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司法與商業(yè)法律作業(yè)指導書TOC\o"1-2"\h\u17750第1章公司法概述 3163671.1公司法的基本概念與特征 3317961.2公司法的基本原則 4148831.3公司法的適用范圍與效力 4846第2章公司的設立 4197952.1公司設立的條件與程序 5131572.1.1設立公司的條件 5222082.1.2設立公司的程序 5179632.2公司章程的制定與修改 573942.2.1公司章程的制定 5218952.2.2公司章程的修改 5128422.3注冊資本與出資方式 645432.3.1注冊資本 6140692.3.2出資方式 620003第3章公司的組織機構 6153833.1股東大會 6163723.1.1股東大會的定義與性質 6211473.1.2股東大會的職權 6270353.1.3股東大會的召開與表決 6314083.2董事會 7154603.2.1董事會的定義與性質 7294073.2.2董事會的職權 734243.2.3董事會的組成與任期 7127873.3監(jiān)事會 777153.3.1監(jiān)事會的定義與性質 7269533.3.2監(jiān)事會的職權 7164863.3.3監(jiān)事會的組成與任期 767423.4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750873.4.1高級管理人員的定義與范圍 7249993.4.2高級管理人員的職權與義務 761013.4.3高級管理人員的選任與解聘 727309第4章公司的股權與股東權益 8220604.1股權概述 8233084.1.1股權的類型 8235544.1.2股權的表現形式 8146694.2股東權益保護 851454.2.1股東權益的內容 8128264.2.2股東權益的保護措施 8311334.3股權轉讓與股權變更 9308344.3.1股權轉讓 935914.3.2股權變更 98317第五章公司的財務管理 949085.1公司財務會計制度 945745.1.1財務會計制度的基本內容 9211795.1.2財務會計制度的原則 10219445.1.3財務會計制度的管理 10181035.2公司利潤分配 10260515.2.1利潤分配的原則 10211695.2.2利潤分配的程序 1033645.2.3利潤分配的相關規(guī)定 11316855.3公司稅收政策 11125155.3.1稅收政策的基本要求 11157955.3.2稅收籌劃 11177175.3.3稅收合規(guī) 1119848第6章公司的合并、分立與變更 1176706.1公司合并 11242356.1.1合并的概念與分類 11317446.1.2合并的程序 12259416.1.3合并的法律后果 1216126.2公司分立 12270626.2.1分立的概念與分類 1253706.2.2分立的程序 12228716.2.3分立的法律后果 1296516.3公司形式變更 13287936.3.1公司形式變更的概念與分類 13194596.3.2公司形式變更的程序 13254756.3.3公司形式變更的法律后果 1317819第7章公司的破產與重整 13288567.1公司破產申請與受理 13229477.1.1破產原因 1312307.1.2破產申請 1390807.1.3破產受理 13125807.2破產管理人 13114117.2.1管理人的選任 13267827.2.2管理人的職責 1357367.2.3管理人的報酬 14246937.3破產財產分配與重整 14236797.3.1破產財產分配 1472957.3.2債權申報與審查 14143587.3.3重整申請 14109377.3.4重整計劃的執(zhí)行 14148587.3.5重整失敗的處理 1428696第8章商業(yè)法律概述 1453428.1商業(yè)法律的概念與特征 14145728.2商業(yè)法律關系 1582118.3商業(yè)法律制度 154445第9章合同法 16100349.1合同的訂立與生效 16201689.1.1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16271909.1.2合同的訂立 16145989.1.3合同的生效 1687649.2合同的履行與終止 16314549.2.1合同的履行 16134629.2.2合同的變更與轉讓 16315519.2.3合同的終止 16204209.3違約責任與合同糾紛解決 1633029.3.1違約責任 16186509.3.2合同糾紛解決 1742579.3.3合同糾紛訴訟時效 171365第10章知識產權與商業(yè)秘密 171800410.1知識產權法律制度 172367010.1.1知識產權的定義與分類 171110510.1.2知識產權的取得 172985110.1.3知識產權的保護 173102010.1.4知識產權的侵權責任 17106810.2商標法 171146310.2.1商標的定義與分類 172331210.2.2商標注冊 17232610.2.3商標的使用與管理 1821010.2.4商標的保護 182019410.3專利法 182172010.3.1專利的定義與種類 1869310.3.2專利申請與審查 181877310.3.3專利權的保護 18575510.4商業(yè)秘密保護與競業(yè)禁止 182224810.4.1商業(yè)秘密的定義與特征 181566910.4.2商業(yè)秘密的保護 183020610.4.3競業(yè)禁止 19第1章公司法概述1.1公司法的基本概念與特征公司法,即關于公司的法律規(guī)范,是指一國法律體系中專門調整公司設立、組織、運營、變更、解散及清算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法律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總稱。公司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公司法屬于私法范疇,主要調整公司內部及外部的私權關系。(2)公司法具有強制性與任意性相結合的特點,即在保障公司法律關系主體合法權益的同時允許當事人在一定范圍內自行約定。(3)公司法具有普遍適用性,適用于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公司。1.2公司法的基本原則公司法的基本原則是公司法調整公司法律關系的根本指導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保護公司合法權益原則:公司法旨在維護公司及其股東、債權人等合法權益,保障公司正常運營。(2)平等原則:公司法規(guī)定公司在設立、組織、運營等過程中,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誠信的原則。(3)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即股東的責任限于其認繳的出資額。(4)公司自治原則:公司法允許公司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自主決定公司內部組織、運營等事項。(5)公開透明原則:公司法要求公司應當保持一定程度的公開透明,便于社會公眾監(jiān)督。1.3公司法的適用范圍與效力公司法適用于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形式的公司。