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六章彈簧,第十六章彈簧,16-1彈簧概述,16-2圓柱螺旋彈簧的結構、制造、材料及許用應力,16-5其它彈簧簡介,16-3圓柱螺旋拉壓彈簧的設計計算,16-4圓柱螺旋扭轉彈簧的設計計算,工作特點:彈簧在外力作用下能產生較大的彈性變形,在機械設備中被廣泛用作彈性元件。,功用:1.控制機構運動或零件的位置;如凸輪機構、離合器、閥門等;,16-1彈簧的功用和類型,3.存儲能量;如鐘表儀器中的彈簧;,4.測量力的大?。蝗鐝椈沙又械膹椈?螺旋彈簧,圓柱形,截錐形,按形狀分,按受載分,拉伸彈簧,壓縮彈簧,扭轉彈簧,5.改變系統(tǒng)的自振頻率。,分類,2.緩沖吸振;如車輛彈簧和各種緩沖器中的彈簧;,分類,螺旋彈簧,圓柱形,截錐形,按形狀分,按受載分,拉伸彈簧,壓縮彈簧,扭轉彈簧,環(huán)形彈簧,平面渦圈彈簧儀表中儲能用,板彈簧,碟形彈簧,教授研制,教授研制,16-2圓柱螺旋彈簧的結構、制造方法、材料及許用應力,一、圓柱螺旋彈簧的結構形式,壓縮彈簧在自由狀態(tài)下,各圈之間留有一定間距。,支承圈或死圈兩端有3/45/4圈并緊,以使彈簧站立平直,這部分不參與變形。,磨平,端部磨平重要彈簧,端部不磨平一般用途,磨平長度不小于3/4圈,端部厚度近似為d/4,壓縮彈簧的總圈數:,n1=n+(1.52.5),為使工作平穩(wěn),n1的尾數取1/2,變形用,n為有效圈數,圓柱螺旋壓縮彈簧,拉伸彈簧,(1)各圈相互并緊=0;,(2)制作完成后具有初拉力;,(3)端部做有拉鉤,以便安裝和加載。,拉鉤形式:半圓鉤環(huán)型、圓鉤環(huán)型、轉鉤、可調轉鉤。,改進后的結構,拉伸彈簧的結構尺寸計算與壓縮彈簧相同。,特點:結構簡單、制造容易、但彎曲應力大。應用于中小載荷與不重要的場合。,特點:彎曲應力小。適用于變載荷的場合,但成本較高。,二、彈簧的制造,制造過程:卷繞、端面加工(壓簧)或拉鉤制作(拉簧或扭簧)、熱處理和工藝性試驗。,冷卷:d12mm,不易淬透,故僅適用于小尺寸的彈簧。,優(yōu)點:適用于承受變載荷、沖擊載荷或工作溫度較高的彈簧。,選用原則:充分考慮載荷條件(載荷的大小及性質、工作溫度和周圍介質的情況)、功用及經濟性等因素。一般應優(yōu)先采用碳素碳簧鋼絲。,彈簧的許用應力,彈簧的許用應力主要取決材料品質、熱處理方法、載荷性質、彈簧的工作條件和重要程度,以及簧絲的尺寸等,彈簧按載荷分為三類:,I類彈簧:受變載荷作用次數106,或很重要的彈簧。,II類彈簧:受變載荷作用次數在103105,或受沖擊載荷的彈簧,或受靜載荷的重要彈簧。,III類彈簧:受變載荷作用次數在103,或受靜載荷的彈簧。,表16-1螺旋彈簧的常用材料和許用應力,材料,名稱,牌號,65、700.3B0.4B0.5B40120,碳素彈簧鋼絲,60Si1Mn480640800402004550HRC,合金彈簧鋼絲,類彈簧I,青銅絲,類彈簧II,類彈簧III,推薦使用溫度/,推薦硬度范圍,特性及用途,強度高,性能好,但尺寸大了不易淬透,只適用于小彈簧,50CrVA450600750402104550HRC,4Cr13450600750403004853HRC,QSi3-1270360450,QSn4-3270360450,4012090100HBS,彈性和回火穩(wěn)定性好,易脫碳,用于制造受重載的彈簧,有高的疲勞極限,彈性、淬透性和回火穩(wěn)定性好,常用于承受變載的彈簧,耐腐蝕,耐高溫,適用于做較大的彈簧,耐腐蝕,防磁好,許用切應力/MPa,表16-2碳素彈簧鋼絲的抗拉強度極限,節(jié)距:t=d+,max最大變形量。