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突破五扣準語境,落實“分點”,精準翻譯句子[導(dǎo)語]語句翻譯是文言文學(xué)習(xí)的核心能力,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中之重,更是一輪文言文復(fù)習(xí)的頭等任務(wù)。如何完成這項艱巨任務(wù)呢?一方面,要掌握翻譯所需的知識、能力和技巧;另一方面,要加大訓(xùn)練力度,在練習(xí)中掌握翻譯。一、判斷句1.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①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B.eq\b\lc\{\rc\(\a\vs4\al\co1(①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②失其所與,不知))C.eq\b\lc\{\rc\(\a\vs4\al\co1(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②嫗,先大母婢也))D.eq\b\lc\{\rc\(\a\vs4\al\co1(①汝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②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答案D解析①為介賓短語后置句,②為判斷句。其他幾組均為判斷句。2.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B.且相如素賤人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C解析C項為賓語前置句,其他三項均為判斷句。判斷判斷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語言標(biāo)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詞“皆”“誠”“則”“乃”“必”“非”等。二是從特殊入手,判斷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謂語部分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如“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天下所共傳寶也”就是一個名詞性短語,符合判斷句的特征。關(guān)于“是”字,它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詞“這”講,偶爾有作判斷動詞的。例如“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中的“是”作“這”講,“也”字才是判斷標(biāo)志詞;“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個判斷動詞。牢記判斷句類型的口訣:四種文言判斷句,是為副詞加者也,另有直接意念判斷句。二、被動句1.下列各句中,不屬于被動句的一項是()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B.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C.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D.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答案D解析“被”是“遭受”之意。2.下列各組句子中,不屬于被動句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①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②吾屬今為之虜矣))B.eq\b\lc\{\rc\(\a\vs4\al\co1(①燕國見陵之恥除矣,②連辟公府不就))C.eq\b\lc\{\rc\(\a\vs4\al\co1(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見犯乃死,重負國))D.eq\b\lc\{\rc\(\a\vs4\al\co1(①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答案D解析①為狀語后置句,②為賓語前置句。判斷被動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從標(biāo)志詞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動句的要求。被動句的標(biāo)志詞主要有以下幾類:①“為”“為……所……”或“……為所……”。②“于”或“受……于……”。③“見”或“見……于……”。④“被”字。(2)從語法入手,看主語是不是受動者。因為有些被動句沒有標(biāo)志詞,但在意義上含有被動意,所以單憑標(biāo)志詞判斷是不行的,還需要考慮一下主語是不是謂語的受動者。(3)巧借“添”“變”二法。①在動詞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變句子基本意義的,是被動句。②主謂結(jié)構(gòu)的句子能夠變成動賓主動句的,是被動句。如“函谷舉”,可以將其變?yōu)椤芭e函谷”。牢記被動句類型的口訣:三種文言被動句,為所見于被意念。三、倒裝句1.賓語前置句(1)下列屬于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的一項是()A.夫晉,何厭之有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D.微斯人,吾誰與歸答案D解析A、C兩項均為“之”作標(biāo)志將賓語前置,B項為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2)下列各句中,不屬于賓語前置的一項是()A.之二蟲又何知B.求人可使報秦者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不然,籍何以至此答案B解析B項為定語后置句。(3)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①秋以為期,②復(fù)駕言兮焉求))B.eq\b\lc\{\rc\(\a\vs4\al\co1(①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②不吾知其亦已兮))C.eq\b\lc\{\rc\(\a\vs4\al\co1(①沛公安在,②大王來何操))D.eq\b\lc\{\rc\(\a\vs4\al\co1(①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②凌萬頃之茫然))答案D解析①為賓語前置句,②為定語后置句。