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nèi)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黃生借書說》《黔之驢》_第1頁
課內(nèi)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黃生借書說》《黔之驢》_第2頁
課內(nèi)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黃生借書說》《黔之驢》_第3頁
課內(nèi)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黃生借書說》《黔之驢》_第4頁
課內(nèi)復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黃生借書說》《黔之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輔導講義學員編號:學員姓名:年 級:輔導科目:語 文課時數(shù): 學科教師:12授課類型T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黃生借書說黔之驢 內(nèi)容回顧C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黃生借書說 黔之驢知識點復習T義含義知識之使動 用法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nèi)容醐I同九、課文回顧(默寫重點語句,概述課文主要內(nèi)容。)黃生借書說黃生借書說袁枚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 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 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

2、。若業(yè)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度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薄坝嘤缀脮?,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 嶂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苯顸S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 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為一說,使與書俱。內(nèi)容理解:一闡明“書非借不能讀也”的觀點;一緊扣“借書” 一事,指出黃生有幸遇到肯“公書”的人,向 黃生提出希望,讀書要專,歸書要速。勉勵他應該珍惜少年時光,勤奮學習。黔之驢黔之驢 柳宗元黔無驢,有好事者

3、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計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內(nèi)容理解:描述了虛有其表的驢子最終被老虎所食的故事,旨在諷刺當時統(tǒng)治集團中官高位顯,又無才無德、外強中干 的人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4、,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內(nèi)容理解: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說之辭。一般為后人所接受的解釋為,原文中先列舉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層,然后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練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發(fā)奮圖強的濃厚悲劇意識。二、同步典型例題例1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嬋淮笪镆玻詾樯?,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驢一嗚

5、,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玻嬛眨骸凹贾勾硕?!”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9、本文作者是 朝的著名文學家 。(2分)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稍出近之,憋憋然,莫相知 11、下列是從文中得到的啟示,表述最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 生活中我們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弱點。B 不要被生活中強大的東西嚇倒,只要敢于斗爭,定能獲得勝利。C 人有真才實學,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D 認識事物的過程,是觀察探究的實踐過程,是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專題知識梳理(

6、復習中考文言文點擊重點實詞部分要抽查其他義項;,掌握以下三個知識點。如程度一般,在文學常識部分要拓展學習過的相關(guān)作家作品, 如程度較好,重點放在道理啟示、寓意的課內(nèi)外拓展方面,回顧相關(guān)知識在課外 文言文中的呈現(xiàn)。)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知識點(一)文學常識積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作者孟子,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在初中我們還學習過他的文章天時不如地利王顧左右而言他。重點知識點(二)重點字詞句翻譯【通假字】入則無法家 拂士拂通弼,輔弼困于心衡于慮衡通橫,梗塞,不順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重點字詞】所以動心忍性用這些來使堅韌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有所作為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被舉用,被選

7、拔、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國外而后喻知曉征于色表現(xiàn)困于心困惑人恒過常常犯過錯【詞類活用】苦:使痛苦勞:使勞累餓:使饑餓動:使,原動忍:使堅韌【重點句子】(溫馨提示:加粗部分翻譯時需重點關(guān)注。)(1)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2)故天將降大任 于是人也(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4)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知識點(三)課文內(nèi)容、中心、道理啟示把握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內(nèi)容手法理解:孟子在談到艱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為,連舉六名在歷史上有成就人物,是否重 復,為什么?有什么作用?共同特點:出身低微(種田、筑墻、販賣魚鹽、犯人、隱居者、奴隸) ,他們都是經(jīng)過艱苦的 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

8、的才干,后來都被統(tǒng)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yè)。使用排比, 文章富氣勢和說服力。從古到今(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人)多方面舉例,內(nèi)涵豐富,說服力強。為下文“天將降大任 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黃生借書說知識點(一)文學常識積累黃生借書說選自小倉山房文集,作者為清朝袁枚,字子才,號簡齋,又號隨園主人,著有詩歌評論集隨園詩話知識點(二)重點字詞句翻譯【一詞多義】子:子不聞藏書者乎(你)祖父積子孫棄(兒子)然:然天子讀書者(但是)非獨書為然(這樣)為:為一說(寫)非獨書為然(是)若:若不相類(相同)賦若夫(你)焉:子孫棄者無論焉(語氣詞)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代詞,代有書的人)

