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格式職教物理根本知識點第一單元運動和力第一節(jié)運動的描述一質(zhì)點:1、定義:物理學(xué)中,把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叫質(zhì)點。注意:質(zhì)點是人們?yōu)榱耸箤嶋H問題簡化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補充: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學(xué)中,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經(jīng)過科學(xué)抽象而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是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科學(xué)方法,質(zhì)點就是這種物理模型。2 、一個物體能否看作質(zhì)點的條件:主要取決于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的問題中是否屬于次要的、可以忽略的因素,而與物體本身的大小無關(guān)。注意:大的物體,也可以看成質(zhì)點;小的物體在某些時候卻不能看成質(zhì)點。二參考系:1 、機械運動:1定義:物理學(xué)里把物體位置變
2、化叫做機械運動。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在做機械運動。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2、參考系: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參考物體叫做參考系。2任何物體都可選做參考系,但不能選擇物體本身;被選作標準的參考系我們認為它是假定不動的;通常情況下,我們默認的參考系是地面或相對地面截止不動的物體。如:房屋、樹木、大地( 3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jié)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關(guān)鍵:是看物體相對參考系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 5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步驟:1、選定一個參照物。2、觀察比較物體與參照物之間位置有
3、無發(fā)生變化。3、假設(shè)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說明物體相對與參照物是運動的;假設(shè)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物體相對與參照物是靜止的。三時間與時刻:1、時刻:是指某一瞬時,它跟質(zhì)點所在的某一位置相對應(yīng)。它表示的是一瞬間、是一個具體的時間點。,在時間軸上它是一個點。 狀態(tài)量2、時間:是時間間隔的簡稱,是指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它與質(zhì)點所經(jīng)過的某一段位移相對應(yīng)。它表示的是一個時間段,在時間軸上是一段線段。過程量時間是標量。四標量與矢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電場強度等。2 、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時間、長度、質(zhì)量、溫度、體積、面積、速率等。五位移與路程:1
4、、路程:( 1路程是物體從一個位置運動到另一個位置所經(jīng)過的實際路線長度。它表示質(zhì)點實際運動軌跡長度。( 2路程只有大小而無方向,是標量。2、位移:1位移是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物理量,是從物體初位置畫到物體末位置的一個有向線段。2表示位移的方法: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箭頭表示位移的方向,線段的長度表示位移的大小。3位移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一個矢量。( 4物體的位移只與物體的初、末位置有關(guān),與物體實際運動的路徑無關(guān)。( 5直線運動的位移:在直線運動中,兩點的位置坐標之差值就表示物體的位移。注意: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的大小,只有在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六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直
5、線運動:1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且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相等的運動。換句話說:沿直線、速度不變的運動。2 、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且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不相等的運動。沿直線、速度變化的運動 。七速度與速率:1 、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 的比值。( 2定義式:速度 =路程 / 時間 v =s/t(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 是:米每秒,符號是 m/s ;常用單位:千米每小時, 符號是 km/h 換算:1m/s=3.6km/h ;換算技巧:當 m/s化 km/h時,原數(shù)值乘以3、6;當 km/h化m/s時,原數(shù)值除以3、6。( 4速度是矢量。速度大小在數(shù)
6、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由位移的方向決定,與物體位移的方向一樣,即:位移的方向跟物體運動的方向一樣。2、速率:( 1速率是指物體運動的快慢,即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或等價于路程的變化率。它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位移的大小。( 2速率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八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 、平均速度:1定義:作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 的比值,叫做時間t 內(nèi)的平均速度。( 2定義式:平均速度 =總位移 / 總時間s 是運動物體的位移, t 是完成這段位移所需要的時間,( 3說明: a變速直線運動中,不同時間或不同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必須指明求出的平
