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節(jié)化學方程式》習題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3?株洲)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2O22CO+CO2+3H2O,則X的化學式(分子式及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等都可稱為化學式)為()A.C3H6B.CH3OHC.HCHOD.HCOOH2.(2023?自貢)某密閉容器中有X、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XO2CO2H2O反應前質量/g167010反應后質量/g0待測4536A.該反應為置換反應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C.表中“待測”值為5D.反應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比為45:363.(2023?昭通)同學們對化學反應方程式:C+O2CO2有下面的四種說法,其中錯誤的是()A.B.C.D.4.(2023?永州)硝酸是一種具有強氧化性的酸,它不僅能與活潑金屬發(fā)生反應,也能與許多不活潑金屬發(fā)生反應.其中金屬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X↑+4H2O,則X的化學式為()A.NO2B.NOC.N2OD.N2O45.(2023?濰坊)現(xiàn)有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熱,A與B發(fā)生化學反應,10gA完全反應后生成8gC和4gD,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A.5:1B.4:1C.2:1D.1:16.(2023?泰安)關于化學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確的是()A.甲烷加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個甲烷和2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1個二氧化碳和2個水C.1個CH4分子和2個O2分子在點燃條件下,生成1個CO2分子和2個H2O分子D.1gCH4和2gO2在點燃條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7.(2023?衢州)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它們組成的分子發(fā)生了如圖所示的反應.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沒有改變C.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D.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8.(2023?南京)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丙可能是單質B.在該反應中丁一定沒有參加化學反應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D.甲和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9.(2023?瀘州)某有機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氣、二氧化硫,下列對該有機物的推斷正確的是()A.一定含有碳、氫、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C.只含有碳、氫元素D.一定含有碳、氫、氧,可能含有硫元素10.(2023?柳州)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為氫氣和氧氣,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H2O═H2↑+O2↑B.2H2O2H2↑+O2↑C.H2O2═2H2+O2D.H2O2H2↑+2O↑11.(2023?萊蕪)下列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體B.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中,可以將銅絲換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反應才有可能產生氧氣D.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是可燃物12.(2023?葫蘆島)下列事實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A.一定量的銅絲在空氣中灼燒后,質量變大B.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NaCl溶液C.化學反應中常伴隨能量變化,有的放熱,有的吸熱D.100mL酒精與100mL水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200mL13.(2023?海南)兩種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示中共有四種分子B.說明化學反應中原子可分C.該反應為置換反應D.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14.(2023?福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受熱分解,不可能得到的物質是()A.CuOB.H2OC.CO2D.HCl15.(2023?濱州)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但盲目類推又可能得出錯誤結論.以下類推正確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所以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B.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則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質分解的速率C.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CO2,所以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一定含碳元素D.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則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質子和中子16.(2023?鎮(zhèn)江)下圖為某化工企業(yè)生產流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鈦酸亞鐵(FeTiO3)中鈦元素為+3價B.①中反應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則X為FeCl3C.③中氬氣(Ar)作保護氣,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D.②中為使原料全部轉化為甲醇,理論上CO和H2投料的質量比為1:217.(2023?煙臺)如圖為一組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示意圖,其中分別表示X、Y、R、Z四種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圖分析,下了結論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是化合物在該反應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應速率D.該反應可表示為Y2+2Z2XX2+2Z218.(2023?萊蕪)一定質量的鎂條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氧化鎂.固體質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生成MgO的質量:m2gB.參加反應的Mg的質量:m1gC.