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論審計學_第1頁
第一章總論審計學_第2頁
第一章總論審計學_第3頁
第一章總論審計學_第4頁
第一章總論審計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審計學

Auditing

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

張云秀課程的性質、目的與任務審計學課程是會計專業(yè)、財務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和必修課程,主要講述審計的基本理論、基礎方法和基本技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明確審計的意義和目的,掌握審計的基本原理和基礎方法,認識在我國實行審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的審計監(jiān)督體系,充分發(fā)揮審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初步具備參與審計實施的能力。建議教材與教學參考書《審計學》:王杏芬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審計學》:秦榮生、盧春泉,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7版;《審計學》:王光遠、黃京菁主編,東北財大出版社,2005年;《審計》:財政部CPA考委辦公室,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審計》:周勤業(yè)、尤家榮、達世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年;《審計學》:陳漢文,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審計學》:周勤業(yè)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5月.教材與教學參考書(續(xù))《西方審計學》:孟焰、趙月園,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年;《審計研究》:石愛中,胡繼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審計學》:朱榮恩、張建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會計大典》第十卷《審計學》:葛家澍、余緒纓等編,王光遠編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9月;《審計研究前沿》徐政旦、謝榮、朱榮恩、唐清亮,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第1章總論第一節(jié)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審計的概念和屬性第三節(jié)審計的對象和目標第四節(jié)審計的職能、任務和作用第五節(jié)審計的種類目的和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1、掌握審計關系、審計的本質和職能,審計的對象和目標;2、熟悉審計產生的客觀基礎,審計的作用,審計分類的標準,審計的基本分類;3、了解我國與西方審計的產生與發(fā)展,了解審計的其他分類。重點與難點重點:審計的本質、職能、對象和目標。難點:審計的本質、具體審計目標與認定的關系。第一節(jié)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本節(jié)要點:一、我國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二、西方審計的起源和演進三、審計產生和發(fā)展的客觀基礎一、我國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審計的發(fā)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階段:我國政府審計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2.秦漢時期最終確立階段:①初步形成了統(tǒng)一的審計模式;②“上計”制度日趨完善;③審計地位提高,職權擴大。一、我國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3.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階段:(1)設置比部,行使審計職權。唐代比部審計之權通達國家財經各領域,而且一直下伸到州、縣。唐代的比部審查范圍極廣、項目眾多,而且一直下伸到軍政內外,而且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和較高的權威性。(2)宋代審計司(院)的建立,是我國“審計”的正式命名,從此,“審計”一詞便成為財政監(jiān)督的專用名詞,對后世中外審計建制具有深遠的影響。4.元明清停滯不前階段:取消比部一、我國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5.中華民國不斷演進:(1)1912年在國務院下設審計處;1914年改為審計院,同年頒布了《審計法》;(2)1918年9月北洋政府農商部頒布了我國第一部注冊會計師法《會計師暫行章程》并于同年批準謝霖為中國第一位注冊會計師,謝霖在北京創(chuàng)辦了“正則會計師事務所”,這標志著我國民間審計的起源;此后,潘序倫創(chuàng)辦了“潘序倫會計師事務所”(后改稱“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奚玉書創(chuàng)辦了“公信會計師事務所”、徐永柞創(chuàng)辦了“徐永柞會計師事務所”,在舊中國被譽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3)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審計法》和實施細則;1929年頒布審計組織法。一、我國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6.新中國振興階段:1980年恢復重建注冊會計師制度,財政部頒發(fā)了《關于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行規(guī)定》。

