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湖南省郴州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48分)
1.下列事實或證據(jù)不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基本單位的是()
A.新型冠狀病毒需寄生于宿主細胞才能繁殖
B.酵母菌是單細胞生物,單個細胞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C.種子的萌發(fā)過程離不開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
D.離體的葉綠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釋放氧氣
2.為探究強耐鹽植物桎柳根部吸收K+和Ca?+的方式,某科研小組將若干株生長狀況相同的
株柳均分為三組,置于完全培養(yǎng)液(其含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元素)中進行如表所示
的處理,一段時間后計算每組桎柳對K+和Ca?+的吸收速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1組不做任何處理
2組加入K+和Ca?+的載體抑制劑
3組加入細胞呼吸抑制劑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抑制劑的種類和有無
B.若1組的吸收速率明顯高于2組,說明K+和Ca?+的吸收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
C.若1組和3組的吸收速率相同,說明K+和Ca?+的吸收方式為被動運輸
D.若2組和3組的吸收速率均明顯小于1組,說明K+和Ca?+的吸收方式為主動運輸
3.為測定綠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適溫度,研究小組將一株綠蘿置于透明玻璃罩內(nèi),在
不同溫度下測定了其黑暗條件下的CCh釋放速率(如圖甲所示)和適宜光照下的CO2吸收速
率(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C時,適宜光照下綠蘿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ATP的場所是葉綠體和線粒體
B.24°C時,適宜光照下綠蘿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為52mol∕s
C.29。C時,適宜光照下綠蘿呼吸作用釋放Cθ2的速率與光合作用固定Cθ2的速率相等
D.綠蘿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
4.下列關于生物實驗中“對照”及“變量”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中,有氧條件和無氧條件兩組都是實驗組
B.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的實驗中,無需另外設置對照組
C.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催化效率的實驗中,自變量為催化劑的有無
D.探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速率影響的實驗中,Co2濃度、溫度是無關變量
5.某實驗小組在顯微鏡下觀察了某哺乳動物的部分組織切片的顯微圖像,結果如圖1所示.
圖2是根據(jù)不同時期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核DNA分子數(shù)目繪制的柱狀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1圖2
A.圖1中的細胞①所處時期為減數(shù)分裂I中期
B.圖1中的細胞③對應圖2中的d
C.圖2中b、C細胞都有姐妹染色單體
D.圖2中e細胞一定沒有同源染色體
6.剪秋羅是一種雌雄異株的植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剪秋羅的寬葉和窄葉受一對
等位基因H/h控制,且含有某種基因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F(xiàn)將某窄葉雄株和寬葉雌株
雜交,F(xiàn)l中只有雄株,且雄株中既有寬葉也有窄葉,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HZh基因可能僅位于X染色體上B.控制剪秋羅窄葉和寬葉的基因型共有5種
C.F∣雄株中寬葉:窄葉=1:1D.含有h基因的花粉死亡
7.真核生物轉錄形成前體RNA,再通過剪接將其中不需要的片段去除,最后形成具有正常
功能的mRNA。如圖是S基因的表達過程。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S基因
正常系白質3θOθ<核甘酸
一J被細胞檢測
③①④出并分解
②
N-W—I
正常mRNA前體RNA異常mRNA
(含有未“剪盡”的片段)
A.過程①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昔酸,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參與
B.過程②中,有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和形成
C.過程③中一條mRNA鏈可結合多個核糖體以提高蛋白質的合成速率
D.過程④為分解異常的mRNA以阻止異常蛋白的合成,該過程需要RNA酶的參與
8.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導致的生殖隔離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B.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C.某種群中AA個體的比例上升,則A的基因頻率會相應增加
