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習:文言文閱讀 試題匯編(含答案解析、譯文)_第1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習:文言文閱讀 試題匯編(含答案解析、譯文)_第2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習:文言文閱讀 試題匯編(含答案解析、譯文)_第3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習:文言文閱讀 試題匯編(含答案解析、譯文)_第4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習:文言文閱讀 試題匯編(含答案解析、譯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習:文言文閱讀題試題分類匯編

一、課內閱讀

1.(2022春?廣東廣州?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3風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垠,為嶼,為崛,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潭中魚可百許頭三軍可奪帥也

B.心樂之好之者不如用之者

C.全石多為底以其境過清

D.凄神搴骨林翠澗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來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充滿了

懸念和探奇的情趣。

B.作者善于捕捉和表現(xiàn)景物的特征,竹樹環(huán)合的小潭、參差披拂的樹蔓、空游無依的魚兒、斗折蛇行的

小溪等,繪就成一幅幅美妙圖畫。

C.作者善用凝練語言,僅"垠’“'嶼”"嵋”“巖”就寫出近岸卷石形態(tài)各異的特點,僅“過清”就體現(xiàn)出環(huán)境的清

新和心緒的煩躁。

D.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山水游記,作者柳宗元把地處幽僻的小石潭作為描寫的對象,是借荒遠之景,

含蓄地暗寓貶謫之怨、抑郁之情。

二、課外閱讀

(2022春?廣東肇慶?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

宗元少精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致,一時輩行推仰。第進士、博學宏辭科,授校書郎,調藍田尉。貞元

十九年,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善王叔文、韋執(zhí)誼,二人者奇其才。及得政,引內禁近,與計事,擢②禮部員

外郎,欲大進用。俄而叔文敗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既竄斥③,地又荒瘍④,因自放山澤間,其理

厄感郁⑤,一寓諸文。仿《離騷》數十篇,讀者威悲惻。

柳人以男女質錢⑥,過期不贖,則沒為奴婢。宗元設方計,悉贖歸之。尤貧者,令書庸⑦,視直⑧足相當,

還其質。已沒者,出己錢助贖……世號"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選自《新唐書?柳宗元傳》有刪改)

[注]①精敏:聰明機警。②擢(ZhU6):提拔,選拔。③竄斥:遭貶逐。④厲:瘟疫。⑤理(yin)厄感

郁:有志難申,遭遇困境,內懷抑郁。⑥質錢:抵押去借錢。⑦書庸:寫雇傭的文書。⑧直:同“值”價值。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阜偉精致(卓絕)B.二人者,其才(怪異)

C.一寄諸文(寄托)D.券贖歸之(都)

3.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俄而叔文敗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

4.結合選文,簡要分析柳宗元是個怎樣的人。

三、對比閱讀

(2022春?廣東韶關?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

然開朗。土地平曠,屋合/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大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耳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

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軍診魏晉。此

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

道也?!?/p>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5.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屋舍儼然()(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履()

第2頁共49頁

(3)縣答之()(4)不診魏晉()

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乙]

明日,宿旦子岡。甫行數里,見四野禾油油,冬,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善江北之俗,婦女亦耕田力

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情不事生產者,其俗洵美矣。偶令騎步行,過一農家,其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

井且浣衣;門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鳴吠。舍顧而慕之,以為此一家之中,有萬物得

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

(選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記》)

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遹江北之俗/章大蘇泛赤壁云B.見四野禾油油您/怡然不動

C.偶畬騎步行/便畬船從口入D.余顧而慕之/以殘年余力

8.請用“產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門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鳴吠

9.[甲][乙]兩段所展示的生活圖景都有什么共同之處?

