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專題-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的康復_第1頁
醫(yī)學專題-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的康復_第2頁
醫(yī)學專題-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的康復_第3頁
醫(yī)學專題-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的康復_第4頁
醫(yī)學專題-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的康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sǔnshāng)的康復第一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一、顱腦(lúnǎo)損傷概述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traumaticbraininjury,TBI)指由于頭部受到鈍力或銳器作用力后出現腦部功能的改變,如思維混亂、意識水平的改變、癲癇發(fā)作、昏迷、局部感覺或運動神經功能的缺損。第二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的病理變化:

1、原發(fā)性損傷:是由直接暴力(bàolì)所至的顱內局部損傷,或者打擊部對側的對沖傷。有一些則是由于切應力所至的彌漫性軸索損傷。

2、繼發(fā)性損傷:繼發(fā)性損傷是指由于腦缺氧、代謝障礙、顱內血腫、顱內壓增高等所致的腦損傷。第三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二、顱腦損傷嚴重程度的判斷1、根據昏迷程度分類(fēnlèi)(GlasgowComaScoreGCS):輕型:13-15分,傷后昏迷20min以內;中型:9-12分,傷后昏迷20min-6h;重型:3-8分,傷后昏迷﹥6h。第四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2、按病情輕重分類:根據昏迷時間、陽性體征及生命體征將病情分為輕、中、重及特重型。輕型:傷后昏迷時間0-30分鐘,有輕微頭痛、頭暈等自覺癥狀,神經系統(tǒng)和CSF檢查無明顯改變;中型:傷后昏迷時間12小時以內,有輕微的神經系統(tǒng)陽性體征,體溫、呼吸(hūxī)、血壓、脈搏有輕微改變;第五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重型:傷后昏迷12小時以上,意識障礙逐漸加重或再次出現昏迷,有明顯神經系統(tǒng)陽性體征,體溫、呼吸、血壓、脈搏有明顯改變;特重型:腦原發(fā)損傷重,傷后昏迷深,有去大腦(dànǎo)強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臟器傷、休克等。第六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3、健忘持續(xù)時間與嚴重程度的關系:輕度:意識喪失或記憶缺失時間少于30分鐘;中度:意識喪失或記憶缺失時間30分鐘-24小時(xiǎoshí);重度:意識喪失或記憶缺失時間超過24小時或出現顱內血腫、挫裂傷、死亡。第七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三、臨床表現:(一)急性期:包括腦挫裂傷、彌漫性軸索損傷、原發(fā)性腦干損傷、腦水腫、顱內血腫等各種顱內病變以及其他(qítā)器官的損傷。第八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1、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意識障礙、高顱壓、運動感覺障礙、失語、認知障礙、顱神經損傷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還可引起外傷后腦梗死、外傷后癲癇、腦積水等并發(fā)癥;2、神經和骨骼肌肉系統(tǒng):發(fā)生在顱骨、顏面、四肢(sìzhī)部位的骨折、易位骨化、肌肉攣縮、末梢神經損傷;第九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3、內分泌代謝系統(tǒng):尿崩癥、ADH分泌異常、鈣/磷代謝異常;4、血液系統(tǒng):貧血;5、泌尿系統(tǒng):尿路感染、導尿管留置、神經原性膀胱(pángguāng);6、消化系統(tǒng):吞咽障礙、體重增加/減少、上消化道出血、腹瀉、便秘;第十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7、呼吸系統(tǒng):氣管切開、人工呼吸、肺炎、外傷性肺損傷;8、循環(huán)系統(tǒng):高血壓、深靜脈(jìngmài)血栓形成、頸動脈瘺;9、皮膚:壓瘡;10、植物神經系統(tǒng):出汗、中樞性高熱等。第十一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二)恢復期:復雜多樣1、精神障礙2、認知障礙3、言語障礙4、吞咽障礙5、顱神經(shénjīng)損害6、錐體束損害第十二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7、錐體外系損害8、共濟失調9、感覺障礙10、二便障礙11、情緒障礙12、外傷(wàishāng)后癲癇第十三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13、腦積水14、骨骼肌肉系統(tǒng)15、其它:如內分泌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植物神經系統(tǒng)等的相關(xiāngguān)問題。第十四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總之,顱腦損傷所引起的癥狀復雜(fùzá)多樣,由于受傷原因不同、損傷部位不同、商情嚴重程度不同導致顱腦損傷患者具有更為復雜(fùzá)的臨床表現,這也就給我們的康復帶來更大的麻煩。第十五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四、顱腦損傷的診斷根據創(chuàng)傷病史和體格檢查,以及現在應用已極為普遍的CT或MRI,診斷一般不會有困難,但需注意的是,有時早期影像學檢查(jiǎnchá)不一定有很明確的病灶,臨床醫(yī)生一定要根據臨床表現及客觀體格檢查(jiǎnchá)結果來判斷病情并做出診斷。第十六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五、影像學特點:1、顱骨骨折(gǔzhé)2、硬膜外血腫3、硬膜下血腫4、蛛網膜下腔出血5、腦實質內血腫6、腦挫裂傷7、彌漫性軸索損傷第十七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六、并發(fā)癥

