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辨證應用中藥溻漬法對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_第1頁
局部辨證應用中藥溻漬法對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_第2頁
局部辨證應用中藥溻漬法對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局部辨證應用中藥溻漬法對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         11-05-15 15:08:00     作者:丁毅,張洪海,呂培文    編輯:studa20【關鍵詞】  溻漬法;中藥泡洗;糖尿病足本院外科應用中藥溻漬系列組方在治療四肢瘡瘍病中有較好療效,其中溻漬號、號方多年應用于糖尿病足不同創(chuàng)面情況的治療,有較好的療效。本研究以前期結果為線索,以局部辨證應用中藥溻漬法參與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的治療,將濕毒蘊阻與氣虛血瘀兩種最常見

2、創(chuàng)面情況納入試驗,觀察對創(chuàng)面及瘡周的影響,并探討其作用機理。1  臨床資料1.1  病例來源    2004年6月2006年6月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外科病房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  診斷與分級標準    按1995年中華糖尿病學會第一屆全國糖尿病足學術會議制定“糖尿病足檢查方法及診斷標準(草案)”1之糖尿病足診斷與分級標準。1.3  創(chuàng)面分型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之脫疽、臁瘡分型標準,并根據創(chuàng)面局部表現自擬,分為濕毒蘊阻型與氣虛血瘀型。1.3.1&#

3、160; 濕毒蘊阻型 主要依據:瘡面腐肉不脫;無或少量新鮮肉芽;膿液稀而穢臭;瘡周皮膚紅或黯紅,或有水腫,或質硬,壓之有疼痛;舌紅或黯紅,質胖或有齒痕,苔黃或白或厚或膩,可有剝苔;脈弦數,或細或滑。其它依據:瘡面或患肢疼痛;患肢可有腫脹;患者可有全身發(fā)熱;瘡周皮溫可有升高;瘡面不斷壞死擴大;口渴;尿黃,便干。主要依據前4項中3項成立加舌脈,其他依據2項成立,即可診斷。1.3.2  氣虛血瘀型 主要依據:腐肉很少或無;肉芽色黯淡不鮮或水腫;無膿液或膿稀而瘡面水滑不臭;瘡面及瘡周無生長;舌淡或黯,質胖大有齒痕,苔白不厚或滑膩或發(fā)灰;脈沉或細或澀,尺脈弱。其它依據:患足

4、涼麻或疼痛;瘡周皮溫可降低;患者可有少氣懶言;患者有神疲乏力;患肢可有皮膚甲錯。主要依據前4項中3項成立加舌脈,其他依據2項成立,即可診斷。1.4  病例納入標準    凡符合糖尿病足診斷標準,臨床分級在級;年齡在2580歲之間;無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和其他全身感染情況;無遺傳性、傳染性疾病,無惡性腫瘤或嚴重營養(yǎng)不良;創(chuàng)面無死腔及引流不暢情況;局部創(chuàng)面情況符合濕毒蘊阻型與氣虛血瘀型標準;創(chuàng)面面積>2 cm2患者均可入選。2  方法2.1  溻漬組    根據糖尿病足分型,濕毒蘊阻型創(chuàng)面應用溻漬號

5、藥液泡洗患足30 mi 后常規(guī)換藥;氣虛血瘀型創(chuàng)面應用溻漬號藥液泡洗患足30 min后常規(guī)換藥。治療期內如兩型創(chuàng)面出現相互轉化情況則用藥也根據創(chuàng)面情況轉換。水溫3040 為宜。2.2  艾利克組    創(chuàng)面應用1%艾利克泡洗患足30 min后常規(guī)換藥。2.3  常規(guī)換藥組    行常規(guī)換藥。2.4  其他治療    以上3組常規(guī)換藥方法及外用藥一致??刂蒲?、改善循環(huán)及并發(fā)癥的處理方法一致,藥物相同,檢測觀察指標作為療前值。4周為1個療程,完成療程后評價療效。2.5 

6、; 藥物制備2.5.1  溻漬號藥液 敗醬草30 g,馬齒莧30 g,蒲公英30 g,黃柏30 g,苦參30 g,赤芍30 g,甘草15 g,在醫(yī)院煎藥室完成。2.5.2  溻漬號藥液 紅花15 g,當歸30 g,蘇木30 g,伸筋草30 g,桂枝30 g,肉桂10 g,紫草30 g,在醫(yī)院煎藥室完成。2.5.3  1%艾利克藥液 市售5%艾利克藥液(成都永安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30215)用無菌蒸餾水稀釋為1%溶液備用。2.6  觀察指標    創(chuàng)面壞死組織與膿苔面積的測定;創(chuàng)面紅色顆粒狀肉芽面積的測定;創(chuàng)周炎性侵潤帶面積的測定;創(chuàng)面滲出情況測定;創(chuàng)面面積測定。按積分法計算治療前后積分;局部微循環(huán)及經皮氧分壓(TCPO2)的測定用瑞典百靈威Image- pro-plus 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微循環(huán)檢測儀檢測,治療前后各1次并記錄數值。2.7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規(guī)定的等級和標準。臨床痊愈: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