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2021-2022學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2021-2022學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2021-2022學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2021-2022學年浙江省衢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木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借選均不得分)1.2021年10月,中國考古學會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浙江省的上山文化遺址入選。該遺址距今10000-8500年,該遺址可能發(fā)現(xiàn)①碳化稻米②蛋殼黑陶③定居村落遺跡④玉琮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③④2.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持續(xù)時冋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下列各項體現(xiàn)這一舉措的是A.“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B.“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C.“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D.“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3.有學者認為,漢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半個多世紀,使?jié)h朝登上了頂峰,完成了探索中亞的史詩般功業(yè)。材料中“史詩般的功業(yè)”主要指A.設置西域都護府B.派霍去病北擊匈奴C.派張騫出使西域D.設置北庭都元帥府4.淳化三年(992年)正月,有詔書稱某地方機構:“外分主計之司,雖曰傳輸,得兼按察,總覽郡國……平反獄訟,漕運金谷”。該地方機構是A.轉運司B.樞密院C.三司D.提點刑獄司5.南宋時期刊刻的《東都事略》,在書的目錄后有一個“牌記”(相當于現(xiàn)代圖書的版權頁):“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睋?jù)此可知,南宋時期A.官府對圖書出版管控嚴格B.圖書的盜版現(xiàn)象開始出現(xiàn)C.商人已具有版權保護意識D.活字印刷術有進一步發(fā)展6.《通志?氏族略》曾記載了這樣的現(xiàn)象:“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于簿狀,家之婚姻必由于譜系。……自五季以來,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故其書散佚而其學不傳”。上述現(xiàn)象說明在宋代A.重文輕武的風尚己形成B.門第觀念逐漸走向淡化C.程朱理學成為統(tǒng)治思想D.國家對社會的控制松弛7.后世學者對忽必烈的評價是“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guī)模宏遠矣!”其中能體現(xiàn)忽必烈“以夏變夷”的措施有①改國號為大元②不同民族釆取差別對待③在北京興建都城④設中書省管理全國政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慈的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光耀千秋的思想家。下列思想家的言論,按其提出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③“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9.作為一本明代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這本書的命名充分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文明思想,尊重自然、順天而行的理念貫穿全書。如《乃?!菲凶髡呔吞岬剑骸熬G豆必小暑方種。未及小暑而種,則其苗蔓延數(shù)尺,結莢甚稀”。這本書是A.《齊民要術》B.《本草綱目》C.《天工開物》D.《農政全書》10.他的書被譽為17世紀中國的“民權宣言”。在他看來,專制帝王為“天下之大害”,理想的社會應該是“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君主及國家的責任是保障天下百姓各得其利,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公。據(jù)此可知,他是A.朱嘉B.王守仁C.李贄D.黃宗羲11.鴉片戰(zhàn)爭后的數(shù)十年間,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民族危機日益深重。下列選項中,序號與相關史事對應正確的是A.=1\*GB3①——1878年清政府設行省B.②——馮子材取得鎮(zhèn)南關大捷C.=3\*GB3③——《馬關條約》開設通商口岸D.④——19世紀末淪為徳國勢力范圍12。下表中相關內容對應正確的是條約名稱條約內容A《南京條約》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fā)給管事官照辦B《天津條約》設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C《黃埔條約》英國商民……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D《辛丑條約》允定各使館境界以為專與住用之處,并獨由使館管理13.福建布政使徐繼畬在福建處理對外交涉事務,留心搜集外國事物和西方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書。該書A.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紹各國歷史B.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C.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思想D.被譽為了解外國知識的“百科全書”14.1863年,容閎向曾國藩提議:“此廠當有制造機器之機器,以立一切制造廠之基礎也?!边@一主張被曾國藩釆納,創(chuàng)辦了A.江南機器制造總局B.上海機器織布局C.上海輪船招商局D.開平煤礦15.有學者認為,“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中國學者在統(tǒng)治最高層對政府進行全面的現(xiàn)代化改革,這是他們面對西方的威脅做出的勇敢回應。”這一改革A.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政治制度B.使立憲派轉而支持革命運動C.由于維新派的妥協(xié)以失敗告終D.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16.“卿云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边@是《卿云歌》歌詞,截取自《尚書·大傳》。