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詩研究筆記.doc_第1頁
神韻詩研究筆記.doc_第2頁
神韻詩研究筆記.doc_第3頁
神韻詩研究筆記.doc_第4頁
神韻詩研究筆記.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勒其要旨:滋味 體驗情感交流 終極關懷 音樂2. 中國詩歌研究的傳統(tǒng)中國詩歌研究的傳統(tǒng): (1)古代傳統(tǒng) (2)五四傳統(tǒng) (3)前蘇聯文學理論中國詩歌理論的幾個特點:(1)與詩歌創(chuàng)作緊密相關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家,同時也是詩人或者散文家,本身便是理論與創(chuàng)作的結合體。高校教學中,文學史與文學批評史的課程是分設的,這是從西方來的,與中國古代詩學融合的概念是不同的。(2)具有直觀性與形象性-通感以“味”說詩是中國的特色,“味”是中國審美的基點,同時也是中國審美的頂峰。滋味說是從讀者角度出發(fā)的。(3)與讀者的欣賞習慣相通(4)與其他藝術門類相通:畫,書法,哲學10. 清遠派的誕生(三)漢代,儒學高度發(fā)達,不但擠掉了其他學術的發(fā)展空間,同時也造成了學術的功利性,糅入法家色彩,是為帝王術。兩支傳統(tǒng):一,建安傳統(tǒng):建安文學表現了建功立業(yè)的豪邁進取精神。與儒家思想中的“以天下為己任”是有關聯的?!皩飘敻?,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窩藏著魏晉精神的源頭。什么東西如朝露?只有個體生命才如朝露呢。一個家族是綿綿不斷的,一個民族更加是。但是個體是極其短暫的。所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個人生是為一個個人,那正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后兩句是對前兩句的回答。這種覺得生命短暫,生命的價值無所依附在這里,生命的價值無所依附什么意思?生命的價值首先依附在家族,其次依附在國家。怎么叫無所依附?我想,這批作家開始意識到所謂家族和國家對生命來講都是局部的。生命的價值應該高于家族,高于國家。生命應該大得多,雖然它短暫。11. 清遠派的誕生(四)越名教而任自然儒學,即名教,是司馬氏的官方哲學,他把它在整個國家進行推廣。但是當時的文人階層都很鄙視這個東西。你司馬氏怎么上臺的?嵇康其實是深受儒學影響的,只不過他不接受那套表面上的禮法。另外講到魯迅跟魏晉。魏連殳從外國留學回來,母親死了,他不按鄉(xiāng)下人那套規(guī)矩辦,因此人們說他不孝。但到了夜里,人們聽到有一頭狼在叫,這不跟阮籍哭母非常相似嗎?魯迅是深受魏晉精神影響的。嵇康集是魯迅整理的,到今天還是。二,正始傳統(tǒng):老莊詩體,即詩歌的題材。兩種:游仙 玄言(1)游仙:嵇康的游仙詩與漢樂府及曹操的游仙詩不同,在于嵇康并未求長生不老,而是“聊以解憂”,即解除精神上的苦悶,成為新型的游仙詩。(2)玄言:追問人與自然的本質,追求一種解脫。正始詩歌超越現實和歸向自然的理想,直接指向人的終極價值,對個人審美意識的深化和升華進行了有力開拓,代表著清遠派詩歌最本質的特征。嵇康:興高而采烈阮籍:語言層面非常通俗,精神層面非常遙遠。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憂生之嗟-生命價值在哪里的追尋。詠懷詩:直接抒發(fā)內心情感。離開了緣事而發(fā)的漢樂府,向人的更深的情感世界掘進。12.清遠派的誕生(五)玄學主題由帝王術轉向自然。自然是當時的時代精神。自然這個概念是一個精神化的東西,他把它打造成一個特殊的時代觀念。人們終于找到了一個在精神上可以歸屬的東西。是為安身立命之所。玄學是尋找快樂的。超越現實回歸自然,是玄學的主題,也是文學的主題。自然-人生態(tài)度乃至信仰。人的生存質量是與信仰有關的。文學,是終極關懷,它探究的是人的意義和歸宿。養(yǎng)神-養(yǎng)心。精神乃相當于國之有君。有的人活得高尚,是因為他有一種意念來統(tǒng)攝他的生存。聲無哀樂-關系到主客體的關系,怎么來認識世界,這要從哲學上來講。言盡意-言意之辨,后來成為文學理論的一個重要問題。我認為這和味外味說是有關系的。