D.在自然選擇過程中,黑色樺尺蛾與灰色樺尺蛾之間表現(xiàn)為協(xié)同進化
9.葛仙米俗稱天仙菜、珍珠菜,它不是谷類,之所以稱之為“米”,是因為其形狀像米粒,
干燥后顆粒圓形,煮熟后比米粒大。葛仙米兼具光合和固氮雙重作用,為擬球狀念珠藻,是
我國傳統(tǒng)的可食用藍細菌之一,是一種高蛋白、高營養(yǎng)食品,且味道鮮美,深受人民群眾喜
愛。下列關于葛仙米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葛仙米固定的氮元素可用于蛋白質、磷脂及核酸的合成
B.葛仙米細胞內(nèi)可觀察到轉錄和翻譯同時進行的現(xiàn)象
C.葛仙米為原核生物,其遺傳物質是RNA
D.葛仙米細胞中沒有生物膜系統(tǒng)
10.內(nèi)共生起源學說認為:線粒體起源于被另一個細胞吞噬的線粒體祖先:原線粒體。原線
粒體是一種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菌,原線粒體被吞噬后,并沒有被消化,而是與宿主細胞形
成了共生關系,在長期對寄主和宿主都有利的互利共生中,原線粒體逐漸演變形成了線粒體。
下列事實中,不支持該學說的是()
A.線粒體的外膜成分與真核細胞的細胞膜相似
B.線粒體和細菌基因表達過程中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C.線粒體中有核糖體,且其核糖體的結構與細菌類似而與真核細胞差別較大
D.線粒體DNA裸露且呈環(huán)狀
11.小鼠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當小鼠細胞中存在兩條或兩條以上X染色體時,只有1
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能表達,其余X染色體高度螺旋化失活成為巴氏小體,如圖所示,雌鼠
在形成卵細胞的時候,使已經(jīng)形成的巴氏小體再次展開,轉變回原始的形態(tài)。而常染色體無
此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失活的X染色體高度螺旋化,基因不能表達,原因主要是翻譯過程受阻
B.若一只小鼠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不會形成巴氏小體
C.巴氏小體能用來區(qū)分正常小鼠的性別,若在體細胞觀察到巴氏小體,則可判斷該小鼠為雌
性
D.利用顯微鏡觀察巴氏小體可用甲紫或醋酸洋紅染液進行染色后觀察
12.將1個僅含'4N的大腸桿菌放在含有U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使其分裂3次,下列敘述正確
的是()
A.3次分裂都是有絲分裂,分裂得到的大腸桿菌擬核中的DNA都含有15N
B.擬核中的DNA含有MN的大腸桿菌占全部大腸桿菌的比例為々
C.擬核中的DNA雙鏈都含有14N的大腸桿菌占全部大腸桿菌的比例為:
O
D.共得到的8個大腸桿菌,其擬核DNA中含15N的單鏈數(shù)是含14N的單鏈數(shù)的7倍
13.溶菌酣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體淚液、唾液以及鳥類蛋清和微生物中的天然蛋白質,其既
能催化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水解,發(fā)揮抗菌消炎作用,又能作為營養(yǎng)物質在人體胃腸內(nèi)被消
化吸收,是一種安全性很高的食品保鮮劑和營養(yǎng)保健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菌酶在人體細胞內(nèi)合成后通過胞吐的方式進入淚液或唾液
B.人體淚液、唾液中的溶菌能有抗菌消炎作用
C.人吃雞蛋可以補充溶菌酶
D.將溶菌酶加入高溫煮沸的牛奶中,可有效延長牛奶的保質期
14.人類歷史長河中,每一位科學家取得成功的關鍵都離不開科學的研究方法,下表中有關
科學家、研究成果以及所屬的研究方法匹配恰當?shù)氖牵ǎ?/p>
選項科學家研究成果研究方法
A施旺和施萊登細胞學說調(diào)查法
B赫爾希和蔡斯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同位素標記法
C沃森和克里克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物理模型建構法
D辛格和尼科爾森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熒光標記法
A.AB.BC.CD.D
15.作為遺傳學實驗的經(jīng)典材料,豌豆具有多對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其中高莖對矮莖為顯
性,分別由等位基因D和d控制;種子圓粒對皺粒為顯性,分別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種
子黃色對綠色為顯性,分別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如圖表示孟德爾揭示兩個遺傳定律所選
用的豌豆植株及其體內(nèi)相關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yfflγ∣∣Y?VP
IIrHMifiPr∣∣?∣
甲乙丙丁
A.只有甲、乙可以作為驗證基因分離定律的材料
B.圖丁個體自交后代中表型及比例為黃皺:綠皺=3:1
C.圖甲、乙所表示個體減數(shù)分裂時,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D.圖丙個體自交,子代表型比例為9:3:3:1,屬于假說一演繹的驗證階段
16.如圖為甲病(A、a)和乙?。˙、b)的遺傳系譜圖,其中一種遺傳病為伴性遺傳病(不
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IO-
____1□正常男
∏■「J^^5O正常女
O■甲病男
3____458?甲病女
ιπδ^^?^^&δS□物乙病男
