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念奴嬌 赤壁懷古》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語文-《念奴嬌 赤壁懷古》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語文-《念奴嬌 赤壁懷古》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語文-《念奴嬌 赤壁懷古》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語文-《念奴嬌 赤壁懷古》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念奴嬌

赤壁懷古

》教學設計語文組【教學目標】

在誦讀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之美,感悟詞人的情感。

2、體會景、史、情的交融,學習鑒賞詩詞的技巧。

【教學方法】

以讀帶賞,以賞促讀,討論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一、課前語段積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diào)歌頭》

【幻燈片2】二、

導入

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寫道:“他的作品是中國文人的通用電碼,一點就著,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峽阻隔,素昧平生”,余秋雨說在中國文學史上他最喜歡的文學家就是他,最喜歡的文章是他在黃州寫赤壁的幾篇?他是誰?——蘇軾(生答)文章是那幾篇?——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生答)。我們已經(jīng)在必修二學過他的《赤壁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他的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念奴嬌

赤壁懷古》?!景鍟n題】

我們看一下課題,念奴嬌是?(詞牌名)赤壁懷古是?(題目)誰和內(nèi)容有關?(赤壁懷古)從題材上來說屬于懷古詩。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1、在誦讀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之美,感悟詞人的情感。

2、體會景、史、情的交融,學習鑒賞詩詞的技巧。

【幻燈片3】三、初讀,會其意【幻燈片4】1、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生字詞:公瑾(jǐn)羽扇綸(guān)巾檣櫓(qiáng)(lǔ)酹(lèi)江月古漢字音:小喬初嫁了(liǎo)一尊還(huán)酹江月早生華(hu?。┌l(fā)【幻燈片5、6】找兩名同學個別朗讀:生1讀→生2評價→生2再讀→教師總體評價(讀出了氣勢,朗讀時如行云流水。你們讀得比老師還要棒。讀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我很感謝你們。聽你們朗誦真是一種享受)3、齊讀:指導:宋詞在風格上有豪放和婉約之分,可謂雙峰對峙、二水分流。這首詞是豪放派的發(fā)軔之作,整首詞如挾天風海雨,橫溢斜出,猶如貝多芬的洋溢著英雄氣概的交響樂。因此我們讀時要鏗鏘有力。

對照注釋把握詞意,在文本上圈出不理解的字詞,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净脽羝?】生提問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其他組同學解答→都解決不了的教師解答四、品讀,入其境要把這種氣勢讀足,我們還需細細的咀嚼。下面,我們就來品一品。選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幻燈片8】(一)上闋

1、“大江東去,浪淘盡,三國風流人物”【明確】“大江”空間之廣闊,“千古”時間之悠久,人物之眾多。

①字面:難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樣,淘洗著風流人物,把他們都淘洗凈嗎?

②面對長江我們會想起蘇軾在赤壁賦中引用誰的感慨?(孔子)“逝者如斯,而未嘗往已”喻指時光的流逝??鬃釉缇陀羞@樣的嗟嘆,蘇軾登赤壁臨長江,也會由這滾滾的江水想起不斷流逝的時光,無情的逝水,淹沒了古代多少顯赫一時的英雄人物,在歷史的長河里,他們漸漸銷聲匿跡,不再有當年的光彩。蘇軾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lián)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非凡氣概,并將我們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氣勢恢宏,筆大如椽,但蘇軾揮起這如椽巨筆,只輕輕一句“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鑒賞完成,生個別讀→生評價→生再讀→齊讀朗讀指導:人說學士之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要唱蘇軾的詞都要高歌“大江東去”,可見我們讀的時候,音調(diào)要高亢,情緒要激昂,氣概要豪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明確】“亂”:巖石山崖的奇形險怪。“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石:

從形的角度,寫出了山石奇峭高峻。

“驚”:本意為“馬駭也”,像驚馬一樣的波浪拍擊著岸邊,非常兇猛,寫出江水的洶涌澎湃。水:從聲的角度。寫濤,不但寫出了波濤粗野兇暴的性格,而且還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氣勢,同時仿佛可以聽到狂濤拍岸的吼聲,看到它不可阻擋的威力

