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飛行規(guī)章_第1頁
說明飛行規(guī)章_第2頁
說明飛行規(guī)章_第3頁
說明飛行規(guī)章_第4頁
說明飛行規(guī)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編號姓名B787 訓練大綱目錄前言PRE訓練概述TM質量管理QC訓練NH初始訓練IT轉機型訓練TR差異訓練DT升級訓練UP教員訓練FT檢查員訓練CT定期復訓RT特殊資格訓練SQPBN 訓練PBN重獲資格訓練RQ演練ET地面除/防冰GD.DG品所有 ©.MAY 25,2016TGCA201605TOCB787 訓練大綱1.1概述(以下簡稱公司)根據國際民用航空規(guī)則和中用航空局規(guī)章并結合公司運行政策,為建立統(tǒng)一、科學、有效和可操作性的飛行技術管理;明確飛行技術管理政策和程序,規(guī)范飛行訓練和飛行技術管理工作;制定飛行訓練標準,保證飛行訓練質量、提高運行品質,確保公司安全運行而編寫該訓練大綱

2、。本大綱包括的內容有:訓練、初始訓練、轉機型訓練、差異訓練、升級訓練、教員訓練、檢查員訓練、定期復訓、特殊資格訓練、PBN 訓練、重獲資格訓練、演練等訓練和課程提綱,以及質量管理。相大綱的任何訓練管理和訓練指導性文件見公司訓練管理類規(guī)定、手冊。屬于或個人提供。,任何部門和個人公司同意,不得向公司以外總飛行師負責公司飛行訓練的管理工作,制定和審核訓練工作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標準,以及飛行訓練和資格的批準,審核公司各機型訓練大綱和機組操作手冊以及重要飛行技術文件和資料。大綱制作中文版和英文版,中文版和英文版手冊的內容相一致,以中文意義表達為準。由運行標準部負責在公司內網運行質量管理系統(tǒng)中發(fā)布電子版,

3、供所有運行1.1.1 訓練原則閱讀和使用。公司使用經局方批準的訓練大綱進行訓練,過公司認可的其他任何訓練資料不得用于本飛行的訓練。飛行訓練使用的訓練器、模擬機和飛機必須符合局方批準的技術標準。在各類訓練中,應保證受訓駕駛員按訓練大綱要求進行操作駕駛員或駕駛員的訓練,要確保受訓駕駛員能夠提高并且達到完成這些職責的相應熟練能力。訓練和資格檢查作為兩個實施檢查。的程序進行,實施訓練的教員不能同時資格檢查應保證不受到任何來自管理層或其它教員應依據本提綱執(zhí)行飛行教學訓練,講述統(tǒng)理論、飛行程序、飛行科目等。的干擾。規(guī)章、公司政策、機型系受訓駕駛員應當掌握機型的、設備的知識和使用方法、飛機特性和/緊急情況下

4、的程序;正確使用檢查單;飛行要領;熟練掌握正常和能夠有效的將CRM 原則貫穿于整個飛行階段,提高協(xié)作能力,勝任其崗位職責。所有的訓練和均需。任何人實施下列行為:所有 ©.MAY 25 2016TGCA201605PRE.1.1前言第PRE 章概述第 1 節(jié)B787 訓練大綱1. 在申請按規(guī)章頒發(fā)或補發(fā)執(zhí)照、等級或者此類其他證件的申請書上做出任何性或虛陳述;2. 在要求保存、填寫或使用的任何飛行經歷本、或成績單中填入任何性的或者虛內容;局方頒發(fā)的執(zhí)照或者等級證件;3. 以4. 以1.1.2 符合性篡改局方頒發(fā)的執(zhí)照或者等級證件。大綱符合下列規(guī)章中關于飛行訓練的相關條款:1. 大型飛機公

5、共航空審定規(guī)則(CCAR-121)承運人運行2. 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和地面教員審定規(guī)則(CCAR-61)3. 一般運行和飛行規(guī)則(CCAR-91)4. 國際組織(ICAO)附件5. 國際航協(xié)(IATA)標準。所有 ©.PRE.1.2TGCA201605May 25 2016B787 訓練大綱2.1制定與修訂根據局方的規(guī)章、國際組織(ICAO)附件、國際航協(xié)(IATA)標準和公司運行政策、運行環(huán)境的改變以及機載設備新增或改裝等,由公司飛行技術管理部負責組織相關專業(yè)對訓練大綱的內容進行制定、增補和修改,以保持與局方的規(guī)章和公司政策、標準相符合。公司各相關、根據運行中的實際情況有責任向飛行技

