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悖論叢生的世界_第1頁
一個悖論叢生的世界_第2頁
一個悖論叢生的世界_第3頁
一個悖論叢生的世界_第4頁
一個悖論叢生的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個悖論叢生的世界

那天早上聽到美國總統(tǒng)布什給伊拉克總統(tǒng)薩達姆下了最后通牒,要他和他的兒子在48小時之內離開伊拉克遠走流亡的時候,我的頭腦里馬上的下意識反應是:為了多災多難的伊拉克人民、為了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的伊拉克國家,薩達姆先生,如果你認為布什和遠道而來的美國大兵是"魔鬼"的化身,那么,現在,所需要的是你趕快臣服于"魔鬼"的意志,趕快離開伊拉克吧,只有你能夠化解一場即將降臨到二千萬無辜民眾頭上的劫難。

我的頭腦里同時又閃過了另外一個念頭:獨裁者薩達姆又能流亡到哪里去呢,在一個超強帝國的有形無形威懾下,又有哪個國家敢接受一個"邪惡軸心"國家的領導者?假如他選擇流亡的話,他的命運又能如何,布什總統(tǒng)和他的謀臣們早就已經把他定性了,他是世俗社會的另一個"撒旦",他從一個獨裁者轉變成一個流亡者,而他的"邪惡"本性,在"正義"的人們眼里不會改變,接下來,他所扮演的角色將無非是另外一個本.拉登。"正義"的人們又將如何處置一個新的"本.拉登"呢?!

薩達姆無路可走,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慶幸。我倒更覺得它是一個悖論。不是薩達姆、就是一般、作為廣眾的我們,又有"路"可走嗎?去年這個時候,我還在南方一個荒無人煙的鄉(xiāng)野"隱居",因為孤寂、無聊,借了許多影碟來打發(fā)時光,一部好萊塢影片《迷幻沙灘》,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短┨鼓峥颂枴分械闹鹘侨R昂納多,所扮演的新角色獵奇者查理,一心向往的是在東方國度來找尋一個與世隔絕的無人地以擺脫城市和文明,與"文明"了的"西方"相比照,"東方"在想象中,還是一個"未文明"化的、充滿了可能性的世界。年輕的探險者查理,意外竟然真的在"東方"找到了這樣一個化外之境,大海包圍著的一處無人美麗小島,為查理實踐生活的另外可能提供了條件。然而好夢往往都不長久,這處看起來無人的所在,其實還是有人的――那個東方國度的農民在這里種植罌粟并且駐有人馬持槍看護,而尋夢者也并不止查理一個,那些西方文明世界來的一大群人,在這里會聚并推舉出了一位領導者莎,莎所組織下的這群人的生活,分工明確職責清楚,一切都有章可循――這不幸又落入了查理所一心想避開的俗套,也就是那兩個字:社會。查理不得不經歷一番任何組織化生活都曾有過的無奈、恐懼和庸俗,最終還是黯然而歸,回到"文明世界"打電子游戲逛舞廳。這是他所一度所厭倦的,但他無法逃避。

這個世界是相互關聯(lián)的,也是相互復制的,查理的經歷無外在說,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所不可能拒絕的,你在什么地方都可能遭遇同樣的樂、同樣的苦、同樣的愿意或者不愿意,您并沒有選擇的自由。你能逃到哪里去呢,如今還有哪一處地方不是"社會"、不是"組織"?!十年前詩人顧城跑到了新西蘭的一個小島遠隔塵寰,無奈還是因為無法擺脫與旁邊小鎮(zhèn)的糾纏最后發(fā)了瘋,殺掉了自己的妻子謝燁并且自殺。這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必然宿命。你能做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或者說、有選擇無政府主義的自由嗎?好多動聽的理論會告訴你有,但這又有什么用呢,選擇無政府主義就意味著選擇死亡,除非你不生活在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世界,無政府主義故此事實上構不成一種自由選擇。

