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第3課時 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教學課件_第1頁
第二節(jié) 第3課時 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教學課件_第2頁
第二節(jié) 第3課時 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教學課件_第3頁
第二節(jié) 第3課時 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教學課件_第4頁
第二節(jié) 第3課時 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時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第二章

第二節(jié)課程標準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2.能運用濃度、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規(guī)律,推測平衡移動方向及濃

度、轉化率等相關物理量的變化。3.能利用平衡常數(shù)和濃度商的關系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知識點一化學平衡的移動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隨堂演練知識點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內容索引索引知識點一化學平衡的移動

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一、化學平衡的移動1.定義在一定條件下,當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如果改變反應條件,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平衡體系的物質組成也會隨著

,直至達到新的

。這種由原有的平衡狀態(tài)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的過程叫做化學平衡的移動。新知導學改變平衡狀態(tài)2.化學平衡移動方向的判斷(2)根據(jù)濃度商(Q)與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關系判斷①當Q<K時,化學平衡向

方向移動;②當Q=K時,可逆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③當Q>K時,化學平衡向

方向移動。正反應逆反應正反應逆反應二、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影響規(guī)律(1)c(反應物)增大或c(生成物)減小,平衡向

方向移動。(2)c(反應物)減小或c(生成物)增大,平衡向

方向移動。2.理論分析(1)Q

,則Q

K,平衡向

方向移動(2)Q

,則Q

K,平衡向

方向移動正反應逆反應減?。颊磻龃螅灸娣磻?.合成氨反應中,增加N2的濃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動,提高H2的轉化率,降低成本(

)2.C(s)+H2O(g)

CO(g)+H2(g)在某溫度下達到平衡后,增加一部分C(s),v正增大,平衡正向移動(

)3.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氦氣,可使N2(g)+3H2(g)

2NH3(g)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4.改變條件使v正增大,則化學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5.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v逆一定比v正小(

)6.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百分含量發(fā)生改變,化學平衡一定發(fā)生了移動(

)微自測

判斷正誤√×××√√實驗原理Fe3+(淺黃色)+3SCN-(無色)

Fe(SCN)3(紅色)實驗步驟向盛有5mL0.05mol?L-1FeCl3溶液的試管中加入5mL0.15mol?L-1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將上述溶液平均分裝在a、b、c三支試管中,向試管b中加入少量鐵粉,向試管c中滴加1mol/LKSCN溶液觀察。如下圖:交流研討實驗現(xiàn)象與試管a對比觀察:試管b中溶液顏色變淺;試管c中溶液顏色變深。問題導思1.向試管b中加入鐵粉,發(fā)生的反應是什么?為什么溶液的顏色會變淺?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什么?提示:加入鐵粉后,F(xiàn)e與Fe3+發(fā)生反應:2Fe3++Fe===3Fe2+,溶液中c(Fe3+)減小,從而使Fe3++3SCN-

Fe(SCN)3的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Fe(SCN)3]減小,溶液的紅色變淺;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反應物的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2.向試管c中加入1mol·L-1KSCN溶液,為什么溶液的顏色會加深?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什么?提示:增大c(SCN-)后,從而使Fe3++3SCN-

Fe(SCN)3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Fe(SCN)3]增大,溶液的顏色加深。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3.對于反應FeCl3+3KSCN

Fe(SCN)3+3KCl,加入KCl固體平衡是否移動?為什么?提示:不移動;FeCl3與KSCN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是Fe3+與SCN-的反應,K+和Cl-并未參加反應。濃度對化學平衡影響的v-t圖像1.平衡正向移動2.平衡逆向移動歸納總結1.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2CrO

(黃色)+2H+

Cr2O

(橙色)+H2O,溶液顏色介于黃色和橙色之間,現(xiàn)欲使溶液橙色變淺,可以在溶液中加入①H+

②OH-

③K+

④H2O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實踐應用√2.在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A(g)+B(g)

C(g)達到平衡,若增大A的濃度,使平衡右移,并達到新的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的濃度一定比原平衡小B.A的轉化率增大C.C的體積分數(shù)一定大于原平衡C的體積分數(shù)D.B的轉化率一定增大√索引索引知識點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對于反應體系中有氣體參與的反應新知導學方程式中氣態(tài)物質系數(shù)變化壓強變化Q值變化Q與K的關系平衡移動方向增大增大增大Q>K逆向移動減小減小Q<K正向移動減小增大減小Q<K正向移動減小增大Q>K逆向移動不變增大不變Q=K不移動減小2.“惰性”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對于反應N2(g)+3H2(g)