91011121314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m-13號個體的乙病致病基因來自∏-8號個體
C.∏-4號個體基因型為AaXBXB或AaXBXb
D.∏-5號個體同時含有甲、乙兩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的概率是0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小麥植株最后長出的位于最上部的葉片稱為旗葉(如圖甲所示),
旗葉對籽粒產(chǎn)量有重要貢獻。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注:RUbP竣化酶和SBP酶是旗葉光合作用過程中的關鍵酶
(1)提取小麥旗葉中光合色素后用法將色素分離。
(2)在旗葉的葉肉細胞中存在著如圖乙所示的代謝過程,圖中物質A是,RUBP粉
化酶可催化Cs與CCh反應產(chǎn)生E,由E-F+(CH2O)的過程是;RUBP竣化酶還可
催化C5與02反應產(chǎn)生乙醇酸,據(jù)研究乙醇酸中75%的碳又重新生成C02和C3,即光呼吸過
程,該過程(填“提高”、“降低”或“不影響”)光合作用效率。
(3)為指導田間管理和育種,科研人員對多個品種的小麥旗葉在不同時期的光合特性指標與
籽粒產(chǎn)量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結果如表所示。表中數(shù)值代表相關性,數(shù)值越大,表明該指
標對籽粒產(chǎn)量的影響越大。(注:氣孔導度表示氣孔張開的程度。)
時期抽穗期開花期灌漿前期灌漿中期灌漿后期灌漿末期
氣孔導度0.300.370.700.630.350.11
胞間C02濃度0.330.330.600.570.300.22
葉綠素含量0.220.270.330.340.480.45
①研究結果表明,旗葉氣孔導度對籽粒產(chǎn)量影響最大的時期是在期。
②研究發(fā)現(xiàn)夏季晴天,中午時旗葉的胞間CO2濃度有所下降,造成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③為避免葉綠素含量不足對灌漿后期和末期籽粒產(chǎn)量的影響,試提出一種有效的保產(chǎn)增產(chǎn)措
施。
18.果蠅是二倍體生物,易飼養(yǎng)、繁殖快,只有4對染色體,3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
而且具備許多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常作為遺傳學研究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摩爾根等利用白眼突變體開展研究,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該證明過程
運用的科學方法是。
(2)已知果蠅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灰身為顯性。
短剛毛和長剛毛是另一對相對性狀,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二對基因均位于常染
色體上)。用甲、乙、丙三只果蠅進行了兩組雜交實驗,B表型及比例如圖:
實驗一實驗二
P甲X乙P乙X丙
Fi灰身灰身黑身黑身Fi灰身灰身黑身黑身
長剛毛短剛毛長剛毛短剛毛長剛毛短剛毛長剛毛短剛毛
比例1:1:I:1比例9:3:3I
根據(jù)兩組雜交實驗的結果,推斷乙果蠅的基因型為。僅通過實驗二的雜交結果
(填“能”或“不能”)驗證A/a和B/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判斷理由是。
(3)實驗一的Fl群體中灰身基因(A)的基因頻率為%;若將實驗二B的灰身短剛
毛果蠅和黑身長剛毛果蠅混合飼養(yǎng),讓其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子代中灰身長剛毛的比例為
19.如圖①?③分別表示人體細胞中發(fā)生的3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過程①的復制方式是,科學家運用法證明了該特點。
(2)圖中過程②表示,需要Bo
(3)已知圖中過程②的α鏈中鳥喋吟與尿喘噬之和占堿基總數(shù)的54%,a鏈及其模板鏈對應
區(qū)段的堿基中鳥Q票吟分別占29%、19%,則與a鏈對應的DNA區(qū)段中腺喋吟所占的堿基比例
為。
(4)由于基因中一個堿基對發(fā)生替換,而導致過程③合成的肽鏈中第8位氨基酸由異亮氨酸
(密碼子有AUU、AUC、AUA)變成蘇氨酸(密碼子有ACU、ACC、ACA、ACG),則該
基因的堿基對替換情況是0
20.普通六倍體小麥(6n=42)是由一粒小麥、節(jié)節(jié)草和山羊草等不同種的二倍體野生植物
雜交后,逐漸進化而來的。進化歷程如圖所示:
(1)二粒小麥的體細胞中有條染色體,體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有種。
(2)雜交種乙是不育的,原因是。
(3)從圖示過程看,可用化學藥劑誘導雜交種甲形成二粒小麥,這種化學藥制誘導
染色體加倍的作用機理是0
(4)根據(jù)普通小麥的進化歷程,我國育種工作者利用野生黑麥(2n=14)與普通小麥培育出
了既高產(chǎn)又適應高原環(huán)境的八倍體小黑麥(8n=56)。簡要寫出該八倍體小黑麥的培育思路
一粒小麥v節(jié)節(jié)草
(2n=l4),(2n=14)
雜交種甲
廉色體加倍
二粒小麥X(弓喑
(2n=14)
雜交種乙
J染色體加倍
普通小麥
(6n=42)
21.如圖1所示為某地區(qū)中某種老鼠原種群被一條河分割成甲、乙兩個種群后的進化過程圖。
圖2為在某段時間內(nèi),種群甲中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請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種W
群L
Γ②-?品系I-r,物種I
甲
原a
種-③
-C?
