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reparedon24NovemberPreparedon24November家用燃氣灶具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標GB16410-家用燃氣灶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標GB16410-替代GB16410-1996家用燃氣灶具Domesticgascookingappliance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查檢疫總局中國國標化管理委員會6月13日公布5月1日實施目次前言本次原則修訂中下述內(nèi)容參考了有關國際和國外原則:原則狀態(tài)、最大正常溫升、燃燒器耐過熱性能及實驗辦法參考了EN30-1-1:1998《家用燃氣灶具第1-1部分:安全性總則》。熄火保護裝置閉閥時間參考了EN30-1-1:1998《家用燃氣灶具第1-1部分:安全性總則》和JISS2103-1996《家用燃氣烹調(diào)灶具》??鞠涫褂眯阅芤?guī)定及實驗辦法參考了JISS2103-1996《家用燃氣烹調(diào)灶具》和JISS2093-1996《家用燃氣燃燒器具實驗辦法》。干煙氣中一氧化碳比例濃度計算公式按照JISS2103-1996《家用燃氣烹調(diào)灶具》。本原則與GB16410-1996《家用燃氣灶具》相比重要變化以下:——本原則為條文強制性原則,1996年版為全文強制性原則;——合用范疇增加了氣電兩用灶具;——術語和定義刪除了2條,修訂了5條,增加了16條;——原則狀態(tài)的溫度由1996年版的0℃調(diào)節(jié)為15℃;——兩眼和兩眼以上的灶具主火熱負荷,由1996年版的不適宜不大于,調(diào)節(jié)為兩眼和兩眼以上的燃氣灶和氣電兩用灶應有一種主火,其實測折算熱負荷:普通型灶≥kW,紅外線灶≥kW;——取消了有風狀態(tài)的規(guī)定;——規(guī)定灶具的每一種燃燒器均應設有熄火保護裝置;——增加了使用交流電源灶具構造的特殊規(guī)定;——對灶具使用材料的材質規(guī)定修訂為對材料的性能規(guī)定;——增加了包裝材料及包裝廢棄物條文;——增加了實測熱負荷計算公式;——修訂了實測折算熱負荷計算公式;——修訂了干煙氣中一氧化碳比例濃度計算公式;——增加了跌落和堆碼規(guī)定及實驗辦法。本原則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原則自公布之日起其過渡期為9個月。本原則由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查檢疫總局國標化管理委員會提出。本原則由中國原則化協(xié)會、中國五金制品協(xié)會歸口。本原則起草單位:中山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全國日用五金原則化中心、江蘇省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查中心所、浙江德意櫥含有限公司、國家燃氣用品質量監(jiān)督檢查中心、國家燃氣用品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查中心(佛山)、國家日用金屬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查中心、海爾集團燃氣灶研究所、佛山市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廣東萬家樂燃氣含有限公司、江蘇光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田電器有限公司、杭州老板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陜西天舟高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長青(集團)有限公司。本原則重要起草人:易洪斌、姚克農(nóng)、劉綱、王鳳玲、高德康、劉彤、畢智濤、翁伍云、蔡位明、仇明貴、周士燈、杜仁堯、吳偉良、富良、熊偉。本原則所替代原則的歷次版本公布狀況為:——CJ4-1983;——GB16410-1996。家用燃氣灶具1范疇本原則規(guī)定了家用燃氣灶具的術語和定義、產(chǎn)品分類、規(guī)定、實驗辦法、檢查規(guī)則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本原則合用于使用都市燃氣的家用燃氣灶具及使用都市燃氣和電能的家用氣電兩用灶具,涉及:a)單個燃燒器額定熱負荷≤kW的燃氣灶;b)額定熱負荷≤kW的燃氣烤箱和燃氣烘烤器;c)額定熱負荷符合a)、b)規(guī)定的燃氣烤箱灶和燃氣烘烤灶;d)每次燜飯的最大稻米量≤4L、額定熱負荷≤kW的燃氣飯鍋;e)額定熱負荷符合a)、b)、d)規(guī)定、電的總額定輸入功率≤kW的氣電兩用灶具。使用GB/T13611《都市燃氣分類》以外燃氣種類的家用燃氣灶具可參考使用本原則。本原則不合用于在移動的運輸交通工具中使用的燃氣灶具。2規(guī)范性引用文獻下列文獻中的條款通過本原則的引用而成為本原則的條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獻,其隨即全部的修改單(不涉及勘誤的內(nèi)容)或修訂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則,然而,激勵根據(jù)本原則達成合同的各方研究與否可使用這些文獻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獻,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則。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1019-1989家用電器包裝通則GB/T1690-1992硫化橡膠耐液體實驗辦法GB/T1740-1979(89年確認)漆膜耐濕熱測定法GB/T1765-1979(89年確認)測定耐濕熱耐鹽霧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備法GB/T1771-199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鹽霧性能的測定GB/T計數(shù)抽樣檢查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查抽樣計劃GB/T2903–1998銅-銅鎳(康銅)熱電偶絲GB/T3768-1996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絡測量表面的簡易法GB/T3772-1998鉑銠10-鉑熱電偶絲GB4208-1993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規(guī)定GB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駐立式電灶、灶臺、烤爐及類似用途器具的特殊規(guī)定GB/T包裝運輸包裝件靜載荷堆碼實驗辦法GB額定電壓450/750V及下列橡皮絕緣電纜第4部分軟線和軟電纜GB額定電壓450/750V及下列聚氯乙烯絕緣電纜第3部分固定布線用無護套電纜GB/T55°密封管螺紋第1部分:圓柱內(nèi)螺紋與圓錐外螺紋GB/T55°密封管螺紋第2部分:圓錐內(nèi)螺紋與圓錐外螺紋GB/T730755°非密封管螺紋GB13028隔離變壓器和安全隔離變壓器技術規(guī)定GB/T13611都市燃氣分類GB/T16411-1996家用燃氣用品的通用實驗辦法QB/T3826-1999輕工產(chǎn)品金屬鍍層和化學解決層的耐腐蝕實驗辦法中性鹽霧實驗(NNS)QB/T3832-1999輕工產(chǎn)品金屬鍍層腐蝕實驗成果的評價CJ/T3085-1999城鄉(xiāng)燃氣術語3術語和定義GB、GB和CJ/T3085-1999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合用于本原則。