1、外傷后癲癇:急性癲癇發(fā)作:通常指傷后24小時之內發(fā)作,其病理機制和臨床特征尚不清楚(qīngchu),可能與外傷直接誘發(fā)所致。

第十八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

早期癲癇發(fā)作:是指病人還受到顱腦損傷直接影響期間的發(fā)作,通常定為1周晚期癲癇發(fā)作:通常指外傷(wàishāng)后超過1周的非誘發(fā)性癲癇發(fā)作。第十九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相關因素(yīnsù):嚴重程度損傷部位發(fā)病率:輕度:0.7%,中度:1.2%,重度:10.0%,穿透性創(chuàng)傷:34%。第二十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發(fā)作類型:局灶性發(fā)作:55%

全身性發(fā)作:40%

其他:5%治療(zhìliáo):是否預防性使用抗癲癇藥物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2、外傷后腦積水:誘發(fā)因素:蛛網膜下腔出血、外傷后24小時內顱內壓增高、顱內感染(gǎnrǎn)等。發(fā)生率:19%左右。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診斷標準(biāozhǔn):(1)有明確外傷史;(2)臨床出現癡呆、步態(tài)不穩(wěn)、尿失禁癥狀之一;(3)CT示:腦室擴大,側腦室額角周圍低密度,但腦回無萎縮、腦溝無加寬的表現。治療:一定要動態(tài)觀察,必要時及早手術治療。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3、外傷(wàishāng)后腦梗死外傷性腦梗死(traumaticcerebralinfarction,TCI)是因損傷引起局部腦血液供應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損害及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病理狀況,是顱顱腦損傷的并發(fā)癥之一,是腦梗死的一種特殊類型。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年齡、低血壓或休克、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挫裂傷、硬膜下血腫(xuèzhǒng)、并發(fā)腦疝、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是顱腦損傷繼發(fā)外傷后腦梗死的危險因素。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單純灶狀梗死內科綜合治療療效可靠;單純大面積腦梗死及并發(fā)顱腦損傷的灶狀梗死積極手術減壓,及時改善微循環(huán),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發(fā)重型顱腦損傷以及老年人的大面積腦梗死預后差;小兒外傷性腦梗死多有明確輕微(qīngwēi)頭外傷史,多發(fā)生于一側基底核區(qū),保守治療為主。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以保守治療為主,早期(zǎoqī)發(fā)現和治療是成功的關鍵。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4、外傷性低顱壓綜合征外傷性低顱壓綜合征是指病人側臥腰穿壓力在7.84kPa以下所產生的綜合征??赡茉l(fā)于傷后腦血管痙攣使脈絡叢分泌腦脊液的功能(gōngnéng)受到抑制,亦可能繼發(fā)于腦脊液漏、休克嚴重脫水、低血鈉癥、過度換氣以及手術或腰穿放出過多的腦脊液等。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主要癥狀為頭痛多發(fā)生在傷后1-2小時或2-3天后,位于前額及后枕部,隨頭位的升高而加劇并可向全身放射,采取平臥位或頭低位時頭痛即減輕或消失。其次是眩暈和嘔吐每于頭位變動時或劇烈頭痛之后;外傷性低顱壓綜合征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línchuánɡ)特點和腰穿測壓來確診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5、顱腦損傷后綜合征顱腦損傷后綜合征是顱腦損傷病人在恢復期以后,長期存在的一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或精神性癥狀。包括頭痛、神經過敏、易怒、注意力集中障礙、記憶力障礙、頭暈、失眠、疲勞等癥狀。而神經系統(tǒng)檢查并無異常,神經放射學檢查亦無陽性(yángxìng)發(fā)現。第三十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