2.定語后置句(1)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B.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C.高余冠之岌岌兮D.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答案D解析D項為否定判斷句,其他三項均為定語后置句。(2)下列各句中,不屬于定語后置的一項是()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B.鑄以為金人十二C.送匈奴使留在漢者D.賓主盡東南之美答案D解析D項為判斷句。3.介賓短語后置句下列各句中,在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介賓短語不能提前的一項是()A.以其無禮于晉B.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C.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D.州司臨門,急于星火答案C解析C項“于”應(yīng)譯為“到”。4.主謂倒裝句下列各句中,屬于主謂倒裝的一項是()A.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C.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D.非我也,歲也答案C解析A項為介賓短語后置句,B項為被動句,D項為判斷句。四、省略句1.下列各句中,沒有省略現(xiàn)象的一項是()A.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B.沛公軍霸上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答案D解析A項承前省略主語。B項“軍”后面省略介詞“于”。C項“使”后面省略“之”。2.補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①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②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③于是秦王不懌,為(之)一擊缶。④殺人如(恐)不能舉,刑人如恐不(能)勝。⑤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為樂)。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語、賓語、介詞。此外,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還有省略謂語。識別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1)“瞻前顧后”,看有無主語省略。所謂“瞻前顧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時要注意該句前后的語境,因為主語可能會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說》中“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黑質(zhì)而白章”就承前省略了主語,補充出來即為“(蛇)黑質(zhì)而白章”。這種情況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2)借助成分分析,判斷有無省略。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謂語動詞后面直接帶了賓語,尤其是處所性賓語,這時就需要我們考慮賓語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詞。如“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中,“軍”為動詞,而“函陵”和“氾南”均為處所名詞,所以前面應(yīng)該是省略了介詞“于”。牢記省略句類型的口訣:省略成分有三種,主謂賓語加介詞。五、固定句對下列固定句式的解釋,正確的一組是()①如……何,譯為“對……怎么辦”②無乃……乎,譯為“恐怕……吧”③孰與,譯為“與……一起”④奚以……為,譯為“憑什么……呢”⑤何……為,譯為“還要……干什么呢”⑥不亦……乎,譯為“不也是……嗎”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答案C解析③表比較,應(yīng)譯為“與……比,誰……”。④表反問,應(yīng)譯為“哪里用得著……呢”。固定句式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jié)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jīng)久不變。根據(jù)表達語氣和表達作用可分為以下幾種:1表陳述語氣:“有以”有可以用來……的辦法、“無以”不能、沒有什么用來……的辦法,“有所”有……用來的人、事、物、“無所”沒有……用來的人、事、物等。2表疑問語氣:“何如”“如奈、若……何”,均譯作“把對……怎么辦”。3表反問語氣:①“何奚、曷以用……為”“何……為”,可譯作“還要……干什么呢”“哪里用得著……呢”。②“不亦……乎”不也是……嗎、“何……之有”有……呢、“庸……乎”難道……嗎。4表揣度語氣:“無乃得無……歟邪”莫非/該不會……吧。牢記固定句類型的口訣:固定句式大致有四種,陳述疑問反問加一、翻譯基本原則:直譯加意譯,重在“直譯”1.翻譯下列句子,體會“直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的翻譯原則。(1)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只因為祖母劉氏的生命就像太陽將要落山一樣,氣息微弱,生命垂危,隨時都可能死亡。解析“日薄西山”是比喻,需要譯出比喻特點,意譯;“朝不慮夕”要意譯。(2)衡下車,治威嚴?!暿氯?,上書乞骸骨。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張衡一上任就治理嚴厲?!先稳?,給朝廷上書請求退職回家。解析“下車”“視事”是專用語,須意譯;“乞骸骨”是退休的委婉說法,須意譯。(3)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然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怕得太過分了。解析“畏匿”是兩個詞,須直譯;“恐懼”“殊甚”皆是同義復(fù)詞,不必逐一翻譯。(4)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來告辭。解析“杯杓”用了借代手法,代指酒力,不能直譯,須意譯。