6、術管理部門提出修改意見,飛行技術管理部負責審核并與相關協(xié)調修改大綱的內容。修改后的大綱經公司飛行技術管理委員會審批后,運行標準部負責報局方審定和。在修訂頁前,由飛行技術管理部以技術通告形式發(fā)布。每次修訂后,飛行技術管理部負責向大綱持有人提供新的修訂、修改和生效日、有效頁和修改頁。每一修改頁都將標出修改內容、修期。需要申請修改的內容以豎實線形式標注。大綱持有人負責將修改頁完整地大綱中,并在修訂上予以記載。開發(fā)區(qū)天柱路 30 號國航飛行技術管理部通訊地址:北京市天竺空港:101312:00861061462303 傳真:00861061462295:2.2頁碼編制訓練大綱使用

7、小數點頁碼編制系統(tǒng)。頁碼號分為三部分:章、節(jié)和頁。下面是以訓練概述章節(jié)的一標題頁為例:標題為“訓練體系”;章節(jié)為 TM 章、第 1 節(jié)、第 1 頁。頁碼舉例2.3頁面識別每頁由文件號和頁面日期進行識別。頁面識別舉例: 文件號是TGCA201605。頁面日期是 MAY25, 2016,手冊日期或最近修改的日期。頁碼是TM.1.1,TM(訓練概述)章、第 1 節(jié)、第 1 頁。所有 ©.May 25 2016TGCA201605PRE.2.1 MAY 25, 2016TGCA201605TM.1.1訓練體系TM.1.1前言第 PRE 章修訂第 2 節(jié)B787 訓練大綱2.4修訂要點整版修訂

8、。所有 ©.PRE.2.2TGCA201605MAY 25 2016B787 訓練大綱2.5修訂修00修改日期:2016年05月25日所有 ©.May 25 2016TGCA201605PRE.2.3修訂內容修訂日期批準人整版修訂2016 年 5 月 25 日見批準頁B787 訓練大綱2.6有效頁所有 ©.PRE.2.4TGCA201605May 25 2016修訂次數頁碼有效日期修訂次數頁碼有效日期初版 00整版2016 年 5 月 25 日B787 訓練大綱3.1定義與解釋下列定義在本提綱中,具有如下意義:飛行訓練器:是指用于駕駛員飛行訓練的航空器飛行訓練器。

9、是在有機殼的封閉式座艙內或無機殼的開放式座艙內對飛行儀表、設板、開關和器一比一對應的,包括用于表現(xiàn)航空器在地面和空中運行所必需的設備和支持這些設備運行的計算機編程,但不要求提和座艙外景像的視景系統(tǒng)。生動感的運動系統(tǒng)飛行模擬機:是指用于駕駛員飛行訓練的航空器飛行模擬機。它是按特定機型、型號以及系列的航空器座艙一比一對應的,它包括表現(xiàn)航空器在地面和空中運行所必需的設備和支持這些設備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提供座艙外景像的視景系統(tǒng)以及能夠提供動感的運動系統(tǒng)(提示效果至少等價于三自由度運動系統(tǒng)產生的動感效果),并且最低滿足 A 級模擬機的鑒定性能標準。定期復訓:是指已取得資格的機組成員,為了保持其資格和技術

10、熟練水平, 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按照規(guī)定的內容進行的訓練。重新獲得資格訓練:已在特定航空器型別和特定工作崗位上經審定,但因某種的訓練。失去資格的機組成員和飛行簽派員,為恢復這一資格所應當進行差異訓練:對于已在某一特定型別的飛機上經審定并服務過的機組成員,方認為其使用的同型別飛機與原服務過的飛機在性能、設備或者操作程序等方面存在差異,需要進行補充性訓練當完成的訓練。,或者已經雇傭但沒有在機訓練:是指組成員工作崗位上工作過的證持有人新雇傭的,在進入機組成員工作崗位之前需要進行的訓練。訓練包括基礎理論教育和特定機型和崗位的訓練。初始訓練:未曾在相同組類其他飛機的相同職位上經審定機組成員需要進行的改飛機型訓

11、練。轉機型訓練:曾在相同組類不同型別飛機的相同職位上經審定過的機組成員需要進行的改飛機型訓練。并服務過的并服務升級訓練:在某一特定型別的飛機上經審定員,在該型別飛機上擔任機長之前需要進行的訓練。并擔任副駕駛的機組成本場訓練:指用實際飛機進行的起落航線訓練。飛行機組成員:是指在飛行值勤期內對航空器運行負有必不可少的職責并持有執(zhí)照的機組成員。機組成員:指飛行期間在航空器上執(zhí)行任務的航空員和客艙乘務員。,包括飛行機組成副駕駛:是指在飛行時間內除機長以外的、在駕駛崗位執(zhí)勤的持有執(zhí)照的所有 ©.May 25 2016TGCA201605PRE.3.1前言第 PRE 章定義與解釋第 3 節(jié)B78

