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考點傳統(tǒng)文化知識全_第1頁
中考新考點傳統(tǒng)文化知識全_第2頁
中考新考點傳統(tǒng)文化知識全_第3頁
中考新考點傳統(tǒng)文化知識全_第4頁
中考新考點傳統(tǒng)文化知識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中考新考點——傳統(tǒng)文化學問全解析2021杭州市初中畢業(yè)升學文化考試命題施行細則規(guī)定的考試內(nèi)容新增加了一個考點:理解現(xiàn)用教材涉及的傳統(tǒng)文化學問。如今我們試卷上的標題也發(fā)生了變更,第5題原來叫“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在此次的一模試卷中改為“文學文化常識和名著閱讀〞。這一題總分7分沒變,但文學常識由3分降為2分,名著閱讀也由原來的4分降為3分,而總共降下來的2分給了傳統(tǒng)文化學問的考察。今昔比照則,什么是傳統(tǒng)文化學問呢?解讀傳統(tǒng)文化學問一、傳統(tǒng)文化定義傳統(tǒng)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聚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zhì)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總體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nèi)核,還有墨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tài),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lián)、燈謎、射覆、酒令、歇后語等。二、傳統(tǒng)文化有哪些中華傳統(tǒng)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lián)、燈謎、射覆、酒令、歇后語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均按農(nóng)歷)有:正月初一春節(jié)(農(nóng)歷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四月五日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前后的寒食節(jié)、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七月七日七夕節(jié)、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tǒng)歷法在內(nèi)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qū)、各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tǒng)文化學問梳理1、論語中的齡、儒家思想〔七上,P52〕論語作為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論語包涵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仁:愛人??鬃铀枷塍w系的理論核心。義:原指"宜",即行為合適于"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及倫理范疇。智:同"知",孔子的相識論和倫理學的根本范疇。指知道、理解、見解、學問、聰慧、才智等。信:指待人處事的醇厚不欺,言行一樣的看法。?。杭核挥?,勿施于人,包含有寬恕、容人之意。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鬃诱J為忠乃表現(xiàn)于及人交往中的忠誠醇厚。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根底,孝不僅限于對父母的贍養(yǎng),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敬重。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髫〔tiáo〕:女孩七歲。

始齔〔chèn〕、齠〔tiáo〕:男孩八歲。

說明:依據(jù)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或“髫〞。

總角:幼泛稱。

垂髻之:指兒童?!补糯『㈩^發(fā)下垂,引申以指未成的人?!?/p>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

金釵之:女孩十二歲。

豆蔻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舱撜Z: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及笄〔jī〕:女子十五歲?!捕Y記·內(nèi)則:“女子十有五而笄。〞〕

碧玉華、破瓜之:女子十六歲?!才f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謂十六歲,多用于女子?!?/p>

弱冠:二十歲。

桃李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華:女子二十四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

知非之: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六十歲?!参覈怨乓詠碛锰旄傻刂Щハ噱e綜相合紀,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此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p>