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m2﹣m1)gD.參加反應的鎂和氧氣的質量比:=19.(2023?涼山州)在反應A+3B=2C+3D中,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是22:9.若與B完全反應后生成,則此反應中B與D的質量比是()A.16:9B.1:1C.13:6D.44:2320.(2023?哈爾濱)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加熱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混合物10g,繼續(xù)加熱至完全反應后固體變?yōu)椋賹⒐腆w加水充分溶解、過濾、干燥得到黑色固體.求10g剩余固體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A.%B.%C.%D.%二.填空題(共1小題)21.(2023?常州)使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氧氣.(1)寫出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2)指出右圖裝置中一個明顯的不足之處:_________;(3)氧氣收集完成后,測得其純度明顯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可多選);A.高錳酸鉀中混入了二氧化錳B.收集前,集氣瓶中未注滿水C.收集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見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就開始收集(4)在研究“適于制取氧氣的物質及其反應條件”的過程中,某同學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實驗:序號實驗能否生成氧氣A加熱高錳酸鉀能B加熱二氧化硅不能C加熱氯化鈉不能D加熱水不能E電解水能①根據實驗A、B、C,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一定條件下,_________;②根據實驗D、E,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是影響物質能否反應產生氧氣的重要因素;(5)將10g高錳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試計算:①產生氧氣的質量;②剩余高錳酸鉀的質量.三.解答題(共6小題)22.(2023?臺州)某同學采用如圖裝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來代替MnO2作催化劑,分解H2O2制取氧氣,記錄如下表:H2O2溶液的質量(克)H2O2溶液的溶質質最分數(shù)植物的器官及質量收集氣體的體積(毫升)收集氣體的時間(分鐘)13415%大顆粒胡蘿卜16克801823415%大顆粒馬鈴薯16克8033415%小顆粒馬鈴薯16克804請依據上述信息分析:(1)要使胡蘿卜能夠更快地促進過氧化氫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2)當量筒內的水達到80毫升時,打開廣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將帶火里的木條伸入瓶內,卻發(fā)現(xiàn)木條不能復燃.請你解釋木條不能復燃的原因是_________.(3)計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質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氣多少升?(氧氣密度是克/升)23.(2023?南通)維生素C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查閱資料可知下列信息:部分性質生理作用維生素C化學式:C6H806無色晶體,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穩(wěn)定,中性或堿性溶液中易被空氣氧化…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請參與下列問題的討論.(1)維生素C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現(xiàn)有黃瓜、饅頭、牛肉,其中富含維生素C的是_________.(2)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維生素C的還原性進行實驗探究,其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實驗說明了維生素C在空氣中氧化除跟氧氣有關外,還與_________有關.因此,生吃新鮮蔬菜要比熟吃蔬菜維生素C的損失_________(選填“大”或“小”).(3)①該興趣小組同學對某果計飲料中維生素C的含量進行測定,反應原理為:C6H806+I2═C6H606+2HI實驗步驟如下:a.取果汁飲料10mL,用煮沸并冷卻的蒸餾水稀釋到50mLb.加醋酸溶液酸化c.加入少量指示劑d.逐滴加入稀碘水至完全反應,實驗測得恰好反應時,消耗溶質碘的質量為.計算該果汁飲料每100mL中含維生素C的質量為多少mg?②有些同學在測定時,未加入醋酸溶液酸化,測得維生素C的含量明顯小于其他同學.其原因是_________.24.(2023?岳陽)實驗室里既可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在加熱條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氣,也可用如圖裝置,通過分解過氧化氫(H2O2)來制取氧氣.請你根據已學化學知識和經驗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2)寫出如圖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3)與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相比,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4)收集氧氣的方法還可用_________法,你選擇此方法的理由是:________.25.(2023?永州)實驗創(chuàng)新是中學生最為重要的科學素養(yǎng).下圖是某學校師生對“MnO2催化H2O2分解實驗裝置的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過程如下:①將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為lg/ml)質量分數(shù)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內,再用藥匙取粉末,加在干燥的進氣管的管壁上.②點燃橡膠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緊干燥管并將其豎立,觀察現(xiàn)象.請分析回答:(1)可觀察帶到火星的棒香立即_________.(2)寫出上述實驗中H2O2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3)假定上述實驗中的H2O2完全反應,可產生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__g.(精確到)(4)下列各項是同學們對該創(chuàng)新實驗的評價,你認為評價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號)A、實驗中所用的儀器、材料及藥品均易得到B、實驗使用的藥品用量太大C、反應速度太慢,耽誤時間D、實驗現(xiàn)象明顯,整個裝置好似點燃的燈塔,趣味性強26.(2023?衢州)如圖所示,為了測定實驗室中高錳酸鉀樣品的純度(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小衢稱取該樣品于試管中加熱,用量筒收集生成的氣體.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后,移去酒精燈.待裝置冷卻到室溫后,得到升氧氣(常溫下氧氣的密度約為克/升).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小衢采用_________法收集氧氣,收集到氧氣的質量約_________克(保留2位小數(shù)).