10.千百年來,"桃花源'’己成為中華文化中理想生活的代名詞,人類從未放棄做那個“問津者”,請結合[甲]

[乙]選段所展示的生活圖景,簡單描繪一下你心中的“桃花源

(2022春?廣東深圳?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文言文選文,完成問題。

【甲】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里。?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稥J“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雖有嘉肴》)

【乙】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①面;食

不給,啖粥而讀。陟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

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日:“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選自《宋名臣言行錄》)

【注】①沃:洗。

H.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教然后知?。?)即仕

12.下列表述不巧砸的一項是()

A.甲文選自《禮記?學記》,《禮記》是西漢經學家戴圣編纂的一部儒家經典論著。

B.甲文開頭以類比的方法切入話題,結尾引用《兌命》中的話印證觀點,說理嚴密。

C.甲乙兩文都主要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說理層層深入,邏輯嚴密,語言精煉。

D.乙文主人公范仲淹被貶但仍勤奮自勉,刻苦磨礪自己,可見他對生活的樂觀豁達。

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14.甲、乙兩文都談到學習,分別給你什么樣的啟示?

(2022春?廣東汕頭?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3風環(huán),心手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

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垠,為嶼,為崛,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丁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電苦。似與

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涉,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15.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心,之(2)潭中魚可百許頭(3)往來事留(4)以其境過漕

1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乙】

①苧龍井山數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溪發(fā)源于楊梅塢。余之溯溪,則自龍井始。溪流道

萬山中,山不峭而塹,踵趾錯互,蒼碧莫辨途徑。芍溪取道,東瞥西匿,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

號皆日澗。澗以十八,數倍于九也。

②余遇澗即止。過澗之水,必有大石亙其流,水石沖激,蒲藻交舞。溪身廣四五尺,淺者沮海、由草中

行,其稍深者,雖浮蓄②猶見沙石。

第4頁共49頁

③其山多茶樹,多楓葉,多松。過小石橋,.理安寺路,石尤詭異。春綠⑨始解,攢動巖頂,如老人晞發(fā)。

怪石折疊,隱起山腹,若櫥若幾若函書狀。即林表望之瀚然⑤帶云氣杜鵑作花點綴山路。巖日翳吐④,出

山已亭午矣。

(節(jié)選自《晚清文選》,有刪改)

【注】①沮(ji?)?∏(rd):低濕。②淳(Hng)蓄:停留積聚,儲存積聚。③春笄(tue)始解:春天的筍

殼開始脫落?④巖日翳吐:太陽一時被巖石遮蔽,一時又露出來。⑤漪然:云氣騰涌、煙霧彌漫貌。

1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迎龍井山數里/人恒迎,然后能改B.涉奧取道/酒溯阻絕

C.向理安寺路/便扶回路D.若櫥若幾若函書狀/皆若空游無所依

18.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即林表望之瀚然帶云氣杜鵑作花點綴山路。

19.請根據【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1)兩選文都是游記,都對周圍的石頭進行描寫,都描寫了石頭的什么特點?

(2)簡析兩選文寫“水''手法方面的異同。

20.(2022春?廣東佛山?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裝人之手,駢死于槽

析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住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

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零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承之,目:“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

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一食孽盡粟一石

②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年之不以其道

④執(zhí)策而順之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乙]

秦穆公謂伯樂日:“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

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勺共擔^薪菜②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

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使人往取之,牡

而驪④。報穆公,穆公不說,召伯樂平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北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伯樂喟然太息日:”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

在其內而忘其外。?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p>

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選自《列子》,有刪改)

注:①姓:指代家族,此處指子孫。②擔耀薪菜:即擔柴挑菜,指干粗活。③牝:雌性鳥獸,下文的“牡”

是指雄性鳥獸。④驪:純黑色的馬。

(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可告以良馬/潭中魚可百許頭

B.臣有所與共擔^薪菜者/選賢與能

C.召伯樂呵謂之日/化也為鳥

D.見其所見/才美不外?

(4)請用7”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5)請根據[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①兩文提到伯樂的用意有何不同?

②[乙]文中,伯樂評價九方皋比千里馬還要寶貴,請分析其原因。

(2022春?廣東江門?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瑕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歲清冽。全石

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般,為嶼,為崛,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游,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遂。以其境過潰,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選自《小石潭記》)

第6頁共49頁

2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水方清冽()(2)日光下季()

(3)悄愴幽蓬()(4)以其境過道()

2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

三游烏龍?zhí)队?/p>

【明】譚元春

岡合陂陀咒木杪②之水墜于潭。清涼③一帶,坐灌④其后,與潭邊人家檐溜溝勺入浚⑤潭中,冬夏一深。

閣去潭雖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無所不之,反若往水軒。潭以北,蓮葉未敗,方作秋香氣。又愛隔

岸林木,有朱垣點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⑥,忽復得路,登登至岡。岡外野疇方塘,遠湖近圃。宋

子指謂予日:“此中深可住。若岡下結廬辟一上山徑瓶⑦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綠,天下升平,老此無憾矣!”