12、7 訓練大綱駕駛員,但不包括在航空器上僅接受飛行訓練的駕駛員。機長:是指在飛行時間內負責航空器的運行和安全的駕駛員。航線飛行教員(A 類):是指能幫助駕駛員在航線運行中建立運行經歷的飛行教員。該等級的執(zhí)照持有人可以在航線飛行中幫助駕駛員建立運行經歷, 但不能進行模擬機和本場訓練中的教學,其教員等級上應增加簽注“限于航線運行”。模擬機飛行教員(B 類):是指在模擬機上實施訓練中擔任飛行教員的人員。按照 CCAR-121 部規(guī)章運行的該類教員可以行使航線飛行教員的權利。其教員等級上增加簽注 “限于航線運行和模擬機訓練”;按照其他規(guī)章運行的此類飛行教員的教員等級上增加簽注“僅限飛行模擬機”。航空器飛

13、行教員(C 類):是指在航空器上實施訓練中擔任飛行教員的人員。按照 CCAR-121 部規(guī)章運行的該類飛行教員可以行使航線、模擬機飛行教員的權利;按照其他規(guī)章運行的該類飛行教員可以在航空器上實施型別等級訓練, 經補充訓練后,也可以在模擬機上實施型別等級訓練。飛行檢查委任代表:是指由委任的,飛行標準編制以外的,在飛行標準范圍內代表局方實施航空執(zhí)照或者等級的定期檢查、熟練檢查、教員更新檢查、實踐的飛行專業(yè)技術。飛行檢查員:是指在按照 CCAR-121 部第 121.411 條、第 121.413 條制定并經局方批準的本公司檢查員訓練大綱完成訓練,在按照 CCAR-121 部制定的訓練大綱中履行飛行

14、檢查職能的。此類主要實施公司內部運行類檢查,其中實施涉及執(zhí)照簽注檢查的公司檢查員,應該由地區(qū)管理局進行相關培訓。員:是指由局方實施本規(guī)則要求的航空執(zhí)照或者等級的定期檢查、熟練檢查、教員更新檢查、實踐或者理論的。員應當是局方的監(jiān)察員或者是按照中用航空規(guī)章民用航空飛行標準委任代表和委任員。代表規(guī)定(CCAR-183)委任的駕駛員或者經局方批準的檢查人等級:是指填在執(zhí)照上或與執(zhí)照有此種執(zhí)照的特殊條件、權利或限制。成為執(zhí)照一部分的,說明關于理論:是指航空理論方面的,該是頒發(fā)航空執(zhí)照或者等級所要求的,可以通過筆試或者計算機來實施。實踐:是指為取得航空執(zhí)照或者等級進行的操作方面的,該通過申請人在飛行中、飛

15、行模擬機中或者飛行訓練器中回答問題并演示操作動作的方式進行。熟練性檢查:是指申請人為滿足在特定運行規(guī)章要求下,行使執(zhí)照或者等級相應權利進行的操作方面的,該通過申請人在飛行中、飛行模擬機中或者飛行訓練器中回答問題并演示操作動作的方式進行。此類檢查包括定期檢查、熟練檢查、教員更新檢查等,其中定期檢查僅適用于行使私用駕駛員執(zhí)所有 ©.PRE.3.2TGCA201605May 25 2016B787 訓練大綱照權利的申請人。權利:是指履行員被實施航空的權利。執(zhí)照或者等級的定期檢查、熟練檢查、教員更新檢查和實踐航段:在航線飛行當中,完成包括一次起飛、著陸的完整過程。日歷月:是指按世界協(xié)調日零點

16、之間的時間段。當地時間劃分,從本月 1 日零點到下1訓練時間:是指受訓人在飛行中、地面上、飛行模擬機或飛行訓練器上從教員處接受訓練的時間。飛行經歷時間:是指為符合航空執(zhí)照、等級、定期檢查或近期飛行經歷要求中的訓練和飛行時間要求,在航空器、飛行模擬機或飛行訓練器上所獲得的在座飛行時間,這些時間應當是作為飛行機組必需成員的時間,或在航空器、飛行模擬機或飛行訓練器上從員座位上提供教學的時間。教員處接受訓練或作為教員在駕駛訓練/檢查月:機組成員接受要求的周期性訓練,要求的資格檢查所在日歷月。訓練適宜期:三個日歷月(“訓練/檢查月”前一個日歷月,“訓練/檢查月”,“訓練/檢查月”后一個日歷月)。在此期間

17、,機組成員必須接受定期復訓、飛行熟練檢查或資格檢查,以保持現(xiàn)有資格。在訓練適宜期內完成訓練或檢查被視為有效。訓練大綱:包括課程、設施、教員、飛行檢查員、教學方法以及測驗和檢查程序的一套訓練系統(tǒng)文件。此文件所反映的系統(tǒng)必須滿足 121 部的訓練大綱要求,每個飛行機組成員和簽派員在其服務的飛機、值勤崗位以及運行種類等方面得到足夠的訓練。模塊式訓練:這是一個大綱制定概念,按照這個概念訓練大綱分成若干邏輯相部分,每個部分都作為單獨的單元而制定、批準和修改。課程和組成模塊可用于復雜的課程。模塊式方法給予大綱制定極大的靈活性,并且在這些大綱的發(fā)展和批準中減輕了航空承運人和教員的管理工作負荷。訓練類別:訓練

