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和感覺器官 第一節(jié)感覺過程的一般原理 感覺是人和動物機體為了保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平衡和適應外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所必須的一種功能 感覺是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中的主觀反映 感覺是由感受器 感覺傳入通路和大腦皮層的共同活動完成的 1 感覺的分類 感覺是我們接受外部事物的主要來源 同時我們身體內部的狀況也存在著感覺來源 所以我們可以把感覺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 從感覺的性質上來看 外部感覺主要是我們人類對于個體實物屬性的外部刺激產生的感覺 也就是這個部分包括了視覺 嗅覺 聽覺和膚覺 溫覺 冷覺 觸覺和痛覺 而內部感覺則是我們人類本身機體對于身體的自我掌握的感覺 包括運動覺 平衡覺和肌體覺 感覺形成的一般過程 1 刺激信號在感受器中的換能和傳導 2 感受器產生的沖動在感覺傳導通路中的傳遞與調控 3 中樞對信息的分析和整合感受器 指專門感受刺激并將刺激的能量轉變?yōu)殡娦盘柕奶厥饨Y構 外感受器位于頭部和皮膚 能感受外環(huán)境的刺激 并將信息傳遞至中樞 引起清晰的主觀感覺 內感受器位于人體各內臟 血管 肌肉 關節(jié) 腦和脊髓等處 能感受內環(huán)境的刺激 但將信息傳入中樞后 不產生主觀感覺 或只產生模糊感覺 對維持機體各功能的協調統一和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起重要作用 2 適宜刺激和不適宜刺激 每種感受器通常只對某種特定形式的能量變化最敏感 這種形式的刺激稱為該感受器的適宜刺激 適宜刺激是感受器最敏感 閾值最低的刺激 如 波長380 760nm的電磁波 可見光 是眼的適宜刺激 16 20000赫茲的空氣振動是聽覺器官的適宜刺激 其它不發(fā)生反應或敏感性很低的能量形式的刺激 叫做不適宜刺激 3 感受器的換能作用及放大作用 即將適宜刺激的能量轉變?yōu)樯镫姷淖饔?當不同刺激作用于不同感受器時 感受器能產生一個局部的 不能進行遠距離傳播的電位變化 稱為發(fā)生器電位或感受器電位 當感受器電位達到一定水平 或經過一定的信息處理過程后 便可觸發(fā)傳入神經產生動作電位 由于感受器對于適宜刺激非常敏感 可以感受到極微弱的能量 經過換能后形成的神經沖動的功率放大了很多倍 例如紅光的單個光子只有3 10 19焦的輻射能 而一個感光細胞受到單個光子的刺激可引起感受器電流約有5 10 14焦的電能 4 感受器的編碼作用和沖動發(fā)放 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轉換成神經動作電位時 不僅僅是發(fā)生了能量形式的轉換 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涵的環(huán)境變化的信息 也轉移到了新的電信號系統即動作電位的序列之中 即編碼作用 中樞就是根據這些電信號序列才獲得對外在世界的認識的 5 感覺的適應 感覺的適應 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受器最初可以得到清晰的感覺 但是當刺激持續(xù)作用時 感覺逐漸減弱 有時甚至消失 這個過程叫做感覺的適應 6 感覺的傳入 每一類感受器都有一定的傳入通路以傳導感受器發(fā)放的沖動 