1981年1月1日,“上海會計師事務所”宣告成立,成為新中國第一家會計師事務所;1986年7月國務院頒布新中國第一部注冊會計師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條例》;1988年底,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成立;1991年恢復全國注冊會計師統(tǒng)一考試;1994年1月1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二、西方審計的起源與演進1.政府審計(早于民間審計和內部審計的產生)(1)早在奴隸制度下的古羅馬和古埃及以及古希臘時代,已有官廳審計機構?!奥犠C”(Audit)就是政府審計的雛形。(2)資本主義時期進一步發(fā)展。西方國家大多在議會下設有專門的政府審計機構,由議會或國會授權,對政府及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進行獨立的審計監(jiān)督?,F(xiàn)代資本主義國家根據(jù)議會、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議會(國會)、內閣(總統(tǒng))和法院掌管,其國家審計機構設置形成了三大流行模式:英美派的立法模式;北歐派的行政模式;法德派的司法模式。二、西方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2.內部審計。隨著國家審計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雛形:西歐中世紀出現(xiàn)的莊園審計、寺院審計、城市審計等;現(xiàn)代形式:管理審計、經營審計、業(yè)務審計等。3.民間審計。起源于16世紀意大利的合伙企業(yè)制度(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形成于英國股份制企業(yè)制度;發(fā)展和完善于美國發(fā)達的資本市場。二、西方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民間審計發(fā)展歷程重要事件:(1)1581年世界上第一個會計職業(yè)團體——威尼斯會計師協(xié)會在威尼斯成立;(2)1721年英國的“南海公司”宣告破產,會計師查爾斯·斯耐爾(CharlesSnell)受聘對“南海公司”進行審計,以“會計師”名義提出了“查賬報告書”,從而宣告了獨立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的誕生,查爾斯·斯耐爾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位受聘對股份公司進行審計的會計師;(3)1844年英國第一部《公司法》頒布,標志著西方現(xiàn)代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開端;(4)1853年,蘇格蘭愛丁堡創(chuàng)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注冊會計師的專業(yè)團體——“愛丁堡會計師協(xié)會”。二、西方審計的產生和發(fā)展民間審計的技術演進路徑:賬表導向審計(accountingnumber_basedauditapproach):主宰于古代至20世紀40年代末,又稱詳細審計、英式審計系統(tǒng)導向審計(system_basedauditapproach):主宰于20世紀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又稱抽樣審計、美式審計風險導向審計(risk_orientedauditapproach):主宰于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仍屬抽樣審計,但抽樣更科學,審計風險模型產生并得到廣泛應用三、審計發(fā)展與社會經濟的關系(一)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二)委托人-代理人理論經濟契約關系理性的經濟人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利益沖突)低效率市場三、審計發(fā)展與社會經濟的關系(三)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不對稱與道德風險市場機制的約束委托人措施:1.報告制度2.激勵機制(基本工資加提成)2.監(jiān)督體系三、審計發(fā)展與社會經濟的關系(四)監(jiān)督成本與監(jiān)督效率道德風險與代理成本代理成本與監(jiān)督成本所有者親自監(jiān)督專職審計人員監(jiān)督因此,審計的存在可以降低監(jiān)督總成本和提高監(jiān)督效率。大中型企業(yè),股東越多、越分散,審計在降低相對成本的作用越明顯。四、審計產生和發(fā)展的客觀依據(jù)1.產生基礎:兩權分離后維系受托經濟責任關系。2.發(fā)展動力:加強經濟管理和控制。3.方法和手段:現(xiàn)代科學技術與方法。第二節(jié)審計的概念和屬性本節(jié)要點:一、審計的概念二、審計關系三、審計的本質——審計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jiān)督活動一、審計的概念審計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jiān)督活動。它是由獨立的專職機構或人員接受委托,對被審單位特定時期的會計報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公允性、真實性以及經濟活動的合規(guī)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監(jiān)督、評價和鑒證的活動,其目的在于確定或解除被審單位的受托經濟責任。一、審計的概念1.中國審計學會于1989年將審計定義為:審計是由專職的審計機構和人員,依法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查,評價經濟責任,用以維護財經法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宏觀調控的獨立性經濟監(jiān)督活動。2.美國會計學會(AAA)在1972年給審計一個廣義的定義:“審計是一個客觀地獲取并評價與各種經濟活動及事項的申明有關的系統(tǒng)過程,以便查明這些申明與既定標準之間的符合程度,并將其結果傳達給各有關利害關系人?!币弧徲嫷母拍?.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AICPA)在《審計準則公告第一號》中給了一個較狹義的定義:“獨立人員對財務報表加以檢查,搜集必要證據(jù)。其目的是對這些報表是否按照公認的會計原則公允地反映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變化情況表示意見?!?.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提出的審計概念是:審計是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監(jiān)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一、審計的概念理解要點:1.審計有兩個基本特征:獨立性和權威性。獨立性是審計監(jiān)督的本質特征;2.審核檢查反映經濟活動的信息是審計工作的核心;3.審計對象必須明確;4.審計過程是搜集和整理證據(jù);5.審計工作必須有對照的標準和依據(jù);6.審計結果應向各有關利害關系人報告;7.審計的基本關系是一種經濟關系,且至少應由三方面關系人構成。二、審計關系(一)構成審計活動的三方面關系人(二)審計關系審計者被審計人(財產經管者)審計委托人(財產所有者)二、審計關系(三)審計關系理論審計關系是指一項審計行為必然涉及的審計人、被審計人和審計委托人或授權人三方之間所形成的經濟責任關系。第一關系人,即承擔審計工作的人,稱審計人(auditor)第二關系人,即接受審計監(jiān)督的人,稱被審計人第三關系人,即審計委托人或授權人(authority)三、審計的本質——獨立性獨立性的經濟監(jiān)督活動是審計的屬性。審計的屬性,明確揭示了獨立性是審計的特征,經濟監(jiān)督是審計的本質。為了充分體現(xiàn)審計的屬性,在審計機構的設置和審計的工作過程中,必須遵循機構獨立(組織、形式獨立)、經濟獨立(實質獨立)和人員獨立(精神獨立)的原則。三、審計的本質——獨立性(一)獨立性含義美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在1947年發(fā)布的《審計暫行標準》(TheTentativeStatementofAuditingStandards)中指出:獨立性的涵義相當于完全誠實、公正無私、無偏見、客觀認識事實、不偏袒。獨立性: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自始至終不受外來或內在因素的影響和干擾。