注:使用交流電源灶具的術語與GB所確立的器具術語相對應,如灶具對應器具,I類灶具對應I類器具,Ⅱ類灶具對應Ⅱ類器具,Ⅲ類灶具對應Ⅲ類器具,電熱灶具對應電熱器具,電動灶具對應電動器具,聯(lián)合型灶具對應聯(lián)合型器具。燃氣灶具gascookingappliances含有燃氣燃燒器的烹調(diào)器具的總稱,涉及燃氣灶、燃氣烤箱、燃氣烘烤器、燃氣烤箱灶、燃氣烘烤灶、燃氣飯鍋、氣電兩用灶具,下列簡稱灶具。燃氣灶gasstove用本身帶的支架支撐烹調(diào)器皿,并用火直接加熱烹調(diào)器皿的燃氣燃燒器具,下列簡稱灶。嵌入式燃氣灶built-ingasstove鑲嵌在烹調(diào)臺面使用的燃氣灶,下列簡稱嵌入式灶。氣電兩用灶具gas-electriccombinedstove將燃氣灶具和電灶(涉及電磁灶)組合在一起,能單獨或同時使用燃氣和電能加熱的兩用灶具。燃氣烤箱gasoven食品放在固定容積的箱內(nèi)(加熱室),以對流熱和輻射熱對食品進行半直接或間接加熱的燃氣燃燒器具,下列簡稱烤箱。燃氣烘烤器gasbarbecue用火直接烘烤食品的敞開式燃氣燃燒器具,下列簡稱烘烤器。燃氣烤箱灶freestandinggascooker將烤箱與灶組合在一起的燃氣燃燒器具,下列簡稱烤箱灶。燃氣烘烤灶independenthotplateandgrill將烘烤器和灶組合在一起的燃氣燃燒器具,下列簡稱烘烤灶。原則狀態(tài)standardconditions規(guī)定溫度為15℃,絕對壓力為kPa條件下的干燥燃氣狀態(tài)。低熱值華白數(shù)netWobbenumber燃氣的低熱值與其相對密度平方根之比。額定熱負荷(額定熱流量)nominalheatinput制造廠家標記的在額定燃氣供氣壓力下,使用原則狀態(tài)下基準氣時灶具的熱負荷的設計值。實測熱負荷(實測熱流量)actualheatinput實驗狀態(tài)下,實驗用氣的低熱值與實測燃氣流量的乘積。實測折算熱負荷(實測折算熱流量)convertedactualheatinput設計燃氣低熱值與實測燃氣流量折算到原則狀態(tài)的計算值的乘積。燃氣供氣壓力gassupplypressure在灶具燃氣入口連接處,灶具運行時測得的相對靜壓力。額定燃氣供氣壓力normalgaspressure制造廠家根據(jù)燃氣類別、實際管網(wǎng)壓力和原則規(guī)定規(guī)定的燃氣供氣壓力的設計值。界限氣limitgas根據(jù)燃氣允許的波動范疇配制的原則氣體。燃燒器burner使燃氣實現(xiàn)穩(wěn)定燃燒的裝置。主燃燒器mainburner灶具運行時,用于烹飪或制備熱水的燃燒器。點火燃燒器permanentpilotignitor用火焰點燃小火燃燒器或主燃燒器的小燃燒器。小火燃燒器permanentignitionburner用火焰點燃主燃燒器,灶具工作期間及待機狀態(tài)不熄滅的小燃燒器(長明火)??鞠錅囟瓤刂破鱫ventemperaturecontroller確??鞠鋬?nèi)設定溫度恒定的自動控制裝置。4產(chǎn)品分類灶具的類型按燃氣類別可分為:人工燃氣灶具、天然氣灶具、液化石油氣灶具。按灶眼數(shù)可分為:單眼灶、雙眼灶、多眼灶。按功效可分為:灶、烤箱灶、烘烤灶、烤箱、烘烤器、飯鍋、氣電兩用灶具。按構造形式可分為:臺式、嵌入式、落地式、組合式、其它形式。按加熱方式可分為:直接式、半直接式、間接式。灶具的型號編制辦法燃氣灶具類型代號按功效不同用大寫漢語拼音字母表達為:——JZ表達燃氣灶;——JKZ表達烤箱灶;——JHZ表達烘烤灶;——JH表達烘烤器;——JK表達烤箱;——JF表達飯鍋。氣電兩用灶具類型代號由燃氣灶具類型代號和帶電能加熱的灶具代號構成,用大寫漢語拼音字母表示為:灶具的型號由灶具的類型代號、燃氣類別代號和公司自編號構成,表達為:5規(guī)定()6實驗辦法(上)()實驗辦法(下)()7檢查規(guī)則()8標志、包裝、運輸、貯存()附錄A(資料性附錄)()5規(guī)定基本設計參數(shù)灶具前額定燃氣供氣壓力見表1。表1灶具前額定燃氣供氣壓力單位為帕燃氣類別代號灶具前額定燃氣供氣壓力人工燃氣5R、6R、7R1000天然氣4T、6T100010T、12T、13T液化石油氣19Y、20Y、22Y2800注:對特殊氣源,如果本地宣稱的額定燃氣供氣壓力與本表不符時,應使用本地宣稱的額定燃氣供氣壓力。使用交流電源的灶具,電源條件為:單相額定電壓≤250V。在高原地區(qū)使用的灶具,應考慮海拔高度對實測熱負荷的影響。性能氣密性灶具的氣密性應滿足:a)從燃氣入口到燃氣閥門在kPa壓力下,漏氣量≤L/h;b)自動控制閥門在kPa壓力下,漏氣量≤L/h;c)從燃氣入口到燃燒器火孔用0-1氣點燃,不向外泄漏。實驗辦法見。熱負荷灶具的熱負荷應滿足:a)每個燃燒器的實測折算熱負荷與額定熱負荷的偏差應在±10%以內(nèi);b)總實測折算熱負荷與單個燃燒器實測折算熱負荷總和之比≥85%;c)兩眼和兩眼以上的燃氣灶和氣電兩用灶應有一種主火,其實測折算熱負荷:普通型灶≥kW;紅外線灶≥kW。實驗辦法見。燃燒工況灶具燃燒工況應滿足表2規(guī)定,實驗辦法見。表2燃燒工況規(guī)定項目要求火焰?zhèn)鬟f4s著火,無爆燃離焰無離焰熄火無熄火火焰均勻性火焰均勻回火無回火燃燒噪聲≤65dB(A)熄火噪聲≤85dB(A)干煙氣中一氧化碳濃度(理論空氣系數(shù)α=1,體積百分數(shù))≤(0-2氣)黑煙無黑煙接觸黃焰電極不應經(jīng)常接觸黃焰小火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無熄火、無回火使用超大型鍋時,燃燒穩(wěn)定性無熄火、無回火烤箱門開閉時:——主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小火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無熄火、無回火無熄火、無回火烤箱控溫器工作時:——燃燒穩(wěn)定性——火焰?zhèn)鬟f無熄火、無回火易于點燃,無爆燃注:灶具燃燒煙氣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分級及實驗辦法參見附錄A。溫升溫升不應超出表3所示的值,實驗辦法見。表3最大正常溫升部位溫升/K操作時手必須接觸的部位:——金屬材料和帶涂覆層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3545干電池外殼20軟管接頭20閥門外殼50點火器外殼50燃氣調(diào)壓器外殼35灶具側面、背面的木壁、灶具下面的木臺表面:——使用下限鍋時——使用超大型鍋時100100開關、控溫器及限溫器的環(huán)境空間或包圍物:——帶T-標志——不帶T-標志T-2530內(nèi)部布線和外部布線,涉及電源軟線的橡膠或聚氯乙烯絕緣表面:——帶T-標志——不帶T-標志T-2550用作附加絕緣的軟線護套表面20電容器外表面25線圈:——A級絕緣——E級絕緣——B級絕緣——F級絕緣——H級絕緣759095115140耐熱沖擊a)門玻璃耐熱沖擊無破裂;b)鋼化玻璃耐熱沖擊無破裂;c)其它非金屬材料面板耐熱沖擊破碎后不能飛濺。實驗辦法見。耐重力沖擊a)灶面鋼化玻璃耐重力沖擊應無破裂;b)其它非金屬材料面板耐重力沖擊破碎后不能飛濺。實驗辦法見。安全裝置灶具熄火保護裝置應滿足:a)開閥時間≤15s;b)閉閥時間≤60s。實驗辦法見。飯鍋溫控裝置的閉閥溫度應為實驗處水沸點的+℃~+℃以內(nèi)。實驗辦法見。油的最高溫度≤300℃。實驗辦法見。電點火裝置點10次有8次以上點燃,不能持續(xù)2次失效,無爆燃。實驗辦法見。使用性能灶具使用性能應滿足表4規(guī)定,實驗辦法見。表4使用性能規(guī)定使用性能要求燃氣灶及組合灶具的燃氣灶眼的熱效率:——臺式灶——嵌入式灶≥55%≥50%烘烤器及組合灶具中的烘烤器單元的烘烤性能食品表面無大面積焦痕,內(nèi)部無夾生烤箱及組合灶具中的烤箱單元:——烘烤性能——烤箱內(nèi)各點與烤箱幾何中心點的溫差——烤箱幾何中心點的溫度達成200℃的時間——烤箱內(nèi)的最高溫度——控溫器的精度——溫度批示器精度食品表面無大面積焦痕≤20℃≤20min≥230℃±25℃以內(nèi)±25℃以內(nèi)飯鍋及組合灶具中的飯鍋單元:——燜飯性能——含有保溫燃燒器的飯鍋的保溫性能——電子保溫飯鍋的保溫性能——熱效率不夾生、不燒焦米飯中心溫度不低于80℃,無明顯焦疤米飯中心溫度在(71±6)℃以內(nèi),無明顯異味和褐色≥55%電氣性能表5電氣性能規(guī)定項目性能要求防觸電保護防觸電保護性能應滿足:——實驗指應不能碰觸到帶電部件;——僅用基本絕緣與帶電部件隔開的部件、Ⅱ類構造的部件,實驗銷應不能觸及到帶電部件;——對正常使用中可能用叉子或類似鋒利物品能偶然觸及的,長實驗銷應不能觸及帶電部件。