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由人所組成的"社會",因此到處都有"文明",你我都不能避免被"文明化"。人在"文明"面前已沒有選擇自由,我們有意無意以"文明"的名義,扼殺了我們所承認的許多自然權利,這是現代性的結果,它早已規(guī)范了人的命運。我們說這是"進步"。"進步"是一個時間概念,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這條時間路線給我們帶來了所謂現代世界,它排斥"落后"、也就是過去了的東西,因此在"文明"與"野蠻"之間,"文明"是合法合理而"野蠻"是非法無理的,而在"高級的文明"與"低劣的文明"之間,"高級的文明"是合法合理而"低劣的文明"是非法無理的,在價值的天平上,"文明"征服"野蠻"和"高級和文明"征服"低級的文明"便天經地義。"野蠻"和"低級的文明"便不再有被選擇的自由,正如查理沒有可能去選擇世外小島上的、自然化的生活。有一些以前的人們曾經有過的生活方式,就這樣已經從我們的生活選項里被慢慢剝奪了,即使我們真心地想倒回去,這個世界也已不再允許。

在一個現代性世界里,人的某些選擇自由,事實上業(yè)已被強制性地剔除了,這對人們所喜歡著的"自由"二字來說,是一個反諷。生活的可能性越來越少了,這一點廣大的中國農民特別有身感體受,今天,他們比以往更加向往城市、那些城里人的生活,他們也比以往更多感覺到"鄉(xiāng)下人"生活的"落后"、"不好"。他們對自身生活的不滿意和自我貶低、以及城市文明對農村文明優(yōu)越感的習而慣之是從哪里而來?人都有物質需求的,經濟學家會告訴你它得自人類的趨樂避苦本性。這個道理不能說是錯誤,但??逻@樣的知識-權力主義者會告訴你另外的東西:我們在使用什么樣的觀念來解釋世界,我們就將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主流的知識一直在規(guī)訓人們:城市與城市生活代表著的是"先進",農村與農村生活代表著的是"落后"。"落后"者為"先進"起來而在生活方式與生存價值上自我貶低,這有什么不正常呢?!知識因之總是壓迫性的,它會把壓迫合法化為某種權力結構,而且成為人的內在無意識。

薩達姆的境地和伊拉克問題也因此而來,它同樣是一個現代性問題。人們看到薩達姆,在一個超強武力機器面前,是無可選擇了,他不再有決定自身命運的自由。他的自由是如何喪失的呢?

布什指責薩達姆是一個獨裁者,現伊拉克政權是一種專制的制度,它對外侵略,對內實施殘暴的統(tǒng)治,還擁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總之,是"惡"的,"不文明"、"不道德"、"無人性"的。而布什和美利堅民族代表著的是另外一方,"自由"的、"民主"的、"有人權"的、"正義"的,他們是"上帝的選民",天性負有使命,要在人類實現"正義的和平"。"文明"需不需要改造征服"野蠻"呢?布什總統(tǒng)是一個被現代性知識系統(tǒng)武裝起來的人,他很自然、很熟練地就找到了一種說法兒,這種說法兒或者說知識系統(tǒng)有著世界觀價值觀上的優(yōu)勢。在這個被普遍化、不容質疑的話語模式中,薩達姆與他的政權有口難辯,一方面他沒有物質性的資源作為支持――布什總統(tǒng)及它的追隨者們掌握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輿論宣傳工具,這個現代性物質資源對薩達姆來說是壓倒性的,他能發(fā)出的一點微弱聲音都被淹沒在"進步"話語的海洋中;另一方面他也無可言說,在一個由"進步"觀念統(tǒng)治的世界中,伊拉克現政權是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不平衡的體現,即使是那些反戰(zhàn)的知識人士乃至一般民眾都無意駁難這一點。布什就這樣以自我證實的話語威權,建立起了對伊拉克現政權使用武力的合法性。

薩達姆現在其實是被一種"文明""進步"的知識體系逼得無路可走,按照美籍日裔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說法,這是"歷史的終結"。"歷史的終結"也是"文明的終結""知識的終結","最后一人"的現身是以"最后的文明"的出現為前提。在文明把世界關聯(lián)起來的同時,世界也不得不被文明所關聯(lián),"最后的文明"于是君臨其下,宣告了一切存在的合法與不合法。這也是布什先生揚起沖天豪氣的由來,他手中掌管著"最后的文明","代表"美利堅民族和整個世界甚至伊拉克人民,在用"自由、民主"革著薩達姆的命。薩達姆及由薩達姆代表著的一切,因之避無可避,徹底喪失了自由選擇的權利。