F2為最大載荷,通常t(0.30.5)D2,=59,間距:,max,0.8n,螺旋升角:,彈簧絲的展開長度:,D2n1,cos,L=,t,D2,=tan-1,一、幾何尺寸計算,16-3拉伸(壓縮)彈簧的設計計算,自由高度:,H0=n+(n1+1)d,兩端并緊不磨平結構:,H0=n+(n1-0.5)d,對于兩端并緊磨平結構,并緊高度:Hs=,(n1+1)d,(n1-0.5)d,表16-3圓柱螺旋彈簧幾何尺寸計算,mm,續(xù)表16-4圓柱螺旋彈簧幾何尺寸計算,mm,二、彈簧的特性曲線,特性曲線載荷-變形曲線,壓縮彈簧的特性曲線,壓縮彈簧的特性曲線,最小工作載荷:,Fmin=(0.10.5)Fmax,最大工作載荷Fmax,在Fmax的作用下,max,彈簧在安裝位置所受壓力,它能使彈簧可靠地穩(wěn)定在安裝位置上。,極限載荷Flim,最小變形min,對應的變形max,極限變形lim,F0時彈簧才開始變形。,故截面BB上的載荷可近似取為:,彈簧受軸向載荷F時,作用在軸向截面AA上的有,扭矩T=FD2/2,軸向力F,在法面BB上的力有,橫向力F,軸向力F,彎矩M=Tsin,扭矩,=59sin0,cos1,扭矩T=FD2/2,=Fcos,=Fsin,T=Tcos,橫向力F,三、彈簧受載時的應力與變形,簧絲受力分析,截面受力,彈簧的應力,扭切應力,剪切應力,合成應力,C旋繞比,或彈簧指數。,未考慮簧絲曲率的應力,由于0.5/C遠小于1,故由F引起的剪切應力可忽略。,若考慮螺旋升角和簧絲曲率對應力集中的影響,實際應力分布與理論分析有差別。,實踐證明,彈簧內側m點最容易產生破壞。,彈簧的曲度系數,強度條件,設計公式,其值可直接查表右表可得,引入系數K來補償螺旋升角和簧絲曲率的影響,得,彈簧的變形,在軸向載荷的作用下,彈簧產生軸向變形,取微段分析,微段軸向變形量d,n為有效圈數,G-材料的切變模量,根據材料力學有關圓柱螺旋彈簧變形的計算公式,鋼G=8104MPa,青銅G=4104MPa,C,k,C值過小制造困難,內側應力;,常用值C=58。,C值過大彈簧容易顫動。,n為有效圈數,彈簧的最大變形量:,(1)對于壓縮彈簧和無預應力拉伸彈簧,(2)對于有預應力的拉伸彈簧,拉伸彈簧的初拉力取決于材料、簧絲直徑、旋繞比和加工方法??砂从覉D選取。,初拉力的計算,四、彈簧設計計算步驟,設計要求,有足夠的強度,符合載荷變形曲線的要求(剛度要求),不發(fā)生側彎(失穩(wěn)),已知條件:最大工作載荷Fmax和相應的變形max,其它要求(如工作溫度、安裝空間的限制等),計算步驟:,(1)選擇彈簧材料及結構形式;,(3)根據安裝空間初設彈簧中徑D,由C值估取彈簧絲直徑d,并查取彈簧絲的許用應力;,(4)試算簧絲直徑,(2)選擇旋繞比C,通??扇58,并算出補償系數K值;,(5)根據變形條件求出彈簧工作圈數,對于有預應力的拉伸彈簧,對于壓縮彈簧或無預應力的拉伸彈簧,(6)檢查D2、D1、H0是否符合安裝要求等;,(7)驗算,強度驗算,振動驗算,穩(wěn)定性驗算,強度校核,(a)疲勞強度校核,F1安裝載荷;,1預壓變形量;,F2最大載荷;,2最大變形量;,強度條件,當彈簧的設計計算及材力學性能數據精確性高時,取SF=1.31.7;當精確性低時,?。篠F=1.82.2。