9、與:往借,不與(給)幸與不幸(和)【詞類活用】1、塞屋(汗:名詞做動詞,使流汗。)2、束焉,度藏焉(高:形容詞作“束”的狀語,“在高處”。)【古今異義】古義今義祖父祖父和父親父親的父親子孫兒子和孫子泛指后代無論不用說表示條件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所有擁有的全部的可惜值得珍惜值得惋惜【重點句子】1、書非借不能讀也。2、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3、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4、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難點知識點(三)課文內(nèi)容、中心、道理啟示把握中心論點:書非借不能讀也內(nèi)容理解:文中的對比論證還有幾處?這幾處的對比意在分析哪幾方面的問題 ?作用是什么?(1)天子、富貴家藏書之多與“余”幼時

10、和黃生無書作對比;(2) 一些人家“祖父”藏書與“子孫”棄書作對比;(3)藏書者有書不讀與“余”和黃生無書可讀作對比;(4)藏書者與借書者對書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5)藏書者與借書者對書的不同心理作對比。(6) “余”幼時與借書者對書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7) “余”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的對比;(8) “余”幼時之“不幸”與黃生之“幸”的對比。這些對比集中起來說明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藏書者往往不讀書;二是唯借書方能讀書。作者 卜 正是在這兩方面事實的基礎(chǔ)上作出“書非借不能讀”這一論斷的。對比論證的作用是可以使觀點更黔之驢知識點(一)文學常識積累黔之驢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

11、學家,我們初中還學習過他的小石潭記 捕蛇者說。文學史有以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曾鞏、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往往用故事來闡明深刻的道理。知識點(二)重點字詞句翻譯 【通假字】1、技止此耳止“通只”,只,僅。2、古今異義稍出近之稍, 因跳踉大闞因,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古義:漸漸今義:稍微。古義:于是今義:因為去,古義:離開今義:前往【一詞多義】把當做 認為的樣子 然而,但的1、以為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以為且噬己也2、然愁愁然,莫相知。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3、之黔之驢的虎見之代驢蹄之代老虎4、益益習其聲漸漸益狎更加5、出稍出近之出來又近出前后出現(xiàn)

12、6、因虎因喜因此因跳踉大闞【重點句子】1、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2、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3、虎因喜,計之日:“技止此耳。”難點知識點(三)課文內(nèi)容、中心、道理啟示把握u禺意聯(lián)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tǒng)治階級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無才無 德、外強中干的某些上層人物。此外,以“三戒”為三篇文章的總題目。并以“黔之驢”為本文的 題目,也表明作者諷刺意圖的指向。但我們也可以不從驢被虎吃掉的角度,而從虎吃掉驢這一相反 的角度,來理解本文的寓意:1、老虎角度:貌似強大的東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zhàn)而勝之。但面對突 如其來的敵人不能貿(mào)然斗爭,要深入調(diào)查

13、探究底細,掌握了敵人的詳細資料時,再攻其要害,方 能勝券在握。2、驢子角度:我們不能做無才無德,外強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實學。生存在優(yōu)勝劣汰的環(huán)境中,要 有自知之明,面對強敵要沉著應付,以智求得生機。3、好事者角度:影射為某些官僚主義者不顧實情,貿(mào)然引進,致使人才被荒廢扼殺。二、專題精講(以下鞏固練習如果完成得不理想的話,可以多做一些專題匯編講義中的練習,加以鞏固。)例題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 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

14、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9、作者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是繼孔子以后 學派的代表人物。( 2分)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11、下列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A第一段為下文論述人才的成功必須經(jīng)歷磨難做事實論據(jù)。B第二段運用排比句是論證了人才須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C第三段的論述是從個人推及國家:生于憂患;多難興邦。D文章圍繞個人和國家之間的生死存亡關(guān)系提出中心論點。例題2:1用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

15、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 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 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比魳I(yè)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度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2: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嶂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3:泠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 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9、選文的作

16、者是 (朝代)的文學家( 人名)。(2分)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3分)借,不與,歸而形諸夢。11、下面說法 有誤的一項是()(3分)A “書非借不能讀”是本文的觀點,意思是: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認真地讀。B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表明了借書者想把書據(jù)為己有的心理。C全文主要運用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如作者少年借書的經(jīng)歷等就是事例。D選文主要的寫作意圖是告誡黃生要懂得珍惜機遇、讀書要專心致志。例題3 (選做):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嬋淮笪镆?,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 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