放寬歷史的視界,今天的布什先生實際上是在做著二百年前法國雅各賓黨人同樣的事情:砍掉專制國王的頭,強迫被奴役的法國人民"自由""民主"。他大概如同美利堅民族的早期締造者一樣,也是二百多年前法國哲人盧梭的當代信徒,熟讀過《社會契約論》,崇拜著"人民主權",在這場持續(xù)年余久的危機中,布什就一直在與薩達姆爭著伊拉克人民的代表權。如果一個專制獨裁的"君主"不聽從招呼、自動選擇流亡,布什說,那么,他別無選擇,只好"代表"伊拉克人民發(fā)動戰(zhàn)爭,以"惡"抗"惡",和去"惡"揚"善"。不是"善",而是"惡",才是歷史前進的動力,天堂里的德國人黑格爾,應該也會給布什投上一張贊成票。

便就有人跟隨在布什先生身后,雀躍歡呼,他們高舉的旗幟是人道主義,這是"終極的、永恒的正義",在這"最后的真理"面前,并非所有的戰(zhàn)爭都是非法的,"在人類迄今為止的歷史上,的確存在著一類戰(zhàn)爭,它們的發(fā)動方本于自由和人道的終極價值,以沉重而悲愴的心情去迎接全人類共同的未來",他們與布什先生異口同聲說,針對獨裁者薩達姆的戰(zhàn)爭就屬于這一類。

我們還要不要無條件地堅持和平主義、反對暴力?那些曾經的甘地和曼德拉的信徒,在"911"事件后開始轉變了話語,他們直觀地感覺到了單純和平主義的困境,不安全感和文明優(yōu)越意識使他們再次回歸《舊約》,"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成為了他們的新信仰。而且,事實上,他們比"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被動式暴力反應又進了一步,他們認為還可以"先發(fā)制人"。

"好"的戰(zhàn)爭就這樣在人類誕生了,我們將看到一幅什么樣的"好"圖景呢?

坦率地說,我對當下的薩達姆政權沒有什么好感,僅僅用毒氣虐殺庫爾德人這一件事,劊子手們就應該受到懲罰。但我同時又想:布什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他在德克薩斯州做州長時所簽下的殺人令,讓歐洲人直喊他是"屠夫";他上臺伊始就斷然決定不參與簽署《京都議定書》,讓全世界都體會到了美國式的自私自利;他在""事件后脫口而出的要進行新一次"十字軍東征",則使人們以為人類重新回到了宗教戰(zhàn)爭時代。

倒薩是如不久前布什在美國企業(yè)研究所發(fā)表演講時所說,是為伊拉克――進而為整個中東送去自由民主和人權嗎?布什總統(tǒng)與他的政府在反復敘說著這一點,我也相信布什確實懷有著這樣的信仰,在他的頭腦中,"民主和平論"的大聲繞梁不絕。我們還要認為有這種信仰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一個民主、自由、有人權的世界,不正是全人類的普遍希求嗎!即便是伊斯蘭主義統(tǒng)治下的中東和阿拉伯世界,問問那里的人民,他們不喜歡民主、不喜歡自由、不喜歡人權嗎?不會的。

