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98—12-28發(fā)布1999-06—01實施關于發(fā)布《斜坡碼頭及浮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的通知交水發(fā)〔1998〕811號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交通廳(局、委、辦),部屬及雙重領導企事業(yè)單由我部組織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等單位修訂的《斜坡碼頭及浮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業(yè)經(jīng)審查,現(xiàn)批準為強制性標準,編號為JTJ294—98,自1999年6月1日起施行?!缎逼麓a頭及浮碼頭規(guī)范》本規(guī)范的管理和出版組織工作由部水運司負責,具體解釋工作由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本規(guī)范系在《斜坡碼頭及浮碼頭規(guī)范》(JTJ21礎上全面修訂而成。修訂過程中,總結了近十年來斜坡碼頭和浮碼頭設計、施工實踐的經(jīng)驗,并廣泛征求意見,反復修改,最后經(jīng)審查定稿。本規(guī)范共分3章16節(jié)148條,并附有條文說明。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按照實際情況擴大了規(guī)范的適用范圍;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港口工程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5)的規(guī)定,采用了以概率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以取代定值法設計;補充了鋼躉船及鋼筋混凝土躉船的設計規(guī)定、錨鏈的計算等內容;新增幾種技術較先進的升降架結構設計、定位墩系留躉船的設計以及嵌巖樁施工方法等:對規(guī)范的其他內容也作了較大修改。本規(guī)范必須與其他有關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配套使用。本規(guī)范由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負責解釋。請各有關單位在使用過程中,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意見及時函告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以便再修訂時參考。本規(guī)范如有局部修訂,其內容將在《水運工程標準與造價管理信息》上刊登。1總則 2.1一般規(guī)定 2.2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 2.3斜坡碼頭 2.4浮碼頭 2.5鋼引橋及升降架 2.6躉船及系留設施 3.1一般規(guī)定 3.2水下開挖 3.3回填和拋石 3.4水下基床整平 3.5倒濾層和面層的施工 3.6鋼筋混凝土構件制作 3.7構件安裝 3.8樁的制作及樁基施工 3.9鋼引橋及鋼撐桿制作與安裝 3.10躉船定位 附加說明本規(guī)范主編單位、參加單位和主要起草人 11.0.1為使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的建設做到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特制定本規(guī)范。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在內河、水庫、湖泊和掩護條件較好的海域建造的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結構的設計與施工。1.0.3斜坡碼頭結構適用于纜車、帶式輸送機、管道、浮式起重機、重件拖拉、車輛和流動機械等相應的裝卸工藝,以及旅客上下;浮碼頭結構適用于帶式輸送機、管道、浮式起重機、車輛和流動機械等相應的裝卸工藝以及旅客上下。1.0.4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結構型式的選擇,應根據(jù)使用要求、自然條件、施工條件、水利防洪和航行安全等因素,通過技術經(jīng)濟分析綜合比較后確定。1.0.5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結構的施工應根據(jù)工程結構特點、水位變化、水流、波浪、冰凍以及臺風等情況合理安排。1.0.6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結構的設計與施工,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12.1.1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結構各部分的主要尺度應根據(jù)平面布置及工藝設計的要求,并依照碼頭所處位置的地形、地質和水文等條件確定。2.1.2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的斜坡道、引橋橋墩、坡頂擋土墻、橋臺以及岸坡等均應進行穩(wěn)定計算,必要時應進行沉降計算。2.1.3橫向作用于架空斜坡道和固定引橋的橋墩及上部結構上的風荷載和水流力等較大時,應驗算結構橫向強度及穩(wěn)定。2.1.4架空斜坡道和固定引橋的縱梁應設端橫隔板。當梁跨大于或等于8m時,縱梁跨間應設橫隔板,橫隔板間距取3~5m,相鄰兩縱梁橫隔板間應可靠聯(lián)結。2.1.5架空斜坡道和固定引橋梁板的擱置長度應根據(jù)計算確定,且設計高水位以上不應小于200mm,設計高水位以下不應小于2.1.6斜坡碼頭和浮碼頭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不低于表2.1.6的規(guī)定。2.1.7架空斜坡道和引橋應設置防護欄桿,并宜考慮防腐措施。2.1.8對車、客流量較大的車客渡碼頭,斜坡道中間宜設置分隔設施。2.1.9在冰凍地區(qū)建造斜坡碼頭和浮碼頭時應考慮防冰措施。2.1.10在有較大波浪的湖泊、水庫和海域建造斜坡碼頭或浮碼頭時,應考慮波浪的作用,并采取有效的防浪措施。有臺風的地區(qū),應考慮防臺措施。2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表2.1.6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架空斜坡道和固定引橋鋼筋混凝土梁板C25嵌巖錨固澆注不離析混凝土C20面板磨耗層C30澆注普通混凝土C20混凝土重力墩臺C20升降架和定位墩樁基承臺C20鋼筋混凝土橋墩C20立柱、梁板C30墩帽C20支承墊石C4O其他鋼筋混凝土躉船C30樁基承臺C20混凝土路面C30鋼筋混凝土方樁C30鋼筋混凝土軌枕C25預應力混凝土方樁C40混凝土擋土墻C15鉆孔灌注樁C25系船塊體C152.2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2.2.1結構上的作用按時間的變化可分為永久作用、可變作用和偶然作用。斜坡碼頭和浮碼頭的主要結構物上可能的作用見表主要結構物上可能的作用表2.2.1結構物名稱永久作用可變作用偶然作用實體斜坡道的鋼軌和軌枕自重力運輸機械荷載、活動引橋的支座反力2實體斜坡道和坡面結構自重力坡頂荷載、裝卸和運輸機械荷載、拖拉件載、波浪力、水流力、滲流力地震作用3架空斜坡道自重力運輸機械荷載、管道荷載、人群荷載、水流力、波浪力、風荷載、活動引橋的支座反力和摩擦力地震作用3結構物名稱永久作用可變作用偶然作用斜坡道的擋土墻、重力式橋臺永久作用引起的土壓力起重和運輸機械荷載、引橋的支座反力和摩擦力、纜車錨碇拉力、可變作用引起的土壓地震作用活動引橋和固定引橋自重力運輸機械荷載、人群荷載、管道荷載、風荷載、雪荷載、水流力、波浪力地震作用1.