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見設問方式及答題思路_第1頁
政治常見設問方式及答題思路_第2頁
政治常見設問方式及答題思路_第3頁
政治常見設問方式及答題思路_第4頁
政治常見設問方式及答題思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政治常見設問方式及答題思路二、材料說明、反映了什么?(體現(xiàn)了哪些觀點?)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上述材料說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體現(xiàn))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這類試題的解答對策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講述的是什么問題;再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這個問題的實質,即通過什么反映了什么?;舅悸罚含F(xiàn)象+本質

①材料本身說明的問題是什么?②透過材料的現(xiàn)象揭示的本質問題或觀點是什么?直接對應+適度發(fā)散(視分值而定,組織答案時往往是這種現(xiàn)象或行為的意義)

典型題例:1、兩年前,趙女士到某商場購物,因不滿意所選商品要去其它商店購買,遭到商店售貨員的謾罵和毆打。趙女士見對方人多勢眾,只好忍氣吞聲。今年“五一”,趙女士又到這家商店購物,因售貨員不找零錢與對方發(fā)生爭執(zhí)。趙女士感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便向當?shù)叵M者協(xié)會投訴。經(jīng)調解,商店把多收的錢退還給趙女士,并向趙女士賠禮道歉。趙女士和商店兩次糾紛的不同結果說明了什么?2、材料一:據(jù)統(tǒng)計,我國目前每生產(chǎn)1美元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其能耗相當于德國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國、日本等創(chuàng)新型國家科技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貢獻率都在70%以上,我國只有39%。當前我國的勞動生產(chǎn)率只相當于美國的1/12,日本的1/11。全世界90%以上的發(fā)明專利都掌握在發(fā)達國家手里,我國發(fā)明專利授權中3/4為外國人所擁有。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現(xiàn)象?

三、啟示(告訴…道理、體現(xiàn)了哪些觀點)、警示等基本思路: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這給了我們什么啟示”或“談談你的體會”,或“這件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等,重點是考查考生能否從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體會,受到啟迪。這類問題的解答對策是:啟示是從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經(jīng)驗、教訓,而警示則側重于從反方面行為中認識其危害并應吸取的教訓,其語言表述多為“應該……”,有部分題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礎上回答出怎樣學習好的或摒棄壞的(針對材料中得到的經(jīng)驗、教訓,應怎么做?)。

典型題例:1、材料一: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是“全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示范縣”和聯(lián)合國“發(fā)展中國家農(nóng)村生態(tài)經(jīng)濟發(fā)展典范”。恭城縣從推廣沼氣開始,逐步完善生態(tài)鏈條,創(chuàng)造了以養(yǎng)殖為重點,以沼氣為紐帶,以種植為龍頭的“豬---沼---果”的“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條富裕路。材料二:恭城縣大嶺山自然環(huán)境惡劣,山上都是石頭,很荒涼。1991年,不向命運低頭的大嶺山村民開始在亂石荒山上濃度撬石坑種桃樹。鄰村的人取笑他們說:“大嶺山人窮瘋了,連石縫也云撬?!笨纱蠹覜]有退縮,甚至大年三十還在山上苦干。如今,大嶺山人在山上種下1200畝桃樹,水果總產(chǎn)量達80多萬公斤,2005年,全屯人均純收入5900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角度,談談上述材料給你的啟示。

四、結合材料,談理解、認識、感悟、感想、體會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對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認識)”,或“談談你對某某問題的認識(理解)”,或“談談為什么要怎樣”等,重點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對問題思考的深度。這類題目解答對策是:先對材料進行分層并概括出每一層的意思,明確它屬于哪個問題(即“是什么”),然后結合課本內容回答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即“為什么”)“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即“怎么做”)。在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時,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聯(lián)系教材,思維要發(fā)散,角度要多樣?;舅悸罚菏鞘裁??為什么?怎么樣?(以下思路具體怎么展開,應以教材知識為依據(jù),不宜生搬硬套。)①

是什么—-現(xiàn)象+本質(材料說明什么問題)②為什么—-原因+意義③怎樣做――分清角度;國家、社會、公民、經(jīng)濟活動參與者、青少年……(要點的組織視分值的多少而定)典型題例:材料一:我國教育投入、科學研究與試驗發(fā)展投入增長情況表項目年份投入(億元)占國內生產(chǎn)總值教育199511972.41%200130513.19%科學研究19901250.68%與試驗發(fā)展200110001.1%

材料二: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向對我國科學技術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頒獎。從上述兩則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五、談作用、影響、意義意義型的設問有“積極影響”、“經(jīng)濟、政治意義”、“意義”等?;舅悸罚骸耙饬x型”主要是針對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義來設問,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首先要明確有經(jīng)濟意義、政治意義、社會意義。還有對個人、國家、社會的意義。答案要點要緊緊結合所學的知識點和題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有些題目作答時必須結合黨和國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從現(xiàn)實意義角度考慮。這類題目可以套用“有利于……”“體現(xiàn)了……”“是……的需要”“促進……”“推動……”“保護……”等。典型題例:1、2009年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為1:3.22;農(nóng)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不到40%,遠低于城市65.4%的水平;全國農(nóng)村尚有年收入低于924元的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約7500萬人……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有什么重要意義?2、隨著世界各國綠色消費的興起,綠色食品、綠色汽車、綠色冰箱等相繼在國際市場上登臺亮相。請問,提倡綠色消費有何意義?

