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運動規(guī)律全套課件_第1頁
動畫運動規(guī)律全套課件_第2頁
動畫運動規(guī)律全套課件_第3頁
動畫運動規(guī)律全套課件_第4頁
動畫運動規(guī)律全套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畫運動規(guī)律——(一)曲線運動(一)曲線運動定義:物體在受到跟它的“速度”和“角度”加力的作用時的運動內容:包括三方面1:S形運動2:波浪形運動3:弧形運動1S形(8字形)運動軌跡(1)

①⑤:間距①②:間距①②⑤:關鍵幀→間距(2)軌目,見圖中(3)張數(shù):共8張,一張拍2格,共16格;16格為一個循環(huán)。(4)格數(shù):因為“一拍二”

所以16格

蝴蝶總時間=1分鐘=60秒兩格一拍使用了20張運動時間40格入畫前停10格出畫后停10格運動軌跡1S形(8字形)運動軌跡“草”類的運動軌跡1S形(8字形)運動軌跡1S形(8字形)運動軌跡“草”類的運動軌跡1S形(8字形)運動軌跡窗簾鐘擺翹板弧形尾巴1S形(8字形)運動軌跡秋千鞭子1S形(8字形)運動軌跡鞭子手絹蕩秋千1S形(8字形)運動軌跡三角旗1S形(8字形)運動軌跡2

波浪形波浪形公式2

波浪形+S形戰(zhàn)旗鳥的翅膀2

波浪形+S形四角旗輕煙濃煙飄帶蛇波浪形3

弧形(拋物線)水槍鐘擺翹板炮彈第一周作業(yè)1煙上升的運動規(guī)律規(guī)格:10F鏡號:SC-001時間:2秒張數(shù):12張為一個循環(huán)

內容:煙的波浪形運動2花草擺動的運動規(guī)律(三選一)。煙和花草的兩個作業(yè)11月15日提交第一周作業(yè)規(guī)格:10F鏡號:SC-002時間:2秒張數(shù):12張為一個循環(huán)內容:花草擺動的S形運動第一周作業(yè)規(guī)格:10F鏡號:SC-005時間:2秒張數(shù):12張為一個循環(huán)內容:三角旗的S形和波浪形運動3三角旗飄動的運動規(guī)律第一周作業(yè)4四角旗飄動的運動規(guī)律(二選一)。三角旗和四角旗的作業(yè)11月19日提交規(guī)格:10F鏡號:SC-006時間:2秒張數(shù):12張為一個循環(huán)內容:四角旗的S形和波浪形運動END動畫運動規(guī)律——(二)彈性運動(二)彈性運動定義:自然界所有物體都有它的體積、結構和不同程度的柔韌性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不同物體因其本身的重量不同,所作出的反應也是不同的(二)彈性運動壓扁與拉長:壓扁和拉長產生物體形狀的變化(變形)壓扁和拉長是構成彈性運動的2種常見的表現(xiàn)方式問題在于何時用?用多少?為什么用?例如:有代表性的為:鐵球皮球氣球1皮球的運動軌跡→彈性強皮球的“彈性”與重量與速度有關皮球彈性強,運動軌跡為弧線或者拋弧線(1)運動前停8k(2)運動后停10k(3)運動時間3″總長時間:共3″+18k(4)36張:一拍二(兩格一拍)(5)間距:有2種,如圖一種為總長度的間距,另一種為兩張關鍵幀之間的間距(6)軌目:表現(xiàn)勻速、加速、減速(7)格數(shù):兩格一拍圖例:(1)張數(shù):24張(2)時間:運動前停8k,運動后10k,運動中24k。因為24k=1″,所以時間為:1″+18k(3)軌目:加速→減速→停止(4)間距:一種為總長度的間距,另一種為兩張關鍵幀之間的間距(5)格數(shù):兩格一拍2鐵球的運動軌跡→硬度強3氣球的運動軌跡→柔軟性強當一個物體被拉長或壓扁時,其重量和體積不變柔軟性強的物體,形體變化大一個注了水的氣球,當中間被壓扁時其中水的多少沒有改變,水僅僅是被壓得移了位3氣球的運動軌跡→柔軟性強(1)張數(shù):16張(2)時間:32k=1″+8k(3)軌目:加速→減速

