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藝師考試試題及答案(種植業(yè)卷)_第1頁
農(nóng)藝師考試試題及答案(種植業(yè)卷)_第2頁
農(nóng)藝師考試試題及答案(種植業(yè)卷)_第3頁
農(nóng)藝師考試試題及答案(種植業(yè)卷)_第4頁
農(nóng)藝師考試試題及答案(種植業(yè)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nóng)藝師考試試題及答案(種植業(yè)卷)種植業(yè)卷.第一篇作物育種第一章作物育種基礎一、單選C1、種子水分測定的主要方法有()、電子儀器法、蒸餾法。A、發(fā)芽法B、清選C、烘干法D、生理生化法C2、下列作物哪一個是糧油兼用型作物?()A.水稻B.小麥C.大豆D.高粱A3、減數(shù)分裂真正進行減數(shù)為第(A)次分裂A、1B、2C、3D、4D4、DNA主要存在于()A、細胞質B、細胞壁C、細胞膜D、細胞核B5、成熟的花粉是種子植物的:()A、雌配子體B、雄配子體C、雌、雄配子體A6、種子扦樣的目的是從種子堆中扦取適量有()的供檢樣品A、代表性B、準確性C、隨機性D、多樣性C7、國際種子規(guī)程規(guī)定的種子發(fā)芽標準為()A、胚根、胚芽露出種皮B、胚根伸長約為胚芽1/2C、種子萌發(fā)長成正常幼苗D、胚芽伸長約為胚根的1/2C8、重慶地區(qū)水稻種子的安全水分是()A、9%B、12%C、13%D、14B9、在1995年頌布的種子凈度分析標準中,明顯不含真種子的種子單位是()A、凈種子B、雜質C、其它植物種子B10、把某些物質包裹在種子表面增大種子體積的種子處理過程叫()A、種子包衣B、種子丸化C、種子檢驗B11、種子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所能保持生命力的期限,稱為()A、種子生活力B、種子壽命C、種子活力A12、在種子檢驗中,本品種的種子數(shù)(或株、穗數(shù))占供檢本作物(種)的樣品數(shù)的百分比稱()A、品種純度B、品種凈度C、健康度C13、種子病害檢驗時采用的培養(yǎng)檢驗方法有()、吸脹種子檢驗和洗滌檢驗三種方法。A、剖粒檢驗B、染色檢驗C、肉眼檢驗D、拌藥處理B14、種子是否完成()是能否作種用(播種)的必需條件A、形態(tài)成熟B、生理成熟C、后熟D、以上答案都不正確A15、種子植物從開花受精到種子完全成熟所需時間,因作物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一般禾谷類作物約需()天A、30—50B、30—70C、40—60D、20—50C16、一般農(nóng)作物種子的千粒重在()克之間A、10—30B、20—30C、20—50D、30—60D17、種子中水分存在的狀態(tài)有自由水和()A、臨界水B、安全水C、平衡水D、束縛水D18、種子中貯藏的糖類一般占種子干重的()A、2—3%B、8—12%C、60—70%D、25—70%B19、有生命力的種子在適宜的發(fā)芽條件下不能萌發(fā)的現(xiàn)象叫()A、種子敗育B、種子休眠C、種子死亡D、種子腐爛A20、種子劣變的發(fā)生反映種子的()A、活力下降B、霉變C、死亡D、休眠B21、一批種子從收獲到發(fā)芽率降低到50%時所經(jīng)歷的天數(shù)叫()A、種子發(fā)芽力B、種子壽命C、種子生活力D、發(fā)芽率C22、水稻種子發(fā)芽的最適溫度是()A、8—14℃B、38—42℃C、30—35℃D、42℃以上A23、水稻溫湯浸種一般中40-45度的水中浸泡()分鐘,可殺死稻瘟菌A、5B、10C、20D、60B24、種子的胚芽和胚根伸長而突破外穎時,叫()A、發(fā)芽B、露白C、膨脹D、吸水A25、我國種子分級的指標體系為()A、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率B、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率、其它植物種子數(shù)C、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率、健康D、純度、凈度,水分、發(fā)芽率、健康度、其它植物種子數(shù)A26、貯藏時間在()年以上的種子稱為陳種子A、1B、2C、3D、4B27、玉米生長發(fā)育的有效溫度高于()攝氏度A、5攝氏度B、10攝氏度C、15攝氏度D、20攝氏度A28、種子健康檢驗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種子()和蟲害進行檢驗。