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仙湖的形成及特點_第1頁
撫仙湖的形成及特點_第2頁
撫仙湖的形成及特點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撫仙湖的形成及特點撫仙湖的形成及特點陳愛林滇中六大湖泊猶如散落在云貴高原上的一顆顆珍珠,最為璀璨奪目的當數撫仙湖。撫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內,宋朝大理國時代名羅伽 湖,為羅伽部屬地;明朝改名撫仙湖,相傳有二仙并肩搭手屹立倒映湖 中,又說玉山撫其上宛如仙人,故名。撫仙湖水深155米,是我國第二深水湖泊;面積212平方公里,蓄水量206億立方米,水質優(yōu)良,是云貴 高原上最大的優(yōu)質淡水儲備庫。一、撫仙湖地區(qū)的早期地質歷史?,F(xiàn)在撫仙湖周緣地貌為古生代、中生代古夷平面被抬升、錯斷,經 河流切割改造而成的滇中地區(qū)高原、丘陵地形。其山脈屬云嶺向東延伸 輻射的正支烏蒙山系。最高點是位于境內西北部的梁王山主峰海

2、拔 2820米。最低點是南盤江與海口河交匯處海拔 1292米。在不同的地質時代,撫仙湖地區(qū)的地形地貌有天壤之別,但它們都 孕育了紛繁的生命。由于地質構造的因素,云南省范圍內出露了自 25億年以來的地層, 使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能夠破解 25億年以來云南乃至全球生命的發(fā)源和進化歷史。25億年前,云南處在深海之中,只有藻類在這里生活,它們形成海洋草原,死后與海底火山噴發(fā)物一起形成一套深海相火山-復理石沉積 構造。17億年前,發(fā)生龍川造山運動,形成滇中堅硬古陸核,但仍為海洋 覆蓋。9億年前和7億年前,發(fā)生了晉寧運動和澄江運動,使云南變成了淺 海環(huán)境,形成了最古老的巖層基底,沿紅河-洱海-金沙江以東,

3、南盤 江以北廣大地區(qū)形成了古陸和陸表海交替出現(xiàn)的格局。在澄江縣城北部形成紫紅色粗砂巖就是澄江運動時期古陸留下的風化產物,其中形成的銅礦床為撫仙湖地區(qū)的古人類從石器時代邁入青銅時代奠定了深厚的 物質基礎。兩個運動之后,出現(xiàn)了全球第一次大規(guī)模磷元素富集,并在 海洋里形成磷礦沉積,磷礦里保存了最原始的多細胞生物,形成了具有 礦化外殼的小殼化石。磷元素的富集為生命大爆發(fā)創(chuàng)造了條件。5.3億年前后,撫仙湖地區(qū)地表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變, 海洋中的生命形式 也發(fā)生了巨變,以澄江動物群為代表的第一批后生動物出生在海洋里, 它們包含了現(xiàn)今地球上所有動物的先祖,取代了藻類世界,開創(chuàng)了統(tǒng)治 地球的歷史。地球的生命發(fā)展史由

4、此改變,最原始脊椎動物云南蟲、海 口魚等出現(xiàn)在海洋里,使智慧生命 一一人類的起源成為可能。澄江帽天 山記錄了當時生命發(fā)展史和地質發(fā)展史。 科學家對采自澄江帽天山和昆 明??诘膸r石樣品的古地磁測定, 澄江一帶位于南緯11.3。,是古陸環(huán)繞 的淺海區(qū)域,西部逶迤著位于現(xiàn)今寧蒗 一永勝一楚雄一易門一石屏一帶 的川滇(康滇)古陸,玉溪位于川滇古陸的海陸交匯處,東部橫亙著長橢 圓狀孤立的牛首山古島,其周緣以曲靖一羅平一丘北一開遠界定。由此 組成的滇東海盆呈向北張口的喇叭形:南有峽口接文山海域;北與上揚 子廣海相連。這塊淺海既有古島屏障保護,形成相對穩(wěn)定、有利的生 態(tài)環(huán)境,又有潮口相通,接受深海營養(yǎng)和富氧