→加速(4)間距:一種為總長度的間距,另一種為兩張關鍵幀之間的間距。(5)格數(shù):兩格一拍4青蛙的運動軌跡“青蛙”:

先讓青蛙接觸地面后再下蹲,它再次起跳時繼續(xù)讓它的雙腳接觸地面。這樣青蛙的形體會產生變化,即拉長或壓扁。鏡頭時間(節(jié)奏)=間距+軌目+張數(shù)+格數(shù)

4青蛙的運動軌跡(1)張數(shù):10張(2)時間:動作前8格、動作后

10格、動作中20格。動作完成時間共:1″+14k(3)間距:一種為總長度的間距,另一種為兩張關鍵幀之間的間距。(4)軌目:加速→減速→加速

→減速(5)格數(shù):兩格一拍→一格一拍

→兩格一拍第二周作業(yè)1本周作業(yè)共3個,分別表現(xiàn)鐵球、皮球、氣球的運動規(guī)律規(guī)格:10F鏡號:SC-001SC-002SC-003時間:鐵球1秒,皮球3秒,氣球2秒內容:鐵球、皮球、氣球的運動

作業(yè)提交時間:11月22日

END動畫運動規(guī)律——(三)自然規(guī)律水(三)自然運動規(guī)律水定義: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是一種可以在液態(tài)、氣態(tài)和固態(tài)之間轉化的物質液態(tài)稱作水氣態(tài)稱作水蒸氣固態(tài)稱作冰拉長間距擠壓擴散消失

膨脹又向中間下垂1水滴SC-001兩格一拍使用了15張1″+6k2雨滴和雪→做出空間

SC-002SC-004

①間距小二至三格一拍②間距中等二格一拍③間距大一格一拍

SC-004:先把運動軌跡做出來—斜向錯落開

SC-003(1)間距:如圖(2)軌目:每兩張中間加一張(3)張數(shù):8(原畫)+7中間張(4)格數(shù):兩格一拍,共30k3雨落在水面上雨滴落在水面:兩個軟體相撞

①斜向落下②與水面相撞—擠壓③釋放壓力,產生水花—水花上升④下落、膨脹⑤兩側下落,中間上升⑥水柱中間分離,其他再下落擴散⑦分離擴散⑧消失9:平靜

4水面上的水泡——1SC-005水面上的水泡

(1)間距:如圖(2)軌目:如圖(3)張數(shù):20張(4)時間:2″+6k5水面上的水泡——2水面上的水泡

①拉長②分離③擴散④消失

上升、膨脹、爆裂SC-006時間1″+10k5水面上的水泡——3下流時,下端撞擊處水花會濺起產生水花下落時不時有小的水花,兩個水紋線之間加點流線瀑布5水面上的水泡——4SC-01812張時間1″循環(huán)6水面下的水泡——1S型人物落入水中氣泡細細地曲曲折折上升或橢圓在一起1″+16k循環(huán)15張SC-008

入水后產生的水泡橢圓型狀快速出景水泡時間22k10張波浪形SC-0076水面下水泡——22″+22k時間

水花兩格一拍25張2″+4k時間7水花SC-0097水花橫截面水花濺起的剖面圖

物體落入水中海浪波浪8海浪:碰撞巖石的現(xiàn)象1圖上是波浪形的基本運動,因為是無風狀態(tài)的側面圖透視圖改變,有大風時考慮到無數(shù)的變化。SC-01118張時間1″+12kSC-01214張時間1″+4k海平面上注意透視8海浪:碰撞巖石的現(xiàn)象2SC-01421張1″+18k循環(huán)8海浪——1

SC-01316張時間1″+12k循環(huán)要有上下又要有橫向起伏8海浪——2SC-01316張1″+12k循環(huán)17張時間1″+10k兩格一拍SC-0158海浪——3加起伏根據(jù)前、中、后(自然變化,天氣來設計)8海浪——412張時間1″16張時間1″+8kSC-016SC-017盡量使用循環(huán)①兩峰之間越后,之間的間距越平,越近②兩峰之間越后,起伏越小③起伏的浪花越后越小,越前越大④越遠處的波浪運動的速度較慢⑤創(chuàng)造出了畫面的深度空間8海浪——58海浪——69倒影定義:

水里面看到岸上物體的鏡像,或其他水面是反射面,反射而成的物體形狀稱反影或虛像??梢园阉胬斫獬刹AО?,上下各粘貼,物體下面就是倒影。在任意角度之下倒影的形狀都是在體現(xiàn)物體的形狀。但是深入到人物的結構層面來看情況就不同了,圖中主體人物是能看見頭頂?shù)?,是俯視角透視圖,卻看得見下巴部分,它是仰視透視圖只有將眼睛貼在水面觀看,或是在極遠處觀看,物體會出現(xiàn)上下對稱的情況在透視空間中,不同的視覺角度顯現(xiàn)的物體,倒影的形狀也會顯現(xiàn)出符合于這一視角,透視關系的外部形狀9倒影——19倒影——2設計:①它的動作可以用兩個相反的S型作為基礎軌跡循環(huán)②如用直線作為運動軌跡是將離“木樁”漸遠的“水”沿直線下移并破碎消失③遠處看倒影也是S型但不明顯了,倒影基本上保持主體的形狀④為了達到更好的畫面效果,有時不會將倒影和水面波浪的運動混合起來,表現(xiàn)圖中倒影在運動,而水面的波浪又在倒影上下運動第三周作業(yè)1本周作業(yè)共3個,分別表現(xiàn)水滴、氣泡爆開、海浪的運動規(guī)律規(guī)格:10F鏡號:SC-001SC-002SC-003時間:水滴1秒,氣泡爆開2秒,海浪1秒循環(huán)內容:水滴、氣泡爆開、海浪的運動

作業(yè)提交時間:11月29日

END動畫運動規(guī)律——(四)自然規(guī)律煙、火、風、雷、爆炸(四)自然規(guī)律煙與火

定義:煙大致分為青煙和濃煙兩類,(1)青煙:

主要指的稀薄、清淡的煙霧,如香煙冒出的煙,緩慢升騰的水蒸氣等,一半是半透明氣體。(2)濃煙:

形態(tài)變化較小,不易消失,速度偏慢。注意外形曲線變化可以逐漸延長,尾部也可以整體中分裂成小塊煙,漸漸消失。輕煙的特點:半透明狀態(tài),速度緩慢。輕煙的消失過程:特征:一波推一波向上擴散消失張數(shù):15張時間:1″+6k輕煙的動作柔和,可以整體變細慢慢消失,也可以逐漸分離擴散消失。1輕煙運動軌跡——1運動特征是沿曲線軌跡上升,可以整體慢慢變細直至消失一般都是兩個關鍵張,兩格一拍1輕煙運動軌跡——2濃煙特點:形態(tài)變化小,不易消失,速度偏慢。

