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學派與社會批判理論PPT課件.ppt_第1頁
法蘭克福學派與社會批判理論PPT課件.ppt_第2頁
法蘭克福學派與社會批判理論PPT課件.ppt_第3頁
法蘭克福學派與社會批判理論PPT課件.ppt_第4頁
法蘭克福學派與社會批判理論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法蘭克福學派與社會批判理論的發(fā)展,主講人:肖穎,2,本節(jié)內(nèi)容:,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4,3,一、法蘭克福學派概況,法蘭克福學派是由德國的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構成的學術團體 20世紀最大的馬克思主義流派 西方人本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之一 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重要流派 代表人物眾多,著述豐富,涉獵領域十分廣泛,4,學派的歷史,西歐時期 (20世紀20年代末 至30年代末),西德時期(前) (20世紀40年代末 至60年代末),西德時期(后) (20世紀70年代初 至現(xiàn)在),霍克海默擔任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所長 確立研究方向以“社會批判理論”為理論基礎的“社會哲學” 馬爾庫塞、阿多諾來到

2、社會研究所工作,社會研究所遷至美國 理論研究分兩組: 以霍克海默、阿多諾為中心,啟蒙的辯證法 以馬爾庫塞和弗洛姆為中心,吸收弗洛伊德學說,學生造反運動爆發(fā) 主要代表人物相繼去世,學派開始走向解體 法蘭克福學派的歷史基本終結,但社會研究所還依然存在,哈貝馬斯等人作為單獨的思想家而活躍于國際學術界,鼎盛時期 年輕理論家哈貝馬斯、施密特、內(nèi)格特等人開始崛起 “革命新理論”對社會發(fā)生實際影響 結果是學生造反運動的爆發(fā),美國時期 (20世紀30年代末 至40年代末),5,弗里德堡為代表經(jīng)驗性研究,6,學派重要著作,西歐時期: 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史文庫 美國時期: 霍克海默的獨裁主義國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諾

3、的啟蒙的辯證法、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馬爾庫塞的理性與革命 西德時期(前): 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弗洛姆的健全的社會和愛欲與文明、哈貝馬斯的認識與興趣、施密特的馬克思的自然概念 西德時期(后): 施密特的論批判理論的思想、作為歷史哲學的批判理論和哈貝馬斯的晚期資本主義的合法性問題、重建歷史唯物主義、交往與社會進化,7,1、法蘭克福學派大部分時間里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進行理論活動的,它的理論構建首先馬克思的著作。 2、該派與黑格爾哲學有密切聯(lián)系。它繼承了黑格爾關于真理的學說和辯證法理論,還吸取了黑格爾的理性原則,把理性當做哲學思維的基本范疇。 3、它雖然大體上繼承了盧卡奇、柯爾施的觀點,但它極

4、端重視個體性。 4、它的社會批判理論深深地打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烙印。 5、該派作為一種哲學、社會學、美學思潮,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淵源和理論特征,8,二、霍克海默生平,二戰(zhàn)前的求學經(jīng)歷 (18951932),二戰(zhàn)期間的研究生涯 (19331944),二戰(zhàn)后的思想轉變 (19451973),1911年,中學畢業(yè)在父親工廠實習,目睹資本主義的現(xiàn)實 1918年,戰(zhàn)后的慕尼黑蘇維埃政權,霍克海默發(fā)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 1922-25年,結識阿多諾 1930年,就任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所長,1933年,社會研究所被關閉,流亡瑞士,后遷往美國 1937年,寫作傳統(tǒng)理論和批判理論,19

5、47年,與阿多諾合寫啟蒙辯證法 1950年,在法蘭克福重建社會研究所 晚年的霍克海默放棄馬克思主義,他轉而傾向于神學,9,“我們是食人者,我們在抱怨被宰割者的肉弄得我們肚子疼。你享有安寧和財產(chǎn),而他在遭扼殺,在流血,在痛苦地掙扎,內(nèi)心還要忍受著像卡塔林娜.克雷默爾那樣的厄運。你睡的床,你穿的衣,是我們用我們的金錢這種專制統(tǒng)治的鞭子強迫那些饑餓的人為我們制造的。而你并不知道,有多少婦女在制造你那燕尾服的料子時倒在了機器帝,有多少人被有毒的煤氣熏死,這樣你父親才能賺到錢,付你療養(yǎng)費。而你卻為不能讀2頁以上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著作而牢騷滿腹。我們是群怪物,我們吃的苦太少了。一個屠夫在屠宰場會為自己的白

