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軍隊文職-臨床醫(yī)學(軍隊文職)真題庫_361、單選題男,38歲,反復雙下肢皮疹10天,尿少、下肢浮腫5天。發(fā)病前一周曾“感冒”。體檢:BPl60/90mmHg,眼瞼浮腫,雙下肢對稱性分布皮疹,略高于皮面,(江南博哥)深紅色,壓之不褪色,雙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腫?;灒貉R?guī)正常;尿常規(guī):蛋白(+++),隱血(+十);PT、APTT正常。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A、
慢性腎小球腎炎B、
ITPC、
過敏性紫癜D、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E、
單純性紫癜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察對于患者癥狀和體征的分析,以及對于不同疾病的鑒別診斷能力。根據(jù)患者的癥狀和體征,可以初步判斷為一種腎臟疾病,因為患者出現(xiàn)了尿少和下肢浮腫,同時尿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蛋白和隱血陽性。但是根據(jù)血常規(guī)和凝血功能檢查結果,可以排除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可能性。進一步分析患者的皮疹特點,可以發(fā)現(xiàn)是雙下肢對稱性分布的深紅色皮疹,壓之不褪色,這些特點提示可能是一種血管炎癥或過敏反應引起的皮膚病變。結合患者發(fā)病前一周曾“感冒”的病史,可以考慮過敏性紫癜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即過敏性紫癜。其他選項的疾病特點與患者的癥狀和體征不符。2、單選題中胚葉造血開始于:()A、
胚胎6周B、
胚胎3周C、
胚胎8周D、
胚胎5周E、
胚胎10周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中胚層是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織,它在胚胎發(fā)育的早期就開始分化。中胚層的一部分會分化為血液系統(tǒng),包括血細胞和血管。中胚層造血開始于胚胎發(fā)育的第3周,這時候胚胎已經形成了血管系統(tǒng)的原始結構。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3、單選題女,20歲,雙下肢出現(xiàn)散在淤斑,伴有陳舊性出血點。查:Hbl36g/L,WBC8X109/L,PLT50×109/L。骨髓檢查巨核細胞150個/片,有成熟障礙,首選的治療是:A、
輸血小板B、
酚磺乙胺C、
糖皮質激素.D、
免疫抑制劑E、
脾切除術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選擇。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確定患者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點是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導致皮膚和黏膜出現(xiàn)淤斑、瘀點等出血現(xiàn)象。治療的首選藥物是糖皮質激素,因為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統(tǒng)的異常反應,減少自身免疫攻擊血小板的情況,從而提高血小板數(shù)量,改善癥狀。輸血小板可以暫時緩解癥狀,但不是治療的根本方法。酚磺乙胺和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也可以用于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但糖皮質激素是首選。脾切除術適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中,脾臟對血小板的破壞作用較大的情況,不是首選治療方法。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4、單選題30歲患者,反復嘔血,黑便,皮膚粘膜出血一周。肝脾不腫大,血紅蛋白76g/L,白細胞計數(shù)5.0X10^9/L,血小板計數(shù)10X10^9/L,骨髓增生活躍,粒:紅為5:1,巨核細胞數(shù)增加,幼巨核細胞比例增加。最可能的診斷是:A、
再生障礙性貧血B、
急性白血病C、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D、
脾功能亢進E、
過敏性紫癜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于患者癥狀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的分析,結合不同疾病的特點進行診斷。首先,患者出現(xiàn)嘔血、黑便、皮膚粘膜出血等癥狀,提示可能存在出血傾向。其次,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shù)均明顯降低,巨核細胞數(shù)增加,幼巨核細胞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因此,最可能的診斷是C.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他選項的特點分別為:A.再生障礙性貧血:除了血小板減少外,還會出現(xiàn)紅細胞和白細胞減少的情況,而本題中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B.急性白血?。撼搜“鍦p少外,還會出現(xiàn)白細胞增多、骨髓增生異常等情況,而本題中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骨髓增生活躍。D.脾功能亢進:患者肝脾不腫大,不符合該疾病的特點。E.過敏性紫癜:該疾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且常伴有過敏史,而本題中患者年齡為30歲,無過敏史。5、單選題女性,23歲。因月經過多反復鼻衄1年人院。體查發(fā)現(xiàn)全身皮膚有散在瘀點瘀斑,肝脾未見腫大。血常規(guī):WBC6.5X10^9/L,Hb68g/L,RBC3.1X10^12/L,PLT32X10^9/L:KPTT、PT正常,束臂試驗陽性;Coomb's(一)。該患者最適合的診斷是:A、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并缺鐵性貧血B、
