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灸法(Moxibustion)是指以艾絨為主要燃燒材料,燒灼、薰熨體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通過經(jīng)絡(luò)腧穴的作用,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灸,灼、燒的意思。說文解字:“灸,灼也,從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灸法古稱“灸焫”(ruò)。廣義的灸法還包括用刺激性藥物敷貼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稱天灸、藥物灸。醫(yī)學(xué)入門·針灸說:“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闭f明灸法與針藥相互補充,相輔相成。一、灸法的材料(一)艾(Moxa)及艾制品(Moxa production)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葉(Moxa leaf)制成的艾絨(Moxa Down)為主,因其氣味芳
2、香,辛溫味苦,容易燃燒,火力溫和。本草綱目載“艾葉能灸百病?!毙轮频陌q含揮發(fā)油較多,灸時火力過強,故以陳久的艾絨為佳。1艾炷(Moxa Cone) 將純凈的艾絨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邊捏邊旋轉(zhuǎn),把艾絨捏緊成規(guī)格大小不同的圓錐狀物稱為艾炷。(見圖624) 有大、中、小之分,小者如麥粒大,中等如半截棗核大, 圖624艾炷大者如半截橄欖大。用于艾炷灸。每燃盡1個艾炷,稱為1壯。 2艾條(Moxa Stick) 又名艾卷,是用艾絨卷成的圓柱形長條。根據(jù)內(nèi)含藥物之有無,又分為純艾條(Pure Moxa Stick)和藥艾條(Medicinal Moxa Stick)兩種。一般長20cm,直徑1
3、.5cm。具有使用簡便,不起泡,不發(fā)瘡,無痛苦,患者可以自灸等特點,臨床應(yīng)用十分廣泛。(二)其他灸材1火熱類灸材(1) 燈心草 別名燈心、燈草,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莖髓,我國各地均有分布。性味甘、淡,微寒,如心、小腸經(jīng)。清心,利尿。因其可用以點油燈而得名,為燈火灸之材料。(2) 黃蠟 又名黃占。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分泌的蠟質(zhì),經(jīng)精制而成。性味甘、淡,平。收澀,生肌,止痛,解毒。為黃蠟灸之材料。(3) 桑枝 別名桑條,方??浦参锏哪壑?。性味苦,平,入肝經(jīng)。祛風濕,通經(jīng)絡(luò),利小便,降血壓。為桑枝灸之材料。(4) 硫磺 天然硫磺礦或含硫礦物的提煉品。性味溫、酸。將本品放于瘡面上點燃以灸疥癬、頑癬
4、及陰疽腫毒等,即稱硫磺灸。(5) 桃枝 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味苦。用燃著的桃枝施灸,可治心腹冷痛、風寒濕痹、附骨陰疽等,即稱桃枝灸。(6) 藥錠 以多種藥物研末和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藥錠(藥片),作為施灸材料。(7) 藥捻 以多種藥物粉末制成藥捻,作為施灸材料。2非火熱類(藥物貼敷法)(1) 毛茛 別名野芹菜、起泡草、老虎腳爪草,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性味辛,溫,有毒。能推黃、截瘧,平喘。鮮品搗爛后,可敷于穴位,做毛茛灸。(2) 斑蟊 為蕪菁科昆蟲南方大斑蟊或黃黑小斑蟊的干燥全體,產(chǎn)于河南、廣西、安徽、四川、江蘇等地。性味辛,寒,有大毒,入大腸、小腸、肝、腎經(jīng)。攻
5、毒逐瘀。本品寒斑蟊素,對皮膚、黏膜有發(fā)赤、起泡作用,可作斑蟊灸。(3) 旱蓮草 又名墨旱蓮,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產(chǎn)于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地。性味甘、酸、涼,入肝、腎經(jīng)。涼血止血,補益肝腎。鮮品搗爛或曬干研末,可作旱蓮灸。(4) 白芥子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產(chǎn)于安徽、河南、山東、四川、河北、陜西、山西等地。性味辛、溫,入肺、胃經(jīng)。利氣豁痰,溫胃散寒,通經(jīng)止痛,散結(jié)消腫。其所含的芥子苷水解后,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作用。研末可作灸材。(5) 甘遂 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產(chǎn)于陜西、甘肅、山東、河南等地。性味苦、寒,有毒,入脾、肺、胃經(jīng)。瀉水飲,破積聚,通二便。研末可作灸材。(6) 天南星 為天
