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1 頁 共 11 頁 湖南省九年級下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湖南省九年級下學期歷史第一次月考試卷 C C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選擇題選擇題 共共 2020 題 共題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隋朝就其歷史地位而言 對后世影響最為深遠的是 A 以關中為中心統(tǒng)治全國 B 開鑿了大運河 C 開創(chuàng)了為后世沿用的制度 D 為統(tǒng)治者提供了教訓 2 2 分 唐太宗認為 君子用人如器 各取所長 人之所能不可兼?zhèn)?棄其所短 取其所長 根據(jù)這個 用人原則 唐太宗任用的人才有 沈括 房玄齡 杜如晦 姚崇 A B C D 3 2 分 我國科舉制正式誕生于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4 2 分 一代女皇 武則天 傳奇的一生 給后人留下了許多爭議和思考 下列有關武則天的說法你認為 有失偏頗的是 A 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第 2 頁 共 11 頁 B 在治國方面 有識人之智 還有用人之術 C 濫殺無辜 昏庸殘暴 D 政啟開元 治宏貞觀 5 2 分 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 共遵誠信 虔奉歡盟 以風土之宜 助軍旅之費 每歲以 絹二十萬匹 銀一十萬兩 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實哪一項與此盟約無關 A 遼軍攻宋發(fā)生澶州之戰(zhàn) B 北宋應允給遼歲幣 C 以后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D 宋遼以淮水到大散關為界 6 2 分 1877 年 德國地理學家李?;舴姨岢?絲綢之路 一詞 他把絲綢之路的開通定在公元前 114 年 其依據(jù)應該是 A 張騫出使西域 B 西漢與烏孫和親 C 漢武帝大敗匈奴 D 西域都護府的設立 7 2 分 7 世紀前期統(tǒng)一吐蕃各部的杰出首領是 A 唐太宗 B 松贊干布 C 唐中宗 D 尺帶珠丹 8 2 分 小軍收集了以下幾幅圖片 其中不屬于中外文化交流主題的是 第 3 頁 共 11 頁 A B C D 9 2 分 如果開展一次以 古代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交流 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 下列可納入的重要 史實有 馬可 波羅來華 鑒真東渡 玄奘西游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A B C D 10 2 分 我國古代被尊為 藥王 的醫(yī)學家是 A 張仲景 B 李時珍 第 4 頁 共 11 頁 C 扁鵲 D 孫思邈 11 2 分 與長城南北相呼應 同為世界之奇觀 它的興修溝通了湘江和漓江 便利了南北的水運交通 這一水利工程是 A 大運河 B 鄭國渠 C 都江堰 D 靈渠 12 2 分 世上創(chuàng)痍 詩中圣哲 民間疾苦 筆底波瀾 這是郭沫若對哪位古代著名詩人的評價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清照 13 2 分 文明沖撞與融合的方式多種多樣 下列哪一項與其他三項明顯不同 A 亞歷山大東征 B 希波戰(zhàn)爭 C 羅馬帝國的擴張 D 馬可 波羅來華 14 2 分 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 在元朝專門設立了直接管轄臺灣的機構是 A 中書省 B 行中書省 C 澎湖巡檢司 第 5 頁 共 11 頁 D 宣政院 15 2 分 隋朝如同一顆流星劃過中國歷史的天空 短暫而耀眼 下列屬于隋朝時期創(chuàng)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 程建筑有 科舉制 大運河 趙州橋 都江堰 A B C D 16 2 分 在最近一次唐代考古過程中 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些石刻詩句 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根據(jù)內容 你推測下列哪句詩歌明顯是后人添加上去的 A 憶昔開元全盛日 小邑猶藏萬家室 B 百千家似圍棋局 十二街如種菜畦 C 千歌萬舞不可數(shù) 就中最愛霓裳舞 D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17 2 分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chuàng)造的黃金時期 名家輩出 被譽為 詩圣 的偉大詩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杜牧 18 2 分 直自如話 通俗易懂這是人們對誰作品的評價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第 6 頁 共 11 頁 D 李商隱 19 2 分 自封建變?yōu)榭たh 有天下者 漢 隋 唐 宋為盛 然幅員之廣 咸不逮元 為有效統(tǒng)治遼闊 的疆域 元朝實行了 A 分封制 B 郡縣制 C 皇帝制 D 行省制 20 2 分 有人評價隋朝大運河 北通涿郡之漁商 南運江都之轉輸 其為利也博 豐厚 哉 這里的 利 指的是 A 鞏固了隋朝統(tǒng)治 B 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C 加強了北部邊防 D 便于隋煬帝南巡 二 二 綜合題綜合題 共共 3 3 題 共題 共 5555 分分 21 15 分 歸納與探究 