“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猶如白雪。從色的角度?!芭陌丁焙蟮摹绑@濤”所出現(xiàn)的浪花飛濺的奇麗景象。這三句寫景,真是字字珠璣,歷歷在目。

鑒賞完成,生個別讀→生評價→生再讀→齊讀朗讀指導:(采用二重奏形式讀出“亂”與強度)總結:詞人從不同角度而訴諸于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描寫出赤壁景色的什么特點?(雄奇壯闊)我們從上闋中學到了什么鑒賞技巧(煉字)【板書赤壁雄奇景——寫景——煉字】齊讀上闋下闋3、下闋主要描寫了一個英雄(周瑜)詞人是怎樣描寫周瑜這個英雄人物形象的?【討論】

【明確】小喬初嫁了——以美女襯英雄,襯托周瑜瀟灑風姿,年輕得志雄姿英發(fā)——英俊瀟灑羽扇綸巾——從容嫻雅談笑間——指揮若定檣櫓灰飛煙滅——足智多謀

齊讀,感受一下周瑜的英雄形象。4、接下來,我們看蘇軾此時是什么樣的形象呢?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這是個倒裝句,詞人形象和周瑜形象構成什么關系?(對比)在詩中如何呈現(xiàn)?有幾層?我們看大屏幕,填一下表格:【幻燈片9】

【明確】①建功年齡:方才我們說過周瑜指揮赤壁大戰(zhàn)時34歲。而蘇軾被貶黃州是四十七歲,可謂知天命年,這是年齡對比。

②職務上的對比。周瑜身為東吳都督,34歲就是赤壁大戰(zhàn)的指揮者,而蘇軾被貶為團練副史,是個虛職,可謂報國無門。③際遇上的對比。周瑜功成名就,蘇軾功業(yè)未成。④外貌:周瑜外貌是雄姿英發(fā),而詞人是早生華發(fā),雄姿英發(fā)的周瑜與早生華發(fā)的蘇軾形成第二組對比。⑤人生:周瑜幸福美滿,蘇軾屢遭不幸。

總結:下闋的這一部分是對英雄周瑜的贊頌,屬于懷古,從這一部分我們學到的鑒賞技巧是(修辭手法)【板書英雄周瑜頌——懷古——修辭】悟讀,感其懷“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幻燈片10】最后詞人,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毕旅娲蠹摇居懻摗恳幌拢闶窃鯓永斫膺@句詞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

【明確】“人生如夢”,寫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知人論世:蘇軾21歲中進士,開始為宦生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責授黃州團練副使。此職位實為虛職,因此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歷訪古,泛舟赤壁,先后寫下了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幻燈片11】他為何有這種概嘆?因為他想建功立業(yè),但是已近知天命之年,就沒有機會了。人生易老壯志難酬,正是壯志難酬所以才感嘆人生易老,想當年橫槊賦詩的一代梟雄的幽燕老將曹操在歷史的舞臺上縱橫馳騁,施展其雄才大略等等這些風流人物都經(jīng)不住時間的淘洗,何況自己呢?這是壯志難酬,人生無常的苦悶。蘇軾的常人之處在于他總是曠達的,他怎樣排解這種苦悶的呢?所以蘇軾在他《自題金山畫像》一詩中這樣自嘲:“心似已灰之木,心若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什么意思?想我一生的功業(yè),就是被貶到黃州之后,又被貶到更遠的惠州,儋州,可謂滿紙芳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在淚眼朦朧之中,我們似乎看到詞人孤獨的背景,事業(yè)上的對比是非常強烈的,強烈的對比導致一種失落,一種悲劇的美?!净脽羝?2】“一尊還酹江月?!毕蚪聻⒕萍赖欤聻橹?,向江月尋求安慰?!冻啾谫x》中:“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被貧w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靜,氣氛清新的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梢哉f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隨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嘗不是一種苦難后深悟的曠達、灑脫。這就是蘇軾的生存智慧,也是他的詩意人生?!景鍟б怩椤銘选苏撌馈课覀円獙W習蘇軾這種曠達的精神,齊讀【幻燈片13】讓我們帶著對詩人的憧憬,敬仰,一起來把詩歌讀一遍。