室溫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灶具的泄漏電流應符合:——Ⅰ類電動灶具不應超出mA;——Ⅰ類電熱灶具不應超出1mA或1mA/kW,兩者中取較大值,但最大≤10mA;——Ⅱ類灶具不應超出mA;——Ⅲ類灶具不應超出mA;——電磁灶頭不應超出mA(峰值)乘以以kHz為單位的工作頻率或70mA(峰值),兩者中選較小值。電氣強度灶具絕緣承受1min頻率為50Hz或60Hz基本為正弦波的實驗電壓,在實驗期間,不應出現(xiàn)閃絡和擊穿。實驗電壓值和施加部位見表23。在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在工作溫度下,灶具的泄漏電流應符合:——Ⅰ類電動灶具不應超出mA;——Ⅰ類電熱灶具不應超出1mA或1mA/kW,兩者中取較大值,但最大≤10mA;——Ⅱ類灶具不應超出mA;——Ⅲ類灶具不應超出mA;——電磁灶頭不應超出mA(峰值)乘以kHz為單位的工作頻率或70mA(峰值),兩者中選較小值。在工作溫度下的電氣強度灶具絕緣承受1min頻率為50Hz或60Hz基本為正弦波的實驗電壓,在實驗期間,不應出現(xiàn)閃絡和擊穿。實驗電壓值以下:——對在正常使用中承受安全特低電壓的基本絕緣為:500V;——對其它基本絕緣為:1000V;——對附加絕緣為:2750V;——對加強絕緣為:3750V。接地電阻接地端子或接地觸點與接地金屬部件之間的連接,應含有低電阻,接地電阻不應超出Ω。耐潮濕灶具的耐潮濕性能應滿足:a)灶具在通過溢水實驗后,立刻經(jīng)受電氣強度實驗,應不擊穿;b)灶具通過潮濕解決后,立刻經(jīng)受電氣強度實驗,應不擊穿。額定輸入功率偏差灶具的額定輸入功率偏差應滿足:a)全部灶具,輸入功率≤25W時,偏差<+20%。b)電熱灶具和聯(lián)合型灶具:——輸入功率>25W~200W時,偏差在±10%以內(nèi);——輸入功率>200W時,-10%<偏差<+5%或20W(選較大的值)。C)電動灶具:——輸入功率>25W~300W時,偏差<+20%;——輸入功率>300W時,偏差<+15%或60W(選較大的值)。——電壓低落到額定電壓的70%,安全保護功效正常,不妨礙使用;——電壓低落到零伏,灶具處在安全保護狀態(tài)或正常使用狀態(tài)。耐用性能灶具的耐用性能應滿足表6規(guī)定,實驗辦法見。表6耐用性能規(guī)定裝置名稱耐用性能要求燃氣旋塞閥動作15000次后,氣密性合格,不妨礙使用。熄火保護裝置動作6000次后,氣密性及開、閉閥時間合格,不妨礙使用。電磁閥動作30000次后,氣密性合格,不妨礙使用??鞠淇販仄骺鞠淇販仄鞯哪陀眯阅軕獫M足:a)電磁閥方式動作30000次后,箱內(nèi)溫度合格,不妨礙使用。b)直接動作閥方式:——帶旁通的動作1000次后,氣密性及箱內(nèi)溫度合格,不妨礙使用;——不帶旁通的動作6000次后,氣密性及箱內(nèi)溫度合格,不妨礙使用。飯鍋控溫器動作1000次后,氣密性合格,燜飯性能不變。機械定時器動作次后,氣密性合格,不妨礙使用,定時范疇的變化在±10%以內(nèi)。電點火裝置動作15000次后,點火性能合格,不妨礙使用??鞠溟T動作500次后,不妨礙使用。耐振動性能實驗辦法見。耐跌落性能實驗辦法見。包裝承壓性能灶具包裝件按GB/T1019-1989中的附錄A給出的辦法進行壓力堆碼實驗后,包裝件高度與實驗前高度之差不大于1cm/m。實驗辦法按GB/T的規(guī)定。構造普通構造灶具的零部件應安全耐用,在正常操作中不發(fā)生破壞和影響使用的變形。灶具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應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不產(chǎn)生滑動和傾倒現(xiàn)象。灶具整體構造向任何方向傾斜15°4灶具的燃燒器應設立不少于二道獨立的燃氣閥門。見圖1。燃燒器的燃燒狀態(tài)應便于觀察。在使用和清掃時,手有可能觸及的零部件端部應光滑。灶具零部件的連接應使用原則緊固件,連接應牢固可靠,便于檢修。零部件清掃、檢修時,使用慣用工具應能方便地拆裝。燃氣導管應符合:a)燃氣導管(涉及點火燃燒器燃氣導管)應設在但是熱和不受腐蝕的位置;b)點火燃燒器的燃氣導管內(nèi)徑應不不大于2mm;c)燃氣導管用焊接、法蘭、螺紋等方式連接時,其構造應確保其密封性能;d)灶具的硬管連接接頭應使用管螺紋,管螺紋應符合GB/T、GB/T、GB/T7307的規(guī)定。灶具的軟管連接接頭應使用圖2所示的兩種構造(φmm或φ13mm);e)管道燃氣宜使用硬管(或金屬軟管)連接。當使用非金屬軟管連接時,燃氣導管不得因裝拆軟管而松動和漏氣。軟管和軟管接頭應設在易于觀察和檢修的位置;f)軟管和軟管接頭的連接應使用安全緊固方法。灶具的構造及包裝應能承受儲存運輸中的堆碼、振動和跌落。旋鈕的構造在正常使用中被抓握時,應使操作者的手不可能觸及到那些溫升過高的零件。灶構造雙眼灶和多眼灶灶眼中心距按鍋形尺寸擬定。雙眼灶和多眼灶應最少有一種灶眼及其支架合用于尖底鍋,在正常操作中應坐鍋平穩(wěn),不妨礙使用。鍋支架應符合:a)使用不同類型的鍋時,鍋支架應穩(wěn)固牢固,其中應有一種灶眼能夠適應直徑100mm的平底鍋。當使用活動鍋支架時,應方便調(diào)節(jié)和更換。使用本地區(qū)的尖底鍋時,應不影響正常燃燒;盛液盤應有適宜的容積承接煮溢液。灶面荷載實驗時,灶面任何部位的撓度應≤a)碎片不得飛濺;b)烹調(diào)器皿不傾倒。嵌入式灶還應滿足:a)灶底板應使用易清潔的構造(使用慣用工具);b)灶底板應使用防腐材料或采用防腐方法;c)灶嵌入部位與臺面的結合處宜使用封閉式構造;d)火蓋、盛液盤等部件宜使用防溢液構造,溢液不易流入底板;e)應有助燃用空氣的供應口,空氣供應口的設立及構造形式不得影響燃燒性能;f)灶面應使用耐高溫和抗撓度材料,任何部位的熱變形撓度應≤5mm。烘烤器構造烤盤和烤架進出方便,且不應自行滑落。烘烤器排氣口上放置容器時,不得影響煙氣排出。當不能放置容器時,應在易見處用文字標明。烘烤器的門開閉應靈活、可靠。烤箱構造不帶點火裝置的烤箱,應為只有打開烤箱門才干露出火孔并點燃的構造??鞠溟T開閉應靈活,并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鞠鋬?nèi)壁,在普通使用時不應產(chǎn)生影響機能的翹曲??鞠溆每颈P、烤架等進出應方便,且不應自行滑落??鞠溆每炯茉谑褂眠^程中,不應被烤物壓彎或漏下烤物??鞠溆每颈P的容積應能充足盛溢液??鞠鋬?nèi)燃燒器火孔應便于清掃,且不易為溢液所滅火??鞠錅囟扰酒鲬茱@示出烤箱內(nèi)的實際溫度,且動作敏捷、可靠??鞠淇販仄鲬艚荨⒖煽?,并應標示出相稱于150℃、200℃及250℃以上的溫度值或溫度代碼??鞠鋺x用對食品不產(chǎn)生污染的保溫材料??鞠涞谋夭牧蠎鶆蛞恢?,不得產(chǎn)生游離及脫落現(xiàn)象??鞠涞目颈P拉出三分之二時,不應產(chǎn)生滑脫現(xiàn)象,含有鎖定裝置的應在鎖定位置上??鞠涞呐艢饪诓粦O在箱體的背面??鞠鋬?nèi)裝有熱風循環(huán)風機的,當打開箱門時,風機應停止運轉;并應確保在放入和取出烤物時不會產(chǎn)生危險;風機應裝有保護框和保護網(wǎng)??鞠鋬?nèi)的照明設施應裝有保護罩。飯鍋構造煮沸的水等不能澆到飯鍋的自動熄火裝置上。自動熄火裝置不應產(chǎn)生過熱現(xiàn)象。在內(nèi)鍋壁上應有加水水位刻度。使用交流電源灶具構造的特殊規(guī)定Ⅰ類灶具、Ⅱ類灶具或Ⅲ類灶具。Ⅰ類灶具應有安全接地方法,接地電阻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但是如果其構造決定絕緣要暴露在諸如油或油脂之類的物質中,則這些物質應含有足夠的絕緣性能,以不損害對本原則而言的合格程度。