鋼引橋自重力參見附錄A;2.流動起重運輸機械的沖擊系數(shù)取1.1;3.鋼引橋兼作撐桿時,需考慮船舶荷載墩、定位墩、系纜墩永久作用引起的土壓力船舶荷載、可變作用引起的土壓力、水流力、波浪力、冰荷載地震作用升降架自重力活動引橋的支座反力和摩擦力、水流力、風荷載地震作用是船自重力堆貨荷載、聯(lián)橋和引橋的支點反力、水壓力、波浪力、人群荷載、裝卸和運輸機械荷載、船舶荷載錨鏈自重力船舶荷載、波浪力、水流力2.2.2斜坡碼頭和浮碼頭的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持久設計狀況,應按結構使用期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2)短暫設計狀況,應按結構在施工期或有某種確定的短暫使用期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必要時可同時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3)偶然設計狀況,應按結構承受設防地震等偶然作用時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2.2.3下列情況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4(1)結構整體穩(wěn)定、岸坡穩(wěn)定和錨的抗拉穩(wěn)定;(2)構件承載力、基床和地基承載力等。2.2.4下列情況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1)混凝土構件的抗裂或限裂;(2)構件的變形和結構的位移等;(3)地基沉降。2.2.5岸坡穩(wěn)定、地基承載力和地基沉降計算或驗算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工程地基規(guī)范》(JTJ250)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2.6對實際有可能在結構物上同時出現(xiàn)的作用,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應結合相應的設計狀況進行作用效應組合。對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作用效應組合可分為持久組合、短暫組合和偶然組合。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作用效應組合可分為長期效應(準永久)組合、短期效應(頻遇)組合和短暫設計狀況的作用效應組合。2.2.7作用效應組合的原則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工程荷載規(guī)范》(JTJ215)和《水運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JTJ225)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3.1斜坡碼頭結構由坡道、躉船、移動引橋和坡頂擋土墻等組成,如圖2.3.1所示。其中斜坡道為斜坡碼頭的基本結構,其他結構可根據(jù)具體需要設置。2.3.2斜坡碼頭的坡道結構型式可采用實體式、架空式或部分實體與部分架空的混合式。在流冰嚴重的地區(qū),若碼頭結構未采取防冰措施時,不宜采用架空坡道。2.3.3斜坡碼頭斜坡道的坡度和寬度應根據(jù)裝卸工藝要求,結合地形、地質、水文等自然條件確定,并應符合表2.3.3的規(guī)5圖2.3.1斜坡碼頭結構示意圖1-坡道(平坡道);2-坡道(斜坡道);3-跳板;4-跳躉;5-躉船;6-擋土墻;7-移動鋼引橋斜坡碼頭斜坡道的坡度和寬度表2.3.3斜坡道名稱寬度(m)纜車道陡于1:8據(jù)工藝要求確定普通帶式輸送機道不陡于1:4據(jù)工藝要求確定重件拖拉道不陡于1:8據(jù)工藝要求確定管線道據(jù)自然條件及工藝要求確定據(jù)工藝要求確定汽車道不陡于1:10單車道≥5.0;雙車道≥7.0人行道貨碼頭坡道不陡于1:6踏步陡于1:6客碼頭坡道不陡于1:7踏步1:7~1:2注:①汽車道縱坡在困難條件下不應陡于1:9;②汽車渡口碼頭的坡道寬度應根據(jù)汽渡船靠泊需要、汽車調頭要求和陸上連接公路的寬度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62.3.4變坡纜車道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3.4.1變坡纜車道變坡點可采用高低軌或凹形豎曲線銜接。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不小于160m。2.3.4.2坡道上下段的坡差角β不宜大于12°,見圖2.3.4。圖2.3.4變坡纜車道2.3.5纜車、皮帶車和移動鋼引橋的鋼軌類型可按表2.3.5中的數(shù)值確定。設備名稱纜車載重量(t)皮帶車移動鋼358或1025或30鋼軌類型(kg/m)2.3.6實體斜坡碼頭纜車、皮帶車和移動鋼引橋的軌枕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2.3.6.1實體斜坡碼頭的軌枕宜采用鋼筋混凝土軌枕。施工水位以上可采用橫軌枕或縱軌枕;施工水位以下宜采用預制縱軌枕。軌枕結構應按彈性地基梁計算。2.3.6.2橫軌枕的間距宜為0.5~0.7m。當采用短軌枕時,每隔3~5m應設一長軌枕或聯(lián)系構件。2.3.6.3鋼筋混凝土縱軌枕的分段長度宜為8~25m,縱軌枕之間應設橫撐,其間距宜為3~5m,必要時縱軌枕端部可局部加寬,下設墊板或端橫梁。2.3.6.4軌枕應嵌固穩(wěn)定。施工水位以上可采用塊石或其他鋪面塊體嵌固;施工水位以下宜采用拋理塊石或袋結混凝土嵌72.3.7實體斜坡碼頭的軌枕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軌枕下應設碎石基床,其厚度由計算確定;(2)軌枕基礎下為軟弱地基時,應采取地基加固措施;(3)軌枕下為全巖基時,軌枕可直接設在用混凝土或砂漿找平的巖面上;(4)在冰凍地區(qū),軌枕基礎設計應考慮凍結深度。2.3.8實體坡道的回填材料,在施工水位以上,宜采用透水性好的無粘性材料,并應分層夯實或壓實;在施工水位以下,宜采用塊石拋填。2.3.9實體坡道的倒濾層的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2.3.9.1在施工水位以上宜采用碎石、粗砂或中砂分層鋪設,其中碎石層厚度宜為0.15~0.20m,粗砂或中砂層厚度宜為0.10~0.15m。當采用混合倒濾層時,其厚度不宜小于0.40m。2.3.9.2在施工水位以下,當施工困難時可采用天然級配較好的混合倒濾層,其厚度不宜小于0.60m。2.3.10倒濾層采用土工織物時,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水運工程土工織物應用技術規(guī)程》(JTJ/T239)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3.11實體斜坡道的坡面宜略高出天然地面,其兩側邊坡不宜陡于1:2,并應防止坡腳淘刷。2.3.12實體坡道的坡面結構在施工水位以上,可采用干砌塊石、漿砌塊石、漿砌條石或混凝土面層等。砌石面層厚度可為0.25~0.40m,混凝土面層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道路、堆場鋪面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JTJ296)的有關規(guī)定。在施工水位以下,當無行車要求時宜采用拋理塊石面層:當有行車要求時,宜采用預制混凝土塊、條石鋪砌或其它可靠面層結構。