七、顱腦損傷的康復評價

1、全身狀況的評價要注意評估(pínɡɡū)患者的全身狀況,包括心肺功能,皮膚情況、進食情況、二便情況;要了解既往病史,是否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以及目前的用藥情況;要了解患者是否有骨折等其他創(chuàng)傷,以及骨折愈合情況等。

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2、關于障礙的評價認知障礙、語言障礙、吞咽障礙、運動障礙、平衡障礙的評價等可參照相關章節(jié)(zhāngjié),昏迷程度可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進行評價。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3、ADL評價一般均用國際(guójì)上公認的Barthel指數,也可應用北美地區(qū)廣泛應用的FIM(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其優(yōu)點是不僅評估軀體功能,還評價了語言、認知、社會功能,比Barthel指數更客觀全面。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4、社會方面的評價要評估患者(huànzhě)的家庭及其他贍養(yǎng)者的情況、經濟和保險情況、住房或環(huán)境狀況以及就業(yè)狀況等社會問題。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5、殘疾的評定一般應用殘疾等級評分表(Rappaport′sdisbilityratingscaleDRS)對顱腦損傷的殘疾程度進行評估,本表從意識(yìshí)狀態(tài)、功能水平、工作能力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評估,可對病人的病情進展提供連續(xù)的信息,是作為預后判斷的一個比較公認的量表,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八、顱腦損傷后的康復治療原則(一)急性期的康復治療

1、預防壓瘡

2、預防關節(jié)攣縮

3、預防感染

4、膀胱(pángguāng)的管理

5、合并癥的治療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二)恢復期的康復治療:強調綜合全面

TBI患者障礙的特點是:

1、多有認知和行為障礙,對康復訓練造成一定的困難。

2、病情常較復雜,常為多系統(tǒng)(xìtǒng)病變同時存在,如既有錐體束損害又有錐體外系損害,還可同時合并共濟失調,在訓練中應準確找出問題點。

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3、患者常常因未進行早期康復而出現廢用綜合征,如關節(jié)攣縮畸形,異常姿勢、異常步態(tài)等,須及時糾正,必要(bìyào)時需手術治療,以利康復的進行。

4、氣管套管的拔除:逐漸堵管,檢測血氧含量,直至連續(xù)堵管48小時而血氧含量仍在正常范圍內時則可考慮拔除套管。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5、胃管的問題:在吞咽功能有改善的情況下,應積極進行吞咽功能訓練,及早拔除(báchú)胃管;在短時間內無拔除(báchú)胃管的情況下,應盡早做胃造瘺;

6、尿管的問題:應做好膀胱的管理,一定要定時定量進水,夾閉尿管定時開放,保持膀胱功能。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7、外傷后癲癇的處理:不主張預防性應用抗癲癇藥物,對于確診的外傷后癲癇患者,可根據發(fā)作類型合理使用抗癲癇藥物。

8、腦積水的處理:對于腦積水的高危病人,應定期監(jiān)測CT或MRI以及臨床癥狀變化,適時進行腦室-腹腔(fùqiāng)分流手術。第四十頁,共四十三頁。編輯課件9、顱骨修補問題:對于外傷或手術造成(zàochénɡ)的顱骨缺損,應視病人一般情況以及缺損部位、大小、顱內壓、感染等情況,并結合病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