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

(選自《譚友夏合集》,有刪改)

【注釋】陂陀:傾斜。②木杪(mi&o):樹梢。③清涼:清涼山。④坐灌:坐落。⑤浚:深。⑥蒙翳:此

指草木覆蓋。⑦(fδ)低頭,同“俯”。

2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O

A.冬夏「深/通計:舟B.筏行潭無所不之/其翼若垂天之云

C.忽復得路/既出,隼其船D.已而茅子車/雖有至道

2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若岡下結廬辟一上山徑^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綠

25.請根據【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1)兩篇游記的寫景方法有什么共同點?

(2)兩篇游記都寫到潭中觀景的感情,兩者有什么不同?

(2022春.廣東湛江?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從小丘F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璃環(huán),心中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

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垠,為嶼,為崛,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

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26.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從小丘四行百二十步()(2)心樂之()

(3)潭中魚可百許頭()(4)4折蛇行()

27.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2)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乙】

浪游記快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近?山見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園臨流建石閣五

椽②,對面石壁有“觀魚躍”三字,水深不測,相傳有巨鱗潛伏,余投餌試之,僅見不盈尺者出而唉食?焉。

閣后有道通旱園,拳石亂矗,有橫闊如掌④者,有柱石平其頂而上加大石者,鑿痕⑤猶在,一無可取。游覽

既畢,宴于水閣,命從者放爆竹轟然一響萬山齊應如聞霹靂⑥生。此幼時快游之始。

(節(jié)選自沈復《浪游記快》)

(注釋)①近:靠近。②五椽:五間(石閣)。③啜(sha)食:魚爭食食物。④橫闊如掌:橫向攤開如手

掌。⑤鑿痕:人工雕鑿的痕跡。⑥霹靂:打雷聲。

2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順流建石閣五椽/順溪而漁B.俗名之曰“水園”/名之者誰?

C.游覽既華/錄牛,走送之D.寒于水閣/寰酣之樂

29.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命從者放爆竹轟然一響萬山齊應如聞露靂生

30.【甲】【乙】兩篇選文都寫到了水中的游魚,兩位作者寫魚的目的相同嗎?為什么?

31.《浮生六記》是沈復的一部自傳體筆記小說,請根據選文【乙】探究作者沈復是一個怎樣的人。

(2022春.廣東茂名.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于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

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今,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第8頁共49頁

(《禮記?大道之行也》)

3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選賢號能(2)不獨于其子(3)男有分(4)盜竊亂賊而不存

3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乙】

士尹池?為荊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觴之。南家之墻擁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經其宮⑤而不止。士尹池

問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為鞠⑥者也。吾將徙之,其父曰:'吾恃為鞭,已食三世矣。今

徒,是宋邦之求救者,不知吾處也,吾將不食。愿相國之憂吾不食也。'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宮卑,

潦之經吾宮也利,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歸,荊適興兵欲攻宋。士尹池諫于王日:“宋不可攻也,其主

賢,其相仁。賢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無功為天下笑?!背屗味ム???鬃勇勚唬骸胺蛐拗趶R堂之

上,而折沖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謂也?!?/p>

(節(jié)選自《新序》)

(注釋):①士尹池:復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國賢臣。③擁:遮蔽。④潦:

積水。⑤宮:院子。⑥靴(mWn):鞋子。⑦折沖:制敵取勝。

34.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士尹池為荊便于宋/便老有所終B.西家之潦經其官而不止/止有剩骨

C.不期吾處也/教然后期困D.士尹池型女有歸

35.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賢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無功為天下笑。

36.請根據【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1)【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類似【甲】文所說的大同社會的?