受波浪影響的地區(qū)應根據(jù)波浪條件復核鋪面結構。2.3.13實體斜坡道的端部坡腳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3.13.1埋人式拋石棱體的基槽深度不宜小于1m,底寬不宜小于2m,見圖2.3.13(a)。82.3.13.2突出式拋石棱體的頂寬宜大于1.5m,外坡不宜陡于1:1.5,見圖2.3.13(b)。2.3.13.3拋石棱體塊石重量宜采用10~100kg,且應根據(jù)波浪條件進行復核。圖2.3.13拋石校體1-拋石校體;2-拋石基床;3-倒濾層;4-陸上回填料;5-鋼軌;6-軌枕2.3.14坡頂擋土墻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3.14.1坡頂擋土墻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JTJ290)的有關規(guī)定。2.3.14.2坡頂擋土墻宜采用混凝土或砌石結構。2.3.14.3坡頂擋土墻應根據(jù)地形和地基情況設變形縫,非巖9石地基縫距宜為10~15m,巖石地基縫距可適當增大。2.3.14.4有纜繩溝通過坡頂擋土墻時,宜將坡頂擋土墻斷面局部放大,作為安設立式轉向滑輪的基礎。2.3.14.5坡頂擋土墻置于堤防范圍內時,擋土墻底部和背后不得采用透水性材料作為墊層和回填料。2.3.15架空坡道梁板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3.15.1架空斜坡道縱梁的支座底面應做成水平,其計算跨度為支座中心線間的水平距離。2.3.15.2預制的人行道板與縱梁之間應有可靠的連接。2.3.15.3架空坡道的上部結構設計應按第2.4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3.16架空坡道的橋墩采用漿砌塊石、漿砌條石或混凝土重力式墩臺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3.16.1墩臺的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J023)和《公路磚石及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J022)的有關規(guī)定。2.3.16.2墩臺平面形狀宜采用圓端形或尖端形。墩身較高時宜采用20:1~25:1的側坡。2.3.16.3墩臺使用的塊石、條石應選用新鮮無裂隙的硬質巖石,其抗壓極限強度應不低于30MPa,砌筑砂漿標號應不低于2.3.16.4混凝土墩帽的厚度應滿足支座錨固要求,且不宜小于400mm。支座下墩帽內應設鋼筋網(wǎng)和構造鋼筋。墩帽頂面宜設排水坡,帽檐寬不宜小于50mm。采用橡膠支座時應按本規(guī)范第2.4.14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2.3.17當采用水下施工方法建造重力式墩臺時,宜在拋石基床上安放混凝土方塊,也可采用鋼筋混凝土箱形模板或鋼模板灌注水下混凝土。2.3.18鋼筋混凝土樁、柱式墩臺的設計,應按第2.4.8~2.4.12條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3.19斜坡道與躉船之間應設移動引橋連接。移動引橋可采用移動鋼引橋、跳板或鋼聯(lián)橋與跳躉組成的浮橋。2.3.20移動式鋼引橋和鋼聯(lián)橋的結構設計應按第2.5.1~2.5.11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2.3.21跳板宜采用鋁質或木質材料,跳板長度宜采用8~11m。2.4.1浮碼頭結構由躉船及其系留設施、活動鋼引橋、升降架、固定引橋和作業(yè)平臺等組成,如圖2.4.1所示。圖2.4.1浮碼頭結構示意圖1-躉船;2-升降架;3-活動鋼引橋;4-鋼引橋支承墩;5-引橋梁板;6-橋臺;7-引橋墩;8-原地面線2.4.2活動鋼引橋的設計坡度應滿足工藝和使用的要求,對不通行汽車的貨運碼頭不宜陡于1:3.5;對客運碼頭不宜陡于1:7;對汽車輪渡碼頭,其坡度不宜陡于1:10。當鋼引橋設活動踏步時,其坡度可以適當放陡。2.4.3兩跨以上活動鋼引橋應根據(jù)全年的水位變化情況和地形地質條件相應設置一座或多座升降架,調整不同水位時的引橋坡度。2.4.4鋼筋混凝土固定引橋伸縮縫和沉降縫的設置,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JTJ291)的有關規(guī)定。2.4.5鋼筋混凝土固定引橋頂面應鋪筑磨耗層,磨耗層的厚度不應小于50mm,引橋橋面應設不緩于5%的橫向排水坡。2.4.6有可能被洪水淹沒或波浪沖擊的固定引橋,面板上應適當設置通氣泄水篦孔,孔徑不宜小于100mm。2.4.7鋪設管道的固定引橋,在管道鋪設范圍內可不鋪設面板。2.4.8固定引橋的橋臺和橋墩的結構型式應根據(jù)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質、水文及荷載等條件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4.8.1選用重力式橋臺和橋墩結構時應按第2.3.16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2.4.8.2選用樁基結構的橋臺和橋墩時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及《港口工程樁基規(guī)范》(JTJ254)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4.9橋臺和橋墩基樁的中心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4.9.1打入樁應不小于4倍樁徑或邊長。主要土層為較硬土層和較密實的砂層時,應不小于3倍樁徑或邊長。2.4.9.2鉆孔灌注樁和嵌巖樁,應不小于成孔直徑的2.5倍。2.4.10基樁承臺的厚度和橫梁的高度應根據(jù)計算確定,且承臺厚度不宜小于800mm,橫梁高度不宜小于400mm?;鶚冻信_和橫梁的寬度應滿足梁板支承長度的要求。橫梁側面距基樁外邊緣尺寸不宜小于50~100mm;橫梁端部和承臺側面距最外一排樁的外邊緣尺寸不宜小于0.5倍樁徑或邊長。2.4.11固定引橋樁基橋墩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4.11.1當橫向荷載作用時,獨樁墩可按懸臂結構計算;單排樁墩可按平面剛架計算;多排樁墩可按空間樁臺結構計算。2.4.11.2當有較大順橋方向的荷載作用時,獨樁墩和單排樁墩可按懸臂結構計算;多排樁墩可按空間樁臺結構計算。2.4.12鋼筋混凝土固定引橋的橋面較寬時,宜考慮橋面荷載的橫向分布。2.4.13固定引橋梁板的主要支座型式如圖2.4.13所示,支座型式的選用可按下列原則確定。2.4.13.1當梁板跨度小于或等于12m時,可選用平板支座。2.4.13.2當梁板跨度為12~25m時,兩端支座可按下列型式選用:(1)兩端均為板式橡膠支座;(2)一端為弧形支座,另一端為滾動支座;(3)一端為弧形支座,另一端為板式橡膠支座。2.4.13.3當梁板跨度大于25m時,可選用滾動支座或盆式橡膠支座。圖2.4.13主要支座型式示意圖(a)平板支座;(b)弧形支座;(c)橡膠支座;(d)滾動支座1-預埋鋼板;2-弧形支座;3-橡膠支座;4-支撐墊座;5-滾柱;6-上(下)支承板;7-梁;8-支墩2.4.14選用橡膠支座時,在橋臺和橋墩頂部梁板支座處宜設置支承墊石(圖2.4.14)。支承墊石在長寬方向應比橡膠支座底部各大100mm;且應預留擱置千斤頂?shù)奈恢谩?.5鋼引橋及升降架2.5.1鋼引橋的結構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工程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JTJ283)的有關規(guī)定。