNA的徹底分解產(chǎn)物:核糖不同,部分堿基不同(嘌呤相同,嘧啶不同)黃嘌呤:核苷酸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既不存在于DNA中也不存在于RNA中。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間的連接方式是:3,5-磷酸二酯鍵DNA雙螺旋結構:反向平行;右手螺旋,螺距為3.54nm,每個螺旋有10.5個堿基對;骨架由脫氧核糖和磷酸組成,位于雙螺旋結構的外側,堿基位于內側;堿基配對原則為CG,AT,所以A+GC+T1生物體內各種mRNA:長短不一,相差很大hnRNA含有許多外顯子和內含子,在mRNA成熟過程中,內含子被剪切掉,使得外顯子連接在一起,形成成熟的mRNA。含有稀有核苷酸的核酸:tRNAtRNA三葉草結構(二級結構):5端的一個環(huán)為DHU環(huán);有一個反密碼子環(huán);有一個TC環(huán);3端都是以CCA-OH結構結束的核糖體rRNA構成:原核生物小亞基16S;大亞基23S + 5S 真核生物小亞基18S;大亞基28S + 5.8S + 5S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功能的小RNA(無蛋白質及輔酶參與) 核酸酶(RNA酶):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嘌呤和嘧啶都含有共軛雙鍵,紫外線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DNA的變性(雙鏈DNA解離為單鏈):增色效應(DNA在260nm處的吸光度增加,而最大吸收峰的波長不會發(fā)生轉移)、溶液黏度降低。DNA的解鏈溫度(Tm,即50%的DNA解離成單鏈時的溫度):Tm值與DNA長短(分子越長,Tm值越大)和GC含量(GC含量越高,Tm值越大)相關;此外,如果DNA是均一的則Tm值范圍較小,如果DNA是不均一的則Tm值范圍較大;Tm值較高的核酸常常是DNA,而不是RNA。Unit 3單純酶:僅由氨基酸殘基構成(推論:并非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輔酶) 結合酶:酶蛋白+輔助因子(金屬離子/輔酶)=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功能)酶蛋白決定反應的特異性,輔酶決定反應的種類與性質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結合底物并發(fā)揮催化作用的關鍵性三維結構區(qū)(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酶活性中心內的必需基團有兩類:結合基團、催化基團。 必需基團:酶活性中心內的必需基團+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團(推論:并非酶的必需基團都位于活性中心內;并非所有的抑制劑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參與組成脫氫酶的輔酶:尼克酰胺(Vit PP);參與組成轉氨酶的輔酶:吡哆醛 參與組成輔酶Q:泛醌;參與組成輔酶A:泛酸;參與組成黃酶:核黃素(Vit B2) 含有腺嘌呤的輔酶:NAD+、NADP+、FAD、輔酶A(都帶“A”)同工酶:指催化相同化學反應,但酶蛋白的分子結構、理化性質乃至免疫學性質不同的一組酶。人體各組織器官中乳酸脫氫酶(LDH)同工酶的分布:LDH1主要存在于心??;LDH2主要存在于紅細胞;LDH3主要存在于胰腺;LDH5主要存在于肝臟通常測定酶活性的反應體系中:應選擇該酶作用的最適pH;反應溫度宜接近最適溫度;合適的(足夠的)底物濃度;合適的溫育時間;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劑。米氏方程:VVmaxSKm+S (計算題要用到) 當SKm時,反應速率達最大速率。 