18、類別有定期復訓和重新獲得資格訓練等。訓練、初始訓練、轉機型訓練、升級訓練、課程:訓練內容。一種機型、一個機組成員值勤崗位和訓練類別的完整的特定的課:課程最大的劃分,它包含廣泛相基于規(guī)章要求的主題與活動。課練”是課程的邏輯組成部分,可以進行單獨評價和個別批準。例如,“地面訓“飛行訓練”段。每一課由一個以上的訓練模塊組成。訓練模塊:課的一個部分,自成一體的邏輯單元。一個單元包含與特定主題相項目或。例如,地面訓練課可按邏輯結構劃分為有關飛機(系統(tǒng)、氣動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的訓練單元。又如,飛行訓練課通常分為若干飛行階段,每一個飛行階段是一個單獨的模塊。一個訓練模所有 ©.May 25 2016

19、TGCA201605PRE.3.3B787 訓練大綱塊包括提綱、相應的期完成。和教學方法。它通常,但不是必須,在一個單一訓練科目:訓練、檢查或資格模塊的必要組成部分,它不是面向任務而是面向主題。例如,“電源”地面訓練模塊可包括諸如直流電源系統(tǒng)、交流電源系統(tǒng)和線路保護等科目。:按任務編排,并要求使用某一特定程序或多種程序的訓練、檢查或資格模塊的一個組成部分。訓練給學員提供一個用特定程序訓練、演給評價人提供一個評價學員在沒有指導示和實踐的機會。檢查或資格或監(jiān)督情況下正確完成某一特定任務能力的機會。訓練小時數:完成一課所要求的訓練所需的總小時數。這個小時數必須給教學、演練、實踐和測驗提供一個適當的時

20、間。在課提綱中,這個時間必須以小時為來規(guī)定。訓練小時數包括正常休息時間,通常每小時 10 分鐘,但不包括午餐休息時間。計劃小時數:在 121 部為某一訓練類別(訓練、初始訓練和定期復訓)所規(guī)定的小時數。在課提綱中,以訓練小時數來規(guī)定計劃小時數。管理訓練(CRM):CRM 是指機組有效地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機組源(信息,設備,以及人力)識別、應對威脅,預防、覺察、改正差錯,識別、處置非預期的航空器狀態(tài),以達到安全、高效飛行目的的過程。CRM 訓練指運用課堂教學、模擬飛行訓練、團隊活動、案例分析,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促進機組掌握有助于安全、高效飛行的知識,并形成相應的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的過程。教學:是指

21、除面對面教學方式外的所有教學方式(包括 CBT、WBT、多IPT 等)PRM:精密進近。SOIA(Simultaneous offset Instrument Approach):指對一條跑道利用直線ILS 進近而對另一條跑道利用航向道方向引導設備(LDA: Localizer Directional Aid)和下滑道儀表進近的方法對兩個平行跑道同時進行的進近。CPDLC:地空數據鏈通信系統(tǒng)(員-飛行員陸空數據通信)。LOS(Line Operational Simulation):航線運行模擬情景,以航線環(huán)境為背景的訓練或評估,在 LOS 中教學和訓練時以 CRM 訓練目標為基礎,是對飛行機

22、組和飛行員行為表現(xiàn)的觀察和能力的評估。它包括 LOFT、SPOT(Special Purpose Operational Training 特殊目的訓練)和 LOE。LOFT(Line Operational Flight Training):航線運行飛行訓練,在模擬航線運行飛行訓練時,教員必須按訓練科目或計劃實施,不應隨意變動訓練科目或計劃,但模擬巡航階段在沒有的情況下,并不影響正常訓練時,可以使用方式。此類訓練初始訓練和復訓中進行。LOE(Line Operational Evaluation):航線運行評估,在模擬機上對飛行員以及飛行機組在模擬航線訓練時的綜合能力表現(xiàn)的評估。所有 

23、69;.PRE.3.4TGCA201605May 25 2016B787 訓練大綱目錄1 概述 .1.1概述.1.1.1訓練的基本要求.1.2訓練設備.1.3訓練方法.TM.1.1TM.1.1TM.1.1TM.1.2TM.1.2TM.1.2TM.1.2TM.1.3TM.1.3TM.1.3TM.1.3TM.1.4TM.1.4TM.1.4TM.1.4TM.1.4TM.1.4TM.1.4TM.1.5TM.1.5TM.1.5TM.1.5TM.1.5TM.1.5TM.1.6TM.1.6TM.1.6TM.培訓.1.3.2培訓方法.1.3.3培訓教員.1.3.4面授、多.1.3.5模擬機.1