(2)該樣品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3)下列有關本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_.A、酒精燈加熱時間過短,會導致所測高錳酸鉀質量分數(shù)偏小B、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氣體無法順利進入量筒C、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使測得的氧氣體積更準確D、橡皮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以避免移去酒精燈而導致水倒吸入試管.27.(2023?淮安)根據如圖所示裝置,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3)實驗室用B、E、C裝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氣,則E中應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4)實驗室用D裝置收集氧氣,當_________時開始收集;(5)E裝置中充滿水時,也可以作為氧氣的收集裝置,則氧氣應從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1.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壓軸實驗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據此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推斷反應物X的化學式.解答:解: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X+2O22CO+CO2+3H2O,反應物中氧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4,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氫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3、7、6,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3X中含有3個碳原子、3個氧原子和6個氫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碳原子、1個氧原子、2個氫原子構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HCHO.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利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來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是正確解題的關鍵.2.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專題:壓軸實驗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物質質量的增減量可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從而得出x的值,再根據物質的化學式和物質的質量可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解答: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測值=16+70+1+0﹣0﹣45﹣36=6,根據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可以判斷二氧化碳和水為生成物,而X和氧氣為反應物,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故A錯誤;B、根據A的解答可以知道在X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故B正確;C、根據A的解答可以知道待測值為6,故C錯誤;D、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5g﹣1g=44g,生成水的質量為36g,其質量比為:44:36,故D錯誤.故選B.點評: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能夠根據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來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并能夠根據反應特點來判斷反應類型,這類題一般是指的分解反應或化合反應.3.考點: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shù)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據此結合單質、氧化物、質量守恒定律等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解:A、由化學反應方程式:C+O2CO2可知,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化學反應方程式:C+O2CO2可知,反應條件是點燃,故選項說法正確.C、由化學反應方程式:C+O2CO2可知,參加反應的物質為碳和氧氣,均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均為單質;生成物是二氧化碳由兩種元素組成且有一種是氧元素,屬于氧化物;故選項說法正確.D、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質量之和不變,生成物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質量之和,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化學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學用語之一,掌握化學方程式的含義、了解方化學程式的讀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4.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利用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推斷生成物X的化學式.解答:解:從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看,反應前3Cu、8HNO3中含Cu、H、N、O四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3、8、8、24,反應后3Cu(NO3)2、4H2O中含Cu、H、N、O四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3、8、6、22,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可判斷2X中含2個N原子和2個O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N原子、1個O原子構成,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NO;故選B.點評: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利用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可推斷反應中某物質的分子構成、確定該物質的化學式.5.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學反應中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解答:解:生成物的質量和為:8g+4g=12g,10gA和足量的B完全反應,參加反應的B物質的質量為:12g﹣10g=2g,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10g:2g=5:1.故選:A.點評:解題的關鍵是要理解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熱完全反應時,10gA完全參加了反應,進一步可以求出參加反應的B物質的質量.6.