7、均速度是對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來說的。( b通常說某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多大,一般都指的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的快慢。( c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做平均速率。( 4平均速度是運動物體某個時間段或某一段位移內(nèi)的速度。2、瞬時速度:( 1定義:運動物體經(jīng)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 2說明: a瞬時速度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即物體在這一位置的運動方向。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為速率。( b機動車的速度計指針所指的數(shù)值,就是某時刻機動車的瞬時速度( 3區(qū)分的關(guān)鍵:看這個速度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還是一個時間點上。一段時間內(nèi)的速度是為平均速度,一個時間點上是
8、瞬時速度。第二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一加速度:1、定義:物理學(xué)上,把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速度改變量跟發(fā)生這一變化量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加速度。用字母“ a表示。2、定義式: avt-v0/tv0初速度開場時刻物體的速度vt末速度經(jīng)過一段時間t 時的速度;t 是速度的變化量所用的時間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米/ 秒2,讀作“米每二次方秒,符號是m/s2 ; 常用單位有厘米 / 秒2 cm/s2等。4、物理意義:加速度是反映物體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在數(shù)值上它等于1秒鐘物體速度的改變量。如 a=1 m/s2表示物體每秒鐘速度的改變量是 1m/s。 1加速度不是速度改變量,也不是物體增加的速度。2加速度
9、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5、加速度的方向:( 1通常規(guī)定物體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一樣。( 2加速度的值為正值時,加速度方向和物體的初速度方向一樣,物體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值為負值時,加速度方向和物體的初速度方向相反,物體在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值“正、“負,只反映加速度的方向與物體初速度方向的關(guān)系;不反映加速度值的大小6、加速度、速度、速度改變量的區(qū)別:( 1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改變的快慢,速度描述的是位移改變的快慢。( 2加速度是物體速度改變量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它的大小由物體速度改變量和所用時間共同決定,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guān)。即:物體物體速度
10、大,物體加速度不一定大;物體加速度大,物體速度不一定大;物體速度變化量大,物體加速度不一定大。( 3物體加速度為零時,物體速度可以不為零;物體速度為零,物體加速度可以不為零。二勻變速直線運動:1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定義: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 2特點: (1) 相等時間內(nèi)速度的改變量相等,速度均勻變化;(2)加速度恒定保持不變,即: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變;(3)v一 t 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 3分類: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與初速度方向一樣,物體速度越來越大。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與初速度方向相反,物體速度越來越小。2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t=
11、V0+at當初速度為零時:Vt=atVt 表示物體的末速度 V0 表示物體的初速度 a 表示物體的加速度 t 表示物體的運動時間說明: 1、在實際生活中。汽車剎車停頓后。不會做反向加速運動,而是保持靜止2、題目給出的時間假設(shè)比剎車時間長,汽車速度為零假設(shè)比剎車間短,可利用公式Vt=V0+at專業(yè)資料整理WORD格式1專業(yè)資料整理WORD格式直接計算,因此解題前先求出剎車時間t 。3、剎車時間 t 。的求法由 Vt=V0+at ,令 Vt=0 ,求出 t 。便為剎車時間。即 t0=-(V0/t) 。4 、比較 t 與t0 的大小:假設(shè) t>t0 ,那么 Vt=0 。假設(shè) t<t0 ,
12、那么 Vt=V0+at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的圖像:1 、假設(shè)圖象過原點,說明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如圖2 、圖象不過原點。假設(shè)與縱軸有截距,表示運動物體初速度為",如圖;假設(shè)與橫軸有截距,表示物體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從 t 。開場運動,如圖3 、兩圖線交點說明兩物體在該時刻具有一樣的速度4、圖線是直線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圖線是曲線表示物體做變加速運動,如圖“5 、圖線表示物體速度逐漸減小做勻減速運動·6、圖線在軸下方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方向反向( 與正方向相反 ) 7 、圖線的傾斜程度 ( 即斜率 ) ,反映了速度改變的快慢,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