六、簡要說明……這樣做的道理?為什么要樣做(說)?(理由)解題方法: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jù)、意義(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間接、有條理地展開說明。基本思路:是什么?為什么?(一般答題時側重于為什么)①是什么——材料中的具體做法(多用于進行設問轉移)②為什么——原因+意義或不這樣做的危害典型題例:今后五年,我市要在更大范圍、更大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競爭與合作:一是把利用外資放在首位;二是重點抓好關聯(lián)度大、技術水平高的大項目和世界500強、世界知名大企業(yè)的招商工作;三是努力擴大出口,積極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鼓勵有實力的企業(yè)境外興業(yè)等。簡要說明我市今后五年這樣做的道理?七、怎樣解決……問題、避免……現(xiàn)象或提出……對策、為……提議?基本思路:首先要明確所提建議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然后從以下兩個方面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①分清對象(即給誰提合理化建議,由誰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國家、政府(社會)、青少年(個人)

②怎樣解決?——注意建議的角度(如:國家、政府、社會、公民個人,或政治、經(jīng)濟、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議的可行性典型題例:初三學生小強的爸爸在某文化市場經(jīng)營著一個書攤,連年被評為自覺納稅先進。去年春季的一個星期天,爸爸要去投票選舉區(qū)人大代表還要到大學進修,小強便主動幫助爸爸照看書攤。來到書攤后,小強發(fā)現(xiàn)有的書攤向顧客出售一些不健康的書刊、光盤,就對他們說:“你們這樣做是違法的?!钡菦]人理會,小強心里很是不安。爸爸回來后,小強便撥打了110舉報,并向有關部門寫了一份如何凈化文化環(huán)境的建議書。請你寫出小強可能提出的合理建議。(至少寫出兩條。)八、行為評析基本思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步驟:A、找準行為

B、行為定性(一般從法律和道德的角度進行評價定性)C、尋找依據(jù)(不正確行為----違反了什么法律、原則、沒有行使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正確行為----符合哪些法律、原則、行使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D、后果(正確行為---帶來的影響;不正確的行為---危害)E、應該怎樣做

1、單個人物(或一類人物)單一或多種行為評析

典型題例:1、某地一對七旬老人,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沒有經(jīng)濟來源,可他們含辛茹苦撫養(yǎng)成人的兩兒四女,卻長期不管不問,老人要求兒子盡贍養(yǎng)義務,兒子卻說,你的女兒家里比我們富,讓他們養(yǎng)活你們吧。老人找到女兒,女兒卻說,我們已經(jīng)出嫁,沒有義務養(yǎng)活你們了。請評析這對老人兒女的言行。(一類人物同一類行為)2、放學后,15歲的楊威獨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偏僻人少的路段,被兩個身材高大的男青年持刀勒索,這時楊威……請你猜測楊威采取的兩種根本不同的做法,并分別作簡要評析。(單一人物不同行為)

2010年廣東中考29題背景材料:上自習課時,班主任劉老師發(fā)現(xiàn)小浩同學的座位下有一堆紙團,要求小浩撿起來。小浩不撿,老師就批評了小浩,小浩覺得很委屈,氣沖沖地頂撞了老師。老師生氣地撿起了紙團后,發(fā)現(xiàn)不是小浩丟的。請你辨析小浩同學的上述言行。(單一人物多個言行)答:小浩同學的上述言行是不正確的。(1分)(是什么)(1)要增強規(guī)則意識和集體觀念。(怎么做)維護課室衛(wèi)生是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基本要求,(為什么)發(fā)現(xiàn)垃圾要主動撿起來(怎么做),自覺維護課室衛(wèi)生是我們每個中學生應盡的義務。(2分)(為什么)(2)要尊重和理解老師,學會與老師溝通,主動接受老師的教育。(怎么辦)小浩應積極地撿起紙屑后,再等下課后主動與老師溝通,主動向老師認錯。(3分)(結合材料)(3)要養(yǎng)成平和友善、遇事冷靜的心態(tài),要學會換位思考,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2分)(怎么辦)2、單個人物(多種行為)或多個人物(多種行為)評析基本思路: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

步驟:A、仔細閱讀題干,找準、找全行為和人物。B、針對每種行為進行具體行為定性,說明依據(jù)點到為止。

典型題例:我市某校兩名初二學生到文化市場買書,來到某書攤前,看到幾個小青年正在和老板鬼鬼祟祟地討價還價,購買一些封面淫穢不堪的書刊和光盤。書攤老板看見兩人,便也向他倆兜售,兩名中學生相互對視了一下,離開了該書攤,立即撥打110舉報。公安人員接警后,迅速趕到現(xiàn)場,依法對該書攤進行了檢查,發(fā)現(xiàn)舉報屬實。于是,依法收繳了全部淫穢物品,并對書攤老板作出了相應處罰。運用所學知識,評析上述材料中人物的行為。(多個人物多種行為)

