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心瀝血字字珠璣 ——讀《王元化集》 緬懷吾師 作者:吳琦幸.doc_第1頁
嘔心瀝血字字珠璣 ——讀《王元化集》 緬懷吾師 作者:吳琦幸.doc_第2頁
嘔心瀝血字字珠璣 ——讀《王元化集》 緬懷吾師 作者:吳琦幸.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元化集嘔心瀝血字字珠璣 讀王元化集 緬懷吾師 作者:吳琦幸 王元化先生上承漢學,近接乾嘉學派的樸學傳統,崇尚和發(fā)揚實事求是的精神,為他的三次反思積累了前所未有的學術厚度先生在治學之初就受到國學大師熊十力等學者的私相傳授,耳提面命,其效率是極高的“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這兩者在王元化先生那里結合得如此完美任其勞,使人受其益;予居其難,使人樂其易11月30日是王元化先生的冥誕日。遠隔大洋,我不克前往悼念。學兄們代我獻了花圈,我只得靜靜地在美國讀新出版的王元化集十卷本,以此寄托對先生的哀思。去年7月,暑假回國,我?guī)缀趺刻焓卦谌A山醫(yī)院王元化先生的病榻旁邊。那時先生病情已不容樂觀,生怕他有什么情緒反應,我們都沒有告訴他真實情況,但是他的心里非常清楚。一次我扶著他在走廊里散步,他說:“琦幸,你到美國十多年,也只是每年回來那么一兩次。我們每年見面不超過幾天,以后交談的機會更少了,這次有空你多來來。”先生的話語重心長。由此我推掉一切,幾乎每天都到先生那里去,并帶了一個錄音機,跟先生一邊閑聊一邊做些記錄,都是珍貴的人與事的回憶和學術思想。五個月后,當年年底,我又一次回到上海,還是去華山醫(yī)院探望他,那時他已經很難再侃侃而談了。但是他對于社會的關注還是一如既往,頻頻問我,最近美國的次貸危機怎么樣了?怎么發(fā)生的?我回美國前夕,去醫(yī)院向他告別的時候,他卻沒有像往常那樣問我什么時候再來,只是用很微弱的聲音說向孩子們問好。我心中有點不祥之兆,不知道我原計劃今年暑假回國的時候,能否再見到先生。當時我們幾個人還在商議,2008年11月30日在先生八十九歲生日的時候,要提前為先生做九十歲生日,將學生們的研究成果做一個小型的匯報展覽,也要在更大的范圍為先生慶生。那時心中只是默禱先生可以擺脫病魔,在他那獨立反思的道路上留下更多對當今社會文化、政治的思考?,F在我讀完了這部十卷本的全集,時間倏忽來到了先生的冥誕日。先生已經離我們而去半年了。撫摩著封面上先生的印和字跡,不覺蕩漾起跟先生二十多年交往的往事?!八谷艘讶?,典范猶存”的感覺油然而起。誠如先生在十卷本的總序中說,“在我從事寫作的六十余年中,我的思想有過三次較大的變化。這三次思想變化都來自我的反思。我是在嚴格的意義上使用反思一詞的,即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反省和檢討?!边@也是海內外學術界所最為看重、最令思想界嘆服的王元化真實剖白自己心路歷程的總結,這三次反思的全部成果就結集在十卷本的王元化集中,可以說,這既是先生個人的反思歷程,也是中國知識人在個人的獨立人格上形成的自由思想和獨立見解的總結。孤陋寡聞如我輩,在同時代人中是沒有見到過的。誠如錢谷融教授在其名作談王元化一文中所說,“作為一個學者,王元化總是在不斷地思考與探索,他的著作,往往離不開一個思字?!蓖瑫r,先生為文,卻從來不輕易揮翰。這一點頗有點像近代國學大師、先生的湖北同鄉(xiāng)黃季剛先生。黃的文章不見得多,但是無論是從材料的占有、資料引用之廣度、思考之深度,還是對于現當代政治思想問題的剖析,無不一一探究其來源。正所謂“行文如老吏斷獄,反復推敲,不放過一字一義”。先生的這種尋根究底的做學問方式,上承漢學,近接乾嘉學派樸學傳統,崇尚和發(fā)揚實事求是的精神,從而也為他的三次反思積累了前所未有的學術厚度。這部在他生前(2006年11月1日)審定的王元化集就是先生思想學術的第一手且也是最權威的著述。煌煌十卷,既沒有浮光掠影的應時之作,也沒有淺嘗輒止的泛泛而談,飽含著先生一生的所思所得,可謂嘔心瀝血,字字珠璣。三次反思,廣為人知。當然,因為第三次反思最成熟,最有深度,并且直接用論文和專著的形式出版公之于世,還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乃至批評,學界故認為第三次反思最為重要。也有的學者認為第二和第三次反思最為重要。但我認為每一次都非常重要,就像階梯一樣,每一次都在前一次的基礎上升高,而且三次的反思缺一不可。這方面論者尚多,我想從先生在占有材料的扎實和追溯本源的功力上,來探討先生治學的方法。 