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強夯專項施工方案第一章、 概述第一節(jié)、工程概況瑞安市塘下中心區(qū)F-3-4地塊總建筑面積約80116.11平方米。本工程位于西側緊鄰瑞安大道,新中路以北。工程名稱:瑞安市塘下中心區(qū)F-3-4地塊建設項目建設單位: 瑞安市中梁瑞置業(yè)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浙江嘉華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質監(jiān)單位:瑞安市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安監(jiān)單位:瑞安市建設工程安全監(jiān)督站施工單位:浙江立鵬建設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浙江省工程物捍勘察院 監(jiān)理單位: 浙江華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第二節(jié)、場地地質條件本工程擬建場地土層劃分為素填土、粉質粘土混碎石、全風化砂巖、強風化砂巖、中風化砂巖、全風化凝灰?guī)r、強風化凝灰?guī)r、
2、中風化凝灰?guī)r等;各土層空間分布特征見工程地質剖面圖。場地屬剝蝕低山前緣地貌。場地山體原始地貌呈北高南低走向,地面起伏相對較大,山體坡度2040度,自然地面高程約523.440528.910m,高差5.0 m。局部回填,開挖至強夯高程。第三節(jié)、編制依據1、 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出據的地質勘察報告;2、 塘下中心區(qū)F-3-4地塊地基處理(強夯)工程技術交底及圖紙會審會議記錄;3、 行業(yè)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02;第二章、 施工總體部署第一節(jié)、施工準備一、 臨時設施的搭設現(xiàn)場的臨時設施主要包括工人宿舍、生活宿舍、辦公設施等。根據現(xiàn)場情況,具體布置按總包單位要求執(zhí)行。實際情況可根據現(xiàn)場以
3、下原則擇地布置。1、避免不同施工項目之間的相互影響;2、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二、 施工控制點建立 場地測量控制基準點:設置在場地內和周邊,為施工期間半永久性測量固定基準點,做為施工放點、放線和監(jiān)測之用。施工測量控制基準點,由建設單位提供的位于場地外的坐標控制點引入場地建立,每點必須建筑固定臺座(混凝土)上。三、場地高程測量 為了解施工場地目前的實際地貌,同時也為日后計算總夯沉量及回填土方量提供基本計算參數(shù),強夯施工前要進行場地高程測量。測量精度:40m*40m網格;各作業(yè)區(qū)分別測量;測量儀器:全站儀,水準儀。四、場地平整及臨時道路根據設計要求,業(yè)主將施工場地平坦至夯前高程,場區(qū)施工道路由業(yè)
4、主按施工要求修設成可通行路面,以保證強夯機械能正常行走,確保安全。五、場地排水 現(xiàn)場及四周設立臨時排水通道、集水坑,確保雨后場地無積水。六、機械設備進場 本施工機械嘛要有強夯機(含夯錘等)、挖掘機、專用吊車以及運輸車輛等。第二節(jié)、施工組織機構及施工人員配制 為確保該工程如期保質完成,我公司擬組建地基處理工程施工項目經理部,以下簡稱“項目部”。該項目部人員對場地條件、地層條件和施工條件熟悉,歷經多個類似大型施工工程管理組織,具有較高的技術、組織、施工管理水準,肯責任心極強。 本項目部將以先進的施工工藝、周密的施工管理、嚴格的組織紀律和全面的質量保證體系如期完成本項工程。本項目部將充分發(fā)揮團結合作
