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學 頸 部.doc_第1頁
局部解剖學 頸 部.doc_第2頁
局部解剖學 頸 部.doc_第3頁
局部解剖學 頸 部.doc_第4頁
局部解剖學 頸 部.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頸 部一、名詞解釋1.鎖骨上大窩2.胸骨上間隙3.椎前間隙4.頸動脈鞘5.咽后間隙6.氣管前間隙7.神經點8.頦下三角9.下頜下三角10.頸動脈三角11.頸袢12.肌三角13.胸膜頂14.胸膜上膜(Sibson筋膜)15.胸導管弓16.椎動脈三角17.枕三角18.囊鞘間隙19頸根部二、填空題1.頸部以 、 、 、 和 的連線與頭部分界。2.頸前區(qū)的內側界為 ,外側界為 ,上界為 。此區(qū)又可借舌骨分為 和 。3.頸筋膜的淺層又稱 ,此層向兩側包繞 和 ,形成兩肌的肌鞘,在下頜下三角和腮腺區(qū),該層分為兩層分別包繞 和 ,形成兩個腺的腺鞘。4.氣管前間隙位于 和 之間,此間隙內含有 、 、 、 和 ,在小兒還有 。5.咽后間隙位于 和 之間,此間隙向兩側延伸至咽側壁外側的部分稱 。6.胸骨上間隙是 在距胸骨柄上緣34cm處分為兩層,分別附著于胸骨柄的前、后緣所形成的筋膜間隙,其內含有 、 、 、 及脂肪組織等。7.椎前間隙位于 、 和 之間,頸椎結核膿腫多積于此間隙,向兩側可至 ,并經 擴散至腋窩,破潰后經 向下至后縱隔。8.頦下三角由 、 和 圍成,其淺面為 、 和 ,深面由兩側的 及其筋膜構成。9.下頜下三角由 、 和 組成,其淺面為 、 、 和 ,深面為 、 和 。10舌骨舌肌表面自上而下有 、 、 及 通過。11.頸動脈三角由 、 和 組成,其淺面為 、 、 及 ,深面為 ,內側為 。12.頸動脈三角的內容有 、 、 、 、 以及部分頸深淋巴結等。13.二腹肌后腹的淺面有 、 和 ,深面有 、 、 和 腦神經及頸段交感干,上緣有 、 、 和 ,下緣有 和 。14.肌三角由 、 和 組成,其淺面由淺入深依次為 、 、 、 、 和 ,深面為 。15.肌三角的內容包括淺層的 和 ,深層的 和 ,以及位于其深面的 、 、 和 等器官。16.甲狀腺的側葉位于 和 的外側,上極平 ,下極至 ,峽部位于 的前方。17.甲狀腺的假被膜又稱 ,甲狀腺的外膜又稱 ,兩者之間形成的間隙稱 。18.甲狀腺的前面由淺入深依次為 、 、 、 及 遮蓋,甲狀腺側葉的后內側與 和 、 和 及 相鄰。19.甲狀腺側葉的后外側與 和 相鄰。20.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結扎甲狀腺上動脈時,應緊貼腺的 進行,以免損傷 而致聲音低鈍、嗆咳等;結扎甲狀腺下動脈時,應遠離腺的 進行,以免損傷 而引起聲音嘶啞。21.在成人,甲狀腺峽下方氣管的前面有 、 和可能存在的 ,臨床上行氣管切開術時應予以注意。22.在幼兒期, 、 和 常高出頸靜脈切跡,達氣管頸段的前方,臨床上行氣管切開術時應予以注意。23.氣管頸部的前方由淺入深依次為 、 、 、 及其內的 、 及 。24.氣管頸部上端的兩側為 ,后方為 ,后外側為 和 ,氣管與食管之間的旁溝內有 上行。25.食管頸部的前方為 ,后方為 和 ,后外側為 ,兩側為 、 及其內容。26.頸袢上根由第 頸神經前支的部分纖維構成,頸袢下根由第 頸神經前支的部分纖維構成,上、下兩根在 上緣附近,約平環(huán)狀軟骨弓處合成頸袢。27.在頸動脈鞘的上部, 居前內側, 居后外側, 行于二者之間的后內方。28.