6、圍裙沾上了血跡而感到心煩,這實在太可笑了。”,10,三、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基調(diào):社會批判理論,11,三、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基調(diào):社會批判理論,1、實證主義批判 法蘭克福學派一直把實證主義作為哲學上的主要批判對象,而霍克海默是這一批判的理論先驅。他認為只有徹底否定以唯科學主義與肯定主義為核心的實證主義,才能建立以人本主義和否定主義為核心的批判的社會理論,顛覆傳統(tǒng)理論的長期統(tǒng)治。,12,2.啟蒙精神批判 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的辯證法是法蘭克福學派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它所表達的對人類文明史進行的辯證反思反映出“批判理論”的最高成就。整部著作是圍繞著對啟蒙精神的論述和批判展開的。 A“

7、啟蒙精神”如何由其自身的內(nèi)在邏輯而走向了反面; B對作為“啟蒙精神”集中體現(xiàn)的“知識就是力量”命題的批判;,三、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基調(diào):社會批判理論,13,3.大眾文化批判 現(xiàn)代大眾文化是一種隨社會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信息化、商業(yè)化、產(chǎn)業(yè)化的現(xiàn)代文化形態(tài)。其重要特征是商品化趨向、技術化趨向、標準化趨向和強迫化趨向。“文化工業(yè)”的產(chǎn)品不是藝術品;文化的技術化意味著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領域;文化產(chǎn)品的“標準化”導致人的異化按照一個模子鑄造出來的文化使人也變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單調(diào)乏味的人倍感孤獨和絕望;強迫性的文化剝奪了個人的自由選擇,限制了人的思想和想象力。,三、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基調(diào):社會批判理論,14,

8、4.工具理性批判 “客觀理性”:以人的解放和自由為最高目標,對現(xiàn)實采取一種批判的、超越的態(tài)度,是“批判理性”、“解放理性” “主觀理性”:以程序化的方式來測量目的,目的對它來說僅僅具有主觀上的意義,直接地服務于現(xiàn)存的秩序,它突出手段并強調(diào)手段與目的有可能調(diào)和,它又稱為“工具理性”、“技術理性”。它把世界理解為工具。它關心的是實用的目的。 數(shù)量原則、技術合理化和文化工業(yè)是在“工具理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三大因素?!肮ぞ呃硇浴睂θ嗽斐傻淖畲笪:褪鞘蛊渌季S程式化。人變得越來越像機器,這意味著人喪失自我,而自我的喪失也就等于自由的喪失。理性的工具化會導致政治上的極權主義。,三、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基

9、調(diào):社會批判理論,15,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一)把自己的理論體系稱為“批判理論”的緣由 1、表明與馬克思主義的繼承性 他認為:馬克思是在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全面的社會批判 2、表明自身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性 他認為:“批判理論”是朝向一個更加正義、人道的社會。,16,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二)“批判理論”與“傳統(tǒng)理論”的對立 (1)與現(xiàn)存社會的關系 “批判理論不僅是德國唯心主義的后代,而且是哲學本身的傳人,它不僅僅是人類當下事業(yè)中顯示其價值的一種研究假說,而且是創(chuàng)造出一個滿足人類需求和力量的世界之歷史性努力的根本成份。它的目標在于把人從奴役下解放出來。

10、” 霍克海默,17,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二)“批判理論”與“傳統(tǒng)理論”的對立 (2)目的 傳統(tǒng)理論的目的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認同。 批判理論不會為既存現(xiàn)實服務,而總是試圖揭露現(xiàn)存世界的不合理,以促進社會向著一種新的狀態(tài)和更美好的合理社會邁進 “真正的理論更多地是批判性的,而不是肯定的”,18,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二)“批判理論”與“傳統(tǒng)理論”的對立 (3)思維主體 傳統(tǒng)理論的思維主體是抽象的、孤立的、形式 化了的個人 批判理論的思維主體是確定的、具體的、處于一定關系中的個人,19,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二)“批判理論”與“傳統(tǒng)理論”的對立 (

11、4)認識方式 傳統(tǒng)理論用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研究社會,社會是一個合邏輯的過程。 批判理論在主體客體的總體化運動中研究社會,社會不僅僅是一個合邏輯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具體的歷史過程。,20,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二)“批判理論”與“傳統(tǒng)理論”的對立 (5)理論邏輯結構 傳統(tǒng)理論的基本命題確定了普遍概念的定義,所有令人質(zhì)疑的領域中的事實都被包括進這些概念之中。 批判理論“不能像為了達到每種實用的目的而簡化理論那樣,通過簡單的消減的辦法來完成,相反,每一步驟都有賴于科學和歷史經(jīng)驗中所積累起來的對人和自然的認識”,21,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二)“批判理論”與“傳統(tǒng)理