和諧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隋唐時期的各種制度和政策 對于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和持久和平 共同繁榮的 和諧世界 依然有著很多可供借鑒的地方 1 步驟一 走進歷史 了解社會和諧 社會經濟的和諧 請舉出這段時期 出現(xiàn)的兩個盛世局面 君主與大臣的和諧 請舉出這段時期 出現(xiàn)的兩對相處融洽的君臣 人與自然的和諧 請舉出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一個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的工程 2 步驟二 反思歷史 認識不和諧的音符 請根據(jù)提示 舉出兩個不和諧的歷史現(xiàn)象 第 7 頁 共 11 頁 因暴政而導致亡國的君主 因貪圖享樂而導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3 步驟三 關注現(xiàn)實 為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獻計獻策 結合第一單元所學知識 你認為如何才能構建和諧社會 實現(xiàn)國家的長治久安 22 20 分 探究題 根據(jù)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歷史紀年表 部分 材料二 兩宋時期 國家的財政收入約 80 來自淮河以南地區(qū) 絲 棉紡織業(yè)造紙業(yè)中心及對外貿易港口 多集中在南方 蘇瑚熟 天下足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 在宋之時 見胡服 聞胡語者猶以為怪 至于元 百年之間 四海之內 起居 飲食 聲音 器用 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 美國學者李約瑟說 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找任何一個具體的科技史料時 往往會發(fā)現(xiàn)它的主 要焦點就在宋代 恩格斯說 現(xiàn)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 火藥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柏人 又由阿拉伯 人和火藥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轉入歐洲 1 材料一圖中政權 的建立者是誰 建立政權 的是哪個民族 從圖中可以看出宋元時期的時代特征是什 么 2 結合所學知識 說明材料二中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時期的什么歷史現(xiàn)象 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一個新民族 它的名稱是什么 4 宋元是我國古代科技發(fā)展高峰時期 請列出除火藥以外的其它兩項重大發(fā)明 并闡明其對世界的影響 23 20 分 閱讀元朝疆域圖 請回答 第 8 頁 共 11 頁 1 元朝的建立者是誰 元朝是在攻滅哪一個政權后 在哪一年統(tǒng)一全國的 2 元朝時 在地方設立什么機構進行管轄 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置開始于哪一個朝代 3 元朝時在中央設置什么機構管理西藏 當時臺灣叫什么名稱 隸屬哪一機構管轄 4 元朝疆域空前遼闊 它對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有何作用 第 9 頁 共 11 頁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一 一 選擇題選擇題 共共 2020 題 共題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泵類銷售員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保安隊長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自動化測試工程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游戲數(shù)值策劃師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浙江省麗水市四校聯(lián)考2025屆高二下化學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安徽師范大學附中2025屆高二下化學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山西省同煤一中聯(lián)盟校高一下化學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浙江寧波市北侖區(qū)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公用澡堂制度管理辦法
- 幼兒園戶外活動管理:現(xiàn)狀與對策探討
- 棧橋專項施工方案
- 高三英語一輪復習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至三冊一詞多義和熟詞生義清單
- 高溫作業(yè)引發(fā)的電氣事故
- 肝癌疑難病例護理討論
- 旅游規(guī)劃與國土空間開發(fā)
- 檔案整理及數(shù)字化服務方案
-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件)
- 全國居民身份證前6位查詢電子檔
- 公司變更登記(備案)申請書
- 2023年醫(yī)技類-超聲醫(yī)學(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附答案
- 《經濟學基礎》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