考點: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shù)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但要注意讀化學方程式時,“+”應讀作“和”,“═”應讀作“生成”.解答:解:A、在反應中“+”讀作“和”,該反應可讀作:甲烷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選項讀法錯誤.B、該反應不能讀作,1個甲烷和2個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生成1個二氧化碳和2個水;從微觀上,1個CH4分子和2個O2分子在點燃條件下,生成1個CO2分子和2個H2O分子,故選項讀法錯誤.C、從微觀上,1個CH4分子和2個O2分子在點燃條件下,生成1個CO2分子和2個H2O分子,故選項讀法正確.D、該反應可讀作:每16份質量的甲烷和64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恰好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質量的水,則1gCH4和4gO2在點燃條件下能充分反應,故選項讀法錯誤.故選C.點評:化學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學用語之一,掌握化學方程式的含義、了解方化學方程式的讀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7.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分析:依據該反應的微觀圖示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2H2O,據此對選項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圖示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2H2O;A、化合反應的特征是“多變一”,該反應的反應物是氫氣和氧氣兩種,生成物是一種物質水,所以該反應是化合反應;B、反應前后的元素種類都是氫氧兩種,所以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沒有改變;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由圖示也可看出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D、反應前的分子是氫氣和氧氣分子兩種,反應后的分子只有水分子一種,所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故選D點評: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圖中提供的信息,只有掌握了圖中的信息才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8.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壓軸實驗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反應后質量增加的物質是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物質是反應物,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劑.解答:解:反應前后容器中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反應后質量分數(shù)減小的物質是反應物,質量分數(shù)增大的物質是生成物,由圖中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可知,甲和乙的質量分數(shù)減小,是反應物,丙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是生成物,而丁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丁物質可能是催化劑;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物質反應生成了丙物質,屬于化合反應,丙物質屬于化合物.錯誤.B、研究表明,有些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參加了化學反應,如果丁物質是催化劑,也可能參與了化學反應.錯誤.C、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屬于化合反應.正確.D、應該是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甲物質和乙物質沒有完全反應.錯誤.故選:C.點評: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時,要注意是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沒有參與反應的那部分物質的質量不能計算在內.9.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某有機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氣、二氧化硫,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則反應物中也含有碳元素、硫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則可推測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氫元素、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都來自蠟燭;又知有機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來自氧氣;故可判斷該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和硫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無法確定.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推斷的能力,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0.考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配平,有氣體生成的在其化學式后面標上氣體符號.解答:解: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反應物為水,生成物為氫氣和氧氣,反應條件為通電,故其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H2O2H2↑+O2↑;A、化學方程式錯誤,未標上反應的條件,以及未配平,故A錯誤;B、化學方程式完全正確,故B正確;C、未標反應條件和氣體符號,故C錯誤;D、氧氣的化學式書寫錯誤,且未配平,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以及質量守恒定律即可解決.11.考點:氧氣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氧氣、氫氣的性質與用途.分析:A、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木炭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結合壓強知識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斷;D、根據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分析判斷.解答:解: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不發(fā)出耀眼的白光,只是火星四射,故選項錯誤;B、由于木炭與氧氣反應,消耗氧氣,但同時又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中的壓強沒有減小,無法測出氧氣的含量,所以不能把銅絲換成木炭,故選項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因此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反應才有可能產生氧氣,故選項正確;D、氧氣沒有可燃性,不能燃燒,因此不是可燃物,故選項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xiàn)象、質量守恒定律以及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是利用了加熱銅絲消耗氧氣,使瓶中壓強減小的原理,才能作出正確解答.12.