2濃煙運動軌跡——1張數(shù):16張時間:1″+8k

格數(shù):兩格一拍基本形2濃煙運動軌跡——2變形擴散正常擠壓拉長煙的S型運動軌跡:尾部也可以整體分裂成小塊煙,再逐漸慢慢消失形態(tài)變化較小2濃煙運動軌跡——3爆開的煙:先爆炸開,再慢慢消失2濃煙運動軌跡——4定義:類型表現(xiàn)為大風、旋風、狂風,如:吹起地面上的紙屑,沙土,旋風卷著天空中的雪花,狂風猛烈地沖擊著某個物體等。表現(xiàn)方法:可以采用流線的表現(xiàn)方法,按照氣流的運動方向軌跡,注意疏密關系即可。3風的運動軌跡——13風的運動軌跡——2樹窗簾流線表現(xiàn)3風的運動軌跡——3窗簾循環(huán)流線表現(xiàn)定義:火是可燃物體、液體和氣體燃燒時發(fā)出的光和火焰,無論是豆大的火苗,還是大片的熊熊烈火,都脫離不了七種基本動態(tài),即:A.擴張B.收縮C.搖晃(左右)D.上升E.下收F.分離G.消失。4自然規(guī)律火特點:小火苗運動的動作瑣碎,跳躍變化多?;鸬?中基本形態(tài)可以竄起來用,交錯用,靈活用。7中基本形態(tài):擴張、收縮、搖晃(左右搖晃)、上升、下收、分離、消失5小火苗運動軌跡6大火苗運動軌跡——1柴火6大火苗運動軌跡——2柴火分解動作(1)較大一點的火表現(xiàn)方法:柴火、爐火、幾個小火苗的運動軌跡組成的關鍵幀(10張左右)做循環(huán)。(2)大火運動的表現(xiàn)方法:一堆熊熊烈火,火勢很大,火苗很多,形態(tài)的變化和結構十分復雜。一堆大火是無數(shù)小火苗組合而成,與小火苗的不同之處在于火的面積更大,結構更復雜,有整體的動勢,且又有很多小火苗的互相碰撞,分合動作,因而顯得變化多端。把許多彎彎曲曲的小火苗合在一起就能組成一個大火苗。6大火苗運動軌跡——3大火苗的特點:第一大火的整體運動必須略慢,每個局部小火苗的動作則當略快,變化也多一些。第二每一張關鍵幀,中間幀都應當符合曲線運動的規(guī)律。第三表現(xiàn)大火層次和立體感,火的造型分為2—3種顏色:靠近燃燒物體,可以用較亮的黃色或橙色;中間部分可以用橙紅或紅色;外圈火焰部分,可以用深紅或暗紅色。6大火苗運動軌跡——47蠟燭火苗運動軌跡——1分離消失7蠟燭火苗運動軌跡——2擴張消失下收分離上升7蠟燭火苗運動軌跡——3蠟燭火苗循環(huán)火把

上升搖晃

下收分離

搖晃

分離

消失

上升拉長下收擴張8火把運動軌跡6大火苗運動軌跡——5上升拉長分離消失循環(huán)定義:閃電是打雷時發(fā)生的光,閃電現(xiàn)象十分短促。一次閃電效果的全過程時間大約5、6格或者7、8格,第一次閃電之后可以相隔1至8格后再進行第二次閃電。

9雷電——1一次閃電過程(閃電帶給環(huán)境的變化):夜色天空——電光或白天景——全白——電光或白天景——夜色天空或全黑——電光或白天景——夜色天空(針對閃電景中的物體)9雷電——2閃電的拍攝的次序出現(xiàn)閃電光帶的表現(xiàn)方法:樹枝型閃電效果為:無——有——消失,全過程大約七張動畫。拍攝方法有兩種。第一是一次曝光拍攝法:涂白色或亮色與背景合成一次拍攝。第二兩次曝光拍攝法:電光動畫部分不涂色而其余部分涂滿不透明的黑色。拍攝時第一次先拍景物,然后把片子倒回,第二次拍電光畫面??梢栽谙旅娲蛏习坠饣虿噬?,這樣閃電亮度高效果好。并且給予方向性,即累的形態(tài)。9雷電——3

圖案型閃電效果:除電光帶造型與上面有所不同外,繪制和拍攝方法都是一樣的。9雷電——4所謂雷是積雷所產生的放電現(xiàn)象,實際上發(fā)生在1/30秒以內的極短時間內,在動畫片中通常用4秒8格表現(xiàn)。給與有力的沖擊,使2、3張不同形態(tài)連接起來,粗化雷的形態(tài),并給與方向性。9雷電——5定義:(1)爆炸開始是一個高度的震動,前2、3格加入黑白前兆鏡頭震動更大

(2)光比炸藥破裂速度更快,3、4格之間占滿畫面,5、6格光飛散消失

(3)數(shù)秒后煙霧消失

10爆炸與光效——110爆炸與光效——2(4)爆炸+光效+生成煙+上升消失10爆炸與光效——3透過光10爆炸與光效——4光擊中物體再消失煙生成再消失一格一拍10爆炸與光效——5一次爆炸的產生:鏡頭震動——光的運動軌跡——爆炸——煙的運動軌跡第四周作業(yè)