13、改變得越快;傾斜程度越小。表示速度改變得越慢,如圖線比圖線速度改變得慢說明: 1假設(shè)圖線跨過t 軸,表示在交點時刻速度減為零,之后做反向加速運動如圖2 圖線不表示物體的運動軌跡3 、速度大小的變化情況僅由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的關(guān)系確定,不要認為加速度為負值,就做勻減速運動四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計算公式:1SV 0 t1at 2s1at2、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式:2當初速度為零時,2222當初速度為零時, V t2=2aS、位移與速度的關(guān)系式: Vt -V 0 =2aS3、平均速度公式: V=(V0 + Vt )/2公式中: Vt 表示物體的末速度V0表示物體的初速度a 表示物體的加速度t 表示物體的運
14、動時間S 表示物體的位移注意:在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a取正值;在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a取負值五自由落體運動:1、自由落體運動:( 1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場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2條件:只受重力;“靜止開場初速度為零;下落。注意: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理想化運動模型,這種運動只在沒有空氣的空間里才能發(fā)生。不過,在存在空氣的空間里,如果空氣阻力的影響很小,物體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體運動。( 3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一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注意:1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單個物體不產(chǎn)生力。( 2物體間有力的作用,必定存在兩個物體:一個施力物體,一
15、個受力物體。( 3產(chǎn)生力的兩個物體不一定要相互接觸,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有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注意: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指:物體運動速度的改變、運動方向的改變或者兩者同時改變。(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3、力的作用效果影響因素: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4、力的單位:國際單位牛頓 簡稱“牛用字母 N 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成年人的重力是 500N5、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點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2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
16、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注意:相互作用力與二力平衡力的區(qū)別:( 1他們的兩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點在同一直線上。( 2相互作用力的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而二力平衡力的兩個力那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6、力的表示法:一力的示意圖:1、定義: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在線段的末端標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用線段的起點或者終點來表示力的作用點。2、畫法: (1) 先確定受力物體,通常用方框和圓圈表示。(2) 確定力的作用點,物體同時受到幾個力作用,在分析物體受力或畫物體重力時,作用點一般畫在物體的重心上;在分析單個力時,應(yīng)畫在兩物體接觸面上。(3) 從力的作
17、用點,沿力的方向,用線段畫出力的作用線.(4) 在線段末端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并標上力的大小、符號及單位。重力用 G 、摩擦力、阻力用 f、支持力用 F支、其余的力用 F表示。二力的圖示:力的圖示: 用一條有標度的有方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箭頭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說明: 1、選擇不同標度單位,力的圖示線段的長短可以不同;2 、標度的選取要利于作圖。3、箭尾常畫在力的作用點上( 在有些問題中為了方便,常把物體用一個點代表) 。7 、力的分類:( 1按性質(zhì)命名的力: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力、磁力等;( 2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壓力、動力、阻力、
18、支持力、壓力等等;( 3在力學(xué)X圍內(nèi),按力的性質(zhì)劃分的常見的力有:重力、彈力、摩擦力。專業(yè)資料整理WORD格式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 , 加速度為 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二重力:自由落體運動的兩物體從同一高度下落,不管它們的質(zhì)量、大小有何不同,總是同時著地。1 、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1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面附近的物體。 2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重力作用。自由落體運動的兩物體在任何相等時間內(nèi),它們的速度變化量是相等的。 4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3重力是非接觸力,在空中運動或靜止的物體,所受重力與原來一樣。4在空中運動