三、審計的本質——獨立性1.實質上獨立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之間實實在在地毫無利害關系,保持獨立的精神態(tài)度和意志。2.形式上獨立對第三者而言的,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在第三者面前呈現(xiàn)一種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身份,即在他人看來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是獨立的。獨立原則在強調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對于客戶保持獨立性的同時,也要求獨立于外部的其他機構和組織。三、審計的本質——獨立性(二)威脅獨立性的情形經濟利益自我評價關聯(lián)關系外界壓力三、審計的本質——獨立性(三)審計人員保持獨立性的措施審計人員保持獨立性應該做到:

1.不參與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否則會使判斷的客觀、公正性受損)

2.與被審計單位在經濟上沒有利害關系

3.與被審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倫理上沒有親密關系一、審計的概念思考題:ABC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并委派A注冊會計師擔任審計項目組負責人。在審計過程中,審計項目組遇到下列與審計獨立性有關的事項:(1)A注冊會計師與甲公司副總經理H同為京劇社票友,經H介紹,A注冊會計師從其他企業(yè)籌得款項,成功舉辦個人專場演出。

(2)審計項目組成員B與甲公司基建處處長I是戰(zhàn)友,I將甲公司職工集資建房的指標轉讓給B,B按照甲公司職工的付款標準交付了集資款。

(3)審計項目組成員C與甲公司財務經理J畢業(yè)于同一所財經院校。

一、審計的概念(4)審計項目組成員D的朋友于20×7年2月購買了甲公司發(fā)行的公司債券20萬元。

(5)ABC會計師事務所原行政部經理E于20×5年10月離開事務所,擔任甲公司辦公室主任。

(6)甲公司系乙上市公司的子公司。20×8年末,審計項目組成員F的擁有乙上市公司300股流通股股票,該股票每股市值為12元。

要求:針對上述事項(1)至(6),分別指出是否對審計項目組的獨立性構成威脅,并簡要說明理由。一、審計的概念(1)第(1)項對獨立性產生威脅。項目組負責人A注冊會計師與審計客戶的高級管理人員副總經理H之間存在長期交往,產生密切關系對獨立性的威脅。

(2)第(2)項對獨立性產生威脅。項目組成員B與審計客戶的基建處處長I關系密切,而且因為I是基建處處長,所以很可能會對財務報表中的在建工程等產生重大影響。同時項目組成員B是按照甲公司職工的付款標準付款的,并不是市場上的公允價,所以構成對獨立性的威脅。

(3)第(3)項對獨立性不產生威脅。項目組成員C與審計客戶甲公司的財務經理是校友關系,但不構成密切關系,所以不構成對獨立性的影響。

一、審計的概念(4)第(4)對獨立性不產生威脅。項目組成員D的朋友擁有甲公司的債券,并不能夠視同是D擁有審計客戶的經濟利益關系,也沒有說是密切的朋友,所以不構成對獨立性的影響。