血友病C、
Evans綜合征D、
單純性紫癜E、
過敏性紫癜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于血液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能力。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排除血友病、Evans綜合征和過敏性紫癜的可能性。血友病主要表現(xiàn)為出血傾向,而患者的主要癥狀是月經過多和鼻衄,沒有明顯的出血傾向。Evans綜合征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而患者的溶血指標Coomb's(一)為陰性,不符合該疾病的診斷標準。過敏性紫癜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蕁麻疹和關節(jié)疼痛等過敏反應,而患者沒有明顯的過敏癥狀。因此,最可能的診斷是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并缺鐵性貧血?;颊叩难“逵嫈?shù)和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降低,同時出現(xiàn)皮膚瘀點瘀斑和束臂試驗陽性等癥狀,符合該疾病的診斷標準。缺鐵性貧血可能是由于月經過多引起的。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6、單選題女性,45歲。因皮膚紫癜.發(fā)熱.頭痛4天人院。體查:神智恍惚,全身皮膚有散在瘀斑、瘀點,鞏膜中度黃染,雙腎區(qū)有叩痛,神經系統(tǒng)檢查未見陽性體征。血常規(guī):WBCl0.5×10^9/L,RBC2.4X10^12/L,HB73g/L,PLT38Xl0^9/L:尿蛋白(++++),肝功能化驗發(fā)現(xiàn)間接膽紅素增高,KFIT、PT正常。該患者最適的診斷是:A、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并缺鐵性貧血B、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C、
Evans綜合征D、
血友病E、
過敏性紫癜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為一道臨床診斷題,考察對不同疾病的鑒別診斷能力。根據(jù)題干中的癥狀和體征,可以初步確定該患者為一種紫癜病變,且伴有發(fā)熱、頭痛等全身癥狀。血常規(guī)和肝功能化驗結果提示貧血和間接膽紅素增高,尿蛋白明顯增高,提示腎功能受損。因此,該患者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選項A: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并缺鐵性貧血。該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血小板減少和貧血,但不一定伴有腎功能損害和黃疸等癥狀,因此不符合該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選項B: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該疾病是一種罕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血小板減少和微血管血栓形成,導致皮膚紫癜、黏膜出血等癥狀。該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符合該疾病的特點,因此選項B為正確答案。選項C:Evans綜合征。該疾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但不一定伴有腎功能損害和皮膚紫癜等癥狀,因此不符合該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選項D:血友病。該疾病是一種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出血傾向,不符合該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選項E:過敏性紫癜。該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紫癜和過敏反應,但不一定伴有血小板減少和腎功能損害等癥狀,因此不符合該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綜上所述,選項B為正確答案。7、單選題5歲男孩。因反復鼻衄、牙齦滲血及皮下出血5年入院。查體:四肢、背部皮膚可見散在出血點及瘀斑,右下臼齒處牙齦有活動性滲血,余無異常。血常規(guī)WBC6.5X10^9/L,HB100g/L,PLT322×10^9/L,出血時間延長,F(xiàn)Ⅷ:C活性25.7%,血小板粘附率降低,患者母親幼時有類似病史,成年后有所好轉。以下結果中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是:A、
APTT較對照延長15s.B、
PT較對照延長10sC、
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D、
腎上腺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E、
瑞斯托霉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一種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病,即血友病A。根據(jù)題干中提到的患者血常規(guī)、出血時間延長、FⅧ:C活性25.7%等指標可以初步判斷為血友病A。而選項中的各項指標均與血友病A有關,需要進一步分析。選項A:APTT較對照延長15s。APTT是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測凝血系統(tǒng)內在凝血途徑的指標,血友病A的APTT會延長,但延長的程度一般不會達到15秒,因此該選項不太可能是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選項B:PT較對照延長10s。