在頸動脈鞘的下部, 居前外側, 居后內側,二者之間的后外方有 。29.頸動脈鞘的淺面有 、 、 、 、 和甲狀腺上、中靜脈。30.頸動脈鞘內的結構有 、 、 和 。31.頸動脈鞘的內側有 、 、 、 和 及甲狀腺側葉等。32.頸動脈鞘的后方有 通過,左側還有 ,隔椎前筋膜有 、 和 等。33.頸根部的前界為 ,后界為 ,兩側界為 ,其中心標志是 。34.胸膜頂的前方鄰 動脈及其分支、 神經、 神經、 靜脈以及左頸根部的胸導管。35.胸導管頸段的前方為 ,后方有 、 、 、 、 和 。36.正常情況下,鎖骨下靜脈的管壁與 、 和 相愈著,故外傷后易致氣栓形成。37.椎動脈三角的內側界為 ,外側界為 ,下界為 ,尖為 。三角的后方有 、 、 及 ,前方有 、 、 等。三角內的主要結構有 、 、 、 和頸胸神經節(jié)等。38.頸外側區(qū)由 、 和 組成,此區(qū)被肩胛舌骨肌下腹分為上方較大的 和下方較小的 。39.枕三角由 、 和 組成,三角的淺面為 、 和 ,深面為 及其覆蓋下的 、 及 等。40.枕三角內主要含有 、 和 的分支41.鎖骨上三角由 、 和 組成,其淺面為 、 及 ,深面為 及 。該三角的內容包括 、 和 。 42.鎖骨下動脈第三段下方為 ,后上方為 ,前下方為 。43.固有頸部可分為 區(qū)、 區(qū)和 區(qū)3部分。44.舌骨上區(qū)有 三角和 三角;舌骨下區(qū)有 三角和 三角。三、選擇題(一)單選題1. 不參與頸部下界構成的結構是 A. 頸靜脈切跡 B. 胸鎖關節(jié) C. 鎖骨上緣D. 肩峰 E. 肩胛骨上緣2. 頸前靜脈A. 位于頸闊肌的淺面、頸前正中線的兩側 B. 位于頸闊肌的深面,并沿下頜舌骨肌的深面下行 C. 在胸鎖乳突肌表面垂直下行,注入鎖骨下靜脈D. 左、右頸前靜脈下端由頸靜脈弓相連,向外注入頸內靜脈E. 左、右頸前靜脈下端由頸靜脈弓相連,向外注入頸外靜脈3. 關于頸外靜脈的描述,錯誤的是A. 由下頜后靜脈的前支與耳后靜脈、枕靜脈匯合而成B. 沿胸鎖乳突肌的淺面下行 C. 在鎖骨中點上方25厘米處穿頸深筋膜,注入鎖骨下靜脈 D. 靜脈的末端有一對靜脈瓣 E. 與頸深筋膜結合緊密4. 頸筋膜淺層(封套層)包繞A. 頸闊肌與胸鎖乳突肌 B. 頸闊肌與斜方肌C. 舌骨下肌群與斜方肌 D. 舌骨下肌群與胸鎖乳突肌E. 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5. 腮腺鞘及下頜下腺鞘由下列何結構構成 A. 封套筋膜 B. 內臟筋膜 C. 氣管前筋膜 D. 椎前筋膜 E. 以上都不是6. 關于頸筋膜的描述,錯誤的是A. 由淺入深為封套筋膜、內臟筋膜和椎前筋膜B. 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鞘由封套筋膜構成C. 腮腺鞘由內臟筋膜構成D. 甲狀腺鞘由頸深筋膜中層構成E. 椎前筋膜可構成腋鞘7. 不屬于胸骨上間隙內的結構是 A. 頸靜脈弓 B. 甲狀腺下靜脈 C. 頸前靜脈下段 D. 淋巴結 E. 胸鎖乳突肌胸骨頭8. 不屬于氣管前間隙內的結構是 A. 甲狀腺下靜脈 B. 甲狀腺最下靜脈 C. 左頭臂靜脈 D. 頸靜脈弓 E. 甲狀腺奇靜脈叢9. 不參與頦下三角構成的結構是A. 二腹肌后腹 B. 二腹肌前腹 C. 舌骨體D. 頸深筋膜淺層 E. 下頜舌骨肌10. 不參與下頜下三角構成的結構是 A. 二腹肌前、后腹 B. 下頜骨體下緣 C. 封套筋膜和頸闊肌 D. 舌骨 E. 下頜舌骨肌11. 下述何結構不參與頸動脈三角的構成A. 胸鎖乳突肌上份前緣 B. 