本周作業(yè)共2組,每組中選1個作業(yè)完成。第一組:分別表現(xiàn)濃煙、輕煙以及煙擴散消失的運動規(guī)律。規(guī)格:10F鏡號:SC-004SC-005SC-006時間:輕煙1秒循環(huán),濃煙2秒循環(huán),煙上升擴散消失1秒循環(huán)內容:濃煙、輕煙以及煙擴散消失的運動

作業(yè)提交時間:12月6日

第四周作業(yè)

第二組:分別表現(xiàn)蠟燭、火苗以及火把的運動規(guī)律規(guī)格:10F鏡號:SC-007SC-008SC-009時間:蠟燭1秒循環(huán),火苗2秒循環(huán),火把1秒循環(huán)內容:蠟燭、火苗以及火把的運動

作業(yè)提交時間:12月13日

END動畫運動規(guī)律——(五)人:走、跑、跳(一)人走路動作定義:人走路的基本規(guī)律是左右手腳交替向前帶動人的身體向前運動,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配合雙腳的屈伸,跨步雙臂前后擺動,由于走路的每一張分解動作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走路高度。(1)當雙腳邁開時,頭略低;當一腳著地另一腳提起朝前屈伸時,頭略高;(2)跨動步子的那只腳,從離開地面到彎曲向前,然后身軀落地,動作的過程中,膝關節(jié)自然成彎曲狀,腳踝與地面也成弧形或(S形)運動曲線。最高位?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1弧形(拋物線)高度

寫實

側面

接觸點(1)人在行走時,因為重心前移,所以身體會略微前傾。(2)頭頂波浪形曲線,頭微微左右轉動(3)胸腔、骨盆的運動方向相反(4)手臂如鐘擺一樣擺動,呈弧形曲線運動。手掌的運動軌跡為S型曲線運動。(5)肘、膝關節(jié)彎度不大(6)腳踝呈弧形曲線,腳底面與地面的角度關系隨著腳板動作的改變而改變。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2三體積的基本型表現(xiàn)注意透視關系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3軀干的運動軌跡胸前頭后高度頭側盆后盆側胸后注意頭、胸腔、骨盆之間的關系和運動軌跡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4手臂擺動的運動軌跡鐘擺弧形運動注意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之間的關系和運動軌跡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5腳底于地面的關系注意腳運動的連貫性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6腳的運動軌跡注意腳踝的運動軌跡腳面與地面的角度關系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7側面夸張的走路姿態(tài)低位平位高位頭高位和低位距離2/4頭長

兩頭慢中間快(輕松的步伐)兩頭快中間慢(沉重的步伐)(1)人在行走時,因為重心前移,所以身體會略微前傾。(2)頭頂波浪形曲線,頭微微左右轉動(3)胸腔、骨盆的運動方向相反(4)手臂如鐘擺一樣擺動,呈弧形曲線運動。手掌的運動軌跡為S型曲線運動。(5)肘、膝關節(jié)彎度不大(6)腳踝呈弧形曲線,腳底面與地面的角度關系隨著腳板動作的改變而改變。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8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9

接觸幀關鍵幀壓扁低平高拉長頭高位和低位距離2/4頭長

身體會變形夸張過渡位置高位與低位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10正面圖pos1pos4pos7頭胸盆手腳寫實1人走路的運動規(guī)律——11

低平高卡通頭胸盆

手腳2各種不同的走路姿勢——1平位高位低位不同人物的動態(tài)2各種不同的走路姿勢——2胖子pos1pos4pos7注意肚子的上下起伏關系女孩pos1pos2pos3卡通頭胸盆

手腳2各種不同的走路姿勢——3注意頭發(fā)、胸、臀部上下起伏關系

背景往后移動間距與人物的落地腳滑動的距離是相等的。當在處理行走和跑動概念時,我通常用“時針”的方法來找出各種姿勢的對應面。你可以看到正如先前我講過的,我把“循環(huán)”分成“12張”任何一個均等的都可以被這樣來分配pose1和#pose7是兩個主要的動態(tài),也就是“一跨步”pose4和pose10是將成為過程中的中間位置pose6和pose12是將成為小原畫3原地走移動背景——18張一個循環(huán)3原地走移動背景——2注意:人物腳底移動的間距與背景移動的間距是相等的12張一個循環(huán)3原地走移動背景——3

pose

4

pose5注意:從4至5的移動間距一格3原地走移動背景——4注意落地腳與背景移動的間距是相等的3原地走移動背景——5人物腳原地循環(huán)踏步背景拉動(PAN)4透視的情況下走路——1從第一個垂線的底端過渡到第二個垂線的頂端(對角線)