A、病害B、雜質C、鼠害A29、植物學上的種子是由()發(fā)育而成的繁殖器官()A、胚珠B、子房壁C、胚乳D、營養(yǎng)器官B30、種子在移動時,各個組成部分受到外界環(huán)境條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綜合作用而發(fā)生重新分配的現(xiàn)象稱為()A、種子的散落性B、種子自動分級C、種子分批二、多選ABC*1、病原物及種子的結合方式有()。A、種子粘附B、種子感染C、種子伴隨性感染D、直接檢查AC2、下列作物種子屬于植物學上的真種子的有()。A、大豆B、蘋果C、油菜D、水稻E、桃ABCD*3、影響種子干燥的外部因素有()。A、干燥介質的溫度B、干燥介質及種子的接觸情況C、氣流的相對濕度D、氣流速度ACD4、影響種子安全貯藏的生物因素有()。A、種子微生物B、種子濕度C、倉貯害蟲D、鼠類ACD5、種子凈度分析時,將樣品分為()幾種成分。A、凈種子B、雜草C、雜質D、種子其它植物種子ABCD*6、目前我國用于種子生活力測定的方法有()。A、生物化學法B、熒光分析法C、組織化學法D、軟X射線法ACD7、水稻種子純度田間種植鑒定的主要時期是()。A、苗期B、生長全過程C、抽穗期D、蠟熟期AC8、種子發(fā)芽力一般是以()來表示的。A、發(fā)芽率B、生活力C、發(fā)芽勢D、成熟度ACD9、種子中的主要貯藏物質有()A、糖類B、酶類C、蛋白質D、脂類BCE*10、玉米種子的貯藏特性為()。A、吸濕散濕性強B、貯藏穩(wěn)定性差C、易受凍D、成熟度不均勻E、加工易受損AD11、種子工作中對種子質量的評定,包括對種子的()進行評定。A、品種品質B、加工品質C、化學品質D、播種品質ABD*12、種子凈度分析標準中,下列表述屬于雜質的有()。A、種皮完全破裂的豆科、十字花科種子B、脫下的不育小花C、大于原來種子大小一半的破損種子單位D、內(nèi)外稃。BCD13、在種子蟲害檢驗時,對潛伏感染害蟲的種子可用()檢驗方法。A、肉眼檢驗B、剖粒檢驗C、染色檢驗D、比重檢驗ACD14、在種子堆中取樣時,影響樣品代表性的主要因素有()A、扦樣員的素質B、種子活力C、種子自動分級D、種子貯藏期間倉內(nèi)溫濕度BCD*15、品種純度田間檢驗的步驟是()。A、稱重B、取樣C、檢驗D、簽證ABCD16、種子干燥的基本方法有()。A、自然干燥B、機械通風干燥C、加熱干燥D、干燥劑干燥ACD17、種子包裝應考慮的因素是()。A、包裝單位的重量B、包裝時間C、包裝材料的保護性能D、包裝費用ABC*18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有()等。A、生長素B、赤霉素C、細胞分裂素D、B9ACD19、影響種子化學成分的內(nèi)部因素是()。A、種子遺傳性B、種子結構C、成熟度D、飽滿度ABCD20、種子處理的目的是()A、防治種子和土壤中病菌、害蟲B、方便播種C、刺激萌發(fā)和苗期生長D、促進根際有益微生物的生長CD21、種子檢驗的內(nèi)容應包括()A、種子比重B、種子千粒重C、品種品質D、播種品質AACD*22、國家種子標準規(guī)定,一級雜交水稻良種的純度為(),凈度為(),發(fā)芽率為(),水分為()。A、98%B、99%C、80%D、13%AB23、品種純度的室內(nèi)檢驗分為()等幾大類方法。A、形態(tài)鑒定B、化學物理鑒定C、電泳鑒定D、電導率測定AD24、種子在倉庫中堆放的形式可分為()兩種。A、袋裝堆放B、實垛法堆放C、通風垛堆放D、散裝堆放AD25、下列屬于甘藍型油菜的有()。A、勝利2號B、雅安早C、雅安黃油菜D、渝油18ABCD26、播種前種子處理的方法有()。A曬種B浸種C催芽D種子消毒AD27、水稻種子散裝貯藏適于()A、大量貯藏;B、少量貯藏;C、品種多;D、長期貯藏;E、短期貯藏BCE28、水稻種子袋裝貯藏適于()A、大量貯藏;B、少量貯藏;C、品種多;D、長期貯藏;E、短期貯藏ABCDE29、種子檢驗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A、把關作用。