廣東某中學班上新轉來了一位女同學,父母親是從外省農(nóng)村來打工的。她剛轉來班上時,說話帶濃重的家鄉(xiāng)口音,學習用具簡陋,一直沉默寡言。在學校吃飯時,總是買盒米飯后,低頭走到食堂外,吃自己從家里帶來的腌咸菜。下課時,同學們微笑著向她打招呼,她總以為別人在嘲笑她而置之不理,也有個別同學對她冷眼相看。談談你對上述材料中各種同學行為的看法。(多個人物多種行為)答:(1)作為新同學進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要樹立自尊,增強自信,走向自強,積極主動與同學交往,友善待人,主動融入新集體。(怎么辦)(2分)(2)尊重他人,平等地對待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為什么)對新同學打招呼的同學是尊重她、理解她、寬容她、包容她,平等待她的表現(xiàn)。(是什么,結合材料)(2分)(3)個別同學對新同學冷眼相看是不尊重他人,不能平等待人的表現(xiàn),(為什么)要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要主動與新同學友好交往,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怎么做)(2分)2009年廣東中考題辨析題3、針對青少年常見行為的常見評析語。

行為表現(xiàn)評析1曠課、逃學

2去網(wǎng)吧,或瀏覽觀看不健康網(wǎng)站、書籍

3對別人撒謊或隱瞞事實、言行不一、考試作弊、弄虛作假

違反校規(guī)校紀;沒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不良行為法律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損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是不良行為,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是不誠實的表現(xiàn),是缺乏誠信的表現(xiàn),既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行為表現(xiàn)評析4對他人空許諾言,不講原則的承諾,不能兌現(xiàn)諾言的行為5對父母、老師的批評不能虛心接受6對小偷小摸行為不以為然,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自身違法犯罪)

是不分是非,做事不講原則,不誠信的表現(xiàn),不能勇于承擔責任。

沒有正確對待老師和父母的教育,缺乏自我約束,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法制觀念淡薄,沒有意識到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不良行為有可能導致違法犯罪不懂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行為表現(xiàn)評析7講排場、比闊氣、比吃穿、買名牌、揮霍浪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8不做值日,不為父母承擔家務或出現(xiàn)失誤,推卸責任

9遭敲詐、威脅忍氣吞聲或任由別人搜身或遭別人侵害時“以牙還牙”

是缺乏勞動觀念,不能勤儉節(jié)約的表現(xiàn),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沒有自立意識,是虛榮心的表現(xiàn)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蚴遣恍⒕锤改傅谋憩F(xiàn)。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沒有依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為表現(xiàn)評析10給同學起綽號、偷看同學的信件和日記、打傷別人等行為

11對違法犯罪現(xiàn)象視而不見

12參與賭博或吸毒法制觀念淡薄,使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生命健康權或人身自由權利的行為。或侵害他人隱私權、名譽權或人格尊嚴權。

沒有積極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缺乏社會責任感、沒有履行法定義務的表現(xiàn),客觀上縱容了犯罪。

法制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是破壞社會秩序和經(jīng)濟秩序的違法行為,也是損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

行為表現(xiàn)評析13踐踏花草、植物或浪費水、電等14給政府部門寫建議書、撥打市長電話等15發(fā)現(xiàn)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或維護國家尊嚴等行為

是破壞環(huán)境(或浪費資源)的行為,是缺乏環(huán)保意識和節(jié)約意識的表現(xiàn)。缺乏公民意識。法制觀念強,正確行使批評、建議權(或監(jiān)督權),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

具有國家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行為表現(xiàn)評析16出售非法、淫穢書刊、光盤

17招收童工;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網(wǎng)吧

18家長打傷子女、令其輟學等行為;家長酗酒、賭博、違法行為等

是法律禁止和制裁的違法行為,是損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違法行為。是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社會保護規(guī)定的行為。是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社會保護規(guī)定的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家庭保護的有關規(guī)定,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家長沒有以健康的思想行為教育和引導未成年子女。行為表現(xiàn)評析19家長為子女學習成長提供各種條件和采取各種措施

20老師批評教育學生、保護學生

21制假售假

履行了父母撫養(yǎng)、教育、監(jiān)護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也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guī)定。

履行了教師職責,符合未成年人保護法中關于學校保護的有關規(guī)定沒有遵守誠實守信原則,沒有依法規(guī)范自己的經(jīng)濟行為,是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缺乏社會責任感,是非正當競爭行為。九、青少年應怎么做?這類題目的設問一般是“作為中學生,面對某某問題你應該怎么辦(怎么做),”或“你怎樣用實際行動來應對某某問題”或“你打算怎樣去做”等。解答此類題目應把握兩個方面:一是在思想上樹立什么理想(或觀念,或意識或精神);二是在行動上具體有哪些做法。下面為幾種常見的模式: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②觀念(意識)+行動(宣傳+具體行動)——(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