肩胛舌骨肌上腹 C. 二腹肌后腹 D. 封套筋膜 E. 下頜舌骨肌 12. 不經二腹肌后腹深面走行的結構是 A. 頸內動、靜脈 B. 頸外動脈 C. 后3對腦神經 D. 耳大神經、下頜后靜脈 E. 頸交感干13. 關于二腹肌后腹毗鄰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 A. 表面有耳大神經、下頜后靜脈及面神經頸支 B. 深面有頸內動、靜脈,頸外動脈和后3對腦神經 C. 上緣有耳后動脈、面神經和舌咽神經 D. 下緣有舌下神經和枕動脈 E. 以上均正確14. 同時行經頸動脈三角和下頜下三角的結構是A. 頸外動脈、面動脈 B. 舌下神經 C. 舌神經、舌動脈D. 二腹肌后腹 E. 耳大神經、面神經頸支15. 同時行經頸動脈三角和頸后三角的結構是 A. 迷走神經 B. 舌下神經 C. 副神經 D. 頸內動脈 E. 頸內靜脈16. 剖露甲狀腺時不需經過的層次結構是A. 皮膚及淺筋膜 B. 氣管前筋膜 C. 頸筋膜淺層D. 舌骨下肌群 E. 甲狀腺奇靜脈叢17. 頸動脈三角內的結構不包括A. 頸總動脈及其分支 B. 頸內靜脈及其屬支 C. 迷走神經及其分支 D. 舌下神經 E. 舌咽神經18. 下頜下三角的內容中不包括A. 舌動脈、舌神經 B. 面動脈、面神經 C. 舌神經及下頜下神經節(jié)D. 舌下神經及下頜下腺 E. 下頜下淋巴結19.自頸動脈三角顯露頸總動脈分叉處,不經過的層次結構是A. 皮膚與淺筋膜 B. 頸闊肌 C. 頸筋膜淺層 D. 頸動脈鞘 E. 椎前筋膜20. 甲狀腺鞘由哪層筋膜形成A. 頸淺筋膜 B. 頰咽筋膜 C. 氣管前筋膜D. 頸深筋膜淺層 E. 頸深筋膜深層21. 緊貼甲狀腺的結構是A. 甲狀腺鞘 B. 假被膜 C. 真被膜(纖維囊)D. 頸淺筋膜 E. 氣管前筋膜22. 與甲狀腺上動脈伴行的結構是A. 甲狀腺下靜脈 B. 喉上神經 C. 甲狀腺中靜脈D. 喉返神經 E. 無上述情況23. 關于喉返神經的描述,錯誤的是A. 右喉返神經行程長、位置較深B. 左喉返神經勾繞主動脈弓至其后上方上行C. 在入喉前經環(huán)甲關節(jié)的后方走行D. 在行甲狀腺次全切除、結扎甲狀腺下動脈時,應遠離甲狀腺的下端進行E. 在行甲狀腺次全切除、結扎甲狀腺上動脈時,應緊貼甲狀腺上極進行24. 關于甲狀腺下動脈與喉返神經的描述,錯誤的是A. 甲狀腺下動脈起自甲狀頸干,沿前斜角肌內側緣上升B. 甲狀腺下動脈于第6頸椎平面彎向內側,經頸動脈鞘和椎血管的后方至側葉下極后方C. 右喉返神經多從甲狀腺下動脈前方與其交叉D. 在行甲狀腺次全切除、結扎甲狀腺下動脈時,應緊貼甲狀腺的下端進行E. 喉返神經至咽下縮肌下緣、環(huán)甲關節(jié)后方入喉,更名為喉下神經25. 關于氣管頸部的描述,錯誤的是A. 前方有甲狀腺峽、甲狀腺下靜脈、甲狀腺奇靜脈叢等 B. 兩側有甲狀腺側葉C. 后外側與頸動脈鞘及頸交感干等D. 46氣管軟骨環(huán)前方有甲狀腺峽E. 在氣管食管旁溝內有喉返神經26. 關于食管頸部的描述,錯誤的是A. 前方鄰氣管頸段B. 后方有脊柱和頸長肌C. 兩側有甲狀腺側葉、頸動脈鞘及其內容等D. 后外側借椎前筋膜鄰頸交感干E. 位置稍偏向右側,故食管頸段手術入路以右側為宜27. 關于膈神經的描述,錯誤的是A. 位于前斜角肌表面 B. 位于椎前筋膜深面C. 其前方毗鄰結構中有頸內靜脈 D. 在頸根部經胸膜頂前內側,鎖骨下動、靜脈之間進入胸腔E. 在迷走神經內側或前方入胸腔28. 關于頸動脈鞘的描述,錯誤的是 A. 由頸筋膜包繞頸總動脈、頸外動脈、頸內靜脈和迷走神經構成 B. 