5、精神,密切配合總承包方,在監(jiān)理、質檢、設計各方的監(jiān)督下,為保質按期完成本項目工程,項目部設項目經理一名,技術負責人一名,施工負責一名,下設施工員、技術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和資料員等。項目經理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負全面責任地,并確保公司質量體系在項目部的有效運行。第三節(jié)、施工進度計劃 根據本工程規(guī)模及施工特點,并結合我公司實際,將組織人力、物力突擊,確保有效工期60天內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第一階段為施工準備,分區(qū)段場地清理及平整;接通水、電管線;施工范圍內清理、鋪設施工道路;建立臨時設施;測量定位及復核,組織人員機械進場等。計劃在7天內完成。第二階段為強夯及碾壓施工:強夯及碾壓基本同時進
6、行,安排23臺強夯機施工,可在60天內完成本次強夯任務。 第三章、 強夯設計參數(shù) 根據總圖及業(yè)主方相關要求,同時對地形、總圖等因素進行分析,對場地分為兩次為進行地基處理,第一次處理范圍按相應控制標高分為6個區(qū),其它區(qū)域應結合建筑、景觀、邊坡統(tǒng)一考濾,為第二次處理范圍。第一節(jié)、 地基處理技術要求(1) 強夯處理后地基要求:Es=5.05.5MPa。第二節(jié)、 施工技術要求一、 換填1、 高層區(qū)域換素填土,其它區(qū)域換填塊石。2、 換填塊石區(qū)域采用開山石料,要求為級配良好的塊石、碎石粒徑不大于50cm,含泥量不大于10%。3、 換填素土區(qū)域采用礫質土或石混合料(土石比為7:3),土石混合料中石料最大粒
7、徑不大于5cm,土中不得含用淤泥、淤泥質土、植物等雜質。4、 對于淤泥質土厚度3m區(qū)域應全部挖除淤泥質土換填,對于淤泥質土厚度3m區(qū)域應挖除3m厚淤泥質土換填。5、 現(xiàn)場部分山谷位置,已填筑土石方,無法進行換填。待強夯后鉆探取樣,對淤泥層做常規(guī)試驗及壓縮結試驗,驗算地基殘佘沉除是否滿足場地設計要求。其它區(qū)域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二、 強夯1、 強夯能級分區(qū)根據設計圖紙并結合地質資料的填土厚度確定場地處一厚度,劃分強夯區(qū)域。在施工階段應根據現(xiàn)場實際適當調整強夯分區(qū)邊界。夯擊能=填方厚度4.0m采用2500KN.m, 填方厚度6.0m采用3000KN.m, 填方厚度8.0m采用4000KN.m,
8、 填方厚度10.0m采用5000KN.m, 填方厚度12.0m采用6000KN.m。2、 強夯施工參數(shù)(1) 點夯夯錘采用直徑2.22.4 m的鑄鋼錘,夯點采用正方形布置,夯點間距3.5 m *3.0m(2500KN.m),3.5 m *3.5 m(3000KN.m),4.0 m *4.0m(4000KN.m),4.0 m *4.5 m(5000KN.m),5.0 m *5.0 m(6000KN.m);收錘標準:同時滿足總擊數(shù)15擊(4000KN.m以下),總擊數(shù)20擊(4000KN.m以上)或最后2擊平均夯沉量10cm;遍數(shù):2遍(2) 滿夯 夯錘采用1820T鑄鋼錘,直徑2.22.4 m,
9、夯擊能-1500KN.m或1000KN.m; 夯點布置:錘印搭接寬度不小于30cm;擊數(shù)23擊;點夯1遍。 強夯施工前應選20*20 m區(qū)域進行試夯,通過試夯對強夯的施工參數(shù)進行調整,以便指導施工。第四章、強夯施工方案第一節(jié)、 強夯試夯區(qū)一、 試夯區(qū)選擇及試夯目的 在強夯范圍內不同區(qū)域各選擇一塊有代表性的區(qū)域(20*20 m)作為試夯區(qū),由各方現(xiàn)場共同確定,采用1820T鑄鋼錘,直徑D=2.22.4 m,夯擊能量和每點夯擊數(shù)暫按設計要求執(zhí)行,通過試夯驗證,然后最終確定。 本次試夯區(qū)和主要目的是:檢驗土的加固效果,施工設備性能和考核;確定和調整正式強夯施工參數(shù),根據試夯結果指導大面積強夯施工。試
10、夯區(qū)收錘標準如下:1、總擊數(shù)15擊(4000KN.m以下),總擊數(shù)20擊(4000KN.m以上)或最后2擊平均夯沉量10cm;二、 試夯區(qū)檢測 試夯區(qū)強夯效果檢驗包括現(xiàn)場2*2m平方承載板試、動探、土工試驗檢測。夯實后地基進行承載板試驗。 三、確定和調整強夯施工主要參數(shù)理論上,能使土中出現(xiàn)的孔隙水壓力達到土的蓋壓力時的夯擊的擊數(shù)為最佳擊數(shù)??捎猛恋挠行嚎s率與夯擊數(shù)關系來確定強夯的最佳擊數(shù)。從夯沉量-擊數(shù)曲線來看,隨著擊數(shù)增加,曲線趨于平緩,點夯滿足收錘標準,表示此時擊數(shù)為強夯最佳擊數(shù)。 根據規(guī)范規(guī)定,強夯處理范圍應大于基礎范圍。每邊超出基礎邊緣的寬度宜為設計處理深度的1/2-1/3,并不宜小