直譯,就是嚴格按照原文的詞句進行翻譯,有一詞一句便譯一詞一句(個別失去實在意義的虛詞除外),而且詞句的次序也不能變動。直譯要“一對一”地進行翻譯,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力求風(fēng)格也要和原文一致。所謂“重在‘直譯’”,就是能夠直譯的詞句,要盡量直譯。意譯,就是按照原文的大意靈活變通地進行翻譯。意譯不拘泥于原文的詞句,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xí)慣可以采用與原文差異較大的表達方法。直譯加意譯,就是在以直譯為主的情況下,對個別難以直譯的詞語或句子采用意譯的方式。由于文言文句式靈活,省略句、倒裝句較多,而且詞類經(jīng)?;钣茫袝r直譯會使句子不通順或表意不夠明確。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縛住,不能機械地采用直譯,而應(yīng)采用意譯,使句子語氣順暢,意思明確。意譯多用于對一詞或短語的翻譯??陀^地說,意譯比直譯更難,需要根據(jù)詞的本義及上下文來揣摩。2.翻譯中需要意譯的多是使用固定詞語或修辭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翻譯下列句子,體會意譯的特點。(1)縱一葦之所如。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任憑小船隨意漂蕩。解析“一葦”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須把本體翻譯出來。(2)臣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臣活著應(yīng)當(dāng)不惜犧牲性命為國出力,死后也要像結(jié)草老人那樣報答您的大恩。解析“結(jié)草”是用典,應(yīng)把典故意思翻譯出來。(3)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燕、趙、韓、魏、齊、楚六國所積存的金玉珠寶。解析此處用了互文手法,不能直譯。(4)既無伯叔,終鮮兄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既沒有伯伯叔叔,也沒有哥哥弟弟。解析“無”與“鮮”構(gòu)成互文,須把“鮮”意譯為“沒有”。(5)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藺相如于是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憤怒得頭發(fā)像要頂起帽子。解析“怒發(fā)上沖冠”用了夸張手法,仍要譯出夸張,前面要加上“像要”或“快要”。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借代、互文等,翻譯含有這些修辭手法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譯的方式,而應(yīng)根據(jù)其修辭手法的特點進行意譯。解答此類試題,一是要積累一定的文言文修辭知識,留心文言文修辭現(xiàn)象;二是要結(jié)合語境,把握好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確定使用的修辭手法,恰當(dāng)翻譯。(1)比喻的翻譯。①明喻,譯為“像××一樣”。如“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過秦論》)中的“云”“響”“景”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譯為“像云一樣”“像回聲一樣”“像影子一樣”。②暗喻,譯為“像××一樣+××比喻義”。如“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鴻門宴》),可譯為“秦王有像虎狼一樣兇狠的心腸”。③借喻,翻譯時需把喻體還原成本體,譯出它所比喻的事物。(2)借代的翻譯。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別很大,在古代漢語中,如果把借代直譯過來,會讓人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應(yīng)意譯,譯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如“縉紳”本義是指古代大臣上朝將手板插在腰帶里,如出現(xiàn)在句中,應(yīng)譯其借代義“做官的人”。(3)夸張的翻譯。①狀態(tài)、程度方面的夸張,在翻譯時前面要加上“像要”或“快要”。如“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怒發(fā)上沖冠”,可譯為“因憤怒而使頭發(fā)豎起,像要頂起帽子”。②數(shù)量方面的夸張,可把數(shù)量詞換成表示“多”“高”“大”等的副詞或形容詞。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詩》),可譯為“征兵的名冊很多卷,每卷都有父親的名字”。(4)互文的翻譯?;ノ挠纸小盎マo”,前后兩句或兩個短語意義相互交叉,互為補充,翻譯時要把兩部分合起來翻譯。如“主人下馬客在船”(《琵琶行并序》),應(yīng)譯為“我和客人都下了馬,然后上船”。(5)委婉的翻譯。古人為了避粗俗、避忌諱、圖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時故意不直陳其事,而把話說得很含蓄,這就是委婉。翻譯時應(yīng)還原其本來的意思,如“季氏將有事于顓臾”(《論語》)中的“有事”,特指發(fā)動戰(zhàn)爭。(6)用典的翻譯。古人為了使文章典雅,言簡意豐,常常會引用典故。翻譯典故常采用點義法,即不照抄典故,只點明典故的內(nèi)涵。如“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滕王閣序》),這里引用了鐘嶸《詩品》中“陸(機)才如海,潘(岳)才如江”的說法來贊美與會賓客,可以譯成“請各位賓客施展潘岳、陸機一般如江似海的才華,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吧”。二、翻譯基本要求:信、達、雅,重在“信”信,就是指譯文要準確地表達原文的意思,不誤譯,不漏譯,不贅譯;達,就是指譯文要明白通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xí)慣,沒有語??;雅,是翻譯較高層次的要求,在考試中一般不作要求。邊練邊悟請根據(jù)“信”“達”要求,指出下列對文段中畫線句翻譯存在的問題,并寫出正確的譯文。(1)薛訥,字慎言,起家城門郎,遷藍田令。富人倪氏訟息錢于肅政臺,中丞來俊臣受賕,發(fā)義倉粟數(shù)千斛償之。訥曰:“義倉本備水旱,安可絕眾人之仰私一家?”報上不與。會俊臣得罪,亦止。明年,契丹、奚、突厥連和,數(shù)入邊,訥建議請討,詔監(jiān)門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宣道與訥帥眾二萬出檀州。