鞘的淺面有胸鎖乳突肌、舌骨下肌群和甲狀腺上、中靜脈等 C. 鞘內全長有頸內靜脈和迷走神經走行 D. 胸導管頸段和甲狀腺下動脈均經鞘的后方走行 E. 在鞘上部,頸內動脈居前外側、頸內靜脈居后內側、二者之間的后外有迷走神經29. 關于頸根部境界的描述,正確的是A. 頸根部是指頸部和胸部的接壤區(qū) B. 前界為胸骨柄C. 后界為第一胸椎體 D. 兩側為第一對肋E. 以上均正確30. 關于椎動脈三角的描述,錯誤的是A. 內側界為頸長肌 B. 外側界為前斜角肌 C. 下界為鎖骨下動脈第一段D. 三角的前方有胸膜頂 E. 三角內主要有椎血管、甲狀腺下動脈、頸交感干等 31. 位于前斜角肌前內側的結構不包括A. 頸總動脈和頸內靜脈 B. 迷走神經和膈神經 C. 頸交感干和胸導管D. 鎖骨下動脈和臂叢 E. 鎖骨下靜脈32. 不屬于胸膜頂前方毗鄰結構的是A. 鎖骨下動脈及其分支 B. 膈神經和迷走神經 C. 鎖骨下靜脈D. 臂叢 E. 左頸根部的胸導管33. 不屬于胸導管頸段后方毗鄰結構的是A. 椎動脈和椎靜脈 B. 頸動脈鞘 C. 膈神經D. 鎖骨下動脈 E. 頸交感干(二)多選題1. 有關頸部體表標志的描述,正確的是A. 舌骨大角是尋找舌動脈的標志B. 甲狀軟骨上緣平對第6頸椎高度,是確定頸總動脈分叉處的標志C. 平環(huán)狀軟骨弓兩側向后按壓可阻斷頸總動脈血流D. 胸鎖乳突肌前緣中點是頸部皮膚浸潤麻醉的進針點E. 在鎖骨上大窩可捫及鎖骨下動脈的搏動2.關于頸部結構的體表投影的描述,錯誤的是A. 鎖骨下動脈體表投影的最高點距鎖骨上緣約1cmB. 乳突尖與下頜角連線的中點與胸鎖關節(jié)的連線為右側頸總動脈及頸外動脈的體表投影C. 肺尖體表投影的最高點距鎖骨內側1/3段上緣的距離一般不超過3cmD. 乳突與下頜角連線的中點至鎖骨中點的連線為頸外靜脈的體表投影E. 胸鎖乳突肌后緣中、下1/3交點至鎖骨中、外1/3交點稍內側的連線為臂叢的體表投影3. 頸深筋膜淺層包繞的結構有A. 斜方肌 B. 下頜下腺 C. 二腹肌D. 腮腺 E. 胸鎖乳突肌4. 位于頸闊肌深面的結構有A. 頸叢的皮支 B. 頸前靜脈 C. 頸外靜脈D. 頸靜脈弓 E. 耳后靜脈5. 頸筋膜中層參與形成的結構有A. 甲狀腺鞘 B. 頰咽筋膜 C. 甲狀腺懸韌帶 D. 腮腺鞘 E. 腋鞘6. 椎前筋膜深面覆蓋的結構有A. 臂叢 B. 頸交感干 C. 鎖骨下動、靜脈 D. 頸長肌 E. 膈神經7. 胸骨上間隙的內容結構包括 A. 頸靜脈弓 B. 頸前靜脈下段 C. 甲狀腺下靜脈 D. 甲狀腺最下動脈 E. 胸鎖乳突肌胸骨頭8. 氣管前間隙內的結構有A. 左、右頭臂靜脈 B. 頭臂干 C. 甲狀腺最下動脈D. 小兒胸腺上部 E. 甲狀腺下靜脈9. 參與頦下三角構成的結構包括 A. 二腹肌前腹 B. 舌骨體 C. 頸深筋膜淺層 D. 頸闊肌 E. 肩胛舌骨肌上腹10. 關于下頜下三角的描述,正確的是A. 由二腹肌前、后腹和舌骨體構成B. 頸闊肌和頸深筋膜淺層屬于其淺層的結構C. 下頜下腺管由下頜舌骨肌深面走行D. 舌下神經經舌骨舌肌深走行E. 下頜下神經節(jié)、面動脈、舌下神經、舌神經及下頜下淋巴結屬于此三角的內容11. 關于頸動脈三角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后界為胸鎖乳突肌上份前緣 B. 前下界為肩胛舌骨肌上腹 C. 前上界為二腹肌前腹 D. 淺層為頸深筋膜淺層 E. 深面為頸深筋膜中層12. 有關頸動脈三角內容的描述,正確的是A. 舌下神經經二腹肌后腹的淺面進入此三角B. 副神經經二腹肌后腹的淺面進入此三角,其本干向后至頸后三角C. 