公司法對其適用范圍內的公司具有以下效力:(1)對公司設立、組織、運營、變更、解散及清算等活動具有強制約束力。(2)對違反公司法的行為,法律明確規(guī)定相應的法律責任。(3)公司法對公司及其股東、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具有直接約束力。(4)公司法對與公司發(fā)生法律關系的第三人具有約束力,第三人應當遵守公司法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公司及其股東、債權人的合法權益。(5)公司法在司法實踐中具有指導意義,為公司法律糾紛的解決提供法律依據。第2章公司的設立2.1公司設立的條件與程序2.1.1設立公司的條件根據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設立公司需滿足以下條件:(1)有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股東;(2)有符合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3)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5)有公司住所。2.1.2設立公司的程序設立公司的程序如下:(1)簽訂發(fā)起人協(xié)議;(2)制定公司章程;(3)認繳出資;(4)申請設立登記;(5)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6)公告公司成立。2.2公司章程的制定與修改2.2.1公司章程的制定公司章程是公司設立的基本法律文件,應由全體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應包括以下內容:(1)公司名稱和住所;(2)公司經營范圍;(3)公司注冊資本;(4)股東的姓名或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5)公司的組織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guī)則;(6)公司法定代表人;(7)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2.2.2公司章程的修改公司章程的修改應經股東會決議,并報備登記機關。修改公司章程應遵循以下程序:(1)召開股東會;(2)通過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3)報備登記機關;(4)公告修改后的公司章程。2.3注冊資本與出資方式2.3.1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是公司設立時由全體股東按照公司章程規(guī)定認繳的出資額。注冊資本應符合以下要求:(1)注冊資本應為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2)注冊資本應一次性足額繳納;(3)注冊資本應不低于法定最低限額。2.3.2出資方式股東可以采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出資方式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貨幣出資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30%;(2)非貨幣出資應依法評估作價;(3)非貨幣出資應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xù);(4)股東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等作價出資。第3章公司的組織機構3.1股東大會3.1.1股東大會的定義與性質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代表全體股東行使公司決策權。它具有法定性、權威性和代表性。3.1.2股東大會的職權股東大會負責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包括審議和批準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利潤分配方案、公司發(fā)展規(guī)劃、重大投資決策等。3.1.3股東大會的召開與表決股東大會應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定期召開。股東大會表決采取一股一票的原則,特殊情況可實行累積投票制。3.2董事會3.2.1董事會的定義與性質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和決策。董事會具有法定性、獨立性和專業(yè)性。3.2.2董事會的職權董事會負責召集股東大會,執(zhí)行股東大會的決議,制定公司經營計劃,審批公司重大合同,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等。3.2.3董事會的組成與任期董事會由董事長、副董事長和董事組成。董事會成員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任期不得超過三年,可連選連任。3.3監(jiān)事會3.3.1監(jiān)事會的定義與性質監(jiān)事會是公司的監(jiān)督機構,負責對公司董事會及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監(jiān)督,以保證公司合法合規(guī)運作。3.3.2監(jiān)事會的職權監(jiān)事會有權查閱公司財務報表、董事會會議決議等文件,對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并向股東大會報告。3.3.3監(jiān)事會的組成與任期監(jiān)事會由監(jiān)事組成,監(jiān)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監(jiān)事會設主席一名,任期不得超過三年,可連選連任。3.4公司高級管理人員3.4.1高級管理人員的定義與范圍高級管理人員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等,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活動。3.4.2高級管理人員的職權與義務高級管理人員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公司章程及董事會決議,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維護公司合法權益。3.4.3高級管理人員的選任與解聘高級管理人員由董事會選任,解聘需董事會決議。如高級管理人員違法違紀,監(jiān)事會可提出罷免建議。第4章公司的股權與股東權益4.1股權概述股權是指股東依據其持有的股份而對公司享有的一種所有權。這種所有權表現為股東享有從公司獲取經濟利益、參與公司重大決策以及對公司經營進行監(jiān)督的權利。股權具有以下特點:可轉讓性、有限責任性、平等性、參與性。