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之斷句專題-技巧、解題思路及考試真題_第1頁
初中文言文之斷句專題-技巧、解題思路及考試真題_第2頁
初中文言文之斷句專題-技巧、解題思路及考試真題_第3頁
初中文言文之斷句專題-技巧、解題思路及考試真題_第4頁
初中文言文之斷句專題-技巧、解題思路及考試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初中文言文之斷句專題--技巧、解題思路及精選考試真題1、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guān)鍵。內(nèi)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大多數(shù)同學(xué)在給文言文斷句時,常犯的毛病是一邊看一邊點斷,看完了文章,斷句也結(jié)束了,待回頭檢查時,又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其實這種“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內(nèi)容和斷句是緊緊相關(guān)聯(lián)的,熟讀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好。馬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讀一遍兩遍一晃而過也不行。當拿到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首先要通讀,反復(fù)鉆研,然后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先斷出幾個層次,把有把握的地方斷開。2、聯(lián)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我們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這是一種先易后難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據(jù)一些明顯的標志(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斷開。另外還要有全文意識,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lián)系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在適當?shù)牡胤綌嗑洹?、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fā)現(xiàn)。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jīng)常用“曰”“云”“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們很容易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nèi)容。4、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guī)律供參看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特別多,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guān)系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志。在學(xué)習(xí)中熟悉各類常見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它們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于斷句:①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②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guān)聯(lián)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④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當然,在抓虛詞標志斷句時,也要注意靈活性,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詞,詞性變了?!耙病保迷诰渲惺婢徴Z氣,可點斷,也可不點斷。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結(jié)構(gòu)莫拆散。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xí)慣句式,如:“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為”;“無乃……乎;“可得……歟”;“得無……乎”等,可以幫助斷句。記住文言文習(xí)慣上較為固定的詞組,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斷句失誤。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無”“無乃”“何以”“于是”“然則”等。6、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jié)構(gòu)幫助判。古人不知道語法結(jié)構(gòu),只是憑著模糊的語感去斷句。我們可以利用語法知識,對文言文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根據(jù)語法分析確定該如何斷句。文章中有些詞語是屬上還是屬下,有時難以斷定,而當運用語法知識劃分主、謂、賓時,則容易解決。同現(xiàn)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數(shù)是由動詞充當,而謂語又是構(gòu)成句子的核心,我們只要抓住謂語動詞,根據(jù)動詞位置及和前后詞語關(guān)系,進行推斷,就能提高斷句準確率。另外,文言文語序和現(xiàn)代文語序基本相同,即主語在前,謂語、賓語在后,修飾語一般在中心詞前。如掌握了文言語序規(guī)律,就會為準確標點文言文奠定基礎(chǔ)。7、排比對偶與反復(fù),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古人寫文章,十分講究對仗工整,講究對應(yīng),講究互相照應(yīng),好用對偶句、排比句、反復(fù)句,這也為我們正確斷句提供了條件。我們利用這一特點進行斷句,斷開一處,接著便可斷開幾處。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于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它們分屬兩句話,應(yīng)當從中間斷開。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jù)要求細檢驗。題目做完后,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借語感,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基本要求,來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yīng)該做到點斷后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后的每一句話的內(nèi)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如果內(nèi)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點錯。9、打牢基礎(chǔ)看課本,培養(yǎng)語感讀經(jīng)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常實踐。以課本為本,掌握常用實詞、虛詞、句法和詞法,培養(yǎng)扎實的文言功底;熟讀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養(yǎng)語感,也要適當做一些專題練習(xí)。斷句解題技巧斷句分兩種,一是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停頓,一是句子內(nèi)部的停頓。朗讀停頓與節(jié)奏劃分的基本方法:?借助語法知識來判斷1)主謂之間、謂賓之間、謂語中心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2)名詞、代詞做主語,前面停頓;3)名詞、代詞做賓語,后面停頓;4)動詞往往是前有主語后有賓語,通常前后不停頓;例如:有同學(xué)會說,語法太難了,什么主謂賓補定狀,我根本不知道誰是誰……其實不難,先把現(xiàn)代文的語法搞清楚,再看文言文就容易多了。?注意句首位置與發(fā)語詞常見的發(fā)語詞有“蓋”“夫”“矣”“也”“耳(爾)”“焉”“哉”“邪(耶)”等1)發(fā)語詞前面停頓,如“夫”“蓋”“凡”等;2)句首發(fā)語詞(往往表示將發(fā)表議論、提示原因等)后面停頓3)語氣助詞后面停頓4)句首狀語后要停頓例如:?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頓,如: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正確的斷句是: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這是一個主語的承前省略,“伐齊”之前省略了主語廉頗。?表轉(zhuǎn)折意思的句子,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劃分朗讀節(jié)奏?“古二今一”的詞語之間要停頓所謂“古二今一”是指古代漢語中的兩個詞在今天的現(xiàn)代漢語中合并為一個詞,如:妻子,在古代漢語中指妻與子,即“老婆”和“孩子”,而現(xiàn)代漢語中僅指“老婆”這一個意思,不包括孩子。例如:?有“也、乎”等語氣助詞后要停頓;?古人的姓、名、字、封號、別稱、官職、謙稱、自稱等的后面要停頓?感嘆詞一般前后停頓,如“嗚呼”“嗟乎”“噫”?復(fù)句中的關(guān)聯(lián)詞一般前面停頓;如“雖”“故”“則”“況”“若夫”“豈非”?表對話的字詞估計后面是人物的語言,一般后面要加冒號,如“曰”“云”“言”等;?熟悉固定句式,如:“如……何”“得無……乎”“不亦……乎”“與……孰”?根據(jù)句意,“句不離段,段不離篇”具體方法概述:1.

讀全文,通文意,確定文體。敘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節(jié);若有人物對話,就要弄清誰跟誰對話,講的什么話。說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講了哪些問題,表明了怎樣的觀點,可通過找名詞與動詞來組句。要在通讀全文、弄清文章主要內(nèi)容和基本思路的基礎(chǔ)上,斷句、標點。要把有關(guān)文字放在具體語境中理解,明白了它的意思,再作斷句、標點。例如:“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齡《狼》),因文中無“犬”,故不可斷為“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而應(yīng)該斷為“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2.

明名詞、代詞(依據(jù)主語變化或省略主語)。文言文中,名詞、代詞常作主語和賓語,所以我們拿到一個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國名、官職名、謚號等,找出其中的代詞,如人稱(自、吾、爾、汝、余、我、予、彼),謙稱(寡人、臣、妾、朕、孤),敬稱(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慮:什么人?辦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jié)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xiàn)時往往用全稱,以后再出現(xiàn)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戰(zhàn)》中“初,魯肅聞劉表卒”,先用全稱,以下“肅徑迎之”“肅宣權(quán)旨”就不再提姓了。動詞、形容詞——常作謂語,一般前后不斷開;若不帶賓語,其后??蓴嚅_。示例: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分析:上面語段中,人名“管寧”“華歆”反復(fù)出現(xiàn),應(yīng)視為斷句的重要標志。再根據(jù)動詞弄清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答案: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3.

