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車初步布置_第1頁
整車初步布置_第2頁
整車初步布置_第3頁
整車初步布置_第4頁
整車初步布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整車設計初步布置 一、整車坐標系按GB19234定義二、總布置二維圖1)基準線1.地面線-軸距2.前輪垂直線-滾動半徑前輪中心3.車架上平面線-前后輪處車架高度Z-0線4.前輪中心線-X-0線-通過前輪中心的Z-0線垂直線5.汽車中心線-Y-0線6.空載、設計載荷、滿載地面線(對應車身三種狀態(tài))2)設計狀態(tài)商用車(卡車、客車)設計狀態(tài)定義為滿載車輛姿態(tài)與地面線成0.5-1前傾角(即車架上平面Z0線與地面線成0.5-1)乘用車設計狀態(tài)定義為設計載荷(半載)車輛姿態(tài)與地面線也是成0.5-1前傾角(即地板平面Z0線與地面線成0.5-1)依據(jù)空載、滿載不同的軸荷,以及前后懸架的剛度,計算出前后輪處車身

2、高度,由于設定車身Z0線不變,則相應產生空載、滿載不同的地面線3)轎車的設計載荷轎車的設計載荷是在自重的基礎上加上乘員的質量轎車計算用成員數(shù)座位數(shù) 乘員數(shù) 分配2和3 2 2人在前排座位4和5 3 2人在前排座位,1人在后排座位6和7 4 2人在前排座位,2人在后排座位8和9 5 2人在前排座位,3人在最后排座位;當最后排僅有2個座位時,1人應在倒數(shù)第2排座位上三、造型線圖采用點云掃描標桿車整車外部和內部輪廓線總布置正向設計設定設計車整車外部和內部輪廓線確定駕駛員R點、眼橢圓、頭部包絡線、上下視角和AB區(qū)定義確定控制線: 1)總長、總寬、總高2)接近角、離去角3)下視野C點線4)外后視鏡定位點

3、5)轉向盤中心點6)座椅中心線及寬度7)內后視野D點及遮擋8)前后人體臀部肩部肘部空間9)前后人體頭部包絡線控制的車頂輪廓線10)前后燈光信號位置控制線11)發(fā)動機艙前端離地高度12)前后裙邊離地高度,門檻離地高度,側視圖主要表達截面線或總成部件有:整車Y0截面線、側面投影主要特征線(如:車身外表面主要分塊線等)、儀表板主要特征截面線、整車姿態(tài)、前艙蓋C點、水箱布置、發(fā)動機艙前端離地高,前后風窗角度,發(fā)動機特征輪廓線、油箱特征截面線、加油口蓋布置、頂蓋天窗布置特征線,前后裙邊離地高度,門檻離地高度,前后保險杠高度前后人體布置R點(含與方向盤、座椅的相互關系尺寸)、眼橢圓、VP系列點、AB區(qū)、前

4、后頭部包絡線總體尺寸:(參考標桿車,將軸距加長100mm,前懸加長46mm,整車加高20mm,其它尺寸參考標桿車)總長 (mm) 4690總寬 (mm) 1760總高(空載*) (mm) 1481軸距 (mm) 2678前懸 (mm) 882+46后懸 (mm) 108410前輪距 (mm) 1539后輪距 (mm) 1528車門與前發(fā)動機罩、后行李箱蓋數(shù) 4門2蓋(2左門,2右門,前機艙蓋,后行李箱蓋)載人數(shù)(人) 5最小離地間隙(滿載*) (mm) 129輪胎型號 輪胎205/55R16 輪胎195/65R15 前風擋玻璃除霜出風口鬧鐘儀表中央功能區(qū)中央前部功能區(qū)變速操縱機構位置中央駐車制

5、動機構位置中控臺側置物盒中控臺后排功能區(qū)back view左側出風口保險絲盒蓋轉向管柱護罩中控臺后排出風口格柵右側出風口組合儀表儲物箱總成電器開關區(qū)中央前出風口(1)收放機(2)電器開關區(qū)(3)空調控制面板俯視圖表達特征截面線或總成部件有:TOP投影外表面主要特征線、水箱布置、大燈布置、發(fā)動機輪廓線、蓄電池布置、輪胎、發(fā)動機懸置特征點、油箱布置、備胎布置;人機布置主要表達:AB區(qū)、前后排座椅寬度特征、前人體臀部肩部肘部空間、內飾特征、后人體臀部肩部肘部、內飾特征前后視圖表達特征截面線或總成部件有:整車輪廓、方向盤布置、踏板布置、外后視鏡狀態(tài)、內后視鏡、前后玻璃特征截面線、前后輪胎(輪距)、前后