1912年《卿云歌》成為民國的“臨時國歌”。該國歌A.歌頌革命手段B.充滿復辟意識C.強調發(fā)展競爭D.禮贊民主共和17.有學者指出,“革命派締造了民國的基石,袁世凱得到了民國的名器,這是當時中國社會選擇的結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這一種結果,后者并不滿足于這種結果,于是,開始于清末的民主和專制之爭,注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展開新的肉搏?!斌w現(xiàn)“新的肉搏”的是A.辛亥革命B.護國運動C.府院之爭D.新文化運動18.一位美國新聞記者在觀察某運動發(fā)展情況時曾說:“在戰(zhàn)爭結束后來到上海的新時代中,苦力崛起成為這個新時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上海的新興無產階級轉入行動,急進和愛國的學生找到了最有力的同盟者。”據(jù)此可知A.國民革命運動加速中國革命進程B.中國的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C.先進青年知識分子成為運動主力D.運動在上海發(fā)起并向全國發(fā)展19.中共中央某決議提到:“中國現(xiàn)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國民革命的黨……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發(fā)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一個大群眾的黨,以應目前革命之需要”,為此中國共產黨A.決定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B.與國民黨進行第二次合作C.創(chuàng)立了農村革命根據(jù)地D.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20.下圖所示是中國共產黨在某一時期的標語,該標語A.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農村革命根據(jù)地B.制定的依據(jù)是《中國土地法大綱》C.反映了根據(jù)地實行減租減息政策D.推動解放區(qū)土地改革運動的發(fā)展21.以下對右圖所示歷史事件的解讀,正確的是A.“孤軍”是指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B.該事件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C.該戰(zhàn)役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D.此戰(zhàn)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亡華”的狂妄企圖22.為挽救嚴重的民族危機,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名義發(fā)表宣言,號召“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該宣言是A.《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B.《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C.《政府與中央代表會談紀要》D.《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23.創(chuàng)作于1945年的這首歌,歌詞寫到“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里,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冬天已到盡頭,真是好的消息。溫暖的春風,吹醒了大地……”。當時人們“恭喜”的是①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發(fā)生了根本改變②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重新確立③中華民族開辟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④中華民族完成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4.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曾說:“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下列史實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是A.參加重慶和平談判B.撤出延安轉戰(zhàn)陜北C.消滅整編七十四師D.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25.右圖是新中國某次國慶游行的場景。這一場景出現(xiàn)在A.過度時期B.“文化大革命時期”C.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D.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26.1965年至1975年,三線地區(qū)共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269.67億元,建成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陜西航空等一批現(xiàn)代化生產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鐵路,德陽重型機器廠等工業(yè)基地以及攀枝花等新興工業(yè)城市。三線建設A.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yè)體系B.重點放在西南和華南地區(qū)C.推進東北工業(yè)基地的迅速發(fā)展D.改善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布局27.1969年尼克松在就職演說中暗示:“我們謀求建立一個開放的世界一對各種思想開放,對貨物和人員的交流開放;在這個世界里,大小國家的人民都不會怒氣沖沖地處于與世隔絕的地位?!敝袊I導人見微知著,8天后《人民日報》全文刊出其演說。這反映出A.美國己經放棄了筋權主義政策B.美國在中美關系中居主導地位C.中美雙方都有改善關系的意向D.中美兩國意識形態(tài)分歧已消除28.下圖反映的是1980—198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基本狀況。對此解讀最恰當?shù)氖茿.這一時期中國的對外貿易一直處于入超地位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助推對外貿易額大幅上升C.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拓展對外貿易的范圍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推動了外貿發(fā)展29.全會審議和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科學總結了新中國成立32年來的歷史,對統(tǒng)一全黨思想,開展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礎。