2NH3(g)ΔH<0;①若體系內的壓強保持恒定(容器容積是可變的)時,充入氦氣,由于體系內壓強恒定,容積必增大,使c(N2)、c(H2)、c(NH3)減小,平衡逆向移動(相當于減壓)。②在恒溫、恒容下,充入氦氣時,平衡不發(fā)生移動。這種條件下充入“惰性”氣體,雖平衡體系內的總壓強增加,但因容器的容積不變,c(N2)、c(H2)、c(NH3)不變,所以平衡不發(fā)生移動。(2)對于反應H2(g)+I2(g)

2HI(g)ΔH<0;充入“惰性”氣體,雖然壓強或濃度發(fā)生變化,但平衡不移動。1.有氣體參與的反應,改變壓強,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2.增大壓強可使反應:2SO2(g)+O2(g)

2SO3(g)平衡正向移動,原因是增大壓強,v正增大,v逆減小()3.對于反應:2HI(g)

H2(g)+I2(g),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體系的顏色加深,平衡正向移動()微自測

判斷正誤×××實驗原理2NO2(g,紅棕色)

N2O4(g,無色)實驗操作用50mL注射器吸入20mL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使注射器的活塞處于Ⅰ處),將細管端用橡膠塞封閉。①把活塞拉到Ⅱ處,觀察管內混合氣體顏色的變化;②將活塞從Ⅱ處推到Ⅰ處,觀察管內混合氣體顏色的變化。交流研討實驗現(xiàn)象①混合氣體顏色先變淺又逐漸變深;②混合氣體顏色先變深又逐漸變淺。問題導思1.注射器活塞往外拉到Ⅱ處時,為什么管內氣體的顏色先變淺又逐漸變深?由此得出什么實驗結論?提示:注射器活塞往外拉,管內容積增大,c(NO2)減小,顏色變淺;此時管內氣體壓強減小,造成c(NO2)又會逐漸增大,說明2NO2(g)

N2O4(g)的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氣體的顏色又會逐漸變深。其他條件不變,減小體系的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即氣體物質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動。2.注射器活塞往里推到Ⅰ處時,為什么管內氣體的顏色先變深又逐漸變淺?由此得出什么實驗結論?提示:注射器活塞往里推,管內容積減小,c(NO2)增大,顏色變深;此時管內氣體的壓強增大,造成c(NO2)又會逐漸減小,從而說明2NO2(g)

N2O4(g)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氣體的顏色又會逐漸變淺。其他條件不變,增大體系的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即氣體物質的量減小的方向)移動。歸納總結壓強對化學平衡影響的v-t圖像以mA(g)+nB(g)

pC(g)+qD(g)為例(1)若m+n>p+q歸納總結(2)若m+n<p+q

(3)若m+n=p+q1.一定條件下,某可逆反應在密閉容器中建立化學平衡,在t1時刻改變某一個條件,建立新的平衡,其v-t圖像如下:(1)對于反應:2SO2(g)+O2(g)

2SO3(g),t1時刻縮小容器體積,其圖像為________(填字母,下同),平衡___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或“不”,下同)移動。實踐應用D向正反應方向(2)對于反應2NH3(g)

N2(g)+3H2(g),t1時刻增大容器體積,其圖像為____,平衡__________________移動。(3)對于反應H2(g)+I2(g)

2HI(g),t1時刻縮小容器體積,其圖像為___,平衡___移動。

C向正反應方向A不2.在具有活塞的密閉容器中,一定溫度下的可逆反應:H2(g)+I2(g)

2HI(g)已達到平衡。將活塞外拉,則:(1)容器內顏色________。(2)容器內壓強________。(3)逆反應速率________。(4)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變淺變小變小不變索引索引隨堂演練1.在恒溫恒容的條件下,2A(g)+B(g)

2C(g)的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的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與示意圖不相符的是

A.反應達到平衡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B.平衡狀態(tài)Ⅰ后,可能是增大A的濃度,平衡發(fā)生移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ⅡC.平衡狀態(tài)Ⅰ后,可能是減小C的濃度,平衡發(fā)生移動,達到平衡z狀態(tài)ⅡD.B在平衡狀態(tài)Ⅰ和平衡狀態(tài)Ⅱ時濃度不相等√由題給圖像可以看出,平衡狀態(tài)Ⅰ改變的瞬間,逆反應速率未改變,正反應速率突然增大,可知改變條件為增大反應物的濃度,B項正確,C項不正確;由于平衡發(fā)生移動,可知兩平衡狀態(tài)時同一種反應物的濃度不相等,D項正確。2.在注射器中充入NO2與N2O4的混合氣體,平衡后在恒溫下進行壓縮,若容積減小,則A.體系顏色比原來深 B.體系顏色比原來淺C.體系顏色不變 D.注射器內壓強不變對于可逆反應2NO2(g,紅棕色)