12、論”的對立 (6)理論實質(zhì) 傳統(tǒng)理論是一種“科學知識”,其基礎是工具理性和形式邏輯,是一種資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 批判理論是一種首先是一種立場,一種政治實踐,其次才是一種特定的理論。,22,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三)“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原則 1、把革命性、批判性與科學性對立起來,只要革命性、批判性,不要科學性 科學已然不是一種中立的東西,它滲透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物化”原則,人類反過來成為為科學服務的“客體”,而從屬于科學。,23,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三)“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原則 2、提高理論批判的地位,把理論批判本身作為變革社會的力量 “在大多數(shù)研究者看來,

13、理論是某以學科全部命題的綜合,而這些命題又是如此緊密地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以至于其中一小部分構成基本命題,其余的命題則是從這些基本命題中推導出來的,基本命題與那些被推導出來的命題相比數(shù)字越小,理論也就越完善?!?理論本身就是變革社會的力量,合理的理論就是批判的實踐本身。,24,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三)“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原則 3、強調(diào)走向一個合理社會的推進力在于每個人的本性之中 社會批判理論是一種人道主義,把追求人性的實現(xiàn)視為社會發(fā)展的動力。,25,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三)“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原則 4、無產(chǎn)階級的存在并不是最終實現(xiàn)“批判理論”的目標的保證

14、,“批判理論”對無產(chǎn)階級要保持它自己的獨立性 無產(chǎn)階級的階級意識由于社會結構變化的阻撓收到干擾,實現(xiàn)革命理論的任務只能由精英知識分子來承擔。,26,四、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的開端:批判理論,(三)“社會批判理論”的基本原則 5、“批判理論”注定無法被絕大多數(shù)人接受,對建立一個真正自由、正義的社會缺乏信心 批判理論的特征證明他獲得公眾的共識是困難的,革命如何獲得自己的主體和物質(zhì)力量,霍克海默在批判理論的末尾顯露出了悲觀的色彩。,27,五、啟蒙理性之批判:啟蒙的辯證法,(一)何為啟蒙 (1) 康德對“何為啟蒙”的回答: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tài)。不成熟狀態(tài)就是不經(jīng)別人的引導,

15、就對自己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經(jīng)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么這種不成熟狀態(tài)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28,五、啟蒙理性之批判:啟蒙的辯證法,(一)何為啟蒙 (2)霍克海默(阿多諾)的回答: “啟蒙運動就是要消除這個著魔(disenchanted)的世界;取締神話,用知識代替幻想” “人的理智能戰(zhàn)勝迷信,控制自然”,29,五、啟蒙理性之批判:啟蒙的辯證法,(二)啟蒙如何走向自身的反面(啟蒙的辨證運動) 1、在反神話的啟蒙理性中孕育著工具理性和技術理性霸權的種子 后果:用理性的規(guī)律對人類生活的各

16、個領域加以絕對化的統(tǒng)治,由此更加無情地控制了各個領域內(nèi)的人們,啟蒙理性成了人和世界的新的主宰,新的上帝,新的神話,30,五、啟蒙理性之批判:啟蒙的辯證法,(二)啟蒙如何走向自身的反面(啟蒙的辨證運動) 2、工具理性和技術理性霸權的根源在于數(shù)學原則、形式邏輯的盛行,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把世界理解為工具,理解為手段 后果:一切不適合計算和使用的規(guī)則都是可疑的,一切現(xiàn)實都得服從于形式主義的邏輯,它最關心的是實用的目的,31,五、啟蒙理性之批判:啟蒙的辯證法,(二)啟蒙如何走向自身的反面(啟蒙的辨證運動) 3、工具理性或技術理性本質(zhì)上是統(tǒng)治的合理性,是組織化的統(tǒng)治原則 后果:絕對優(yōu)勢的效率和不斷增長的生活

17、標準,這雙重基礎依靠技術不斷調(diào)和階級矛盾,征服離心的社會力量,使得曾經(jīng)是批判的理性蛻變?yōu)椤皹O權主義的技術合理性”,成了現(xiàn)存社會制度的辯護工具,32,五、啟蒙理性之批判:啟蒙的辯證法,(二)啟蒙如何走向自身的反面(啟蒙的辨證運動) 4、工具理性或技術理性的發(fā)展導致了主體的客體化、物化 后果:藝術和文化從屬于資本的運動?!爱惢摹?、“超越的”文學藝術已經(jīng)失去了超越現(xiàn)實、批判現(xiàn)實的能力,淪為對現(xiàn)實辯護和粉飾的工具,33,五、啟蒙理性之批判:啟蒙的辯證法,(三)對壓抑性社會的拯救和超越 要擺脫技術理性的奴役,訴諸于馬克思的革命的道路是沒有出路的 不同意采用暴力的手段,直接推翻工具理性、技術理性奴役的社會 霍克海默的晚年,他轉而傾向于神學,認為人類對幸福和自由的渴求存在于對上帝的信仰,在于基督教,34,總結,總體而言,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社會消極腐朽的一面,具有深刻的歷史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