6、南星可植物天南星、異葉天南星或東北天南星的塊莖。產(chǎn)于河南、河北、四川等地;異葉天南星產(chǎn)于江蘇、浙江等地;東北天南星主產(chǎn)于遼寧、吉林等地。性溫味苦、辛,有毒,歸肺、肝、脾經(jīng)。燥濕化痰,祛風解痙,消腫止痛。臨床多用姜汁、明礬制過,為制南星。研末可作灸材。(7) 細辛 為馬兜鈴可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南細辛的全草。性味辛溫,有小毒,歸肺、腎、心經(jīng)。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研末可作灸材。二、灸法的作用(一)防病保健灸法可以激發(fā)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無病時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要方說:“凡入?yún)鞘竦赜位拢w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疬瘟瘧毒氣不能著人也”。扁鵲心書說:“人
7、于無病時,常灸關(guān)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余年壽矣”。以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而達到強身保健目的的灸法稱為保健灸,又稱之為“逆灸”(諸病源候論)。(二)溫經(jīng)散寒灸火的溫和熱力具有直接的溫通經(jīng)絡(luò),驅(qū)散寒邪功用,這正是寒者溫之的具體運用。素問·異法方宜論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臨床上可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和寒邪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瀉、痢疾等病證。(三)扶陽固脫灸火的熱力具有扶助陽氣,舉陷固脫的功能。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闭f明了陽氣的重要性。陽衰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甚則欲脫,此時,就可用艾灸來溫補,以扶助虛脫之陽氣。
8、扁鵲心書說:“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傷寒論也說:“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可見陽氣下陷或欲脫之危證,可用灸法。臨床上,各種虛寒證、寒厥證、虛脫證和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等病證皆可用灸法治療。(四)消瘀散結(jié)艾灸具有行氣活血、消瘀散結(jié)的作用。靈樞·刺節(jié)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diào),弗能取之。”氣為血之帥,血隨氣行,氣得溫則行,氣行則血亦行。灸能使氣機通調(diào),營衛(wèi)和暢,故瘀結(jié)自散。所以,臨床常用于氣血凝滯之疾,如乳癰初起、瘰疬、癭瘤等病證。(五)引熱外行艾火的溫熱能使皮膚腠理開放,毛竅通暢,熱有去路,從而引熱外行。
9、醫(yī)學(xué)入門說:“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fā)”。故灸法同樣可用于某些熱性病,如癤腫、帶狀皰疹、丹毒、甲溝炎等。對陰虛發(fā)熱,也可使用灸法,可選用膏肓、四花穴等治療骨蒸潮熱、虛癆咳喘。三、灸法的種類及其運用灸法種類很多,常用灸法如表6-2。表6-2 灸法的種類 艾 灸 艾 炷 灸直 接 灸無瘢痕灸 瘢 痕 灸 間 接 灸隔 姜 灸 常用灸法隔
10、 蒜 灸 隔 鹽 灸 隔附子餅灸 艾 卷 灸懸 灸溫 和 灸 雀 啄 灸 回 旋 灸 實 按 灸太乙神針 雷火神針 溫 針 灸 溫灸器灸 其他灸法燈 火 灸 天 灸白芥子灸 細 辛 灸
11、0; 蒜 泥 灸 (一)艾炷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Cone)將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稱艾炷灸。艾炷灸可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類。 圖6-25 直接灸 1、直接灸(Direct Moxibustion) 又稱明灸、著膚灸,即將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膚上施灸的一種方法(見圖6-25)。根據(jù)灸后對皮膚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為無瘢痕灸和瘢痕灸兩種。 (1)無瘢痕灸(Non-scarring Moxibustion):又稱非化膿灸,臨床上多用中、小艾炷。施灸前先在施術(shù)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
