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鼎字臺臣天水人也閱讀附答案_第1頁
閻鼎字臺臣天水人也閱讀附答案_第2頁
閻鼎字臺臣天水人也閱讀附答案_第3頁
閻鼎字臺臣天水人也閱讀附答案_第4頁
閻鼎字臺臣天水人也閱讀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閻鼎,字臺臣,天水人也閱讀附答案閻鼎,字臺臣,天水人也。初為太傅東海王越參軍,轉(zhuǎn)卷令,行豫州刺史事,屯許昌。遭母喪,乃于密縣間鳩聚西州流人數(shù)千,欲還鄉(xiāng)里。值京師失守,秦王司馬鄴出奔密中,司空荀藩、藩弟司隸校尉組,及中領軍華恒、河南尹華薈,在密縣建立行臺,以密近賊,南趣許潁。司徒左長史劉疇在密為塢主,中書令李暅、太傅參軍騶捷劉蔚、鎮(zhèn)軍長史周顗、司馬李述皆來赴疇。僉以鼎有才用,且手握強兵,勸藩假鼎冠軍將軍、豫州刺史,蔚等為參佐。鼎少有大志,因西土人思歸,欲立功鄉(xiāng)里,乃與撫軍長史王毗、司馬傅遜懷翼戴秦王之計,謂疇、捷等曰:“山東非霸王處,不如關中。〞河陽令傅暢遺鼎書,勸奉秦王過洛陽,謁拜山陵,徑據(jù)長安,綏合夷晉,興起義眾,克復宗廟,雪社稷之恥。鼎得書,便欲詣洛,流人謂北道近河,懼有抄截,欲南自武關向長安。疇等皆山東人,咸不愿西入,荀藩及疇、捷等并逃散。鼎追藩不及,暅等見殺,唯顗、述走得免。遂奉秦王行,止上洛,為山賊所襲,殺百余人,率余眾西至藍田。時劉聰向長安,為雍州刺史賈疋所逐,走還平陽。疋遣人奉迎秦王,遂至長安,而與大司馬南陽王保、衛(wèi)將軍梁芬、京兆尹梁綜等并同心推戴,立王為皇太子,登壇告天,立社稷宗廟,以鼎為太子詹事,總攝百揆。梁綜與鼎爭權,鼎殺綜,以王毗為京兆尹。鼎首建大謀,立功天下。始平太守麴允、撫夷護軍索綝并害其功,且欲專權。馮翊太守梁緯北地太守梁肅并綜母弟綝之姻也謀欲除鼎乃證其有無君之心專戮大臣請討之遂攻鼎。鼎出奔雍,為氐竇首所殺,傳首長安。

(節(jié)選自《晉書·閻鼎傳》)

10.以下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

A.馮翊太守梁緯北地太守梁肅/并綜母弟/綝之姻也/謀欲除鼎/乃證其有無君之心專/戮大臣/請討之/遂攻鼎

B.馮翊太守梁緯北地太守梁肅并綜母/弟綝之姻也/謀欲除鼎/乃證/其有無君之心/專戮大臣/請討之/遂攻鼎

C.馮翊太守梁緯北地太守梁肅/并綜母弟/綝之姻也/謀欲除鼎/乃證其有無君之心/專戮大臣/請討之/遂攻鼎

D.馮翊太守梁緯北地太守梁肅并綜母弟/綝之姻也/謀欲除鼎/乃證/其有無君之心專/

戮大臣/請討之/遂攻鼎

11.以下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講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

A.文言文中的“行〞與“署、權、兼、領、轉(zhuǎn)〞等詞,都是表示兼代官職的詞語。

B.“臺〞指在中央的尚書省,出征時于其駐在之地設立臨時性機構(gòu)稱為行臺,又稱行尚書臺。

C.告天,即祭告天地,古代遇到皇帝登基、冊封太子以及其他重大事件時舉行的儀式。

D.百揆,原為商周以前之官名,代指百官及天下各種政務,此處指閻鼎的權力十分大。

12.以下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

A.閻鼎年輕時便立下遠大志向。他曾經(jīng)在密縣聚集了西部州郡的數(shù)千名流亡百姓,想要歸還故里;并且計劃與撫軍長史王毗、司馬傅遜愛戴秦王司馬鄴。

B.閻鼎收到傅遜的書信后,便聽從其建議途經(jīng)洛陽,直取長安,但又因北道靠近黃河,擔憂遭到劉疇等人的截擊,計劃從南邊取道武關到長安去。

C.閻鼎一心想輔佐秦王在關中建立政權。當內(nèi)部產(chǎn)生看法分歧時,他不惜追殺有異心的荀藩、劉疇等人;在上洛遭到山賊襲擊,他仍舊帶領其余人馬到達藍田。