19、的物體,假設(shè)不考慮空氣阻力,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2、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1定義: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一樣,這個加速度叫做自由落體加速度,也2、重力的大?。褐亓褪峭ǔKf的重量,他不同與質(zhì)量。1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 其中 g=9.8N/kg它表示質(zhì)量為 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 9.8N 。叫做重力加速度。我們通常用g來表示自由落體加速度。2g 在不同的星體上,數(shù)值不同,在月球上g 的取值約為地球上的1/6.2單位與取值:、單位: m/s22粗略計算中,重力加速度還可取g = 10 m/s23g 的大小還與地球緯度有關(guān),緯度越高,g 的取值越大。、
20、取值:在一般的計算中,重力加速度取g = 9.8 m/s3g的取值影響因素:緯度: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越靠近赤道數(shù)值越小。3、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蛘哒f總是指向地心 。應(yīng)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面是否水平。高度:高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小。4、重心重力的作用點:4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方向:始終豎直向下。1物體的重心可能在物體上,也可能不在物體上。如:圓環(huán)3、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Vt=gt h=gt2/2 V t2 =2gh2物體重心確實定:上述公式中: Vt 表示物體的末速度g表示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質(zhì)量分布均勻、形狀規(guī)那么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t 表示物體的
21、運動時間h表示物體下落的高度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形狀不規(guī)那么的物體的重心與它的質(zhì)量分布有關(guān),可用懸掛法得出。第三節(jié) 重力、彈力、摩擦力5、重心與物體穩(wěn)定性的關(guān)系:物體重心越低,物體越穩(wěn)定。專業(yè)資料整理WORD格式2專業(yè)資料整理WORD格式三彈力:1 、彈性形變和彈力:(1) 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發(fā)生的變化, 叫做形變。(2) 物體在形變后能夠恢復(fù)原狀 , 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3) 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fù)原狀 , 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 , 這種力叫做彈力。(4) 如果形變過大 , 超過一定的限度 , 撤去作用力后 , 物體就不能完全恢復(fù)原來的形狀 . 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
22、2、幾種彈力:常見的壓力、支持力、拉力、推力、X力都是彈力。(1) 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物體間直接接觸;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2) 彈力的方向:總與施力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總與受力物體的形變方向一樣。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壓或被支持的物體。線、繩、鏈條等柔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柔體且指向柔體收縮的方向。3、彈力大小與胡克定律: 1彈力的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guān),形變的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也越大。 2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的大小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F KX說明: F彈簧受到的彈力大小N,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單位是牛每米,符號是N mX是彈簧的形變量,單位是米,
23、既可以是彈簧的伸長量,又可以是彈簧的壓縮量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跟彈簧絲的粗細、材料、彈簧的長度等量有關(guān)。與F、 X的大小無關(guān)。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測力計受力靜止時,它的兩端都受到力的作用,但測力計示數(shù)只表示其中一個力的大小。4、靜摩擦力:( 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外表上有相對運動趨勢時,所受到的阻礙它們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2靜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兩物體相互接觸,且接觸面都粗糙。兩物體間有相互作用的壓力。兩物體接觸面有相對運動趨勢。:靜摩擦力發(fā)生在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間,但運動的物體也可以受靜摩擦力作用。( 3靜摩镲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且跟物體相對運
