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的際遇集備教案_第1頁
十三歲的際遇集備教案_第2頁
十三歲的際遇集備教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十三歲的際遇教案【教學目標】1能了解初中語文的學習習慣,如要積極發(fā)言,發(fā)言時聲音要響亮、要說完整而流暢的話;閱讀文章,要善于圈點勾畫;要勤于寫作、經常誦讀等等。本課嘗試著培養(yǎng)這些習慣。2 通過閱讀,能用流暢完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北大的了解。3 通過閱讀,能用完整流暢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作者精神世界的認識。【教學重點】語文學習習慣意識的樹立,對北大的了解,對作者精神世界的認識。課型:新授課教具:多媒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 情境導入北大,是中國的著名學府,代表國內頂級的學術水平,也是每一個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同學們向往北大嗎?了解北大嗎?(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北大風景的相關圖片,激發(fā)學生對北大的向往。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少年大學生田曉菲為紀念北京大學建校90周年寫的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二、 自主學習1、作者介紹:田曉菲,五六歲時,在家長的引導下讀了很多詩和其他文學作品,是個不折不扣“小書呆子”,后來,又學寫作,并在初中時出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她的詩作還獲得“世界兒童詩歌比賽”的國內獎。1985年,十三歲的她被北京大學英語系破格錄取,后來她又出國留學,26歲獲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現(xiàn)在哈佛大學任教。2、釋題:“際遇”即“遭遇”之意,不過多指好的?!笆龤q的際遇”則指作者十三歲時就被“北大”破格錄取一事。這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回憶性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從七歲到十六歲的一段生活,抒發(fā)了對“北大

3、”的無限感激和熱愛之情。3、字詞預習白駒( )過隙 驀( )然 迸( )濺 穹( )窿沉淀 ( ) 積攢 ( ) 綻( )放 嗚咽 ( )摒( )棄 犀( )利 怪癖 ( ) 校hu( )絮( )語 安恬 ( ) 擷( )取 惆( )悵( )檣( )櫓 談笑風shng ( )三、合作交流自由高聲朗讀課文,思考文章寫了哪些內容?文章能分成幾個部分?1、文章敘寫了作者與北大的一段難忘奇緣,從兒時記憶寫到在北大求學的經歷和生活,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北大的無限熱愛和感謝之情。2、討論文章結構(15):寫作本文的緣起。寫“我”進了北大,實現(xiàn)了童年的夢想。(向往北大) (612):寫“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學習生

4、活。(進入北大) (1317):“我”是不系之舟,抒發(fā)“我”對北大的熱愛之情。 (回報北大)總結:這樣三個部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從過去寫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寫到未來;從初識寫到進校,從校內的三年生活再寫到對北大的贊美歌頌。四、點撥探究(重點研讀第一部分)1、個別學生朗讀1-3小節(jié),思考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7歲 初知北大(向往) 10歲 初見北大(自信) 時間順序13歲 進入北大(際遇) 2、齊讀4、5小節(jié),思考作者進入北大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感上有何變化?13歲 一腦子浪漫念頭,對什么都充滿了興趣與好奇16歲 心情不勝涼意,感到有些茫然若失總結變化:三年的學習,作者感到了自己的成長和成熟。3、這

5、一部分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對13歲際遇的集中敘寫。第二課時一、回顧導入二、合作交流(一)研讀第二部分:自由朗讀第二部分,思考下列問題:1、找出這部分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并分層。(6-9)寫北大圖書館給“我”的影響。(10-11)寫北大的人:同學與老師。(12)總結來到北大兩年來的感受難以用“得失”二字來衡量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淚水與歡笑而格外充實的時光。2、“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這一句話怎么理解呢?兩句相輔相成。上句是作者對北大在學術界、思想界、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則表達了要為北大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業(yè)績的雄心壯志。3、作者通過讀北大的書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對北大的

6、評價,試把這些精彩的語句和語段找出來。北大的書最初的感覺后來的感情對學校評價個人成長 個人誓言“蒼白無力”,心中感到“近乎絕望” 開始“進行探尋”,逐漸變得“沉靜、愉悅、安詳” “真理之光”為學生打開神奇之窗,展示新世界 四個“開始”,三個“渴望”北大的人學生師長對學校評價個人成長外表 “專注而入迷”“高聲爭論” “紳士風度”“談笑風生”“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 “因浸透了汗水、淚水與歡笑而格外充實”品質 “敏感”“純潔”“犀利”“機智”“生機勃勃” “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嚴謹治

7、學”“誠懇做人”總結:作者通過談北大的書和人,形成了對北大的評價:(1)北大為一個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擁抱永恒的小女孩打開了一扇神奇的窗子,從這微風吹拂的窗口,透進純潔的真理之光。北大為我展示一個動人的新世界(2)吸引我的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純潔,言談到犀利與機智,為的是永不厭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氣氛。(3)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90年前的源頭出發(f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二)研讀第三部分:自由朗讀第三部分,思考下列問題:1、這一部分主要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抒發(fā)了依戀北大而又最終將離開北大的復雜感情。因為北大不僅僅是母校,它是師長,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2、

8、作者說“我是不系之舟”,這個“不系之舟”在文章里是什么意思?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不系之舟,比喻不受環(huán)境的束縛,始終勇往直前,駛向理想的彼岸的精神。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3、作者為什么說自己是一只“不系之舟”?表達了什么情感?作者沒有安于現(xiàn)狀,而是無時無刻不在追求,向往著大海的波濤,渴望為北大到大海深處擷取最燦爛的珍珠。表達了作者不懈進取的雄心和建功立業(yè),報答母校的情懷。三、 點撥探究本文語言文采斐然,請你對你認為美的語言進行賞析點評。示例:原文:“短短的頭發(fā),天真的目光,還不滿十四歲,完全是一個一腦子浪漫念頭的小女孩,對什么都充滿了興趣與好奇。紛揚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著藍色羽絨衣,在結冰

9、的湖上面擲下一串雪團般四處迸濺的清脆笑聲。如今,秋風又起,樹枝樹葉交織出金色的穹隆。落葉遍地,踩上去很柔軟,好像此時此刻不勝涼意的心情?!?賞析:這段文字將兩年前的天真活潑、好奇,兩年后的沉靜、敏感、多情寫得十分生動具體,特別是將清脆笑聲比作雪團四處迸濺,通感的妙用,將“我”的天真活潑描寫得十分傳神。1、“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90年前的源頭出發(f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風景變換,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擁抱未來的船客,有著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與船工?!逼渲小昂恿鳌薄ⅰ帮L景”、“船客”、“舵手與船工”各比喻什么? 點撥:風景-比喻北大的社會和時代背景。 河-比喻前進的道理歷程(90年) 船客-比喻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學子。 舵手與船工-比喻北大的導師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