24、.3.6本場.1.4訓練類別和種類.1.4.1類別.1.4.2種類.1.5訓練.1.6訓練類別和種類的進入條件.1.6.1新雇訓練.1.6.2駕駛員初始、轉機型和升級訓練的進入條件 .1.6.3差異訓練.1.6.4教員訓練.1.6.5飛行檢查員.1.6.6定期復訓.1.6.7熟練檢查.1.6.8重獲資格.1.6.9本場訓練.1.7運行經歷要求.1.7.1新機型和新職位上的運行經歷要求 .1.7.2駕駛員的近期經歷要求.所有 ©.May25, 2016TGCA201605TM.TOC.1訓練概述第 TM 章目錄章第 0 節(jié)B787 訓練大綱1.1 概述本章概述了公司飛行訓練的要求、設備

25、、方法、進入條件和建立運行經歷等。在實施各類培訓時,首先應介紹該訓練場所的應急設施和逃生方法。1.1.1 訓練的基本要求公司按照下列要求,保證給所有機組成員提供充分的訓練:1. 制訂符合CCAR121 及附件 D飛行訓練要求、附件 E熟練檢查要求和附件 G高級飛行模擬機的使用規(guī)定要求的訓練大綱,并按照訓練大綱進行訓練;2. 為訓練提供足夠的地面訓練設施和飛行訓練設施;3. 對于每一型別的飛機及在該飛機型別范圍內的各種改型,提供實施訓練和檢查所需的合適的訓練資料、有效;題、表格、指南、程序,并使其保持現(xiàn)行4. 提供足夠的地面教員、飛行教員、飛行模擬機教員和航空檢查實施所要求的訓練和檢查。,以5.

26、 對應當進行定期復訓、飛行檢查或者資格檢查的機組成員,在要求進行訓練或者檢查的那個日歷月之前一個或者之后一個的日歷月中完成了訓練或進行了檢查時,被視為在所要求的那個日歷月中完成了訓練或者進行了檢查。6. 負責每階段訓練或檢查的每個教員、主管或航空檢查,在完成該階段訓練或檢查后,應對被訓練或檢查的機組成員、飛行教員或航空檢查的技術熟練程度和知識水平做出證明。這種證明應當作為該機組成員的一部分(對被訓練或檢查不的機組成員、飛行教員或航空檢查應從技術熟練程度、知識水平等方面提出補充訓練的建議,該不補充訓練建議應作為該機組成員的一部分)。7. 適用于一個以上飛機型別或機組成員位置的訓練科目,如果已在其

27、中某一型別或者某一機組成員位置上完成了該訓練科目,則這些科目在以后的訓練中,除定期復訓之外,不需要重復訓練。8. 對于在飛行訓練中進步較快、完成較好的受訓駕駛員,教員或者航空檢查推薦,并順利通過航空檢查或者局方的相應飛行檢查,則該員在前 6的飛行訓練的計劃小時數可以適當減少。但是,如果局方發(fā)現(xiàn)該訓練有 20飛行檢查不訓練期間,按照本款推薦的,則不得適用本款,直至局方認為該飛行訓練效果已有為止。所有 ©.May25, 2016TGCA201605TM.1.1訓練概述第TM 章概述第 1 節(jié)B787 訓練大綱1.2 訓練設備計算機輔助訓練器(CBT )。訓練器(IPT)。飛行模擬機(FF

28、S)。進行訓練和檢查中所使用的飛行模擬機和其他訓練設備均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 經局方批準,可以用于該型別飛機和所涉及的具體動作、程序或者機組成員職能;2. 持續(xù)保持獲得批準所要求的性能、功能和其他特性;3. 在所模擬的飛機作了改裝,導致獲得批準所要求的性能、功能或者其他特性發(fā)生變化時,作與其相一致的改裝;4. 在使用之前,對其進行的飛行前功能檢查;5. 在實施訓練前教員或檢查員應了解模擬機的狀況及訓練符合性;6. 應有者飛行檢查的缺陷,在每次訓練飛行或者檢查飛行結束時,由教員或發(fā)現(xiàn)的每個缺陷記入相應的本中;7. 模擬機訓練應嚴格按照訓練大綱設置的科目進行飛行條件的設置。除非訓練和檢查科目需要

29、,并在告知受訓或被檢查駕駛員之前,不得進行如下操作:不得在正常運行中改變飛機條件設置; 不得使用凍結功能鍵、位置設置鍵;不得使用地速、位置調整(高度、航向變化);不得隨意更改飛機性能及天氣條件。1.3訓練方法公司訓練方式:面授、多、模擬機、本場飛機訓練。面授、多的訓練每一個小時為 50 分鐘教學時間加上 10 分鐘課間休息。模擬機的訓練時間以兩小時為一課,其中 110 分鐘教學時間加上 10 分鐘休息時間。本場飛機訓練和航線資格建立的小時為實際的在座經歷時間。本場飛機訓練的小時為實際的在座經歷時間。教學方式:包括面授、示范、多、音像演示、有計劃地在教員指導下的自學研討和練習訓練器、模擬機和飛機