(5)第(5)對獨立性不產生威脅。原會計師事務所行政部經理E進入審計客戶擔任辦公室主任的職務。由于E在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具體從事過對甲公司的審計業(yè)務,同時在審計客戶擔任的職務對財務報表審計業(yè)務也沒有影響,而且時間已經相隔3年,所以不構成對獨立性的影響。

(6)第(6)項對獨立性產生威脅。項目組成員D可以對審計客戶甲公司施加控制的乙上市公司擁有直接經濟利益,并且甲公司對乙公司重要(由于甲是乙的子公司),則將產生重大的自身利益威脅。

第三節(jié)審計的對象和目標本節(jié)要點:一、審計的對象被審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營管理活動;被審單位的會計資料及其他經濟資料。二、審計目標一般審計目標真實性(鑒證)、合法性(監(jiān)督)、效益性(評價)。民間審計的總目標一、審計的對象——審什么1.審計對象是指審計監(jiān)督的客體,即審計監(jiān)督的內容和范圍的概括。2.描述審計的對象應考慮的因素:審計的主體、審計的范圍、審計的主要內容和審計所依據(jù)的信息來源。3.審計對象的內容:(1)被審單位的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營管理活動;(本質)(2)被審單位的各種作為提供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營管理活動信息載體的會計資料和其他資料。(現(xiàn)象)二、審計目標——從哪些方面來審(一)審計目標是指審查和評價審計對象所要達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導審計工作的指南。審計的目標概括起來,就是指審查和評價審計對象的真實性和公允性、合法性和合規(guī)性、合理性和效益性。(二)審計目標確定應考慮的因素:審計對象;審計屬性;審計職能;審計委托者對審計工作的要求二、審計的目標(三)審計的總體目標(1)一般目標真實——是否發(fā)生、是否真實存在、記錄與事實是否相符。合法——是否遵循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規(guī)章。效益——投入的經濟性;資金運用效率及利用程度;資金運用效果。

(2)民間審計的總目標合法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編報是否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公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二、審計的目標(四)民間審計具體目標審計具體目標是審計總體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包括一般審計目標和項目審計目標一般審計目標適用于所有項目的審計;項目審計目標則只適用于某一特定項目的審計。二、審計的目標審計具體目標必須根據(jù)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的認定和審計總體目標來確定。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是其管理當局對經濟活動和事項的自我認定(assertion),審計人員審計則是對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認定的再認定(re-assertion)。二、審計的目標1.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對會計報表的認定所謂認定,是指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對其會計報表所做的斷言或聲明。美國審計準則確定了財務報表有五類認定:二、審計的目標存在或發(fā)生(existenceoroccurrence)是指資產負債表所列的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在資產負債表日均存在,損益表所列的各項收入和費用在會計期間內均已發(fā)生。要解決的問題是:管理當局是否把那些不應包括的項目擠入了會計報表,不涉及所報告的金額是否正確。主要與會計報表組成要素的高估(overstatements)有關。二、審計的目標權利和義務(rightsandobligations)是指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項資產均屬公司的權利,各項負債均是公司的義務。這項認定既涉及所有權權利和法律義務問題,也涉及資產使用權和非法律義務的負債問題。這里的“權利和義務”認定只與資產負債表的組成要素有關。二、審計的目標估價或分攤(valuationorallocation)是指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等要素均已按適當?shù)慕痤~列入會計報表中。不僅取決于這一金額的確定是否遵守了公認會計原則,還取決于在數(shù)學上有無錯誤。包括三個方面:(l)總值估價(grossvaluation);(2)凈值估價(netvaluation);(3)計算精確性(mathematicalaccuracy)及會計估計(accountingestimates)的合理性。二、審計的目標表達與披露(presentationanddisclosure)是指會計報表上的特定組成要素已被適當?shù)丶右苑诸?、說明和披露。即所有內容都表達適當,且披露充分。例如:存貨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在財務報表的附注中又沒有披露這一情況,就屬于違反就這一認定的要求。二、審計的目標2.一般審計目標根據(jù)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認定,可推論得出符合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總體目標的一般審計目標如下:總體合理性(overallreasonableness)是指審計人員須先根據(jù)他所掌握的有關被審計單位的全部信息,評價某賬戶余額的合理性。二、審計的目標有效性(validity)或稱真實性是指所列的余額是真實的。這一目標是由管理當局關于“存在或發(fā)生”的認定推論得出。完整性(completeness)是指發(fā)生的金額均已包括。這一目標是由管理當局關于“完整性”的認定推論得出。二、審計的目標所有權(ownership)是指所列的金額確屬企業(yè)所有。這一目標是由管理當局關于“權利和義務”的認定推論得出。