Km值:酶促反應速率為最大速率一半時的底物濃度,是酶的特性常數(shù)之一(其他如:酶的最適溫度、最適pH等均不是酶的特性常數(shù)),只與酶的結構、底物和反應環(huán)境有關,與酶的濃度無關(推論:同一種酶的各種同工酶的Km值常不同);Km值可用來表示酶對底物的親和力,Km值愈小,酶對底物的親和力愈大(舉例:腦己糖激酶的Km值低于肝己糖激酶的Km值血糖,因此在血糖濃度低時腦仍可攝取葡萄糖而肝不能)。競爭性抑制作用(競爭酶的活性中心):Vmax不變,Km值增大 舉例:丙二酸對琥珀酸脫氫酶的抑制作用;磺胺類藥物對二氫葉酸合成酶的抑制(磺胺類藥物的化學結構與對氨基苯甲酸相似) 非競爭性抑制作用(結合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團):Vmax降低,Km值不變 反競爭性抑制作用(與酶和底物形成的中間產(chǎn)物結合):Vmax和Km同時降低酶的變構調節(jié):變構劑與酶的調節(jié)部位(變構部位)可逆地結合,使酶發(fā)生變構而改變其催化活性(促進或抑制)。受變構調節(jié)的酶稱作變構酶或別構酶;導致變構效應的物質稱為變構效應劑;有時底物本身就是變構效應劑。 代謝途徑中的關鍵酶(限速酶)多受變構調節(jié);變構酶催化非平衡反應(不可逆反應)。 變構酶分子常含有多個(偶數(shù))亞基,酶分子的催化部位(活性中心)和調節(jié)部位有的在同一亞基內,有的不在同一亞基內(這種情況下才有催化亞基和調節(jié)亞基之分;推論:并非所有變構酶都有催化亞基和調節(jié)亞基)。 變構酶不遵守米氏方程;酶的變構調節(jié)是體內代謝途徑的重要快速調節(jié)方式之一。酶的化學修飾調節(jié)(共價修飾):指酶蛋白肽鏈上的一些基團可與某種化學基團發(fā)生可逆的共價結合,從而改變酶的活性(無活性/有活性)的過程。酶的化學修飾是體內快速調節(jié)的另一種重要方式。磷酸化與脫磷酸化是最常見的共價修飾方式,屬于酶促反應(由兩種催化不可逆反應的酶所催化),消耗ATP。(二)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Unit 4糖酵解的三個關鍵酶: 1.己糖激酶:促進:胰島素;抑制:6-磷酸葡萄糖(反饋)、長鏈脂酰CoA(變構) 2.6-磷酸果糖激酶-1(最重要):變構激活劑:AMP、ADP、1,6-二磷酸果糖和2,6-二磷酸果糖(其中,2,6-二磷酸果糖是最強的變構激活劑) 變構抑制劑:ATP、檸檬酸 3.丙酮酸激酶:變構激活劑:1,6-二磷酸果糖 抑制:ATP、丙氨酸(肝內)、胰高血糖素糖酵解過程中的兩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第一次: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可逆) 第二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丙酮酸激酶,不可逆)糖酵解過程中生成NADH+H+的反應: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 NADH+H+的去向:用于還原丙酮酸生成乳酸(缺氧時);進入呼吸傳遞鏈氧化(有氧時)。 產(chǎn)能:獲得ATP的數(shù)量取決于NADH進入線粒體的穿梭機制(2中可能):經(jīng)蘋果酸穿梭,一分子NADH+H+產(chǎn)生2.5ATP;經(jīng)磷酸甘油酸穿梭,一分子NADH+H+產(chǎn)生1.5ATP糖酵解、糖異生、磷酸戊糖途徑、糖原合成與分解代謝的交匯點:6-磷酸葡萄糖磷酸甘油酸激酶:在糖酵解和糖異生過程中均起作用(可逆反應)糖酵解的生理意義:1.迅速提供能量;2.機體缺氧或劇烈運動肌局部血流不足時,能量主要通過糖酵解獲得;3.紅細胞完全依賴糖酵解供應能量。三羧酸循環(huán)的主要部位:線粒體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輔酶有:硫胺素焦磷酸酯(TPP)、硫辛酸、FAD、NAD+、CoA ATP/AMP比值增加可抑制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Ca2+可激活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 丙酮酸乙酰CoA的反應不可逆,因此乙酰CoA不能異生為糖,只能經(jīng)三羧酸循環(huán)徹底氧化,或是合成脂肪酸;糖代謝產(chǎn)生的乙酰CoA通常不會轉化為酮體。