2.5.2鋼引橋不宜直接承受船舶荷載。當需要受船舶荷載時,應驗算結構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變形。圖2.4.14支承墊石示意圖1-鋼筋網(wǎng);2-橡膠支座;3-梁2.5.3鋼引橋的寬度應根據(jù)工藝布置和使用要求確定,可按表2.5.3選取。鋼引橋寬度表2.5.3序號寬度(m)1客貨碼頭4.5~5.52中、小客運碼頭3.5~4.53單線固定皮帶機、電瓶車或非機動車3.0~4.04雙向電瓶車或非機動車3.5~4.55汽車、拖車、叉式裝載車4.0~5.5單車道6液體貨物碼頭按管線布置確定,其人行道寬度不小于1.0m2.5.4斜坡碼頭及浮碼頭鋼引橋宜選用平行弦桁架或空腹桁架結構,也可采用實腹板梁式結構。2.5.5鋼引橋主梁的高跨比宜在下列范圍內選用:(1)對于平行弦桁架為1/8~1/15;(2)對于空腹桁架為1/6~1/10;(3)對于實腹板梁為1/12~1/18。2.5.6鋼引橋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計算撓度的限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于桁架式橋應小于或等于計算跨度的1/600;(2)對于實腹板梁式橋應小于或等于計算跨度的1/400。注:當鋼引橋計算撓度較大時,應設預拱,其預拱度等于自重產生的撓度加上活荷載產生的撓度的一半之和。2.5.7鋼引橋橋面系縱橫梁的計算撓度不應超過縱橫梁計算跨度的1/250。2.5.8鋼引橋應具有必要的橫向剛度,鋼引橋的寬度不應小于其跨度的1/20。在強風和大浪地區(qū),鋼引橋寬度應適當加寬。2.5.9對鋪設管道的鋼引橋,除兩端端節(jié)間應滿鋪面板外,在管道其他鋪設范圍內可不鋪設面板。2.5.10活動鋼引橋兩端的支座,躉船端可采用滾輪支座或自由擱置的型式,另一端可采用弧形支座、鉸支座或自由擱置等型2.5.11活動鋼引橋兩端應設拉環(huán),并用鐵鏈分別與躉船和支承墩系聯(lián)。2.5.12活動鋼引橋升降架由基礎結構、升降架結構和提升設施三部分組成。升降架結構如圖2.5.12所示。2.5.13當升降架基礎結構采用基樁承臺時,基樁承臺的厚度可根據(jù)計算確定,且不宜小于1000mm。采用浮躉式提升設施時承臺頂面應設墊墩并預留安放千斤頂?shù)奈恢谩?.5.14采用托板式提升設施時,升降架立柱上應設多級支承牛腿。牛腿的數(shù)量應根據(jù)碼頭區(qū)全年水位差及水位變化情況、鋼引橋的允許坡度等確定,牛腿與牛腿之間的高差宜取3~5m。2.5.15升降架凈空的確定應滿足鋼引橋的調整幅度和操作人員安全的要求。2.5.16升降架應設置爬梯。2.5.17鋼筋混凝土升降架可按空間結構進行計算,并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港口工程樁基規(guī)范》和《港口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JTJ267)等的有關規(guī)定。2.5.18活動鋼引橋支承墩結構設計可按第2.4.8~2.4.11條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5.19活動鋼引橋支承墩墩頂應設置拉環(huán),在支座處應設置排水坡。2.6躉船及系留設施2.6.1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結構設計對所采用的躉船應提出下列(1)工藝和公用設備的布置及使用功能要求;(2)躉船的系留方式;(3)碼頭和拋錨區(qū)域的氣象、水文、地形、地質條件;(4)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5)與躉船有關的結構布置及受力特征;(6)躉船局部加固的位置及要求;(7)其他。2.6.2斜坡碼頭及浮碼頭可根據(jù)當?shù)刈匀粭l件、使用經(jīng)驗和要求、工程的重要性以及經(jīng)濟合理性等因素綜合分析選用鋼質或鋼筋混凝土躉船。2.6.3鋼質躉船的設計與建造應符合中國船級社《鋼質內河船舶人級與建造規(guī)范》和《鋼質海船入級與建造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鋼筋混凝土躉船的設計與建造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鋼筋混凝土躉船技術條件》(JT/T5)和鋼質船舶建造的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2.6.4躉船的尺度應滿足船舶系靠安全和工藝使用要求,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河港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192)的有關規(guī)定。躉船的主尺度比值應符合表2.6.4的規(guī)定。2.6.5斜坡碼頭及浮碼頭躉船的系留,可按碼頭靠泊船駁種類與噸位、躉船允許位移量等使用要求和躉船所處的水域限界、水是船類別L/DB/D鋼質躉船≤45(35)≤7(6.5)鋼筋混凝土躉船注:①表中L為躉船長度(m),B為躉船寬度(m),D為躉船型深(m);②甲板下裝載干貨的鋼質躉船采用括號中數(shù)值。位差、水流、波浪、水底土質等環(huán)境條件選用錨鏈和錨、撐桿系統(tǒng)或定位墩等方式,如圖2.6.5所示。2.6.6水位差較大或錨鏈鏈徑較大時宜設置電動絞鏈設施。錨鏈的根數(shù)及布置可按照靠泊船舶大小、水流流速流向確定,如圖2.6.5(a)及圖2.6.5(b)所示。2.6.7躉船錨鏈及錨的計算可按附錄B進行。2.6.8對海港和靠泊船舶較大且工藝使用不允許躉船有較大位移或不允許拋外錨的河港的浮碼頭,可采用撐桿系統(tǒng)系留躉船。如圖2.6.5(c)、圖2.6.5(d)及圖2.6.5(e)所示。2.6.9浮碼頭系靠5000t級以上船舶時,應設置專門的消能設施。在水流氣象條件比較惡劣或工藝設計有特殊要求時,系靠5000t級以下船舶的浮碼頭也可設置專門的消能設施。2.6.10躉船的撐桿系統(tǒng)應設置撐桿和撐桿墩,必要時可按第2.6.9條的要求設置消能設施,如圖2.6.10所示。2.6.11撐桿系統(tǒng)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6.11.1躉船上的支撐點宜布置在躉船內舷兩端部,距躉船端部5~10m。2.6.11.2撐桿長度和撐桿墩上支撐點高程可按下列原則確(1)設計高水位時撐桿的斜度不陡于1:6;(2)設計低水位時撐桿的斜度不陡于1:4.5。2.6.11.3當躉船上一個支撐點采用叉式雙撐桿時(圖2.6.5(d)),雙撐桿間的夾角宜為60°;當采用單撐桿時(圖2.6.5(c))、圖2.6.5(e)),撐桿軸線應垂直躉船的內舷線。1船2泵船2428887kP圖2.6.10撐桿系統(tǒng)示意圖1-躉船;2-消能設施;3-撐桿;4-撐桿墩2.6.12撐桿宜采用鋼結構,其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6.12.1撐桿的軸向荷載計算可按附錄C進行。2.6.12.2鋼撐桿的結構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工程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2.6.12.3鋼撐桿宜采用兩個方向剛度相等的方形或圓形截面,可選用格構型結構或箱形結構,兩端一段內可逐漸縮小截面。當采用格構型撐桿時,距兩端各1~2m范圍內應用鋼板封閉成箱形截面,如圖2.6.12所示。圖2.6.12撐桿端部示意圖2.6.12.4鋼撐桿兩端應設置拉環(huán),用鏈條分別與躉船及撐桿墩系聯(lián)。2.6.12.5撐桿有受淹沒情況時,應在箱形或圓管形鋼撐桿兩端適當位置的底部設進出水孔。2.6.13撐桿兩端支撐點可采用自由擱置、十字鉸或球鉸等型2.6.14當按第2.6.9條設置消能設施時,應進行專門設計。