30、。1.3.1 培訓局方規(guī)章、公司運行諸手冊(如:載重平衡、安全)、飛行機組使用手冊(FCOM)、快速參考手冊(QRH)以及相1.3.2 培訓方法航行資料?;A訓練:在培訓部以面授和多的方式實施培訓。擬定崗位訓練:地面理論在培訓部以面授和多的方式實施,飛行訓練在相關機型的飛行訓練器或模擬機上,以及相應訓練類別所要求的本場飛機上實施。所有 ©.TM.1.2TGCA201605May25, 2016B787 訓練大綱1.3.3 培訓教員在地面實施的培訓,由培訓部地面教員或培訓部認可的相關專業(yè)的教員完成。在訓練器上實施的訓練由地面教員或模擬機教員(B 類飛行教員或非擬機教員)完成。模在模擬機

31、上實施的訓練由模擬機教員(B 類飛行教員)或非完成。1.3.4 面授、多模擬機教員訓練、初始訓練、轉機型訓練、升級訓練、飛行教員訓練、檢查員訓練、重獲資格訓練、復訓、新設備、新運行程序、特殊要求的訓練等必須進行的地面理論培訓,可采用面授、多訓練方式。為達到優(yōu)質的訓練質量,地面理論培訓期間應充分科學地利用現(xiàn)有訓練設備安排課程(如:初始、轉機型在機型地面理論課程安排時,結合 CBT 和現(xiàn)有的訓練器進行培訓)。1.3.5 模擬機利用飛行模擬機(或與飛行訓練器的組合)的訓練,可以滿足局方或公司要求進行的所有訓練,包括實際飛行中完成的動作和程序,機動飛行重復進行的次數限制為三次,但局方要求的本場實際訓練

32、除外。(注:在經批準的訓練機構進行模擬機訓練使用模擬機進行訓練執(zhí)行經批準的模擬機訓練的最低設備按課程內容在每一訓練課開始前)。訓練內容進行 1 小時的講解,訓練完成后需對受訓駕駛1.3.6 本場不少于 30 分鐘的講評。按課程內容進行 1 小時飛行前講解,在訓練完成后需對受訓駕駛少于 30 分鐘的講評。不本場訓練機場的天氣標準不低于 CAT,不得在高高原和需特殊資格機長的機場進行本場訓練。本場訓練只包含:能見起落、密進近、精密進近、模擬發(fā)失效的操作(不得將起動手柄、燃油切斷活門或類似的設備關閉,只可將不超過 50% 的推力手柄收到慢車位)。訓練大綱中所涉及的其它科目均在模擬機訓練和模擬機檢查中

33、實施。未取得航線駕駛員執(zhí)照的駕駛員初始訓練或者初次進行的初始訓練,至少完成 20 架次起落。初次進行升級機長訓練及其型別等級,至少完成 15 架次起落。教員對訓練的安全負責,一旦出現(xiàn)可能危及飛行安全的情況時要及時掌控飛機。所有 ©.May25, 2016TGCA201605TM.1.3B787 訓練大綱1.4 訓練類別和種類1.4.1 類別訓練(包括基礎地面和擬定崗位訓練)、初始訓練、轉機型訓練、升級訓練、重獲資格訓練、定期復訓。1.4.2 種類教員訓練和復訓、檢查員培訓和復訓、差異訓練、一般應急生存訓練和應急演練、品培訓、地面除防冰培訓、特殊要求的訓練、密進近、本場飛機訓練、設備升

34、級或改裝,新政策、規(guī)則、指南和程序。1.5訓練是指為每一課程編寫的教學材料。包括課程計劃、教員指南、多軟件(包括CBT、WBT)、音像、運行手冊、FCOM(機組使用手冊)、QRH(快速檢查單)、FCTM(機組訓練手冊)、廠商通告類飛行資料(OEB、TR、SB)、MEL、的執(zhí)照或資格類飛行和通報中的資料圖表等。必須準確地反映大綱和課程要求,確保條理清楚并與教學方法適當結合。1.6訓練類別和種類的進入條件進入訓練的受訓駕駛員應按倆人組進行計劃,最低為一組。受訓駕駛員應持有航線駕駛員執(zhí)照或持有駕駛員執(zhí)照并簽注有飛)、多發(fā)等級、儀表(飛機類別(需機)。于航線駕駛員執(zhí)照地面理論符合ICAO 英語資格要求

35、。1.6.1 新雇訓練公司新雇飛行需完成該項訓練,具體培訓參見訓練模塊。1.6.2 駕駛員初始、轉機型和升級訓練的進入條件進入機長訓練的駕駛員,應當滿足 CCAR61 部中對申請航線駕駛員執(zhí)照所規(guī)定的資格要求和經歷要求。此外,在進入組類 II 飛機的升級訓練或擔任機長之前,需滿足下列附加條件:進入副駕駛訓練的駕駛員應當至少具備CCAR-121.453 條(b)款規(guī)定的資,并符合下列要求:格條件,通過航線駕駛員執(zhí)照地面理論所有 ©.TM.1.4TGCA201605May25, 20161.總駕駛員時間不得少于 500 小 者畢業(yè)于按照 CCAR-141 部批準的課程,該課程至少有280