三羧酸循化“一二三四”歸納: 1.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琥珀酰CoA琥珀酸(由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生成的高能化合物為:GTP) 2.二次脫羧:(1)異檸檬酸-酮戊二酸(異檸檬酸脫氫酶) (2)-酮戊二酸琥珀酰CoA(-酮戊二酸脫氫酶復合體) 3.三個關鍵酶: (1)檸檬酸合酶:變構激活劑:ADP;抑制:ATP、檸檬酸、NADH、琥珀酰CoA (2)異檸檬酸脫氫酶:激活:ADP、Ca2+;抑制:ATP (3)-酮戊二酸脫氫酶復合體:激活:Ca2+;抑制:琥珀酰CoA、NADH 4.四次脫氫:(1)異檸檬酸-酮戊二酸(異檸檬酸脫氫酶,生成NADH+H+) (2)-酮戊二酸琥珀酰CoA(-酮戊二酸脫氫酶復合體,生成NADH+H+) (3)琥珀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脫氫酶,生成FADH2) (4)蘋果酸草酰乙酸(蘋果酸脫氫酶,生成NADH+H+) 經(jīng)氧化呼吸鏈產(chǎn)能:一分子NADH+H+生成2.5ATP;一分子FADH2生成1.5ATP琥珀酰CoA的代謝去路: 1.糖異生:琥珀酰CoA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環(huán))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糖異生 2.有氧氧化:(接上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環(huán)) 3.合成其他物質:(接上式)丙酮酸乙酰CoA (1)合成酮體;(2)合成膽固醇;(3)合成脂酸 3.參與酮體的氧化:乙酰乙酸 + 琥珀酰CoA琥珀酸 + 乙酰乙酰CoA 4.合成血紅素:琥珀酰CoA + 甘氨酸 + Fe2+ 血紅素草酰乙酸的代謝去路:見上述乙酰CoA和酮體不能異生為糖,所以脂酸、生酮氨基酸不能進行糖異生;除生酮氨基酸外的氨基酸都可進行糖異生。能量計算:1分子丙酮酸徹底氧化可生成12.5ATP(包括四次脫氫生成的9ATP、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1ATP和三羧酸循環(huán)之前一步丙酮酸氧化脫羧生成的2.5ATP)糖原的合成需要的高能化合物為:ATP(用于生成6-磷酸葡萄糖)和UTP(與1-磷酸葡萄糖反應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和焦磷酸)糖原合成與分解的關鍵酶:糖原合酶、糖原磷酸化酶(不可逆反應)糖原合酶:糖原合酶b沒有活性(磷酸化的);糖原合酶a有活性(去磷酸化的) 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酶b沒有活性(去磷酸化的);磷酸化酶a有活性(磷酸化的)糖異生的原料: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GTP、ATP(注意:有GTP)短期饑餓時,肝糖原幾乎耗盡,血糖濃度的維持主要靠糖異生作用;肌糖原及組織中的葡萄糖不能轉變?yōu)檠?;長期饑餓時血糖主要來自肌蛋白降解來的氨基酸,其次為甘油。糖異生的四個關鍵酶: 1.丙酮酸羧化酶(最關鍵):輔酶為生物素(以生物素為輔基的酶:丙酮酸羧化酶和乙酰CoA羧化酶),需消耗ATP;乙酰CoA是丙酮酸羧化酶的變構激活劑。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3.果糖二磷酸酶-1:ATP是其變構激活劑 4.葡萄糖6-磷酸酶糖異生的部位:線粒體(原因:丙酮酸羧化酶僅存于線粒體)+胞質(丙酮酸被丙酮酸羧基酶催化成草酰乙酸,而草酰乙酸不能透過線粒體膜,需要以蘋果酸或天冬氨酸的形式逸出線粒體,需要的酶分別是蘋果酸脫氫酶和谷草轉氨酶)甘油的糖異生途徑與其他兩類原料的糖異生途徑前面部分不同,其途徑為:甘油3-磷酸甘油(甘油激酶)磷酸二羥丙酮(3-磷酸甘油醛)1,6-二磷酸果糖(三者共同途徑)不能通過線粒體膜的有:草酰乙酸、脂酰CoA、乙酰CoA靜息狀態(tài)時,體內耗糖量最多的器官是腦;產(chǎn)熱量最多的器官是肝。