11、于3m。第二節(jié)、 強夯施工工藝 一、 施工順序 土方回填平整場地 測量高程 設點定位 第一遍點夯 平整場地 重新放點 第二遍點夯 修整場地 交工面測量 檢測 驗收。施工準備二、工藝流程框圖 確定強夯參數(shù) 監(jiān)測點夯第一遍 場地平整 監(jiān)測點夯第二遍 夯中檢測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夯后檢測工程驗收 施工工藝流程框圖三、 施工步驟1、 按業(yè)主移交的場地,場地整平;2、 布置第一遍置換夯點,標出每一個夯點點位,且偏差不大于5cm;3、 夯機就位,按設計要求的夯擊能定出高度,夯錘對準夯點中心進行夯擊,形成夯坑,直到滿足設計所規(guī)定的施工參數(shù)。每臺夯機派專人對每個夯點進行沉降量觀測,觀測儀器用S3水準儀;4、 施
12、工過程中,定期對夯錘吊高、擊數(shù)及夯點偏差進行質量控制,并做好檢查記錄。收錘標準同前所述;5、 回填夯坑平整;6、 進行第二遍點夯; 7、 夯坑整平滿夯; 四、 強夯施工要點1、 分區(qū)作業(yè):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放線并結合勘察報告及原始地圖,進行能級分區(qū)。2、 平整場地,用推土機推平場地,使場地具備施工條件。3、 控制基準點和夯點測設,便用全站儀和鋼尺和紅外測距儀,測定區(qū)域內的邊界控制基準點。使用全站儀和鋼尺布設點夯的夯點位置,夯點中心放置白灰以標明位置。4、 施工機械使用30-100T履帶式起重機,夯錘采用1820T鑄鋼錘,直徑D=2.22.4 m,拉索牽引三軸式半自動脫鉤器。起重機的吊鉤與脫鉤器以
13、鋼索相連接。脫鉤器的吊鉤可直接鉤住夯錘的吊柄,用麻繩索一端連接脫鉤器的脫鉤把柄,另一端與起重機前部的移固的銷軸邊接。5、 落距的確定:按設計要求,單點夯擊能量設定落距,脫鉤器與起重機的吊鉤和脫色拉索連接好后,在脫鉤器的吊鉤上,系上鋼尺或測繩,提升脫鉤器,至一定高度即脫鉤器吊鉤與地面的高度為落距與夯錘高度之和,此時可將脫鉤器拉索的下端與起重機前部的移固部位加以牢固的連接。6、 施工機械的平面移動方向:可沿場地長邊方向或短邊方向開始,退行施工,起重機臂桿左右擺動范圍內可蓋4排夯點。因此可同時推進。7、 夯坑推平,一遍點夯完成后,推平夯坑,再進行下一遍夯擊,不應將在進行第一遍夯點與在進行第二遍夯擊的
14、夯點混在一起,交替施工,及時回填夯坑,不至回填夯坑不及時而影響后續(xù)的強夯面夯施工。8、 點夯施工測量:需測量每個夯點的起夯面高程,每一擊夯沉量:以及每遍最終夯沉量,測量應使用經校正好的全站儀,同一夯點每擊夯沉量的測量儀器應架設在相同的位置高程。9、 點夯記錄:應按統(tǒng)一標準記錄,應包含擊數(shù),夯沉量(與擊數(shù)對應),能級、夯錘重。落距、施工時間、天數(shù)等。第三節(jié)、 強夯施工技術要求及保證措施一、施工技術要求1、 強夯施工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02有關規(guī)定進行。2、強夯施工的標高控制。 強夯施工要求夯前及每遍夯完后均進行高程測量,并計算平均下沉量,取得數(shù)據作為技術資料存檔。2、 每遍強夯
15、的時間間隔控制 強夯施工時要求每遍強夯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具體時間由現(xiàn)場確定。二、減少強夯施工損害的質量措施 1、確定強夯范圍時應離開現(xiàn)有建筑物或設施距離不少于20M。2、可開挖隔震溝。三、試夯竣工質量驗收 竣工質量驗收主要有現(xiàn)場效果檢驗和內部資料檢查方面。1、填寫檢驗表格,與驗標標準和設計標準進行比較,評定質量等級。2、內業(yè)資料檢查,主要查內容是否齊全,能否滿足要求。(1)材料出廠證明書(合格證)和試驗報告表;(2)工序質量檢驗簽證及報告表;(3)分項分部工程檢查驗收質量評定表;(4)工程施工記錄;(5)試夯報告;四、強夯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在施工過程中應采用住處化施工,及時在施工中將質量監(jiān)
