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文學常識_第1頁
六年級上冊文學常識_第2頁
六年級上冊文學常識_第3頁
六年級上冊文學常識_第4頁
六年級上冊文學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文學常識 1.妙答“一”字詩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清朝嘉慶年間,主人公是陳沆(hng),他是湖北蘄(qi)縣人。他憑借“一帆一槳一漁舟,一位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边@首絕妙的“一”字詩上了船。 2.懷念母親作者季羨林,我們還學過他的文章有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3.窮人作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4.綠山墻的安妮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瑪麗。根鳥作者是中國作家曹文軒。窗邊的小豆豆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小海蒂作者是瑞士作家斯比麗。 5 .“竭澤而漁”這個成語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有一場大戰(zhàn)。狐偃向晉文公獻一計但雍季告誡晉文公狐偃的計策只能偶爾

2、用一次,不是長遠之計。晉文公采納了大臣狐偃的計策取得了勝利。論功行賞時雍季的功勞比狐偃的大。 6.少年閏土作者魯迅。課文節(jié)選自他的小說故鄉(xiāng)。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一生創(chuàng)作和翻譯了很多作品。如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 魯迅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7.有的人是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寫的一首詩。 8.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歷

3、史從古至今涌現(xiàn)出的偉大詩人有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 9.“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為我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中四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藝術之林中的寶貴財富。中國文學從詩經(jīng)、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小說構成了一卷幾千年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史。 唐朝詩人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王之渙等。 宋朝詞人李清照、辛棄疾、秦觀等。 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白樸、貫云石等。10.跑進家來的松鼠作者是俄羅斯的斯克列比茨基,最后一頭戰(zhàn)象作者沈石溪,金色的腳印作者是日本作家 椋(ling)鳩(ji)十。 我們學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還有豐子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 11. 擅長寫動物文學的作

4、家及作品有中國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條獵狗狼王夢,加拿大作家西頓的小戰(zhàn)馬紅脖子,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海狼,日本作家椋鳩十的孤島野犬赤鳥等。 12.俞伯牙、鐘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于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jù)這個傳說創(chuàng)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13.月光曲即月光奏鳴曲或月光,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所創(chuàng)。貝多芬對世界音樂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圣”。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被廣為流傳的交響樂有英雄命運田園合唱。 14.“響遏行云”這個成語故事講述了在戰(zhàn)國時期有個叫薛譚的青年拜秦青學歌唱。學了一段時間后薛譚自認為已學到本領便向老師辭別。在送行時秦青唱了一支非常悲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