PT是凝血酶時間,是檢測凝血系統(tǒng)外在凝血途徑的指標,血友病A的PT一般不會延長,因此該選項不太可能是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選項C: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友病A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正常,因此該選項與血友病A無關,不太可能是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選項D:腎上腺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友病A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正常,因此該選項與血友病A無關,不太可能是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選項E:瑞斯托霉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瑞斯托霉素是一種常用的血小板功能檢測試劑,血友病A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正常,但由于缺乏FⅧ因子,凝血酶生成受到抑制,導致血小板聚集能力下降,因此該選項最有可能出現(xiàn)。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E。8、單選題女性,8個月。因反復皮下出血8個月入院。其一叔父有類似病史,成年后好轉。查體:四肢、軀干皮膚可見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瘀斑,無皮下血腫,余無特殊。查血常規(guī)WBC7.2×10^9/L,HB110g/L,PLT80×10^9/L,出血時間10分鐘,凝血時間正常,血小板對膠原的粘附性降低,ADP、膠原和腎上腺素誘發(fā)的血小板聚集率正常,瑞斯托霉素不誘聚,診斷為:A、
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B、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C、
血小板無力癥D、
巨大血小板綜合征E、
過敏性紫癜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了對于反復皮下出血的女性患者的診斷。根據(jù)病史和體檢,可以排除皮下血腫等疾病,而血常規(guī)和出血時間等檢查結果提示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對膠原的粘附性降低,但血小板聚集率正常,因此應考慮血小板功能障礙性疾病。結合病史中叔父的類似病史,應考慮遺傳性疾病。根據(jù)血小板形態(tài)和功能的特點,可以診斷為巨大血小板綜合征。因此,答案為D。9、單選題女性,28歲,反復雙下肢皮膚淤斑,月經增多1年.脾肋下剛及。病前無服藥史。WBC9.1×10^9/L,Hb110g/L,PLTl2X10^9/L。骨髓巨核細胞90個,伴成熟障礙。尿常規(guī),ANA(一),抗ds-DNA抗體(一),肝腎功能檢查正常。最可能的診斷是:A、
慢性再障B、
ITPC、
TTPD、
SLEE、
過敏性紫癜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于反復雙下肢皮膚淤斑、月經增多、血液學檢查結果的分析和診斷推斷能力。根據(jù)題干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排除慢性再障、TTP、SLE和過敏性紫癜的可能性。而ITP(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則符合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因此最可能的診斷是B選項。10、單選題女性,29歲。因皮膚瘀斑.牙齦出血81月入院。體查發(fā)現(xiàn)全身皮膚有散在瘀點、瘀斑,肝脾未見腫大。血常規(guī):WBC5.5×10^9/L,HB102g/L,RBC4.1×10^12/L,PLT37×10^9/L,網(wǎng)織紅細胞2%;PAIgG增高,APTT、PT常,束臂試驗陽性。該患者的骨髓檢查不會出現(xiàn)下列哪項?A、
骨髓中巨核細胞缺乏B、
骨髓增生活躍C、
粒/紅=2/1D、
紅系細胞23%E、
全片巨核細胞500個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了對于血液病的鑒別診斷和骨髓檢查的理解。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血常規(guī)結果,可以初步判斷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而骨髓檢查是診斷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jù)該病的骨髓檢查特點,可知骨髓中巨核細胞數(shù)量正常或增多,因此選項A“骨髓中巨核細胞缺乏”不符合該病的骨髓檢查結果,為本題正確答案。選項B“骨髓增生活躍”和選項C“粒/紅=2/1”是該病的骨髓檢查特點之一,選項D“紅系細胞23%”和選項E“全片巨核細胞500個”也符合該病的骨髓檢查結果。因此,本題解析為A選項不符合該病的骨髓檢查結果,為正確答案。11、單選題男性,20歲。因反復咽痛1月,鼻衄、皮膚出血點7天人院。體查發(fā)現(xiàn)全身皮膚有散在出血點,胸骨無壓痛。血常規(guī):WBC6.5×10^9/L,HBl49g/L,RBC5.8×10^12/L,PLT26×10^9/L,PAIgG增高,APTT、PT正常,束臂試驗陽性,骨髓檢查示巨核細胞增多伴成熟障礙。該患者最少出現(xiàn)下列哪項體征?A、
扁桃體腫大B、
鞏膜無黃染C、
巨脾D、
淋巴結不腫大E、
心率86次/分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于血小板減少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初步判斷為血小板減少癥,而且是由于免疫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具體分析如下:1.反復咽痛1月,鼻衄、皮膚出血點7天:提示患者存在出血傾向。2.全身皮膚有散在出血點:提示患者存在皮膚出血。3.血常規(guī):WBC6.5×10^9/L,HBl49g/L,RBC5.8×10^12/L,PLT26×10^9/L,PAIgG增高,APTT、PT正常:WBC、Hb、RBC均在正常范圍內,PLT明顯降低,提示患者存在血小板減少癥。PAIgG增高提示ITP的可能性較大。APTT、PT正常排除凝血因子缺乏的可能性。4.束臂試驗陽性:提示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5.骨髓檢查示巨核細胞增多伴成熟障礙:提示ITP的可能性較大。綜上所述,該患者最少出現(xiàn)扁桃體腫大的體征。其他選項均與ITP無關或不典型。因此,答案為A。12、單選題下列哪項不是過敏性紫癜的致敏因素?BA、