賓客議“方暑,士負戈贏糧深討,慮恐無功”,姚元崇亦持不可,訥獨曰:“夏草薦茂,羔犢方息,不費饋餉,因盜資,振國威靈,不可失也。”天子方欲夸威四夷,喜奇功,乃聽訥言,而授紫微黃門三品以重之。(節(jié)選自《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一·列傳第三十六》,有刪改)畫線句譯文:薛訥說:“義倉本來是為水災(zāi)準備的,怎么能斷絕眾人的信仰滿足一家的私欲呢?”①存在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確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備水旱”,指防備水災(zāi)、旱災(zāi),譯文漏譯了“旱”字;“仰”,仰仗、依靠,這里誤譯為“信仰”。②薛訥(上書)說:“義倉的糧食本是用來防備水災(zāi)和旱災(zāi)的,怎么可以斷絕眾人的依靠而偏私一家呢?”(2)劉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父勔于大桁戰(zhàn)死,悛時疾病,扶伏路次,號哭求勔尸。(節(jié)選自《南齊書·列傳第十八》,有刪改)畫線句譯文:父親參與大桁之戰(zhàn)而戰(zhàn)死,劉悛那時身患疾病,有人攙扶著走過來,大哭著請求父親劉勔的尸體。①存在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確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路次”是“路旁”意,這里漏譯了;“請求……尸體”,“請求”譯得極不準確;“大哭”的主語不明,讓讀者誤以為是“人”,而不是劉悛。三、翻譯基本意識:語境語境即言語環(huán)境,分為內(nèi)部語境(上下文)和外部語境(社會背景、知識積累、情理事理等)。文言文中所說的語境主要是內(nèi)部語境,主要是文段語境和句子語境,很少涉及像現(xiàn)代文閱讀那樣的全篇語境。文言語境在翻譯中的作用,不僅僅是激活、鎖定學(xué)生已有的文言知識積累,更在于:(1)確定重要實詞、虛詞的含義,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無判斷標(biāo)志的判斷句和意念被動句),推測疑難詞語的含義。(2)結(jié)合語境推斷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詞具體指代的對象。(3)保證文意通順,避免“見字生義”“刻意硬譯”等常見問題。語境對于翻譯來說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乃至考試中,學(xué)生的語境意識非常淡薄乃至沒有。這其中有個客觀因素,就是在考試時被翻譯的語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閱讀題的最后,與原文相對分開了,于是考生只盯著這個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譯不通也還是硬譯,就是不知道把這個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讀、去思考。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壞習(xí)慣吧!因此,必須改掉這個壞習(xí)慣,真正做到字回到詞中,詞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邊練邊悟1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畫橫線的句子,注意補出相應(yīng)的句子主語,譯準代詞的指代義。聶昌,字賁遠,撫州臨川人。金人南侵,京師復(fù)戒嚴。拜同知樞密院,入謝,即陳捍敵之策,曰:“三關(guān)四鎮(zhèn),國家藩籬也,聞欲以畀敵,一朝渝盟,何以制之?愿勿輕與,而檄天下兵集都畿,堅城守以遏其沖,簡禁旅以備出擊,壅河流以斷歸路。”帝壯之,命提舉守御,得以便宜行事。(節(jié)選自《宋史·聶昌傳》,有刪改)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三關(guān)四鎮(zhèn)是國家的藩衛(wèi),聽說要將它們割給金人,(金人)一旦背棄盟約,(我們)憑借什么來抵御他們呢?(得分點:“畀”“渝”“何以”,判斷句,句意通順,補出省略的主語)參考譯文聶昌,字賁遠,撫州臨川人。金人南下侵略,京城又宣布戒嚴。朝廷任命他為同知樞密院,他入宮謝恩時,就陳述抗敵之策說:“三關(guān)四鎮(zhèn)是國家的藩衛(wèi),聽說要將它們割給金人,(金人)一旦背棄盟約,(我們)憑借什么來抵御他們呢?希望不要輕易將三關(guān)四鎮(zhèn)割給金人,只能檄令天下軍隊集結(jié)在京城四郊,堅固城守來遏止敵人的攻擊,挑選勁旅以備出擊,堵塞黃河以斷敵歸路。”皇帝認為這是壯舉,命令他統(tǒng)管守御,可以見機行事。邊練邊悟2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畫橫線的句子,譯準代詞的指代義。安德裕字益之,一字師皋,河南人。三年春,廷試貢士,德裕與史館修撰梁周翰并為考官,上顧宰相曰:“此皆有聞之士而老于郎署,周翰狹中,德裕嗜酒,朕聞其能改矣?!彼觳①n金紫。(節(jié)選自《宋史·安德裕傳》,有刪改)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這兩位都是有名望的人,卻長期在郎署任職,周翰心胸狹窄,安德裕嗜好喝酒,我聽說他們二人都改正了。(得分點:“而”“狹中”“嗜”、兩個“聞”,“其”譯為“他們二人”)一、審出得分點翻譯題評分是因點賦分,譯出得分點才給分。因此,要譯好句子,拿到分數(shù),就必須知道該題的得分點在哪里,這樣翻譯才有目標(biāo),才有著力點,才可能拿分。1.請先審出下面文段中畫線句的得分點,然后翻譯該句,并思考其作為得分點的依據(jù)。竇威,字文蔚,扶風(fēng)平陵人,武德元年,拜內(nèi)史令。威奏議雍容,多引古為諭,高祖甚親重之,或引入臥內(nèi),常為膝席。又嘗謂曰:“昔周朝有八柱國之貴,吾與公家咸登此職。今我已為天子,公為內(nèi)史令,本同末異,乃不平矣?!蓖x曰:“臣家昔在漢朝,再為外戚,至于后魏,三處外家,陛下隆興,復(fù)出皇后。臣又階緣戚里,位忝鳳池,自惟叨濫,曉夕兢懼。”高祖笑曰:“比見關(guān)東人與崔、盧為婚,猶自矜伐,公代為帝戚,不亦貴乎!”(節(jié)選自《舊唐書·竇威傳》,有刪改)(1)威奏議雍容,多引古為諭,高祖甚親重之,或引入臥內(nèi),常為膝席。得分點:雍容、諭、或、膝席。(可在原句中圈出)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竇威奏議時儀態(tài)文雅,多引用古事說明事情,高祖很親近器重他,有時將竇威領(lǐng)到臥室,常常與他促膝而談。(2)比見關(guān)東人與崔、盧為婚,猶自矜伐,公代為帝戚,不亦貴乎!得分點:比、矜伐,“不亦……乎”特殊句式,“代為帝戚”句意。