(1)在視平線的基礎上確定正確的運動軌跡(2)規(guī)劃出一步的距離(3)轉彎時重心略偏移(4)注意向心力4透視的情況下走路——2前側面過渡,不要讓身體從一個面直接變?yōu)榱硪粋€面,否則太跳躍轉彎時人物運動的速度不是很快4透視的情況下走路——3頭略升高1/4腳抬高離地時,高尖在另一只腳的腳背上人走路時注意走路高度并不是絕對值,根據(jù)人物自體的身高,腿的長度來決定重心有少許偏移,另外中間張的腳離開地面不應太高4透視的情況下走路——4腿短或胖一點的角色走路中間張體現(xiàn)得更多的不是高度而是重心的轉移上(左右偏移)重心轉移相對偏大,但有個限度,這就依靠大家自己慢慢積累4透視的情況下走路——64透視的情況下走路——7視平線消失點中心線4透視的情況下走路——8站立時走路時跑步時注意透視關系,頭頂?shù)母叩推鸱诓粩嗟倪f減,兩腿之間的間距在不斷縮短。1奔跑時頭高低起伏的波形運動線比走路明顯2奔跑時身體重心前傾幅度略大(胸腔與骨盆左右擺動的幅度相對也較大)3兩手自然握拳,手臂成彎曲狀(前后擺動)4膝關節(jié)彎曲的角度大,腳抬得較高5雙腳跨步的動作幅度較大,前后交替運動(二)

人跑步動作

接觸幀過渡幀中間幀過渡幀接觸幀1跑步畫法——1

高平低(1)正常人跑步一般是采用低平高的法則,當然也有其他畫法,但是基本上都是有這樣的原則。左右方向的重心改變不大,前后方向的重心一直向前。1跑步畫法——2

低平高SC-002:這張有降低和偏移重心(2)對于腿短或者胖點的人來說,跑步時的重心偏移相對來說就明顯些,當然取決于速度,速度越快則不明顯,慢則相反。1跑步畫法——3

站立時的腳走路時跑步時2以空中的俯瞰角度來理解

間距間距間距很?。ㄒ粭l線)這是運動中的平衡,在靜止時,需要大點的角度來平衡;在運動時,重心向前,需要的是運動中向前的平衡;所以在生活中,多觀察或自己也有體會到這一點經驗值。3跑步的運動軌跡——1

站立走路跑步正常人也是一樣,和運動的速度是有關系的,跑步速度快時,透視變化加大,出畫也快。首先還是規(guī)劃出運動軌跡和每步的距離,在這樣的鏡頭中,由于跑步的速度直接決定向心力的大小,運動越快向心力越大,就像大家騎自行車,騎快的轉彎和慢的轉彎時,傾斜角度是不一樣的。另外還需注意的是,運動快時,兩腳平行間距會變得短些。3跑步的運動軌跡——23跑步的運動軌跡——3傾斜的角度越大,對抗向心力就越強(有一定限度),人物就越穩(wěn)定(不容易摔倒)。3跑步的運動軌跡——4

幾乎接觸過渡位置幾乎接觸(三)人彈跳動作定義:當一個物體被拉長或壓扁時,“其質量和體積”不變。

一個圓鼓的人物是研究伸長和壓扁的理想對象,許多這類人物被設計出來就是為了表現(xiàn)伸長和壓扁的效果在一個跑跳的運動中,人開始先助跑,在跑的過程中,做好跳的預備,讓“脊椎”不斷轉變方向會更好1人物的彈跳運動軌跡——1

⑩壓扁⑦拉長⑤擠壓③伸長①正常張數(shù)共10張格數(shù)一拍二圓滾的人物1人物的彈跳運動軌跡——2彈跳運動軌跡1人物的彈跳運動軌跡——3墜落彈跳1人物的彈跳運動軌跡——4助跑彈跳第五周作業(yè)