表7最小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單位為毫米距離工作電壓≤130V工作電壓>130V~250V工作電壓≥250V~480V爬電距離電氣間隙爬電距離電氣間隙爬電距離電氣間隙不同電位的帶電部件之間a——如果是防污物沉積的b——如果不是防污物沉積的——如果是漆包線繞組——如果有防污物或潮濕沉積保護:正溫度系數(shù)(PTC)電阻(涉及其連接線)b——帶電部件和越過基本絕緣的其它金屬部件之間:——如果是防污物沉積的b●用陶瓷、純云母和類似材料制造的●如果用其它材料制造——如果不是防污物沉積的——如果帶電部件為漆包線繞組——在管狀鎧裝電熱元件的端部<,FONTface=黑體color=#000000><,STRONG>,,,</,FONT>——————————帶電部件和越過加強絕緣的其它金屬部件之間:——如果帶電部件為漆包線繞組——對其它帶電部件————用附加絕緣隔開的金屬部件之間——在灶具安裝面的凹槽內(nèi)的帶電部件與固定安裝支承表面之間——a這里規(guī)定的電氣間隙,不合用于自動控制器、微隙構造的開關以及類似裝置的觸點間的氣隙,也不合用于那些電氣間隙隨觸點的運動而變化的裝置中,其載流部件之間的氣隙。b普通,只要灶具內(nèi)部本身不產(chǎn)生塵埃,一種含有合理的防塵外殼的灶具,其內(nèi)部被認為是防污物沉積的;不規(guī)定其完全密封。c如果部件是剛性的,并且用模制作定位,或如果其構造使得沒有因該部件的變形或移動而使距離減小的可能性,則此值可以減小到mm。d如果有防污物沉積保護的。e如果越過有防污物沉積保護的陶瓷,純云母和類似材料。對Ⅱ類構造,這類液體不應與基本絕緣或加強絕緣直接接觸。通過視檢,檢查其合格性。a)布線槽應光滑,并且無銳利棱邊。布線的保護應使他們不與那些可引發(fā)絕緣損壞的毛刺、冷卻用翅片或類似的棱緣接觸。其內(nèi)通過絕緣線的金屬軟管,應有平整、圓滑的表面或帶有襯套。應有效地避免布線與運動部件接觸。b)帶電金屬線上的絕緣串珠和類似的陶瓷絕緣應被固定或支撐,以使他們不能變化位置;他們不應安放在銳利的邊沿或銳利的角棱上。如果絕緣串珠是在柔性的金屬導管內(nèi),除非該導管在正常使用時不能移動,否則他們就應被裝在一種絕緣套內(nèi)。c)裸露的內(nèi)部布線應是剛性的并且應被固定,以使得在正常使用中,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不能減小到低于表7的規(guī)定值。d)內(nèi)部布線的絕緣應能經(jīng)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現(xiàn)的電氣應力。其絕緣的電氣性能應符合或GB所規(guī)定的規(guī)定。e)當套管作為內(nèi)部布線的附加絕緣來使用時,他應采用可靠的方式保持在位置上。f)對內(nèi)部布線施加2N的力拉扯時,不能接觸溫度高于100℃的部位(內(nèi)部耐高溫線除外)及運動部件。g)內(nèi)部布線貫穿金屬孔時,金屬表面應光滑或配有套管。h)用接插件連接內(nèi)部布線時,在連接處施5N力不應脫落。i)黃/綠組合雙色的導線,應只用于接地導線,他連接在灶具的接地端子和插頭的接地觸點之間。j)多股絞線在其承受接觸壓力之處,不應使用鉛-錫焊將其焊在一起,除非夾緊裝置的構造能使得此處不會出現(xiàn)由于焊劑的冷流變而產(chǎn)生不良接觸的危險。k)鋁線不應用作內(nèi)部布線使用。表8導線的最小橫截面積灶具的額定電流/A標稱橫截面積/mm2<6>6~10>10~16>16~25>25~32>32~40>40~6314610Ⅰ類灶具使用的電源軟線應有一根黃/綠芯地線。“鉛錫”焊將其合股加固,除非夾緊裝置的構造使其不因焊劑的冷流變而存在不良接觸的危險。軟線入口襯套應:——含有的形狀能避免電源軟線損壞;——是不可拆卸部件。在軟線入口處,電源軟線的導線與灶具外殼之間的絕緣應由導線的絕緣層和另加最少有二層單獨的絕緣構成。如果軟線入口處的外殼是絕緣材料的,則只規(guī)定一層單獨的絕緣。應不能將軟線推入灶具,達成能使軟線或灶具內(nèi)部部件損壞的程度。通過目測、手動實驗并通過下述的實驗來檢查其合格性。當軟線經(jīng)受100N的拉力和的扭矩時,在距軟線固定裝置約為20mm處,或其它適合點做一標記。然后,以同樣的力拉軟線25次,拉力以最不利的方向施加,不得使猛力,每次持續(xù)1s。在此實驗期間,軟線不應損壞。實驗后軟線的縱向位移不應超出2mm,并且導線在接線端子內(nèi)的位移不應超出1mm。在連接處不應存在明顯的張力,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不應減小到低于表7的規(guī)定值。a)如果必要的話,在測量時,對電熱元件以外的裸露導線上的任意點、對溫控器或類似裝置的無絕緣的金屬毛細管上的任意點和金屬殼的外表面要施加一種力,以力圖減少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b)此力用圖3所示的實驗銷施加,其值以下:——對裸露導線、溫控器的無絕緣毛細管、導電性軟管、在灶具內(nèi)部的金屬箔以及類似部件為2N;——對外殼為30N。在其合理應用的條件下,各類電器零部件、電子元件應符合有關國標。灶具的電源線連接端子,能夠使用釬焊、熔焊、壓接和類似的連接辦法來進行外部導線的連接。a)電源軟線的接線端子應適合于他們的使用目的。用螺釘夾緊的接線端子和無螺釘接線端子,不應用于扁平雙芯箔線的連接,除非這種箔線的端頭裝有一種適合與螺釘接線端子一起使用的裝置;b)不借助于工具協(xié)助應觸及不到接線端子,盡管其上的帶電部件是觸及不到的;c)接地端子:——Ⅰ類灶具的易觸及金屬部件,應永久并可靠地連接到灶具內(nèi)的一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不應連接到中性接線端子;——接地端子的夾緊裝置應充足牢固,以避免意外松動;——電源線的接線端子或軟線固定裝置與接線端子之間導線的長度的設立,應使得如果軟線從軟線固定裝置中滑出,載流導線在接地導線之前先繃緊。a)緊固裝置和電氣連接失效可能損害對本原則的合格程度的,應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出現(xiàn)的機械應力;b)電氣連接的構造,應使接觸壓力不通過那些易于收縮或變形的絕緣材料來傳遞,除非金屬零件有足夠的回彈力能賠償絕緣材料任何可能的收縮或變形;c)寬螺距(金屬板)螺釘不應用于載流零件的連接,除非他們以彼此直接接觸的方式壓緊那些零件;d)自攻螺釘不能用做載流零件的電氣連接,除非他們能形成一種完全原則形狀的機械螺釘螺紋。這種螺釘如果可能由顧客或安裝者操作,則除非其螺紋是擠壓成形的,否則不應使用;e)只要在正常使用中他一定不妨礙連接,并且在每個連接處最少使用二個螺釘,則自攻螺釘和寬螺距螺釘能夠用來提供接地的持續(xù)性;f)灶具的不同部件之間進行機械連接的螺釘和螺母,如果他們也進行電氣連接,或提供接地持續(xù)性,則應可靠固定,避免松動。零部件構造閥門應符合:a)灶具的閥門及旋鈕在室溫或最高溫度下開、關時,應靈活自如;b)旋鈕開、關位置應有明顯的標志和方向,并應有限位和自鎖裝置(開關主體外露者可不加自鎖裝置);噴嘴應符合:a)使用普通工具能方便地拆卸、安裝;b)設在不易被外界塵土異物堵塞的位置,或使用不易被堵塞、易清掃的噴嘴。燃燒器應符合:a)鉚焊接部位及其它連接部位應無影響使用的缺點;b)火孔加工精確,不應出現(xiàn)影響燃燒的缺點或變形;c)鍛造件應無影響外觀和使用的缺點;d)由兩個以上頭部構成的燃燒器,互相間位置要精確;e)與噴嘴、電點火裝置、安全裝置等其它有關部件的互相位置要精確,在使用過程中不得移動或脫落;f)火焰不應使無關部分過熱或損壞;g)燃燒器應易于清掃和裝拆。調(diào)風裝置應符合:a)空氣量應易于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后位置不得自行滑動;</,FONT>b)設有調(diào)節(jié)旋鈕或手柄的應設立在便于操作的位置;熄火保護裝置應符合:a)燃燒器未點燃、意外熄火或火焰檢測器失效時,應能關閉燃燒器的燃氣通路;b)火焰檢測器與燃燒器的相對位置,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應保持不變。