24、動趨勢的方向相反。:靜摩镲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無關(guān),只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有關(guān)。( 4靜摩擦力的大?。红o摩擦力大小應(yīng)通過受力分析,結(jié)合二力平衡求得 。在物體沒有運動前,靜摩擦力隨外力增大而增大。說明:在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沒有運動前,靜摩擦的大小總與引起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大小相等。靜摩擦力大小在零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即 0 F靜 F靜最大。: F 靜摩擦力不可能無限增大。最大靜摩擦力:就是物體剛開場運動時所需的最小推力即:靜摩擦力的最大值。說明:最大靜摩擦力一般略大于它們之間的滑動摩擦力。一般近似認為它們的大小相等。補充:運動物體的摩擦力的大小始終等于物體勻速運動時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5、運動的物體只有在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所受拉力才等于摩擦力。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而不是阻礙物體的運動。摩擦力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它并不是全是有害的,有時就需要利用摩擦力。第四節(jié)力的合成與分解:一力的合成:1、合力與分力:物體受幾個力共同作用,我們可以用一個力代替這幾個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一樣,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2、力的合成:幾個力,求它們的合力叫力的合成3、共點力: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兩個或多個力的作用,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個點上,或他們的延長線交于一點,這樣的一組力叫做共點力。注意:掌握共點力時,不僅要看這幾個力是不是作用于一個點。還要看它
26、們的延長線是不是交于一個點。4、平行四邊形定那么:求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這個規(guī)那么叫做平行四邊形定那么。5、三角形定那么:幾個力的合力可以把表示這幾個力的有向線段首尾相連,用一個有向線段將第一個力的首赫最后一個力的尾相連,這個有向線段就是這些力的合力。推論:如果 n個力首尾相接組成一個封閉多邊形,那么這 n個力的合力為零6、力的合成規(guī)律:F合指合力的大小,F(xiàn)1、 F2指分力的大小,指兩個分力的夾角( 1當兩個力的夾角為 00即:兩個力方向一樣時 ,合力最大: F合=F1+ F 2,合力方向與兩個力同向。
27、( 2當兩力夾角為 1800即:兩個力方向相反時 , 合力最?。?F合=|F 1F2| ,合力方向與兩力中較大力方向一樣。( 3當兩個力的夾角為 900即:兩個力互相垂直時 ,F(xiàn)合= F12F22;兩個力成某一角度時, 4當兩個力的夾角其他任意角時,F(xiàn)合=F12F 222 F1F2cos。為兩力夾角的余角F1sin方向與 F2 夾角,tan= F2F 1 cos即:合力的大小X圍是: |F 1 F2 | F 合 |F 1+F2| 。 5兩大小為 F 的力,夾角為時,其合力大小為F 合 =2Fcos ,方向在兩力夾角平分線上,當=120°時, F 合 =F.2說明:合力可以大于或等于兩
28、個力中的任何一個力,也可以小于任何一個力。還可以等于零。當兩個力大小一定時,合力隨兩個力夾角的增大而減小,隨兩個力夾角的減小而增大。合力的大小與方向不僅與分力的大小、方向有關(guān),還與它們間的夾角大小有關(guān)。注意: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共點力作用在物體上,也可以用平行四邊形定那么求出它們的合力;但需要先求出任意兩個力的合力,再求出這個合力與第三個力的合力,一直這樣繼續(xù),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完,最后得出的結(jié)果就是這些力的合力。二力的分解:1、補充:銳角三角函數(shù)公式與特殊值:三角函數(shù)銳角正弦 sin 余弦 cos正切 tan 30133正弦: sin =的對邊 / 斜邊223余弦: cos=的鄰邊 / 斜邊4
29、5°221正切: tan =的對邊/ 的鄰邊余切: cot =的鄰邊/ 的對邊2260°313222、力的分解:( 1定義: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2力的分解不唯一,也就是說,同一個力可以分解為無數(shù)對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在實際問題中按力的作用效果來分解。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那么。( 3力的分解的唯一性條件是:兩分力的方向或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4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根據(jù)力和兩個分力方向作平行四邊形;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知識確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3、力的正交分解法:( 1定義:將一個力沿著互相垂
30、直的方向(x 軸、 y 軸)進展分解的方法。正交分解就是把一個矢量分解成兩個互相垂直的矢量,分力的方向可以用正負號來表示,分量為正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規(guī)定的正方向一樣,分量為負值表示分矢量的方向跟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反這樣,就可以把力的矢量運算轉(zhuǎn)變成代數(shù)運算( 2 正交分解步驟:以力的作用點為原點,建立適宜的直角坐標系;讓盡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標軸上。將與坐標軸不重合的力分解成x 軸方向和 y 軸方向的兩個分力,并在圖上標明,用符號Fx和 Fy表示。在圖上標出力與 x 軸或力與 y 軸的夾角,列出Fx、 Fy的數(shù)學(xué)表達式。假設(shè): F 與 x 軸夾角為,那么 Fx=Fcos,F(xiàn)y=Fsin。 F 與 y
31、軸夾角為,那么 Fx=Fsin, Fy=Fcos。與兩軸重合的力需要分解。分別求出兩個坐標軸上各分量的代數(shù)和Fx 與 Fy ,F(xiàn)x=F X1+FX2+FX3+、FY=FY1+FY2+FY3+、正交合成,求出合力大小和方向。合力大?。篎合Fx2Fy2合力方向:tanF x表示合力與Y 軸夾角F y補充:平衡狀態(tài):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的運動狀態(tài),叫做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作用在物體上各個力的合力等于零。即: F 合 =0 或 Fx=0 和 Fy=0 有固定轉(zhuǎn)動軸的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的運動狀態(tài)時,我們就說它處于轉(zhuǎn)動平衡狀態(tài)。它的平衡條件是:作用在物體上各個力矩的代數(shù)和等