六、小結

本詞融寫景、詠史、抒情于一爐,極盡筆墨揮灑豪情,書寫長江,書寫赤壁,書寫英雄周瑜,書寫人生況味!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這首詞,仔細品讀詞作雄渾壯闊的意境。2、預習《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板書設計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赤壁雄奇景

----寫景----煉字

英雄周瑜頌

----懷古---修辭失意酹江情----抒懷----知人論世《念奴嬌赤壁懷古》學情分析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學生對蘇軾的詩文并不陌生,初中學過蘇軾的作品及懷古詩詞,《題西林壁》《水調(diào)歌頭》等都耳熟能詳,尤其是必修二《赤壁賦》抒寫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借主客問答闡發(fā)人生感悟,曠達中透出老大無成的不遇之憤,為學生進一步感受蘇軾的豪放詞風、理解詞人復雜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礎。

另外,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越來越注重文化底蘊與文學內(nèi)涵的考查,為此,古詩詞鑒賞便成了高考語文命題組專家這盤文化大餐中的一道膾炙人口的美味佐餐,被學生喻為色香味俱佳而又難于采摘的葡萄。為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若能告訴學生一些鑒賞的方法與要領,也許就能讓學生走進詩詞美妙的意境之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念奴嬌赤壁懷古》學生當堂效果分析語文組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梢娫谛碌恼Z文標準下,朗讀已定位成閱讀教學的“熱點”?,F(xiàn)在語文教學中流行一個字眼叫“語文味”,但是這種“味”具體指什么,未見有個專家定論。而有一點卻是眾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讀是語文細酌其“味”之佳法。所以在講《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篇千古美文時,確定以讀為線索,分為三個部分:一、初讀,會其意。要求學生能夠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對照課后注釋理解詞意。學生通過字典能夠很好解決字音問題,另外通過小組討論探究和教師解答,能夠初步理解詞意。二、品讀,入其境。讓學生一遍誦讀一遍選取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鑒賞。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動性,通過煉字、修辭手法、知人論事等鑒賞技巧,對文本進行自己的解讀。三、悟讀,感其懷。對“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進行理解,不僅從蘇軾的無奈理解到曠達,更引申到學生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給同學們處事曠達的人生哲理。從整堂課的整體效果看,學生能夠積極主動起來展示,學習過程中輔助傾聽的行為(做筆記)較多。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過程中參與面廣,參與熱情高,專注度高。通過三個層次的朗讀,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由淺入深,通過讀,品味語出了言之美,體會了景、史、情的交融,感悟了詞人的情感,學習了詩詞鑒賞的技巧。當堂效果較為理想?!赌钆珛沙啾趹压拧方滩姆治稣Z文組一、教材所處地位《念奴嬌赤壁懷古》是魯人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四《宋詞兩首》中的一首詞,本單元的主題是“歷史坐標上的沉思”,除《宋詞二首》里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還有蘇洵的《六國論》、杜牧的《阿房宮賦》。歷史是一面鏡子。人們對歷史的記錄、思索、感慨構成了歷史的回聲,它從遙遠的過去傳來,又將裹挾著我們的聲音向著未來綿延而去。天地相接,時空交匯,歷史每每定格于一個個時空的交叉點;斗轉(zhuǎn)星移,滄海桑田,人類每前進一步都需要對自己的行為沉思、反省乃至批判,然后才能或小心翼翼或毅然決然的前行。學習本課,我們將跟隨被貶的蘇軾走近赤壁古戰(zhàn)場,看他如何懷古傷今,抒寫自己年華易逝、功業(yè)未成的郁悶之情。二、教材分析此詞不僅是蘇軾的代表作,也堪稱宋詞中的經(jīng)典,誦讀宋詞經(jīng)典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能卓有成效地進行誦讀練習,就可以說完成了教學任務的一半;教學任務的另一半就是通過分析、鑒賞,引導學生進入詞的境界。這首詞是蘇軾在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夜游赤壁的感懷之作,教學時主要讓學生體會赤壁壯闊的意境、周瑜從容的儒將風度與詞人壯志難酬的苦悶、清酒祭月的達觀。引導學生品味深厚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利用多媒體營造適當?shù)姆諊?,激發(fā)詩詞鑒賞的興致,獲得一些鑒賞詩詞的基本要領,領悟作品對于當代讀者的人生啟迪:在順境中要心懷天下、積極進取,在逆境中也要曠達灑脫、豁達堅韌、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教學目標新課程理念提倡教學應以三維目標為中心,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的:一是知識目標,引導學生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掌握豪放詞的基本特點;二是技能目標,賞析重點語句,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鑒賞古詩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三是情感目標,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習作者從容曠達豪邁的胸襟,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品味詞的意境和煉字用詞的妙處,感受詞人抒寫胸中的豪情壯志,掌握烘托的方法。教學難點:理解作者“人生如夢”的思想。教學方法(1)讀感悟法詩詞教學貴在多讀。本詞是宋詞中的經(jīng)典,文辭優(yōu)美,感情濃厚,境界雄闊,要認真引導學生誦讀文章,感悟意蘊,特別是抒情部分更要細心玩味。讓學生發(fā)現(xiàn)詩詞中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陶冶情操。(2)情景教學法根據(jù)文中所描繪的情景,利用多媒體,配以形象的圖片,生動的語言,模擬實景,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如見其景,如聞其聲,直觀的感受情境和意象,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3)合作探究討論教學法在教學中設計有深度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膽質(zhì)疑在探究中解決問題。使得語文學習更為自主互動?!赌钆珛沙啾趹压拧吠骄毩暟嗉壭彰?/p>