16、控信息反饋并指導調整施工參數(shù),確保質量。 2、強夯施工必須按設計參數(shù)和強夯工藝進行施工,夯點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cm。 3、每個夯擊點的夯擊數(shù)按單點夯后確定的沉降量及慣入度控制,如按沉降量控制時應采用全站儀觀測,并做好記錄。 4、夯擊時,落錘應保持平衡,夯點借位不大于20 cm,夯坑底傾斜大于30度時宜用砂土或碎石將坑底整平,才能進行下一擊夯擊。 5、每夯擊一遍完成后,應進行場地平整和測量場地標高與平均下沉量,并再進行施工放線及施放夯擊點位,方可進行下一遍夯擊,在施工過程中,對夯點標樁應及時處理,以防失。 6、強夯施工過程中應有人專門負責下列監(jiān)測工作。 (1)開夯前應檢查夯錘和落距,以確保單擊
17、能量符合設計要求。 (2)每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fā)現(xiàn)偏差及時糾正,夯點放線位置的偏差應50mm。 (3)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數(shù)和每次的夯沉量。7、在夯擊中,當發(fā)現(xiàn)地質條件與設計提供的數(shù)據不符時應及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 8、施工中對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要求進行改變時,應報上級主管技術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 9、強夯施工中應在現(xiàn)場及時對各項參數(shù)及施工情況參照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202-83中的要求進行詳細記錄。 10、強夯過程中夯坑周圍不應有過大的隆起,如有異常及時報告監(jiān)理工程師,會同設計、業(yè)主等部門再作處理方法。 11、夯坑應當日施工,當日推平,以防下雨泡水。 12、夯錘通過自動脫鉤裝置,使之能自由脫鉤,在其底面對稱設置若干與其頂面共能的排氣孔,孔徑約250300mm。 13、當夯坑內積水影響施工時,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并及時將夯坑內積水排降。 14、采取措施保護地表各觀測點不被破壞或產生位移,保證觀測精度。 15、對現(xiàn)場技術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道路改造與混凝土管鋪設施工方案設計及舊路面拆除策略探討
- 醫(yī)用織物清洗管理辦法
- 加強資金安全管理措施
- 安全工作周例會
- 數(shù)字時代背景下人類存在性危機的哲學思考與應對策略
- 車間安全培訓主要內容
- 《昆蟲記》主題分析及高考備考要點研究
- 安全管理部述職報告
- 快遞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范本
- 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清單
- 新聞采編培訓課件
- 來料檢驗規(guī)范
- 電鍍產品檢驗記錄
- 2023-2024學年遼寧省大連市小學語文五年級期末評估試卷附參考答案和詳細解析
- 2023年小學數(shù)學必背定義和公式
- 2023年四川省宜賓市全科醫(yī)學專業(yè)實踐技能測試卷(含答案)
- 興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主令電器(課用)課件
- 湘少版英語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湖南省長郡中學“澄池”杯數(shù)學競賽初賽試題(掃描版含答案)
- 消防系統(tǒng)施工總進度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