群
種W④
-群⑤上*品系2物種2
乙
⑥
圖1
(1)圖1中a過程;b過程是。
(2)圖2中在時間段內(nèi)甲種群生物發(fā)生了進化。
(3)圖2中Q?R段雜合子所占比例的變化趨勢是O
(4)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對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學的解釋:生物
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的過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病毒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活細胞,必需在活細胞內(nèi)才能增殖,這支持細胞是生命
活動的基本單位,A不符合題意;
B、酵母菌是單細胞生物,單個細胞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這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B
不符合題意;
C、種子的萌發(fā)過程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和分化,這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C不符合題意;
D、葉綠體不是細胞,因此“離體的葉綠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釋放氧氣”不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
的基本單位,D符合題意。
故選:D。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單細胞生物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
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病毒雖
然沒有細胞結構,但它不能獨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表現(xiàn)出生命活動。
本題考查細胞學說的相關內(nèi)容,需要學生明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是
離不開細胞的,然后根據(jù)題意完成答題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A、該實驗探究強耐鹽植物株柳根部吸收K+和Ca?+的方式,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抑制
劑的種類和有無,因變量是桎柳對K+和Ca?+的吸收速率,A正確;
B、1組和2組的自變量為有無鉀離子和鈣離子的載體,若1組的吸收速率明顯高于2組,只能說
明K+和Ca?+的吸收過程需要載體的協(xié)助,需要載體協(xié)助的可能是協(xié)助擴散或主動運輸,故不能說
明K+和Ca?+的吸收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B錯誤;
C、1組和3組的自變量為有無呼吸抑制劑,即能量的不同,若1組和3組的吸收速率相同,說明
K+和Ca?+的吸收過程不需要能量,K+和Ca?+的吸收方式為被動運輸,C正確;
D、若2組3組的吸收速率均明顯小1組,說明K+和Ca?+的吸收過程既需要載體也需要能量,故
K+和Ca?+的吸收方式為主動運輸,D正確。
故選:Bo
探究強耐鹽植物樓柳根部吸收K+和Ca?+的方式,自變量是K+和Ca?+的載體抑制劑和呼吸抑制劑
的有無,因變量是桂柳對K+和Ca2+的吸收速率。實驗應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性原
則。
本題考查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相關實驗,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對題干實驗進行
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3.【答案】D
【解析】解:A、2(TC時,適宜光照下綠蘿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ATP的場所是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
質基質,A錯誤;
B、24℃時,適宜光照下綠蘿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凈光合速率(52mol∕s)+呼吸速率(1Omol∕s),
所以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應該是62mol∕s,B錯誤;
C、29。C時,適宜光照下綠蘿呼吸作用釋放CO2的速率為20mol∕s,光合作用固定C02的速率=凈光
合速率(2Omol∕s)+呼吸速率(2OmoI∕s)=4OmOI∕s,所以不相等,C錯誤;
D、由圖中信息可知,綠蘿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D正確。
故選:D。
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固定CO2的速率代表總光和速率,黑暗條件下的CO2釋放速
率代表呼吸速率,光照下的CO2吸收速率代表凈光合速率。
本題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綜合考查,需要學生能夠具備圖表信息的分析能力。
4.【答案】C
【解析】解:A、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屬于對比試驗(有氧和無氧情況下相互對比),
有氧條件和無氧條件兩組都是實驗組,A正確;
B、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存在前后自身對照,因此無需設置空白對
照組,B正確;
C、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催化效率的實驗中,自變量為催化劑的種類,C錯誤;
D、探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速率影響的實驗中,自變量是光照強度,因變量是光合速率,而CO2
濃度、溫度是無關變量,D正確。
故選:Co
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
(1)自變量是指實驗者操縱的假定的原因變量,也稱刺激量或輸入變量。
(2)因變量是指一種假定的結果變量,也稱反應變量或輸出變量,它是實驗自變量作用于實驗對
象之后所出現(xiàn)的效果變量。
(3)無關變量是指那些不是某實驗所需研究的,自變量與因變量之外的一切變量的統(tǒng)稱,也稱為
非實驗因子或無關因子。無關變量又稱為控制變量,即實驗中除了自變量以外,其它的可能引起
實驗結果改變的因素。
本題考查實驗的變量,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
的判斷問題,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5.【答案】C
【解析】解:A、圖1中的細胞①中配對的同源染色體規(guī)則地排列在赤道板兩側,說明其所處時
期為減數(shù)分裂I中期,A正確;
B、圖1中的細胞③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粒沒有分裂,染色體散亂分布在細胞中,處于減數(shù)第
二次分裂前期,其對應圖2中的d(d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細胞),B正確;
C、圖2中b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或者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含姐妹染色單體;而C細胞
中染色體:核DNA=I:1,所以不含姐妹染色單體,C錯誤;
D、圖2中e細胞為精細胞、卵細胞或極體,一定沒有同源染色體,D正確。
故選:Co
分析圖1:細胞①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②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③處于減數(shù)
第二次分裂前期,細胞④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細胞⑤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
分析圖2:a是染色體數(shù)為體細胞的2倍,處于有絲分裂后期;b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或者處
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體細胞也可以是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d為減數(shù)第二
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細胞;e細胞為精細胞、卵細胞或極體。
本題主要考查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
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難度適中。
6.【答案】B
【解析】解:A、窄葉雄株和寬葉雌株雜交,B中只有雄株,說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h不可育,
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A正確;
B、由A可知,窄葉雄株的配子Xh不育,雌配子正常,因此群體中的基因型有XHXH、XHXh?XHγ?