5、海水補充,海水清澈透 明,氣候溫暖,水深不超過100米,特殊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由于地處低緯度熱帶、亞熱帶信風區(qū),是熱帶風暴活動的中 心區(qū)。臺風能形成能量巨大的螺旋狀氣旋,引起高達10米的風暴潮,同時,還可引起波高數十米、波長數百米到千米的風暴浪,可波及 到200米的海洋深處。強風暴和降水把海岸風化物推卷入淺海區(qū),經過短距離斜坡滑動后,加速成噴涌而下的泥流,動物先祖?zhèn)儽换盥?,扭?的奇蝦、昆明魚化石,見證了當時的生命不屈的歷史。5.2億年至3.8億年前的寒武紀中期至泥盆紀早期,古撫仙湖地區(qū)隆 起成陸地,存在廣泛的古風化殼。3.8億年前的泥盆紀中晚期至3.6億年前的石炭紀早期,陸地

6、下沉, 變成淺海,隨之水逐漸變淺,海灣逐漸堰塞,成為陸地。3.6-2.5億年前的石炭紀至二疊紀時期,撫仙湖地區(qū)海陸交匯,在距此不遠的陸良、師 宗、富源一帶,陸地上生長有大量的植物,它們死亡后,留下大量的煤 礦。古滇中海中生活著腕足、珊瑚、海百合、菊石等各種海洋動物。同 時,動物已到陸地上大量繁殖。二疊紀早期撫仙湖地區(qū)乃至西南地區(qū)發(fā) 生火山噴發(fā),留下大量玄武巖。2.5億年前的三疊紀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滇中地區(qū)最后一次 從海底升起,撫仙湖地區(qū)湖泊交錯,水草豐美,山峰低矮,以恐龍為代 表的爬行動物大量繁衍,離撫仙湖邊直線距離不到3公里的天頭山恐龍化石群,華寧、江川的恐龍化石見證了當時的人丁

7、興旺”景象。二、撫仙湖的形成及特點1、撫仙湖的形成自6500萬年的新生代以來,由于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致使云南整個 區(qū)域持續(xù)抬升,處于海洋中的滇西一帶也已由海變成陸地,滇中地區(qū)逐 步變成高原。滇中地區(qū)位于川滇活動地塊和穩(wěn)定的揚子地塊邊界,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形成的小江斷裂帶的影響,這片高原呈南北向斷裂凹 陷,在滇中沉積盆地中出現(xiàn)了一個美麗的湖泊:古滇中海。340萬年前,地質學上的新生代晚第三紀,發(fā)生了新構造運動,斷裂加深,滇池、撫 仙湖和陽宗海逐步分離。地質學上的古滇池,與云南高原的九大湖泊一樣,從北向南流。經I晉寧縣西南部與玉溪市交界的刺桐關入紅河,屬紅河水系。隨著海拔升I高和斷裂加深,昆明 ???/p>

8、下沉至海拔1900米以下,大大低于刺桐關的 海拔1940米。40米的高差,足以使滇池水改道向西,傾瀉形成倒喇叭 口的??诤樱挥龈呱阶钃鹾筠D北,形成河面尚寬的螳螂川;再往后水流 減少,襲奪掌鳩河,形成河面窄于螳螂川的普渡河,流入金沙江。經過 漫長歲月,滇池出流歸于長江水系。大約在320萬年前,由于地壁式斷陷而形成古撫仙湖,湖面比現(xiàn)在 高出100140米,北抵梁王山,南達路居鎮(zhèn)以南,西沿牛摩襯古通道與 星云湖連成一體,面積超過350平方公里。大約在公元前12000年之后, 湖周山體持續(xù)抬升,湖盆深陷,湖水不斷加深,形成現(xiàn)在的深水湖泊, 星云湖隨之分離成為撫仙湖上游湖泊。出水河流改道向東,流入南盤江

9、, 最終歸于珠江水系。湖泊中大量的魚類,使得剛剛脫離森林生活并不斷 進行遷移、尋找家園的古人類在撫仙湖畔定居下來,開創(chuàng)了具有漁文化 特色的古滇文化。2、撫仙湖的特點撫仙湖地質地貌 撫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內,居滇中盆地中心, 昆明市東南60km處,地處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嶺地帶,屬南盤江 流域西江水系,位于滇中湖群五大湖泊(撫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陽 宗海和滇池)的中心部位,與滇池、杞麓湖、陽宗海的水平距離分別為17、18、27km,南部有2.5km長的隔河與星云湖相通。跨澄江、江川 和華寧三縣,地理位置為東經102° 39 103°0北緯24° 13 24&#