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壓軸實驗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銅絲在空氣中灼燒時,銅和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銅,參加反應的銅、氧氣的質量之和與反應后生成氧化銅的質量相等,因此生成的氧化銅的質量大于反應的銅的質量,所以一定量的銅絲在空氣中灼燒后,質量變大,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故選項正確;B、10g氯化鈉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食鹽溶液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故選項錯誤;C、化學反應中常伴隨一些熱量的變化,有的反應放熱,有的反應吸熱,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熱量的變化,故選項錯誤;D、100mL酒精與100mL水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20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混合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評:解答本題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化學變化.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13.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分析:A、根據物質的微觀構成,分析分子的種類;B、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構成及變化分析原子的變化;C、根據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的特點判斷反應的類型;D、根據原子的種類及數(shù)目的變化判斷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圖示中反應物有兩種,生成物有兩種,共四種物質,四種分子,故此說法正確;B、由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中原子不可分.故B說法錯誤;C、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而置換反應的生成物是一種單質和和一種化合物,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故C說法錯誤;D、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故此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據圖中信息進行正確的判斷方面的知識,可以依據圖示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14.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解答:解:根據堿式碳酸銅的化學式可以看出,堿式碳酸銅含有銅、氫、碳、氧四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也只含有這四種元素,因此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可能是生成物,而氯化氫中含有氯元素,不可能是生成物.故選:D.點評: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培養(yǎng)學生提取正確有用信息的能力.15.考點:化合價規(guī)律和原則;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原子的定義與構成;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分析:A、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總顯負價.B、根據催化劑的概念、特征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氫原子原子核內沒有中子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總顯負價,如NaNO3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氮元素顯+5價,故選項說法錯誤.B、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則MnO2不一定能作其它物質分解的催化劑,不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質分解的速率,故選項說法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CO2,所以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一定含碳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D、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質子和中子,如氫原子原子核內沒有中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合價的原則和規(guī)律、催化劑的相關知識、質量守恒定律、原子的構成等即可正確解答本題.16.考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反應類型的判定;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壓軸實驗題;物質的制備.分析:A、根據化合價原則,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計算鈦元素的化合價;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計算化學式;C、根據鎂的化學性質活潑,故用鎂和氯化鈦冶煉鈦時需要氬氣做保護氣進行解答;D、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反應物的質量比;解答:解:A、根據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a,則(+2)+a+(﹣2)×3=0,a=+4,故A錯誤;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反應前Fe:2,Ti:2,O:6,C:6,Cl:14;反應后Fe:0,Ti:2,O:6,C:6,Cl:8;故2X中含有2個鐵原子,6個氯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FeCl3;故B正確;C、因為鎂的化學性質活潑,故用鎂和氯化鈦冶煉鈦時需要氬氣做保護氣,故C說法正確;D、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成甲醇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CH3OH284一氧化碳與氫氣的質量比為28:4=7:1,故D說法錯誤;故選BC點評:掌握有關化合價的計算和推斷方法;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意義及其應用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7.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分析:A、根據反應物的種類結合置換反應的特點來進行解答;B、根據化合物的定義解答,化合物中含有多種元素;C、R在反應前后沒減少,可能為催化劑,但催化劑不一定就是加快反應,可以據此解答;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來進行解答.