XhY,即控制剪秋羅窄葉和寬葉的基因型共有4種,B錯誤;
C、控制剪秋羅的寬葉和窄葉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控制寬葉的基因H,窄葉的為h,B中雄株
中既有寬葉也有窄葉,則親本XhY和χHχh,后代只有雄株,且雄株的基因型XHY、XhY,B雄
株中寬葉:窄葉=1:1,C正確;
D、控制剪秋羅的寬葉和窄葉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控制寬葉的基因H,窄葉的為h,R中雄株
中既有寬葉也有窄葉,則親本XhY和χHχ?后代只有雄株,且雄株的基因型XHY、XhY,Fl雄
株中寬葉:窄葉=1:1,說明含有h基因的花粉死亡,D正確。
故選:Bo
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個體,基因型XY代表雄性個體,含有某種的花粉
不育,窄葉雄株和寬葉雌株雜交,R中只有雄株,且雄株中既有寬葉也有窄葉,說明窄葉雄株的
配子Xh不育,雌配子正常,因此群體中的基因型有XHχH?XHXh、XHY、XhY。
本題考查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題干信息明確致死配子的類型,再結合所
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7.【答案】A
【解析】解:A、過程①表示轉錄,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昔酸,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不需要
專門的解旋酶,A錯誤;
B、②表示mRNA前體的加工,有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和形成,B正確;
C、過程③為翻譯,一條mRNA鏈可結合多個核糖體,提高了蛋白質的合成速率,C正確;
D、過程④利用RNA酶分解異常mRNA以阻止異常蛋白的合成,D正確。
故選:Ao
題圖分析:①表示轉錄,②表示mRNA前體的加工,③表示翻譯,④表示異常mRNA的降解。
本題結合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示意圖,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首先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
息轉錄和翻譯過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或物質的名稱;其次還要求考生能根據(jù)圖中信息及所
學的知識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8.【答案】B
【解析】解: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
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A錯誤;
B、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殖隔離的產(chǎn)生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B正確;
C、某種群中AA個體的比例上升,但A的基因頻率不一定會增加,如Aa連續(xù)自交n代,在沒有
自然選擇的情況下,AA基因型頻率增加,但A基因頻率不變,C錯誤;
D、黑色樺尺蟾與灰色樺尺蟾為同一個物種,不屬于協(xié)同進化,D錯誤。
故選:Bo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
產(chǎn)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
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殖隔
離的產(chǎn)生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本題考查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物種的概念、協(xié)同進化等相關內(nèi)容,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識之間
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構建知識網(wǎng)絡的能力,難度適中。
9.【答案】C
【解析】解:A、蛋白質的基本元素是C、H、O、N,磷脂和核酸的組成元素是C、H、0、N、P,
因此葛仙米固定的氮元素可用于蛋白質、磷脂及核酸的合成,A正確;
B、由題可知,葛仙米為藍細菌,藍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細胞中沒有核膜,所以原核
生物轉錄和翻譯可以同時進行,B正確;
C、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但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與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相同,都是
DNA,C錯誤;
D、葛仙米細胞為原核細胞,原核細胞中沒有生物膜系統(tǒng),D正確。
故選:Co
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等,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這些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
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lián)系,進一步體現(xiàn)了細胞內(nèi)各種結構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與配合。
本題考查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異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確葛仙米屬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識
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異同,能列表比較兩者,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10.【答案】B
【解析】解:A、由于線粒體是由一種真核生物細胞吞噬原始好氧細胞形成的,因此線粒體的外
膜可能來自于真核細胞的細胞膜,內(nèi)膜來自于細菌的細胞膜,故線粒體的外膜成分與真核細胞的