找虛詞,定句讀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①句首發(fā)語詞:“夫、蓋、盍、初、其、惟、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于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復(fù)句中的關(guān)聯(lián)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以、是故、則、繼而、然而、然則、或、況、而況、且、且夫、若夫、無論、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②句尾詞:也、矣、焉、耳、兮、之、而已等經(jīng)常用于陳述句尾;耶、與(歟)、邪(耶)、乎等經(jīng)常用于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jīng)常用于感嘆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斷開。③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jié)構(gòu)之后,一般可構(gòu)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其它的如:以、于、為、則、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們的前后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zhuǎn)折而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前面要斷開)。【例】襄子曰不及紂二日耳不亡何待優(yōu)莫曰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解析】這一語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虛詞有:而、焉、然;句末的虛詞有:也、也、也。找出這些虛詞,本題差不多就解決了?!敬鸢浮肯遄釉唬骸安患凹q二日耳,不亡何待?”優(yōu)莫曰:“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4.明動詞(依據(jù)動詞確定主干----主語)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主謂結(jié)構(gòu)居多,但主語常省略,關(guān)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確定主干,整體把握句意,進而可以正確斷句。示例: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隙揭掠谒呋⒆陨缴像Y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動詞“置、浣、沉、避、戲”,就能判斷婦人、虎、二小兒分別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斷開答案: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隙揭掠谒?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蘇軾《書〈孟德傳〉后》)5.

借助對比、對偶、排比、反復(fù)、頂真等修辭斷句。古人寫文章,十分講究對仗工整,講究對應(yīng),講究互相照應(yīng),好用對偶句、排比句、反復(fù)句,這也為我們正確斷句提供了條件。我們利用這一特點進行斷句,斷開一處,接著便可斷開幾處。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賓語的詞,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語。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于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它們分屬兩句話,應(yīng)當從中間斷開。例如:頂真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對偶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男有分/女有歸對稱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排比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反復(fù),特別是間隔反復(fù),在文言文中是相當常見的修辭方法。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反復(fù)多次,抓住這一特點,自然有助于斷句。以上這幾種斷句方法是分別說的,在具體斷句時,常常要把這些方法綜合運用。6.

對話、引文定句讀對話、引語是古文斷句的又一重要依據(jù)。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以確定使用的標點。對話、引語常用“曰”“云”“言”“白”“語”“道”“謂”“對”等為標志。注意兩點:一是對話中又有對話的情況,二是文中省略說話人和“曰”字的。例:或謂郊島誰貧曰島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詩知之郊曰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島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

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嘗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島家俱無以是知之耳答:或謂:“郊島誰貧?”曰:“島為甚也?!痹唬骸昂我灾俊薄耙云湓娭?。郊曰‘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島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嘗苦干?!鲜闲矫鬃宰?,而島家俱無,以是知之耳?!弊g文:有人評論孟郊和賈島誰更貧困.一個人說:“賈島更貧困.”另一個人就問:“你怎麼知道的?”他說:“根據(jù)他們的詩知道的.孟郊的詩說:‘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在那清澈的水中耕田種稻,在青山上砍柴然后背回家中)賈島的詩說:‘市中有樵山,客舍寒無煙;井底有甘泉,釜中??喔?’(市場上柴草堆積如山,家中寒冷沒有炊煙;井裏有甘甜的泉水,鍋裏常常沒米做飯)孟郊家柴米自足,可是賈島家柴米全都沒有,根據(jù)這個知道賈島家更貧困.”7.

辨句式,定句讀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別是文言文的固定結(jié)構(gòu)可以幫助我們斷句。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xí)慣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示判斷關(guān)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都可以為我們斷句提供幫助);

“為…所…”“受…于…”“見…于…”等被動句式;“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不亦…乎”(不亦說乎?);“何(以)…為”“何…之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無乃…乎(無乃不可乎?);“可得…歟”(可得聞歟?);“得無…乎”(得無異乎?);“況…乎”;“孰與…乎”;“其…乎”;“安…哉”等,可以幫助斷句。

記住文言文習(xí)慣上較為固定的詞組,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斷句失誤。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無”“無乃”“何以”“于是”“然則”等。

8.

依總分,定句讀文言文中,也往往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我們自然可以據(jù)此進行斷句。

【例】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論語?卷八》)【解析】熟讀這句話,我們可發(fā)現(xiàn)句中提到了“益者三樂”“損者三樂”這兩個總說的句子,繼而分別闡述各是哪三樂,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總分關(guān)系,這樣問題就好辦了。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9.注意運用古代文化常識如:“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石鐘山記》)有人誤標點為:“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边@是因為不明白“德興”是“饒”州屬下的一個縣,“尉”是縣尉。這些要領(lǐng),只是斷句、標點的輔助手段。要多誦讀、多積累,增強文言語感,不斷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這樣,斷句、標點才能正確無誤。10.

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jié)構(gòu)幫助判

古人不知道語法結(jié)構(gòu),只是憑著模糊的語感去斷句。我們可以利用語法知識,對文言文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根據(jù)語法分析確定該如何斷句。文章中有些詞語是屬上還是屬下,有時難以斷定,而當運用語法知識劃分主、謂、賓時,則容易解決。同現(xiàn)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數(shù)是由動詞充當,而謂語又是構(gòu)成句子的核心,我們只要抓住謂語動詞,根據(jù)動詞位置及和前后詞語關(guān)系,進行推斷,就能提高斷句準確率。另外,文言文語序和現(xiàn)代文語序基本相同,即主語在前,謂語、賓語在后,修飾語一般在中心詞前。如掌握了文言語序規(guī)律,就會為準確標點文言文奠定基礎(chǔ)。11.

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jù)要求細檢驗

題目做完后,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借語感,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基本要求,來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yīng)該做到點斷后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后的每一句話的內(nèi)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如果內(nèi)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點錯打牢基礎(chǔ)看課本,培養(yǎng)語感讀經(jīng)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常實踐斷句口訣:古文斷句莫畏難,仔細琢磨只等閑。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guān)鍵。內(nèi)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聯(lián)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fā)現(xiàn)。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guī)律供參看。習(xí)慣句式掌握住,固定結(jié)構(gòu)莫拆散。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jié)構(gòu)幫助判。排比對偶與反復(fù),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jù)要求細檢驗。打牢基礎(chǔ)看課本,培養(yǎng)語感讀經(jīng)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常實踐。具體練習(xí)題:閏月,權(quán)親攻皖城。諸將欲作土山,添攻具,呂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歷日乃成;城備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圖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經(jīng)日,水必向盡,還道艱難,蒙竊①危之。今觀此城,不能甚固,以三軍銳氣,四面并攻,不移時可拔②,及水以歸,全勝之道也?!睓?quán)從之。蒙薦甘寧升城督寧手持練身緣③城為士卒先。既而張遼④至夾石,聞城已拔,乃退。權(quán)拜呂蒙為廬江太守,還屯尋陽。(選自《資治通鑒》)【注釋】①竊: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緣:攀援。④張遼:曹軍將領(lǐng)。1.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蒙薦甘寧升城督寧手持練身緣城為士卒先

(二)子昂貌柔雅為性褊躁輕財好施篤朋友之義。與游英俊,多秉鈞衡。唐興,文章承徐、庾余風(fēng),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初,為《感遇詩》三十章,王適見而驚曰:“此子必為海內(nèi)文宗?!庇墒侵?,凡所著論,世以為法,詩調(diào)尤工。

2.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子昂貌柔雅為性褊躁輕財好施篤朋友之義(三)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少時。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節(jié)選自秦觀《精騎集·序》,有刪改)3.請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用“/”標示,限兩處)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四)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①而有之。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眴柶鋬r,曰:“止四百。”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②熙熙然回③巧獻技,以效茲④丘之下。(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節(jié)選)【注釋】①籠:收攏;②舉:全,都;③回:運用;④茲:這。4.下列對文中劃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B.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C.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D.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