B、預防作用。C、監(jiān)督作用。D、報告作用。E、調(diào)解種子糾紛的重要依據(jù)。ABCD30、種子樣品的組成包括():A、自交系品種;B、雜交種品種;C、群體品種;D、無性系品種ABCD31、種子扦樣的原則包括()A、種子批的均勻度;B、扦樣點的均勻分布;C、各個扦樣點扦出的種子數(shù)量應基本相等;D、合格扦樣員扦樣ABCDE32、水稻種子貯藏技術要點()A、清理曬場,防止混雜;B、掌握曝曬種溫;C、嚴格控制入庫水分;D、預防種子結露和發(fā)芽;E、治蟲防霉ABC33、種子貯藏技術要點()A、種子水分;B、采用密閉貯藏;C、熱進倉殺蟲;D、適時通風三、判斷題×1、種子健康檢驗就是對種子的病害進行檢驗?!?2、品種純度田間檢驗時,只鑒定主要性狀,其它性狀就不需鑒定了?!?、小麥種子屬于植物學上的真種子?!?4、角質胚乳在種子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是禾谷類種子食用品質的重要指標×5、種子干燥的機理是種子內(nèi)部的水分直接擴散到空氣中去?!?、小麥安全貯藏的種子含水量應控制在12%以下,種溫不應超過25℃√*7、同一來源、同一品種,但收獲季節(jié)不同的種子應劃成兩個種子批分別扦樣×8、種子發(fā)芽試驗的樣品應從未進行凈度分析的試驗樣品中隨機數(shù)取?!?、品種純度只能由室內(nèi)進行檢驗。×10、種子水分測定的烘干法比電子儀器測定法的準確性差。×*11、包衣種子的種衣劑要求插種后能很快釋放藥效,以促進幼苗生長?!?2、種子在倉庫貯藏期間要一直將倉庫密閉,避免倉外的空氣進入?!?3、在種子定級時,只要種子純度達到某個等級的要求,便可定為該等級。×*14、雜交制種時,田間混雜有其它品種的植株可增加母本授粉的機會,故不必進行去雜。×15、種子丸化以后,不會改變種子的大小。×16、為了加快種子的干燥速度,可將種子單粒攤擺在水泥地上進行強烈的陽光照射?!?7、種子清選就是將種子在水中進行清洗?!?8、發(fā)芽率就是種子的生活力?!?9、種子加工和處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種子質量,方便播種,減少用種量,增加產(chǎn)量。×*20、我國現(xiàn)在采用的種子質量分級體系及國際上的分級體系不同。×21、種子凈度分析時,凡是破損的種子都應劃為雜質?!?2、評價種子活力高低時,最好以同作物或同品種高活力種子作為對照。第二章糧油作物育種BA1、()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糧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積和總產(chǎn)僅次于()A、小麥;B、水稻;C、玉米;D、甘薯ABC2、水稻的產(chǎn)量構成要因素主要有()A、穗數(shù)B、粒數(shù)C、粒重D、以上答案都不正確ABCD3、稻米品質具體包括:()A、碾米品質;B、外觀品質;C、蒸煮食用品質;D、營養(yǎng)品質BC4、水稻的最重要的兩大病害是指()A、紋枯病;B、稻瘟??;C、白葉枯??;D、黃矮病AB5、普通栽培稻分()2個亞種A、秈稻;B、粳稻;C、粘稻;D、糯稻ECAB6、普通栽培稻為(),染色體組為()組,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或性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A、24;B、12;C、AA;D、Aa;E、二倍體;F、單倍體BC7、水稻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依恢保特性不同可分為()A、BT型;B、野敗型;C、紅蓮型;D、染敗型ABCD8、選育()的水稻品種,是我國長期的總體目標A、高產(chǎn);B、優(yōu)質;C、多抗;D、適應性強ABCD9、水稻主要性狀的遺傳內(nèi)容包括:()A、產(chǎn)量性狀;B、株型性狀;C、抗病蟲性狀;D、品質性狀ABD10、水稻株高分()三種類型A、矮桿;B、半矮桿;C、半高桿;D、高桿ABC11、水稻品種間雜交育種的主要特點()A、不存在生殖隔離;B、性狀穩(wěn)定較快;C、較易累加多種優(yōu)良基因;D、結實率不易穩(wěn)定ABCDE12、水稻選配親本的原則:()A、雙親應具有較多的優(yōu)點,較少的缺點,親本之間優(yōu)缺點互補B、親本中有一個適應當?shù)貤l件的推廣良種C、親本之一的目標性狀應有足夠的強度D、選用生態(tài)類型或親緣關系或地理位置相差較大的品種組配親本AC13、水稻有較高遺傳率的是()A、出穗期、株高、穗長;B、分蘗數(shù)、每穗粒數(shù);C、粒形、粒重;D、結實率和產(chǎn)量本身BGA14、抗病蟲性多由()控制,適于從()起,在人工接種或自然誘發(fā)情況下,采用()選擇。