糖尿病和饑餓時:促進糖異生、酮體生成增多。Unit 5脂肪動員:指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的甘油三酯被脂酶逐步水解為游離脂肪酸(FFA)和甘油并釋放入血,通過血液運輸至其他組織氧化利用的過程。脂酸的氧化過程: 第一步:脂酸活化為脂酰CoA 部位:線粒體外;所需酶:脂酰CoA合成酶(條件:ATP、CoASH、Mg2+) 1分子脂酸活化消耗2個高能磷酸建 第二步:脂酰CoA經(jīng)肉堿轉運進入線粒體 這一步是脂酸氧化的主要限速步驟,肉堿脂酰轉移酶是限速酶。 第三步:脂酰CoA在線粒體內被氧化成乙酰CoA 分脫氫、加水、再脫氫、硫解(分別對應四種同名酶)四步連續(xù)反應。 參與的化合物:FAD、NAD+、CoASH 經(jīng)過一次氧化,可產(chǎn)生1分子乙酰CoA、1分子FADH2、1分子NADH+H+ 和比氧化前少2個碳原子的脂酰CoA;后者繼續(xù)反應,直至最終徹底分解為乙酰CoA。生成的乙酰CoA通過三羧酸循環(huán)徹底氧化。含2n個碳原子的脂酸進行氧化的能量計算: 第一次脫氫生成FADH2 產(chǎn)生ATP數(shù)量:(n-1)1.5 第二次脫氫生成NADH+H+ 產(chǎn)生ATP數(shù)量:(n-1)2.5 產(chǎn)生的總能量(n-1)1.5(n-1)2.5 10n2 14n-6 個ATP 舉例:一分子軟脂酸(C16)徹底氧化生成:1486106 ATP 一分子硬脂酸(C18)徹底氧化生成:1496120 ATP 例題(1996年):1克軟脂酸(分子量256)較1克葡萄糖(分子量180)徹底氧化所產(chǎn)生的ATP高多少倍? 1mol軟脂酸 256g 106 ATP 1mol葡萄糖 180g 32 ATP 1g x 1g y 解得:x/y2.33酮體包括:乙酰乙酸、羥丁酸、丙酮酮體的合成:肝細胞的特有功能(但肝不能利用酮體:缺乏琥珀酰CoA轉硫酶) 1.前兩步為合成酮體和膽固醇的共同步驟: 第一步:2分子乙酰CoA乙酰乙酰CoA(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第二步:乙酰乙酰CoA羥甲基戊二酸單酰CoA(HMG CoA)(HMG CoA合成酶) 注意:乙酰乙酰CoA是脂酸氧化、酮體和膽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間產(chǎn)物 2.第三步:HMG CoA乙酰乙酸+乙酰CoA(HMG CoA裂解酶) 其他兩種酮體的生成:乙酰乙酸羥丁酸(羥丁酸脫氫酶) 乙酰乙酸丙酮(乙酰乙酰脫羧酶)酮體在肝外組織的利用:琥珀酰CoA轉硫酶、乙酰乙酰硫激酶、羥丁酸脫氫酶脂酸的合成: 1.合成部位:胞液 2.合成原料:乙酰CoA(主要來自葡萄糖)細胞內的乙酰CoA全部在線粒體內產(chǎn)生,而合成脂酸的酶系存在于胞液,需要通過檸檬酸-丙氨酸循環(huán)(可同時為機體合成脂肪酸提供NADPH)將乙酰CoA轉運到胞液 其他原料:ATP、NADPH(主要來自磷酸戊糖途徑)、HCO3-(CO2)、Mn2+、生物素 3.合成過程: 第一步:乙酰CoA丙二酰CoA(乙酰CoA羧化酶) 乙酰CoA羧化酶激活劑:檸檬酸、異檸檬酸、乙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抑制劑:脂酰CoA 第二步:脂酸合成:每次加2個碳原子,最終生成軟脂酸軟脂酸碳鏈的延長:在肝細胞的內質網(wǎng)或線粒體中進行 步驟:縮合、加氫、脫水、再加氫(脂酸氧化的逆過程)甘油三酯的合成:1.合成部位:肝(合成能力最強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形成VLDL分泌入血脂肪肝)、脂肪組織及小腸2.原料:脂酸、甘油3.