36、 小時飛行訓練時間;2. 按局方批準的高性能訓練課程進行訓練,該課程應當包括理論訓練、飛行訓練器訓練和至少 50 小時在局方認可的高性能多發(fā)飛機上的飛行訓練(其中可以包括不超過 25 小時的飛行模擬機飛行訓練時間);3. 在渦輪驅動、具備增壓艙的多發(fā)飛機上擔任機長飛行 100 小 擔任副駕駛飛行 500 小時應當擔任組類 II 飛機機長飛行一年以上,相應機長飛行經歷時間不少于 500 小時,且總駕駛員飛行經歷時間不少于 4000 小時;如不具有組類 II 飛機機長經歷,則其總駕駛員飛行經歷時間不得少于 5500 小時,其中在組類 II 飛機上不少于 2500 小時,且作為操作駕駛員不少于450

37、 個包括起飛和著陸的航段,其中在本機型上作為操作駕駛員不少于 250 個包括起飛著陸的航段。B787 訓練大綱所有進入,均應持有有效的航空體檢證。1.6.3差異訓練1.6.4教員訓練注:增加型別簽注和機長直接轉訓練章節(jié)。B/C類教員,跨類申請時進入條件見教員1.6.5飛行檢查員1.6.6定期復訓1.6.7熟練檢查1.6.8重獲資格所有 ©.May25, 2016TGCA201605TM.1.5由委任代表或熟練檢查員對飛行,每 6 個日歷月進行一次。完成初始、轉機型、升級訓練的飛行在第二年度完成。每 12 個日歷月完成一次滅火和地面除、防冰訓練。每 24 個日歷月完成一次演練、應急醫(yī)療

38、、品訓練。持有本機型A 類飛行教員以上等級,近 3 年無嚴重差錯(含)以上不安全 ,具有 ICAO4 級以上英語基礎,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能比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辦公設備等技能。航線飛行教員(A 類)在本機型擔任機長飛行經歷時間至少 100 小時,在航空擔任機長總飛行經歷時間至少 500小時。模擬機飛行教員(B 類)已完成 A 類教員訓練課程的飛行。航空器飛行教員(C 類)于 B 類教員訓練的,在本機型擔任機長飛行經歷時間至少 500 小時。非飛行員擔任模擬機教員持有航線駕駛員執(zhí)照和相應的型別等級(不要求熟練檢查的有效性)。在所飛機型上至少有 500 小時機長經歷時間。當公司與另一方簽

39、訂訓練合同或在租賃的與公司經營飛機的儀表或設備存在差異的模擬機上實施訓練時;當公司由于在現(xiàn)有機群中引進飛機的改型,或由于改裝了機群中一種以上飛機而出現(xiàn)了飛機改型,需要進行差異訓練時;設備升級或改裝;當公司兼并和收購需運營被兼并的不同型號的飛機時;注:某一具體型別飛機的所有改型的差異訓練,可以包括在該飛機的訓練、初始訓練、轉機型訓練、升級訓練或定期復訓中完成。現(xiàn)有機型的差異訓練根據擬定崗位在初始訓練、轉機型訓練或年度復訓中完成。轉機型的飛行在轉機型訓練中完成。升級訓練的飛行在升級訓練中完成。隨后公司選型的差異該機隊現(xiàn)有飛行完成差異訓練隨后轉入該機型的飛行在轉機型訓練中完成。的駕駛員,在進入本款規(guī)

40、定的副駕駛訓練前可以不進行高性能多發(fā)飛機訓練。B787 訓練大綱1.6.9 本場訓練1.7 運行經歷要求1.7.1 新機型和新職位上的運行經歷要求1. 在飛機上擔任機組必需成員的,應當在該型別飛機和在該機組成員位置上,圓滿完成鞏固知識與技術所需的飛行經驗、飛行次數和航線飛行經歷時間,取得規(guī)定的運行經歷。但下列情況除外:(1) 除機長之外的機組成員,可以按照本條規(guī)定,在擔任本職工作中,獲得符合本條要求的運行經歷;(2) 符合機長要求的駕駛員可以擔任資深副駕駛或者副駕駛;(3) 對于同一型別中的各個改型,不要求在該改型上建立新的運行經歷。2.在獲得運行經歷時,機組成員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持有

41、適合于該機組成員職位和該飛機的執(zhí)照與等級;(2) 已經圓滿完成有關該型別飛機和該機組成員職位的相應地面與飛行訓練;(3) 這些經歷應當在實際運行中獲得。但是,當某一飛機先前未曾在公司運行中使用過時,該飛機驗證飛行或者調機飛行中所獲得的經歷可以用于滿足本條的運行經歷要求。3.駕駛員應當按照下述要求獲得運行經歷:(1)待取得機長運行經歷的駕駛員,應當在飛行檢查員或者飛行教員的監(jiān)視下履行責。對于完成初始或者升級訓練、待取得機長運行經歷的駕駛員,應當在局方監(jiān)察員或者局方委任代表的監(jiān)視下完成規(guī)定的職責至少一個航段飛行(包括起飛和著陸)。在按照本條規(guī)定取得運行經歷的過程中,飛行檢查員或者飛行教員應當擔任機