12、,以增加粘附性。然后將艾炷放上,從上端點燃,當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燙時,用鑷子將艾炷挾去,換炷再灸,一般灸37壯,以局部皮膚充血、紅暈為度。因施灸后皮膚不致起泡,不留瘢痕,故名。此法適用于慢性虛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暈、慢性腹瀉、風寒濕痹和皮膚疣等。(2)瘢痕灸(Scarring Moxibustion):又稱化膿灸,臨床上多用小艾炷,亦有用中艾炷者。施灸前先在施術(shù)部位上涂以少量大蒜汁,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從上端點燃,燒近皮膚時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減輕疼痛(見圖626)。應(yīng)用此法一般每壯艾炷須燃盡后,除去灰燼,方可換炷。按前法再灸,可灸79壯。灸畢,在施灸穴
13、位上貼敷消炎藥膏,大約1周可化膿(膿液色白清?。┬纬删寞彙>寞?6周愈 合,留有瘢痕,故稱瘢痕灸。在灸瘡化膿期間,需注意局部清潔,每天換膏藥1次,以避免繼發(fā)感染(膿液黃稠)。針灸資生經(jīng)說:“凡著艾得瘡,所患即瘥,不得瘡發(fā),其疾不愈?!笨梢娋寞彽陌l(fā)和不與與療效有密切關(guān)系。因此,應(yīng)叮囑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以促進灸瘡的透發(fā)。就灸瘡而言,是局部組織經(jīng)燙傷后產(chǎn)生的無菌性化膿現(xiàn)象,已對穴位局部產(chǎn)生一個持續(xù)的刺激,有治病保健作用。但對身體過于虛弱,或有糖尿病、皮膚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臨床常用于治療哮喘、慢性胃腸病、瘰疬等,但由于這種方法灸后遺有瘢痕,故灸前必須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圖6-26
14、 瘢痕灸緩?fù)磁拇蚍?圖6-27 間接灸 2、間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 又稱隔物灸、間隔灸,即在艾炷與皮膚之間隔墊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見圖6-27)。古代的隔物灸法種類很多,廣泛用于臨床各種病證。所隔的物品有動物、植物和礦物,多數(shù)屬于中藥。藥物因病證而異,既有單方,又有復(fù)方。故治療時,發(fā)揮了艾灸和藥物的雙重作用,而有特殊的效果。現(xiàn)將臨床常用的幾種方法介紹如下。(1)隔姜灸(Moxibustion on Ginger):用鮮生姜切成直徑大約23cm,厚約0.20.3cm薄片,中間以針穿刺數(shù)孔,上置艾炷放在應(yīng)灸的部位,然后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后,可易炷再灸
15、。一般510壯,以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在施灸過程中,若患者感覺灼熱不可忍受時,可將姜片向上提起,或緩慢移動姜片。此法應(yīng)用很廣,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痛、泄瀉、風寒濕痹和外感表證等。(2)隔蒜灸(Moxibustion on Garlic):用鮮大蒜頭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間以針穿刺數(shù)孔,上置艾炷放在應(yīng)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然后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一般灸57壯。因大蒜液對皮膚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將蒜片向上提起,或緩慢移動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療瘰疬、肺結(jié)核、腹中積塊及未潰瘡瘍等。此外,尚有一種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鋪敷蒜泥一層的鋪灸法(長蛇灸),民間用于治療虛勞、
16、頑痹等證。(3)隔鹽灸(Moxibustion on Salt):因本法只用于臍部,又稱神闕灸。用純凈干燥的精制食鹽填敷于臍部,使其與臍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換艾炷。也可于鹽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一般灸59壯。此法有回陽、救逆、固脫之功,但需連續(xù)施灸,不拘壯數(shù),以待脈起、肢溫、證候改善。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急性寒性腹痛、吐瀉、痢疾、小便不利、中風脫證等。(4)隔附子餅灸(Moxibustion on Aconite Cake):以附子片或附子藥餅作間隔物。藥餅的制法,是將附子研成細末,以黃酒調(diào)和,制成直徑約3cm、厚約0.8cm的附子餅,中間以針穿刺數(shù)孔,上置艾炷,放在應(yīng)灸腧穴或患處