1.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檣櫓(qiáng)酹(lèi)吟嘯(xiào)羽扇綸巾(guān)B.箋注(qiān)赤鼻磯(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針砭(biǎn)粗糙(cāo)差別(chā)創(chuàng)傷(chuāng)D.戰(zhàn)栗(zhàn)熾烈(chì)對稱(chèng)萬箭攢心(cuán)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蕭瑟桅桿淘氣永葆生機B.已而憑吊綸巾繁冗拖沓C.赤壁風姿檣櫓繪聲繪色D.故壘酒樽羅網(wǎng)安份守己3.下列句子中的“故”字,與其它意義不同的一項是()A.故壘西邊 B.已而遂晴,故作此C.故國神游 D.故人西辭黃鶴樓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用法與眾不同的一句是()A.大江東去,浪淘盡 B.檣櫓灰飛煙滅C.卷起千堆雪 D.都門帳飲無緒5.從下列說法中選出不正確的一項()A.“大江東去”中的“大江”指長江。B.“故國神游”一句中,“故國”指舊國,舊地,這里指當年赤壁戰(zhàn)場。C.“卷起千堆雪”和“檣櫓灰飛煙滅”兩句都運用了比喻修辭格。D.“羽扇”“綸巾”都是古代儒將的裝束。6.對開頭三句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是虛寫?!按蠼瓥|去”比喻千古歷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樣,最后沉淀出歷史人物。B.是實寫。寫出東去的長江,波濤沖刷,不見一絲舊跡,只有一些優(yōu)秀人物還留在人間的傳說中。C.從大處著筆,虛實結合,不僅給人以極佳的視聽效果,寫盡雄偉壯闊的長江氣勢,而且化空間為時間,從具體有形的長江,寫到抽象的歷史長河;從對自然偉力的驚嘆轉(zhuǎn)到對歷史英雄的羨嘆。D.概括寫。概括長江的總體氣象,用比喻概括整個人類歷史。7.對“亂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錯誤的一項是()A.一個“穿”字,突現(xiàn)了山崖“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氣勢。B.“拍”不僅給人大浪撞擊大石的視覺形象,還給人以撞擊的聽覺效果。C.“卷”字用擬人手法,展現(xiàn)出波濤翻卷動蕩之貌,寫出浪花激濺之狀。D一個“驚”字既寫出波濤之氣勢,更寫出波濤給人的感覺。8.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大部分詞調(diào)分成兩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別稱為“雙調(diào)”“三疊”“四疊”。段在詞中又叫“片”或“闋”。一首詞的上下兩段分別稱上下片或上下闋。B.從晚唐五代到宋的溫庭筠、晏殊、秦觀、蘇軾、李清照等一系列詞壇名家的詞風雖不無差別,各有擅長,但大體上可歸諸婉約范疇。C.婉約詞風,其內(nèi)容主要是寫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傷春悲秋,光景流連;其形式大都婉麗柔美,含蓄蘊藉,情景交融,聲調(diào)和諧。D.蘇軾,北宋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影響很大。8.閱讀下面一段話,完成練習。東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即柳永)?”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指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睎|坡為之絕倒(笑得直不起身子)。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位幕士給柳詞和蘇詞選擇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樂器,意味著他們的詞有不同的藝術風格,適合于不同的審美要求和審美品味。柳詞婉約,適于表達纏綿深婉之情,非女孩持紅牙板不能;蘇詞豪放,適于表達豪放激越之情。兩者交換就不協(xié)調(diào)。B.幕士用“楊柳岸曉風殘月”“大江東去”分別代表柳詞和蘇詞,很是恰當。因為,這兩句都是各自所在的詞里最能反映作者藝術風格的句子?!皸盍本浞从沉俗髡叩碾x情別緒,“大江”句表現(xiàn)了長江的雄渾氣勢,襯托了英雄人物。C.這兩句都是經(jīng)典的意象?!皸盍本渲?,楊柳關乎送別,殘月令人想起人間的不圓,清晨的風給人以清寒之感,使詞人更加回味與情人在一起的溫馨。三者在一起,構成了最能觸動人的離愁的凄清畫面;“大江”句則以其亙古流淌的歷史感和雄渾磅礴的氣勢,象征著英雄壯美的人生和在歷史長河中的地位。D.幕士的話中含有兩種風格中推崇豪放派的傾向,所以,蘇軾才為之絕倒。豪放派詞人在生活中也確實是具有英雄氣質(zhì)的人。