合成過程:(1)甘油一酯途徑:小腸黏膜細胞 (2)甘油二酯途徑:肝細胞和脂肪細胞 3-磷酸甘油(主要由糖代謝提供;肝腎等組織含有甘油激酶,能利用游離甘油,使之生成3-磷酸甘油,而脂肪細胞缺乏甘油激酶因而不能利用甘油合成脂肪)磷脂酸(脂酰CoA轉移酶)1,2-甘油二酯(磷脂酸磷酸酶)甘油三酯(脂酰CoA轉移酶)合成前列腺素(PG)、血栓烷(TX)、白三烯(LT)的前體均為花生四烯酸,去脂飲食可造成三種物質的缺乏含膽堿的磷脂有:卵磷脂(磷脂酰膽堿)、鞘磷脂磷脂合成與膽固醇合成共同的代謝場所是:內質網(wǎng)(肝、腎、腸)甘油磷脂的合成除需ATP外,還需CTP參加。甘油磷脂合成基本過程: 1.甘油二酯(1,2-甘油二酯)途徑:腦磷脂(CDP-乙醇胺)、卵磷脂(CDP-膽堿) 2.CDP-甘油二酯途徑:磷脂酰肌醇、心磷脂(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絲氨酸甘油磷酸的降解: 1.磷脂酶C甘油二酯(特征) 2.磷脂酶D磷酸甘油+含氮堿 3.磷脂酶A1溶血磷脂2磷脂酶B2甘油磷酸膽堿 4.磷脂酶A2溶血磷脂1磷脂酶B1甘油磷酸膽堿溶血卵磷脂還可在血漿卵磷脂膽固醇脂酰轉移酶(LCAT)催化下,由HDL表面卵磷脂的2位脂酰基轉移至膽固醇3位羥基生成。(7版教材155頁)膽固醇的合成: 1.合成部位:細胞胞液及內質網(wǎng)內 2.原料:乙酰CoA、ATP、NADPH+H+(主要來自磷酸戊糖途徑) 3.關鍵酶:HMG CoA還原酶膽固醇的去路: 1.在肝細胞中轉化成膽汁酸(主要去路) 2.轉化為類固醇激素:3種性激素(睪酮、雌二醇、孕酮)、皮質醇、醛固酮、VitD3血漿脂蛋白(CM、VLDL、LDL、HDL)比較: 1.CM的密度最低,HDL密度最高; 2.密度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與脂類含量成反比(推論:CM含甘油三酯最多,HDL含蛋白質最多); 3.LDL含膽固醇及其酯最多;其余三種密度越大含量越多各種血漿脂蛋白的功能: 1.CM: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膽固醇的主要運輸形式 2.VLDL:運輸內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 3.LDL:轉運內源性膽固醇的主要形式(LDL主要由VLDL在人血漿中轉變而來,故不是肝在脂類代謝中的特有作用;肝是降解LDL的主要器官);另外,LDL還有轉運磷脂酰膽堿的作用(當血漿中的LDL與LDL受體結合后,受體聚集成簇,內吞入細胞與溶酶體融合,其所含的磷脂酰膽堿伴隨而入,相當于起到了轉運磷脂酰膽堿的作用)。 4.HDL:參與膽固醇的逆向轉運(HDL有助于防止動脈粥樣硬化)脂酰CoA膽固醇脂酰轉移酶(ACAT):使游離膽固醇酯化成膽固醇酯在胞液中儲存卵磷脂膽固醇脂酰轉移酶(LCAT):卵磷脂溶血卵磷脂 LCAT由肝實質細胞合成,分泌入血,在血漿中發(fā)揮作用(推論:肝細胞受損時,合成LCAT的能力降低,血中LCAT活性降低;其他酶如LDH、ACAT、ALT、AST等正常情況下血中酶活性很低,當肝細胞受損時這些酶被大量釋放入血,酶活性增高)。Unit 6遞氫體同時也是遞電子體,但遞電子體則只能傳遞電子而不能起遞氫作用。硫鐵蛋白是氧化呼吸鏈的組成部分。泛醌和FMN類似,可以同時傳遞氫和電子。細胞色素(Cyt)是一類含血紅素樣輔基(以鐵卟啉為輔基)的電子傳遞蛋白,其排列順序為Cyt b Cyt c1 Cyt c Cyt aa3 Cyt c是氧化呼吸鏈為一水溶性球狀蛋白,與線粒體內膜外表面疏松結合,不包含在呼吸鏈復合體中。Cyt c可將從Cyt c1獲得的電子傳遞到復合體(又稱細胞色素c氧化酶)。呼吸鏈的排列順序是按照標準氧化還原電位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的。氧化呼吸鏈的兩條途徑及經(jīng)該鏈傳遞的物質: 1.NADH氧化呼吸鏈:丙酮酸、-酮戊二酸、蘋果酸、-羥丁酸、谷氨酸、異檸檬酸(推論:全都帶“酸”,不帶“酸”的可以排出);P/O =2.5 2.FADH2氧化呼吸鏈(琥珀酸氧化呼吸鏈):琥珀酸、脂酰CoA、-磷酸甘油;P/O =1.5 抗壞血酸底物直接通過Cyt c傳遞; P/O =1三類氧化磷酸化抑制劑: 1.