A、系譜法;B、單基因;C、多基因;D、F1;E、混合法;G、F2;ABD15、產(chǎn)生雜種稻的途徑()A、核質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B、光(溫)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C、質核雜種;D、化學殺雄劑的應用BD16、水稻不育的兩種類型分別是()A、孢子體雌性不育;B、孢子體雄性不育;C、配子體雌性不育;D、配子體雄性不育D17、秈稻育性恢復性狀由()恢復基因控制。A、1個;B、1對;C、3個;D、2對B18、粳稻育性恢復性狀由()恢復基因控制。A、1個;B、1對;C、3個;D、2對CD19、農(nóng)墾58S育性轉換特點:()A、日長12小時不育;B、日長短于10小時可育;C、日長14小時不育;D、日長短于12小時可育ABCD20、農(nóng)墾58S轉育的核不育系分為:()A、光敏不育系;B、光溫敏不育系;C、溫光敏不育系;D、溫敏不育系BC21、化學殺雄劑的基本要求:()A、不傷雄蕊;B、不傷雌蕊;C、不影響正常開花;D、不影響正常結果ABD22、優(yōu)良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必須具備的條件:()A、雄性不育性穩(wěn)定;B、可恢性好;C、良好的配合力;D、良好的花器和開花習性BCD23、水稻保持系必須具備的條件:()A、植株略高于不育系;B、一定的豐產(chǎn)性和良好的配合力;C、花藥發(fā)達花粉量大;D、具有一定的抗性和較好的稻米品質;ABCD24、下列屬于水稻不育系的有:()A、BT型;B、野敗型;C、紅蓮型;D、岡型不育和D型不育BD25、下列屬水稻孢子體不育的有()A、BT型;B、野敗型;C、紅蓮型;D、岡型不育和D型不育AC26、下列屬水稻配子體不育的有()A、BT型;B、野敗型;C、紅蓮型;D、岡型不育和D型不育ABC27、水稻按不育花粉的形態(tài)分類:()A、典敗型;B、圓敗型;C、染敗型;D、野敗型AB28、水稻不育系按遺傳特點分類()A、孢子體不育;B、配子體不育;C、孢子體雄性不育;D、配子體雄性不育ABCD29、水稻優(yōu)良的恢復系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A、恢復性強而穩(wěn)定;B、配合力高,不但超親而且超過對照品種C、具有較好的農(nóng)藝性狀和抗性;D、植株略高于不育系,花藥發(fā)達花粉量多ABCD30、水稻雜種組織選配時應考慮的因素:()A、雙親的親緣關系;B、地理來源和生態(tài)類型的差異;C、雙親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D、雙親的豐產(chǎn)性、抗性和稻米品質ABCDE31、雜種稻的育種程序包括:()A、品種資源、品種鑒定;B、本合力測定(優(yōu)勢、抗性等)C、新組合比較;D、區(qū)域試驗、生產(chǎn)試驗;E、繁殖制種推廣ABC32、影響花藥培養(yǎng)成植株的因素()A、代試材料的基因型,粳稻比秈稻易獲得花粉植株;B、花粉發(fā)育時期,單核期花粉有利于誘導C、培養(yǎng)條件,脫分化需要黑暗,再分化需要光照;D、產(chǎn)生花粉植株的程序較繁,需要較多的人物力消耗ABCD33、花藥培養(yǎng)在水稻品種改良上的應用包括()A、提高獲得純合材料的效率;B、提高選擇效率;C、結合誘變處理提高誘變效果;D、推廣品種通過花藥培養(yǎng)可達到提純選優(yōu)的作用ABCD34、花藥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A、還沒有適合各種不同基因型的培養(yǎng)基;B、綠苗分化率還不夠高;C、分化綠茵的時間拖延過長,延誤種植季節(jié);D、產(chǎn)生花粉植株的程序較繁,需要較多的人物力消耗ACD35、三系七圃法是指:()A、單株選擇、分系比較、混系繁殖;B、不育系設株行、株系、原種三個圃C、單株選擇、混系比較、分系繁殖;D、保持系、恢復系各設株行、株系二個圃BA36、雜交秈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雄性不育質源是()型細胞質,雜交粳稻中應用最多的是()型細胞質。