先生的理論和思想雖然自說是在第三次反思后成熟,但是他的治學方法卻早在此前就卓然成家。那是因為先生在治學之初就受到國學大師熊十力、汪公巖等學者的私相傳授,耳提面命。這種近似于舊私塾的教育方式,也就是先生崇仰的古代書院式教育,其效率是極高的。小學訓詁大師黃季剛和先生同為楚人,他們身上都有一種相同的氣質:“較真”。先生對黃季剛先生也崇敬有加,常跟我談起這位訓詁大師的成就。但是先生在他的學術思想生涯中,又不僅僅是限于小學訓詁的考證,而是要用小學訓詁考證來解決實際問題。他說,“近幾年學術界已經開始認識到清人的考據訓詁之學的重要性。很難想象倘使拋棄前人在考據訓詁方面做出的成果,我們在古籍研究方面將會碰到怎么樣的障礙?!彼部吹搅撕芏噙\用新的文藝理論去研究古代文論的人,時常會有望文生義、生搬硬套的毛病,就是因為沒有繼承前人在考據訓詁方面的成果而發(fā)生的。同時他認為現在又不能完全回到乾嘉學派,而要將考據訓詁的成果運用到各個研究領域。他所反復強調的,也就是熊十力的治學格言“根柢無易其故,而裁斷必出于己”,我認為先生治學可稱重視傳統小學訓詁,并將之完美用于解決古代文論研究、思想研究的最佳典范。 我在1986年成為先生的第三位博士研究生。我的專業(yè)本來是小學訓詁、古籍整理,導師為著名的古代文學、文獻專家徐震鍔教授。未料我剛入學,徐先生就因病仙逝。經過中文系同學、王元化先生當時所指導的第一屆博士生陸曉光的介紹,我來到王元化先生的家中。他仔細看了我的簡歷和有關訓詁小學的論文,很祥和地告訴我,徐先生的學問非常好,訓詁考證這門學問非常重要,如果你要進入我的門下,你不必重新改換專業(yè)方向,依舊搞你的訓詁之學,這個方向是做學問的基礎。當時我研讀了先生的文心雕龍創(chuàng)作論(后增訂改版為文心雕龍講疏),甚為敬佩先生在訓釋詞義方面的嚴謹精密,每有新意,必有大量同時代文獻史料佐證。他自己也告訴我,在做文心雕龍研究之初,其目的就是為文心雕龍做注釋。他在上世紀60年代就對國內學術界“以論帶史”,蔑棄考據訓詁乃至形成望文生義的學風不滿。故而在著述中非常注重這方面的考證,很多闡述的新意往往就是從詞義的訓詁入手,同時也不是只找出出處輒止。他給我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談他這本書的體例。他說,王國維的觀堂集林中很多發(fā)明新意的觀點,都是從考釋文字開始,訓詁明才能大義明。他拈出文心雕龍中的數個重要概念進行詮釋,而在正文之后有附釋,或專題研討,或提供理論資料。從搜集資料到考證概念,先生對于文獻的廣泛征引,將考證訓詁用得那樣純熟,那樣的精煉老到。觀其法與乾嘉學派訓詁考證方法上嚴守實事求是之學的精神一脈相傳。不同的是,他的考證從來不是單純的為考證而考證,為學術而學術,而是真正做到了把考證用到具體的解決問題中,“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這兩者在先生那里結合得如此完美。他關于“達巷黨人”和“子見南子”的兩篇考證文章中,就熟練地運用古代文獻,進行非常詳盡甚至有點繁瑣的考證,以先生考釋“子見南子”中的“矢”字,幾乎將皇清經解中所有注家的注疏通讀,并找來原文推敲,包括版本的異同,文字的錯漏等。最后才指出前人在注釋中所謂增字解經的問題,此被視為考證訓詁之大忌。先生碰到無法解決的文字問題,寧可付之闕如,不下妄語。即使先生撰寫有關杜亞泉與中西文化論戰(zhàn)以及其他類似反思文章,莫不將此種樸學方法用到極致。根據他的日記中記載,他為此上下尋覓,閱讀了大量的文獻,以求盡可能廣泛地占有資料,在閱讀文獻中,對于字義、詞義的訓讀詮釋,都是在權衡各家的基礎上進行的。記得美國哈佛大學文化人類學系主任張光直教授1984年在中國出版了第一本自選中文學術論文集中國青銅時代,以相當篇幅的考古資料來論證中國古代社會的結構。我被其中論述的很多新穎觀點和引用的材料所吸引,尤其他提出的關于中國古代的薩滿意識的問題,我覺得是關于人神關系講得最全面和最深刻的論述。到先生家中上課討論的時候,我專門介紹了這一觀點。先生很有興趣,他馬上提到,“文革時期的全體人民陷入一種狂熱之中,集體無意識的盲目崇拜,是否跟這種薩滿有著一定的關系?”他讓我繼續(xù)搜集資料,因為這對于研究當代中國人的思想和宗教意識有著重大意義。后來我出國了,但是這個問題他始終沒有動筆撰寫。只是在三星堆出土“神樹”后,從考古上分析是魚和梟兩個部落的圖騰之后做了一個點評,認為神樹的早期信仰和薩滿是有密切關系的??梢娤壬螌W之嚴謹。先生資質聰穎,博聞強記,很多古文古釋背誦如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