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基本技法_第1頁
書法基本技法_第2頁
書法基本技法_第3頁
書法基本技法_第4頁
書法基本技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四、書法基本技法(一)前言第一階段為習字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有選擇的臨習碑帖。在臨帖過程中,訓練腦、手的靈活性。通過臨習,較好地掌握執(zhí)筆、用筆、結字、布局的規(guī)律和常識。這個階段是師古人的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練習的方式, 應該是比較機械的,要有一定規(guī)矩。相應的個性要受到一定的約束,以免學書者不顧書法的基本規(guī)律,任意涂抹,貽誤終身。第二階段為創(chuàng)作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學書者已較好地掌握了書法的基本技法,應博覽古今書法碑帖,總結前人用筆、用墨的妙趣;努力練習成幅作品,鍛煉創(chuàng)作的構思

2、和實踐;加強文學、美術等字外藝術的修養(yǎng)。這個階段是造化階段,練習的方式要比前一階段靈活得多。綜上兩個階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發(fā)展。無前者,后者便是無源之水;無后者,書者往往被說成是碑帖之奴。物質上的準備(略) 精神上的準備練習書法,人們通常很少論及精神上的準備。但這是成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所謂精神上的準備,中心點在于一個“靜字。練習書法不能有手無心,按字貼簡單、機械地畫墨道兒,而是要細心體會,心有所悟,手有所追。作到心中只有字,手中只有筆,而這種境界,都是要以入靜為基礎才能達到的。有些沒有功底的同志初學書法,前幾個字方能按耐性情,幾字之后,便急躁起來,不是胡亂涂抹,便是放筆

3、不寫了。這是不能入靜造成的。當然,當我們的書法寫的有點眉目時,也就自然入靜了。人若入靜,則氣血平和,心無浮躁,才能極慮專一。人們常說的書法可以鍛煉身體,可以修身養(yǎng)性,就是這個道理。(一):執(zhí)筆法執(zhí)筆法是書寫者對毛筆正確的施力方法。書寫時用力牽涉到指、腕、肘、肩以至全身,只有這些部位很協(xié)調地施力,才能寫出如意的點畫和線條。1:指法指法是五個手指捏筆的正確方法,最常規(guī)的是五指撥鐙法。大拇指:稱為“按”,以大拇指上節(jié)端按住筆管左后方,向右上方斜仰施力,起一種推動作用。食指:稱為“壓”,用食指上節(jié)端捏住筆管的右前方,向左下方施力。中指:稱為“鉤”,用中指上節(jié)端鉤住筆管向后施力。無名指:稱為“格”,用無

4、名指指甲和肉相連的部位抵住筆管,起一種頂?shù)淖饔?,由里向外施力。小指:稱為“抵”,小指緊貼無名指下起助力作用。五個手指各有功用,實際上構成了兩對平衡的力,一是大拇指和食指,另一是中指和無名指、小指。筆在兩對力的平衡中穩(wěn)定下來,并能靈活地運轉。這種執(zhí)筆方法歷來被推崇,被認為是正確的執(zhí)筆法,一般人書寫時也多采用這種方法。另外還有:鵝頭執(zhí)筆法、虎口執(zhí)筆法、平復執(zhí)筆法、提斗執(zhí)筆法等。執(zhí)筆時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指實,指實的意思是五個手指的指端實實在在地捏住筆管,無一虛設。如果指不實,則無力運管。注意:不能誤把“實”理解為“緊”,和壯士操戈、船夫拉纖聯(lián)系在一起。捏筆過緊,五個手指象繩子一樣縛住筆管,心欲動