該全會是中共A,十一屆三中全會B.十一屆六中全會C.十三屆四中全會C.十五屆五中全會30.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影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輝煌。中國提出“親、誠、惠、容”的理念,共中“容”,就是要倡導包容的思想,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促進地區(qū)合作。這一理念主要適用于A.推進大國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B.増進與非洲國家關系C.支持聯(lián)合國發(fā)揮核心作用D.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第31小題20分,第32小題20分,共40分)31.土地制度與賦稅制度的結合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支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自西晉末年以未,長期的戰(zhàn)亂使社會經濟徹底崩潰,直至北魏統(tǒng)一北方,無主土地和荒地仍大量存在。政府必須實施有效的政策將土地和勞動力重新結合起來,北魏強大的中央集權則為均田提供了有效的保證。另外,北魏早在建國時就曾實施“計口授田”的政策,將土地分投給民戶耕種,這為后來均田制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北魏太和九年,正式確立均田制,與此相適應的賦稅制度是租(庸)調制,唐初的租庸調制與之前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庸的制度化,這在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碜岳盍w於《論均田制的興衰及其與租庸調制的關系》(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北魏實行均田制的條件。結合所學,指出“庸”的含義及“庸的制度化”的重要意義。(6分)材料二隨著土地買賣和土地兼并的加劇,大量可耕的官田和無主荒地,都被轉變?yōu)樗教?。國家掌握的可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逐漸減少,農民受田的數(shù)額愈發(fā)嚴重不足,逐漸喪失了繼續(xù)實施均田制的條件。高宗武周以來,戰(zhàn)爭不斷,日益增多的兵役和賦稅負擔使得“天下戶口,逃亡過半”,致使戶籍失真和管理混亂,均田制失去了貫徹執(zhí)行的依據(jù),無法有效地推行下去。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的賦稅制度也無法維持,政府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780年,唐德宗李適即位,宰相楊炎及時向德宗提出了一種新的賦稅制度?!碜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ぶ泄艜r代·隋唐時期·上冊》(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新的賦稅制度”出現(xiàn)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制度的具體內容。(9分)材料三唐德宗接受了楊炎的建議,便在建中元年公布了這一新稅法,明令“丁租庸調,并入兩稅”,結束了以前賦稅制度繁雜混亂的狀態(tài)。自均田制崩潰以后,土地買賣更加公開而頻繁,田莊經濟日益發(fā)展起來了,新的稅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擔起一部分賦稅,商人也要在所經商的郡縣納稅。在實行的當年,唐王朝實際控制的納稅戶由一百二十三萬增加到三百多萬戶,全年征收的稅錢由一千二百多萬貫增至三千多萬貫。這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史上的重大變革,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碜酝踔偃潯吨袊鴶啻废盗?隋唐五代史》(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這一新稅法的“積極意義”。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從北魏到唐徳宗年間,賦稅征收的主要標準發(fā)生的變化。(5分)32.站起來的中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轉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在當時的國內外輿論里,有一個似乎是共識的聲音:共產黨打仗是第一流的,治理經濟恐怕不入流。日后,榮毅仁回憶說,他當時便認為“共產黨軍事100分,政治80分,經濟打0分”。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寫給杜魯門總統(tǒng)的信中也說:“中國人口在18、19世紀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負擔的壓力,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一個中國政府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一直到現(xiàn)在,沒有一個政府使這個問題得到解決?!薄钆省敦斀洃?zhàn)線的淮海戰(zhàn)役》(1)材料一反映了人們當時怎樣的心態(tài)?結合所學分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對此,新生的人民政權釆取了哪些舉措?結果如何?(8分)材料二朝鮮戰(zhàn)爭結束以后,新中國能否存在不再被很多人懷疑……1952年中國政府預算的70%用在軍事上。朝鮮戰(zhàn)爭結束以后,中國要回到它的主要戰(zhàn)略目標上來……就意味著對內穩(wěn)定發(fā)展,對外尋求自己的國際地位。——張歷歷《當代中國外交簡史》(2)結合所學,列舉三位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英雄功臣。簡述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意義。(6分)(3)結合所學,簡要說明朝鮮戰(zhàn)爭結束后,在過渡時期中國是如何實現(xiàn)“對內穩(wěn)定發(fā)展,對外尋求自己的國際地位”的。(6分)衢州市2022年1月高一年級教學質量檢測答案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2345678910ABCACBCBCD11121314151617181920DDBADDBBAA21222324252627282930AACBCDCBB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第31小題20分,第32小題20分,共40分)31.(1)條件:無主土地和荒地的大量存在;中央集權的強大;“計口授田”的經驗。(3分)含義:納絹或布代役。(1分)意義: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賦稅收入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