解答:解:A、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知道反應前后R沒發(fā)生改變,即反應物為Y2和Z2X,而生成物為X和Z2Y,即反應物為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而生成物也為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故該反應為置換反應,故A正確;B、化合物為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而“”只有一種元素,故該物質為單質,故B錯誤;C、R在反應前后沒減少,可能為催化劑,但催化劑不一定就是加快反應,故C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而題給的化學方程式中的生成物中沒有Y,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再者說,R不一定就是催化劑,故D錯誤.故選A.點評: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常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物質的元素組成,元素在化學變化過程中的特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書寫、判斷對錯和有關計算”等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18.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專題:壓軸實驗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回答,鎂在空氣中燃燒是與氧氣反應,反應后生成氧化鎂,據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圖象可知反應的最后固體質量最終為m2g,該值即是氧化鎂的質量;B、該反應的期初固體的質量即為鎂的質量,所以為m1g;C、由于氧化鎂的質量等于鎂和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和,所以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m2﹣m1)g;D、由鎂的燃燒的方程式為2Mg+O22MgO可知鎂和氧氣的質量比為=,利用BC的結論可知鎂和氧氣的質量比=;故選D點評:運用質量守恒定律時,一定不能漏掉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特別是氣體物質的質量.19.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和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計算出反應中生成D的質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故反應中B的質量=生成C的質量+D的質量﹣參與反應的A質量,進而計算出反應中B和D的質量比.解答:解:設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2a、則D的相對分子質量是9a,設反應中生成D的質量為x,A+3B=2C+2D44a27ax=解之得:x=;則參與反應的B質量為:+﹣=;∴反應中B和D的質量比為::=16:9故選A.點評:本題是運用質量守恒思想,結合方程式計算,找出物質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及融合點和嫁接點,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20.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壓軸實驗題;根據守恒,找出隱含條件;化學式的計算;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分析: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其中二氧化錳為反應的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因為氯化鉀溶于水,二氧化錳不溶于水,所以過濾、干燥所得黑色固體即二氧化錳的質量;由完全反應后固體質量與二氧化錳質量差可計算出生成氯化鉀的質量;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質量不變,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的過程中,氯元素質量不變,由所計算出氯化鉀的質量求出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氯元素質量與混合物質量10g的比可求出此時氯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解答:解:完全反應后生成氯化鉀的質量=﹣=中Cl元素的質量=××100%=10g剩余固體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100%=%故選B.點評:解答本題的技巧在于找到反應過程中氯元素質量不變這一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可以很簡便地解決問題.二.填空題(共1小題)21.考點:氧氣的制取裝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氧氣的收集方法;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分析:(1)根據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分析;(2)根據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分析;(3)A、高錳酸鉀中混入了二氧化錳,對生成氧氣的純度沒有影響;B.收集前,集氣瓶中未注滿水,就會留有氣泡,使收集的氧氣純度偏低;C.收集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只會導致氧氣沒有收集滿,對生成氧氣的純度沒有影響;D.未見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就開始收集,會把裝置內的少量空氣收集到集氣瓶內,使收集的氧氣純度偏低;(4)通過對比表中實驗及現(xiàn)象進行結論分析;(5)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由于氧氣逸出,所以反應后固體質量會減少;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固體質量的減少量即為生成氧氣的質量,然后根據反應方程式由氧氣的質量求出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進而求得剩余高錳酸鉀的質量.解答:解:(1)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故答案:2KMnO4K2MnO4+MnO2+O2↑.(2)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以防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故答案為:試管口未放一團棉花;(3)A.高錳酸鉀中混入了二氧化錳,對生成氧氣的純度沒有影響,故錯誤;B.收集前,集氣瓶中未注滿水,就會留有氣泡,使收集的氧氣純度偏低,故正確;C.收集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只會導致氧氣沒有收集滿,對生成氧氣的純度沒有影響,故錯誤;D.未見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就開始收集,會把裝置內的少量空氣收集到集氣瓶內,使收集的氧氣純度偏低,故正確;故選BD;(4)①根據實驗A、B、C可知一定條件下,只有高錳酸鉀能分解產生氧氣,因此高錳酸鉀是適于制取氧氣的物質;故答案為:高錳酸鉀是適于制取氧氣的物質;②同是反應物水,加熱不能產生氧氣,電解能產生氧氣,由此可知反應條件是影響物質能否反應產生氧氣的重要因素.故答案為:反應條件;(5)①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產生氧氣的質量為10g﹣=;②設參加反應的KMnO4質量為x,2KMnO4K2MnO4+MnO2+O2↑31632x=,解得x=,因此剩余KMnO4質量為10g﹣=∵<10g∴KMnO4未完全反應剩余的KMnO4質量=10g﹣=答:①產生氧氣的質量為;②剩余物中高錳酸鉀的質量是.