最后傳送到大腦皮層特定的區(qū)域 脊髓的感覺傳導功能 脊髓是接受軀干 四肢和一些內臟器官感覺傳入沖動的基本部位 經脊髓上傳給大腦皮層的感覺傳導途徑有 淺感覺傳導通路 痛覺 溫覺和輕觸覺 感受器脊髓交叉上行丘腦大腦皮層深感覺傳導通路 本體感覺 深部壓覺 感受器脊髓同側上行延髓交叉丘腦大腦皮層脊髓半離斷后 淺感覺的障礙發(fā)生在離斷的對側 深感覺障礙發(fā)生在離斷的同側 丘腦的感覺功能 特異性丘腦皮層投射系統 從外周感受器沿一定的途徑 經丘腦到皮層的上行傳入路徑 主要的傳入通路 感受器一級神經元脊髓 或延髓 二級神經元丘腦 后腹核 三級神經元皮層 非特異性丘腦皮層投射系統 感受器一級神經元脊髓 或延髓 二級神經元腦干多次轉換神經元丘腦 彌散的丘腦網狀核 大腦皮層各區(qū) 是除嗅感受器外其它感受器的共同傳入通路 一個特異性上行傳入系統只傳導一種感覺 點對點投射大腦皮層特定區(qū) 形成清晰特定感覺 而非特異性上行傳入系統與感覺的關系不大 主要起激活作用 維持大腦皮層清醒狀態(tài) 清晰特定感覺形成的背景基礎 除嗅覺以外的所有傳入纖維在大腦皮層之前都終止于丘腦 丘腦是各種感覺沖動的匯集點 感受器 丘腦 大腦皮層 大腦皮層的感覺分析功能 第一體表感覺區(qū) 中央后回 是全身體表感覺的主要投射區(qū) 投射規(guī)律 1 軀體感覺傳入沖動向皮層投射具有交叉性 但頭面部的投射為雙側性 2 投射區(qū)域面積與體表部位的感覺分辨精細程度有關 分辨精細的部位的代表區(qū)大 3 投射區(qū)域總的安排是倒置的 下肢 上肢和頭面部代表區(qū)分別位于頂部 中部和底部 而頭面部代表區(qū)內部的安排是正立的 第二感覺區(qū) 中央前回與腦島之間 區(qū)內投射分布安排是正立的 可能與痛覺有較密切的關系 本體感覺區(qū) 中央前回 與運動區(qū)同 4區(qū) 肌肉 關節(jié)的運動覺 位置覺稱為本體感覺 例 刺激中央前回能引起試圖發(fā)動肢體運動的主觀感覺 內臟感覺區(qū) 混雜于第一體表感覺區(qū)視覺區(qū) 枕葉皮層聽覺代表區(qū) 顳葉皮層嗅覺代表區(qū) 在皮層的投射區(qū)隨進化而縮小 高等動物只有邊緣葉底部與嗅覺功能有關 味覺代表區(qū) 中央后回頭面部感覺投射區(qū)下側 7 感受器的中樞抑制 感受器不只是通過傳入神經向中樞傳送感覺沖動 而且還受到來自中樞的傳出神經支配 這些傳出纖維對感受器的興奮性起調節(jié)作用 其作用多數是抑制性的 當過強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時 中樞便可發(fā)放沖動通過傳出神經來抑制感受器的反應活動 第二節(jié)光感受器與視覺 1 眼的結構 1 眼球壁 鞏膜和角膜 脈絡膜 睫狀體 虹膜 視網膜 2 折光系統 房水 晶狀體 玻璃體 眼球壁主要分為外 中 內三層 外層由角膜 鞏膜組成 前1 6為透明的角膜 其余5 6為白色的鞏膜 俗稱 眼白 眼球外層起維持眼球形狀和保護眼內組織的作用 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 光線經此射入眼球 角膜含豐富的神經 感覺敏銳 中層又稱葡萄膜 色素膜 具有豐富的色素和血管 包括虹膜 睫狀體和脈絡膜三部分 虹膜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 位于晶體前 不同種族人的虹膜顏色不同 中央為瞳孔 睫狀體前接虹膜根部 后接脈絡膜 外側為鞏膜 內側則通過懸韌帶與晶體赤道部相連 脈絡膜位于鞏膜和視網膜之間 脈絡膜的血循環(huán)營養(yǎng)視網膜外層 其含有的豐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 