10、176;4撫 仙湖片區(qū)不僅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帶,而且也處于昆明、玉溪、曲靖三大 城市和個(舊)開(遠)蒙(自)城市群的中心,地理區(qū)位的比較優(yōu)勢 十分明顯。撫仙湖流域屬滇中紅土高原湖盆區(qū),以高原地貌為主,由于受構造 盆地影響,區(qū)域內地勢周圍高、中間低,相對高差大。湖泊東、南、西 三面環(huán)山,北面與澄江壩子相連,湖面形似葫蘆狀,南北向發(fā)育,中間 窄,兩端寬,北端寬而深,南部窄而淺,北部最寬處11.5km,中段最窄為3.2km,平均寬度6.78km。地質構造上,撫仙湖屬斷陷構造湖盆,按照地質構造和地形的特征 及其形成因素,湖區(qū)地貌大致分為構造 一剝蝕地貌和堆積地貌。小江斷 裂帶自巧家至湯丹和東川附近分成

11、兩支,東支經宜良至南盤江,西支則 經陽宗海、撫仙湖至通海。撫仙湖湖盆四周出露的地層按巖性主要有三 大類:(1)以埃迪卡拉紀、泥盆紀、二疊紀石灰?guī)r為主的碳酸鹽巖。大 面積分布于東岸,北、西岸有少量分布,約占湖區(qū)巖類面積的60%。(2) 以前寒武紀紅砂巖、侏羅紀紫紅色粉砂巖及寒武紀頁巖為主的碎屑巖 類。分布于北、東、西岸。面積占巖類面積的 40%,多沖溝破箐,巖石 易風化,是水土保持的重點地區(qū)。(3)二疊系火山噴發(fā)玄武巖分布面積 約 55 km2。撫仙湖沿湖地層以 二疊紀灰?guī)r為主,其次為不同時代的砂頁巖和二.II ,疊系玄武巖。湖區(qū)泉水和溶洞分布廣泛,這些泉水和溶洞多為撫仙湖地 下水的補給水源。撫

12、仙湖東西兩岸山勢陡峭,呈北東走向,與構造線基本一致。區(qū)內最 高點為梁王山,海拔高2820 m。山脈經東虎山(2628 m)、黑漢山(2494 m)、 谷堆山(2648 m)、老君山(2319 m)等一系列山由北向南東延伸,形成金沙 江水系(滇池)與珠江水系(撫仙湖、星云湖)的分水嶺,這些山脈象一道屏 障,屹立在撫仙湖西岸。撫仙湖東岸,由梁王山余脈經獻飯山(2274 m)、東雞哨(2065 m)、老 祖右頭(2144.2 m)、標桿山(2195.1 m),過海口河后,再經子彈山(2386 m)、 陰登山(2381 m)、磨豆山(2663.1 m)直由北向南延伸至馬鞍山(2469 m), 這一南北

13、走向的山脈與撫仙湖西岸的分水嶺平行,它是撫仙湖東岸的天然屏障,是撫仙湖與南盤江的分水嶺。撫仙湖水系撫仙湖流域面積674.69km2 (不含星云湖流域),當湖 面高程為1723.35m時(85高程),水域面積約216.6km2,湖長約31.4km, 湖最寬處約11.8km,湖岸線總長約100.8km ;湖區(qū)北深南淺,最大水深 158.9m,平均水深95.2m,湖區(qū)水深大于100m的水域占45.5%,小于 10m的水域僅占4.1%。湖水主要依賴湖面降水和地表徑流補給,集水面積約 1084.0km2, 補給系數5.14。撫仙湖流域共有大小入湖河流103條(含季節(jié)河、農田 排灌溝),其中非農灌溝的河道

14、有60多條,其中較大的有27條,集水 面積大于30 km2的有3條,10 km230 km2的有6條,小于10 km2的 有18條。主要入湖河流除云星湖經隔河(又名海門河)來水外,尚有II西龍?zhí)?、梁王河、東大河、西大河、尖山河等;出水口為湖東的??诤樱琁,I又名清水河,注入南盤江,全長 15.4km,天然落差392m。河流普遍短 小,最長的梁王河21km,其次是東大河19.9km,其余多在10km以下。 由于撫仙湖屬雨水補給型湖泊,河道徑流調節(jié)性能很差:多為間歇性河 流、暴漲暴落、匯流時間短、并攜帶大量泥沙入湖。50km2撫仙湖群山環(huán)抱,周圍湖積平原狹窄,除東大河流域面積 外,其余多在30km