(可在原句中圈出)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近來見關(guān)東人和崔氏、盧氏結(jié)親,還自我夸耀,您家世代都是帝王的親戚,不也很高貴嗎!參考譯文竇威,字文蔚,扶風(fēng)平陵人,武德元年,竇威擔(dān)任內(nèi)史令。竇威奏議時儀態(tài)文雅,多引用古事說明事情,高祖很親近器重他,有時將竇威領(lǐng)到臥室,常常與他促膝而談。又曾經(jīng)對他說:“過去周朝(北周)有八柱國的貴位,我的家人和您的家人都擔(dān)任過八柱國這一職位?,F(xiàn)在我已是天子,您任內(nèi)史令一職,我們其實是同一本源,只是衍生出來的末流不同而已,竟這樣不平等了?!备]威拜謝說:“臣的家以前在漢朝時做過兩次外戚,到了后魏,三次是外戚,陛下您成為皇上,我家又出了皇后。臣又攀附為外戚,愧居中書省,自認為很慚愧,早晚都很謹慎害怕?!备咦嫘χf:“近來見關(guān)東人和崔氏、盧氏結(jié)親,還自我夸耀,您家世代都是帝王的親戚,不也很高貴嗎!”鎖定得分點的方法,主要有:①從文言知識點看,實詞主要放在多義詞、古今異義詞、活用詞及疑難詞上;虛詞主要放在《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18個虛詞上,尤其是高頻虛詞以、之、其、為、乃等;特殊句式主要放在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省略句上。②從命題人角度看,主要在三個層面設(shè)得分點:字詞層面,關(guān)鍵實詞、虛詞;句式層面,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特殊句式;語意層面,語意通順,語氣一致。③從批改實踐看,主要是句中的動詞、形容詞、名詞及省略的句子成分(因為省略關(guān)乎語意通順);3~4個關(guān)鍵詞語,1處特殊句式,1~2處文意通順。④從答題者角度看,翻譯時難住你的地方,可能就是采分點。二、譯準得分點(一)譯準關(guān)鍵實詞2.(2019·江蘇)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先生名顯祖,字義仍,別號若士,豫章之臨川人。生而穎異不群。五歲能屬對。庚午舉于鄉(xiāng),年猶弱冠耳。見者益復(fù)嘖嘖曰:“此兒汗血,可致千里,非僅僅蹀躞康莊也者?!惫c予約游具區(qū)靈巖虎丘諸山川,而不能辦三月糧,逡巡中輟。然不自言貧,人亦不盡知公貧。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節(jié)選自鄒迪光《臨川湯先生傳》,有刪改)(1)見者益復(fù)嘖嘖曰:“此兒汗血,可致千里,非僅僅蹀躞康莊也者?!弊g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不自言貧,人亦不盡知公貧。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見到他的人越發(fā)嘖嘖稱贊道:“這個年輕人(好比)是汗血寶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種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馬?!?得分點:“嘖嘖”“蹀躞”,判斷句,句意通順)(2)但他自己不說窮,別人也不都知道他窮。湯公不正是信從自己內(nèi)心的人嗎?我即使為他執(zhí)鞭駕車,也是樂意和向往的。(得分點:“雖”“忻慕”,反問句,句意通順)參考譯文先生名為湯顯祖,字義仍,別號若士,是豫章郡臨川縣人。他生下來就聰穎卓異,不同于凡人。他五歲就能對對子。庚午年在鄉(xiāng)試中考中,當(dāng)時也才二十歲。見到他的人越發(fā)嘖嘖稱贊道:“這個年輕人(好比)是汗血寶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種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馬?!睖壬臀蚁嗉s同游具區(qū)靈巖、虎丘等山川,但不能置辦三個月的干糧,猶豫中就耽擱了。但他自己不說窮,別人也不都知道他窮。湯公不正是信從自己內(nèi)心的人嗎?我即使為他執(zhí)鞭駕車,也是樂意和向往的。3.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韋玄成字少翁,韋賢少子也。少好學(xué),修父業(yè),尤謙遜下士。出遇知識步行,輒下從者,與載送之;其接人,貧賤者益加敬,由是名譽日廣。以明經(jīng)擢為諫大夫,遷大河都尉。初,宣帝寵姬張婕妤男淮陽憲王好政事,通法律,上奇其才,有意欲以為嗣,然用太子起于細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風(fēng)憲王,輔以禮讓之臣,乃召拜玄成為淮陽中尉。及元帝即位,以玄成為少府,遷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節(jié)選自《漢書·列傳第四十三》,有刪改)(1)出遇知識步行,輒下從者,與載送之;其接人,貧賤者益加敬,由是名譽日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奇其才,有意欲以為嗣,然用太子起于細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時出門遇見相知相識的人步行,就讓自己的侍從下車,載送他回去;他待人接物,對貧困而地位低的人越加敬重,因此他的美名日益遠揚。(得分點:“知識”“下”“接人”“益”,句意通順)(2)皇帝對他的才能感到驚奇,有意要讓他繼承帝位,然而又因太子生于貧賤之時,又早早失去了母親,所以不忍心廢除太子。(得分點:“奇”“嗣”“用”“細微”,句意通順)參考譯文韋玄成字少翁,是韋賢的小兒子。他年少時就喜好學(xué)習(xí),繼承研習(xí)父親致力的儒業(yè),為人特別謙遜,禮賢下士。有時出門遇見相知相識的人步行,就讓自己的侍從下車,載送他回去;他待人接物,對貧困而地位低的人越加敬重,因此他的美名日益遠揚。憑借明經(jīng)被提拔為諫議大夫,后又升遷為大河都尉。當(dāng)初,宣帝的寵姬張婕妤生的兒子淮陽憲王喜歡處理國家政務(wù),通曉法律,皇帝對他的才能感到驚奇,有意要讓他繼承帝位,然而又因太子生于貧賤之時,又早早失去了母親,所以不忍心廢除太子。過了很久,皇帝想要感化諷喻憲王,便想讓懂禮節(jié)知辭讓的臣子來輔佐他,于是就征召韋玄成,任命他為淮陽中尉。等到元帝即位,任命韋玄成為少府,又升任太子太傅,后來做到了御史大夫。4.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荀羨字令則。清和有準。穆帝以為撫軍參軍,征補太常博士,皆不就。后拜秘書丞、義興太守。征北將軍褚裒以為長史。既到,裒謂佐吏曰:“荀生資逸群之氣,將有沖天之舉,諸君宜善事之?!睂みw建威將軍、吳國內(nèi)史。尋加監(jiān)青州諸軍事,又領(lǐng)兗州刺史,鎮(zhèn)下邳。羨自鎮(zhèn)來朝,時蔡謨固讓司徒,不起,中軍將軍殷浩欲加大辟,以問于羨。