電點火裝置應符合:a)電極與點火火孔之間的位置及電極的間隙必須適宜,并加以固定;b)高壓配線的帶電部分應采用有效的絕緣方法;c)對于其它手可觸及的高壓配線,應進行有效的絕緣;d)使用干電池作為電源時,干電池應易于更換;材料材料的普通規(guī)定應能承受正常使用下的溫度。金屬部件(耐腐蝕的材料除外)應電鍍、噴漆、搪瓷或其它適宜的防腐表面解決。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部件及有可能接觸的部件,應使用對人體不產(chǎn)生有害化學變化的材料或進行過適宜表面解決的材料制成,并不得產(chǎn)生有害物質。材料應符合有關原則,經(jīng)材料實驗后應符合:b)耐腐蝕性能:表面應無腐蝕,鍍層和漆膜應無氣泡、脫落和生銹現(xiàn)象;d)搪瓷耐鋼球沖擊性能:搪瓷無脫落現(xiàn)象;e)保溫和隔熱材料阻燃性能:應不燃或在1min內(nèi)自然熄滅;g)耐油性能:不變形、不影響使用。密封材料接觸燃氣的密封材料和旋塞閥用潤滑脂應與使用燃氣的特性相適應。作密封填料用的墊圈、墊片等,經(jīng)耐燃氣性能實驗后的質量變化率應不大于20﹪旋塞用潤滑脂經(jīng)耐燃氣性能實驗后的質量變化率,在20℃時應不大于10﹪,在4℃時應不大于25﹪保溫材料對接觸面無腐蝕,在使用中不產(chǎn)生臭味。導電材料導電材料應使用銅、銅合金或含有同等以上電氣性能、熱穩(wěn)定性能、機械穩(wěn)定性能的材料,其中用于需要彈性的部位及其它部件上必須的材料,在不發(fā)生危險時可不受此限制。燃氣導管及點火燃燒器導管燃氣導管應使用耐溫不不大于350℃的材料,點火燃燒器導管應使用耐溫不不大于500℃的材料。旋塞閥應使用耐溫不不大于350℃的材料。噴嘴應使用耐溫不不大于500℃的材料。噴嘴座應使用耐溫不不大于350℃的材料??諝庹{(diào)節(jié)器(風門)應使用耐溫不不大于500℃的材料。燃燒器℃的材料。厚度及表面解決應符合:a)鍛造制品的壁厚不得不大于3mm,不得有明顯的鍛造氣孔等缺點;b)壓鑄制品的壁厚不得不大于mm,不得有影響使用的缺點;c)不銹鋼制品的壁厚不得不大于mm;d)熱浸鍍鋁鋼材制品的壁厚不得不大于mm;e)普通鋼材制品,其鋼材的壁厚不得不大于mm,并對表面作防腐蝕解決。用搪瓷進行表面解決時,應做鋼球沖擊實驗,搪瓷不得有脫落;f)銅及銅合金材料制品的壁厚不得不大于1mm。鍋支架使用耐溫不不大于700℃的材料。盛液盤使用耐溫不不大于500℃的材料??鞠鋬?nèi)壁、烤盤、烤架及烘烤器輻射板使用耐溫不不大于500℃的材料。在使用中不能出現(xiàn)因熱分解而產(chǎn)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鞠溟T玻璃經(jīng)耐熱沖擊實驗后不得出現(xiàn)破裂。鋼化玻璃面板耐熱沖擊后,面板應無破裂。耐重力沖擊后,面板應無破裂。其它非金屬材料面板其它性能符合有關原則。灶腳與臺面接觸部位,宜使用橡膠等不易滑動的材料。與臺面接觸的橡膠制品或其它非金屬制品,經(jīng)耐油實驗后不應影響使用。與臺面接觸的橡膠制品,其硬度HS(邵爾A)應達成50~90。飯鍋內(nèi)鍋使用耐溫不不大于500℃的材料。包裝材料與包裝廢棄物包裝材料和包裝廢棄物應符合:a)包裝材料中應限制有毒金屬和其它有害物質的含量,特別應注意這些材料被焚燒時與否產(chǎn)生輻射和有害成分,或當這些材料被填埋后與否會產(chǎn)生有害的滲出物;b)所用的材料要獲得較高水平的循環(huán)再生運用;c)盡量減少不可降解材料在整個包裝材料中所占的比例;d)所用的材料要易于回收和解決。熄火保護裝置火焰檢測器使用耐溫不不大于700℃的材料,并且在高溫環(huán)境下不應產(chǎn)生氧化層。外觀外形應美觀大方,色調(diào)勻稱,不應有損害外觀的缺點。灶具面板的翹曲度應在5mm下列。6實驗辦法實驗室條件室溫為20℃±5℃,在每次實驗過程中室溫波動應不大于5℃。室溫擬定辦法:在距灶具正前方、正左方及正右方各1m處,將溫度計感溫部分固定在與灶具上端大致等高位置,測量上述三點的溫度,取其平均值。通風換氣良好,室內(nèi)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應不大于%,二氧化碳含量應不大于%,實驗灶具周邊1m處空氣流動速度≤s。電源條件:實驗室使用的交流電源,電壓波動范疇在±2%以內(nèi)。實驗用燃氣實驗氣代號按GB/T13611的規(guī)定,見表9,在實驗過程中燃氣的低熱值華白數(shù)變化范疇應在±2%以內(nèi)。灶具停止運行時的靜壓力應不大于或等于運行時燃氣供氣壓力的倍。表9實驗用燃氣代號實驗氣0基準氣1黃焰界限氣2回火界限氣3離焰界限氣實驗用燃氣供氣壓力見表10。表10實驗用燃氣供氣壓力單位為帕代號實驗用燃氣壓力液化石油氣天然氣人工燃氣1(最高實驗壓力)33003000150015002(額定燃氣供氣壓力)2800100010003(最低實驗壓力)1000500500使用GB/T13611規(guī)定以外的燃氣,灶具實驗用燃氣按產(chǎn)品設計時所根據(jù)的燃氣,波動范疇參考GB/T13611的有關規(guī)定。實驗用燃氣條件代號表達為:實驗氣代號-實驗用燃氣供氣壓力代號。示例:0-2表達基準氣-額定燃氣供氣壓力。實驗用重要儀器儀表實驗用重要儀器儀表見表11。表11實驗用重要儀器儀表用途(實驗項目)儀器儀表名稱規(guī)格范疇精度或最小刻度室溫及燃氣溫度測定溫度計0℃~50℃燃氣溫度℃;室溫1℃濕度測定濕度計10%RH~98%RH±5%RH大氣壓力測定氣壓計81kPa~107kPakPa燃氣壓力測定U型壓力計或壓力表0Pa~5000Pa10Pa時間測定秒表—s燃氣流量測定氣體流量計—L燃氣相對密度測定燃氣相對密度儀—±2%氣密性測定氣體檢漏儀——噪聲測定聲級計40dB~120dB1dB燃氣成分測定色譜儀或吸取式氣體分析儀——燃氣熱值測定熱量計——一氧化碳含量測定一氧化碳測試儀0~%%二氧化碳含量測定二氧化碳測試儀0~15%%氧氣含量測定氧氣測試儀0~21%%水溫溫度計0℃~100℃℃表面溫度測定熱電溫度計、熱電偶0℃~300℃2℃電壓測定交流電壓表—精度級接地電阻測定接地電阻測試儀——泄漏電流測定電流計、電壓計泄漏電流測試儀——功率消耗測定功率表——線圈溫升測定直流低電阻測試儀——質量測定衡器0kg~15kg10g實驗設備實驗設備見表12表12實驗設備用途實驗項目實驗設備名稱種類及規(guī)格種類備注實驗氣配制配氣裝置—華白數(shù)±2%熱負荷測定燃氣耗量測定裝置燃氣調(diào)壓器,流量計、濕度計、溫度計、壓力計、測定壓力用的三通—燃氣通路氣密性實驗氣密性實驗裝置氣體檢漏儀實驗火的燃燒器—耐久性實驗燃氣閥門的耐久性實驗裝置——點火、控制裝置耐久性實驗裝置——熄火保護裝置耐久性實驗裝置——電磁閥耐久性實驗裝置——構造部件耐熱實驗恒溫裝置恒溫裝置室溫~750℃振動實驗振動實驗裝置振動實驗臺振動頻率10Hz,全振幅5mm上下,左右電氣強度實驗電氣強度實驗儀——帶電部件構造實驗實驗指、實驗銷——電源異常實驗停電實驗裝置—s~180s電壓下降實驗裝置——灶具實驗狀態(tài)灶具應按規(guī)定的安裝和使用狀態(tài)實驗,除各個單項性能實驗中的具體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下列基本規(guī)定:a)燃燒器燃燒所需的空氣量,應使用0-2氣調(diào)節(jié)到燃燒火焰最佳狀態(tài),然后將風門固定,各項性能實驗時不得再調(diào)風門;b)灶應按表17選定的鋁鍋(下限鍋)和加熱水量,實驗中水量過少時,應及時補水;c)活動鍋支架在實驗中應調(diào)節(jié)到對實驗最不利的狀態(tài);d)對含有盛液盤的烘烤器,盛液盤中應加水,實驗中水量過少時,應及時補水;e)烤箱實驗中,在烤箱中部應放一種烤盤;f)飯鍋實驗中,水位應按最大飯量注入,實驗中水位低于二分之一水量時,應及時補水。氣密性實驗燃氣通路氣密性實驗見表13。表13燃氣通路氣密性實驗實驗項目實驗條件、實驗狀態(tài)、實驗辦法從燃氣入口到燃氣閥門使被測燃氣閥門為關閉狀態(tài),其它閥門打開,逐道檢測(并聯(lián)的閥門作為同一道閥門檢測),在燃氣入口連接檢漏儀,入空氣,檢查其泄漏量。自動控制閥門關閉自動控制閥門,其它閥門打開,在燃氣入口連接檢漏儀,通入kPa空氣,檢查其泄漏量。從燃氣入口到燃燒器火孔實驗條件:使用0-1氣。實驗狀態(tài):點燃全部燃燒器。實驗辦法:用皂液、檢漏液或實驗火的燃燒器檢查燃氣入口至燃燒器火孔前各部位與否有漏氣現(xiàn)象。