然而,自由、民主、人權的信仰背后,隱藏著的東西又是什么呢?"進攻性現實主義"的主張者、芝加哥大學的政治學教授米爾斯海默說,任何大國首先考慮的還是本國的國家安全。米爾斯海默所延續(xù)的是漢斯.摩根索、肯尼思.華爾茲等自助理論與權力政治主張者的思路,這個現實主義者的言說更值得我們重視,他的說法兒不好聽,可是它不做作,而是直截了當地面向了現實,講敘了人類生活的某些實相,因而也更可信。國際政治學、乃至作為實踐形態(tài)的現實國際政治,安全方面的考慮或顯或隱,在任何時候都是支配性的,米爾斯海默眼中的大國――美國也無法脫離這一點。與"自由民主"同時脫口而出,不,是先說出來的,在布什先生嘴里是什么呢?是安全,"2001年9月份的一個上午,我國遭受了一場大規(guī)模屠殺。為此,我們必須從新的視角考慮我們的安全,因為我國已成為21世紀第一場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我們吸取了一個教訓:必須積極有力地抗擊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危險,不能讓危險再次侵入我們的天空,降臨我們的城市......我們正在抗擊反恐怖戰(zhàn)爭中最大的危險:擁有大規(guī)模毀滅性武器的為非作歹的政權......美國人民的安全取決于能否制止這個日益嚴重的直接威脅。"恐怖主義是一種威脅,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存在也是一種威脅,布什政府今年初成立國土安全部,也是為了防范國內威脅。

請注意,布什先生所說的"安全",主要又是"美國的安全"而不是泛泛而言的"國際安全"。人們犯不著因此而指責布什做不到"大公無私",國家都是自私的,在一個自助的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會把維護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美利堅民族感到不安全了,所以它要向外輸出自由民主,在美利堅民族的思維中,自由民主是實現世界大同、是消除威脅的一個主要手段。

民主自由作為了手段,對我們所向往的自由民主來說,是一個困惑,一個超強國家的現實權力利益將因此得以名正言順地伸長,世界將也因此有理由懷疑美利堅民族的另外心機。進一步說,即使民主自由成為第一律追求,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又能如何呢?!只要民主自由是以強迫性的手段來推行,那么,自由民主話語本身其實就是壓迫性的。這種壓迫深深而不易察覺地蘊含著歧視和不尊重。以民主、自由、人權所表征的美國文明是最優(yōu)越的、最先進的、最高尚的,那么,其它文明當然就是相對低劣的、卑下的、惡質的。關鍵的是,對它者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劣化,接踵而來的,則是對作為它者的精神和肉體的鄙薄,早期的美國締造者們,據此就將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印第安人,視為了"野蠻人",事實上,就是一腳將他們踢出了"人"的行列。知識話語與文明的壓迫,還轉化為了現實的針對"不開化"的"野蠻人"的物理暴力。在"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對立中,那些作為美利堅民族對立面的文明與種族,被"非人"化想象后,從肉體上予以打擊消滅,便不再是非法的。美利堅民族的先民們故此從不忌憚對于"野蠻"的印第安人部落的屠殺,一個曾經擁有300余萬生命的北美族群,如今因為屠殺便剩下不到十分之一,而今天的美國人也仍然拒絕對此進行反省。日本和田大學的岸田秀先生因此分析說,年輕的美利堅民族實際上是有精神創(chuàng)傷的,它是在屠殺"野蠻"的印第安人的過程中建立了國家,屠殺"異教的""野蠻的"非美國文明的認同者,業(yè)已構成了美利堅民族存在的正當性,美利堅民族需要不斷強化這種這種屠殺經歷,才能醫(yī)治其精神創(chuàng)傷,為自身的民族國家認同強化依據。

知識的背后隱藏著權力,權力的背后隱藏著利益。如果不能同情一個民族在""事件后的悲情意識、不能體察一個國家在突發(fā)悲劇后的心理創(chuàng)傷、不能理解一個政府在劫后余生后的安全憂患,我們將無法客觀持平對這個世界作出判斷;但與此同時,在美國挑起伊拉克危機并發(fā)動戰(zhàn)爭這件事上,如果知識人及一般廣眾也倒果為因,將美利堅民族簡單地視為自由民主的守護者、將美國大兵奔赴海灣前線粗線條地解讀為為了"正義",我們同樣無法客觀持平地對這個世界作出判斷。美國的"正義"不等于人類的"正義",如果為了推廣"自由民主",而如美利堅民族的先人一樣,將一個族群屠殺殆盡,這樣的"民主自由"是不是令人毛骨悚然,也可以算作為一種恐怖呢?!