(五)紹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與幼子過①游白水山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以熟物。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②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下,畏。水涯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暮歸,倒行,觀山燒壯甚。俯仰度數(shù)谷。至江,山月出,擊汰③中流,掬弄珠壁。到家,二鼓矣。復(fù)與過飲酒食馀甘④煮菜顧影頹然,不復(fù)能寐。書以付過。東坡翁。(蘇軾《記游白水巖》)【注】①幼子過:蘇軾的第三子蘇過。②縋:zhuì,用繩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③擊汰:拍擊水波。亦指劃船。④馀甘:即橄欖。5.用“/”為畫波浪線句子斷句。(1)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2)復(fù)與過飲酒食馀甘煮菜顧影頹然(六)家大人造樓,船之;造船,樓之。故里中人謂船樓,謂樓船,顛倒之不置。是日落成,為七月十五,自大父以下,男女老稚,靡不集焉。以木排數(shù)重搭臺演戲,城中村落來觀者,大小千余艘。午后颶風(fēng)起巨浪磅礴大雨如注樓船孤危,風(fēng)逼之,幾覆。以木排為戙①,索纜數(shù)千條,網(wǎng)網(wǎng)如織,風(fēng)不能撼。少頃風(fēng)定,完劇而散。越中②舟如蠡③殼,局蹐④篷底看山,如矮人觀場,僅見鞋靸⑤而已,升高視明,頗為山水吐氣。(選自張岱《陶庵夢憶·卷八》)

【注】①戙(dòng):木船上系纜繩的木樁。②越中:指會稽,故址在今浙江省紹興市。③蠡:(lí),貝殼。④局蹐(jújí):局促不安的樣子。⑤靸(sǎ):小孩的鞋。6.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午后颶風(fēng)起巨浪磅礴大雨如注樓船孤危

(七)山人既嗜酒,無他好。人愛其筆墨,多置酒招之,預(yù)設(shè)墨汁數(shù)升、紙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見之,則欣然潑墨廣幅問,或灑以敞帚,涂以敗冠,盈紙骯臟,不可以目。然后捉筆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漿花鳥竹石無不入妙。如愛書,則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灑灑,數(shù)十幅立就。醒時,欲求其片紙只字不可得,雖陳黃金百鎰于前,勿顧也。其顛如此。(清·陳鼎《八大山人傳》,有刪節(jié))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然后捉筆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鳥/竹石/無不入妙B.然后捉筆/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鳥竹石/無不入妙C.然后捉筆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鳥竹石/無不入妙D.然后捉筆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鳥竹石/無不入妙(八)天祥至潮陽,見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②,使為書招張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④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焙敕对唬骸皣?,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殂虎莩鎏?,曰:“國亡不能捄⑥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散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節(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傳》有刪改)【注釋】①弘范:元軍將領(lǐng)。②崖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據(jù)點。③張世杰:崖山戰(zhàn)役中的宋軍將領(lǐng)。④捍:保衛(wèi)。⑤泫然:水滴下的樣子。⑥捄:同“救”。8.下列對文中劃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B.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C.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D.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ň牛╁X思公①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時,嘗語僚屬③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jīng)史④臥則讀小說⑤上廁則閱小辭⑥蓋未嘗頃刻釋卷也?!敝x希深⑦亦言:“宋公垂⑧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xué)如此?!庇嘁蛑^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⑨爾。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注釋】①錢思公:即錢惟演,吳越王錢俶的兒子。②西洛:西京洛陽。③僚屬:官府的佐助官。歐陽修、謝絳等都是錢惟演的僚屬。④經(jīng)史:經(jīng)書和史書。⑤小說:各類雜記。⑥小辭:指短小的詩詞。⑦謝希深:即謝絳,歐陽修的朋友。⑧宋公垂:即宋綬,家富藏書,以讀書敏慧強記而著名。⑨屬思:構(gòu)思。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B.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

C.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D.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

(十)紙匠與庖人雍正年間,大將軍年公,諱①羹堯,網(wǎng)羅英杰,凡奇特之士,與博弈、撻鞠②,擅一技之長者,靡不收置幕下。有一紙匠,疊紙百千幅于案,以小鑿自上而下刺諸花樣余紙皆遍而獨留極下一紙,無纖微鑿痕,斯已奇矣!又有一庖人③,裸人肩背作幾案④,置生豚⑤一二斤其上,揮雙刀,雜沓⑥剁之,旁觀者咸驚詫失聲。及肉成糜,而背無毫發(fā)傷,更為奇?!咀⑨尅竣僦M:名。②撻鞠(jū):古時用鞭或棍抽打球類的一種游戲。③庖(páo)人:即庖丁,廚師。④幾案:此指砧板。⑤豚(tún):豬,此指豬肉。⑥雜沓:雜亂的樣子。10.以下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是(

)A.以小鑿自上/而下刺諸花樣/余紙皆遍/而獨留極下一紙B.以小鑿/自上而下/刺諸花樣余紙皆遍/而獨留極下一紙C.以小鑿自上而下/刺諸花樣/余紙皆遍/而獨留極下一紙D.以小鑿自上而下刺/諸花樣余紙/皆遍而獨留/極下一紙(十一)高宗時,蠻群聚為寇,討之則不利,乃以徐敬業(yè)為刺史。彼州發(fā)卒郊迎,敬業(yè)盡令還,單騎至府,賊聞新刺史至,皆繕理以待。敬業(yè)二無所問處分他事畢方曰賊皆安在曰在南岸。乃從一二佐吏而往,觀者莫不駭愕。賊初持兵覘望,及其船中無所有,乃更閉營藏隱。敬業(yè)直入其營內(nèi),告云:“國家知汝等為貪吏所苦,非有他惡,可悉歸田,后去者為賊。”唯召其魁首,責(zé)以不早降,各杖數(shù)十而遣之,境內(nèi)肅然。

(節(jié)選自《太平廣記》)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敬業(yè)一無所問處分/他事畢/方曰/賊皆安/在曰/在南岸B.敬業(yè)一無所問/處分他事畢/方曰/賊皆安在/曰/在南岸C.敬業(yè)一無所問/處分他/事畢/方曰/賊皆安在/曰/在南岸D.敬業(yè)一無所問處分/他事畢/方曰/賊皆安/在曰/在南岸(十二)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③夷④雜糅,屠沽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guān)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⑥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⑦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蘇軾《書上元夜游》)【注釋】①上元:農(nóng)歷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現(xiàn)在屬于海南。③民:指漢族人。④夷:指當?shù)厣贁?shù)民族。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過:蘇軾的小兒子。⑦韓退之:唐朝文學(xué)家韓愈。12.文中劃橫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劃出。予欣然從之步城西人僧舍歷小巷

(十三)

子路初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①?”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xué)問豈可及哉?”子路曰:“學(xué)豈益哉也?”……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②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③,以此言之,何學(xué)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④鏃而礪之⑤,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保ü?jié)選自《孔子家書》,有刪節(jié))【注釋】①好(hào)樂:喜好,愛好。②柔:同“揉”,通過人力加工,把曲的變直,或直的變曲。③達于犀革:射穿用犀牛皮制作的戰(zhàn)甲。④栝而羽之:栝(gu?。哪┒耍河?,作動詞用,即用羽毛裝飾。⑤鏃而礪之:鏃(zú),箭頭;礪,磨刀石,作動詞用,即磨礪。13.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劃出。