(2)兩篇文章都體現(xiàn)了儒家“仁”的主張,但各有特點,請你結合內容談談兩篇文章是如何體現(xiàn)“仁”的思想。

(2022春.廣東惠州.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

楊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

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鳴呼!其真無

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37.解釋下列加點字意思。

(1)不以千里稱也()(2)一食吸盡粟一石()

(3)執(zhí)策而嶼之()(4)第之不以其道()

3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數斗,飲泉一斛Q然非清潔則寧餓死不受。

介胄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②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④鞍甲而

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⑤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帝稱善,曰:.“卿今議論極進?!?/p>

(節(jié)選自岳飛《論馬》)

注釋:①斛,量器名,也是一種容量單位,古時以十斗為一斛,南宋改五斗為一斛。②振鬣1論,豎起馬鬣。

鬣,馬脖子上的長毛。③酉,酉時,下午五點至七點。④褫chi,脫去,解下。⑤受大,指飲食量大。

3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故常奇之(好奇)B.介量而馳(鎧甲和頭盔)

C.驥不稱其力(稱道,贊許)D.自午至酉(如果)

40.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

41.(1)兩文都談馬,韓愈筆下的千里馬只有f'才能展現(xiàn)“千里之能”:被岳飛稱為“致遠之材”的良馬主要

具有的特點。

(2)“伯樂”和“千里馬”在推動社會發(fā)展方面誰更重要?請暢談你的看法,試舉歷史或現(xiàn)在生活中的例子證

明自己的觀點。

(2022春?廣東河源?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驕死于槽

物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

第10頁共49頁

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目:“天下無馬!”嗚呼!其真

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孑需子?所在,欲先看

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②?!标惾眨骸拔渫跏舰凵倘葜傁幌九嶂Y賢有何不可!”

(選自《世說新語》)

【注釋】①徐孺子,名稚,東漢豫章南昌人,是當時的名士,為人高潔。②廨:官署。③式:同"軾”,車

前橫木,文中是扶著軾的意思。

42.解釋加點字的含義。

(1)不以其道

(2)執(zhí)策而I項之

(3)盡其茗

43.翻譯下面的句子。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勺為世范/緣溪勺B.有澄清天下之本/處處有之

C.欲先看之/群情欲府君先入廨D.主簿印上下一自

45.請用“「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46.根據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1)同樣是面對人才,甲乙兩文的情感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

(2)甲文主要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2022春.廣東陽江.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

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

4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選賢與能()

(2)講信修睦()

(3)男有?()

(4)盜竊亂賊而不作()

4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乙】

趙清獻公仆,熙寧?中以大資政爭越州,兩浙旱蝗,米價踴貴,饑死者十六七。諸州皆榜衢路②立告

賞禁人增米價。公獨榜衢路,令有米增價集之。于是諸州米商,輻轅③承越,米價卑賤,民無餓死。公治

民所在有聲,在成都、杭、越尤著。

注:①熙寧:是北宋時期宋神宗趙頊的一個年號。②衢路:歧路,岔道;道路。③輻轅:形容人或物聚集

像車輻集中于車轂一樣。

4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熙寧中以大資政削越州/不期其幾千里也

B.令有米增價案之/巧言令色

C.輻榛詣越/及郡下,承太守

D.米價卑賤/即零刮目相待

50.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諸州皆榜衢路立告賞禁人增米價

51.【甲】文中說“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那么,你認為【乙】文中的“趙懷”算不算"賢能”?請結合【乙】

文內容做簡要分析。

(2022春?廣東清遠?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熊,講停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手,使老有所終,壯有所

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率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

5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選賢與熊②講他修睦③不獨子其子④貨晉其棄于地也

第12頁共49頁

5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②男有分,女有歸。

【乙】

子墨子言日:“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比粍t天下之利

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②,君臣

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p>

-《兼愛》

注釋:①篡:掠奪;②賊:殘害。

54.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呵的一項是()

A.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B.故外戶而不閉/溫敢而知新

C.不犁子其子/矜寡孤理D.盜竊亂賊而不作/成功之作

55.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

56.請根據【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1)【甲】【乙】兩段文字表達了作者高的社會理想?!炯住课膹娬{理想社會的核心是(用

原文語句回答),【乙】文闡明仁人處理事務的原則必是(用原文語句回答)。

(2)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和【甲】【乙】兩文中,我們知道從古至今,我國人民都在追求著理想的社會,請你結合