消能設施可采用彈性橡膠體吸能、懸重塊體能量轉換及柔性撐桿墩吸能等型式。2.6.15撐桿墩可根據(jù)地形、地質及水流等條件采用重力式墩結構或樁式墩結構。2.6.16撐桿墩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6.16.1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口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2.6.16.2撐桿墩不應作為風暴系纜墩使用。2.6.17當由于水域限界或水底土質等原因不允許拋錨,或靠泊船舶較大而躉船不允許有較大的位移時,可采用定位墩系留躉船。定位墩可布置于躉船兩端,如圖2.6.5(f)所示;也可布置于躉船內舷后側,如圖2.6.5(g)所示。2.6.18定位墩結構宜采用直鋼管樁導樁式結構,其結構設計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和《港口工程樁基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6.19船舶撞擊力由一個定位墩承受,可按下式計算:式中E?!翱坎窜O船時的有效撞擊能量(kN·m),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工程荷載規(guī)范》的規(guī)定計算;Ee——消能設施吸收的能量(kN·m);E——定位墩結構在不同計算水位時由于船舶撞擊作用產生結構彈性變形所吸收的能量(kN·m)。2.6.20定位墩鋼管樁導樁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6.20.1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工程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高樁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和《港口工程樁基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2.6.20.2導樁樁位允許偏差應小于100mm,垂直度允許偏差應小于1%,且各樁應嚴格保持平行。2.6.20.3一個定位墩由兩根以上導樁組成時,每根導樁承受的橫向力可按下式計算:式中Q——單樁承受的橫向力(kN);P——船舶撞擊力,按第2.6.19條計算;n——一個定位墩的受力導樁數(shù);K——受力不均勻系數(shù),與樁位偏差大小有關,取1.1~2.6.20.4鋼管導樁直接受撞擊力作用的管段,管內宜加焊加勁橫隔板,其間距宜為1.5~2.0m。2.6.20.5當定位墩導樁需采用嵌巖樁時,應按水文、地質及施工工期等條件選用合適的施工機具和施工方法。嵌巖樁的結構應按不同的施工方法進行設計。2.6.20.6以承受水平力或彎矩為主的嵌巖樁嵌入巖層的深度可按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計算。3.1.1施工前應對施工范圍的地形和測量控制網(wǎng)點進行復核,對控制點進行加固并保持到竣工驗收。同時還應掌握地質、水文、氣象資料及地面、地下、水域障礙物等情況。3.1.2施工前應根據(jù)已核準的測量控制系統(tǒng),對岸坡及附近的建筑物設置沉降位移觀測點。施工過程中應觀測并記錄岸坡及附近建筑物的變化情況。3.1.3陸上土石方余方和水下拋泥均應按有關單位批準的地點棄置,并應防止中途撒漏造成環(huán)境污染。水下施工應在辦好施工手續(xù)、發(fā)出航行通告后進行。3.2.1水下開挖方法,應根據(jù)水深、流速、地質情況及所采用的施工設備等條件確定。3.2.2開挖過程中,應檢查開挖范圍及標高,并核對實際地質情況與設計是否相符。3.2.3水下開挖深度較大時,應分層進行。分層厚度應根據(jù)土質情況、流速及施工設備等條件確定。對靈敏的粘性土,開挖時應減少對土體的擾動;對遇水易軟化、崩解的巖石,開挖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3.2.4開挖結束應及時驗交,并進行下一道工序。防止回淤或邊坡坍塌。3.2.5當采用圍堰排水施工時,應計算基坑滲流量,分析方案的技術經(jīng)濟可行性。工程完工后,應對影響碼頭設計水深和行洪安全的圍堰進行拆除。3.2.6爆破開挖施工,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爆破安全規(guī)程》(GBCT22)和《水運工程爆破技術規(guī)范》(JTJ286)等的有關規(guī)定編制爆破方案,并應經(jīng)當?shù)毓蚕啦块T批準后進行爆破作業(yè)。3.2.7水下巖基爆破開挖應根據(jù)巖性、爆破開挖總深度、地形地貌、水深和清渣設備等條件,進行爆破方案比選及設計。必要時應進行試爆。3.2.8水下爆破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下起爆宜采用復式網(wǎng)路孔內微差爆破;(2)應嚴格進行網(wǎng)路設計,并宜采用塑料導爆管非電起爆網(wǎng)(3)當使用電爆網(wǎng)路起爆時,必須嚴格進行網(wǎng)路計算及器材(4)起爆體進入現(xiàn)場,必須切斷一切電源;(5)水下爆破所用的雷管必須具備良好的防水性能;(6)不得將火花起爆用于水下爆破。3.2.9水下土石方開挖應滿足設計要求,并應符合《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等有關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3.3回填和拋石3.3.1陸上回填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陸上回填的填料應滿足設計要求;(2)陸上回填應分層壓實,分層厚度應根據(jù)所采用的壓實設備確定。對大型振動式壓路機壓實爆破石渣或碎石類土石,分層厚度宜取1.0~1.5m,小型設備分層厚度不大于0.3m;(3)壓實遍數(shù)由現(xiàn)場試驗確定,壓實度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201)和《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JT)059)的有關規(guī)定;(4)當使用砂和卵石的混合料回填時,宜采用灑水壓實法。壓實前應充分灑水提高壓實效果。3.3.2水下拋石的施工應滿足下列要求。3.3.2.1拋石應采用對標控制平面位置。流速較大、水深較深時,可采用試拋法確定拋石的提前量。3.3.2.2拋石應自坡腳向岸邊由低至高進行。拋石厚度較大時,應分層進行。3.3.2.3水下拋石基床頂寬不得小于設計要求,頂面標高允許偏差為0~300mm。3.3.2.4拋石應邊拋邊測,防止超拋和漏拋,所用石料大小及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3.3.3水下拋石的夯實,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重力式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水陸交界處無法夯實時,可進行鋪砌或拋理。當采用“爆破排淤填石法”和“爆破夯實法”時,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爆炸法處理水下地基和基礎技術規(guī)程》(JTJ/T258)的有關規(guī)定。3.4水下基床整平3.4.1水下基床整平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4.1的規(guī)定。水下基床整平允許偏差表3.4.1允許局部高差極細平不小于基礎底面向外再加寬0.5m注:粗平時其允許高差為-150mm。3.4.2斜坡道基床水下部分的細平和極細平,可采用縱向鋪設整平鋼軌的方法進行。