古稀:七十歲?!捕鸥η祝骸熬苽鶎こP刑幱?,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màodié〕: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2、關于黃河的詩歌、民間故事、神話傳聞、俗語〔七下,P75〕一條流淌著千的河流,流轉(zhuǎn)時間,流轉(zhuǎn)四季,流轉(zhuǎn)變遷。唯有它照舊靜靜的流淌著,沒有變更著自己的方向,使命!它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l故事1、李闖王渡黃河闖王李自成帶著農(nóng)夫在陜西米脂起義,要打過黃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統(tǒng)治。l故事2、鯉魚跳龍門的傳聞龍門位于壺口瀑布南面約65公里處,在晉陜峽谷的最南端。龍門之南,就是開闊平坦的關中平原。沿襲相傳的“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是指跳動此處的跌水。這個故事千百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堅韌拼搏,奮斗不息。龍門又被稱為“禹門口〞。l故事3、馮夷當河伯的故事華陰潼鄉(xiāng)有個叫馮夷的人。成為一名河伯。l故事4、望洋興嘆黃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稱河伯。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日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恒久笑話。〞l故事5、魯班修造將軍柱桑園峽內(nèi)黃河水流湍急,激流中卻有一個矗立的大石,稱為將軍柱。l故事6、黃河的民間故事有一個小伙子叫黃河,長得一表人才,騎得烈馬,拉得硬弓,百步穿楊。l故事7、黃河及長江的傳聞遠古時,在須彌山外的青澗洞里,住著青黃二條孿生龍,它們嫉惡如仇,經(jīng)常及那作惡人間的東海之濱的“魍魎〞〔wǎngliǎng〕作戰(zhàn)。直到今日,長江和黃河兩岸的炎黃子孫,仍靠兩條大江大河哺育生生不息地繁衍著。l故事8、河伯授圖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傳聞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不到黃河心不死】比方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方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愿死心?!咎近S河洗不清】比方無法擺脫嫌疑?!景俅ü嗪印亢樱狐S河。全部的河流都流向黃河。比方人心所向,大勢所趨?!鹃L江大河】指長江和黃河。形容氣概磅礴,奔騰不息。【帶礪河山】帶:衣帶;礪:磨刀石;河:黃河;山:泰山。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方時間長遠,任何動亂也決不變心。【砥柱中流】就象矗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方堅毅獨立的人能在動亂困難的環(huán)境中起支柱作用?!矩撌昂印亢樱褐更S河。背著石頭跳進黃河。比方人以死明志?!竞硬怀鰣D】河:指黃河。黃河當中沒有出現(xiàn)河圖。古代相傳每當圣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xiàn)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則不是圣明之世。指時當亂世?!竞忧搴=摺奎S河水清,大海干枯。比方難得遇到的事情。關于黃河的諺語(俗語):1)黃河百害,惟富一套;2)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3)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墻不回頭;4)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zhàn)走四方;5)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跳進黃河洗不清;6)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7)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8)天下黃河富寧夏;9)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3、戲曲〔生旦凈丑〕〔七下,P152〕中國戲曲主要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中國的戲曲、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jīng)過長期的開展演化,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戲曲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行。生:指男子;旦:指女子;凈:指性格剛烈或粗暴的男性;丑:指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稱小丑、小花臉等。4、馬的世界:“馬〞的漢字演化過程、關于馬的成語、馬的歷史傳聞〔七下,P230〕“馬〞字的演化過程大致為: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簡體。l赤兔馬:三國時期呂布的坐騎。l的盧馬:劉備的坐騎。l昭陵六駿: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馳騁沙場統(tǒng)一全國的六匹戰(zhàn)馬。千金買骨:燕昭王,郭隗。孫臏賽馬: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隱私拜見。齊國將軍田忌。老馬識途: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伯樂相馬:傳聞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九方皋,春秋時相馬家,人稱伯樂。指鹿為馬:秦始皇死后,趙高和李斯專政,趙高做了宰相高職。王亥馴馬:5000前的黃帝時代,馴養(yǎng)動物的能手王亥。5、顏體書法〔七下,P261〕由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所創(chuàng),和柳公權合稱為“顏柳〞,有“顏筋柳骨〞的說法。顏真卿是唐代及歐陽詢、褚遂良和柳公權齊名的四大書法家之一。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麻姑山仙壇記等。6、建筑〔橋、園林〕〔八上,P92〕石拱橋是中國傳統(tǒng)的橋梁四大根本形式之一,趙州橋和盧溝橋突出表達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也叫大石拱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僅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也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橋,已歷時1400。唐代文人贊美橋如“初月出云,長虹飲澗〞,建于隋朝公元605至618,由一名一般的石匠李春所建。盧溝橋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經(jīng)驗了近700,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間?!氨R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7、黃發(fā)垂髫〔八上,P166〕指老人及兒童。黃發(fā):舊說是長壽的特征,指老人;垂髫tiáo:垂下來的頭發(fā),指小孩。8、蓮文化〔關于蓮的別稱、成語、詩句〕、白丁〔平民〕〔八上,P170〕蓮:又稱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蕓、水旦、水華等,溪客、玉環(huán)是其雅稱,未開的花蕾稱菡萏,已開的花朵稱鞭蕖。【步步蓮花】原形容女子步態(tài)輕快。后常比方漸入佳境?!静讲缴徎ā啃稳菖硬綉B(tài)輕快姿?!旧徎ú讲缴俊静㈩^蓮蒂】花或瓜果跟莖連接的部分。并排長在同一莖上的兩朵蓮花。比方恩愛的夫妻。

【火中生蓮】火里生長出來的蓮花。比方稀有或難得。后指深陷火炕,遭到不幸,但能潔己不毀。蓮花:【蓮耦同根】比方有血肉親緣關系。

【柳腰蓮臉】腰如柳,臉似蓮。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三寸金蓮】金蓮:舊指女子纏過的小腳。封建時代美譽婦女小腳的用語。

【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比方人才能出眾也須大家的支持。

【荷橐持籌】荷橐,帶著裝文具的小袋;持籌,拿著記數(shù)的算籌。謂參預籌畫設計,出謀獻策。

【菊老荷枯】比方女子容顏蒼老。

【藕斷絲不斷】比方外表上關系已斷,事實上仍有牽連。

【藕斷絲連】藕已折斷,但還有很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方?jīng)]有徹底斷絕關系。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藕絲難殺】比方感情纏綿,難以割斷。