羨曰:“蔡公今日事危,明日必有桓文[注]之舉?!焙颇酥埂?節(jié)選自《晉書·荀羨傳》,有刪改)注桓文:齊桓公和晉文公,春秋時期齊國和晉國的國君,春秋時期的霸主,二人都以“尊王”相號召而成就霸業(yè)。(1)荀生資逸群之氣,將有沖天之舉,諸君宜善事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時蔡謨固讓司徒,不起,中軍將軍殷浩欲加大辟,以問于羨。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荀羨憑借出眾的才氣,將會有驚人的壯舉,各位應(yīng)當(dāng)好好侍奉他。(得分點:“資”“逸群”“善”“事”,句意通順)(2)當(dāng)時碰上蔡謨堅決辭讓司徒的官職,不出來任職,中軍將軍殷浩想治他死罪,就此事詢問荀羨。(得分點:“固讓”“不起”“加大辟”“以問于羨”,句意通順)參考譯文荀羨字令則。為人清靜平和而有準則。晉穆帝讓他擔(dān)任撫軍參軍,征召他補任太常博士,荀羨都不赴任。后被授予秘書丞、義興太守的官職。征北將軍褚裒讓他擔(dān)任長史。荀羨到任后,褚裒對他的僚屬說:“荀羨憑借出眾的才氣,將會有驚人的壯舉,各位應(yīng)當(dāng)好好侍奉他?!辈痪密髁w就升任建威將軍、吳國內(nèi)史。不久又增加監(jiān)管青州各項軍事的職務(wù),并兼任兗州刺史,鎮(zhèn)守下邳。荀羨從下邳來到朝廷,當(dāng)時碰上蔡謨堅決辭讓司徒的官職,不出來任職,中軍將軍殷浩想治他死罪,就此事詢問荀羨。荀羨說:“如果現(xiàn)在蔡公遭遇不測,他日一定會發(fā)生齊桓公、晉文公那樣興兵問罪的事?!币蠛朴谑亲髁T。對于關(guān)鍵實詞,一定要準確譯出其意,不含糊,不游離。下面五類實詞要特別注意:1.區(qū)分古今異義詞。一是單音節(jié)的同形異義詞,如“走”“谷”“金”等,翻譯時要把它的古今義區(qū)別開來,并且置換成現(xiàn)代漢語,千萬不要以今釋古;二是類似今天雙音節(jié)詞的同形異義詞,如“祖父”“妻子”“其實”等,一般情況下要把它當(dāng)成兩個詞拆分開來翻譯。當(dāng)然,須警惕的是類似今天雙音節(jié)詞的同形詞不一定是“異義”的,有時可能是“同義”的,這時叫同義復(fù)詞,具體翻譯時可進行同一處理,如“傳之美人,以戲弄臣”中的“戲弄”就是這樣。2.確定多義詞。多義實詞雖然有多個義項,但在具體句子中只能有一個義項切合。因此,要學(xué)會利用上下文的具體語境來確定該實詞的準確義項。在語境中確定多義詞的義項,特別要注意一詞中幾個相近而又易混的義項。如“愛”,義項“愛護”“愛憐”“愛惜”較難區(qū)分;“坐”,義項“犯罪”與“判罪”易混;“治”,何時作“治理”,何時作“治理得好、天下太平”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語境中,就只有一個義項是最恰當(dāng)?shù)?。這時,也只有細辨語境,代入檢驗來確定了。記?。褐灰言~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讀,一切問題皆有可能解決。3.推斷疑難詞。對于疑難實詞,要借助字形推斷、鄰字推斷、對稱推斷、聯(lián)想推斷、語境推斷等多種方法推斷其義。需要注意:幾乎每道翻譯題,都有這樣極其陌生的實詞,對此,千萬不要慌張,要堅信借助學(xué)過的多種推斷方法一定能推斷出來。4.譯準活用詞。要按照它固有的格式翻譯。(1)作狀語的名詞大都要在前面加上適當(dāng)?shù)慕樵~,如“像……”“用……”“在……”。(2)活用為名詞的動詞、形容詞,要用動詞、形容詞作定語并補出中心語。(3)活用為一般動詞的名詞,大都要帶上該名詞再加一個動詞。如“填然鼓之”中的“鼓”應(yīng)譯為“擂鼓”。(4)意動用法要用“認為(以為)……”或“以(把)……為(看作、作為)……”的格式進行翻譯。(當(dāng)然,有的詞可用一個意思與“認為……”或“以……為……”差不多的動詞翻譯)(5)使動用法要用“使(讓)……怎樣”的格式翻譯。[與意動用法一樣,有的詞也可以用一個意思與“使(讓)……怎樣”差不多的動詞翻譯]5.理解專用詞。近年來,命題者越來越青睞含有文化知識的句子。如果考生不知道它是一個文化知識、一個專用名詞,結(jié)果硬譯就會使語意佶屈聱牙。其實,專用名詞在多數(shù)情況下不需要翻譯,如地名、官職名、年號名、器物名等。另外,古人有個習(xí)慣用法,就是姓名的省略。一般而言,文章開頭會出現(xiàn)完整的傳主姓名,之后就只出現(xiàn)“名”,以“名”代指傳主全稱。翻譯時,要按照現(xiàn)代漢語習(xí)慣譯出全稱。不過,要特別注意傳主的“名”是什么,并且有意識地記牢,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句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把傳主的名當(dāng)成其他意義的詞語。(二)譯準關(guān)鍵虛詞5.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魯芝字世英,扶風(fēng)郿人也。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qū)。誕平,遷大尚書,掌刑理。武帝踐阼,轉(zhuǎn)鎮(zhèn)東將軍,進爵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zé)o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節(jié)選自《晉書·魯芝傳》,有刪改)(1)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qū)。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zé)o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諸葛誕憑借壽春反叛,魏帝出征,魯芝率領(lǐng)荊州文武官兵作為先鋒。(得分點:“以”“率”“以為”“先驅(qū)”,句意通順)(2)皇上因為魯芝清廉忠誠行為端正,一向沒有私宅,讓士兵為他建造五十間房屋。(得分點:“以”“履”“素”,“為”后省略“之”,句意通順)6.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昔謝、柳為郡,樂山水,多高情,不聞善政;龔、黃為郡,憂黎庶,有善政,不聞勝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楊君乎?君名漢公,字用乂。恐年祀久遠,來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時開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記。(節(jié)選自白居易《白洲五亭記》,有刪改)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二者都具備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楊君了吧?