熱負荷實驗熱負荷實驗見表14表14熱負荷實驗實驗項目實驗條件、實驗狀態(tài)、實驗辦法實測熱負荷實驗條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按圖4所示連接壓力計、流量計和灶具,在點燃灶具前應使灶具前面的燃氣通路處在最大通氣狀態(tài)。實驗辦法:——使用交流電源的灶具,將電源電壓設定在額定電壓?!獙嶒瀱蝹€燃燒器熱負荷時,只點燃單個燃燒器進行逐個檢測,實驗灶具總熱負荷時,全部燃燒器應同時點燃檢測?!趩蝹€燃燒器或全部燃燒器點燃后15min~20min時段內(nèi)用氣體流量計測定燃氣流量,氣體流量計指針走一周以上的整圈數(shù),且測定時間應不少于1min,重復測定二次以上,讀數(shù)誤差不大于2%,取兩次流量的平均值。用式(1)計算實測熱負荷。式中:φ實——實測熱負荷,單位為千瓦(kW);Ql——0℃、狀態(tài)下實驗燃氣的低熱值,單位為兆焦耳每立方米(MJ/m3);ν——實測燃氣流量,單位為立方每小時(m3/h);tg——燃氣流量計內(nèi)的燃氣溫度,單位為攝氏度(℃);Pamb——實驗時的大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Pm——實測燃氣流量計內(nèi)的燃氣相對靜壓力,單位為千帕(kPa);S——溫度為tg時的飽和水蒸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當使用干式流量計測量時,S值應乘以實驗燃氣的相對濕度進行修正)。實測折算熱負荷用式(2)計算實測折算熱負荷。式中:φ——實測折算熱負荷,單位為千瓦(kW);Ql——0℃,狀態(tài)下設計氣的低熱值,單位為兆焦耳每立方米(MJ/m3);v——實測燃氣流量,單位為立方每小時(m3/h);da——原則狀態(tài)下干實驗氣的相對密度;dmg——原則狀態(tài)下干設計氣的相對密度;Pamb——實驗時的大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Ps——設計時使用的額定燃氣供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Pm——實測燃氣流量計內(nèi)的燃氣相對靜壓力,單位為千帕(kPa);Pg——實測灶具前的燃氣相對靜壓力,單位為千帕(kPa);tg——實測燃氣流量計內(nèi)的燃氣溫度,單位為攝氏度(℃);S——溫度為tg時的飽和水蒸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當使用干式流量計測量時,S值應乘以實驗燃氣的相對濕度進行修正);——水蒸氣抱負氣體的相對密度。額定熱負荷精度用式(3)計算額定熱負荷精度。額定熱負荷精度=×100%………………(3)總實測折算熱負荷與單個燃燒器實測折算熱負荷總和之比用式(4)計算總實測折算熱負荷與單個燃燒器實測折算熱負荷總和之比。b=×100……(4)式中:b——總實測折算熱負荷與單個燃燒器實測折算熱負荷總和之比,%;φ1——單個燃燒器實測折算熱負荷,單位為千瓦(kW)。燃燒工況實驗燃燒工況實驗條件燃燒工況實驗條件應符合表15的規(guī)定。表15燃燒工況實驗條件實驗項目燃氣調(diào)節(jié)方式實驗電壓c(%)實驗氣燃氣量調(diào)節(jié)方式a燃氣量切換方式b火焰?zhèn)鬟f大全1100-2離焰大大90及1103-1熄火大、小全90及1100-1、0-3火焰均勻性大、小全1000-2回火大、小全90及1102-3燃燒噪聲大大1000-1熄火噪聲大大90及1100-2一氧化碳大大1000-2接觸黃焰大大901-1黑煙大大901-1小火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熄火大大1000-1、0-3回火大大1002-3使用超大型鍋時燃燒穩(wěn)定性大全90及1101-1烤箱門關閉時燃燒穩(wěn)定性主燃燒器大、小大90及1100-3小火燃燒器小小90及1100-2烤箱控溫器工作時燃燒穩(wěn)定性及火焰?zhèn)鬟f小火燃燒器大、小大90及1100-3主燃燒器大、小大90及1100-3a在調(diào)節(jié)燃氣旋鈕或拔桿時,可調(diào)節(jié)燃氣量?!按蟆敝溉細饬孔畲鬆顟B(tài),“小”指燃氣量最小狀態(tài)。如不知最小狀態(tài),則指其最大燃氣流量的三分之一為最小狀態(tài)。b調(diào)節(jié)燃氣旋鈕時可變化燃燒器數(shù)量的調(diào)節(jié)方式。其中“大”指點燃全部燃燒器,“小”指點燃最少量燃燒器,“全”指逐檔點燃每個燃燒器狀態(tài)。c使用交流電源的灶具,當電壓變化對性能有影響時,應按表中的電壓條件進行實驗。燃燒工況實驗辦法燃燒工況實驗辦法按表16的規(guī)定。表16燃燒工況實驗辦法實驗項目實驗狀態(tài)、實驗辦法火焰?zhèn)鬟f實驗狀態(tài):對有燃氣量調(diào)節(jié)的灶具,僅在“最大”狀態(tài)下進行。實驗辦法:冷態(tài)點燃主燃燒器一處火孔后,統(tǒng)計火焰?zhèn)鞅槿炕鹂椎臅r間和目測有無爆燃現(xiàn)象。離焰實驗辦法:冷態(tài)點燃主燃燒器,15s后目測有三分之一以上火孔離焰,則鑒定為離焰。熄火實驗辦法:主燃燒器點燃15s后,目測每個火孔與否都有火焰?;鹧婢鶆蛐詫嶒炥k法:主燃燒器點燃20min,目測火焰與否清晰、均勻?;鼗饘嶒炥k法:主燃燒器點燃20min,目測火焰與否回火。燃燒噪聲實驗辦法:——點燃全部燃燒器,15min后,按圖5所示三點進行實驗;——使用聲級計,按A計權,快速檔進行測定,環(huán)境本體噪聲應不大于40dB或比灶具實測噪聲低10dB以上,否則按GB/T3768-1996中表2進行修正。熄火噪聲實驗辦法:——灶具運行15min后,快速關閉燃氣閥門,按圖5所示三點進行實驗;——使用聲級計,按A計權,快速檔進行測定,環(huán)境本體噪聲應不大于40dB或比灶具實測噪聲低10dB以上,否則按GB/T3768-1996中表2進行修正;——測定的最大噪聲值應加5dB作為熄火噪聲。干煙氣中一氧化碳濃度(理論空氣系數(shù)α=1,體積百分數(shù))實驗狀態(tài):按的規(guī)定。實驗辦法:——煙氣取樣器的形狀見圖6a)及安裝位置見圖6b);——測定室內(nèi)空氣(干燥狀態(tài))中二氧化碳濃度;——灶具點燃15min后,用煙氣取樣器取樣,測量煙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用式(5)計算煙氣中一氧化碳濃度。C1=C1a××100%……(5)式中:C1——干煙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理論空氣系數(shù)α=1,體積百分數(shù);Ca——干煙氣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測定值,體積百分數(shù);C2t——室內(nèi)空氣(干燥狀態(tài))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測定值,體積百分數(shù);C2a——干煙氣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測定值,體積百分數(shù);C2max——理論干煙氣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計算值),體積百分數(shù)。黑煙實驗辦法:從冷態(tài)點燃主燃燒器到火焰穩(wěn)定,用凈鍋或光亮的金屬板放在灶具上,目測是否有黑煙,在灶具運行20min后,再試一次。接觸黃焰實驗辦法:從冷態(tài)點燃主燃燒器開始,到15min期間內(nèi),目測有無黃焰,若有黃焰,測試在任意1min內(nèi),電極持續(xù)接觸黃焰在30s以上時,為接觸黃焰。小火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實驗辦法:——含有小火燃燒器的灶具,點燃小火燃燒器15min后,目測小火燃燒器有無熄火和回火現(xiàn)象;——燃氣閥開至最大,持續(xù)點燃主燃燒器,檢查小火燃燒器在主燃燒器點燃和熄火時,小火燃燒器與否有熄火和回火現(xiàn)象。使用超大型鍋時燃燒穩(wěn)定性實驗狀態(tài):使用比表17的實驗用鍋(下限鍋)直徑大4cm的鍋。