細胞膜相似,線粒體的內(nèi)膜與細菌細胞膜成分相似支持了“內(nèi)共生起源假說”,A正確;
B、線粒體、細菌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過程中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不能支持“內(nèi)共生起
源假說”,B錯誤;
C、線粒體中的核糖體不論在大小還是在結構上都與細菌的核糖體較為相似,而與真核細胞的核
糖體差異較大,支持了“內(nèi)共生起源假說”,C正確;
D、線粒體擁有自己裸露DNA,其形狀與細菌的環(huán)狀DNA類似,支持了“內(nèi)共生起源假說”,D
正確。
故選:Bo
關于真核細胞線粒體的起源,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解釋:約十幾億年前,有一種真核細胞吞噬了原
始的需氧細菌,被吞噬的細菌不僅沒有被消化分解,反而在細胞中生存下來了。需氧細菌從宿主
細胞那里獲取丙酮酸,宿主細胞從需氧細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
衍的過程中,需氧細菌進化為宿主細胞內(nèi)專門進行細胞呼吸的細胞器。
本題考查內(nèi)共生起源學說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
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1.【答案】A
【解析】解:A、失活的X染色體高度螺旋化,基因不能表達,原因主要是轉錄過程受阻,A錯
誤;
B、當小鼠細胞中存在兩條或兩條以上X染色體時,只有1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能表達,其余X
染色體高度螺旋化失活成為巴氏小體,因此若一只小鼠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只有1條X染色
不會形成巴氏小體,B正確;
C、正常雌鼠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有兩條X染色體,會形成巴氏小體,正常雄鼠性染色體組成
為XY,不會形成巴氏小體,若在體細胞觀察到巴氏小體,則可判斷該小鼠為雌性,C正確;
D、巴氏小體是染色體高度螺旋形成,可以用堿性染料甲紫染液和醋酸洋紅染液進行染色后觀察,
D正確。
故選:Ao
根據(jù)題意和題圖可知,如果細胞中有兩條X染色體,則只有一條X染色體有活性,其余X染色體
高度螺旋化失活成為巴氏小體,因此正常雄貓體細胞中沒有巴氏小體,而雌貓體細胞中只有一條
X染色體,另有一條X染色體轉變成為巴氏小體。
本題考查染色體變異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
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2.【答案】D
【解析】解:A、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不能進行有絲分裂;由于原料來自含有的培養(yǎng)基,
而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因此所有的大腸桿菌都含有∣5N,A錯誤;
B、將DNA雙鏈都被MN標記的大腸桿菌放在含有15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使其分裂3次,產(chǎn)生23=8
個大腸桿菌。根據(jù)DNA分子半保留復制可判斷:其中2個大腸桿菌被標記,擬核中的DNA
含有14N的大腸桿菌占全部大腸桿菌的比例為;,B錯誤;
C、共得到的8個大腸桿菌,其中有2個大腸桿菌一條鏈被MN標記,另一條鏈被標記,擬核
中的DNA雙鏈都含有14N的大腸桿菌占全部大腸桿菌的比例為O,C錯誤;
D、共得到的8個大腸桿菌,共含有16條單鏈,有2條單鏈被MN標記,14條單鏈被"N標記,
擬核DNA中含15N的單鏈數(shù)是含'4N的單鏈數(shù)的7倍,D正確。
故選:D。
題意分析:將DNA雙鏈都被14N標記的大腸桿菌放在含有13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使其分裂3次,
產(chǎn)生8個大腸桿菌。根據(jù)DNA分子半保留復制可判斷:其中2個大腸桿菌被MN標記,8個大腸
桿菌被15N標記,6個大腸桿菌只被15N標記。
本題考查DNA分子的復制,比較基礎,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復制方式,掌握半保留復制的相
關計算,能運用其延伸規(guī)律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13.【答案】AB
【解析】解:A、溶菌酶是大分子物質,故溶菌酶在細胞內(nèi)合成后通過胞吐的方式進入淚液或唾
液,A正確;
B、溶菌酶能催化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水解,發(fā)揮抗菌消炎作用,因此人體淚液、唾液中的溶菌
酶有抗菌消炎作用,B正確;
C、蛋清中的溶菌酶在人體的消化道中會消化成氨基酸被吸收,不能發(fā)揮作用,C錯誤;
D、高溫煮沸會使溶菌酶變性失活,不能延長牛奶的保質期,D錯誤。
故選:AB0
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瘜W本質: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
作用機理:能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特性:高效性、專一性、需要溫和的條件。
本題考查細胞中化合物的相關知識,考生識記細胞中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是解題的關鍵。
14.【答案】BC
【解析】解:A、施旺和施萊登通過顯微鏡觀察植物和動物結構,共同創(chuàng)立了細胞學說,A錯誤;
B、赫爾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B正確:
C、沃森和克里克建構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C正確;
D、辛格和尼科爾森通過對細胞膜的功能分析,提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研究過程中沒有運
用熒光標記法,D錯誤。
故選:BCo
遺傳學中的科學的研究方法:
1、假說-演繹法: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后,通過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
據(jù)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