A、BT型;B、野敗型;C、紅蓮型;D、岡型不育和D型不育CDAB37、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在長日照條件下表現(xiàn)(),可用于();在短日照條件下表現(xiàn)(),可用于()。A、可育;B、繁殖不育系;C、不育;D、生產(chǎn)雜種BADC38、BT型不育系花粉敗育發(fā)生于()野敗型不育系花粉敗育發(fā)生于()岡型和D型不育系花粉敗育發(fā)生于()紅蓮型不育系花粉敗育發(fā)生于()A、小孢子單核期;B、三核期;C、花粉雙核期;D、單核期AB39、在小麥矮稈育種上,最廣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A、赤小麥;B、達摩小麥;C、強筋小麥;D、硬冬白小麥AC40、在小麥矮化育種上,最廣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麥,其具有矮稈基因();另外一個是達摩小麥,其具有矮稈基因()。A、Rht8、Rht9;B、R1;C、Rht1、Rht2;D、R3ABC41、小麥的單位面積產(chǎn)量有()構成,所謂產(chǎn)量構成三要素A、單位面積穗數(shù);B、每穗粒數(shù);C、每粒重量;D、以上答案都不對ABC42、小麥的單位面積產(chǎn)量的提高決定于其構成因素()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A、單位面積穗數(shù);B、每穗粒數(shù);C、每粒重量;D、以上答案都不對BDCE43、一般而言,我國冬麥區(qū)自北向南品種的單位面積穗數(shù)逐漸(),南方多為()品種,北方多為()品種。在小麥產(chǎn)量構成因素中()最低A、增加;B、減少;C、多穗型;D、大穗型;E、單株穗數(shù)的遺傳力;F、單株粒重的遺傳力BD44、小麥每穗粒數(shù)是由()構成。A、每穗大穗數(shù);B、每穗小穗數(shù);C、每小穗粒重;D、每小穗花數(shù)B45、在小麥產(chǎn)量構成因素中,增加()是最重要而可靠的指標A、每穗粒重;B、每穗粒數(shù);C、以上答案都正確BCD46、小麥對干旱的抗性有()三種類型A、抗旱;B、避旱;C、免旱;D、耐旱B47、小麥主要通過早熟和發(fā)育的適應性而表現(xiàn)為()。A、抗旱性;B、避旱性;C、免旱性;D、耐旱性AD48、加速繁殖小麥種子有()兩種技術途徑A、稀播高倍繁殖;B、密播低倍繁殖;C、本地繁殖;D、異地繁殖B49、小麥的食品加工品質主要取決于面粉中()的質和量A、蛋白質和淀粉;B、蛋白質和面筋;C、淀粉和含糖量ABC50、我國在目前乃至今后一個較長時期內(nèi),玉米育種的總體目標是:()以充分發(fā)揮玉米在食用、飼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點,為國內(nèi)外市場提供新型營養(yǎng)食品。A、提高產(chǎn)量;B、改進籽粒品質;C、增強抗性;D、增強豐產(chǎn)性51、我國在目前乃至今后一個較長時期內(nèi),高產(chǎn)、優(yōu)質、多抗普通玉米育種的總體目標是:()ABCDA、比現(xiàn)有品種增產(chǎn)10%以上或產(chǎn)量相當,但具有特殊的優(yōu)良性狀;B、穩(wěn)定性好;C、高抗或抗當?shù)刂饕∠x害;D、DNA檢測達標。ABCD52、我國高賴氨酸玉米的育種目標是:()A、籽粒中賴氨酸含量不低于0.4%;B、產(chǎn)量可略低于普通玉米推廣雜交種;C、不發(fā)生穗腐或粒腐病,抗大、小斑?。籇、胚乳最好為硬質型。