實驗辦法:逐個點燃灶具的燃燒器,使燃氣閥全開,目視檢查與否有黑煙、燃燒與否穩(wěn)定??鞠溟T開閉時燃燒穩(wěn)定性主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實驗辦法:點燃小火燃燒器(長明火)及烤箱主燃燒器,并調(diào)節(jié)燃氣量使烤箱內(nèi)中心部位的溫度保持在(150±10)℃左右,用普通的操作速度開閉烤箱門5次,目視檢查燃燒與否穩(wěn)定。小火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實驗辦法:只點燃小火燃燒器,待燃燒穩(wěn)定后或5min后,用普通的操作速度開閉烤箱門5次,目視檢查燃燒與否穩(wěn)定??鞠淇販仄鞴ぷ鲿r燃燒穩(wěn)定性及火焰?zhèn)鬟f控溫器工作時不熄火的烤箱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實驗辦法:控溫器設定在約200℃的溫度位置上,將點火燃燒器及烤箱燃燒器點燃后,目視檢查控溫器工作狀態(tài)時,烤箱燃燒器有無熄火和回火現(xiàn)象。控溫器工作時熄火的烤箱燃燒器燃燒穩(wěn)定性:實驗辦法:控溫器設定在約200℃的溫度位置上,將點火燃燒器及烤箱燃燒器點燃后,目視檢查控溫器工作狀態(tài)時,火焰?zhèn)鬟f與否正常、有無爆燃現(xiàn)象。注:除燃氣灶以外的燃氣灶具,在確保煙氣取樣均勻的前提下,煙氣取樣裝置可根據(jù)具體狀況擬定。表17灶實驗用鍋和加熱水量實測熱負荷/kW鍋的尺寸/mm加熱水量/kg鍋直徑鍋壁厚度圓角半徑高度<140±1690160±100180±110200±125220±1402240±150260±1603280±1754300±1905320±2006340±2107360±2258溫升實驗溫升實驗見表18。表18溫升實驗實驗項目實驗條件、實驗狀態(tài)、實驗辦法普通溫升實驗條件:——使用0-1氣。——環(huán)境溫度為20℃±5℃?!褂媒涣麟娫吹脑罹甙搭~定電壓供電。實驗狀態(tài):——燃氣灶按規(guī)定的實驗狀態(tài)。——帶控溫器的烤箱,應將控溫器調(diào)至最高溫度的標示位置上?!粠Э販仄鞯目鞠洌瑧{(diào)節(jié)燃氣量,使烤箱中心部位,的溫度保持在230℃±10℃,若達不到230℃,應將燃氣閥調(diào)節(jié)到最大使用狀態(tài)。&n,bsp;——飯鍋為注入最大燜飯量的水位狀態(tài)?!娫铑^按圖7選用實驗鍋,并加水至鍋深的,,,,,,,,,,,,,,,,,,,,,三分之二位置?!姶旁铑^按圖8選用實驗鍋,并加水至鍋深的三分之二位置?!M合式灶具,根據(jù)各自的功效設定在實驗狀態(tài),同時使用全部燃燒器(涉及電熱灶頭),但帶烘烤器的灶燃燒器,以灶為實驗狀態(tài)。——兼用功效灶具(兼作烘烤器的燃氣灶,兼作燃氣,灶的飯鍋等),以各自的功效狀態(tài)運行?!獪厣龑嶒炑b置見圖9?!罹吲c測溫板的距離見圖10。實驗辦法:——點燃全部燃燒器?!獙⑷細庠?、烘烤器、飯鍋的燃燒器閥門開至最大,烤箱燃燒器閥門開至規(guī)定位置?!堪l(fā)熱單元按,正常使用條件工作?!獪y溫部位溫升恒定后(升溫時間最長不得超出1h),用熱電溫度計或熱電偶(預埋在木板內(nèi))測量并統(tǒng)計下列部位的溫升:·操作時手必須接觸的部位;·干電池外殼;·軟管接頭;·閥門外殼;·點火器外殼;·燃氣調(diào)壓器外殼;·開關、控溫器及限溫器的環(huán)境空間或包圍物;·內(nèi)部布線和外部布線,涉及電源軟線的橡膠或聚氯乙烯絕緣表面;·用作附加絕緣的軟線護套表面;·電容器外表面;·灶具側面、背面的木壁、灶具下面的木臺表面。使用超大型鍋溫升實驗條件:——使用0-1氣。——環(huán)境溫度為20℃±5℃。實驗狀態(tài):——燃氣灶坐上比表17的實驗用鍋(下限鍋)直徑大4cm的鍋,需用36cm以上的鍋時可用桶替代。——烘烤器及烤箱不點火?!娫畈粏??!獪厣龑嶒炑b置見圖9?!罹吲c測溫板的距離見圖10。實驗辦法:——點燃全部燃氣灶頭?!獙⑷細庠钊紵鏖y門開至最大。——測溫部位溫升恒定后(升溫時間最長不得超出1h),用熱電溫度計或熱電偶(預埋在木板內(nèi))測量并統(tǒng)計灶具側面、背面的木壁、灶具下面的木臺表面。線圈溫升實驗條件:——使用0-1氣?!h(huán)境溫度為20℃±5℃。實驗狀態(tài):——電灶頭按圖7選用實驗鍋,并加水至鍋深的三分之二位置。——電磁灶頭按圖8選用實驗鍋,并加水至鍋深的三分之二位置?!谡9ぷ鳡顟B(tài)下,電熱灶具以倍額定輸入功率工作?!谡9ぷ鳡顟B(tài)下,電動灶具以倍和倍額定電壓之間最不利電壓供電?!獙τ酗L量調(diào)節(jié)的灶具,應把風量調(diào)到最小。實驗辦法:點燃全部燃燒器,啟動電灶,保持沸騰。在灶具燃燒運行15min后來測試,實驗期間要持續(xù)監(jiān)視溫升,用電阻法測定,并用式(6)計算線圈溫升。Δt=(K+t1)-(t2-t1)……(6)式中:Δt——線圈溫升,單位為開爾文(K);R1——實驗開始時的電阻,單位為歐姆(Ω);R2——實驗結束時的電阻,單位為歐姆(Ω);K——常數(shù):對銅繞組,等于;對鋁繞組,等于225;t1——實驗開始時的室溫,單位為攝氏度(℃);t2——實驗結束時的室溫,單位為攝氏度(℃)。耐熱沖擊實驗耐熱沖擊實驗見表19。表19耐熱沖擊實驗實驗項目實驗條件、實驗狀態(tài)、實驗辦法烤箱門玻璃在普通溫升實驗后(烤箱內(nèi)溫度為230℃±10℃),立刻在原實驗狀態(tài)下用5℃的冷水5mL和10mL向玻璃中央澆注兩次,待玻璃的溫度到正常狀態(tài)時檢查有無破裂。鋼化玻璃灶面在常溫狀態(tài),用500g熔化的金屬錫(232℃)澆在玻璃灶面幾何中心點,20s后用20℃±5℃的冷水500mL澆注灶面幾何中心點,重復做5次后檢查有無破裂。耐重力沖擊實驗在常溫狀態(tài),用質量1800g、直徑φ120mm、底部圓角R10mm、表面光滑的圓鋼餅,從距安裝狀態(tài)的灶面幾何中心點正上方200mm處底部向下水平自由落下,重復做10次。安全裝置實驗</,DIV>安全裝置實驗見表20。表20安全裝置實驗實驗項目實驗條件、實驗狀態(tài)、實驗辦法熄火保護裝置開閥時間:——實驗條件:使用0-3氣;——實驗狀態(tài):正常使用狀態(tài);——實驗辦法:從點火操作算起,到熄火保護裝置處在開閥狀態(tài)時的時間。閉閥時間:——實驗條件:使用0-1氣;——實驗狀態(tài):正常使用狀態(tài);——實驗辦法:在主燃燒器點燃15min后,立刻強行熄火,統(tǒng)計從熄火到熄火保護裝置關閉的時間。飯鍋溫控裝置實驗條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最大稻米量狀態(tài)。實驗辦法:按圖11將水銀溫度計放在內(nèi)鍋底部中心直徑50mm范疇內(nèi),使溫度計與內(nèi)鍋底部保持接觸,在控制元件切斷主燃燒器5s內(nèi)讀取溫度計讀數(shù),同時關閉保溫燃燒器,然后加入約50mL,80℃~90℃的熱水,約10min后重新進行第二次實驗,重復測試三次,取溫度計的三次讀數(shù)平均值作為溫控裝置的閉閥溫度。油溫過熱控制裝置實驗條件:使用0-2氣。實驗辦法:按表17選用實驗鍋,注入色拉油,深10mm,點燃燃燒器,測定控制裝置動作時油的最高溫度。對可調(diào)節(jié)溫度的灶具,設定在最高溫度進行實驗。電點火裝置實驗實驗條件:使用0-1氣、0-3氣。實驗狀態(tài):——使用干電池的點火器應調(diào)節(jié)電源電壓為額定電壓的70%;——使用交流電源的點火器應調(diào)節(jié)電壓為額定電壓的90%。實驗辦法:——預先進行多次預備性點火?!看吸c火應在燃燒器靠近室溫時進行。</,DIV>——點火操作方式及點火速度,按點火器不同,規(guī)定以下:·單發(fā)式壓電點火器一回操作為一次,每次速度控制在~1s時間內(nèi);·回轉式點火器以轉動一回為一次,每次速度控制在~1s時間內(nèi);·使用交流電或直流電源的持續(xù)放電式或加熱絲式點火器,以在點火位置上停留2s為一次?!貜忘c火10次,檢測著火次數(shù)及有無爆燃現(xiàn)象。使用性能實驗使用性能實驗見表21。