9.本詞運用了烘托和映襯的手法,試簡要分析。

10.寫一個片段,描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麗景象?!赌钆珛沙啾趹压拧方虒W反思語文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個名篇,詩歌內(nèi)容并不難理解,而對于作者蘇軾,不管是我本人還是學生都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在上這篇課文前我是信心滿滿,相信我與學生之間定能有個天衣無縫的美妙配合,但真正上下來,我不得不承認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現(xiàn)針對這篇課文的上課情況做如下總結:一、優(yōu)點①整首詞我重點把握“讀”,“初讀,會其意”,再讀“品讀,入其境”,三讀“悟讀,感其懷”,通過“讀”讓學生品味語言,從而來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韻律美和畫面美。這樣的安排顯得教學設計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②在課堂導入時,運用之前閱讀材料《蘇東坡突圍》里的話,將閱讀課和新授課程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課堂從一開始就充滿文化氛圍。③上課時有激情,有自信,能夠以學生為主體,貫徹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問題。④在課文的結尾能夠拓展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學生面對挫折困難時應該怎么做,從而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面對困難保持樂觀通達的精神。二、不足之處①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安排學生“讀”的時候,缺少范讀。應該利用多媒體來播發(fā)朗讀或者由老師指導朗讀。②在把握文本方面,沒有把握好詞中豪放的意象,沒有讓學生與文本更進一步的交流。應該扣緊文本,抓清一點來分析,抓住作者的情感,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情境,走進作者。③課堂的時間駕馭有些趕,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不到位,沒有和學生很好的交流,導致課堂師生略顯得不夠融洽。通過這堂課,我充分認識到: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fā)的意識與能力,善于挖掘課程資源,并結合自己的特長靈活地教,放手大膽地讓學生實踐,不能怕出丑,不能自己不會的就不去讓學生體會。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生活場景與欣賞者的人生體驗,才會被真正挖掘出來,并通過鑒賞活動為語文教學開辟出一片新天地,進入一種新境界。同時,我認為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作為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善于啟發(fā)點燃他們的智慧火花,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體驗中開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潛能。詩歌的講評和賞析,幫助學生把握重點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