5、,而手拘謹呆滯。如執(zhí)縋擊鼓,握的手法需要松緩,擊出的聲音才會悅耳動聽。掌虛:掌虛是指執(zhí)筆以后,掌心一定要空虛。人們常說虛掌可以容卵,就是這個意思。腕平,腕平是指執(zhí)筆以后,手腕基本上和案面平行。執(zhí)筆以后,筆管貴在直立,筆鋒如針倒懸,筆鋒著紙才能形成中鋒,取勁澀,那種如錐畫沙,如印印泥的妙趣才能體現(xiàn)出來。2:腕法(1)枕腕:枕腕是腕部和案面直接或間接接觸的一種書寫方式,直接接觸是把腕子直接放在案面上,間接接觸是以左手枕右腕下和桌面接觸。(2)懸腕:是把手腕離開案面,以肘著案的一種書寫形式。(懸腕適合于初學者)(3)懸肘:懸肘是把整個臂膀都離開案面的一種最佳書寫方式,活動的幅度最大,氣力的傳輸也不受

6、任何阻隔。趙孟 曾經(jīng)說過:“古人動筆有千仞之勢,此必高提手腕而能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3:身法(1)坐書:坐書是一種普遍的書寫姿式。坐書要求身體保持舒展自如,左手按紙,右手執(zhí)筆,有氣概萬千之勢。腰背正直,氣息均勻,兩腳分開與肩平行。書寫時,或枕腕,或懸腕,肘應放在案上,不要斜靠案邊。另外如坐著懸肘時,要注意肘部抬起稍高淤腕部,以保證毛筆正直。(2)立書:書三寸以上的字必須站立書寫。立書時右腳稍向前伸,以助右臂揮運之力;腰微前傾,身體離案半尺左右,但腰不可彎曲過度。(3)題璧:(二)筆位歷來說法不一,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執(zhí)筆要近,另一種是執(zhí)筆要遠。執(zhí)筆近于筆頭,書寫時筆亳的鋪放、聚攏比較容易。

7、執(zhí)筆遠于筆頭,書寫的幅度大,飛舞飄灑。得流暢之妙。根據(jù)書法實踐經(jīng)驗,書寫雄厚一路的字,如顏體、龍門造像之類,執(zhí)筆稍低為好;書寫飄逸清秀一路的字,如二王、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風格,執(zhí)筆稍高為宜。書寫隸、篆、楷書以靜為主要特點的字,執(zhí)筆應略低;書寫行草以飛動為主要特點的字,執(zhí)筆應稍高;書寫小字執(zhí)筆要低,大字執(zhí)筆要高。初學者執(zhí)筆應高一些,以便練出過硬的運筆功夫。執(zhí)筆是運筆的準備,就象賽跑前各就各位的起跑動作一樣,是為百米沖刺做準備的。以上講述的不論是指法腕法還是身法,筆位正確與否,概括地講,標準只有三點:一、指、腕、肘、臂運轉靈活。二、氣力由腰而發(fā),經(jīng)各部位至筆端,盡量少受阻礙。三、適應書法運筆規(guī)律

8、,為運筆做好準備。(三)用筆法(運筆)用筆法是筆鋒著紙以后,主要解決的是毛筆如何正確運動。用筆是書法中關鍵的關鍵,趙孟 講“用筆千古不易”。1.藏鋒和露鋒藏鋒就是在起筆和收筆時,把筆鋒藏於筆畫之中的一種用筆方法。例如:寫一橫畫,橫畫本應從左向右行筆。藏鋒書寫時,應由右向左逆行,按筆后,再由左向右順行,終了按筆調整筆鋒后,由右向左逆行。藏鋒用筆沉著、含蓄、雄強。通常篆書、隸書,楷書中的顏體和柳體多使用藏鋒的方法書寫。露鋒是一種平鋪直敘的用筆方法,起筆時掌握“欲橫先豎,欲豎先橫”的準則。例如:寫橫畫,豎下筆,調順筆鋒后右行筆。寫豎畫,橫下筆,調順筆鋒下行筆。露鋒作書,鋒利精神,呼應自然,清秀峻拔。