【舌燦蓮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蓮花般地奇妙。白丁古義項有:原指平民百姓,也指沒學問的人。9、更定〔晚上八點左右,古時的紀時法〕〔八上,P201〕更〔gēng〕定:更,古代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定,完了,完畢。更定是指晚上八點左右。10、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風俗〔八上,P213〕中秋節(jié),農(nóng)歷八月十五,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聚節(jié)。中秋節(jié)的風俗有:祭月、賞月、拜月、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玩花燈、燒塔等。重陽節(jié),為每的農(nóng)歷九月初九,又稱重九節(jié)、曬秋節(jié)、“踏秋〞。重陽節(jié)有登高、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的風俗。11、王羲之書法、蘭亭集序特征〔八上,P256〕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最精彩的書法家,被稱為“書圣〞。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及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蘭亭集序全篇各種筆法兼?zhèn)洌鞣N筆畫的起止、轉(zhuǎn)換、頓挫都極其圓熟;體式變更多端,字的筆畫或疏或密,字形或大或?。粫鴮憰r順勢而下,沒有刻意追求工巧,在率意中顯出自然之美。12、落第〔八下,P6〕落第原指科舉時代考試未中,現(xiàn)指考試不及格。13、稽首〔臣子面見君王時所用〕〔八下,P58〕稽〔qǐ〕首,指古代的一種跪拜禮,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種。行禮時,跪下,叩頭到地。14、二十四節(jié)氣〔八下,P78〕二十四節(jié)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兩暑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是六廿一,下半來八廿三,每月兩節(jié)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15、端午節(jié)的風俗、美食〔八下,P130〕端午節(jié)為農(nóng)歷五月初五,源于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五日節(jié)。端午節(jié)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佩香囊,喝雄黃酒等風俗。16、關于風土人情、方言、節(jié)日、語言及風俗、少數(shù)民族風俗〔八下,P161〕自己進一步理解??磿?7、對聯(lián)〔八下,P215〕對聯(lián),亦稱“楹聯(lián)〞,常稱“對子〞、“門聯(lián)〞、“門對〞,通常用毛筆豎寫,貼掛是上聯(lián)居右,下聯(lián)居左。對聯(lián)是漢語特有的文學形式,根本特征:一是字數(shù)相等。上聯(lián)稱出句,下聯(lián)稱對名,兩者字數(shù)相等。二是詞性相對。上下兩聯(lián)相應位置的詞,詞性需對稱,如名詞對名詞。三是構(gòu)造相應。上下兩聯(lián)的句法構(gòu)造一樣,如動賓對動賓構(gòu)造。四是節(jié)奏相合。節(jié)奏由停頓形成,上下兩聯(lián)在哪里停頓,有幾處停頓應當吻合。五是平仄相協(xié)。漢語每個字都有腔調(diào),對聯(lián)要求上下兩聯(lián)之間平仄相協(xié),即上聯(lián)末字必仄,下聯(lián)末字必平。六是意義相關。上下兩聯(lián)內(nèi)容必需互相關聯(lián),表達一定的邏輯關系。18、“絲〞和“思〞諧音雙關〔延長:“柳〞和“留〞〕〔八下,P224〕諧音雙關,就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條件構(gòu)成的雙關?!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比方對意中人至死不渝的愛情和無盡的思念。絲,這里“絲〞喻“思〞,含相思之意。淚,指蠟淚,隱喻相思淚水。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楊柳相送,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于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李白聽著遠處的笛聲,不由自主地陷入了鄉(xiāng)思。又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既是寫景,又暗寓“留〞之意,顯示作者對摯友的留戀之情。19、唐人草書〔八下,P243〕歷來認為草書是漢代張芝始創(chuàng),他被后人尊稱為“草圣〞。東晉時“二王〞〔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問世,草書開展到第一個頂峰;二王以后,大體都奉二王為楷模;到唐代,草書又開展到一個頂峰,名家有孫過庭、張旭、懷素?!胺蔡撇莸枚醴?,無出其右〞,這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fú〕盛贊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書法名作書譜的話?!白儎营q鬼神,不行端倪〞,這是唐代韓愈盛贊同代書法家張旭的話。20、作揖〔兩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彎,表示向人敬禮〕〔九上,P69〕作揖,漢族民間傳統(tǒng)的一種禮節(jié),兩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彎,表示向人敬禮。標準的男子作揖姿態(tài)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要包住以示好心。女子則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壓手。這和中國自古“男左女右〞的傳統(tǒng)一脈相承。21、高鄰、避諱、亞元、解元〔九上,P164〕高鄰:古代人們對鄰居的尊稱。避諱: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君王或尊親為了顯示威歷,規(guī)定人們說話中防止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寫其名,而以別的字相代替。明清科舉制度正式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解元:鄉(xiāng)試第一名,鄉(xiāng)試為省一級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