D.閻鼎因陷入權力之爭,最終被殺。他先與梁綜爭權,殺掉梁綜,又因擁立秦王為皇太子有功,遭到了想要專權的始平太守麴允、撫夷護軍索綝等人的嫉恨。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僉以鼎有才用,且手握強兵,勸藩假鼎冠軍將軍、豫州刺史。

(2)時劉聰向長安,為雍州刺史賈疋所逐,走還平陽。

答案

10.C

11.A

12.B

13.(1)眾人認為閻鼎有才干,而且把握強兵,勸荀藩暫封閻鼎為冠軍將軍、豫州刺史。(“僉〞,副詞,都,1分;“以〞,由于,1分;“勸〞,勸告,1分;“假〞,暫封,1分;補充主語“眾人〞“劉疇等人〞,1分。)

(2)當時劉聰正向長安進軍,被雍州刺史賈疋趕跑,逃跑回平陽。(“時〞,當時,1分;“向〞,向長安進軍,1分;“為……所逐〞,被……趕跑,1分;“走還〞,跑回,逃跑回,1分;“走還〞的主語是劉聰,1分。)

附參考譯文:

閻鼎字臺臣,天水人。起初擔任太傅東海王司馬越的參軍,改任卷令,暫代豫州刺史,屯兵許昌。母親去世,就在密縣一帶糾集起西部州郡的數(shù)千名流亡百姓,想要歸還故里。京城失守時,秦王出逃密縣中,司空荀藩、荀藩之弟司隸校尉荀組,以及中領軍華恒、河南尹華薈,在密縣建立行臺,由于密縣距離叛賊太近,又南奔許穎。司徒左長史劉疇在密縣是一地之主,中書令李暅、太傅參軍騶捷、劉蔚、鎮(zhèn)軍長史周顗、司馬李述都來投奔劉疇。眾人認為閻鼎有才干,而且把握強兵,勸荀藩暫封閻鼎為冠軍將軍、豫州刺史,劉蔚等人為參佐。閻鼎少年時便有大志,趁著西部百姓想歸返故里之機,想要在本鄉(xiāng)本地建立功勛,就與撫軍長史王毗、司馬傅遜想愛戴秦王,對劉疇、騶捷等人說:“山東并非稱霸的地方,不如到關中。〞河陽令傅暢給閻鼎寫信,勸他送秦王路經(jīng)洛陽,拜謁山陵,直取長安,振興大晉,帶領義兵恢復晉朝宗廟,為國家雪恥。閻鼎收到這封信,便想到洛陽去,流民們說北路靠近黃河,生怕會遭遇截擊,閻鼎就計劃南從武關到長安去。劉疇等都是山東人,都不樂意西入長安,荀藩和劉疇、騶捷等全部逃散。閻鼎追逐荀藩沒有追上,李暅等人被殺,只有周顗、李述得以逃脫。閻鼎便護送秦王前行,停留在上洛,遭到山賊的襲擊,殺了一百多人,閻鼎帶領其余人馬西行到藍田。當時劉聰正向長安進軍,被雍州刺史賈疋趕跑,跑回平陽。賈疋派人奉迎秦王,到了長安。閻鼎與大司馬南陽王司馬保、衛(wèi)將軍梁芬、京兆尹梁綜等同心協(xié)力愛戴秦王,立他為皇太子,登上祭壇奏告上天,建立社稷宗廟,任閻鼎為太子詹事,總領百事。梁綜與閻鼎爭權,閻鼎殺了他,任王毗為京兆尹。閻鼎首倡復國,立功于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