有頸總動脈及其分支D. 有迷走神經及其分支E. 頸袢上根在此三角內沿頸總動脈淺面下降13. 走行于二腹肌后腹深面的結構有A. 頸內動、靜脈 B. 頸外動脈 C. 末3對腦神經 D. 下頜后靜脈 E. 耳大神經14. 走行于二腹肌后腹上緣的結構有 A. 耳后動脈 B. 舌下神經 C. 枕動脈 D. 面神經 E. 舌咽神經15. 關于肌三角的描述,正確的是A. 由頸前正中線、胸鎖乳突肌前緣和肩胛舌骨肌上腹構成B. 深面為椎前筋膜C. 三角內淺層有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下腹D. 三角內深層有胸骨甲狀肌和甲狀舌骨肌E. 屬于舌骨上區(qū)的一部分16. 有關甲狀腺的描述,正確的是A. 甲狀腺鞘由氣管前筋膜構成B. 囊鞘間隙內有至甲狀腺的血管、神經和甲狀旁腺等C. 峽部位于24氣管軟骨環(huán)的前方D. Horner綜合征為壓迫頸交感干所至E. 以上都正確17. 關于肌三角的血管和神經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結扎甲狀腺上動脈時,應緊貼甲狀腺上極進行 B. 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結扎甲狀腺下動脈時,應遠離甲狀腺下端進行 C. 左喉返神經行程短、位置較深 D. 左喉返神經多在甲狀腺下動脈后方與其交叉 E. 喉返神經常在經環(huán)甲關節(jié)的后方走行18. 關于氣管頸部的描述,正確的是A. 在仰頭或低頭時,氣管可隨之上、下移動B. 頭轉向一側時,氣管的位置不變C. 24氣管軟骨環(huán)前方有甲狀腺峽D. 幼兒行氣管切開時,應不低于第5氣管軟骨環(huán)水平E. 氣管食管旁溝內有喉返神經走行19. 頸動脈鞘A. 由頸筋膜包繞迷走神經、頸內靜脈、頸總動脈和頸內動脈構成B. 在鞘上部,迷走神經位于頸內靜脈和頸內動脈的后內側C. 在鞘下部,迷走神經位于頸內靜脈和頸總動脈的后外側D. 前方有甲狀腺下動脈走行E. 胸導管頸段經鞘的后方走行20. 有關頸根部的描述,正確的是A. 前界為胸骨柄 B. 后界為第一胸椎體 C. 兩側為第一肋D. 中心標志為前斜角肌 E. 以上均正確21. 走行于前斜角肌前內側的結構包括 A. 頸總動脈和頸內靜脈 B. 迷走神經和膈神經 C. 鎖骨下動脈和臂叢 D. 鎖骨下靜脈 E. 頸交感干22. 參與構成頭、頸部分界的結構有A. 外耳門 B. 下頜角 C. 枕外隆凸D. 乳突尖 E. 顳下頜關節(jié)23. 位于下頜下三角的結構有A. 下頜下腺 B. 舌神經 C. 面動脈D. 下頜下神經節(jié) E. 舌動脈24. 關于下頜下三角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下頜下腺管經下頜舌骨肌的深面走行 B. 面動脈經二腹肌后腹的淺面走行 C. 舌下神經經舌骨舌肌的表面走行 D. 下頜下腺被頸深筋膜的中層包繞 E. 下頜下神經節(jié)位于下頜下腺深部和舌神經之間 25. 位于頸動脈三角內的結構有A. 頸總動脈及其分支 B. 頸外靜脈及其屬支 C. 副神經 D. 頸深淋巴結 E. 舌咽神經起始部26. 甲狀腺后內側毗鄰的結構有A. 喉返神經 B. 頸交感干 C. 喉與氣管D. 頸動脈鞘 E. 咽與食管27. 甲狀腺腫大時可引起A. 喝水嗆咳 B. 呼吸困難 C. 吞咽困難D. Horner 綜合征 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