ABC53、我國高油玉米的育種目標是:()A、籽粒中含油量不低于7%;B、產(chǎn)量不低于普通推廣種5%;C、抗病性同普通玉米;D、胚乳為粉質型A54、甜玉米及糯玉米雜交,其雜種F1代表為()A、普通玉米;B、高賴氨酸玉米;C、高油玉米CB55、玉米果皮顏色性狀的遺傳主要受()所控制,果皮屬于母體組織,故果皮色澤決定于()A、父本基因型;B、母體基因型;C、P和p基因及Bp和bp基因;D、Y基因及y基因C56、玉米胚乳淀粉層顏色性狀的遺傳主要受()所控制,胚乳色澤有花粉直感現(xiàn)象。A、su1基因或su2基因;B、P和p基因及Bp和bp基因;C、Y基因及y基因;D、sh2、sh2基因AD57、目前育種工作中所選育普通甜玉米主要是由()基因所控制的,超甜玉米主要是由()基因所控制的。A、su1基因或su2基因;B、P和p基因及Bp和bp基因;C、Y基因及y基因;D、sh2基、sh2基因B58、栽培玉米種的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是()A、10;B、20;C、24;D、12ABCD59、優(yōu)良的玉米自交系必須具備下列條件:()A、農(nóng)藝性狀好;B、配合力高;C、產(chǎn)量高;D、純度高ABCD60、選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A、地方品種;B、各種類型的雜交種;C、綜合品種;D、經(jīng)輪回選擇的改良群體BC61、選育玉米自交系是一個()并結合()的過程。A、自花授粉;B、套袋自交;C、嚴格選擇;D、仔細選擇A62、在玉米自交系的選育過程中,對進行配合力測定時,早代測定通常是測定選系的(),A、一般配合力;B、特殊配合力;C、親密度B63、在玉米自交系的選育過程中,對進行配合力測定時,中晚代通常是測定()A、一般配合力;B、特殊配合力;C、親密度AB64、組配玉米單交種的主要方法有:()A、優(yōu)良自交系輪交組配單交種;B、用“骨干系”及優(yōu)良自交系配制單交種C、優(yōu)良異交系輪交組配單交種;B、用“骨干系”及優(yōu)良異交系配制單交種BCD65、玉米雄性不育細胞質可分為()A、B群;B、T群;C、S群;D、C群。BC66、玉米T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受到()基因的控制,恢復基因是(),這些基因表現(xiàn)為顯性互補作用。A、1對;B、2對;C、Rf1和Rf2;D、Rf3;E、Rf4和Rf5A67、T群雄性不育屬于()。A、孢子體型不育;B、配子體型不育AD68、玉米S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受到()基因的控制,恢復基因為()A、1對;B、2對;C、Rf1和Rf2;D、Rf3;E、Rf4和Rf5B69、S群雄性不育屬于()S群雄性不育類型雄性不育。A、孢子體型;B、配子體型B70、玉米S群雄性不育系對玉米小斑病菌T生理小種表現(xiàn)為()A、轉化感染;B、不轉化感染BE71、玉米C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受到()基因的控制,恢復基因是()A、1對;B、2對;C、Rf1和Rf2;D、Rf3;E、Rf4和Rf5A72、C群雄性不育屬于()。A、孢子體型不育;B、配子體型不育BA73、玉米T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基因表現(xiàn)為()作用,C群雄性不育系的恢復基因表現(xiàn)為()作用A、重疊;B、顯性互補;C、隱性互補;D、分離ABC74、栽培油菜品種類型包括()A、白菜型油菜;B、芥菜型油菜;C、甘藍型油菜;D、薺菜型油菜AC75、油菜的雜交育種包括()A、品種間雜交;B、品種間亞種雜交;C、種間雜交;ABCD76、油菜質核互作雄性不育細胞質的主要類型()A、nap;B、Ogu;C、波里馬;D、陜2A。ABCD77、芥酸含量的改良方法包括()A、混合群體育種法;B、優(yōu)系育種法;C、多代回交育種法;D、綜合雜交育種法AD78、構成油菜產(chǎn)量因素是多方面的,對產(chǎn)量起決定作用的性狀是分支數(shù),隨著分支數(shù)的增多,有效()和有效()都相應增加A、花序數(shù)B、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