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可酮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觀察_第1頁
必可酮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觀察_第2頁
必可酮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觀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可酮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觀察必可酮吸入對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作用。方法支氣管哮喘病人38 例,分為治療組20 例,對照組18 例。對照組口服小劑量控釋茶堿,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吸入必可酮400800 g/ d 。兩組療程均為1個月,分別檢查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 。兩組療程均為12 周,治療期間均不全身應用激素。結果治療后,治療組肺功能有顯著增加,對照組肺功能無明顯變化。結論 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哮喘, 療效可靠,副作用少。 【關鍵詞】 

2、; 支氣管哮喘; 必可酮; 肺功能   支氣管哮喘是由氣道慢性炎癥病變引起的氣道高反應性,在外源性和內源性刺激因素觸發(fā)下而導致廣泛的,可逆的氣道狹窄所產生的臨床綜合征1。2002 012005 08,筆者應用必可酮吸入治療輕中度哮喘患者20 例,取得較好療效?,F報道如下。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38例為我院急診及門診診治輕中度支氣管哮喘患者,均根據1997 年全國支氣管哮喘會議制定的標準2 確診。所有患者無應用糖皮質激素的禁忌證,無2 受體激動劑過敏史,4 周內未全身應用過糖皮質激素。治療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1568歲 ;對照組18 例,男

3、性10 例,女性8例,年齡14 70歲 。 38 例中,輕度哮喘19 例,中度12 例,重度7例。兩組性別、病程及病情程度無顯著差別( P0. 05) 。1.2  方法38 例病人均接受支氣管擴張劑的基礎治療方案,具體為在急性發(fā)作期給予吸入腎上腺素2受體激動劑(特布他林,中國葛蘭素史克制藥有限公司提供,進口藥品許可證號H20040423,規(guī)格5 mg·ml -1) 。所有患者均常規(guī)吸氧、祛痰、氨茶堿適量靜脈滴注, 據病情選用適當抗生素控制感染, 咳、喘明顯緩解后, 口服常規(guī)量氨茶堿代替靜脈滴注氨茶堿治療。在上述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加用二丙酸倍氯米松即必可酮噴吸,400

4、g/次,2次/d。兩組療程均為4周,治療期間均不全身應用激素,并接受哮喘知識的教育與臨床管理。分別在用藥前及療程結束48 h后測定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 , 第1 秒時間肺活量(FEV1),峰流速(PEF)。1. 3  統(tǒng)計方法計量資料以±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2  結果2.1  兩組患者臨床緩解情況38 例患者治療后咳嗽、喘息均緩解, 肺內喘鳴音消失,癥狀改善所需時間比較無統(tǒng)計意義。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VC,FEV1,PEF改善率比較  可以看出規(guī)律吸入必可酮1個月后,患者FVC,FEV1,

5、PEF均有顯著性增加(P0.01)。結果見表1。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的比較(略)2.3  不良反應療程中,治療組有1例出現咽干,1 例出現聲嘶, 停藥后漸消失。         3  討論   過去哮喘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氣道平滑肌功能異常疾病,由平滑肌收縮所引起,以支氣管痙攣為特征。因此治療的重點在于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以應用支氣管擴張劑為主。直到1992 年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發(fā)表了哮喘診斷和治療的國際共識報告后,改變了過去對哮喘的認識,將哮喘定義為“慢性

6、氣道炎癥性疾患”,確立了氣道炎癥在哮喘發(fā)病中的重要性。由于氣道炎癥是長期存在的,為了及早消除支氣管的炎癥,使用具有強力抗炎作用的激素成為治療的首要措施和關鍵。吸入治療對于預防或減少哮喘的反復急性發(fā)作,保護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 GINA) 和我國哮喘防治指南的推薦,其一線藥物治療是吸入糖皮質激素( ICS) 3二丙酸倍氯米松即必可酮(BDP)是應用較為廣泛的ICS。吸入療法的臨床療效主要依賴于局部作用, 而不是全身效應。其主要作用機制是 : 抗炎作用。主要表現為吸入激素后可引起循環(huán)中嗜堿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單核細胞及淋巴細胞數量的減少,而且由于許多趨化因子及活

7、化因子合成受到抑制,使黏膜中肥大細胞和其它炎癥細胞浸潤亦明顯減少,還可以抑制巨噬細胞、嗜堿性細胞和肥大細胞脫顆粒,使單核細胞上的補體、受體的數目減少且活性降低45。 降低呼吸道高反應性。吸入性激素可通過抑制細胞免疫及非特異性抗炎作用阻斷遲發(fā)性哮喘反應,不僅使呼吸道對致痙物的敏感性降低,亦限制了呼吸道對致痙物反應的呼吸道狹窄程度。表面激素吸入對黏附因子表達有直接抑制作用,從而間接抑制細胞黏附。激素能直接作用于毛細血管后靜脈上皮細胞,引起血管收縮,并通過抑制趨化因子和(或) 內皮活化介質的產生/ 釋放,減少炎性介質所致的呼吸道內微血管的滲漏6。分子機制。激素抗哮喘作用可能與改變許多不同基因的轉錄有

8、關,但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抑制與哮喘有關的細胞因子基因的轉錄7。 本研究結果顯示,吸入必可酮4周后,患者肺功能和癥狀明顯改善,且無藥物不良反應的增加,說明必可酮吸入治療哮喘的作用肯定,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緟⒖嘉墨I】  1鐘南山,府 軍,朱元玨. 現代呼吸病進展,第1 版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4:613,2614.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療效判斷標準及教育管理方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20:261 .3林耀廣. 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學及其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5 ,18 (5) :

9、202.4WallenN,Kita H,WeilerD,etal. Glucocorticoidsinhibitcytokinemediatedeosinophil survivalJ.J Immunol,1991, 147 (10):3490.5 WempeJB,TammelingEP,KoeterGH,etal.Bloodeosinophilnumbersandactivityduring24hours:effectsoftreat2 ment with budesonide and bambuterolJ.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2 ,90 (5) :757.6Boschetto P ,Rogers D F ,Fabbri L M ,et al. Corticosteroid inhabition of airway microvascular leakageJ.Am Rev Re2 spi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