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xué)問豈可及哉

(十四)吾室之內(nèi),或棲于櫝,或陳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賓客不至,妻子不覿①,而風(fēng)雨雷雹之變,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或至不得行,則輒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邪?!蹦艘途陀^之??褪疾荒苋?,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保ü?jié)選自《書巢記》)【注釋】①覿(dí):相見。14.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沒有標點,請為其斷句(用“/”標示,限三處)。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十五)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蛉眨喝绞蠂L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蛟唬嚎梢匀疽裁云淠芄手^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龂龂①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注釋】①龂龂yín,爭辯貌。15.用“/”為文中畫線句斷句。(限2處)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十六)魏文侯①使樂羊伐中山②,克之,以封其子擊③。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比巫唬骸熬弥猩讲灰苑饩芏苑饩雍沃^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蔽暮類?,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選自《資治通鑒·周紀一》)16.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劃出。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十七)貞觀①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②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再者,不敢縱逸。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③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為敝④,不知時政得失,亦不見過,以是滅亡。朕既在九重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有刪改)【注釋】①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號。②存:撫恤。③耽:沉溺。④敞:通“蔽”。

17.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朕既在九重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十八)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①??紲Y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舊說南陽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飲其水皆壽②,或至百二三十歲……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衰桃源蓋此比也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則已化為爭奪之場久。常意天地間若此者甚眾,不獨桃源。(節(jié)選自蘇軾《和桃花源詩序》)【注釋】①多過其實:很多都夸大其詞。②壽:長壽。③五味:日常調(diào)味品。1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白子斷句限斷三處。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衰桃源蓋此比也歟?四、參考答案及譯文1.蒙薦甘寧升城督/寧手持練/身緣城/為士卒先。

【譯文】閏月,孫權(quán)親自進攻皖城。各位將領(lǐng)想要建造土山,添置攻城器具,呂蒙說:“制造攻城器具和堆土山,必須經(jīng)過一段時間才能完成;那時城墻已經(jīng)修理好了,外來的救兵必定到來,這是不能取得勝利的。而且我軍是憑借積水進入的,如果停留很多天,積水必定會枯竭,回軍道路艱難,我認為這是危險的?,F(xiàn)在觀察這座城,不能算很堅固,以我三軍的士氣,四面一起進攻,不用多久就可以攻下;趁積水還未枯竭,趕快攻城,這是完全取勝的策略?!睂O權(quán)采納了他的意見。呂蒙推薦甘寧擔任登城督。甘寧手持繩索,身先士卒,攀爬城墻。隨后張遼到來,聽說皖城已經(jīng)被攻破,就撤回了。孫權(quán)授予呂蒙為廬江太守,回軍駐扎在尋陽。

2.子昂貌柔雅/為性褊躁/輕財好施/篤朋友之義【譯文】陳子昂外表文雅柔弱,但性情卻偏執(zhí)急躁,他輕視錢財,樂于施舍,很重視朋友的情義。他與一些杰出的人才交往,這些人多掌握國家政務(wù)重任。唐朝興起之初,文章的風(fēng)格繼承了徐陵、庾信的南北朝遺風(fēng),被天下人所推崇,從陳子昂開始才文風(fēng)大變,雅正起來。當初,他寫了《感遇詩》三十章,王適看見后吃驚地說:“這個人一定會成為海內(nèi)文壇宗師?!睆拇耍愖影旱拿暰蛡鲹P開來。凡是他的著作,世人都奉為典范,他的詩寫得尤其工整。

3.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咀g文】我年輕時讀書,看一遍就能背誦,默寫它,也不會有多大的錯誤。依仗這樣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歡和巧言善辯、喝酒的人交往。一個月,沒有幾天在看書。所以即使有很強的記憶力,也常常荒廢在不勤奮上。近幾年來,非常勤奮地讀書用來懲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為;然而聰明已經(jīng)耗盡,大概不如小的時候,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復(fù)推敲幾遍,合上書還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奮刻苦的辛勞,卻常?;膹U在善忘。嗨!損害我的學(xué)業(yè)的,常常是這兩種情況。4.B

【譯文】小丘很小,不到一畝,可以把它裝到籠子里占有它。(我)打聽它的主人是誰,(有人)說:“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卻賣不出去?!保ㄎ遥﹩査膬r錢,(有人)說:“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歡(這個小丘),就(把它)買了下來。李深源、元克己這時和我一起游覽,(他們)都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出乎意料的收獲。(我們)隨即輪流拿起工具,鏟割雜草,砍伐雜樹,點燃大火把它們燒掉。美好的樹木樹立起來了,秀美的竹子顯露出來了,奇峭的石頭呈現(xiàn)出來了。(我們)站在小丘中間眺望,(只見)高高的山嶺、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飛鳥走獸,全都歡快地呈巧獻技,來為這個小丘效力。

5.(1)復(fù)與過飲酒/食馀甘/煮菜/顧影頹然(2)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譯文】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與小兒子蘇過游白水佛跡院,在溫泉中沐浴,水很熱,它的源頭估計能把東西煮熟。沿著山向東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個彎道,每個彎道處就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系石墜入五丈,還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飛濺,聲音如雷鳴般轟響,令人既喜又驚。在半山腰有幾十個巨大的腳印,大概就是所謂佛的痕跡吧。傍晚時我們順來路返回,在夕陽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燒,十分的壯觀。或彎腰或抬頭看這些山谷,到了江邊,此時月亮出來,江水擊打著,用雙手捧著像碧玉般的水?;氐郊乙咽嵌鼤r分。我與蘇過再次飲酒。吃著橄欖菜,回頭看自己的影子,有種蕭索感,就再也睡不著了。寫下這些文字交給蘇過,東坡記。6.午后颶風(fēng)起/巨浪磅礴/大雨如注/樓船孤?!咀g文】父親建樓,建成船的形狀;造船,使其成樓的樣子。所以鄉(xiāng)里人有時叫它“船樓”,有時叫它“樓船”,也不理會(它的名稱)顛倒與否。樓船建成的這日,是七月十五,我家從祖父往下,男女老幼,無不聚集到那里。(我家)用幾層木排搭成戲臺演戲,城中、村落的人都趕來觀看,大大小小的船有一千多艘。午后刮起了大風(fēng),巨浪滔天,雨大得像往下灌,樓船孤零零的十分危險,大風(fēng)迫近,(樓船)差點被吹翻。(于是)用木排作為木樁,系了幾千條繩索,像大網(wǎng)一樣密密交織在一起,大風(fēng)再不能搖動。過了一會兒風(fēng)停了,戲劇演完,人們才散去。越中的船如同貝殼一般小,局促在船篷底下看山,就像矮人擠在人群中看戲,只能看到別人的鞋子罷了,而登上高處(的樓船),視野開闊清晰,真是能因山水感到舒暢。7.D【譯文】山人既已嗜好喝酒,也就沒有其他的嗜好。人們喜歡他的畫,大多置辦了酒來讓他作畫,預(yù)先準備幾升墨汁、若干紙張在座右。山人酒醉后見到了,便高興地潑墨在寬大的畫紙上,有時候用破笤帚灑,用壞帽子涂,弄得滿地骯臟,不堪入目。這以后他提筆渲染,有的成山林,有的成丘壑,有的成花鳥竹石,無不入妙。如果碰到他愛畫,那就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提起筆來,狂叫大呼著,數(shù)十幅畫片刻就畫成了。他酒醒來了,要想求他片紙只字都無法得到,即使將百鎰黃金陳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屑一顧。他就癲狂到這樣的程度。