9、藏鋒和露鋒一般多指起筆處,因為收筆的地方都需要以毫末滿外,以保證筆畫完整和美觀。藏鋒和露鋒不存在著優(yōu)劣之分,初學書法,要根據(jù)不同字來確定用藏鋒或是露鋒,但必須注意行草書很少用藏鋒。2.中鋒和側鋒中鋒也稱作正鋒,是運筆的主要方式。中鋒運筆,筆尖在筆畫的中間運行。把筆毫鋪開,作到萬毫齊發(fā)。中鋒行筆的優(yōu)點:將墨汁均勻滲開,筆畫圓滿,自然充實。有一定的立體感?!叭肽救帧本褪侵袖h寫出來的。中鋒行筆要求筆管正直,但不意味著在行筆的過程中,筆管始終和紙面垂直,而是隨著筆劃的運動方向筆管稍向前傾。側鋒也稱作偏鋒。側鋒行筆,筆尖側在筆畫一邊,顯得臃腫枯澀??瑫质羌捎脗蠕h的。但行草書中側鋒偶一用之。初學書法,

10、應先以中鋒行筆為基礎。學書法先學楷書,就是這個道理。3.方筆和圓筆方筆和圓筆是對筆畫的起止和轉折不同的處理方法。方筆呈方棱形狀,有一種斬釘截鐵的氣勢,體現(xiàn)了雄強有力的格調。圓筆呈圓轉弧形,圓勁不露痕跡,清秀俊美,給人以和暢的感覺。方筆和圓筆在書寫方法上是不同的。方筆的書寫:起落提按的節(jié)奏明快,下筆迅捷,平鋪直敘,不可游移。轉折時改變筆畫的運動方向,提筆換鋒,然后逆行,即所謂“折以成方”。方筆的書寫關鍵在一折字,折字的根本在于提按節(jié)奏,如少林卷術,一招一式剛勁、明快。圓筆的書寫。起筆和收筆處,筆鋒微轉,不留棱角痕跡,即所謂“轉以成圓”。圓筆字書寫的關鍵在于一個“轉”字,“轉”字的特點是含蓄,這種

11、含蓄和太極拳有相似之處,一招未竟,一式又生,綿綿而至。4. 起筆和收筆起筆和收筆在藏鋒和露鋒的問題里已經(jīng)涉及,這里就具體方法進一步說明。不論任何筆劃,都首先存在著一個起筆問題。起筆如果寫不好,不僅臃腫或尖削不耐看,而且也會影響延伸。藏鋒起筆的法則是“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露鋒起筆要”欲橫先豎,欲豎先橫”。以上兩個動作的關鍵,一個“按”,一個“順”,都應和起筆的動作十分和諧,不能生硬。收筆是一畫終了的處理,一般有兩種情況,一類是尖收筆,尖收筆有撇、捺、鉤、懸針豎等;另一類要采用“無垂不縮,無往不回”的方法,主要針對橫畫和垂露豎等而言。5. 提筆和按筆毛筆的運動是比較復雜的,它不是簡單的平面軌跡運

12、動,而是 要配合提按運動,在行筆過程中,有意識地把筆畫的某一部位寫細一些,筆要輕輕提起。相反,有意識地把筆畫的某一部位寫粗一些,筆就要稍稍下按,這就是通常所講的提筆和按筆。提筆和按筆是相互對立的,但又相互依存。沒有提筆就談不上按筆,沒有按筆也談不上提筆。提筆是在按筆基礎上的提,按筆是在提筆基礎上的按,也就是說提和按的動作都不能盡勢,盡勢則力竭。這種施力方式很象手按彈簧,按不能按到底,提也不能提到極限。提按得當,筆畫的粗細變化自然,有力度和彈性。所以,提筆和按筆雖然簡單,卻須學者細心領悟,得出“一畫之間變起伏于峰杪”的道理。6. 轉筆和折筆(與方筆和圓筆相近)轉筆和折筆是筆鋒在改變運行方向時的用