(得分點:“其……乎”,表推測的固定句式,句意通順)參考譯文昔日謝、柳治理郡縣,以山水為樂,追求高雅情懷,卻沒有聽到有好的政績;龔、黃治理郡縣,為黎民百姓擔(dān)憂,有好的政績,卻沒有看到優(yōu)美的景象。二者都具備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楊君了吧?楊君名漢公,字用乂。擔(dān)心年歲久遠,以后的人不了解,所以取了這個名和字。當(dāng)時是開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記。7.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翁姓王氏,諱與準,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翁閉門力學(xué),盡讀先世所遺書。鄉(xiāng)里后進或來從學(xué)者,輒辭曰:“吾無師承,不足相授?!币蛉乃拿髭w先生學(xué)《易》。(節(jié)選自王陽明《遁石先生傳》,有刪改)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鄉(xiāng)里的后輩有人想來跟從他學(xué)習(xí),他總是推辭說:“我沒有得到老師的傳承,不足以教授你們。”(得分點:“或”“輒”“相”,句意通順)8.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李琪,字臺秀。琪年十三,詞賦詩頌,大為王鐸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鐸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漢祖得三杰賦”題就其第試之,琪援筆立成。賦尾云:“得士則昌,非賢罔共,宜哉項氏之?dāng)⊥觯环对龆荒苡?。”鐸覽而駭之,曰:“此兒大器也,將擅文價?!奔懊髯诩次?,豆盧革、韋說得罪,任圜陳奏,請命琪為相,為孔循、鄭玨排沮,乃相崔協(xié)。琪時為御史大夫,安重誨于臺門前專殺殿直馬延。雖曾彈奏,而依違詞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請老,朝旨不允,除授尚書左仆射。自是之后,尤為宰執(zhí)所忌,凡有奏陳,靡不望風(fēng)橫沮。長興中,卒于福善里第,時年六十。(節(jié)選自《舊五代史·李琪傳》,有刪改)(1)得士則昌,非賢罔共,宜哉項氏之?dāng)⊥?,一范增而不能用。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是之后,尤為宰執(zhí)所忌,凡有奏陳,靡不望風(fēng)橫沮。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得到賢士則國家昌盛,不是賢士就不要與之共事,項羽的失敗滅亡是應(yīng)該的,連一個范增都不能重用。(得分點:“昌”“罔”“宜”,主謂倒裝句式,句意通順)(2)從這以后,(李琪)更加被宰相忌恨,凡是他上奏言事,無不聽到風(fēng)聲就橫加攔阻。(得分點:“尤”“忌”“靡”,“為宰執(zhí)所忌”被動句式,句意通順)參考譯文李琪,字臺秀。李琪十三歲時,所作的詞賦詩頌,大為王鐸所贊賞,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寫的。一天,王鐸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中派人以“漢祖得三杰賦”的題目到李家測試他,李琪拿起筆立刻寫成。賦的結(jié)尾說:“得到賢士則國家昌盛,不是賢士就不要與之共事,項羽的失敗滅亡是應(yīng)該的,連一個范增都不能重用。”王鐸看后覺得很驚異,說:“這孩子是會成大器的,將來一定能在文壇稱雄?!钡鹊矫髯诩次?,豆盧革、韋說獲罪,任圜上奏,請求任命李琪為宰相,被孔循、鄭玨阻止,便任崔協(xié)為宰相。李琪這時是御史大夫,安重誨在御史臺門前擅自殺殿直馬延,雖然曾經(jīng)彈劾過他,但言詞模棱兩可,不敢直言安重誨的罪行,因為這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書請求退休,朝廷不允許,任命他為尚書左仆射。從這以后,(李琪)更加被宰相忌恨,凡是他上奏言事,無不聽到風(fēng)聲就橫加攔阻。長興年中,死于福善里家中,終年六十歲。所謂關(guān)鍵虛詞,主要有三種:(1)《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18個虛詞中的高頻虛詞,設(shè)為得分點的頻率高,主要是“以”“其”“因”“乃”四個。以頻率最高。在語境中,主要譯準其介詞義,如“用,拿”“把”“根據(jù)”“在”等義項;譯準其連詞義,如“用來”。另有實詞義“認為”“率領(lǐng)”等也不可忽視。其翻譯中考查較多的是其指示代詞義“那”“那些”;另一重點是其副詞義,如表示推測的“大概”,表示反問的“難道”,表示祈使的“可要”,等等,這些都需要結(jié)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語境準確譯出。因主要是對“于是,就”“趁機”“通過”等義項的考查。乃主要是對“于是”“才”“竟然,卻”等義項的辨析。(2)可譯可不譯的虛詞——當(dāng)譯則譯,不當(dāng)譯則不譯。有一部分虛詞,兼有助詞和其他詞性,如“之”“焉”“者”等。其為助詞時一般情況下皆可不譯,但不能把其他詞性義當(dāng)作助詞而不譯。這里,尤其要留心“焉”“者”。焉作為句中或句末語氣助詞時,可不譯;但當(dāng)放在動詞后面作代詞或兼詞時,有實義,必須譯出。者主要有兩個義項,一是作代詞,可譯為“……的人/事/地方”;二是作語氣助詞,表句中停頓,與“也”構(gòu)成判斷。這兩種詞性,在翻譯中尤其要仔細辨析,不可當(dāng)譯不譯,或不當(dāng)譯而硬譯。(3)部分出現(xiàn)頻率較高且定為采分點的副詞。主要有:①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彌、更,最、極、甚、殘、太、至、尤、良、大、絕、特、頗。②表范圍:悉、皆、咸、俱、舉、畢、凡,唯、特、徒、獨、直、第、但、止、則、僅。③表共同:共、同、并、相。④表時間:既、已、曾、嘗,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適、會,俄、旋、尋、臾、未幾、無何、斯須、既而,急、遽、猝、立、即,將、且、行將,終、卒、竟。⑤表語氣:必、誠、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無,殆、蓋、庶、其、得無、無乃、庶幾,豈、寧、庸、其。⑥表頻率:屢、數(shù)、輒、每、頻、累,復(fù)、更、再、又、亟。(三)譯準特殊句式9.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及始興王叔陵為揚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為記室,辟貞(指傳主謝貞)為主簿。貞度叔陵將有異志,因與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輒辭以疾,未嘗參預(yù)。