17、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計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毓,斷其喉,盡其肉,乃去。9、本文作者柳宗元是 (朝代)文學家,初中階段我們還學過他的作品。(2分)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第一段寫了老虎初見驢,小心謹慎地觀察。B第二段寫了老虎認清驢,大膽吃掉了對方。C本文中運用了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生動刻畫了老虎的形象。D本文本文詳略得當,詳寫驢,突出了驢外強中干的形象。三、專題過關(guān)檢測題1 :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

18、高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 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舜發(fā)于吠畝之中發(fā):()(2)人恒過然后能改過:()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1)俄其體膚翻譯:(2)行拂亂其所為翻譯:3、閱讀第段,說出就“國”而言, “死于安樂”中的“安樂”指的是什么。(3分)檢測題2:黃生借書說(節(jié)選)余幼好書,家貧難致

19、。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 嶂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為一說,使與書俱。1、選文作者是 朝的 (人名)。(2分)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3 .作者寫本文的真正用意是(3分):檢測題3 (選做):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

20、,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毓,斷其喉,盡其肉,乃去。9、黔之驢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學家 ,在初中階段我們還學過他的文章 。(2分)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虎初見驢時,“蔽” “窺”勾畫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B “稍出近之”至“蕩倚沖冒”而激怒驢,寫虎一再試探,處處可見虎的生性大膽和工于心計。C本文以細致入微的刻畫見長。寫虎,不僅刻

21、畫其外貌、動作,還描寫其心理活動。其中寫虎與驢爭斗的動作和心理尤為出色。D這篇寓言生動形象,成功刻畫了人格化了的驢和虎的形象。W能力.一、能力培養(yǎng)(如程度較好,請你自己先進行講解,在概念講解部分不需要太深入,能夠判斷出兩種用法,準確翻譯相關(guān) 詞語即可。)遷移: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某些動詞或用如動詞的形容詞等在充當謂語時,主語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是使 賓語所代表的人物施行這個動作,表示主語使賓語怎么樣”的一種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帶賓語之后,表示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如:例如捕蛇者說 君將哀而生之乎”句中,主語是"君",但"生"并非&q

22、uot;君"的行為,而是"君"使賓語"之”發(fā)出的行為。"生之"要譯為"使我活",凡在語譯中動詞前要加"使、讓”等詞語的,我們稱之為使動。難點:注意與意用法區(qū)分文言文中的意動用法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用如動詞和名詞用如動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一般可譯為“認為” “以。.為。.” “對。. 感到。.”等。例如: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異: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爱愔?,即“以之為異”(認為這件事奇怪)。/一八上、難

23、點二者區(qū)分點: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chǎn)生某種動作行為,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nèi)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人J二、能力檢測檢測1:(重點掌握課內(nèi)、課外語句。)指出下面句子中哪些詞語是使動用法,請找出來,并解釋該詞語。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漁人甚異之4、勞其筋骨,餓其體膚5、父異焉,借近旁與之6、父利其然也7、凄神寒骨,悄愴幽邃8、汗牛充棟9、春風又綠江南岸10、訕右臂支船1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1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13、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1

24、4、公善之,欲行。檢測2:(選做)程氏愛鳥吾昔少年時,所居書室前,有竹柏雜花,叢生滿庭,眾鳥巢其上。武陽君惡殺生,兒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鳥 雀。數(shù)年間,皆巢于低枝,其 轂可俯而窺也。又有桐花鳳四五百,翔集其間,此皆鳥羽毛至為珍異難見,而能 馴擾,殊不畏人,閭里間見之,以為異事。此無他,不快之誠,信于異類也。有野老言:鳥雀巢去人太遠,則 其子有蛇、鼠、狐貍、鵬、鶯之擾。人既不殺,則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觀之,異時鳥雀巢不敢近人者, 以人甚于蛇、鼠之類也。(選自蘇軾東坡雜記)【注釋】1.武陽君:蘇軾的母親。2. 轂kou :初生的小鳥。 3.快zhi :兇狠。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25、2分)(1)信于異類也 ()(2)去人太遠()2、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此皆鳥羽毛至為珍異難見,而能馴擾,殊不畏人。3、聯(lián)系上下文,眾鳥“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 (2分)4、選文最后“異時鳥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類也” 一句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 (3分)三、能力點評學法總結(jié)一、知識收獲二、方法總結(jié)課后作業(yè)作業(yè)1: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p>