8.C

【譯文】文天祥被押到潮陽,見到張弘范。張弘范的手下讓文天祥下跪,文天祥不跪。張弘范就像招待客人一樣對待文天祥。張弘范押文天祥到崖山,讓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那樣行嗎?”張弘范不聽,一再要求文天祥寫信。文天祥就寫了《過零丁洋》一詩給張弘范。詩末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睆埡敕墩f:“你的國家已經(jīng)滅亡,你作為宰相忠孝已經(jīng)兩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榮華富貴,仍然是你做宰相?!蔽奶煜殇粶I下,說:“國家滅亡了而不能救,作為人臣就是死了也是有罪的,何況還敢逃避死亡而有二心呢!”弘范認為他的話合乎正義,派人護送文天祥到京師。9.D【譯文】錢思公雖然出身富貴之家,但是沒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陽時曾經(jīng)告訴僚屬,說這一生只喜歡讀書,坐著的時候就讀經(jīng)史,躺在床上就讀各種雜記,上廁所的時候就讀詩詞。大概從來沒有半刻離開書的時候。謝希深也說:“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次去廁所都夾著書,誦讀的聲音清脆,很遠都能聽到,也是如此地好學(xué)?!蔽矣谑歉嬖V希深,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在‘三上’,就是馬上、枕上、廁上。大概只有此等之處可以構(gòu)思吧?!?0.C

【譯文】雍正年間,大將軍年羹堯招募有才能的人。凡是有異于常人的地方的人沒有不招募到自己手下的。有個紙匠在桌上疊了許多張紙,用小鑿子自上而下刺出花樣,其他紙上都有,唯獨一張紙上沒有一點鑿痕,這真可以說是奇跡??!又有一個廚師,用別人裸露的肩膀和脊背做幾案,把一二斤生豬肉放在那人背上,揮舞兩把刀剁肉。旁觀的人都驚訝的喊了出來,等肉剁碎,那人脊背卻毫發(fā)無傷,這比前者又更加令人驚奇了。11.B【譯文】唐高宗的時候,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聚眾為寇,多次派兵討伐不能成功,于是朝廷派徐敬業(yè)去做刺史。那個州府派來兵馬到郊外接應(yīng)。徐敬業(yè)傳去命令叫士兵們回去,自己單人匹馬來到州府。賊兵聽說新刺史到了,全都嚴陣以待。徐敬業(yè)一句也不問敵兵的情況,處理完其他事情以后才說:“賊兵在什么地方?”回答說:“在南岸?!毙炀礃I(yè)便叫一兩名參謀人員陪同前往,觀看的人沒有不驚奇害怕的。賊兵一開始準備隊伍觀望等待,等待看清徐敬業(yè)的船上沒有兵馬時,便關(guān)上營門隱藏起來。徐敬業(yè)直接闖入敵人營內(nèi),告訴賊兵說:“國家知道你們是被貪官污史所逼迫的,沒有其它的罪惡。全都可以回去種田,不回去的按做賊人來處理?!比缓笥职褦潮氖最I(lǐng)找來,責(zé)備他們?yōu)槭裁床辉缭缤督担蛄嗣咳藥资姽?,又放了回去。從此全州境境?nèi)秩序井然。12.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譯文】己卯年元宵節(jié),我當時在儋州。有幾個老書生來拜訪我,說:“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嗎?”我高興地答應(yīng)了。走到了城西,進入了和尚的住所,經(jīng)過了小巷,只見漢人和少數(shù)民族住在一起,殺豬的,賣酒的,市井里人熙熙攘攘,回到家中已經(jīng)三更了。家里的人閉門熟睡,鼾聲響起,一覺醒來又睡去。(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蘇過問我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韓愈釣魚沒有釣到,還想要到更遠的地方釣魚,卻不知道在海邊的人也未必能釣到大魚。

13.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xué)問/豈可及哉

【譯文】孔子路拜見孔子,孔子問道:“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方面。只是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xué)習(xí),誰能比得上呢?”子路說:“學(xué)習(xí)難道有好處嗎?”……子路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砍下來用它(做箭),能穿透牛皮(做的鎧甲)。從這個道理來說,有什么可以學(xué)習(xí)呢?”孔子說:“如果劈開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給它加上金屬的箭頭磨得更加鋒利,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嗎?”子路拜了兩拜說:“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導(dǎo)?!?4.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咀g文】我房間的里面,有的書放在書架上,有的書在面前放置,有的書(作為)枕頭墊在床上,抬頭低頭四周環(huán)顧,沒有哪里不是書的。我的飲食起居,生病呻吟,悲傷憂愁,憤怒感嘆,不曾不和書在一起的。(如果)客人不來(拜訪),妻子子女不來看我,(即使)刮風(fēng),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氣)變化,我也不知道。間或我想要站起來,但雜亂的書圍繞著我,如同堆積的枯樹枝,有時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我就笑道:“這不就是我所說的書巢嗎?”于是帶領(lǐng)著客人進入房間觀賞??腿碎_始不能進入屋子,已經(jīng)進入了又不能出來,于是客人也大笑著說:“它確實是個書巢啊!”15.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咀g文】灌水的北面有一條溪,往東流進瀟水。有人說,冉姓氏族曾經(jīng)住在這里,所以用冉姓為這條溪水命名為“冉溪”。又有人說,這溪水可以染色,拿它的這種性能來為它起名字,所以叫它染溪。我由于愚昧而犯了錯誤,被貶到瀟水。我喜歡這條溪,沿著它往前走二三里,發(fā)現(xiàn)了一處風(fēng)景十分優(yōu)美的地方,就把家安在這里。古時候有個愚公谷,現(xiàn)在我的家安在溪邊,而這條溪的名字還沒有確定,當?shù)鼐用襁€在為此爭論不休,不能不給它改個名字了,所以我把它改名為愚溪。

16.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譯文】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戰(zhàn)勝中山國后,封給兒子魏擊。魏文侯問群臣:“我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國君?!比巫f:“國君攻克中山,不將它封給弟弟,卻分給兒子,怎么能稱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快步走離開。魏文侯再問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國君是仁德的君主?。 蔽何暮钤賳枺骸澳阍趺粗??”翟璜回答:“臣聽說只有國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剛才任座言辭正直,我才得以知道?!蔽何暮畲髳偅傻澡僬倩厝巫?,親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賓。17.朕既在九重/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咀g文】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臣們說:“做國君所應(yīng)當遵循的原則,必須首先關(guān)心百姓。如果用損害百姓的辦法來滿足自身的享樂,那就像從自己腿上割肉來充饑一樣,肚子填飽了,人也就死了。再說,我從不敢放縱自己的欲求。經(jīng)常想到使人身體受到損害的原因不在別的,都是由于自己貪欲才釀成的災(zāi)禍。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聲色,那么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損害也就越大,這樣既妨害國家大事,又擾亂百姓?!必懹^六年,唐太宗對侍臣們說:“古代的昏君,他們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敗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過錯,于是漸漸導(dǎo)致國滅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宮之內(nèi),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們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為國家太平,邊疆安寧,就不用心操勞國事了。”18.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表/桃源蓋此比也歟【譯文】世上所傳的桃花源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詞??疾焯諟Y明所記載的,只說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戰(zhàn)亂來到這里,那么漁人所見的都是避亂人的子孫,不是其人,所以說并非那個秦朝人是不死的。又說殺雞作為食物,哪里有仙人殺生的……以前說南陽有菊水,水質(zhì)香甜,住了三十多家人,喝那里的水都長壽,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歲……近些年道路稍微通常,逐漸能夠接觸到日常的調(diào)味品,故而壽命減短,所以這就和外面的人壽命差不多了吧?當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里的時候,那里已經(jīng)早就成為很多人爭奪的地方。一般來說,天下像這樣的地方很多,不單單是桃花源而已。