我們正在和將要碰到的悖論并不止這些,在美國推行其"新帝國主義"策略、張揚其至尚武力的過程中,一個更加悖論化的世界,也徐徐呈現在了人們面前

悖論之一沒有什么人真正懂得伊拉克老百姓的生存感受,卻又與布什總統(tǒng)一起要為他們代言"民主自由人權"。伊拉克是一個專制國家,這個國家的民眾自由表達的權利更多是體現在紙面而不是在行為上,人們難以聽到他們的心聲,但同樣重要的是,這個世界真的很在乎他們想說什么嗎?如果不了解伊拉克老姓在想些什么、在如何思想,美利堅民族及跟隨在布什先生向后搖旗吶喊的國家與民眾,他們所有的所謂捍衛(wèi)"自由民主"的言論,便只能認為不過是滿足了人類的一種從知識上統(tǒng)治他人、也即"代表"他人的欲望,或者說一種有知者的思想意淫。"代表"無疑是一個充滿誘惑的事業(yè),住在城市、坐在辦公室里的知識分子漠然無知工人農民的生活與思想狀況,卻照樣喜歡聲言自己是工人農民的"代言人"。"最后的文明"一如那些患上了"代表癥"的一類知識者,強迫性地下意識把自己當作"上帝"和人類的"代表",被"代表"的人們是怎樣想、怎樣思并不重要,關鍵的事情只在于,我認為你必須由我來"代表",否則你便沒有出路。伊拉克人民又要求他們前來"代表"了嗎?

波斯頓大學歷史學家戴維.弗羅姆金的這名話值得我們仔細體味:"我們往往忽略一條基本規(guī)律,即人們寧可讓他們的壞同類統(tǒng)治也不愿被其他好人統(tǒng)治。"這個定理可能更適合于判定當下事態(tài)的是非。薩達姆總統(tǒng)以百分之百的得票率繼續(xù)在伊拉克執(zhí)政,這種"選舉"很明顯不民主、不自由、是一種作偽和威逼,但伊拉克人民未必就完全反感這一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民眾反對毛澤東嗎,及至現在不喜歡毛澤東的人在中國人口中又能占有多大比重呢?!薩達姆與伊拉克社會復興黨確實行過許多"惡",可是又確實也為伊拉克人做過不少好事,十幾年前的時候,伊拉克老百姓就曾經享受過全民義務教育和物質金錢的相對滿足,要不是美國十幾年的制裁,今天的伊拉克人仍然能夠繼續(xù)這種實惠。伊拉克人為什么要反對他們的這位獨裁者呢?盡管"自由世界"和中國的知識分子對他難以感冒,乃至伊拉克的知識分子也可能對他沒有太多好感,然而作為廣眾,伊拉克老百姓所感覺到的東西也許遠非我們現在所說。他們會愿意讓別人來"代表"他們?二百年前拿破侖殺掉上千名埃及統(tǒng)治挺進開羅的時候,就如今天的布什先生一樣,一樣聲稱要平等對待"真正的穆斯林",他還帶來了上百名法國科學家,要向埃及人傳播歐洲高貴的"啟蒙文化",使埃及人走出蒙昧。但埃及人是如何反應的呢?我們應該去看一看往昔的歷史。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自由意志,每一個國家和民族也都有它的自由意志,一些人、一些國家不愿意接受"高尚的理想""先進的文明",這很令我們失望,當我們用棍棒強迫他們"先進""文明"起來的時候,我們意識到這是在進行精神和肉體的強奸、而被奸者是有權反抗的嗎?