26、若業(yè)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度藏焉,曰: “姑俟異日觀”云爾。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 嶂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為一說,使與書俱。1、以上選文由 朝著名學者 寫給其學生,用以勉勵。(2分)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2分)書非借不能讀也3、判斷下列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乂'。(4分)(1)文中天子、富貴

27、人、其他人及作者本人的事例都證明了 “書非借不能讀也”。()(2)作者寫這篇文章有兩個主要目的:勸勉黃生專心讀書;督促黃生盡快還書。()作業(yè)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4分)(1)傅說 舉于版筑之間 (2)必先聲其心志(3

28、)營益其所不能 (4)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翻譯:3、短文開頭連用六個事例,在內(nèi)容和表達效果上分別有什么作用? (4分)作業(yè)3:黃生借書說(節(jié)選)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嶂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為一說,使與書俱。1、黃生借書說的作者是 (朝代)的

29、(人名)。(2分)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故有所覽輒省記。3、上文第 段作者以自己讀書的親身經(jīng)歷有力地論證了 的觀點。(3分)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日:“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鶴啄其肉,蚌合而箝 其喙.。鶴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鶴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鶴。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攻,以敝 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愿王熟計議之也?!被萃跞眨骸吧??!蹦酥?。, , .(選自戰(zhàn)國策)【注釋】鶴(y u): 一種水鳥。 箝(qi an):夾住。 喙(hu ):嘴。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1)趙且伐燕

30、()(2)以購大眾()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擒之。3、請寫出選文包含的一個成語,并說說它給你的啟示。 (2分)4、為什么蘇代能說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17參考答案:T同步二、同步典例:例1:12012楊浦、崇明】9 .唐柳宗元(2分)10 .(老虎)漸漸出來靠近它,小心翼翼地(觀察它) ,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東西)。(3分)11 . B (3分) A (1 分)C專題二、專題精講:例1:9. (2分)孟子(1分)儒家(1分)10. (3分)在內(nèi)心受到困擾,在思路上受到阻礙, 然后才有所作為。11. (3分)D例2:9.清 袁枚10.(我)前去借書

31、,(他)不借給我,回來后我在夢中還出現(xiàn)了向他借書的情形。11. B例3:9、唐代小石潭記或捕蛇者說10、(老虎)逐漸習慣了驢的叫聲,又走近(了一些) ,出現(xiàn)(在它的)身前身后, (但)始終不敢進攻(它)。11、D三、專題過關(guān)例1:1 .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錯誤(或:犯過失)2 .答案:(1)使他經(jīng)受饑餓(之苦)。(或:使他經(jīng)受饑餓,以致身體消瘦)(2)使他做事不順。(或:所行不順,使所做的事顛倒錯亂。/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不順利。/所行不順,使他的經(jīng)歷總是不順暢如意)3 .答案:無法家拂士,無敵國外患。例2:1 .清(1分)袁枚(1分)2 .(我)去借,(他)不借給我,回來后在

32、夢中還出現(xiàn)我向他借書的情形。(3分)3 .勉勵年輕人應該珍惜年少時光,勤奮學習(3分)例3:9 .柳宗元小石潭記/捕蛇者說10 .(老虎)逐漸習慣了驢的叫聲,又走近了一些,出現(xiàn)(在它的)前前后后,但始終不敢進攻(它)。11 . CT能力檢測1:2使,原動 使堅韌4使勞累 使挨餓8使流汗9使綠10使彎曲11使聽見12使擾亂使勞累13使跟從檢測2:1. (1)使一信任(2)距離,離2 .這種鳥的羽毛是最為珍貴很難得見得到的,但(這種鳥)卻能很馴服不受干擾(地待在那兒),而且也不怕人。3 .因為我的母親對殺生的行為很痛恨,囑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鳥雀?;颍阂驗椋ㄖ魅耍Υ@些鳥雀的誠心,對待這些不同于人類的動物一直守信用。4 .例:人類不能以自然之長的居高心態(tài)來欺壓其它動物,要與其它動物相互信任,和諧共處,不能以惡毒的方式或 態(tài)度來傷害其它動物。我在少年的時候,所居住的書房前,種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蔥蔥地長滿在庭院里,許多鳥在上面筑巢。我的母 親對殺生的行為很痛恨,囑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