32、于零。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所引垂線的長度,單位:牛頓*米;力矩:是表示力對物體作用時所產(chǎn)生的轉(zhuǎn)動效應(yīng)的物理量,力矩 =力 X 力臂 .(M=FL) ;力和力臂的乘積叫做力對轉(zhuǎn)軸的力矩。但凡使物體產(chǎn)生反時針方向轉(zhuǎn)動效果的定為正力矩 ,反之為負力矩。例 1 一個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G。分析重力 G所產(chǎn)生的效果G1解:通過動畫分析重力的得出重力的兩個效果:0G2G1 Gsin :使物體沿斜面下滑G2 Gcos:使物體緊壓斜面 增大時,使物體下滑的分力G1增大,使物體壓緊斜面的分力G2減小。0第五節(jié) 牛頓運動定律:G一牛頓第一定律:1、 歷史上關(guān)于力和運動關(guān)系的兩種不同認識專業(yè)資料整理W
33、ORD格式3專業(yè)資料整理WORD格式( 1古希臘哲學(xué)家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即: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伽俐略通過實驗指出,沒有使物體改變速度的力,物體就會保持自己速度不變即: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3法國科學(xué)家笛卡兒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論點,他指出:如果沒有其他原因,運動的物體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著一條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2、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 1定律的內(nèi)容 :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說明: a. 指出了一切物體物體不受外力
34、或所受外力合力為零時,都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的性質(zhì)慣性b. 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c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jīng)歷事實的根底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3、慣性:( 1慣性的定義及物理意義:物體有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這種性質(zhì)叫做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物體不管在什么情況下是否受力,運動狀態(tài)如何,處于什么環(huán)境總是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固有的屬性,是不能被抑制的。 2慣性和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慣性大?。嘿|(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質(zhì)量不同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難易程度不同,即慣性大小不同。同樣外力作用下,質(zhì)量大的物體運動狀態(tài)難改變,
35、慣性大;質(zhì)量小的物體運動狀態(tài)容易改變,慣性小慣性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與其他無關(guān)如溫度、物態(tài)、位置、速度;慣性不是力,不能說物體受慣性。二牛頓第二定律:1、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1質(zhì)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成正比。即:a 與 F成正比。2作用力一定時,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成反比。即:a與1成正比 .說明:實驗采用控制變量法來探究。m2、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 1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它的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發(fā)生了改變。( 2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物體具有加速度,所以力是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了,也就是物體有了加速度3、牛頓第二定律:1內(nèi)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
36、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這個加速度的合外力的方向一樣2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比例式:F合 ma。或a F 合 /m等式: F合=kma注意: F 合為物所受不是所施的 、外力不是內(nèi)力 、的合力不是分力 ;m 是物體的質(zhì)量,如果研究對象是幾個物體,那么m為幾個物體的質(zhì)量和;a 是物體合力F 合作用下產(chǎn)生的加速度;k 是比例常數(shù); k 在數(shù)值上等于使單位質(zhì)量的物體產(chǎn)生單位加速度的大小。K 的大小由F、 ma 三者的單位決定,在國際單位制中,k=1 。( 3力單位的規(guī)定:使質(zhì)量為 1kg的物體產(chǎn)生 1m/s2加速度的力叫 1N那么公式中的 K1,公式那么簡化為 F=ma
37、即各物理量國際單位制時( 4物理意義:牛頓第二定律反映了物體加速度與它所受外力的合力和物體質(zhì)量間的關(guān)系,說明物體加速度由合力和物體質(zhì)量決定。什么樣的力產(chǎn)生什么樣加速度合外力恒定時,加速度恒定;合外力改變時,加速度也改變; 合外力為零時, 加速度為零 加速度與產(chǎn)生它的力大小成正比, 方向恒一致; 在同樣外力下,質(zhì)量大的物體加速度小,質(zhì)量小的物體加速度大、力與質(zhì)量是決定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外因與內(nèi)因4、在理解與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時。應(yīng)注意以下四點:瞬時性:加速度與力是瞬時對應(yīng)的,有力時才有加速度,外力一旦改變,加速度也立即改變,力與加速度的因果對應(yīng)具有同時性同向性: F=ma是矢量方程,加速度 a的方