表21使用性能實驗實驗項目實驗條件、實驗狀態(tài)、實驗辦法熱效率實驗條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實驗用灶按圖4a)所示的辦法連接,測壓管按圖4b)加工,攪拌器按圖12加工,或其它可使水溫攪拌均勻的裝置;——用式(1)計算實測熱負荷,實驗用上限鍋和下限鍋及加熱水量按表17選用。實驗辦法:——點燃燃燒器,將燃氣供氣壓力調(diào)節(jié)到額定值;——燃燒穩(wěn)定后坐上鍋,水初溫應取室溫加5℃,水終溫應取水初溫加30℃。水溫由初始溫度前5℃時,開始攪拌,到初溫時開始計量燃氣消耗。在比初始溫度高25K時又開始攪拌,比初始溫度高30K時,關掉燃氣繼續(xù)攪拌,所達成的最高溫度作為最后溫度。由式(7)計算實測熱效率。η實=×××100……(7)式中:η實——實測熱效率,%;M——加熱水量,單位為公斤(kg);C——水的比熱,C=×10-3MJ/kg.℃:t1——水的初溫,單位為攝氏度(℃);t2——水的終溫,單位為攝氏度(℃);V耗——實測燃氣消耗量,單位為立方米(m3);Ql——0℃、kPa狀態(tài)下實驗氣低熱值,單位為兆焦耳每立方米(MJ/m3);Pm——實測燃氣流量計內(nèi)的燃氣相對靜壓力,單位為千帕(kPa);Pamb——實驗時的大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tg——測定時燃氣流量計內(nèi)的燃氣溫度,單位為攝氏度(℃);S——溫度為tg時的飽和水蒸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當使用干式流量計測量時,S值應乘以實驗燃氣的相對濕度進行修正)。同一條件下作兩次以上實驗,持續(xù)兩次熱效率的差在兩次平均值的5%下列時,取平均值為實測熱效率,否則應重新實驗,直到合格為止。實驗完上限鍋和下限鍋的實測熱效率后,用式(8)計算實驗灶頭的熱效率。η=η實,下+×(η實,上-η實,下)………………(8)式中:η——熱效率,%;η實,下——使用下限鍋時的實測熱效率,%;η實,上——使用上限鍋時的實測熱效率,%;q下——使用下限鍋實驗時的鍋底熱強度,單位為瓦每平方厘米(W/cm2);q上——使用上限鍋實驗時的鍋底熱強度,單位為瓦每平方厘米(W/cm2)。注:鍋底熱強度=實測熱負荷(W)/實驗用鍋在正投影面的面積(cm2)。烘烤器烘烤性能實驗條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正常使用狀態(tài)。實驗辦法:點燃燃燒器預熱3min后,將生魚片、肉等按闡明書的規(guī)定放入烘烤器并進行試驗,目測食品表面有無大面積焦痕,內(nèi)部有無夾生??鞠浜婵拘阅軐嶒灄l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正常使用狀態(tài)。實驗辦法:點燃燃燒器預熱3min后,將生魚片、肉等按闡明書的規(guī)定放入烤箱并進行實驗,目測食品表面有無大面積焦痕??鞠錅囟确植紝嶒灄l件:使用0-2氣。實驗辦法:把圖13所示的測溫板放入烤盤,置于烤箱內(nèi),測溫板中心應放到烤箱內(nèi)大致中心的部位,點燃燃燒器,并使測溫板的中心溫度保持在180℃±10℃,經(jīng)1h后,分別測出中心測溫點及其它6個測溫點的溫度,并計算中心測溫點溫度與其它6個測溫點的溫度差??鞠渖郎貢r間實驗條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烤箱內(nèi)不放入任何物品,將燃氣閥門開到最大使用狀態(tài)。帶有控溫器的烤箱,應置于控溫器最高溫度位置上。實驗辦法:當烤箱內(nèi)溫度與室溫相似時點燃燃燒器。點燃后,使用圖14所示的熱電偶,測量從點火到烤箱幾何中心點的溫度達成200℃時所需的時間,并按式(9)求出升溫時間。Tc=T×………………(9)式中:Tc——升溫時間(烤箱內(nèi)溫度從20℃上升到200℃所需時間),單位為分(min);T——實測時間,單位為分(min);t——室溫,單位為攝氏度(℃)??鞠渥罡邷囟葘嶒灄l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烤箱內(nèi)不放入任何物品,將燃氣閥門開到最大使用狀態(tài)。帶有控溫器的烤箱,應置于控溫器最高溫度位置上。實驗辦法:點燃燃燒器后,使用圖14所示的熱電偶,測量箱內(nèi)達成熱平衡時能夠達成的最高溫度??鞠淇販仄骶葘嶒灄l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烤箱內(nèi)不放入任何食品的加熱狀態(tài)。實驗辦法:帶有控溫器的烤箱,其控溫器上標示刻度為150℃、200℃及250℃的,則分別置于所標示的刻度位置上,點燃烤箱燃燒器,當控溫器工作20min后,使用圖14所示的熱電偶,測試出烤箱內(nèi)中心部位的溫度,計算與標示溫度之差。飯鍋性能實驗燜飯性能:——實驗條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分最大稻米量和最小稻米量兩種狀態(tài)實驗;——實驗辦法:·實驗用米在實驗前應浸泡一段時間,也可按產(chǎn)品使用闡明書規(guī)定的條件實驗;·按闡明書規(guī)定的辦法做飯,在自動熄火后第15min,檢查飯的質量;·對主燃燒器熄火后,能自動保溫的飯鍋,在保溫時檢查飯的質量。保溫性能:——含有保溫燃燒器的飯鍋:·實驗條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以最大稻米量實驗;·實驗辦法:在主燃燒器熄火后,在無風狀態(tài)下保溫1h,然后測定米飯中央部位的溫度和米飯質量?!娮颖仫堝仯骸嶒灄l件:使用0-2氣;·實驗狀態(tài):以最大稻米量實驗;·實驗辦法:在主燃燒器熄火后第15min時,接通保溫電源,在無風狀態(tài)下,保溫12h,然后實驗米飯的溫度和米飯的狀態(tài),溫度測點如圖11所示,取各點平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寵物消費市場細分需求解讀:寵物攝影與寵物形象設計創(chuàng)新報告
- 快消品包裝行業(yè)2025年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 2025年環(huán)境監(jiān)測智能化系統(tǒng)構建與數(shù)據(jù)質量評估報告
- 2025年嬰幼兒護理用品市場趨勢分析及領先品牌競爭策略報告
- 2025年VR虛擬現(xiàn)實產(chǎn)業(yè)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年零售行業(yè)私域流量運營場景化營銷策略報告
- 2025年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網(wǎng)絡安全態(tài)勢感知技術產(chǎn)業(yè)布局研究報告
- 物流公司合同審批流程優(yōu)化示例
- 電力行業(yè)分包合同管理與執(zhí)行計劃
- 2025年中國消化系統(tǒng)類市場專項調(diào)研研究報告
- 中國低空經(jīng)濟發(fā)展指數(shù)報告(2025版)
- 禁毒社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裝卸服務外包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防撞緩沖車標準
- 廉潔課件教學課件
- 幼兒園管理 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第二次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及答案(南京鹽城二模)
- 《公共資源交易法規(guī)概要》課件
- 2025年4月版安全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法律法規(guī)標準文件清單
- 2025年美容師初級技能水平測試卷:秋季美容院服務禮儀試題
- 2025甘肅省農(nóng)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生產(chǎn)技術人員14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