【甲】【乙】兩文的內容,說說古代人民追求的“大同”理想社會有著怎樣的特點。

(2022春?廣東東莞?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

析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

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

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

豫南李某,酷好馬,嘗于遵化牛市中,見一馬,通體如墨映日有光而腹毛則白于霜雪所謂烏云托月者

也。高六尺余,駿尾髯然,足生爪,長寸許,雙目瑩澈如水精,其氣,昂品如雞群之鶴。李以百金得之,

愛其神駿,喂秣必身親。然性至獰劣,每覆障泥須族續(xù)鎖,有力者數人,左右把持,然后可乘。按轡徐行,

不覺其駛,而瞬息已百里。有一處去家五日程,日午就道,比至,則日未銜山也。以此愈愛之,而畏其難

控,亦不敢數乘。

(節(jié)選自紀啊《閱微草堂筆記》)

【注釋】①髯(quan):頭發(fā)卷曲。②秣(md);喂馬的谷物、飼料。③障泥:馬鞍的墊子,用來遮擋泥土。

57.根據提示方法,推斷材料中加點字的意思。

句子意思方法

/∕?楷書f

小法:心浮常察晚—駢

(D)死

《說文》小篆漢漢楷書楷書

于槽極之

間駢,形聲字,從馬,并聲。

(2)第之

不以其道語境類推法:()它,不按正確的方法。

(3)長寸

件課內遷移法:譚中魚可百中頭。(小石潭記)

_第④

題只填字典解釋法:①并列,挨著。②接連。③親近。④及,等到。⑤順從。⑥比較。⑦

(4)中至序號比喻。(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58.用三條給文中劃橫線句子斷句。

通體如墨映日有光而腹毛則白于霜雪所謂烏云托月者也

59.把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以此愈愛之,而畏其難控,亦不敢數乘。

60.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干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全文寄托作者憤懣不平的

情感,以及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行為進行了控訴。

第14頁共49頁

B?【甲】文中的“也”字值得反復推敲:“不以千里稱也”的“也”飽含著對“食馬者”深刻的嘲諷;“安求其能千

里也”的“也”流露出無限痛惜的感情。

C.【乙】文“有一處去家五日程,日午就道,比至,則日未銜山也”一句表現(xiàn)出了此馬有千里之能。

D.【乙】文中“雙目瑩澈如水精,其氣昂昂如雞群之鶴"一句是【甲】文中的“才美”這一特征生動形象地表

現(xiàn)。

61.有人認為,和【甲】文相比,【乙】文中的這匹馬受到的待遇還是很好的,因為它遇到了李某這樣真

正的伯樂。你認可李某是真正的伯樂嗎?請寫出你的理由。

(2022春?廣東中山?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甲】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肯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國。?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f也?!秲睹吩弧笆謱W半”,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

62.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不知其號也()(2)教然后知張)

(3)教學相性也()(4)學學半()

6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乙】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多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

其易者,后其節(jié)②目③,及其久也,相說④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

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冬其聲;不善答問者盡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禮記?學記》)

【注釋】①庸:歸功于。②節(jié):樹的枝干交接處?③目:紋理不順處。④說(tub):通“脫”,解脫。

6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又叢而怨之/隸而叢者B.然后盡其聲/食之不能盡其材

C.不善答問者因此/始一反焉D.此皆進學之道也/不足為外人道也

65.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66.【甲】【乙】兩篇選文在論述方法和句式方面有相同之處,請具體分析。

(2022春.廣東潮州.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被辱于奴隸人之手,驕死于

槽*歷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②馬之千里者,一食幸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

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號,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咽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

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67.解釋下列中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彼辱于奴隸人之手()(2)一食吸盡粟一石()

(3)食之不能盡其茗()(4)執(zhí)策而咯之()

68.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驕死于槽斯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有人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伯樂日:“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英與言,愿

子還而秘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與賈?!辈畼纺诉€而視之,去而顧一旦而馬價十倍。

(選自《戰(zhàn)國策》)