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例如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摩爾根研究的伴性遺
傳等。
2、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指是根據(jù)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推斷出它們在另外的屬性
上(這一屬性已為類比的一個對象所具有,另一個類比的對象那里尚未發(fā)現(xiàn))也相同的一種推理。
薩頓的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了類比推理法。
3、模型構建法:模型是人們?yōu)榱四撤N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體的實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則抽
象的形式來表達。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shù)學模型等。以實物或圖畫形式
直觀的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這種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雙螺旋
結構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4、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蹤物質運行和變化的規(guī)律,例如噬菌體侵染細菌
的實驗。
本題考查人們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
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15.【答案】ACD
【解析】解:A、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
基因分離定律涉及一對等位基因,甲、乙、丙、丁至少含有一對等位基因,都可以作為驗證基因
分離定律的材料,A錯誤;
B、種子圓粒對皺粒為顯性,分別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圖丁個體自交后代中DDYYrr:DdYyrr:
ddyyrr=l:2:1,其中黃色皺粒:綠色皺粒=3:1,B正確;
C、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需要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圖甲、乙都只有一對等
位基因,在表示減數(shù)分裂時,不能用來揭示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C錯誤;
D、圖丙個體自交,子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9:3:3:1,屬于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不屬于假說一演繹
的驗證階段,D錯誤。
故選:ACDo
分析題圖可知,甲乙圖中,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在遺傳過程中遵循自
由組合定律;丙丁中,Y(y)與D(d)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
定律?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和應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
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16.【答案】A
【解析】解:A、分析題圖,Π-3和H-4患甲病,生出In-Il不患甲病,所以甲病顯性遺傳
病,假設甲病為伴X顯性遺傳病,∏-3患甲病,則生出的女孩一定患病,ΠI-9不患病所以不是伴
X顯性遺傳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其中一種遺傳病為伴性遺傳病,所以乙病是伴性遺傳病,
I-I和I-2不患乙病,生出II-7患乙病,可知乙病是伴X隱性遺傳,A錯誤;
B、m-13號個體基因型為Xbγ,Y染色體來源于父親,Xb來源于Π-8號個體,B正確;
C、Π-4號個體患甲病不患乙病,由I-IaaXBXb和I一2AaXBY號可推出∏-4號個體基因型AaXBXB
或AaXBX'C正確;
D、甲病屬于顯性遺傳病,Π-5號個體沒有患甲病,所以II-5號個體不會同時含有甲、乙兩種遺
傳病的致病基因,D正確。
故選:Ao
伴性遺傳是指在遺傳過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狀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這種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
所控制性狀的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這種與性別相關聯(lián)的性狀遺傳方式就稱為伴性遺傳,又稱
性連鎖遺傳。
本題考查學生從遺傳系譜圖中獲取相關信息,并結合所學人類遺傳病的知識做出正確判斷,屬于
應用層次的內(nèi)容,難度適中。
17.【答案】紙層析NADPH(或還原型輔醐∏)C3的還原降低灌漿前溫度過高,為降低蒸
騰作用,氣孔導度下降(或部分氣孔關閉),導致胞間CCh濃度下降合理施加Mg、N肥(選用
葉綠素含量高的品種進行栽培)
【解析】解:(1)分離色素的原理: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分離色素。溶
解度大,擴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擴散速度慢,故提取小麥旗葉中光合色素后用紙層析法將色素
分離。
(2)分析圖乙:I表示光反應過程,∏表示暗反應過程,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為暗反應階段提
供ATP、NADPH,NADP+、H+和電子生成NADPH,因此,圖中物質A是NADPH,字母B代表
+
NADP,字母C代表ADP和Pi,字母D代表ATPt,RuBP較化酶可催化C5與CO2反應產(chǎn)生E(C3),
C3被接受ATP和NADPH釋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還原,生產(chǎn)糖類和F(Cs),因此C3—C5+
(CH2O)的過程是C3的還原。光呼吸過程中,C5與02反應產(chǎn)生乙醇酸,抑制了CO2的固定過程,