估價(valuation)是指所列的金額均經正確估價和計量二、審計的目標截止(cutoff)是指資產負債表日前后發(fā)生的交易已記入適當?shù)臅嬈陂g。機械準確性(mechanicalaccuracy)或稱記錄準確性是指有關賬表資料、數(shù)字、計算、加總以及勾稽關系的正確性。以上5、6、7三項由“估價或分攤”的認定推論得出二、審計的目標分類(classification)是指所列的金額分類適當。披露(disclosure)是指會計報表中恰當?shù)胤从沉速~戶余額和相應的披露要求。上述8、9兩項具體目標是由管理當局關于“表達與披露”的認定推論得出。二、審計的目標存貨項目的審計目標二、審計的目標二、審計的目標管理當局認定具體目標含義總體合理性總體合理性評價存在或發(fā)生(無高估,夸大錯誤)真實性余額是否真實完整性(無低估,縮小錯誤)完整性所有金額均已包括權利與義務(僅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所有權所列金額屬于企業(yè)的權利或義務估價和分攤估價所列金額經正確估價和計量截止交易記入適當?shù)钠陂g機械準確性有關資料、數(shù)字、計算、加總、鉤稽準確表達與披露披露報表符合相應的披露要求分類報表組成要素分類恰當二、審計的目標3.效益性審計的一般審計目標又稱“3E”審計效益性審計目標常用于經營審計、效益審計和效果審計等管理審計業(yè)務中經濟性(economy)也稱節(jié)約性是指將實際資金投入或費用,與預計資金投入或費用相比,是否節(jié)約或超支。

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將實際資金投入或費用,與實際所得相比,是否獲利。

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指將實際所得與預計所得相比的結果是否理想。三、審計過程——如何審1.審計目標審計方法審計證據(jù)審計報告

2.計劃——實施——報告3.業(yè)務約定書——計劃——底稿——報告第四節(jié)審計的職能和作用本節(jié)要點:一、審計的職能審計的經濟監(jiān)督職能(國家審計職能主要表現(xiàn));審計的經濟評價職能(經濟效益審計職能主要表現(xiàn));審計的經濟鑒證職能(社會審計職能主要表現(xiàn))。二、審計的作用審計的制約作用(完成經濟監(jiān)督職能所賦予的任務后發(fā)揮的制約不合規(guī)、不合法經濟活動的作用);審計的促進作用(完成經濟評價職能所賦予的任務后發(fā)揮的可以起到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審計的證明作用(完成鑒證職能所賦予的任務后發(fā)揮的證明被審計單位某些經濟情況、經濟行為、經濟事實真相的作用)一、審計的職能1.CP:審計職能是指審計本身所固有的內在功能,是由社會經濟條件和經濟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來決定的。審計職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變化的。2.內容:經濟監(jiān)督(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經濟評價(政府審計和內部審計);經濟鑒證(民間審計)。3.實現(xiàn)審計職能的前提條件(取決因素)審計單位的工作效率;審計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yè)務素質;社會重視程度;審計工作條件的保證程度。二、審計的作用1、制約作用(反向約束不法行為):揭示差錯和弊端;維護財經法紀?!洕O(jiān)督2、促進作用(正向提倡好的行為):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加強宏觀調控?!洕u價3、證明作用。(完成鑒證職能所賦予的任務后發(fā)揮的證明被審計單位某些經濟情況、經濟行為、經濟事實真相的作用)?!洕b證第五節(jié)審計的種類一、審計的基本分類(說明審計本質的分類:主體分類;內容、目的分類)1.按審計主體分類“執(zhí)行審計的一方為誰”:(1)政府審計。政府審計機關執(zhí)行的審計,亦稱國家審計。署、廳(局)、局、派出機關四級(2)民間審計。民間審計組織執(zhí)行的審計,亦稱社會審計。會計師事務所(3)內部審計。內部專職的審計機構或人員所實施的審計,包括部門內部審計和單位內部審計兩大類。

第五節(jié)審計的種類2.按審計內容和目的分類:(1)財政財務審計,也稱傳統(tǒng)審計或常規(guī)審計。內容:被審單位的會計資料的正確性和真實性及其所反映的財政、財務收支的合法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