鋪設整平鋼軌應滿足下列要求。3.4.2.1鋼軌上應設置測量標高所需的測量標志,其間距不應大于6m,測點的高程允許偏差為±20mm。3.4.2.2鋼軌在岸邊的起始點位置,縱向允許偏差為±3.4.2.3鋼軌就位后應及時固定,防止滑動。3.4.2.4極細平前應復測鋼軌的位置及標高。3.4.3采用預制模板現(xiàn)澆水下混凝土結構時,基床可不進行全面整平,可在其模板支承點處局部整平,使支承點穩(wěn)固。3.4.4基床整平后應及時安裝構件。3.5倒濾層和面層的施工3.5.1倒濾層的鋪設,應與面層鋪設相配合,做到隨鋪隨砌。鋪設倒濾層時,材料不得從坡頂向下傾倒,以保持其良好級配。3.5.2倒濾層應按設計要求分層鋪設,倒濾層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倒濾層厚度的允許偏差,水上為+50mm,水下為+3.5.3使用土工織物作倒濾層時,基層土坡必須平整密實,不得有銳利的石尖等物外露。鋪設墊層及砌筑坡面塊石時,不得將土工織物劃破。土工織物的搭接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并不小于1.0m。土工織物鋪設后,應盡快覆蓋,防止日曬老化。3.5.4砌石應從坡腳或戧道處開始,自下而上進行。當分段砌筑時,應相互照應,留好倒濾層的接茬,使砌石面層不致出現(xiàn)通縫并使面層相鄰砌石高差符合允許偏差。3.5.5砌石面層應錯縫鋪砌并相互擠緊,不得松動、疊砌和浮塞。砌石面層允許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表3.5.5的規(guī)定。砌石面層允許偏差表表3.5.5允許偏差(mm)1動縫最大寬度2三角縫最大寬度3通縫長度4坡面平整度5相鄰塊石頂面高差3.5.6砌石面層的坡腳、坡肩、坡頂,應采用較大的塊石或條石砌筑。塊石材質、大小及面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采用強度低、已風化、易風化或遇水軟化的塊石砌筑。3.5.7干砌塊石面層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5.7.1所用塊石各邊的最小厚度不應小于設計坡面厚度的3.5.7.2鋪砌有軌道的坡面時,砌石、水下拋石或袋結混凝土頂面,均不得超過該處的鋼軌底面。3.5.8漿砌塊石坡面灰縫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做到砂漿飽滿,強度合格,勾縫牢固美觀、整潔。3.5.9混凝土面層施工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道路、堆場鋪面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3.6鋼筋混凝土構件制作3.6.1鋼筋混凝土構件制作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水運工程混凝3.6.2選擇臨時預制場地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6.2.1場地應平整、面積足夠,地基承載力及沉降應滿足要求。3.6.2.2場地宜靠近施工安裝現(xiàn)場,方便材料進場及構件出運,并防止水流波浪沖刷及臺風影響造成損失。3.6.2.3應避免爆破、打樁等震動對構件的影響。3.6.2.4應考慮岸坡穩(wěn)定、場地地面標高及施工水位要求。3.6.3預制縱軌枕、軌道梁的外形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6.3的規(guī)定。3.6.4在斜坡道上澆筑鋼筋混凝土縱軌枕或軌道梁時,應嚴格控制中心線位置及頂面高程?;炷翍韵露蠞仓TO計坡度陡于1:2或使用泵送混凝土時,宜加設頂模板。3.6.5軌枕、軌道梁預埋螺栓的允許偏差及預留螺栓孔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6.5的規(guī)定。預制縱軌枕、軌道梁外形尺寸允許偏差表3.6.3序號允許偏差(mm)1長度2高度3側向彎曲4頂表面局部凹凸5縱軌枕底表面局部凹凸6兩縱軌枕、軌道梁連成整體時(1)每端的兩個支承面高低(2)兩對角線長度(3)軌道中心線間距軌枕、軌道梁預埋螺栓及預留孔允許偏差表3.6.5序號允許偏差(mm)1預埋螺栓位置垂直軸線方向5順軸線方向外伸長度2預留螺栓孔中心位置深度3.6.6水下澆注混凝土,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水運工程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模板安裝允許偏差,順碼頭中心線方向為±50mm,垂直于碼頭中心線方向為±30mm。3.6.7陸上施工的墩臺,允許偏位為20mm,支座面標高允許偏差±5mm。3.7.1構件安裝前應復檢構件型號、尺寸、變形和裂縫情況。符合要求方可安裝。構件吊運、安裝時的強度、吊點的位置及吊裝方法等應符合設計要求。3.7.2安裝水下構件時,定位測量可用引線法或倒錘法,并應采取措施防止因水深、流速、波浪等的影響而發(fā)生偏位。3.7.3起吊構件或由多根橫軌枕組裝的橫軌枕體系時,各吊點應同時受力。橫軌枕體系吊裝,應加設臨時支撐,安裝后拆除臨時支撐。3.7.4水上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1)構件安裝前,應復核定位標記,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安(2)因風浪影響船舶顛簸不穩(wěn),無法準確安裝時,不宜進行(3)安裝前發(fā)現(xiàn)基床淤積,安裝過程中基床受破壞,應進行及時清理和修復;(4)構件安裝時,不得局部加填墊塊;(5)構件安裝就位后,應及時固定,防止發(fā)生變化。3.7.5水上安裝混凝土方塊墩座的允許偏位,順碼頭中心線方向為50mm,垂直碼頭中心線方向為30mm。3.7.6鋼軌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7.6的規(guī)定。鋼軌安裝允許偏差表3.7.6序號允許偏差(mm)1橫軌枕間距2軌道中心線53每組軌道軌距+5,-0+10.-04軌頂標高同一條軌士55同斷面多軌軌頂最大高差56軌道接頭錯牙127伸縮縫間隙113.7.7流速大于0.8m/s進行潛水作業(yè)時,應采取導流或遮流措3.8樁的制作及樁基施工3.8.1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的樁基,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工程樁基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制作及施工。3.8.2定位墩的導樁施工應采用導向架控制其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導向架中心允許偏位為50mm。3.8.3嵌巖樁的施工應滿足下列要求。3.8.3.1嵌巖樁的嵌巖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3.8.3.2嵌巖樁成孔所用鉆機可參考附錄D選用。清孔、測孔方法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41)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3.8.3.3當采用“打-鉆-打”方法施工時,先將鋼管樁打人一定深度,穩(wěn)樁后用沖擊鉆機或回轉鉆機成孔并鉆至設計標高,再將鋼管樁打至孔底。3.8.3.4當采用“打一鉆-澆”方法施工時,先將鋼管樁或護筒定位打入復蓋層后用沖擊鉆機或回轉鉆機成孔,清孔、測孔合格后,安放鋼筋籠,澆注混凝土。嵌巖鋼筋混凝土錨樁的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8.3.5當采用“栽樁法”施工時,護筒及鉆孔孔徑應比導樁直徑大600mm以上。