N2O4(g,無色),增大壓強,平衡右移,NO2的量減小,但NO2的濃度比原來大,故體系顏色變深?!?.在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xA(g)+yB(g)

zC(g),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5mol/L;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再達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3mol/L。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A.x+y<z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B的轉化率降低D.C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若平衡不發(fā)生移動,則A的濃度為0.5mol/L×

=0.2mol/L。擴大容器的容積,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因0.3mol/L>0.25mol/L,故平衡逆向移動,即x+y>z,選項A、B錯誤;因平衡逆移,故B的轉化率降低,C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選項C正確,D錯誤。4.在水溶液中橙色的Cr2O

與黃色的CrO

有下列平衡關系:Cr2O

+H2O

2CrO

+2H+,重鉻酸鉀(K2Cr2O7)溶于水配成的稀溶液是橙色的。(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___色。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堿中和溶液中的H+,平衡正向移動,溶液中的c(CrO

)增大;黃OH-與H+結合生成水,c(H+)減小,使平衡正向移動,CrO濃度增大,溶液由橙色變?yōu)辄S色(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溶液中再加入過量稀硫酸,則溶液呈_____色,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酸使平衡逆向移動,溶液中的c(Cr2O

)增大;橙c(H+)增大,平衡逆向移動,Cr2O濃度增大,溶液又由黃色變?yōu)槌壬?3)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為黃色沉淀),則平衡________(填“逆向移動”或“正向移動”),溶液顏色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Ba(NO3)2,發(fā)生的反應為Ba2++CrO

===BaCrO4↓(黃色),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顏色將由橙色逐漸變淺,直至無色。正向移動逐漸變淺,直至無色索引索引課時精練題組一化學平衡移動概念的理解1.(2022?四川省遂寧市第二中學高二期中)對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體系,由化學平衡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可知A.化學反應速率變化時,化學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B.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時,化學反應速率一定變化C.正反應進行的程度大,正反應速率一定大D.改變壓強,化學反應速率一定改變,平衡一定移動基礎達標√如果正、逆反應速率改變的幅度一樣大,則平衡不移動,A項錯誤;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則化學反應速率一定改變,B項正確;反應進行的程度與化學反應速率無關,C項錯誤;改變壓強,化學反應速率不一定改變(如固液反應或容器容積不變的反應體系中充入不參與反應的氣體),平衡也不一定移動,D項錯誤。2.已知銀氨溶液中存在平衡:[Ag(NH3)2]+

Ag++2NH3。向銀氨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質,能使上述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是A.NH3 B.HNO3

C.KI D.H2O√A.通入NH3,則增大NH3的濃度,增大生成物濃度平衡逆向移動,A符合題意;B.加入HNO3,則NH3+HNO3===NH4NO3,減小生成物NH3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B不符合題意;C.加入KI,則Ag++I-===AgI↓,減小生成物Ag+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C不符合題意;D.加H2O稀釋,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動,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題組二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3.(2022?寧夏永寧縣永寧中學高二期末)某溫度下,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2X(g)+Y(s)

3Z(g)ΔH=Q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消耗2molX同時生成3molZ,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B.加入少量Y,正反應速率加快C.氣體的密度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D.加入少量X,Q變大√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不管反應是否達到平衡,每消耗2molX同時都會生成3molZ,A錯誤;Y為固體,固體的濃度可視為常數(shù),故加入少量Y后,正、逆反應速率均不變,B錯誤;隨著反應的進行,氣體的質量發(fā)生變化,氣體的密度也一直變化,當氣體的密度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C正確;改變反應物濃度不影響ΔH,故加入少量X后Q不變,D錯誤。4.實驗室配制碘水時,通常將I2溶于KI溶液:I2(aq)+I-(aq)

I

(aq)。關于該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I的電子式為KB.滴入淀粉溶液,不變藍C.加水稀釋,平衡逆向移動D.加少量AgNO3固體,平衡正向移動√KI是離子化合物,電子式為

,A錯誤;該溶液中存在I2,滴入淀粉溶液,變藍,B錯誤;加水稀釋,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均減小,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微粒數(shù)目增大的方向移動,即平衡逆向移動,C正確;加少量AgNO3固體,Ag+與I-生成沉淀,I-濃度下降,平衡逆向移動,D錯誤。5.在下列平衡體系中,保持溫度一定時,改變某物質的濃度,混合氣體的顏色會改變;改變壓強時,顏色也會改變,但平衡并不移動,這個反應是A.2NO(g)+O2(g)

2NO2(g)B.N2O4(g)

2NO2(g)C.Br2(g)+H2(g)

2HBr(g)D.6NO(g)+4NH3(g)