而乙醇酸中75%的碳又重新生成C02和C3,說明該過程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
(3)①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灌漿前期氣孔導度最大,此時對籽粒產(chǎn)量的影響最大;②夏季晴天中午
時,溫度過高,為降低蒸騰作用,氣孔導度下降(或部分氣孔關閉),旗葉的胞間CCh濃度有所
下降。③葉綠素中含有Mg、N等元素,為避免葉綠素含量不足導致在灌漿后期和末期籽粒產(chǎn)量降
低,需要合理施加Mg、N肥。
故答案為:
(1)紙層析
(2)NADPH(或還原型輔酶∏)C3的還原降低
(3)灌漿前溫度過高,為降低蒸騰作用,氣孔導度下降(或部分氣孔關閉),導致胞間CCh
濃度下降合理施加Mg、N肥(選用葉綠素含量高的品種進行栽培)
1、旗葉是禾谷類作物一生中抽出的最后一片葉,小麥旗葉因細胞中葉綠體數(shù)目較多,葉綠體中基
粒類囊體數(shù)量多,對小麥籽粒的產(chǎn)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2、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有色素含量、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根據(jù)反應過程可以分為光反應
階段和暗反應階段。
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分析及場所,色素的分離原理,協(xié)助擴散,實際光合速率的測定,光合
作用原理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應用,要求學生能根據(jù)題中所給的信息來分析問題、解決解問題。
18.【答案】基因在染色體上假說演繹法AaBb能F2性狀分離比為9:3:3:1,說明兩對等
位基因發(fā)生了自由組合259
【解析】解:(I)摩爾根利用假說一演繹法對果蠅眼色性狀實驗研究,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2)實驗二中,B性狀分離比為9:3:3:1,說明A/a和BZ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
合定律,且乙、丙的基因型均為AaBb。
(3)實驗一中,B性離比為1:1:I:1,說明親本甲的基因型為aabb,乙的基因型均為AaBb,B
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b1:1:1,B群體中灰身基因(A)的基因頻率
為2÷(2x4)=25%;將實驗二Fi的灰身短剛毛果蠅(2Aabb、IAAbb)和黑身長剛毛果蠅(2aaBb、
IaaBB)混合飼養(yǎng),灰身短剛毛果蠅產(chǎn)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Ab:ab=2:1,黑身長剛毛果蠅產(chǎn)
生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aB:ab=2:1,產(chǎn)生的子代中灰身長剛毛(A_B_)的比例為9<|奇。
故答案為:
(1)基因在染色體上假說演繹法
(2)AaBb能F2性狀分離比為9:3:3:1,說明兩對等位基因發(fā)生了自由組合
(3)25S
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
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
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
本題著重考查了摩爾根的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
解能力,難度適中。同時要求考生能應用相關知識結合題干信息設計并完善實驗步驟、預期實驗
結果獲取結論的能力及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判斷的能力。
19.【答案】半保留復制同位素標記轉錄RNA聚合27.5%T/A對替換為C/G對
【解析】解:(1)①過程為DNA復制,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科學家運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
了該特點。
(2)分析題圖可知,②是以DNA為模板合成RNA的轉錄過程,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3)α鏈是RNA鏈,G+U=54%,則A+C=46%,又知G占2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刀剪產(chǎn)品的品牌推廣策略與執(zhí)行計劃考核試卷
- 豬的飼養(yǎng)智能化管理考核試卷
- 竹材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皮革制品的消費心理與購買決策考核試卷
- 盾構機施工中的隧道工程地質環(huán)境保護策略考核試卷
- 廈門醫(yī)學院《心理測量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科技職業(yè)學院《人體工程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等??茖W?!赌X癱兒童功能評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化工大學《語文》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外國文學作品欣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學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檔案表
- 能源儲備體系建設-深度研究
- 2024年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中考數(shù)學幾何模型歸納訓練:最值模型之將軍飲馬模型解讀與提分訓練(解析版)
- 北京市人民大附屬中學2025屆中考化學模擬試卷含解析
- 網(wǎng)線施工方案
- 2025年陜西省公民科學素質大賽考試題(附答案)
- 植物蛋白資源利用-深度研究
-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室內(nèi)設計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 DB3308-T 102-2022 居民碳賬戶-生活垃圾資源回收碳減排工作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