38、向與合外力 F的方向一樣;獨立性:物體受多個力的作用時每個分力都獨立產(chǎn)生各自的分加速度,而與是否有其他力的作用無關(guān),合力的加速度等于這些分力加速度的矢量和。適用性:牛頓定律只適用于解決物體的低速運動問題、不能用來處理高速運動問題;只適用于宏觀物體,一般不適用于微觀粒子;研究地面上運動的物體時,必須選取相對于地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為參照系,通常選取地面為參考系。三力學(xué)單位制:1、根本單位和導(dǎo)出單位:( 1根本單位:被選定的幾個根本物理量的單位叫根本單位( 2導(dǎo)出單位:利用物理公式所確定的物理量的單位關(guān)系推導(dǎo)出來的單位叫做導(dǎo)出單位2、單位制:根本單位和導(dǎo)出單位的總和叫做單位制。3、力學(xué)中
39、的根本單位和導(dǎo)出單位:( 1根本單位:長度單位:米 m;質(zhì)量單位:千克 kg;時間單位:秒 s 2導(dǎo)出單位:速度單位:米/ 秒 m/s;加速度單位:米/ 秒2 m/s2力的單位:牛頓N4、國際單位制SI :長度以“米為單位、質(zhì)量以“千克為單位,時間以“秒為單位形成單位制叫國際單位制 SI ,國際單位制SI 又稱米千克秒制MKI制四牛頓第三定律:1、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對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牛頓第三定律:( 1內(nèi)容:兩物體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2說明:定律中
40、的“總是二字說明對任何物體、在任何條件下牛頓第三定律總是成立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性質(zhì)一樣的力,如同為彈力或同為摩擦力等。 3公式:負號表示反作用力與作用力 F的方向相反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異同點:力的名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一定是同性質(zhì)的力可以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不同點分別對兩個物體產(chǎn)生作用,對各物體的對同一物體產(chǎn)生的作用, 效果可以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求合力互相抵消,合力為零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 ,同時變化可以獨立地發(fā)生變化一樣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專業(yè)資料整理WORD格式4專業(yè)
41、資料整理WORD格式第二單元機械能一功與功的計算:1、功:( 1定義 : 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判斷物體是否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了位移。注意:兩個因數(shù)缺一不可( 3、現(xiàn)實中看似做功而不做功的幾種特殊情況:物體雖然移動了距離,但沒有受到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是靠慣性移動了一段距離。如:關(guān)閉發(fā)動機后,車仍然向前行駛,此時就沒有做功。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但在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如:用力推物體,物體沒有動。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動了距離,但不在力的方向上。也就是說物體運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垂直。
42、如:提著一桶水在水平路上走了一段距離。2、功的計算: 1力和位移方向一致時: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 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的位移s的乘積。功力×位移功的公式: WFs; W功焦 J ; F物體所受力大小牛頓N; S物體在力方向上發(fā)生的位移注意:功的大小只與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位移的大小有關(guān),與物體運動情況、運動速度大小無關(guān)。功的單位:國際單位焦 J 1J 1N· m。 2力和位移方向有夾角時:功的計算: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夾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積。公式: W=FScos說明:力 F對物體做的功只與F、s和a三者有關(guān),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等因素無關(guān)。說明:位移
43、s一般是相對地面而言的。在物體可以看作質(zhì)點時,s 是物體的位移;當物體不可以看作質(zhì)點或力的作用點與物體有相對運動時,s是力的作用點的位移scosa 即為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的位移。功是標量,雖有大小之分,但卻無方向。二、正功、負功:1、正功、負功:( 1假設(shè) =0,那么 cos=1, WFs;這時力與位移方向一樣,力對物體做的正功最大。( 2當 0° 90°時, cos 為正值, W為正值,稱為力對物體做正功,或稱為力對物體做功。( 3當 =90°時, cos =0, W=0,表示力始終與物體的位移垂直,力對物體不做功。( 4當 90° 180°時
44、, cos 為負值, W為負值,稱為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說物體抑制這個力做功。2、正功、負功的物理意義。( 1正功的意義是:力對物體做正功,說明此力的效果是促進物體的運動,是動力。即:受力物體獲得了能量( 2負功的意義是:力對物體做負功,說明此力的效果是阻礙物體運動,是阻力。即:負功表示物體失去了能量。說明:1、功有正功和負功之分。功的“正、“負并不表示功的方向。功的正負表示是動力對物體做功,還是阻力對物體做功;一個力對物體做負功,也可說成物體抑制這個力做了功正值。如:一個力對物體做了10-6的功,可說成是物體抑制這個力做了106的功。2、功的“正、“負不表示它們的大小,也就是不能說“正功大于負
45、功。3、功的正負由力和位移之間的夾角決定。4、功的正、負是借以區(qū)別誰對誰做功的標志;補充:合外力的功: 等于各個力對物體做功的代數(shù)和, 即:W合 =W1+ W2+5、總功的求法:當物體在幾個力的共同作用下發(fā)生一段位移時,這幾個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求出各個力所做的功,那么總功等于各個力所做功的代數(shù)和。W總 =W1 + W2 + W3 + , 注意要把各個功的正負號代入運算.先求出各力的合力,再用 W總=F合Lcos 求總功。三功率:1、功率:( 1定義:功 W與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 t 的比值叫做功率。( 2物理意義: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注意:功率只反映物體做功的快慢,不反映物體做功的多少