5N2(g)+3H2O(g)√A.該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之和不相等,改變壓強時,平衡會發(fā)生移動,A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之和不相等,改變壓強時,平衡會發(fā)生移動,B不符合題意;C.改變溴單質的濃度,顏色會發(fā)生變化,該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之和相等,改變壓強時,顏色也會改變,但平衡并不移動,C符合題意;D.該反應中不含有顏色的氣體,改變某物質的濃度、改變壓強,顏色都沒有變化,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C。6.(2022?湖北沙市中學高二期中)已知重鉻酸鉀(K2Cr2O7)具有強氧化性,其還原產(chǎn)物Cr3+在水溶液中呈綠色或藍綠色。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r2O(橙色)+H2O

2CrO(黃色)+2H+。用K2Cr2O7溶液進行下列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變黃B.②中Cr2O

被C2H5OH還原C.對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強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過量,溶液變?yōu)槌壬淘谄胶怏w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動,重鉻酸根離子濃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堿,平衡正向移動,溶液變黃,A不符合題意;②中溶液變成綠色,重鉻酸鉀被還原,B不符合題意;②是酸性條件,④是堿性條件,酸性條件下K2Cr2O7可氧化乙醇,而堿性條件下不能,說明酸性條件下K2Cr2O7氧化性強,C不符合題意;若向④溶液中加入70%硫酸溶液至過量,溶液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變綠色,D符合題意。題組三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7.(2022?河北邢臺高二期中)一定溫度下,向某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鈣,發(fā)生反應CaCO3(s)

CaO(s)+CO2(g),并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充入He,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將容器容積增大為原來的2倍,當體系再次達到平衡時,氣體密度不變C.增加CaCO3(s)的物質的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O2的濃度增大D.將容器容積縮小為原來的一半,當體系再次達到平衡時,CO2的濃度為原來的2倍√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充入He,由于參與反應的氣體的濃度不變,則平衡不會移動,A項錯誤;將容器容積增大為原來的2倍,壓強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達到平衡時溫度不變,則K=c(CO2)不變,即c(CO2)不變,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變,B項正確;CaCO3(s)為固體,增加其物質的量,平衡不移動,CO2的濃度不變,C項錯誤;將容器容積縮小為原來的一半,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但由于K不變,則平衡時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變,D項錯誤。8.在某密閉容器中,反應aA(g)+bB(g)

cC(g)+dD(g)達到平衡時,B的濃度為0.6mol?L-1,若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3倍,達到新平衡時B的濃度降為0.3mol?L-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a(chǎn)+b<c+dB.容積擴大到原來的3倍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D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D.達到新平衡時,A、B的濃度減小,C、D的濃度增大√反應aA(g)+bB(g)

cC(g)+dD(g)達到平衡時,B的濃度為0.6mol?L-1,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3倍,若平衡不移動,B的濃度為0.2mol?L-1,而達到新平衡時,B的濃度為0.3mol?L-1,說明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平衡逆向移動。A項,壓強減小,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現(xiàn)平衡逆向移動,說明逆反應方向為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則a+b>c+d,錯誤;D項,因容器的體積增大,則達到新平衡時,A、B、C、D的濃度都比原平衡時的小,錯誤。9.已知反應mA(s)+nB(g)

pC(g)

ΔH<0,在一定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shù)φ(B)與壓強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一定正確的是①m+n>p②x點表示的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③x點表示的反應速率比y點的小④n>p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從題圖的曲線變化特征可以看出,增大壓強,B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A為固態(tài),則有n<p,m+n與p的關系不能確定,故①、④錯誤;x點位于曲線上方,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由題圖可以看出,當B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時,可趨向于平衡,則要想達到平衡狀態(tài),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即v正>v逆,故②正確;x點對應的壓強小于y點,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大,故x點比y點的反應速率小,故③正確。10.(2022?遼寧沈陽二中高二階段練習)在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mA(g)+nB(g)

pC(g),C的百分含量在不同壓強下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p1>p2;m+n<p

B.p1>p2;m+n>pC.p1<p2;m+n>p

D.p1<p2;m+n<p√能力提升由題圖可知,p1先達到平衡,因此p1>p2;壓強增大,C的百分含量減少,即加壓平衡逆向移動,因此正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則m+n<p,故只有A符合題意;答案選A。11.(2022?成都外國語學校期中)下列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①已達到平衡的反應C(s)+H2O(g)

CO(g)+H2(g),當增加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時,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②已達到平衡的反應N2(g)+3H2(g)

2NH3(g),當增大N2的濃度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2的轉化率一定升高③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達到平衡時,若減小反應器容積時,平衡一定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④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達到平衡時,在恒壓反應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平衡一定不移動A.①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①中增加C(s)的物質的量,由于各物質濃度未變,平衡不移動,錯誤;②中對于有多種物質參加的可逆反應,增大某一反應物的濃度,平衡右移,其他物質的轉化率增大,而此物質的轉化率降低,錯誤;③中對于有氣體參加的非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