6、頭部空間。 。造型線圖側視圖四、轎車總體尺寸初步布置(輪廓硬點) 1.整車長度和軸距尺寸確定 根據(jù)車輛的等級,或依據(jù)標桿車測量、點云值,初步確定一個長度L值依據(jù)標桿車測量、點云值,考慮乘坐空間,初步確定軸距L02.前懸長度的確定發(fā)動機位置確定后,可依次布置散熱器、冷凝器等,最后在確認保險杠的位置,累加后決定前懸的長度 3.后懸長度取決于行李艙、備胎和油箱的布置,油箱和備胎布置后,行李箱基本確定。在確定保險杠之后,可得到后懸長。油箱的容積應保證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其續(xù)駛里程就不低于600km小型車;45L,中級車:55L60L,中級以上車:60L80L u4. 整車高度尺寸的確定u車身高度的確定。選

7、取合理的人體模型即合理的百分位男子50% GB 1678 mm, SAE 1755 mm男子95% GB 1775 mm, SAE 1870 mm 女子5%(1502mm)人機工程校核采用男子GB 95%女子5%人體模型 1)確定駕駛座椅R點;2)眼橢圓要求進行室內布置;3)國標GB11562(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要求及測量方法)校核視野;4)確定頭部空間;室內高度空間的幾個主要參數(shù)是:H95-從前R點到車頂內表面前后頭部包絡線到車頂內表面間隙值,一般在30150mmH96-從后R點到車頂內表面H37/H38頂棚內表面到車頂外表面間隙值中級車總高一般來說在14501550 mm5.整車寬度尺寸的

8、確定依據(jù)車型等級和標桿車尺寸中級車總寬一般地說在17001800 mm6.接近角、離去角和最小離地間隙確定依據(jù)車型分類和標桿車尺寸SUV 要求接近角25,離去角20最小離地間隙180 mmSAE-J689 規(guī)定乘用車、MPV接近角16離去角13五、發(fā)動機及傳動系的布置1.發(fā)動機布置型式(a)前置前驅動(縱置和3兩種); (b)前置后驅動(縱置); (c)后置后驅動(縱置和橫置兩種); (d)中置后驅動(縱置); (d)四輪驅動(縱置和橫置兩種); 多數(shù)布置形式的散熱器及空調冷凝器布置到前艙 2.發(fā)動機坐標位置的確定發(fā)動機曲軸中心線與缸體后端面交點(BHC)發(fā)動機坐標位置應接近標桿車數(shù)值縱置-曲

9、軸中心線與水平線 13 (后傾)3.傳動軸夾角的校核橫置發(fā)動機需確定差速器中心點(DC)傳動軸夾角滿載時 4,上下跳最大夾角 10水平面?zhèn)鲃虞S夾角在+/- 0.5 傳動軸夾角應接近標桿車數(shù)值4.配置不同型號發(fā)動機 校核尺寸空間及發(fā)動機懸置設計.要考慮(a)振動噪聲最低,要分析計算;(b)維修最方便,建議進行三維裝配流程仿真;(c)傳動系統(tǒng)進行動力性經濟性優(yōu)化.六、前后懸架的布置1.前懸架坐標位置確定前減振器上支架安裝點,決定前輪定位角。依據(jù)標桿車點云測量數(shù)據(jù)2.后懸架坐標位置確定后減振器上支架安裝點,決定車身的高度3.卡車車架高度(上平面)的確定由車輪、前橋板簧座高度、板簧弧高、支架孔距和車架

10、縱梁高度疊加決定卡車駕駛室高度和車廂地板高度七、發(fā)動機艙的布置1.發(fā)動機及懸置的布置發(fā)動機懸置設計 三點或四點,要分析計算,與發(fā)動機匹配,使振動噪聲最低 。發(fā)動機運動件(皮帶輪等)距縱梁間隙2530 mm,本體非運動部件間隙1520mm2. 動力總成與副車架、轉向器、穩(wěn)定桿的間隙1520 mm3.發(fā)動機附件(進氣系統(tǒng)、供油系統(tǒng)、排氣系統(tǒng)、散熱系統(tǒng))與其他各自之間布置間隙分別為:靜止件之間布置間隙1015mm;排氣管與其他所有零件間隙應大于30mm, 一般3060mm; 4.經常修理部件間隙應25mm一般在2550mm 5.空調管、轉向液管和制動管間隙一般在510mm ,小于3 mm須用管夾固定

11、八、乘員艙的布置1.R點的確定 由人體H點測量裝置測定和標桿車點云數(shù)據(jù)。人體選擇男子GB95%或SAE95%百分位決定駕駛員視野、操縱方便性以及乘員乘坐舒適性等人機工程的關鍵點2.乘員艙內尺寸的確定和標注按GB19234 速騰 凱美瑞 奧迪A6H95前艙頭部空間 864 883 890H96-后艙頭部空間 801 846 876W3-前艙肩部空間 1381 1443 1484W4-后艙肩部空間 1283 1430 1403W5-前艙臀部空間 1340 1416 1409W6-后艙臀部空間 1294 1431 1380W31-前艙肘部空間 1381 1492 1406W32-后艙肘部空間 128