護筒定位穩(wěn)定后,用鉆機在護筒內鉆孔至設計標高,將末端帶有定位裝置的導樁栽人孔中再澆注水下不離析混凝土?;炷两K凝前,不得拆除固定導樁的支撐。3.9鋼引橋及鋼撐桿制作與安裝3.9.1鋼引橋和鋼撐桿宜在專業(yè)金屬結構廠制作。有條件時也可現(xiàn)場制作。鋼引橋和鋼撐桿制作,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港口工程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和《港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221)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3.9.2鋼引橋和鋼撐桿的吊點應合理布置,并應防止構件變形。鋼引橋和鋼撐桿宜選擇適當水位吊裝。3.9.3構件安裝就位后,應及時固定。3.9.4鋼引橋和鋼撐桿的裝運,應符合下列要求。3.9.4.1合理布置支點鋪設墊木,墊木頂面應盡量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并用木楔調整墊實,墊木應固定。長途運輸時,應采取加撐、加焊、系綁等措施。3.9.4.2駁船裝運時應根據(jù)支點布置驗算甲板的強度和船體的穩(wěn)定性,必要時應采取加固措施。3.10.1躉船的定位應根據(jù)水深、流速、流向、水域和水底土質等情況,按設計系留方式定位,確定錨位及拋錨順序,并應按設計要求吊裝撐桿體系。躉船定位應準確、穩(wěn)固。3.10.2躉船定位后,錨鏈應絞緊。附錄A鋼引橋單位面積自重力參考表序號使用條件結構型式結構特點自重力(kN/m2)1安設皮帶機、行駛電瓶車和通過人群桁架式有雨棚、鋼面板1.5~2.0無雨棚、鋼面板1.4~1.8無雨棚、木面板1.0~1.52安設管道的油品、化工碼頭桁架式滿鋪鋼面板1.6~2.0管道范圍不鋪面板1.4~1.83行駛車輛(汽-20,掛車-120)桁架式鋼面板2.5~3.0實腹式鋼面板3.0~3.5附錄B錨鏈及錨的計算B.0.1躉船的錨鏈可采用靜力分析法計算。當波浪荷載較大,躉船及錨鏈系統(tǒng)的振幅偏移和動張力較大時,可采用動力分析(B.0.2-1)(B.0.2-2)(B.0.2-3)8——導鏈孔處錨鏈軸線與水平線夾角(°);w——錨鏈的水下單位長度自重力(kN/m);H——導鏈孔至泥面垂直高度(m);L——導鏈孔處至著地點的錨鏈曲線長度(m)。B.0.3躉船由多根不同方向的錨鏈維系,受到水流力、船舶荷載等作用時,可采用第B.0.2條的公式及理論力學方法和幾何方法分析力系并計算躉船的位移。B.0.4錨鏈系統(tǒng)的動力分析可參照有關資料或利用計算機程序B.0.5躉船錨鏈應采用有擋鑄鋼錨鏈,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鑄鋼錨鏈》(GB550)的有關規(guī)定。所選錨鏈的破斷拉力應大于或等于錨鏈拉力的3倍。B.0.6躉船用錨應根據(jù)躉船的工作性質、水文及地質條件等,按錨鏈拉力的水平分力和所采用錨型的抓力系數(shù)確定錨的質量,式中G——錨的質量(kg);(B.0.6)錨的類型砂性土粘性土單抓錨2.2(3.8)3.0*(5.0**)3.5*(7.0**)4.0*(10.0**)鑄鐵蛙錨2.0(4.0)2.0*(4.5)2.0*(5.0)鋼筋混凝土蛙錨注:①表中括號內數(shù)值適用于挖坑拋錨情況,其余數(shù)值適用于錨拋于水底泥面情況;②表中數(shù)值均適用于土壤中等密實狀況,當土壤松散時數(shù)值可減少10%~25%,密實時可增加10%~25%,但帶*號數(shù)值不應減少,帶**號數(shù)值不應增加。附錄C撐桿的軸向荷載計算C.0.1承受船舶擠靠力時撐桿的軸向力可按下列公式計算。(C.0.1)式中N?——作用在一根撐桿上由船舶擠靠力產生的軸向力(C.0.2-1)(C.0.2-2)(C.0.2-3)位置軸線之間的夾角();Ee——船舶的有效動能(kN·m)。帶懸重塊撐桿受力簡圖如圖C.0.2所示。附錄D鉆孔機械選型參考表表D鉆機類型回轉/沖擊鉆機鉆孔直徑(mm)最大2500800~2000800~1500鉆孔深度(m)鉆孔方式回轉回轉回轉、沖擊沖擊沖擊沖擊沖擊最大扭矩(kN·m)鉆頭額定重量(kg)鉆塔有效高度(m)8卷筒提升能力(KN)主機功率(kW)排渣方式射流、泵吸反循環(huán)氣舉反循環(huán)泵吸反循環(huán)泵吸反循環(huán)泵吸反循環(huán)射流反循環(huán)撈渣筒、抓錐工作尺寸(m)5.3×2.52×8.877.01×3.82×2.705.04×2.36×6.385.6×2.2×2.66.8×2.8×3.27.1×2.9×8.87.7×2.66×1.63鉆機重量(t)9附錄E本規(guī)范用詞用語說明E.0.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對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或“可”;E.0.2條文中指定應按其它有關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本規(guī)范主編單位、參加單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單主編單位: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參加單位: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局中交水運規(guī)劃設計院主要起草人:雷承德王小萍(以下按姓氏筆畫為序)左肖明李鑫生逢世漢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斜坡碼頭及浮碼頭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本規(guī)范根據(jù)交通部原基建管理司基技字〔1997〕275號文修訂。主編單位為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參加單位為中交水運規(guī)劃設計院和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局。本規(guī)范在修訂過程中,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工作,認真總結了80年代以來斜坡碼頭和浮碼頭設計和施工的經(jīng)驗,補充了一些較成熟的新經(jīng)驗和新技術,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幾易其稿,于1998年6月完成了送審稿。為便于使用者正確理解和掌握本規(guī)范的條文,在修訂規(guī)范條文的同時,編寫了條文說明。本規(guī)范各章及附錄的編寫人員如下:第1章左肖明第2章王小萍雷承德李鑫生左肖明第3章逢世漢附錄A雷承德附錄B左肖明附錄C雷承德附錄D逢世漢雷承德本規(guī)范總校人員:仉伯強李永恒雷承德王小萍李鑫生左肖明本規(guī)范于1998年11月通過部審,1998年12月28日發(fā)布,1999年6月1日實施。 2.1一般規(guī)定 2.2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 2.3斜坡碼頭 2.4浮碼頭 2.5鋼引橋及升降架 2.6躉船及系留設施 3.2水下開挖 3.3回填和拋石 3.4水下基床整平 3.5倒濾層和面層的施工 3.6鋼筋混凝土構件制作 3.7構件安裝 3.8樁的制作及樁基施工 3.9鋼引橋及鋼撐桿制作與安裝 3.10躉船定位 441.0.1闡明制訂本規(guī)范的目的。斜坡碼頭是以岸坡上建造的固定斜坡道結構作為載體,供貨物裝卸運輸、旅客或車輛上下的碼頭。不同水位時,船舶停泊的平面位置隨水位變化相應移動。浮碼頭是以躉船或浮式起重機與引橋作為載體,供貨物裝卸運輸、旅客和車輛上下的碼頭。