悖論之二是可能事與愿違,戰(zhàn)爭將使世界陷入更大程度的不安全,而不安全,又意味著更大程度的不自由。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告訴世界人類應該亨有免于恐懼的自由,一個充滿恐懼的世界肯定不安全,而一個不安全的世界又會加劇恐懼。""事件使美利堅民族激發(fā)了恐懼感,他對極端組織和伊拉克國家所發(fā)動的戰(zhàn)爭會給世界帶來什么呢?去年以來朝鮮一直在鬧著核危機,它聲稱將自選決定研制核武器,而伊朗政府近期也突然宣布在自己國內發(fā)現鈾礦,這兩個國家為什么也加快了走進核國家行列的步伐,我們不能認為它與美國公開宣布朝鮮、伊朗為"邪惡軸心"國成員,并對同列"邪惡軸心"成員的另一國度伊拉克的赤裸裸恫嚇無關。經濟學說明貪婪,政治學證明恐懼。""事件后美國對自身安全憂患感的增強值得全世界的同情理解,然而這個世界又有哪一個國家"絕對安全"呢?美利堅民族有權力"免于恐懼",其它民族和國家就沒有權力"免于恐懼"?如果一個超強國家一味為了自身的"絕對安全"而濫施"先發(fā)制人"武力或聲言有"先發(fā)制人"權力,國際政治無政府狀態(tài)下的其它國家能不相應加重被威脅感,并為自身的安全與自由而添加新的防身盾牌嗎?戰(zhàn)爭挑釁及對"先發(fā)制人"的自由主義美化只會帶來恐懼感的因果循環(huán),朝鮮核危機、伊朗重新啟動核計劃的個案代表了許多國家的真實憂慮,原本為了制止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張而制定的"先發(fā)制人"戰(zhàn)略,如果激出起其它國家的安全恐慌并使世界多出一些核國家和加劇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擴張――即使得人類生活世界更加不安全,目標與結果的這種不對稱,是否也是對現實世界的一個諷刺呢?!

更深的悖論是,自由民主不是憑空得來,需要硬的物質資源。在目前的這場危機事態(tài)中,美利堅民族狹隘偏頗的宗教性思維方式固然需要反省,然而,更需要引來知識人與公眾省思和察覺的,卻是那些鸚鵡學舌跟在布什先生屁股后面兜售廉價的"自由民主"意識形態(tài)的觀念與行為,它們的似是而非、在知識上的不負責任正在誤導中國民眾,從更深遠的意義來說,是正在和將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災難。一個現代性的世界首先其實乃是一個物質的社會的資源充足的世界,是一個"免于匱乏"的世界,但是今天那些類于"有一些戰(zhàn)爭是好的"的意見和主張,它們正在把"自由民主"放進大氣中,它們想當然地認為一個社會只要簡單地在頭腦中展開一次革命,就可以"終結歷史"孵出"自由民主"的"新社會"。在為一個中國之外的國度伸張"自由民主"的過程中,為什么不去好好看看一直在被樹為標桿的"好"國家美國和英國的歷史呢?據說是"平靜"地進入了現代社會的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它沒有對海外的殖民、對本國之外資源與市場的征服、沒有運用武力的四處劫掠、沒有受宗教壓迫的大量清教徒的遠走他鄉(xiāng),這個國家又如何能"平靜"地"自由""平靜"地"民主"起來?!美國的"民主自由"制度據說是來自于美利堅選民的"道德高尚",但是"道德高尚"的美利堅民族為什么遲至建國一個半世紀后還沒有消除種族歧視呢?當年林肯領導的國內戰(zhàn)爭今天會令那些"自由民主"的人們大跌眼鏡,林肯的偉大理想首先仍是美國的統(tǒng)一而不是解放黑奴,他甚至壓根就不覺得黑奴需要予以"解放"。

國家因強大而寬容,因富足而自由,軟的"自由民主"如果沒有硬的經濟實惠作為前提和支撐,一切美好的理想和假設都只能是臆想??墒堑踉幍膯栴}也在這里,如果都以美國英國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作為基準,這個世界又真能普遍性地走上"自由民主"的極樂之途嗎?昨天在與一位研究資源問題的學者電話里交談的時候,他一再向我表達了對這個世界未來的悲觀,如果所有的國家都象美國現在這樣發(fā)展、都如美國人一樣生活,那么,世界的資源夠用嗎?他說就石油而言,其實僅能維持美歐兩家,這是"增長的極限",如果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不斷地取得高速率的經濟增長,那么,石油資源枯竭的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而防止這種局面出現的辦法只有兩種:一種是世界各國達成共識共同制定計劃節(jié)約資源和能源;另一種是國家之間相互競爭誰力量大誰多吃多占,而這一種情況往往就意味了戰(zhàn)爭。他覺得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后一種。我不想反駁他的看法,在當下世界經濟樂觀主義支撐下的世界觀、價值觀支配下,人類社會不可能停止發(fā)展和進步觀念,不可能停止對"自由民主"的無限度追求。我們正在追求、也值得追求的東西如果一味通過戰(zhàn)爭方式來推廣來實施,在全世界的人們都沉浸于同一種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的景況下,"民主國家"也好、"非民主國家"也好遲早會陷入更深的資源恐懼,而對資源恐懼的一個直接反應可能又將是戰(zhàn)爭。