到唐代出現言意象三者,這個象就是我們說的文學形象。(哲學文學,他們的玄學思想導致文學出現了新的流派玄言詩)13.蘭亭集團(一)超越現實而不是回避現實,阮籍對當時的現實是鄙視的。14.蘭亭集團(二)魏晉士族一方面把持著政權,控制著資源,享受著歡樂,一方面心存危機,感到空虛。面對著無常的生活現實,他要尋找精神依托。王謝這兩家都有藝術傳統(tǒng)。蘭亭集序:這個文字,從快樂到痛苦,就這么快這么短!在自然里面探討快樂和死亡。蘭亭集團把玄學從屋子里搬到了大自然。在玄學的思考里有了山水的對話。15.蘭亭集團(三)司馬氏政權的確立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撐。社會的穩(wěn)定依靠貴族。自然玄理的探討走向山水的享受是蘭亭集團的一個標志。玄對山水,與自然進行對話,在這種交流中人會獲得一些東西。玄對山水就是要在山水中尋找某種東西,帶著某種期待去交流。第二層意思是藝術的感受。體驗,不是理性的思考。玄言詩無體驗。藝術一定要進入體驗才能成為審美。中國詩學的根本就在體驗,沒有體驗何來抒情?體驗的傳達:作者讀者這時自然慢慢由抽象的理念向實體的自然進行過渡。目送歸鴻。飛鴻有所歸啊。青山和流水。中國式的自然,我們從中領悟到很多。16.陶淵明(一)靜穆。阮籍乃分裂之人格,陶潛乃統(tǒng)一之人格。快樂要從與痛苦的搏斗中來。只有深刻地理解我們自己的當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人。人的歷史就只有這么一點,很多東西它都是相通的。陶的安居是他深刻靈魂的安居。超越時代-僅僅屬于他那個時代的作家,時代結束,他就結束了。之所以它還是經典,是因為它和我們所有人還可以對話的。17.陶淵明(二)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百年,終生。百年樹人,學習是終生之事。游仙-玄言-田園:自然-人生哲理的探求。他思考的命題本身和詩歌本身怎么能有一個很好的結合呢?田園詩做到了,它找到了物質的現實的自然。陶找到的這個自然和都市是相對的。陶的回歸是回歸自然的理想和生存的方式,和農民的和出于生計回家種地的自然是不一樣的。田園:和自然比較親近的生活方式人化的自然 山水+小動物即使是田園題材,陶思考的仍然是“鼎鼎百年內”。這就比較厚了。有時我常常在想,這是專門為青年人說的。物我對應、境與意會:凡是在景物中對人生和生命有所體悟,而且以超越現實為旨歸的都可歸入神韻詩的范疇。所以說神韻詩是一種終極關懷。在與對象的交流中詩化自己,由現實走向理想,又由理想回到現實,正是神韻詩得以產生的途徑。18. 山水詩的成熟-謝靈運(一)陶謝只差二十歲。陶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謝象征一個時代的開始。莊老告退,山水方滋。劉宋-平民政權這個時期的山水詩蘊含著對玄理的感悟,它也是探討自然的,是人與自然的一種交流。19. 山水詩的成熟-謝靈運(二)人們精神生活方式的轉變-從哲理到審美我們在與山水自然的交流當中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的,最早的與自然交流的詩歌,自然不是吟詠的主體,人們和自然的交流限于自己的眼前利益(或者是談戀愛,或者是因為衣食之憂),帶有某種功利性。而到了魏晉,人們拋開功利,探討人生的終極價值,一種更遠的關懷。自然:媒介主體 賦有的只有工筆畫的精細,但沒有人與自然的交流,沒有體驗。謝靈運自謝起,山水詩大量出現。1.玄言尾巴。2.寫一個旅游的全過程,比較長,帶有敘事的性質。3.對自然景物的刻畫-極其精細入微 聲色大開-色彩,表現力增強用對句表現景物。開風氣: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警句。從清遠派的角度來說,從謝開始,就是把你欣賞的那個對象(審美對象)仔細地觀察,精微地刻畫,導致了一種新的審美風氣。之前的詩人是不求甚解的,陶滿足于感受的獲得。陶謝有可比性:都關注自然,都有情感。不同:1.陶是把自己的整個人生融入作品,謝是由景生情,部分投入,解決自己的一些苦悶,其他的東西是不擺進去的。2.謝對自然有個性化描寫可愛:白云抱幽石,綠筱媚清漣。“媚”:柳枝和水面之間的交流。 擬人:感受,他把自然山水變成有生命的,和我一樣有情感的。這種煉字是寫自己的感受。