不同水位時,靠泊于碼頭的船舶平面位置基本不變,僅隨水位變化作垂直升降。1.0.2規(guī)定了本規(guī)范的適用范圍。1.0.3對斜坡碼頭及浮碼頭適用的工藝類型作了規(guī)定。1.0.4規(guī)定了選擇斜坡碼頭及浮碼頭結構型式應考慮的因素和分析比較確定的方法。1.0.5根據(jù)經(jīng)驗指出斜坡碼頭及浮碼頭施工應充分考慮水文、氣象等特點,避免中途停工。2.1.3橫向荷載是計算架空斜坡道和固定引橋結構的重要荷載,特別是梁跨度較大、橋墩較高時,更應注意水流力等橫向荷載的作用。2.1.5確定架空斜坡道和固定引橋的擱置長度時需注意支座承壓力是否滿足要求和支座安裝尺寸是否匹配。2.1.6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是根據(jù)工程實踐總結歸納得出的。2.1.7~2.1.10碼頭結構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至關重要。因此規(guī)定了應考慮車道分流、防冰、防浪和防臺風的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2.2作用及作用效應組合2.2.1.本條根據(jù)現(xiàn)行國家標準《港口工程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58-92)按作用在時間上的變化進行分類,以便確定作用的概率模型。2.2.2由于結構在使用、施工或維修期間,環(huán)境條件均不相同,受力類型和大小不同,破壞時影響大小不同,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狀況進行設計。本條按《港口工程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158-92)的規(guī)定,根據(jù)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和出現(xiàn)概率的高低,將結構分為持久,短暫和偶然三種設計狀況。持久設計狀況,是貫穿結構整個使用期(預期使用壽命)的;短暫設計狀況,是指施工期、維修期等確定的短暫使用狀況;偶然設計狀況,一般指遭受設防地震或其它罕遇作用等的狀況。2.3.1躉船、移動引橋和坡頂擋土墻是根據(jù)裝卸工藝方案的需要設置。斜坡重件碼頭的拖拉道、汽渡碼頭等通常不設躉船和移動引橋。2.3.2地形條件是決定斜坡碼頭結構形式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岸坡平順,稍加修坡即能形成碼頭坡道時,通常采用實體式較為經(jīng)濟。岸坡較陡而成凹形時采用架空式可使水流通暢,減少淤積。2.3.3纜車道坡度最好陡于1:5。由于坡度越緩,運距越長,造成纜車移動不便,所以緩于1:8時需考慮其他運輸方式。普通帶式輸送機坡度是考慮保證物料不在膠帶上滾落和膠帶不發(fā)生“飛車”現(xiàn)象而規(guī)定的。重件拖拉道坡度據(jù)調查不宜陡于1:8.汽車道坡度依據(jù)國家現(xiàn)行標準《河港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192-93)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J001-97)制定。2.3.4變坡纜車道的坡差角和凹形豎曲線半徑是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并考慮裝卸工藝的要求和保證纜車運行穩(wěn)定等因素確定的。2.3.6縱軌枕間設橫撐和橫軌枕間設長軌枕或其他聯(lián)系構件是為了加強軌枕整體性和保持軌道中心距離不變??v軌枕端部局部加寬和下設墊板或端橫梁,可以保持接頭處沉降一致,且減小沉降。2.3.8由于粘性土壤的壓實和沉陷不易控制,影響碼頭建成后的使用,所以在實際工程中,一般多采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回填。2.3.11實體斜坡道高出自然地面,可使坡道面不易積淤,即使有回淤也便于清除,但過高會造成阻水且影響水流流態(tài)。2.3.13端部坡腳是實體斜坡道的支承結構。拋石棱體坡腳應用2.3.14纜車碼頭通常需設坡頂擋土墻。坡頂擋土墻設計時應注意工藝、結構和防洪等方面的要求。2.3.15本條提出的規(guī)定是對架空坡道梁板設計的特殊要求。2.3.21根據(jù)調查,跳板長度一般采用8~11m,過長重量較大難于搬動。2.4.1浮碼頭的基本結構是躉船或浮式起重機及活動鋼引橋,其他各部分可根據(jù)工藝設計要求和水文、地形等條件決定取舍。2.4.2本條對貨運碼頭活動鋼引橋的坡度規(guī)定不陡于1:3.5是依據(jù)帶式輸送機一般散裝貨物的坡度定出的;其他與實體斜坡道的坡度規(guī)定相同,但對于客運碼頭,坡度較陡時應注意采取防滑措2.4.5固定引橋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均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梁板,故將磨耗層定為不小于50mm。2.4.6為減小水流或波浪對橋面可能產生的浮托力,設置通氣孔是必要的。根據(jù)調查,孔徑太小容易堵塞。2.4.9、2.4.10參照港口、公路橋涵和建筑樁基有關規(guī)范的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以往的設計經(jīng)驗,對基樁中心距和基樁承臺的尺度作了規(guī)定。2.4.11原規(guī)范有部分規(guī)定,本次修訂增加了對墩臺按空間結構計算和考慮縱向計算的內容。2.4.13根據(jù)以往的設計經(jīng)驗并參照了公路橋涵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對梁板支座選型作了推薦。平板支座包括預埋鋼板、鋪墊油氈和水泥砂漿抹平等。由于斜坡碼頭架空斜坡道和浮碼頭固定引橋的梁板跨度一般不大,因此未考慮設置搖擺支座。橡膠支座在鐵路和公路橋梁應用較多,在港口工程中也在逐步推廣使用。橡膠支座可選用交通部和鐵道部認可的系列產品,如板式橡膠支座可按《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規(guī)格系列》(JT132.1-88)選用。2.4.14設置支承墊石是為了便于安裝和更換梁板。2.5鋼引橋及升降架2.5.3鋼引橋的寬度系指主梁中心線間的距離。表2.5.3中電瓶車或非機動車有貨墊時鋼引橋寬度取大值。2.5.4近年來,鋼引橋除了采用平行弦桁架全焊結構外,也逐漸選用了空腹桁架的全焊結構??崭硅旒懿捎梅忾]箱形桿件,方便維修,造型較美觀,對大跨度引橋采用空腹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廉政合同對工程廉政的貢獻3篇
- 家庭裝修施工索賠3篇
- 合同續(xù)約的終止協(xié)議3篇
- 保密承諾書企業(yè)建筑圖紙保密3篇
- 作廢協(xié)議空白合同的法律規(guī)定3篇
- 金融銷售述職報告
- 合伙經(jīng)營解散協(xié)議書范本3篇
- 冬季保暖鞋采購單3篇
- 保全授權文本2篇
- 2025年教師-下學期教學工作總結范文(9篇)
- HYT 241-2018 冷卻塔飄水率測試方法 等速取樣法(正式版)
- 急性肺栓塞的應急預案及流程
- 醫(yī)用被服洗滌服務方案
- 蓄水池可行性方案
- 政務服務中心物業(yè)服務投標方案
-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
- 青島海爾納稅籌劃課程設計
- 小學動詞三單練習
- 【葛根素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調研報告3000字】
- 居民自建樁安裝告知書回執(zhí)
- 教師情緒和壓力疏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