用來拯救人類的東西,可能也在用來消滅人類。13年前薩達姆和伊拉克為什么要"侵略"科威特呢?還不是為了石油,為了控制現代工業(yè)原料嗎?薩達姆的算計不能不說是一種現代性的考慮,他所統(tǒng)治下的伊拉克是一個如美國和歐洲一樣的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這個國家的教育和動員體系是現代民族主義式的,它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具備著現代性的輪廓,它對科威特的侵略因此不是古老戰(zhàn)爭的現代重演,而是體現著現代性,符合著現代社會生存發(fā)展的邏輯。戰(zhàn)爭是為了"自由民主",但一個在發(fā)展著現代性的國家和社會卻又會帶來戰(zhàn)爭,這是現代性的又一個悖論。

一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和中東世界,因此不僅僅是一個理想和觀念的問題,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物質問題、利益問題。如果資源、利益爭奪不可緩解,那么,如同米爾斯海默所說的那樣,沖突甚至戰(zhàn)爭還是難以避免,所謂"民主和平論"也就是扯淡。正在"先發(fā)制人"的美利堅民族會不明白這一點嗎?它對伊拉克發(fā)動的戰(zhàn)爭對外宣稱是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和普及"自由民主",對內告訴國民的則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還有一層沒有說出來的東西,那就是控制伊拉克和中東的石油資源,美國并不一定要使用它,但如果中東的石油不在美國的控制之下,美利堅民族的"絕對安全"感就無法得到保證。

一個日益復雜的世界,今天仍在受著簡單化邏輯的指配。曾經被認為只有惡而無善的殘酷的戰(zhàn)爭,現在開始被新的詞語所包裝,是行"善"前的"必要的惡",是為了"人道",為了推廣"民主自由"。甚至包括那些反對戰(zhàn)爭的聲音,也在用同樣的思維,說戰(zhàn)爭之所以要受譴責,只是因為它反動了"人道"。包含著多重現實與可能的危機事態(tài)與戰(zhàn)爭,在這種語焉不詳的、富于煽動、人文化的說辭面前,其內在的復雜性業(yè)已被遮蔽,人們正在不知不覺間穿上"正義"與"理想"的外衣,踏入了生長淺薄臆念的泥沙河。

問題出在哪里呢?一方面在于一個年輕、偉大而又缺乏著希臘精神的國度,在用著膚淺的黑白分明、一分為二的摩尼教式思維來打量著這個復雜的現實世界,另一方面也在于那些本來應該擅于獨立思考的人們,正拜倒在一個自設的高高鏡框下,放棄了自主觀察這個世界的天職。知識與信仰的盲從,兼之對自身生存場景的時懷詬病,使他們走向了理性的反面,他們的批判精神在這一場危機中喪失殆盡。美利堅民族希望在中東普及自由民主,這話有一半是對的,世人不需要繼續(xù)過多猜測布什的動機,但現在的問題并不在于中東世界是否需要實現自由民主,而是用布什先生所采用的方式――-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外交顧問庫珀所說的"新帝國主義",能實現這一目標嗎?吊詭的是,那些法國大革命在當代的批評者們,當下卻成為了新"雅各賓派"的擁護者,那些起勁非難盧梭給晚近世界帶來了恐怖的人,近一段時間卻在贊成按照《社會契約論》讓一個"文明國家"來"代表"伊拉克人民行使他們的"公意"即主權。我們從中看到了韋伯所說的"意念之火",康德所說的倫理主義,在這"意念之火"和倫理主義的身側,我們又依稀感受到了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