4.1.1股權的類型根據不同的標準,股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普通股權和優(yōu)先股權:普通股權是指享有公司經營盈余分配權、剩余財產分配權等基本權益的股權;優(yōu)先股權則是指在分配利潤、分配剩余財產等方面享有優(yōu)先權的股權。(2)表決權股和無表決權股:表決權股是指股東享有參加公司股東會議并行使表決權的股權;無表決權股則指股東不享有表決權。4.1.2股權的表現形式股權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股份:股份是公司資本的最小單位,股東按照其持有的股份比例享有公司權益。(2)出資證明書:出資證明書是證明股東出資和股權的憑證。(3)股東名冊:股東名冊是公司記錄股東及其持股情況的重要文件。4.2股東權益保護4.2.1股東權益的內容股東權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資產收益權:股東享有公司經營盈余的分配權、剩余財產的分配權。(2)表決權:股東有權參加公司股東會議并行使表決權。(3)知情權: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財務報告等。(4)監(jiān)督權:股東有權對公司經營進行監(jiān)督。4.2.2股東權益的保護措施為保護股東權益,公司法及其相關規(guī)定采取了以下措施:(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障股東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2)建立股東訴訟制度,為股東提供司法救濟途徑。(3)強化公司信息披露義務,提高公司透明度。(4)加強對股東知情權的保護,保證股東查閱公司相關文件。4.3股權轉讓與股權變更4.3.1股權轉讓股權轉讓是指股東將其持有的股權轉讓給他人的行為。股權轉讓應遵循以下原則:(1)自愿原則:股權轉讓必須基于雙方自愿。(2)平等原則:股權轉讓雙方在股權轉讓過程中應平等協(xié)商。(3)合法原則:股權轉讓必須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4.3.2股權變更股權變更是指因股權轉讓、增資擴股、減資縮股等原因導致公司股權結構發(fā)生變動。股權變更應遵循以下程序:(1)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2)辦理工商變更登記。(3)更新股東名冊。(4)通知公司及其他股東。通過以上程序,保證股權變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維護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第五章公司的財務管理5.1公司財務會計制度公司財務會計制度是保障公司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準確的重要手段。本節(jié)主要介紹公司財務會計制度的基本內容、原則及其管理。5.1.1財務會計制度的基本內容(1)會計政策:明確公司采用的會計制度、會計估計方法、會計確認標準和會計計量方法等。(2)會計科目:設置合理的會計科目,保證財務報表項目清晰、明確。(3)會計憑證:規(guī)范會計憑證的填制、審核、保管等程序,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4)賬簿登記:按照規(guī)定進行各類賬簿的登記,保證財務數據的完整、準確。(5)財務報表:編制真實、完整、準確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5.1.2財務會計制度的原則(1)合法性原則:遵循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行業(yè)規(guī)范,保證財務會計制度的合法性。(2)真實性原則: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3)完整性原則:全面、準確地反映公司的財務信息,避免遺漏和誤導。(4)及時性原則:及時編制和報送財務報表,便于各方了解公司財務狀況。5.1.3財務會計制度的管理(1)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財務會計制度的有效執(zhí)行。(2)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3)定期進行財務分析,為公司決策提供依據。5.2公司利潤分配公司利潤分配是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公司的發(fā)展、股東的權益和員工的福利。本節(jié)主要介紹公司利潤分配的原則、程序和相關規(guī)定。5.2.1利潤分配的原則(1)依法分配原則: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進行利潤分配。(2)公平合理原則:兼顧公司、股東和員工的利益,保證利潤分配的公平合理。(3)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保證公司分配利潤后,仍具備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5.2.2利潤分配的程序(1)制定利潤分配方案:根據公司盈利狀況、資金需求和未來發(fā)展計劃,制定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案。(2)董事會審議:將利潤分配方案提交董事會審議,形成決議。(3)股東大會批準:將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方案提交股東大會批準。(4)實施利潤分配:根據股東大會批準的方案,及時實施利潤分配。5.2.3利潤分配的相關規(guī)定(1)優(yōu)先股股利:如有優(yōu)先股,應按照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支付優(yōu)先股股利。(2)普通股股利:在保證公司發(fā)展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普通股股利的分配。(3)公積金: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提取和使用公積金。5.3公司稅收政策公司稅收政策是公司財務管理的另一重要方面,涉及公司稅收籌劃、稅收合規(guī)和稅收風險防控。本節(jié)主要介紹公司稅收政策的基本要求、稅收籌劃和稅收合規(guī)。5.3.1稅收政策的基本要求(1)合法性:遵循國家稅收法律法規(guī),保證公司稅收政策的合法性。(2)合理性:在合法合規(guī)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降低公司稅負。(3)風險防控:加強稅收風險防控,避免因稅收問題給公司帶來損失。5.3.2稅收籌劃(1)合理選擇稅收優(yōu)惠政策,降低公司稅負。(2)優(yōu)化公司組織結構、業(yè)務模式和交易方式,實現稅收籌劃。(3)加強對稅收法律法規(guī)的研究,及時調整稅收籌劃策略。