二、隨堂練習(xí)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斷句(1)

王右軍詐眠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時稱其有智(1)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

"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縱橫,信其實孰眠,于是得全。于時稱其有智。

王右軍(王羲之)還不到十歲時,大將軍(王敦)很喜歡他,常常讓他在自己的帳里睡覺。一次大將軍先從帳里出來,右軍還沒起來,一會兒錢鳳來了,倆人屏退左右,一起商談事情,完全忘了右軍還在帳里,一起密謀叛亂的細節(jié)。王右軍醒后,聽到了他們密謀的事情,知道自己會遭滅頂之災(zāi),就假裝嘔吐,弄臟了頭臉和被褥,裝作自己還在熟睡。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軍還沒起床,兩人大驚失色,說道:"不能不殺掉他。"等他們打開帳子,發(fā)現(xiàn)右軍嘔吐得亂七八糟,就相信他還在熟睡,于是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當時人們贊揚王右軍有智謀。(2)

陳仲舉禮賢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2):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時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任豫章太守時,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說:"大家伙兒的意思,是請?zhí)啬鹊焦俑ァ?陳仲舉說:"從前,周武王乘車經(jīng)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么不應(yīng)該呢?"(3)急不相棄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3):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有什么可為難的。"一會兒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來船上托身,哪里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于是就繼續(xù)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yōu)劣。(4)人生貴得適意爾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見機(4):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見機。

張季鷹(張翰)擔任齊王(司馬冏)的東曹掾,住在洛陽,看到秋風(fēng)匝起,就想到家鄉(xiāng)吳地的莼菜羹和鱸魚膾,說道:"人生貴在快活稱心,怎么能為了功名在數(shù)千里外當這個官呢?"說罷就讓人備車回故鄉(xiāng)了。不久。齊王失敗,時人都覺得張季鷹有遠見?!菊骖}實練】【青竹湖湘一2022期末考】阿文成公①用兵乾隆辛丑夏,撒爾回民叛,上命阿文成公征之。時阿文成公視中牟②決口工,未即趨赴,上命和③相往攝其篆④。和固自負其才,欲于公至前先滅敵,乃疾進師,終為所敗。及公至,和出迎,公問其失機狀,和赧然⑤曰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公曰:“然則斬耳?!焙蛷?fù)問進兵狀,公笑不答,令諸將帥于次日晨集營前,公每呼一將入,輒命和坐其側(cè),公有所調(diào)撥,及命屯戍處⑥,其人輒應(yīng)如響,如是者數(shù),無一傲慢。和坐上甚憤。公部署畢,曰:“敵以逸待勞,吾當安營整訓(xùn),不可貿(mào)進。及糧草足,兵馬壯,方與之戰(zhàn)?!焙妥岳⒏ト?。阿文成征金川,一日安營已定,忽傳令遷移,諸將以天晚力阻,公隨發(fā)令箭云:“違者立斬!”合營雖從之,而不免怨誹。迨⑦昏夜大雨,前此營基水深丈余,幾可淹沒,咸詫為神奇。公曰:“我有何異術(shù)?特見群蟻移穴,知地?zé)釋⒂甓?。”(?jié)選自《清代名人軼事》,有刪改)【注釋】①阿文成公:阿桂,清朝名將。②中牟:地名。③和:和珅。④篆:印章。⑤赧nǎn然:慚愧臉紅的樣子。⑥戍處:營壘。⑦迨(dài):等到。10.

下列對文言字詞的推斷,其中正確的一項是(

)A.

文言詞句:上命阿文成公征之。推斷方法:聯(lián)系語境法:根據(jù)前一句“撒爾回民叛”可知,“之”在此代指前面的回民叛軍。字意:代詞,代指回民叛軍B.

文言詞句:公部署畢。推斷方法:成語聯(lián)想法:原形畢露。字意:全部C.

文言詞句:和固自負其。推斷方法:查閱詞典法:①鞏固;②一定;③固然;④本來。字意:鞏固D.

文言詞句:及公至。推斷方法:課內(nèi)遷移法:至霸上及棘門軍(《周亞夫軍細柳》)。字意:和11.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和赧然/曰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B.

和赧然/曰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C.

和赧然曰/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D.

和赧然曰/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12.

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欲于公至前先滅敵,乃疾進師,終為所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阿文成公深受將士們尊重與愛戴,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B11.C

12.

(和珅)想要在阿文成公到達之前先消滅敵軍,于是急速進軍,最終被(敵軍)打敗。

13.