本周作業(yè)共2個,都要完成。規(guī)格:10F鏡號:SC-001SC-002時間:1:走路4秒循環(huán),

2:跑步4秒循環(huán),

(原地走/跑移動背景)張數(shù):走路12張跑步8張內容:走路(正常)跑步(夸張)

作業(yè)提交時間:12月13日

第五周作業(yè)

本周作業(yè)共2組,每組中選1個作業(yè)完成。第一組:分別表現(xiàn)走路及跑步的運動規(guī)律。走路以左圖為例A①至A⑦至A①(循環(huán))張數(shù):12張原地走移動背景軌目第五周作業(yè)

本周作業(yè)共2組,每組中選1個作業(yè)完成。第一組:分別表現(xiàn)走路及跑步的運動規(guī)律。走路以左圖為例A①至A⑦至A①(循環(huán))張數(shù):12張原地走移動背景軌目第五周作業(yè)

本周作業(yè)共2組,每組中選1個作業(yè)完成。第一組:分別表現(xiàn)走路及跑步的運動規(guī)律。走路以左圖為例A①至A⑦至A①(循環(huán))張數(shù):12張原地走移動背景軌目第五周作業(yè)

本周作業(yè)共2組,每組中選1個作業(yè)完成。第一組:分別表現(xiàn)走路及跑步的運動規(guī)律。走路以左圖為例A①至A⑦至A①(循環(huán))張數(shù):12張原地走移動背景軌目跑步以左圖為例A①至A⑤至A①(循環(huán))張數(shù):8張原地跑移動背景軌目第五周作業(yè)

本周作業(yè)共2組,每組中選1個作業(yè)完成。第一組:分別表現(xiàn)走路及跑步的運動規(guī)律。第五周作業(yè)

本周作業(yè)共2組,每組中選1個作業(yè)完成。第一組:分別表現(xiàn)走路及跑步的運動規(guī)律。跑步以左圖為例A①至A⑤至A①(循環(huán))張數(shù):8張原地跑移動背景軌目END動畫運動規(guī)律——(六)動物的運動規(guī)律1以人理解四足動物的行走——11以人理解四足動物的行走——21以人理解四足動物的行走——31以人理解四足動物的行走——4

前肢的左足即將離開地面,這預示著軀干前左側即將失去支撐,必須由后肢來填補這一空缺,此時只能是后肢的右足來充當這一角色。前左腳和后右腳形成交叉關系。

2四足動物行走的動作設計3四足動物的結構——1馬的骨骼鼻骨上頜額骨下頜肱骨

頭椎腦椎腰椎髂尾椎股骨坐骨小腿蹠骨腳掌腳趾掌前臂指腕趾節(jié)

3四足動物的結構——2狗的骨骼上頜下頜肱骨肩胛橈骨腕骨掌骨指骨蹠骨趾骨跗骨髂骨耳骨坐骨尾椎股骨腓骨脛骨額骨腦椎頸椎腰椎薦椎馬肢體解剖狗肢體解剖3四足動物的結構——3在畫動物的運動時,關節(jié)之間的距離不能改變,因為骨頭是堅硬的,不能拉伸。動物四肢的關節(jié)是通過拉手風琴的動作方式(折疊式)進行運動的。3四足動物的結構——4馬身與馬頭的基本型3四足動物的結構——54四足動物的行走——1前腿

低位幀高位幀

低位幀過渡幀接觸幀4四足動物的行走——2

這里的高位低位編排與正常人類行走是一樣的。后腿

低位幀高位幀重力向下,再被腿推動向上,在接觸幀落下并繼續(xù)向下力量主要在后腿馬的前腿關節(jié)4四足動物的行走——3結合在一起,后腿下降時前腿上升后腿上升時則前腿下降同時,前后腿的接觸幀和過渡幀是交錯的4四足動物的行走——44四足動物的行走——5馬的運動規(guī)律4四足動物的行走——6狗的運動規(guī)律4四足動物的行走——74四足動物的行走——85設計動物的奔跑——1弓腰—伸直—再弓腰——再伸直的循環(huán)過程“拉伸→收縮”像手風琴①前后身體是一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