內層為視網膜 是一層透明的膜 也是視覺形成的神經信息傳遞的第一站 視網膜的視軸正對終點為黃斑中心凹 黃斑區(qū)是視網膜上視覺最敏銳的特殊區(qū)域 黃斑鼻側約3mm處有一直徑為1 5mm的淡紅色區(qū) 為視盤 亦稱視乳頭 是視網膜上視覺纖維匯集向視覺中樞傳遞的出眼球部位 無感光細胞 故視野上呈現為固有的暗區(qū) 稱生理盲點 眼內腔和內容物眼內腔包括前房 后房和玻璃體腔 眼內容物包括房水 晶狀體和玻璃體 三者均透明 與角膜一起共稱為屈光介質 房水由睫狀突產生 有營養(yǎng)角膜 晶狀體及玻璃體 維持眼壓的作用 晶狀體為富有彈性的透明體 形如雙凸透鏡 位于虹膜 瞳孔之后 玻璃體之前 玻璃體為透明的膠質體 充滿眼球后4 5的空腔內 主要成分為水 玻璃體有屈光作用 也起支撐視網膜的作用 2 眼的調節(jié) 3 眼的折光異常 4 視網膜的結構與機能 色素細胞層 營養(yǎng)保護作用 感光細胞層 視錐 視桿細胞 感光換能并產生感受器電位雙極細胞層 傳導感受器電位 節(jié)細胞層 神經節(jié)細胞 產生并傳導動作電位 5 視錐細胞與視桿細胞 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所以能感受光波 是由于它們外段的片層結構中的蛋白質大部分為感光色素 感光色素在視桿細胞內的為視紫紅質 對光敏感度強 可感弱光 在視錐細胞內為視紫藍質 可感受晝光和各種有色光 在人類的視網膜中 由于存在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 組成了兩種感光換能系統 分別管理明視覺和暗視覺 視錐系統 由視錐細胞和與它們有關的傳遞細胞等成分組成 它們對光的敏感性較差 只有在類似白晝的強光條件下才能被刺激 但視物時可辨別顏色 且對物體表面的細節(jié)和輪廓境界都能看得很清楚 有高分辨能力 這稱為視錐系統或明視覺系統 視桿系統 由視桿細胞和與它們相聯系的雙極細胞和神經節(jié)細胞等成分組成 它們對光的敏感度較高 能在昏暗的環(huán)境中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視覺 但視物無色覺而只能區(qū)別明暗 且視物時只能有較粗略的輪廓 精確性差 這稱為視桿系統或暗光覺系統 6 感光色素的光化學反應 光釋放能量視紫紅質視黃醛 視蛋白視桿細胞興奮黑暗視黃醇 維生素A1 夜盲癥 如果營養(yǎng)不良 缺乏維生素A就會影響視黃醛的補充和視紫紅質的再合成 因為視紫紅質不足 視桿細胞不能發(fā)生正常的光化學反應 光敏感度下降 在傍晚或夜間看不清物體 這種病叫夜盲癥 視覺形成途徑 視網膜的感光系統 視錐系統和視桿系統 光化學反應細胞興奮產生動作電位神經沖動視覺傳導束 傳入神經 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視覺 第三節(jié)聲音感受器與聽覺 1 傳聲途徑與聽覺的形成聽覺是由耳 聽神經和聽覺中樞共同完成的 聲波傳音系統耳蝸內淋巴振動感音系統換能神經沖動聽神經聽覺中樞聽覺 2 耳的結構與機能 前庭 鼓膜 咽鼓管 鼓室 1 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我們通常講的 耳朵 其實只是耳廓這一部分 有收集聲音的作用 2 中耳由鼓膜 鼓室 聽小骨和咽鼓管構成 鼓膜是外耳與中耳的分隔 也是鼓室的外壁 鼓室是一個空腔 內含人體中最小的骨頭 聽小骨 錘骨 砧骨和鐙骨三塊聽小骨組合成聽骨鏈 一端連接鼓膜 另一端連接到內耳的聽覺組織 聲波在耳道中傳遞時先振動鼓膜 然后鼓膜再通過聽骨鏈將振動傳遞至內耳 咽鼓管連接鼻咽部和中耳 它可以調節(jié)中耳與外界氣壓的平衡 