,0的含義按下頁表選取,(b)靜強度校核,強度條件,變載荷作用次數N10410510610700.45B0.35B0.33B0.30B,表16-6彈簧材料的脈動循環(huán)極限0,當彈簧的設計計算及材力學性能數據精確性高時,?。篠S=1.31.7;當精確性低時,?。篠S=1.82.2。,振動驗算,對于承受變載荷的彈簧,當加載頻率很高時,容易引起彈簧的諧振而導致彈簧破壞。因此要進行振動驗算,以保證工作頻率遠低于基本自振頻率。,圓柱螺旋彈簧的基本自振頻率為,將kF和mS代入后,可得,其中彈簧剛度,彈簧質量系數,為避免彈簧發(fā)生嚴重振動,要求,當不能滿足以上要求時,應重新設計,增大kF或減小mS。,失穩(wěn),當b大于許用值時,彈簧工作時會彎曲而失穩(wěn)。,高徑比b=H0/D2,5.3兩端固定的彈簧,3.7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轉動,Fmax,其中:Fc穩(wěn)定時的臨界載荷;,Cu不穩(wěn)定系數,Cu,246810,0.80.60.40.20,b=H0/D2,兩端回轉,一端固定一端回轉,失穩(wěn),注意:導桿、導套與彈簧之間的間隙不能太大,工作時需加潤滑油。,內部加裝導向桿或外部加導向套,若FcFmax,則要重新選取參數,以保證彈簧的穩(wěn)定性。如果受條件限制,不能改變參數時,可采取如下措施,一、圓柱螺旋扭轉彈簧的結構,結構:,特點:外形和拉壓彈簧相似,但承受力矩載荷。,16-4圓柱螺旋扭轉彈簧的設計計算,扭轉彈簧的軸向長度H0=n(d+0)+2Hh,N有效圈數;,0軸向間距,一般取0=0.10.5mm,D簧絲直徑;,2Hh掛鉤長度;,應用實例:用于壓緊和儲能,如門的自動復位、電機中保持電刷的接觸壓力等。,二、扭轉彈簧的特性曲線,在材料的彈性極限內,扭轉彈簧的載荷(扭矩)與變形(轉角),特性曲線也是呈線性變化。,Tlim、lim極限工作扭轉及極限轉角;,Tmax、max最大工作扭轉及轉角;,Tmin、min最小工作扭轉及轉角;,一般取Tmin=(0.10.5)Tmax。,強度條件,扭轉變形,W截面系數,1.25,E材料彈性模量,I簧絲截面慣性矩,n彈簧有效圈數,D2彈簧中徑。,三、圓柱螺旋扭轉彈簧的計算,在扭矩T作用下,簧絲任意截面BB內的載荷為,彎矩M=Tcos,因為很小,則可認為扭簧只承受彎矩MT,扭矩T=Tsin,剛度,(1)對于精度高的扭轉彈簧,圈與圈之間應留有間隙,以免載荷作用下,因摩擦而影響其特性曲線。,(2)扭轉彈簧的旋向應與外加力矩一致。彈簧內側的最大工作應力(壓)與卷繞產生的殘余應力(拉)反向(抵消),從而提高承載能力。,(3)心軸和彈簧內徑之間必須留有間隙。避免因D2減小而抱軸。,設計要點:,已知條件:最大工作載荷Fmax和相應的變形max,其它要求(如工作溫度、安裝空間的限制等),設計確定:彈簧絲直徑、彈簧中徑、工作圈數、彈簧的螺旋升角和長度等。,四、圓柱螺旋扭轉彈簧的設計步驟,計算步驟:,(1)選擇彈簧材料及許用應力,以及扭簧的結構形式;,(3)根據安裝空間初設彈簧中徑D,由C值估取彈簧絲直徑d,并查取彈簧絲的許用應力;,(4)試算簧絲直徑d,(2)選擇旋繞比C,通??扇58,并算出補償系數K1值;,檢查尺寸是否合適。,(5)根據變形條件求出彈簧工作圈數,(6)計算彈簧絲長度,16-5其它彈簧簡介,一、碟形彈簧,結構特點:用鋼板沖制而成,外形象碟子。往往將多個組合使用,載荷、變形:軸向力沿周邊均勻分布、h變小而產生軸向變形。,特性曲線:呈非線性,變形取決于比值h/t變化。,重要特性:當h/t1.5時,中間一段接近于水平。