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裝置、注意事項以及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通過認真分析題干,利用所學知識不難得出結論.三.解答題(共6小題)22.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專題:壓軸實驗題;計算題.分析:(1)根據圖表中數(shù)據可知顆粒越小反應越快;(2)木條不能復燃說明氧氣純度不到;(3)根據過氧化氫的質量算出氧氣的質量,再用氧氣的質量除以氧氣的密度算出氧氣的體積.解答:解:(1)根據大顆粒馬鈴薯和小顆粒馬鈴薯的對比實驗可知顆粒越小,反應速度越快,所以使胡蘿卜能夠更快地促進過氧化氫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將胡蘿卜切成更小的顆粒;(2)因為開始反應時錐形瓶中的空氣被壓入廣口瓶,廣口瓶內含有大量的空氣,所以將帶火里的木條伸入瓶內,卻發(fā)現(xiàn)木條不能復燃.(3)設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質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氣質量為X則:2H2O22H2O+O2↑683234克×15%x根據:解得X=,則氧氣的體積:=升.故答案為:(1)將胡蘿卜切成更小的顆粒;(2)氧氣的純度不夠高;(3)升.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代入方程式計算的物質的量只能是質量,體積不行,算體積時要先算出質量,再除以密度.23.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專題:壓軸實驗題;化學式的計算;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分析:(1)根據元素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與相應原子個數(shù)的乘積比,進行解答;根據水果蔬菜中富含維生素進行解答;(2)根據維生素C隨溫度變化的圖示信息進行解答;(3)根據反應化學方程式,列出比例式進行解答;根據維生素C的性質:在酸性溶液中穩(wěn)定,中性或堿性溶液中易被空氣氧化,進行解答.解答:解:(1)根據元素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與相應原子個數(shù)的乘積比,可得維生素C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8:(16×6)=9:l:12;根據水果蔬菜中富含維生素,可知黃瓜中富含維生素C;(2)根據維生素C隨溫度變化的圖示信息,可推知:生吃新鮮蔬菜要比熟吃蔬菜維生素C的損失??;(3)①解:設l0mL果汁飲料中含維生素C的質量為xC6H806+I2═C6H606+2HI176254x=解得x=該果汁飲料每100mL中含維生素C的質量為:=176mg;②根據維生素C的性質:在酸性溶液中穩(wěn)定,中性或堿性溶液中易被空氣氧化,測得維生素C的含量明顯小于其他同學,其原因是:未加人醋酸溶液酸化,被氧化的維生素C增多;故答案為:(1)9:l:12;黃瓜;(2)溫度;?。唬?)①解:設l0mL果汁飲料中含維生素C的質量為xC6H806+I2═C6H606+2HI176254xx==176mg(1分)答:該果汁飲料每100mL中含維生素C的質量為176mg;②被氧化的維生素C增多.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及分析題中信息進行解題的能力.增加了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跨度,強調了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24.(2023?岳陽)實驗室里既可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在加熱條件下使其分解制取氧氣,也可用如圖裝置,通過分解過氧化氫(H2O2)來制取氧氣.請你根據已學化學知識和經驗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H2O22H2O+O2↑.(2)寫出如圖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集氣瓶.(3)與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相比,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優(yōu)點是:不加熱(或節(jié)約能源、操作簡單)不產生污染物.(4)收集氧氣的方法還可用向上排空氣法,你選擇此方法的理由是:氧氣密度比空氣大.(5)如圖發(fā)生裝置還可以用于制取的氣體有二氧化碳(CO2).考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常用儀器的名稱和選用;氧氣的收集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專題:壓軸實驗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分析:(1)根據方程式書寫注意事項考慮;(2)熟記儀器名稱;(3)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與過氧化氫制氧氣的裝置區(qū)別考慮;(4)根據氧氣的性質考慮;(5)根據發(fā)生裝置的選擇方法考慮.解答:解:(1)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物是過氧化氫,生成物是水和氧氣,反應條件是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用觀察法配平,氧氣后面標上上升符號;(2)要熟記常見儀器的名稱,用來收集氣體的是集氣瓶;(3)高錳酸鉀制氧氣需要加熱,操作復雜,不安全,而過氧化氫制氧氣不需加熱,操作簡單,安全;(4)收集方法的選擇是根據: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由于氧氣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5)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如果固體與固體反應制取氣體需要加熱,由于制取二氧化碳是鹽酸和大理石,也不需要加熱,故可制取二氧化碳.故答案為:(l)2H2O22H2O+O2↑(寫MnO2為催化劑亦可);(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金融學專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匯編
- 商業(yè)攝影保密合同協(xié)議
- 商場演出合同協(xié)議
- 商場內商鋪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北京市租房合同范本
- 2025中外合作開發(fā)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書
- 2025南京市購銷合同標準范本
- 2025租賃合同范本標準版
- 商品房驗收合同協(xié)議
- 微信小程序協(xié)議合同
- 住建部建設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2024版)
- 鐵杵磨針兒童故事繪本
- 2024年江蘇高考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 08D800-6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與施工室內布線
- 基于源流梳理及名詞考據的仲景微汗法應用闡釋與實證研究
- 《集成電路版圖設計》課程標準
- 解除獨家合同范本
- 黑龍江省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初級執(zhí)法資格測試題
- 醫(yī)師執(zhí)業(yè)注冊變更健康體檢表
- 【數(shù)學】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單元測試卷 2023-2024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 熱射病的防治與急救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