15、2以下,約有1/2以上的河流流域面積不超過10km2。 河長多在20km以內,河床比降達10100%。,常以坡面漫流和細小溝 溪直接匯入湖泊,導致河水暴漲暴落,枯季斷流,河川徑流的調節(jié)性極 差。湖岸周圍有地下水補給,例如東岸老鷹地溶洞、豬嘴山溶洞群、祿 充大洞、甸朵大洞,北岸的西龍?zhí)?,東岸的大灣、小船尖落水洞、熱水 塘等。??诤邮菗嵯珊v史上唯一的明河出水口,從??诖迤饢|流約14.5km入南盤江。出流改道實施后,隔河流向改變,也成為撫仙湖的主要出湖河流之 一,撫仙湖水經隔河泄入星云湖。撫仙湖多年平均水溫173C, 1月平均水溫127C, 8月平均水溫 223C,歷年最高水溫 243C( 196

16、6年8月19日),最低水溫6.1 C (1976 年3月3日)。湖水碧藍色,透明度7.08.0米。pH值8.86,總硬度8.16 德國度。屬貧營養(yǎng)類型湖泊。湖內生物魚類計有魚類5科19屬36種,除鰱、鳙、草、華南鯉、麥穗魚、普櫛 魚鰕虎魚、黃魷魚和鯪魚系外來種,其余27種均系土著種,其中鯉科魚類13屬18種,占總種數的66.7%;鰍科3屬6種,占總數的22.2%; 鯰科、鮡科和合鰓科各1屬1種,占總種數的3.7%。地方種多是撫仙 湖魚類區(qū)系組成的一大特點,主要有鱇白魚、厚頜刺鲃、撫仙刺鲃、灰 波羅魚、丁氏波羅魚、花鱸鯉、云南瓣結魚、長須盤鮈、撫仙鯉、澄江 裂腹魚和大眼條鰍等11種;還有珠江水系

17、特有的常氏刺鲃、云南鋸倒刺鲃、撫仙裂腹魚和黑鮡 4種和跨流域分布的長身刺鲃、云南光唇魚、 云南盤鮈、杞麓鯉、側紋條鰍、格氏波羅魚6種。水生植物計有水生植物12科15屬19種,分布在南部等水深約1.05.0m局 部水域,多屬沉水植物類型,分布面積約 20hm2,總生物量400t,以苦 草、孤尾藻、馬來眼子菜、黑藻和篦齒眼子菜為優(yōu)勢種。浮游植物計有浮游藻類6門36屬45種,其中藍藻門9屬13種,綠藻門20 屬24種,硅藻門3屬4種,甲藻門、裸藻門各1屬1種,黃綠門2屬2 種。以水花束絲藻、絲藻、角星鼓藻、廣綠小環(huán)藻、飛燕角甲藻、纖維 藻和十字藻為優(yōu)勢種。浮游動物計有浮游動物26屬30種,其中原生動

18、物6屬6種,輪蟲9屬12 種,枝角類7屬8種,橈足類4屬4種。以鞘居蟲、盤狀鞍甲輪蟲、方 形網紋溞、長額象鼻溞、西南蕩鏢水蚤、綠色近劍水蚤和溫劍水蚤為優(yōu) 勢種。底棲生物計有底棲動物21屬24種,其中寡毛類3屬3種,腹足類7屬8種, 瓣鰓類2屬2種,甲殼類3屬3種,昆蟲綱雙翅目6屬8種。以蘇氏尾 鰓蚓、顫蚓、仿雕石螺、短溝蜷和前突搖蚊為優(yōu)勢種。水資源量撫仙湖是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具有防洪、灌溉、 工業(yè)用水、漁業(yè)、生活用水及旅游等綜合功能。相應湖容水量約206.2億m3,湖泊蓄水量191.4億m3,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總蓄水量的72.8%根據撫仙湖片區(qū)??谒恼咀?953起60多年資料分析,其多年平 均降雨量896.2mm,E20蒸發(fā)池多年平均蒸發(fā)量為1325.8mm,撫仙湖 多年平均水位為1721.28m。據流域內及其周邊的10個雨量站點統(tǒng)計分 析,徑流區(qū)干濕分明,干季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14%,濕季以7月降水最多,為20%以上。撫仙湖片區(qū)屬珠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