46、。功率的大小是由時間和做功的多少共同決定的,與機械效率上下無關(guān)。3功率定義式:P=W/tW功單位:焦耳(J)做功所用時間單位:秒(s)4功率的單位 : 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技術(shù)上常用千瓦kw做功率的單位 1w=1J/s ; 1kw= 1000 W 5功率是標量。2、功率 P與力 F、速度 v的關(guān)系:( 1關(guān)系:力 F的功率等于力 F和物體運動速度 v的乘積 . 。 F是速度 v方向上的作用力( 2公式: P=Fv(v 是平均速度 ,P 是平均功率 F 為恒力,且 F 與 V 同向 ) 。注意:運用公式P=Fv 計算功率時,要注意F 與力的方向須在一直線上3、平均功
47、率與瞬時功率:額定功率:指動力機械在長時間正常工作時最大輸出功率。也是機械發(fā)動機銘牌上的標稱值。額定功率是動力機械重要的性能指標,一個動力機械的額定功率是一定的,機器不一定都在額定功率下工作。實際功率:機械在運行過程中實際輸出的功率是實際功率。實際功率可以小于額定功率,可以等于其額定功率( 滿負荷運行 ) ,但不能大于額定功率,否那么容易將機械損壞。平均功率: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做功功率的平均值叫平均功率。通常用定義式P=W/t描述,只有當物體勻速運動時,才等于瞬時功率。瞬時功率:物體在某一時刻的功率叫做瞬時功率。通常用P=Fv表示,必須注意F、v 與 P的同時性。發(fā)動機的功率:表示牽引力的功率。
48、發(fā)動機的實際輸出功率是變化的,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是一定的。4、推廣式: P=Fvcos ( 為力 F與瞬時速度 v方向間的夾角 )說明:當 F為合外力時, P為合外力做功的功率;當F為某一外力時,P為該力做功功率;在汽車等交通工具一類問題中,式中P為發(fā)動機的實際功率,F(xiàn)為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當 v為平均速度時,求得的功率就是平均功率,v 為瞬時速度時,求得的功率就是瞬時功率。說明:如果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于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相等,故此時平均功率等于瞬時功率。5、合力的功率等于各分力功率的代數(shù)和。四動能:1、動能的概念: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常用“Ek表示。2、動能大小:物體的動能等于它的
49、質(zhì)量跟它的速度平方乘積的一半23、動能的表達式Ek="mv ,Ek物體的動能, m物體的質(zhì)量,V- 物體運動的速度。4、動能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動能的單位由質(zhì)量和速度的單位確定,為kg·m2 s2,即 J注意: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動能恒為正值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五動能定理:1、動能定理: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這里的合外力指物體受到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2、動能定理數(shù)學(xué)表達式:W=Ek2Ek1 W 合合力對物體做功的總功,Ek1 - 物體的初動能E k2 - 物體的末動能注意:因功和能均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guān), 所以動能定理也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guān), 一般以地球為參考不管做什么運動形式, 受力如何 , 動能定理總是適用的.做功的過程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過程, 動能定理中的等號“的意義是一種因果聯(lián)系的數(shù)值上相等的符號,它并不意謂著“功就是動能的增量, 也不意謂著“功轉(zhuǎn)變成動能, 而意味著“合外力的功是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 合外力對物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煤礦機電設(shè)備強制維護保養(yǎng)規(guī)定 (一)
- 南京市聯(lián)合體中考語文一模試題及答案
- 臨港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燒結(jié)設(shè)備維護規(guī)程
- 老年自理課件
- 黨紀黨規(guī)教育
- 礦山開采與環(huán)境保護責任書樣本
- 出渣車勞務(wù)分包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合同
- 城市共享單車借用服務(wù)合同協(xié)議書
- 老人和兒童課件
- 美術(shù)蝗蟲介紹課件
- 全國工會財務(wù)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物聯(lián)網(wǎng)平臺介紹
- 《三國的世界》解說詞 第一集 01
- 計算機組成原理考點整理
-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2022-2023學(xué)年五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數(shù)學(xué)試卷
- 黃石市陽新縣法院系統(tǒng)書記員招聘考試真題
- 湖北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 教科版六下科學(xué)全冊課時練(含答案)
- 2023年主任醫(yī)師(正高)-中醫(yī)內(nèi)科學(xué)(正高)考試歷年真題精華集選附答案
- 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2Wildlifeprotection》教案及教學(xué)反思
- 內(nèi)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zhì)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fù)墾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