12、3 1494 1360L50-前后R點之間距離 903 861 917.5L49腿上空間 515 510 547L40前靠背角 25 25 25L41后靠背角 25 26 26 L10-前座墊深度W16-前座墊寬度L12后座墊深度H31-后R點到踵點的垂直距離 L64-后R點到踵點的水平距離 550 564 576 駕駛員坐姿舒適角度 96/127.6/88 96/123/99后艙乘員坐姿舒適角度 90/90/114 91/95/127 前排GB5%女子時 9 4.5/109/1303.人機工程的校核1)眼橢圓 2)上下視角3)汽車駕駛員前方視野 (GB11562)包括:透明區(qū)、A柱雙目障礙角

13、、180度前方視野4)儀表盤可視區(qū)5)遮光罩和玻璃反光6)后視野(內外視野)(GB15084)7)風窗玻璃刮掃面積(GB11565)8)手伸及界面9)手操縱桿操作范圍10)頭部包絡線和間隙11)安全帶固定點(GB14176)12)上下車方便性13)腳踏板布置法規(guī)校核(ECE R35)上下視角一般要求: 上視角 10 下視角 20a.校核最小視角保證車前視野盲區(qū)6 mb.校核最小上視角保證車在1米仃車線外,能看到5 m高交通信號燈風窗玻璃外表面的交點聯(lián)線所包圍的面積每根A柱雙目障礙角 6180前方視野儀表板障礙視野圖外后視鏡視野校核轎車駕駛員、乘客兩側外后視鏡后視野卡車駕駛員、乘客兩側外后視鏡后

14、視野內后視鏡風窗玻璃刮掃面積:A區(qū)98%,B區(qū)80%手伸及界面手操縱桿允許工作范圍頭部包絡線腳踏板布置標準ECE法規(guī)DIN73001Max. Min.推薦值E 10050 70F 50 60G 50 130H 130 170J 160 260安全帶固定位置影響轎車上下車方便性的因素主要是車門的大小和開度,門檻離地高和座椅尺寸。前座上下車方便性尺寸 H130,L18,H74, LX1,W827EH130-前座上車門檻離地高L18-前座進門間隙 H74-轉向盤到座墊的距離 LX1-前門上通道寬度 W827E-前車門最大開度前座上下車方便性尺寸 H130 L18 H74 LX1 W827E桑塔納 3

15、12 472 147 64桑2000 339 464 152 64推薦值 450 150 750 mm后座上下車方便性尺寸 H131 L19 LX3W828E mm桑塔納 310 75桑2000 343 358 75推薦值 250 750 前座上下車尺寸 不管車型大小 大致相當 后座上下車尺寸 按車型級別提高而變大B柱傾斜度4.駕駛區(qū)確定的尺寸和標注1)乘用車踵點-油門踏板位置是室內空間設計一個關鍵部位,它與發(fā)動機,特別是發(fā)動機前圍擋板的布置有直接關系。為了保證駕駛員腳部的操作空間的合理性及駕駛員操作靈活性和減少疲勞。轉向盤中心坐標點決定駕駛員能否方便操縱的關鍵部位 速騰 凱美瑞 奧迪A6LH

16、30-前R點到踵點的垂直距離 244 262 262 H93- -前R點到轉向盤的垂直距離L13制動踏板到轉向盤之間的距離 627.5 613L23正常駕駛和乘坐座椅的移動距離 250 263 250L25-轉向盤傾角 22-2624.2-27.4 19.6-24L52-制動踏板和加速踏板之間高度差 速騰 凱美瑞 奧迪AL6L53-前R點到踵點的水平距離 839 825 891L63-前R點到轉向盤的水平距離 465 476 395加速踏板中心點坐標413/-171/186 435/-208/213 470/-193/271制動踏板中心點坐標439/-272/241 489/-319/235

17、507/-337/281離合器踏板中心點坐標 443.6/-402.3/242 504/-464/225變速桿球頭中心點坐標駐車制動桿中心點坐標前R點 X/Y/Z)1347/-370/324 1398/-376/312 1458/-379/370前踵點 510/-195/80 573/-227.5/50 566/-378/108轉向盤中心低/高 898/-345/692 965/-376/668 991/-370/7122)卡車駕駛區(qū)按GB15705按GB15705K(轉向盤下緣至座墊上表面距離200220mm L(轉向盤后緣至靠背距)360400mm H(R點至制動踏板中心距)750850mm M(轉向盤下緣至制動踏板距)600駕駛員座椅調整至最低最后位置,要求L450mm卡車駕駛室內部尺寸布置標準要求總共36項 GB157053)客車駕駛區(qū)按GB13503GB13053大客車駕駛室尺寸以G點為基準點G點-座椅靠背中心面切線與坐墊面交點L13 (轉向盤后緣至靠背距) 350380 mm H19 (轉向盤下緣至座墊上表面距)200220 A11 (G點至制動踏板距)800900 mm H2 (R點高)37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