13、筆方法。轉筆是用暗渡的方法轉換筆鋒,轉換時,要心靜手穩(wěn)。方筆字時,筆鋒的轉換要求剛勁有力,有棱有角,應該用折筆。轉筆和折筆在運用中是應該相互補充的,而不應片面地追求。如果只注意方折剛勁,不注意圓潤,寫出的字往往拋筋露骨,無清秀含蓄,不耐尋味。如果只追求轉筆圓潤,而不重視筋骨的力度和彈性,又往往俗媚浮滑。7. 行筆和駐筆行筆是在紙上運行,提按轉折的連續(xù)性動作;駐筆是行筆過程中,一個動作結束,下一個動作開始前的、很短的轉換間隙。駐筆并不是絕對靜止,而是為下一動作運氣施力做準備工作。這一點象講話中的停頓。例如,寫橫畫收筆時,就要駐筆,然后按筆滿外。8. 挫筆和衄筆挫筆是按筆略提之際,使筆鋒挫動,稍稍

14、離開按處的一種用筆方法。例如,寫鉤按而挑出,如按末圓滿,就要向右稍挫,寫滿后,再得勢急出。 衄筆是一種逆而使回的用筆方法,有蝸牛入殼的意趣。如顏書寫鉤,豎畫終了,然后縮回挑出。9. 戰(zhàn)筆和搶筆戰(zhàn)筆取遲澀的走勢,用於長筆畫。書寫時,為了使筆的筋骨雄強,有意識地增大筆和紙的摩擦,運氣使力,審慎推行,好象遇到阻力。但必須注意,戰(zhàn)筆決不是矯揉造作的“顫抖”,而是自然的氣力增大所至,筆雖似微抖,筆畫仍然齊整,邊緣無犬牙交錯狀。搶筆是一種快下筆的方法,實際上是虛筆,用法是懸空逆畫,然后迅速落筆,似從空中遙擲而下。例如,寫一橫畫。10. 運筆方向現(xiàn)在講的運筆方向不是指文字的書寫軌跡,如橫畫由左至右,豎畫由上

15、而下等等。運筆方向是指運筆時施力的方式,筆鋒和筆管的朝向。正確的運筆方向應該是:筆既入紙,筆管微向左后偃,以保證逆入,行筆時,腕平掌豎,推筆而行,筆鋒朝向與筆畫的運行軌跡相反,以保證平出筆鋒,萬毫齊力。古人所講的如錐畫沙、印印泥的效果,非如此不可得。11. 行筆的速度行筆的速度一取決于字體,二考慮字的大小,三書寫人的功底。一類以靜為特點,包括篆書、隸書、楷書等字體,書寫這類字,行筆速度應比較緩慢,把字畫中的靜氣托出,行筆過快,往往失于凝重;另一類以動為特點,包括行書、草書等字體,這類筆畫的書寫,需要加快行筆的速度,以表現(xiàn)流暢和飛動。筆畫的大小對書寫的速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大筆畫多重氣勢,行筆應該

16、稍慢性,慢能凝聚氣力,點畫才能沉著雄強。小筆畫重秀美,行筆應該稍快,慢則往往呆滯無味。初學書法,行筆應慢,只有慢行筆才能體會出筆畫中提按轉折的變化,使肌肉逐漸記憶,才能練出力透紙背的勁澀,這就是古人常說的“遲澀”。有了比較濃厚的基礎,才可由“遲澀”向“疾澀”發(fā)展。所謂“疾澀”,行筆雖快,但筆畫不浮。12. 三分筆法三分筆是用筆深淺的一種分析方法,初學者最應了解。臨池的第一步,首先追求形似,如果不知所臨碑帖的用筆深淺程度,便無法達到予期目的。三分筆法就是把筆頭定一個量度。一個筆頭自二分之一處分開,上半部分不能用以作書,只能用來貯墨,其功能有些象自來水筆的皮囊部分。下二分之一處,自下而上稱為一分筆