5.3.3稅收合規(guī)(1)依法申報納稅:按照國家稅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及時、準確地申報納稅。(2)合規(guī)使用稅收優(yōu)惠:保證公司享受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3)建立健全稅收內部控制制度,提高稅收合規(guī)水平。第6章公司的合并、分立與變更6.1公司合并6.1.1合并的概念與分類公司合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結合為一個新的公司或者一個存續(xù)公司的行為。公司合并可分為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兩種形式。6.1.2合并的程序(1)董事會制定合并方案;(2)股東會(股東大會)作出合并決議;(3)簽訂合并協(xié)議;(4)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5)通知債權人,公告合并事項;(6)辦理合并登記手續(xù)。6.1.3合并的法律后果(1)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由合并后的公司或者新設公司承繼;(2)合并前的公司權利、義務、財產、負債等均歸于消滅;(3)合并前的公司股東按照合并協(xié)議的約定,取得合并后公司或者新設公司的股權。6.2公司分立6.2.1分立的概念與分類公司分立是指一個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將其部分或者全部資產、負債以及業(yè)務分離出來,設立一個新的公司或者分配給現有公司的行為。公司分立可分為新設分立和存續(xù)分立兩種形式。6.2.2分立的程序(1)董事會制定分立方案;(2)股東會(股東大會)作出分立決議;(3)簽訂分立協(xié)議;(4)編制資產負債表及財產清單;(5)通知債權人,公告分立事項;(6)辦理分立登記手續(xù)。6.2.3分立的法律后果(1)分立后的公司對分立前的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2)分立前的公司權利、義務、財產、負債等按照分立協(xié)議的約定分配給分立后的公司;(3)分立前的公司股東按照分立協(xié)議的約定,取得分立后公司的股權。6.3公司形式變更6.3.1公司形式變更的概念與分類公司形式變更是指公司依法改變其公司類型的行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6.3.2公司形式變更的程序(1)董事會制定變更方案;(2)股東會(股東大會)作出變更決議;(3)簽訂變更協(xié)議;(4)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6.3.3公司形式變更的法律后果(1)變更后的公司承繼變更前公司的權利、義務、財產、負債等;(2)變更前的公司股東按照變更協(xié)議的約定,取得變更后公司的股權;(3)變更后的公司類型適用于新的公司類型所適用的法律規(guī)定。第7章公司的破產與重整7.1公司破產申請與受理7.1.1破產原因公司破產是指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情況。當公司出現破產原因時,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7.1.2破產申請破產申請可以由公司、債權人或者股東提出。申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破產申請書,并附有關證據材料。7.1.3破產受理人民法院收到破產申請后,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立案,同時通知申請人、債務人和已知債權人。7.2破產管理人7.2.1管理人的選任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應當同時指定破產管理人。破產管理人可以由有關部門、組織或者債權人會議推薦,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7.2.2管理人的職責破產管理人負責接管債務人財產、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處理債務人財產、代表債務人參加訴訟、仲裁等活動。破產管理人應當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7.2.3管理人的報酬破產管理人的報酬由人民法院確定,并列入破產費用。破產管理人應當認真履行職責,其報酬與工作績效掛鉤。7.3破產財產分配與重整7.3.1破產財產分配破產財產分配是指破產管理人按照法定程序,將債務人財產變現后,按照債權清償順序分配給債權人的行為。破產財產分配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7.3.2債權申報與審查債權人應當在人民法院公告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向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破產管理人應當對債權進行審查,確認債權性質、數額和優(yōu)先順序。7.3.3重整申請債務人或者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重整申請經人民法院批準后,債務人應當制定重整計劃,并提交債權人會議審議。7.3.4重整計劃的執(zhí)行重整計劃經債權人會議通過并經人民法院批準后,債務人應當按照重整計劃進行重整。重整期間,債務人應當停止支付原有債務,按照重整計劃清償債務。7.3.5重整失敗的處理如重整計劃未能實施或者實施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或者依職權裁定終止重整,宣告?zhèn)鶆杖似飘a,并按照破產程序進行財產分配。第8章商業(yè)法律概述8.1商業(yè)法律的概念與特征商業(yè)法律是指調整商業(yè)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總和,旨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商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商業(yè)法律具有以下特征:(一)商業(yè)法律以商事主體及其活動為調整對象,涉及企業(yè)、商人、商業(yè)行為等方面。(二)商業(yè)法律具有強制性和任意性相結合的特點,既包括具有強制性的法律規(guī)定,也包括商事主體之間自主約定的條款。(三)商業(yè)法律具有國際性和地域性,既包括國內商事法律規(guī)范,也涉及國際商事法律規(guī)范。(四)商業(yè)法律具有發(fā)展性和變動性,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商業(yè)法律不斷完善和調整。