,利用這一特性可在一定變形范圍內保持載荷的恒定。例如在精密儀器中,可利用碟形彈簧使軸承端面的摩擦力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在密封墊圈中利用這一特性使密封性能不受溫度的影響。,教授研制,加載,卸載,碟形彈簧組合形式,對合式組合彈簧,變形量增加,承載力不變。,由于簧片之間存在摩擦損失,導致加載和卸載特性曲線不一樣。,吸振能力,疊合式組合彈簧,摩擦阻尼大,特別適用于緩沖和吸振,在變形量不變時,承載力大大增加。,摩擦消耗的能量陰影面積,優(yōu)點:,變形量小、承載能力大、在受載方向空間尺寸小。,用途:,常用作重型機械、飛機等的強力緩沖彈簧,以及在離合器、減壓閥、密封圈、自動控制機構中獲得了廣泛地應用。,缺點:,用作高精度控制彈簧時,對材料和制造工藝(加工精度、熱處理)要求較嚴,制造困難。,復合式彈簧:,可同時增加變形量和承載能力,二、環(huán)形彈簧,工作原理:在軸向載荷的作用下,內外圓環(huán)的接觸面之間將產生很大的法向反力,迫使內環(huán)直徑減小、外環(huán)直徑加大;當卸載后,由于環(huán)的角大于摩擦角,彈簧在彈性內力的作用下復原。,特性曲線:加載曲線與卸載曲線不重合,摩擦耗能大。由于內外圓環(huán)的接觸錐面之間產生很大的摩擦力,工作中由于克服摩擦力而消耗很多能量。,應用:因具有很強的緩沖吸振作用,常用于緩沖裝置。,AB段為彈簧內力克服靜摩擦力的情況,結構特點:由若干個帶錐面的內外圓環(huán)組合而成的一種壓縮彈簧。,特性曲線:,三、平面蝸卷彈簧(發(fā)條彈簧),結構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收貨作業(yè)流程規(guī)范
- 12.3+實驗: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 初中創(chuàng)新實驗說課課件
- Thaigranatumin-I-生命科學試劑-MCE
- 保護海洋課件小學生
- PROTAC-STING-degrader-3-生命科學試劑-MCE
- 開學第一課收心教育
- 老年護理噎嗆案例
- 蜂窩織炎護理課件
- 胃痛中醫(yī)內科學
- 售樓處物業(yè)經理年終總結
- 物業(yè)員工夏季防暑培訓
- 水廠反恐培訓教材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fā)生率
- 煤化工產業(yè)鏈詳解文檔課件
- 大學英語4綜合教程課件教學課件教學
- Module 1 語法Grammar 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與現在進行時八年級英語上冊模塊語法精講精練(外研版)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全冊課件(新版教材)
- 癌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EORTC-QLQ-C30
- 一般工商貿(輕工)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3年山東省藝術本科(美術類)第一次投檔分數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