叔陵雅欽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連逮,唯貞與卓獨不坐。(節(jié)選自《陳書·列傳第二十六》)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謝貞猜度叔陵會有叛逆之心,就與阮卓自行同叔陵疏遠,每當(dāng)有宴飲游樂,總是稱罪推辭,不曾參與。叔陵向來欽佩敬重他,沒有怪罪他。(得分點:度,猜度;異志,叛逆之心;疏,疏遠;雅,向來。“疏于叔陵”“辭以疾”是介賓短語后置,“弗之罪”是賓語前置)10.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煬皇帝)即皇帝位于仁壽宮。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馬全盛,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乃盛治宮室,窮極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絕域。諸蕃至者,厚加禮賜,有不恭命,以兵擊之。課天下富室,益市武馬,匹直十余萬,富強坐是凍餒者十家而九。奸吏侵漁,人不聊生,人饑相食,邑落為墟,上不之恤也。東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費不給,逆收數(shù)年之賦。黎庶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猶未之寤也。(選自《隋書》,有刪改)(1)課天下富室,益市武馬,匹直十余萬,富強坐是凍餒者十家而九。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黎庶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猶未之寤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稅,大量購買軍馬,每匹馬價值十余萬兩,因此而受凍挨餓的富強之家十有其九。(得分點:課,征稅;益市,擴益購買;直,通“值”。)(2)百姓憤怒怨恨,國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獲的地步,他卻仍沒有覺悟到這一點。(得分點:“至于就擒”,被動句,“未之寤”是賓語前置句)參考譯文四年七月,高祖駕崩,(隋煬帝)在仁壽宮即位。因為天下長期安定,兵馬強盛,隋煬帝意氣風(fēng)發(fā)仰慕秦始皇、漢武帝的功業(yè),就大量地興建宮室,極盡奢靡華麗,招募使者,出使邊遠邦國。那些邦國聽命而來的,就賞賜給豐厚的禮品,有不聽命令的,就派兵攻打。(他)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稅,大量購買軍馬,每匹馬價值十余萬兩,因此而受凍挨餓的富強之家十有其九。貪官污吏魚肉百姓,老百姓無法生活,以致人吃人,村莊變?yōu)閺U墟,皇上對此毫不憐憫。他到處巡游,沒有固定的居所,經(jīng)常因為供給不足,而預(yù)先征收數(shù)年的賦稅。百姓憤怒怨恨,國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獲的地步,他卻仍沒有覺悟到這一點。1.準確發(fā)現(xiàn)特殊句式要落實特殊句式的翻譯,前提是能準確發(fā)現(xiàn)特殊句式。(1)抓“標(biāo)志”如判斷句,標(biāo)志有“……者,……也”“乃”“皆”“非”等;被動句,標(biāo)志有“為……所”“見”“于”等;倒裝句,標(biāo)志有介詞結(jié)構(gòu)、否定副詞、“之”“是”等。(2)重語感有些沒有標(biāo)志的特殊句式,我們可以邊讀原文邊試著翻譯一遍,如果感覺語意不順,或者不合情理,就要特別留意。如果感覺主語不是施事者,就要考慮是不是被動句了。(3)析結(jié)構(gòu)有時,對句子進行語法結(jié)構(gòu)分析也是必要的。省略句尤其要重視此法。如缺少主語、缺少賓語甚至缺少謂語的語句是常見的,翻譯時就要補譯出省略的部分。如“以”作介詞時,不少情況下省略“之”,地名前往往省略“于”等,通過結(jié)構(gòu)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具有了發(fā)現(xiàn)特殊句式的能力,就可以按照相應(yīng)的翻譯方法準確答題了。2.落實句式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返回系統(tǒng)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湖南新化縣城市建設(shè)投資開發(fā)有限責(zé)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qū)建設(sh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化地質(zhì)礦山總局暨中化明達控股集團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國調(diào)頻垂直極化單偶極天線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螺紋式手動蝶閥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致密電熔剛玉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報告
- 2025年中國胎體改性瀝青柔氈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羥鈷胺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前景預(yù)測報告
- 2025年中國純凈水罐裝生產(chǎn)線設(shè)備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屆高考作文指導(dǎo):如何擬寫分論點教學(xué)設(shè)計
- 商場快閃門店裝修合同模板
- 歷年高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合集
- 第5課時:精讀引領(lǐng)課《納米技術(shù)就在我們身邊》+《納米科技走進生活》課件
- 單位給個人借款合同范本
- TSG07-2019壓力容器設(shè)計程序文件
- CJT511-2017 鑄鐵檢查井蓋
- 臨床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TURP)護理查房
- 一年級下冊口算題卡大全(口算練習(xí)題50套直接打印版)
- 軍事理論-綜合版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國防大學(xué)
- 村級固定資產(chǎn)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