17、、二分筆、三分筆。學習古人書法時,以此為標準進行分析。例如: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一般只用一分筆;歐陽詢、虛世南、文征明、祝允明等人的書法一般用到一分半筆;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人的書法最多用到二分筆;顏真卿等人的書法用至三分筆。三分筆并不不象機械的量度一樣精確,它提供的是一種分析用筆深淺的方法,一種推敲古人用筆的手段。對于初學書法的人來說,應首先鍛煉淺筆重力的用筆方法,它的難度大於深用筆,不論是提筆攝墨,還是按轉折都比較難掌握。但只有從難入手,以淺筆重力為基本功,學習書法的道路才會越走越開闊。(六)小結1執(zhí)筆法(1)指法 (2)腕法 (3)身法2筆位3用筆法(運筆)(1)藏鋒和露鋒(2)中鋒和

18、側鋒(3)方筆和圓筆(4)起筆和收筆(5)提筆和按筆(6)轉筆和折筆(7)行筆和駐筆(8)挫筆和衄筆(9)戰(zhàn)筆和搶筆(10)運筆方向(11)行筆速度(12)三分筆法(七)作業(yè)(1)掌握執(zhí)筆法(2)基本掌握用筆法的技巧四 書法基本技法(二)(一)楷書的基本筆法楷書有顏、歐、柳、趙等多家,風格不同,其線條形態(tài)及寫法也略有別。俗謂“學書先學顏”,此以顏真卿多寶塔為范本,來分析楷書的基本線條。1、點:線之基礎,字之眉目,有畫龍點睛作用?;緦懛ǎ海?)、藏鋒落筆 (2)、轉鋒向上 (3)、轉鋒向右 (4)、行筆向下 (5)、回鋒收筆 2、橫:字之橫梁,有覆載平衡作用?;緦懛ǎ海?)、 逆鋒向左轉向下

19、頓筆 (2)、提筆中鋒向右行筆 (3)、轉筆向上成上圓角 (4)、轉筆向右頓成右圓角 (5)、提筆向左回鋒收筆3、豎:字之立柱,有穩(wěn)定支撐作用。基本寫法:(1)、逆鋒向上轉成左圓角 (2)、行筆右下略頓成右圓角 (3)、提筆向下中鋒行筆 (4)、向下頓筆成下圓角 (5)、轉筆回鋒向上收筆成左圓角4、撇:字之左翼,有左方舒展靈動作用?;緦懛ǎ海?)、逆鋒向上 (2)、轉而向右下頓筆 (3)、轉向左下行筆 (4)、漸提筆出鋒 5、捺:字之右翼,有左右舒展靈動作用?;緦懛ǎ海?)、逆鋒向左落筆 (2)、轉筆向右下行筆 (3)、略停向下頓筆 (4)、漸提向右出鋒 6、折:字之關節(jié),有扭結連貫作用。

20、基本寫法:(1)、逆鋒向左轉向下頓筆 (2)、提筆中鋒向右行筆 (3)、向右上提筆 (4)、向右下頓筆 (5)、轉而向左下行筆 7、鉤:字之手足,有勾踢攬抱作用?;緦懛ǎ海?)、逆鋒左上落筆 (2)、 轉而向下頓筆 (3)、轉而中鋒下行 (4)、提筆略向左展 (5)、轉而右下頓筆 (6)、左上挫筆 (7)、轉而右上出鋒8、挑, 字之鞭策,有靈動振奮作用?;緦懛ǎ海?).露鋒左下落筆 (2).轉而右下頓筆 (3).向上挫筆 (4).轉而右上出鋒二.楷書的結構1、天覆者凡畫皆冒于其下2、地載者有畫皆托與其上3、讓左者左昂右低4、讓右者右伸左縮5、橫擔者中書宜長6、鉤弩法其身不宜曲短7、鉤衄法其勢不可直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