使中耳與外界環(huán)境的氣壓保持一致 3 內耳內耳結構復雜 所以又稱為 迷路 由前部的耳蝸 中部的前庭和后部的半規(guī)管組成 聲波可經過氣傳導和骨傳導兩個途徑傳至內耳 氣傳導 聲波經外耳道空氣傳導引起鼓膜振動 鼓膜的振動經過聽骨鏈的傳遞可變成前庭窗的振動 引起內耳耳蝸淋巴液的移動 使聽覺毛細胞感受壓力產生興奮 激發(fā)聽神經產生動作電位 傳至聽覺中樞 形成聽覺 骨傳導 聲波直接引起顱骨的振動 再引起內耳淋巴振動 形成聽覺 耳蝸的作用 感受聲音刺激 并對聲音信息初步分析 將傳到耳蝸的機械振動變成聽神經纖維上的動作電位 上傳到大腦皮層中樞而產生聽覺 前庭器官的作用 前庭和半規(guī)管合稱為前庭器官 是人體對自身運動狀態(tài)和頭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 前庭器官的感受細胞為毛細胞 機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頭在空間位置的變化引起毛細胞興奮 使相應神經的沖動頻率發(fā)生改變 傳到中樞引起特殊的運動覺和位置覺 同時出現各種軀體和內臟功能的反射性變化 前庭可以感受頭部位置的變化和直線運動時速度的變化 半規(guī)管可以感受頭部的旋轉變速運動 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樞以后 就引起一系列反射來維持身體的平衡 例如 人乘坐電梯時 因電梯突然上升 會反射性地引起下肢伸肌的緊張降低而使下肢屈曲 電梯突然下降時 伸肌緊張加強而腿伸直 這就是前庭器官的姿勢調節(jié)反射 其意義在于維持機體一定的姿勢和保持身體平衡 前庭器官受到過強或過久的刺激或刺激未過量而前庭功能過敏時 常會引起惡心 嘔吐 暈眩等現象 如暈船 暈車或航空病 3 聽覺障礙 1 傳導性聾 聽覺障礙來自外耳和中耳外耳道堵塞 鼓膜瘢痕和聽骨運動障礙 2 感音性聾 由于柯蒂氏器和耳蝸的神經損傷引起的聽覺障礙 3 中樞性聾 由聽神經通路 各級聽覺中樞以及大腦皮層的病變造成的聽覺障礙 第四節(jié)其它感受器 1 嗅覺嗅覺的感受器是嗅細胞 當有氣味的氣體分子刺激嗅細胞后 產生神經沖動經嗅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康輕食吧承包經營及特色菜品開發(fā)合同
- 茶樓招牌設計與制作及整體裝修合同
- 智能溫室彩鋼大棚設計與施工總承包合同
- 車輛裝飾升級方案
- 新安全法考試題及答案
- 商業(yè)街區(qū)場地使用權置換及合作開發(fā)合同
- 庫存控制模型課件
- 醫(yī)療物資啟運方案
- 電氣維護培訓課件
- 公園噪音改造方案
- D500-D505 2016年合訂本防雷與接地圖集
- 圍手術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
- 漏肩風(肩周炎)中醫(yī)臨床路徑及入院標準2020版
- 光面爆破知識講座課件
- 工程結構檢測鑒定與加固第1章工程結構檢測鑒定與加固概論課件
- 高鐵站裝飾裝修方案
- 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組織和安全措施設置+第1部分:交通安全設施設置-(高清現行)
- 質量整改通知單(樣板)
- 杭州市高級中學2022年高一新生素質測試(分班考)模擬試卷
- 《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2022年版)
- 短視頻:策劃+拍攝+制作+運營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