69.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往如伯樂曰/才美不外?B.愿子還而理之/其詡下也

C.去頂顧之便伯樂不常有D.臣請獻一朝書賈悟篷覆之

70.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有人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71.請根據【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1)【甲】文中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乙】文中賣馬人能“一旦而

馬價十倍”是利用了人們的心理。

(2)當今社會,商家請名人作廣告已成時尚。請結合【甲】、【乙】兩文相關內容,簡要談談“名人效應”

的利和弊。__________

第16頁共49頁

(2022春?廣東揭陽?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寸,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磐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

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梅之。

②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

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中

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般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場右臂支船,

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③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

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節(jié)選自魏學部《核舟記》)

【乙】

①武風子者,滇南之武定州人也。性甘閑,不謀榮利。嗜酒,日唯謀醉,簞瓢屢空,晏如?也。凡游藝雜

技,過日即知之。

②滇多產細竹,堅實可為箸。武生以火繪其上,作禽魚花鳥、L水人物、城門樓閣,精奪鬼工。人號

之,每得其雙籌爭購錢數百生顧未嘗售也頗自矜重。好事者每聘②其謀醉時,置酒招之,造必盡歡。酒酣,

以火與箸雜陳于前而不言。生擺臂起,頃刻完數十籌,揮手不顧也?;蛴诰浦幸泽缦鄬伲瑒t怒,拂衣出,

終身不與之見?;蛴鲐毷考搬尩勒吡鳎嬉岳ЦF,輒忻然為之,雖累百不倦。于是滇之士夫或相饋遺,皆

以武生箸為重。王公大人游于滇者,不得武生箸即不代。

(節(jié)選自《虞初新志》,有刪改)

【注】①晏如:安定的樣子。②颼Cjian):窺視,窺探。

72.解釋【甲】文加點詞語的意思。

(1)其兩膝相生者()

(2)期首昂視()

(3)泌右臂支船()

7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性好閑/君子好逑B.人穹之/舟首尾長約八分有穹

C.揮手不顧也/元方入門不顧D.不得武生箸即不小/仿佛若有考

74.把【甲】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75.請用“『給【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

每得其雙籌爭購錢數百生顧未嘗售也頗自矜重

76.閱讀【乙】文,下列對武風子其后經歷的推測不自理的一項是()

A.流寇在滇地橫行時,大家都懾于其淫威紛紛依附,武風子卻匿而不出。

B.流寇以美酒錢財來誘惑武風子制作筷子,但武風子不肯答應。

C.后因戰(zhàn)亂,武風子的筷子無人看重,所以他倍感不平,癲狂不已。

D.平定滇地后,太守將武風子打得皮開肉綻,他還是不愿替權貴制作筷子。

77.有人評價《虞初新志》的奇人奇技“人因技而出名,技因人而奇絕請聯(lián)系【甲】【乙】兩文,談談你

對這句話的理解。

(2022春?廣東云浮?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跳。穌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鳴。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其翼若事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專怪者也?!吨C》

之言日:“鵬之徒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掛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耙榜R也,塵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7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北果有魚

(2)其翼若奉天之云

(3)事怪者也

(4)去以六月息者也

7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拉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乙]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①,莖f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f也,所立者然也。蓬

生麻中,不扶而喜;白沙在涅②,與之俱黑。蘭槐③之根是為芷其漸④之漪⑤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

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后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

[注釋]①射干:又名烏扇,一種草本植物,根入藥,莖細長,多生于山崖之間,形似樹木。②涅(nie):可

制黑色染料的磯石。③槐:香草名,漢叫白芷,開白花,味香。④漸:浸。⑤湍(xiu):沿水,已酸臭的

淘米水,此引為臟水、臭水。

第18頁共49頁

80.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多曰射干/故雖有名馬B.莖埠四寸/木莖非能垮也

C.不扶而享/系向牛頭充炭度D.故君子盾必擇鄉(xiāng)/后者皆獵戶

81.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瀚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82.請根據[甲][乙]兩篇選文回答問題。

(【)[甲]文中的“鵬”是個什么樣的形象?

(2)請從論證方法的角度,分析[甲][乙]兩文是如何深入淺出地闡述作者觀點的?

參考答案:

1.(I)B

(2)①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

②(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