自然:池塘生春草-久病,枯草了一個冬季,寒冷-起來一拉開幕布,看到池塘里冒出的春草。那是謝詩中自然的極致謝寫的是感受謝的那種情是脫掉功利了,想得很遠的,他未必想到痛想到冷想到肚子餓,他是在審美,他有一種遠遠的和自然的感應,不那么強烈。陶有時很痛苦,謝是把自己的煩惱扔掉。謝的苦惱是什么呢?就是沒當官。他就在詩的最后把自己的苦惱說一說。還是貴族。20.謝朓(一)山水詩在神韻詩歷史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自然的含義:玄言-哲理 田園 山水 21.謝朓(二)小謝:南朝,文學侍從 晉林八友屬于宮廷文學,政治地位比貴族文學更高,為宮體詩先導。離開宮廷:宣城太守 佳山水(李白)心態(tài):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王維謝朓詩中自然山水意象、人文生活意象并存,不同于大謝,二者交融,開唐詩之先。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柳永小謝向往高遠的境界,這是清遠派的態(tài)度,其脈絡在這里。一個作家對自然在多大的空間中進行觀照,他也將會在多大的空間中觀照這個社會和人生。e.g.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沈德潛說謝詩別有一段深情妙理,有理有情,這與清遠派基本審美態(tài)度有關。玄言詩缺的就是一個情字(情感體驗)。味和情感有關。永明體講究聲韻,押韻、平仄聲調。四聲八病,一句之中四聲交替,上下句間四聲相對,這是一種聲律的嘗試。永明體是唐代格律詩的先聲。謝朓實踐這一學說。格律、情采、警句,詩歌藝術在此時有了一個質的飛躍。由此聯系到神韻,一個人的外在情態(tài),可以用于表現其內在。小謝在大謝的基礎上對詩歌藝術進行了提升。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絲綢進入詩歌了。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這兩句聲音色彩,夢境一樣。這是我的家,而且我就要離開了,這四句其實是舍不得自己的家鄉(xiāng)。整體地表達情感。李白知道的,他喜歡小謝這種情感表達。能這樣寫,這真是唐人表達的態(tài)度。這首詩其實屬于具體的人間情感,它好就好在把自己的情感跟自然水乳交融了。王夫之說小謝每一句都是寫景,每一句都是寫情。他說有一些人智力很低,寫景不知道他在說什么。這一點是被唐人很好地繼承的。22. 謝朓(三)舞蹈-音樂-形象 音樂首先是情感的。詩的音樂性 詩即是歌 詩樂舞不分。押韻是文字的音樂抒情性 音律有助于情感的表達南北朝仄聲韻占多,到唐詩就平聲韻多了,為什么?平聲韻高昂。神韻詩的四個要素1.神韻詩是人與自然審美關系的一種詩體。這里人與自然關系首先表現為天地宇宙與人的狀態(tài)的關系。其次, 它具體指山水田園(人化的自然)與人的關系。感悟宇宙和生命2.神韻詩是一種表現抒寫個人性情的詩體。神韻詩首先是抒情詩,其次,它抒發(fā)的是個人化(個體)的情感。3.神韻詩是一種帶有審美距離的詩體。正是由于有審美距離,因此它就更具有美感。4.神韻詩是追求審美超越的詩體。神韻詩是歸向理想而不是歸向現實的詩,它超越現實,而直指更高遠的理想。23.謝朓(四)小謝開句特佳?!按蠼魅找?,客心悲未央?!卞\心繡口。不善結尾是由于自然意象重于人事意象,二者還不能完全融合。后面不知為何打不開。24. 清澹派與神韻詩的高峰期(一):背景南朝-神韻詩的第一次危機:貴族徹底衰落,一個新的文學集團世俗權貴(劉宋開始)興起。 仿效民歌目光轉移到宮女宮體詩唐:科舉 平民進入政治,人才進入管理階層。社會風向(努力)陳子昂-行為藝術公共空間回頭去看,唐代的大詩人都是平民。南北文化的互補,還有與西域文化的交融(佛教,禪宗,文學舞蹈音樂)。南方文化綿軟,北方文學重于氣質??兹笘|南飛VS木蘭辭唐代文學剛柔相濟25. 清澹派與神韻詩的高峰期(二)唐代詩歌傳統(tǒng)的確立和對南朝文風的改革宮廷作家缺乏生活感受。初唐詩人的不滿是一覽之的,有了改革文風的要求。陳子昂批評南朝:興跡都絕。文學是用什么傳統(tǒng)來反對什么傳統(tǒng)。建安文學成為唐代文學革新重要的旗幟和武器。神韻詩與建安風骨的關系。初唐的革新對唐代文學影響之深。改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