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一中20092010學(xué)年度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1頁
福建三明一中20092010學(xué)年度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2頁
福建三明一中20092010學(xué)年度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3頁
福建三明一中20092010學(xué)年度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4頁
福建三明一中20092010學(xué)年度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福建三明一中2009—2010學(xué)年度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卷高二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就其性質(zhì)而言,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場()A、政治運動B、啟蒙運動C、思想文化運動D、思想解放運動2、1793年,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中,革命家羅伯斯庇爾起草的《人權(quán)和公民權(quán)宣言》指出:自由是屬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損害他人權(quán)利之事的權(quán)利;……其道德界限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彼每鬃友哉摰闹饕康氖牵ǎ〢、宣揚作者自己博學(xué)多才B、利用儒家觀點宣揚人權(quán)C、擴大儒學(xué)在西方的影響D、接受中國古代儒家學(xué)說3、青年時期的錢偉長在美國大使館填寫簽證表的宗教信仰一欄時錢先生說:“我沒有宗教信仰?!泵绹賳T說:“沒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這件事說明()A、外國人一直把儒教當成中國的國教B、中國以外的世界,把儒家視為一種宗教C、儒家應(yīng)當積極參與世界宗教對話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國人的宗教4、從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終貫穿的一條思想主線是()A、從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入手建設(shè)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B、人不分貧富貴賤都有受教育的資格C、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過禮儀和法治,可以使小人變?yōu)榫?,普通人成為圣?、孔子說:“仁者,愛人,愛有差等?!蹦诱f:“兼相愛、交相利”“愛無差等”。造成這種分歧的根源是()A、所處的時代不同B、代表的階級立場不同C、思想觀念不同D、看問題的角度不同6、史載:明太祖曾經(jīng)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廟?!睹献印芬粫凶钣锌赡芤鹈魈娌粷M的話是()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B、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C、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D、父子有親,君臣有義7、據(jù)史書記載,西漢自武帝以來統(tǒng)治思想即“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雜之?!边@反映了當時統(tǒng)治思想的特點是()A、推行仁政B、儒法合一C、道法合一D、無為而治8、董仲舒認為“天生民性,有善質(zhì)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對這一思想準確的理解是()A、認為民性本善,君權(quán)天授B、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C、建議以禮入法,以禮入俗D、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9、孟子主張“君輕民貴”,董仲舒主張“君權(quán)神授”,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釋正確的是()A、孟子、黃宗羲都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B、三種主張都與當時社會狀況密切相關(guān)C、三種主張都遭到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輕視D、三種主張都反映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劇變10、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的現(xiàn)實意義在于()A、批判了君主專制制度B、澄清了“亡國”與“亡天下”的區(qū)別C、喚醒人們的“民權(quán)”意識D、使人們勇于改革時弊、增強社會責(zé)任感11、明清之際形成的進步思想,最能從根本上體現(xiàn)時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B、“嚴以治吏,寬以養(yǎng)民”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D、“工商皆本”12、有人問程頤:“寡婦貧苦無依,能不能再嫁?”他斷然回答:“絕對不能。有人怕凍死餓死,才用饑寒作借口。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边@種蔑視他人幸福的觀念源于理學(xué)提倡的()A、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無善治C、存天理,滅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婦與圣人同1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長于先生?!边@是中國對聯(lián)藝術(shù)中非常典型的雙關(guān)聯(lián)。對“朱子高于孔子”喻義的最佳解釋是()A、朱熹建立了系統(tǒng)的心學(xué)理論 B、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學(xué)說D、宣傳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三明一中2009—2010年度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座位號總分高二歷史答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52分。)2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圖是孔子周游列國的紀念郵票材料二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浴稘h書·董仲舒?zhèn)鳌凡牧先仟毑荒芤钥捉虨閲?,定入未來之憲法,且?yīng)毀全國已有之孔廟而罷其祀?!躁惇毿恪对僬摽捉虇栴}》材料四2007年9月28日上午,由山東省政府與國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和僑聯(lián)聯(lián)合主辦的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廟大成廄舉行。在祭孔大典上.將評選出的五句《論語》經(jīng)典名句作為了北京奧運的禮儀用語。以下是參選的《論語》經(jīng)典名句:第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二句:“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第三句:“德不孤,必有鄰”;第四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第五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請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周游列國的目的和結(jié)果,并分析出現(xiàn)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材料三對待儒家思想的態(tài)度各是什么?并分別指出出現(xiàn)這種態(tài)度的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材料四的《論語》經(jīng)典名句中,你認為不能被選為北京奧運禮儀用語的是哪一句?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綜上所述,儒家思想的歷史地位歷經(jīng)起伏,請你概括影響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钯棽牧隙猩?,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S宗羲材料三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無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圣訓(xùn)?!櫻孜湔埢卮穑海?)據(jù)材料歸納李贄、黃宗羲、顧炎武三位思想家對人性認識的共同點。(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結(jié)合時代背景,分析上述認識產(chǎn)生的社會根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認識對我國經(jīng)濟思想的變化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觀察下列圖片,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回答問題。(11分)圖一(明)文徵明書《后赤壁賦》圖二(明)楊柳青繪畫《連年有余》圖三(清)曹雪芹《紅樓夢》插圖(1)圖一中的書法屬于什么書體?當時,我國書法發(fā)展的主流趨勢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二中的繪畫屬于什么畫種?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指出,這一畫種的主要特點有哪些?(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jié)合圖三和所學(xué)知識指出,《紅樓夢》屬于哪一文學(xué)體裁?這一作品問世的社會背景有哪些?(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一研究小組圍繞上述圖片和問題進行研究性學(xué)習(xí),請你為其設(shè)計一個最為恰當?shù)囊粋€題目。(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閱讀下列材料:(15分)一般認為,西學(xué)東漸是指西方學(xué)術(shù)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這種潮流不斷加強,期間涌現(xiàn)許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幾位:人物編號圖片人物速寫人物編號圖片人物速寫①號“飲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為師④民族英雄,領(lǐng)導(dǎo)“虎門銷煙”②著《海國圖志》一書⑤廣東人,著有《孔子改制考》③《新青年》的創(chuàng)辦者⑥曾任北大圖書館主任,著有《庶民的勝利》一書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回答:“人物速寫”,寫出①━⑥代表人物,并從對“西學(xué)東漸”的認識和實踐的角度,將上述人物分為三類(每一類2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概述這三個派別人物對于向西方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和主張。(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jié)合上述人物的實踐活動,談?wù)勀銓χ袊鴮W(xué)習(xí)西方歷程的認識?(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福建三明一中2009—2010年度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試卷高二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DBAABBBABDDC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CBACADACCA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52分。)25、(1)目的:宣傳自己的政治見解。結(jié)果:孔子的思想在當時未受到統(tǒng)治者重視。原因:孔子的思想不能滿足春秋時期爭霸戰(zhàn)爭的需要。(4分)(2)態(tài)度:材料二獨尊儒術(shù);材料三批判孔教。原因:材料二;董仲舒對儒學(xué)的改造適應(yīng)了西漢強化中央集權(quán)的需要。材料三: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尊孔復(fù)古逆流泛濫;資產(chǎn)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6分)(3)第四句。原因:孔子所追求的“禮”是指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體現(xiàn)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