呼吸鏈抑制劑: 可阻斷復合體的:魚藤酮、粉蝶霉素、異戊巴比妥 可阻斷復合體的:萎銹靈 可阻斷復合體的:抗霉素A、粘噻唑菌醇 可阻斷復合體的:CN-(CN-中毒抑制Cyt aa3)、N3-、CO(CO能抑制電子傳遞體細胞色素C氧化酶,使電子不能傳遞給氧,造成氧化受阻,則偶聯(lián)的磷酸化也無法進行,以至呼吸鏈功能喪失) 2.解偶聯(lián)劑:二硝基苯酚 解偶聯(lián)ADP磷酸化停止,但氧利用繼續(xù) 3.ATP合酶抑制劑:對電子傳遞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如寡霉素正常機體氧化磷酸化速率主要受ADP調節(jié),ADP濃度升高則氧化磷酸化加速。屬于高能化合物的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氨基甲酰磷酸、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肌酸、ATP、乙酰CoA、ADP、焦磷酸、1-磷酸葡萄糖(要么以“酸”結尾,要么以字母結尾;唯一的一個是“糖”于是開頭為1)胞質中NADH通過穿梭機制進入線粒體氧化呼吸鏈: 1.-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于腦和骨骼肌中,P/O=1.5 2.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P/O=2.5,其意義是:將胞液中NADH+H+的2H帶入線粒體內人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單加氧酶參與生物轉化過程,不伴磷酸化,也不生成ATP。Unit 7體內最廣泛存在、活性最高的轉氨酶是將氨基轉移給-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環(huán))。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氨基酸-酮戊二酸-酮酸谷氨酸(轉氨酶) 谷氨酸-酮戊二酸NH3(L-谷氨酸脫氫酶) 轉氨酶與L-谷氨酸脫氫酶協(xié)同作用把氨基酸轉變成NH3及相應-酮酸在心肌和骨骼肌中,氨基酸主要通過嘌呤核苷酸循環(huán)脫去氨基。氨在血液中主要以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兩種形式轉運。肌肉中的氨以無毒的丙氨酸形式(丙氨酸-葡萄糖循環(huán))運往肝,同時,肝又為肌肉提供了生成丙氨酸的葡萄糖;腦中氨的主要去路是合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合成酶),并由血液運往肝或腎,再經(jīng)谷氨酰胺酶水解成谷氨酸及氨。因此,谷氨酰胺既是氨的解毒產(chǎn)物,又是氨的儲存及運輸形式。谷氨酰胺的代謝去路:參與嘌呤、嘧啶核苷酸合成、糖異生、氧化供能體內蛋白質分解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是尿素(合成尿素是肝的特有功能,就像合成酮體),只有少部分氨在腎以銨鹽形式隨尿排出。鳥苷酸循環(huán): 1.部位:線粒體、胞液 2.關鍵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3.基本步驟:(1)NH3CO2H2O2ATP氨基甲酰磷酸2ADPPi(關鍵步驟1) (2)鳥氨酸氨基甲酰磷酸瓜氨酸(鳥氨酸氨基甲酰轉移酶) (3)瓜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代琥珀酸(關鍵步驟2) (4)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延胡索酸(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 (5)精氨酸尿素鳥氨酸(精氨酸酶) 延胡索酸蘋果酸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環(huán)步驟)天冬氨酸(轉氨基)尿素中的兩個氮原子分別來源于:NH3和天冬氨酸個別氨基酸的代謝: 1.谷氨酸脫羧基-氨基丁酸(GABA)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