17、,點燃施灸。由于附子辛溫大熱,有溫腎補陽的作用,故多于用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遺精、宮寒不孕和瘡瘍久潰不斂的病證。(二)艾條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Stick)又稱艾卷灸。即用桑皮紙包裹艾絨卷成圓筒形的艾卷,也稱艾條,將其一端點燃,對準穴位或患處施灸的一種方法。有關(guān)艾卷灸的最早記載,見于明代朱權(quán)的壽域神方一書,其中有“用紙實卷艾,以紙隔之點穴,于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nèi)覺熱,汗出即瘥”的記載。后來發(fā)展為在艾絨內(nèi)加進藥物,再用紙卷成條狀艾卷施灸,名為“雷火神針”和“太乙神針”。在此基礎(chǔ)上又演變?yōu)楝F(xiàn)代的單純艾卷灸和藥物艾卷久。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為懸灸、實按灸兩種,
18、現(xiàn)介紹如下。1、懸起灸 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1)溫和灸(Mild Moxibustion):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準應(yīng)灸的腧穴或患處,約距離皮膚23cm處進行熏烤(見圖628),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膚紅暈為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覺減退或小兒等,醫(yī)者可將食、中兩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cè),這樣可以通過醫(yī)者的手指來測知患者局部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diào)節(jié)施灸時間和距離,防止燙傷。 圖6-28 溫和灸 圖6-29 雀啄灸(2)雀啄灸(Bird-pecking Moxibustion):施灸時,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并不固定在一定
19、的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施灸,以給施灸局部一個變量的刺激(見圖6-29)。(3)回旋灸(Circling Moxibustion):施灸時,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fù)旋轉(zhuǎn)地施灸(見圖6-30)。以上方法一般病證均可采用,但溫和灸、回旋灸多用于治療慢性病,雀啄灸多用于治療急性病。2、實按灸 施灸時,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處墊上布或紙數(shù)層,然后將藥物艾卷的一端點燃,乘熱按在施術(shù)部位上,使熱力透達深部,若艾火熄滅,再點再按(見圖6-31);或者以布67層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滅,再點再熨。最常用的為太乙針灸和雷火針灸, 圖6-30
20、回旋灸 圖6-31 實按灸適用于風寒濕痹、痿證和虛寒證。太乙神針的通用方:艾絨100g,硫磺6g,麝香、乳香、沒藥、松香、桂枝、杜仲、枳殼、皂角、細辛、川芎、獨活、穿山甲、雄黃、白芷、全蝎各1g。上藥研成細末,和勻。以桑皮紙1張,約30cm見方,攤平,先取艾絨24g,均勻鋪在紙上,次取藥末6g,均勻摻在艾絨里,然后卷緊如爆竹狀,外用雞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紙1層,兩頭留空3cm,捻緊即成。雷火神針的藥物處方:沉香、木香、乳香、茵陳、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g,麝香少許,艾絨100g。其制法與太乙神針相同。(三)溫針灸(Warming-needling Moxibustion)是針刺與艾灸相結(jié)合的一
21、種方法,適用于既需要針刺留針,又須施灸的疾病。在針刺得氣后,將針留在適當?shù)纳疃?,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針尾上搓捏少許艾絨點燃施灸,直待燃盡,除去灰燼,每穴每次可施灸35壯,施灸完畢再將針取出。此法是一種簡而易行的針灸并用的方法,其艾絨燃燒的熱力可通過針身傳入體內(nèi),使其發(fā)揮針和灸的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見圖6-32)。應(yīng)用此法應(yīng)注意防止灰火脫落燒傷皮膚。 (四)溫灸器灸(Mild Moxibustion with Utensil) 圖6-32溫針灸溫灸器是一種專門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溫灸器施灸的方法稱溫灸器灸,臨床常用的有溫灸盒、灸架和溫灸筒等。1、溫灸盒灸 將適量的
22、艾絨置于灸盒的金屬網(wǎng)上,點燃后將灸盒放于施灸部位灸治即可。適用于腹、腰等面積較大部位的治療(見圖6-33)。 2、灸架灸 將艾條點燃后,燃燒端插入灸架的頂孔中,對準選定穴位施灸,并用橡皮帶給予固定,施灸完畢將剩艾條插入滅火管中。適用于全身體表穴位的治療(見圖6-34)。 圖6-33 灸盒 圖6-34 灸架 圖6-35 灸筒3、溫灸筒灸 將適量的艾絨置于溫灸筒內(nèi),點燃后蓋上灸筒蓋,執(zhí)筒柄于患處施灸即可(見圖6-35)。(五)其他灸法又稱非艾灸法,是指以艾絨以外的物品作為施灸材料的灸治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1、燈火灸(Burning Rush Moxibustion) 又稱燈草灸、燈草