42、長并坐在駕駛員座位上;(2)副駕駛應當在飛行檢查員或者飛行教員監(jiān)督下完成其職責; (3)運行經歷所要求的飛行經歷時間和飛行次數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飛行經歷時間至少 25 小當包括至少 4 次飛行,其中包括至少 3 次作.所有 ©TM.1.6TGCA201605May25, 2016完成初始訓練模擬機課的受訓駕駛員;完成轉機型訓練模擬機課的受訓駕駛員;完成升級訓練模擬機課的受訓駕駛員;初次進入航空器飛行教員(C 類)訓練的受訓駕駛員;經總飛行師批準的本場訓練。機組資格不能完成規(guī)章要求的所有近期經歷要求; 在規(guī)章規(guī)定的時間內未完成定期復訓;未按規(guī)定期限完成熟練檢查或熟練檢查不;機組成員可能

43、在一種飛機或值勤崗位上取得資格同時又在另一種上失去資格。運行資格教員、飛行檢查員不能完成規(guī)章要求的所有近期經歷要求;在規(guī)章規(guī)定的時間內未完成一般應急生存訓練和應急演練、品培訓、地面除防冰培訓、特殊要求的訓練的定期復訓。B787 訓練大綱為該飛機的操作駕駛員的飛行。其中的 1 次操作應當在高度 3000 米(10,000 英尺)以下用人工飛行的方式操作飛機。4.對于新機型、新職位的駕駛員,為鞏固其知識與技術,應當采取下列措施,保證其飛行連續(xù)性:(1) 在完成新機型或者新職位上的訓練之后的 120 天之內,應當安排航線飛行至少 100 小時;(2) 如果駕駛員在完成必需的 100 小時航線飛行經歷

44、時間前,到另一型別飛機上擔任駕駛員,則該駕駛員在重新回到新機型上擔任駕駛員飛行模擬機上完成經批準的復習訓練;當首先在(3)對于在 120 天之內沒有完成必需的 100 小時航線飛行經歷時間的駕駛員,應當在飛行模擬機上完成熟練檢查并重新建立 120 天之內 100 小時的航線飛行經歷。1.7.2駕駛員的近期經歷要求1.飛行機組必需成員,90個日歷日之內,在該型別飛機上,至少已做過三次起飛和著陸,起飛和著陸可以在經批準的飛行模擬機上完成。2.在任一連續(xù)的90個日歷日內未能完成要求的三次起飛和著陸的,應當在飛行檢查員監(jiān)視下,在所飛的飛機上或者在經批準的飛行模擬機上,至少3.完成三次起飛和著陸;三次起

45、飛和著陸應當包括至少一次模擬最臨界發(fā)失效時的起飛、至少一次使用儀表著進近到該證持有人經批準的儀表著最低天氣標準的著陸以及至少一次全停著陸。4.當使用飛行模擬機時,飛行機組必需成員的位置應當由具有恰當資格的占據,并且飛行模擬機應當嚴格模擬正常飛行環(huán)境,不得使用飛行模擬機重新設置的特性。5.飛行檢查員應當對被監(jiān)視的作出鑒定,其是否熟練和是否于運行中執(zhí)行飛行任務,并且可以決定增加他認為作出這種鑒定所需要增加的動作。6.機長還應當在前12個日歷月內,在其所飛的一個型別飛機上通過航線檢查,在檢查中圓滿完成責。航線檢查應當由在航路和型別飛機兩方面都的飛行檢查員實施,并且至少有一次檢查飛行是在典型航路上進行

46、的。所有 ©.May25, 2016TGCA201605TM.1.7B787 訓練大綱目錄1.質量管理QC.1.11.1.概述. QC.1.11.2. 理論1.3. 實踐. QC.1.1. QC..飛行前準備和檢查后的講評QC..檢查不. QC.1.11.4.實踐檢查標準QC..評分規(guī)則. QC.1.3所有 ©.MAY 25,2016TGCA201605QC.TOC.1質量管理第 QC 章目錄章第 0 節(jié)B787 訓練大綱1.1. 概述本章節(jié)介紹了公司為確保安全運行,提高訓練品質,達到預期的訓練目標, 應對訓練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并根據運行條件和政策的變化,總結訓練經驗,持續(xù)完善公司訓練大綱。/檢查是對各種訓練質量、標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地面培訓由培訓/檢查由飛行技術管理部指派或部或實施培訓的指定檢查員實施,實踐認可的具有相應資格的飛行檢查員實施。所有的理論、地面培訓、飛行實踐檢查的分析提出改進方案。與不情況須,總隊飛行訓練部門1.2.理論理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