8.2商業(yè)法律關系商業(yè)法律關系是指商業(yè)活動中各方主體之間基于商業(yè)法律規(guī)范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商業(yè)法律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商事合同關系:商事主體之間基于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二)商業(yè)信用關系:商事主體在商業(yè)活動中基于信譽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三)商業(yè)競爭關系:商事主體在市場競爭中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四)商業(yè)侵權關系:商事主體在商業(yè)活動中因侵犯他人權益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五)商業(yè)監(jiān)管關系:監(jiān)管部門與商事主體之間基于商業(yè)法律規(guī)范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8.3商業(yè)法律制度商業(yè)法律制度是指調整商業(yè)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商業(yè)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商事主體法律制度:包括公司法、企業(yè)法、合伙企業(yè)法等,規(guī)定商事主體的設立、變更、終止等方面的法律規(guī)范。(二)商事行為法律制度:包括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調整商事主體在商業(yè)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法律關系。(三)商業(yè)競爭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規(guī)范市場競爭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四)商業(yè)信用法律制度:包括征信法、商業(yè)秘密法等,保障商事主體在商業(yè)信用方面的合法權益。(五)商業(yè)監(jiān)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等,規(guī)定對商業(yè)活動進行監(jiān)管的法律規(guī)范。(六)國際商事法律制度:調整跨國商業(yè)活動中產生的法律關系,包括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等。第9章合同法9.1合同的訂立與生效9.1.1合同的概念與特征合同是指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合同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二是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三是合法、公平、公正。9.1.2合同的訂立合同的訂立包括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要約是指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fā)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指當事人接受對方要約的意思表示。9.1.3合同的生效合同自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時成立,具備以下條件時生效:(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9.2合同的履行與終止9.2.1合同的履行合同履行是指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全面、正確地完成各自承擔的義務。合同履行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保證合同目的的實現。9.2.2合同的變更與轉讓合同成立后,當事人可以協(xié)商一致變更合同內容。合同權利、義務的轉讓,應當符合法律規(guī)定。9.2.3合同的終止合同終止是指合同關系歸于消滅。合同終止的原因包括:合同履行完畢、雙方協(xié)商一致、一方行使解除權、不可抗力等。9.3違約責任與合同糾紛解決9.3.1違約責任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包括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等。9.3.2合同糾紛解決合同糾紛解決途徑包括協(xié)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當事人可以約定選擇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但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9.3.3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合同糾紛訴訟時效為三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可以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歺飲服務協(xié)議書
- 22025護師考試準備試題及答案
- 基礎飛行器性能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航空維修人員執(zhí)照考試復習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集群技術研究試題及答案
- 審計考點理論與實務結合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各階段復習要點試題及答案
- 明確復習重點中級審計師試題及答案
- 22025年護師考試知識更新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級會計重要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個體工商戶雇工勞動合同書
- 2025-2030中國工程監(jiān)理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面臨的困境對策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經濟政策分析》課件2
- 2025春 新人教版美術小學一年級下冊自然的饋贈
- 自考《03203外科護理學》考試題庫大全-下(多選題)
- 公路工程質量試題及答案
- 產業(yè)鏈購銷合同
- 出口美國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國香紫蘇醇市場發(fā)展形勢及未來投資風險預警研究報告
- 教育機構與旅行社合作合同新規(guī)定
- 腦-腸軸與腸道菌群互作-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