23、焠、打燈火、油捻灸,是民間沿用已久的簡便灸法。即取1015cm長的燈芯草或紙繩,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浸漬長約34cm,點燃起火后用快速動作對準穴位,猛一接觸聽到“叭”地一聲迅速離開,如無爆焠之聲可重復(fù)1次。灸后皮膚有一點發(fā)黃,偶而也會起小泡。此法主要用于小兒痄腮、喉蛾、吐瀉、麻疹、驚風等病證。2、天灸(Crude Herb Moxibustion) 又稱藥物灸、發(fā)泡灸。它是將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藥物涂敷于穴位或患處,促使局部皮膚起泡的方法。所用藥物多是單味中藥,也有用復(fù)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灸、細辛灸、天南星灸、蒜泥灸等數(shù)十種。(1)白芥子灸:將白芥子適量,研成細末,用水調(diào)和成糊狀,敷貼于腧穴或患處
24、,以麝香膏固定。敷貼13h,以局部皮膚灼熱疼痛為度。一般可用于治療咳喘、關(guān)節(jié)痹痛、口眼喎斜等病證。(2)細辛灸:取細辛適量,研為細末,加醋少許調(diào)和成糊狀,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貼13h,以局部皮膚灼熱疼痛為度。如敷涌泉或神闕穴治小兒口腔炎等。(3)天南星灸:取天南星適量,研為細末,用生姜汁調(diào)和成糊狀,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貼13h,以局部皮膚灼熱疼痛為度。如敷于頰車、顴髎穴治療面神經(jīng)麻痹等。(4)蒜泥灸:將大蒜搗爛如泥,取35g貼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每次敷貼13h,以局部皮膚灼熱疼痛為度。如敷涌泉穴治療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療扁桃體炎,敷魚際穴治療喉痹等。三、灸感、灸量及灸法
25、補瀉(一) 灸感(Moxibustion Sensation)灸感是指施灸時患者的自我感覺。由于灸法主要是考灸火直接或間接地在體表施以適當?shù)臏責岽碳磉_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除瘢痕灸外,一般以患者感覺灸處局部皮膚及皮下溫熱或有灼痛為主,溫熱刺激可直達深部,經(jīng)久不消,或可出現(xiàn)循經(jīng)感傳現(xiàn)象。(二)灸量古人在運用灸法時,對灸治的量非常重視。千金方說:“頭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須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須少生”,外臺秘要曰:“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壯強實者多灸”。所謂“生”是少灸之意;“熟”是多灸之意。扁鵲心書說:“大病灸百壯,小病不過三五七壯”,由此可以看出,對灸量的掌握是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年齡、施灸部位、所患病情等方面來確定的。臨床上施灸的量,多以艾炷的大小和壯數(shù)的多少來計算。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肛瘺護理課件
- 對口統(tǒng)招數(shù)學(xué)試卷
- 對口本科數(shù)學(xué)試卷
- 東營高考一模數(shù)學(xué)試卷
- 玻璃維修培訓(xùn)課件大全
- 2025至2030磁引導(dǎo)膠囊內(nèi)鏡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2024年汕尾市市直單位招聘政府聘員筆試真題
- 2024年撫順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輔導(dǎo)員考試真題
- 2025至2030餐飲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及發(fā)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 高二基礎(chǔ)數(shù)學(xué)試卷
- 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chǔ)及應(yīng)用考試試題及答案
- NPI流程管理制度
- 化妝初期培訓(xùn)課件
- 2025 年湖北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
- 天然氣公司營銷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國MO(有機金屬)來源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東航食品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公司業(yè)績考核管理制度
- 高中新班主任培訓(xùn)
- 餐廳運營與管理制度
- 村文書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