①阿文成公帶兵軍紀嚴明,對于不遵守軍紀的將士一律斬首,將士們非常尊重他。②阿文成公善于觀察、料事如神。他發(fā)現(xiàn)螞蟻搬家從而推斷夜晚將下大雨,命令大家轉(zhuǎn)移營寨,讓將士們轉(zhuǎn)危為安,他深受將士愛戴。③阿文成公有謀略,當軍隊處于被動狀態(tài)時,他提出先修整軍隊,備足糧草,待一切就緒才進軍,深得將士佩服。【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詞語。B.“公部署畢”意為:阿文成公部署完畢。畢:完畢?!霸萎吢丁钡摹爱叀笔侨?,都的意思;C.“和固自負其”意為:和珅本來就自負才高。固:本來;D.“及公至”意為:等到阿文成公到了。及:到,等待;“至霸上及棘門軍”的“及”是到達的意思;故選A?!?1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lǐng)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jù)語境斷句??山柚鷺酥拘栽~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位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本句意思是:和珅慚愧臉紅地說:“將帥都過于傲慢,不被我所用,請你試試?!币虼藬嗑錇椋汉汪鋈辉?將帥皆傲慢/不為吾用/公請試之。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重點的詞有:至,到達;乃,于是;終,最終;為,被?!?3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斑`者立斬!”寫阿文成公帶兵軍紀嚴明,對于不遵守軍紀的將士一律斬首,將士們非常尊重他?!拔矣泻萎愋g(shù)?特見群蟻移穴,知地?zé)釋⒂甓睂懰l(fā)現(xiàn)螞蟻搬家從而推斷夜晚將下大雨,命令大家轉(zhuǎn)移營寨,讓將士們轉(zhuǎn)危為安,他深受將士愛戴。表現(xiàn)了阿文成公善于觀察、料事如神?!皵骋砸荽齽冢岙敯矤I整訓(xùn),不可貿(mào)進。及糧草足,兵馬壯,方與之戰(zhàn)”寫阿文成公有謀略,當軍隊處于被動狀態(tài)時,他提出先修整軍隊,備足糧草,待一切就緒才進軍,深得將士佩服?!军c睛】[參考譯文]乾隆辛丑年夏,撒爾回民發(fā)動叛亂,乾隆帝命阿文成公出征。當時阿文成公正在中牟視察決口的工事,沒有立即趕赴,(這時)乾隆帝又命和珅拿著阿文成公的印章(代理監(jiān)軍)。和珅本來就自負才高,想要在阿文成公到來之前就將叛軍擊敗,于是快速進軍,最后被(叛軍)打敗。等到阿文成公到了,和珅出來迎接,阿文成公問他戰(zhàn)事失敗的情況,和珅慚愧臉紅地說:“將帥都過于傲慢,不被我所用,請你試試?!卑⑽某晒f:“既然這樣就斬首。”和珅又問(阿文成公)該如何進兵,阿文成公笑而不答,讓眾將第二天早上在轅門前集合,阿文成公每叫一位將領(lǐng)進來,總是讓和珅坐在他的旁邊,阿文成公調(diào)兵遣將,并指派(眾將)駐守營壘,這些人回答得十分響亮,像這樣重復(fù)多次,沒有一個傲慢的。和珅在座位上十分憤怒。阿文成公部署完畢以后,說:“敵人以逸待勞,我軍應(yīng)該扎下營寨整頓隊伍,不可以輕易進軍。等待糧草足夠用,戰(zhàn)馬有力的時候,才可以和他們作戰(zhàn)。”和珅自愧不如。阿文成公出兵征討金川,一天營寨已經(jīng)安排完,忽然傳來命令轉(zhuǎn)移營寨,將士們因為天色已晚極力阻勸,阿文成公隨即發(fā)令箭說:“違令者立即斬首!”整營的人雖然聽從命令轉(zhuǎn)移,卻難免有怨恨非議。等到晚上下起了大雨,原來扎營的地方水深一丈多,幾乎可以淹沒,(人們)都覺得很神奇。阿文成公說:“我哪有什么與眾不同的本領(lǐng)?只是我看見一群螞蟻在轉(zhuǎn)移巢穴,(它們)知道地面很熱將要下雨啊?!薄玖?xí)題二】錢思公①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②,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謝希深③亦言:宋公垂④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⑤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xué)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保ㄟx自歐陽修《歸田錄》)【注釋】①錢思公:即錢惟演。下文提及的謝希深(謝絳)、宋公垂(宋綬)也以文學(xué)知名一時。②僚屬:官府的位助官。當時,歐陽修、謝絳等都是錢惟演的僚屬。③謝希深:即謝絳,歐陽修的朋友。④宋公垂:即宋綬,家富藏書,以讀書敏慧強記而著名。⑤諷:不看著書本念,背書。10.下面是閱讀本文時對文言字詞的推斷,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2分)A.“而少所嗜好”與“一怒而諸侯懼”的“而”用法不相同。”B.成語“話無倫次”中的“語”的本義為“談?wù)?,說話”,據(jù)此可類推“嘗語僚屬”的“語”也為此意。C.“釋”讀shì時有兩個意思,一是放下,消融,解除;二是泛指佛教?!拔磭L頃刻釋卷”的“釋”應(yīng)為放下之意。D.“篤”,形聲字,本義為馬行走緩慢,引申為深厚、厚重?!昂V學(xué)”的“篤”指專注,一心一意。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xué)如此。B.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xué)如此。C.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xué)如此。D.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近亦/篤學(xué)如此。1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語句的大意。(6分)(1)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介紹了錢惟演、宋綬兩人的讀書故事,又補充了自己“三上”的寫作經(jīng)歷,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B11.B12.(1)錢思公雖然出身在富貴之家,但是很少有別的愛好。(2)大概是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可以集中思想構(gòu)思罷了。[評分說明;共6分,(1)“少”,很少有,1分,“而”,表轉(zhuǎn)折,1分,大意1分。(2)“蓋”,大概因為,1分,“屬”,專注,集中,1分,大意1分]13.珍惜時光;成功來自勤奮,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評分說明:2分,每點1分,意思相近即可。)【參考譯文】錢思公雖然出身在富貴之家,但是很少有別的愛好。在西京洛陽曾經(jīng)告訴官員的家屬,說這一生只喜歡讀書,坐著的時候就讀經(jīng)書和史書,躺在床上就讀各種雜記的書籍,上廁所的時候就讀短小的詩歌、小令,大概從來沒有半刻放下書的時候。謝希深也說: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當去廁所都夾著書,誦讀的聲音清脆,遠近都能聽到,也是如此的好學(xué)。我于是告訴希深,說:“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馬背上、枕頭上、廁座上。大概是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可以集中思想構(gòu)思罷了。”【習(xí)題三】

宋學(xué)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學(xué)承寵渥②最久,后以老致仕③,每值萬壽節(jié)④則來京賀,上與宴,恩數(shù)猶洽⑤。一日,與登文樓,樓峻,陟⑥級躓⑦焉。上曰:“先生老矣,明年可無來?!卞セ注嘀x。至明年萬壽節(jié)前數(shù)日,上曰:“宋先生其來乎?”蓋忘前語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風(fēng)乎?”使使視之江口,不至。曰:“其有疾乎?”使使視之家,濂方與鄉(xiāng)人會飲賦詩。上聞大怒,命即其家斬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于側(cè),上問:“后何為食蔬?”曰:“聞宋先生今日賜死,故為蔬食,以資冥福⑩。”上感悟,遽起,命駕前雙馬馳赦之,曰:“不及罪死。”會前使阻風(fēng)錢塘江,稍得延,后使至則已綁至市矣,宣詔得免。久之其孫慎?獲罪復(fù)執(zhí)來京將殺之。后復(fù)力救曰:“田舍翁請一先生尚有終始,濂教太子諸玉珂?無師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ㄟx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筆記》,有刪減)【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號。②寵渥:皇帝的寵愛與恩澤。③致仕:交還官職,即辭官。④萬壽節(jié):古代君主的生日。⑤恩數(shù)猶洽:依然蒙受皇恩⑥陟:登。⑦躓(zhì):跌倒。⑧稽首:跪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主時所用。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結(jié)發(fā)妻子。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陰間所享之福。?慎:人名,指宋慎。?玉珂:高官顯貴。12.下列加點詞語釋義相同的一組是(

)A.且濂居家/年且九十(《愚公移山》)B.命即其家斬之/居天下之廣居(《富貴不能淫》)C.久之不至/天子先驅(qū)至(《周亞夫軍細柳》)D.后以老致仕/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3.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久之/其孫慎獲罪/復(fù)執(zhí)來京/將殺之。B.久之/其孫慎獲罪/復(fù)執(zhí)來/京將殺之。C.久之其孫慎/獲罪/復(fù)執(zhí)來京/將殺之。D.久之其孫慎/獲罪/復(fù)執(zhí)來/京將殺之。14.翻譯下列句子。使使視之家,濂方與鄉(xiāng)人會飲賦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通讀全文,請分別就明太祖婉拒宋濂參加來年萬壽節(jié)以及本要怒殺宋濂全家卻最終赦免宋濂全家死罪這些事談?wù)勀愕目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C

13.A

14.

派遣使者去他家里查看,宋濂正和同鄉(xiāng)聚會喝酒賦詩

15.

明太祖知宋濂年事已高而婉拒宋濂參加來年萬壽節(jié),體現(xiàn)出君王對人臣的關(guān)愛,展現(xiàn)其仁君的一面;后來因得知宋濂沒有參加萬壽節(jié)卻在家飲酒賦詩就怒斬其全家,但最終聽從孝慈皇后進諫之言而赦免宋濂全家,則體現(xiàn)明太祖雖意氣用事,有武斷粗暴之嫌,但也有其知錯能改的一面?!窘馕觥俊?2題詳解】考查一詞多義。A.況且/將近;B.代詞,指宋濂/助詞,的;C.到/到;D.因為/

憑借,依靠;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句意:又過了很久,宋濂的孫子宋慎犯了死罪,(宋濂)又一次被抓到京城,(皇上)將要殺他?!熬弥?,表示時間,做狀語,應(yīng)該與后面斷開;“其孫慎獲罪”陳述一個件事,應(yīng)該與后面斷開;“復(fù)執(zhí)來京”省略主語“宋濂”,“將殺之”略主語“上”,“復(fù)執(zhí)來京”與“將殺之”之間要斷開,由此分析,斷句為:久之/其孫慎獲罪/復(fù)執(zhí)來京/將殺之。故選A。【14題詳解】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注意重點詞的解釋:第一個“使”,動詞,派遣;第二個“使”,名詞,使者;視,查看;與,和;飲,喝酒?!?5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及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從上的話“先生老矣,明年可無來”,體現(xiàn)了君王對臣子的關(guān)愛之心;可是他忘記第二年宋濂已被批準不用來,于是降罪給宋濂,“命即其家斬之”,可見上的暴怒無常;由“‘聞宋先生今日賜死,故為蔬食,以資冥?!I细形?,遽起,命駕前雙馬馳赦之,曰:‘不及罪死’”,“后復(fù)力救曰:‘田舍翁請一先生尚有終始,濂教太子諸玉珂無師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可知,在孝慈后的委婉勸諫之下,赦免宋濂全家??梢娚弦灿衅渲e能改的一面??蓳?jù)此作答。【點睛】參考譯文:宋濂學(xué)士,洪武年間憑借文學(xué)成就蒙受皇恩最為長久,后來(他)因為年老辭官回家,每年到了萬壽節(jié)的時候就來京城祝壽,皇上賜他筵席,(他)所受恩寵和以前一樣。一天(宋濂)和(皇上)登文樓,樓很高,(他)登臺階時跌倒了?;噬险f:“先生老了,明年(萬壽節(jié))你就不要來了?!彼五ス虬葜x恩。到了第二年萬壽節(jié)前的幾天,皇上說:“宋先生差不多到了吧?”(他)大概忘記以前說的話了。過了很久宋濂也沒到,(皇上)說:“他是不是因為大風(fēng)受阻?”(于是)派人到江邊查看,(發(fā)現(xiàn)宋濂還是)沒到。(皇上)又說:“他是不是生病了?”又派人去他家查看,(發(fā)現(xiàn))宋濂正和同鄉(xiāng)聚會喝酒賦詩。皇上聽了大怒,命令就在他家殺了他。不久,(皇上)回宮了。吃飯的時候,孝慈皇后叫近侍把蔬菜放在自己(或“皇上”)身邊,皇上問:“皇后為什么只吃蔬菜?”皇后答:“我聽說宋先生今天要被賜死,所以只吃蔬菜,來增加宋先生的陰間之福?!被噬贤蝗皇∥?,立刻起身,命人騎他的駕前雙馬快速前去赦免宋濂,說:‘濂罪不及死?!鼻『孟扰傻氖拐咭虼箫L(fēng)在錢塘江受阻,稍微耽擱了時間,后派的使者趕到的時候(宋濂)已被綁赴刑場,(在刑場上,后派的使者)宣讀了赦免詔書,(宋濂)得以免死。又過了很久,宋濂的孫子宋慎犯了死罪,(宋濂)又一次被抓到京城,(皇上)將要殺他。孝慈皇后又極力營救宋濂,(對皇上)說:“種田人家為子孫請一個先生尚且有始有終,宋濂作為太子諸王的老師,怎能不感謝他的教導(dǎo)之恩呢?況且宋濂在家,一定不知實情?!被噬嫌谑敲馊チ怂五サ乃雷?。【習(xí)題四】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zhuǎn)餉①。漢王項羽相與臨廣武②之間而語,項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zhàn)。漢王數(shù)項羽:“……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余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與公挑戰(zhàn)!”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③,乃捫足曰∶“虜中吾指④!”漢王病創(chuàng)臥,張良強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毋令楚乘勝于漢。漢王出行軍,病甚。因馳入成皋。項羽數(shù)擊彭越等;齊王信⑤又進擊楚。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歸漢王父母妻子,軍中皆呼萬歲,乃歸而別去。節(jié)選自《史記·高祖本紀》【注】①罷轉(zhuǎn)餉∶疲敝于運送糧草。罷∶同"疲"。②廣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北廣武山上。山上有東西廣式二城,中隔廣武澗。③匈∶同"胸"。④指∶同"趾"。⑤齊王信:指韓信。10.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用法和含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B

)(2分)A.漢王項羽相與臨廣武之澗而語/相與步于中庭(《記承天寺夜游》)B.以安士卒/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

張良強請漢王起行勞軍/上自勞軍(《周亞夫軍細柳》)D.因馳入成皋

/軍中不得驅(qū)馳(《周亞夫軍細柳》)解析:“以安士卒”中的“以”是連詞,“來”,“用來”之意;“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中的“以”是介詞,“憑借”之意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B

)(2分)。A.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

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B.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

/鴻溝而東者為楚C.項羽恐乃/

與漢王約/中分天下

/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D.項羽恐乃

/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3分)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zhuǎn)餉。譯:楚、漢長期相持,勝負未決,年青力壯的苦于當兵打仗,年老體弱的疲于轉(zhuǎn)運糧食。13.漢高祖于亂世取勝,足見其謀略,請結(jié)合選文簡要分析其謀略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示例:①善于激怒對方;②善于掩飾自己的傷情來讓對方不知自己的實情;③慰勞士卒,穩(wěn)定軍心?!玖?xí)題五】

(雅禮實驗第一次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①游白水②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俯仰度數(shù)谷。至江,山月出,擊汰④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復(fù)與過飲酒,食馀甘⑤煮萊。顧影頹然,不復(fù)甚寐。書以付過。東坡翁。(選自蘇軾《游白水書付過》)【注釋】①幼子過:蘇軾的第三子蘇過。②白水:山名,在今廣東博羅縣東北?!遁浀丶o勝》說:“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壇,佛跡甚異?!雹鄞q(zhuì):當作“縋”,音同字誤??P,用繩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汰(tài):波濤。⑤馀甘:即橄欖。10.對于文章加點的文言字詞的推斷有誤的一項是()A.“浴于湯池”與“相與步于中庭”(《記承天寺夜游》)中的“于”的意思相同。B.《與朱元思書》中“急湍甚箭”的“甚”是“超過,勝過”的意思,由此推知,本文中“浴于湯池,熱甚”的“甚”也為此意。C.“循山而東”中的“東”在此句中活用作動詞,應(yīng)理解為“向東(走)”。D.“復(fù)”有“重復(fù)”“答復(fù)”“再”等意思,本文中“不復(fù)甚寐”和“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中的“復(fù)”都是“再”的意思。11.下列對文中畫線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B.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C.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D.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1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顧影頹然,不復(fù)甚寐。書以付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jié)合鏈接材料中蘇軾的人生態(tài)度,說說我們應(yīng)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鏈接材料】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注釋】該詞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時期?!敬鸢浮?0.B11.B

12.

我回頭看自己的影子,精神振作不起來,再也睡不著覺。寫下這些文字,把它交給蘇過。

13.

①本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或者表現(xiàn)了東坡老人隨遇而安、游興不減的情感。)②鏈接材料中寫蘇軾雖遇雨,但仍然能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