感染B、
遺傳因素C、
食物D、
藥物E、
花粉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過敏性紫癜的致敏因素。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其致敏因素包括感染、食物、藥物等多種因素。但是,遺傳因素并不是過敏性紫癜的致敏因素,因此選項B是本題的正確答案。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13、單選題下列有關血友病的描述最恰當?shù)氖牵?)A、
血友病A凝血時間延長,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正常B、
血友病B凝血時間延長,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正常C、
血友病C凝血時間延長,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正常D、
血友病A凝血時間正常,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延長E、
血友病B凝血時間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均延長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異常,導致出血傾向。根據(jù)凝血因子缺乏的類型,血友病可分為A、B、C三種類型。A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VIII缺乏或功能異常引起的,B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IX缺乏或功能異常引起的,C型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XI缺乏或功能異常引起的。根據(jù)題目描述,血友病A、B、C三種類型的凝血時間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下:A型血友?。耗獣r間延長,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正常。B型血友病:凝血時間延長,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正常。C型血友?。耗獣r間延長,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正常。因此,選項A、B、C都不正確。選項D描述的是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延長,與血友病無關,因此也不正確。選項E描述的是血友病B型的特點,凝血時間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均延長,符合血友病B型的特點,因此選項E是正確答案。14、單選題以下哪項不是過敏性紫癜的特點?A.發(fā)病前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史A、
四肢皮膚紫癜B、
可有腎功能損害C、
可有D、
T時間延長E、
可有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過敏性紫癜的特點。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點包括四肢皮膚紫癜、可有腎功能損害、T時間延長等。而選項A提到的上呼吸道感染史是過敏性紫癜的常見誘因之一,因此也是其特點之一。選項E中提到的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雖然也是過敏性紫癜的表現(xiàn)之一,但并不是其特點,因此選E為本題答案。15、單選題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破壞血小板的主要場所:A、
骨髓B、
肝臟C、
血管內D、
脾臟E、
以上均不是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點是機體產生抗血小板抗體,導致血小板被破壞,從而引起出血癥狀。破壞血小板的主要場所是脾臟。脾臟是人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中的老化、異常和破損的血細胞,包括血小板。在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中,機體產生的抗血小板抗體會結合到血小板表面,使其被脾臟內的巨噬細胞識別并破壞,從而導致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即脾臟。16、單選題女性患者,32歲,月經增多伴發(fā)熱2周,Hb50g/L,WBC2.2×109/L,淋巴細胞占74%,PLT16×109/L,骨髓象呈增生極度低下。該病最可能的診斷是:()A、
急性白血病B、
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C、
急性ITPD、
類白血病反應E、
粒細胞缺乏癥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于不同血液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骨髓象的理解。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排除急性白血病、急性ITP、類白血病反應和粒細胞缺乏癥的可能性。而骨髓象呈現(xiàn)增生極度低下,結合患者的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最可能的診斷是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因此,答案為B。17、單選題關于溶血性貧血的定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紅細胞壽命縮短B、
紅細胞破壞增加C、
骨髓造血功能亢進D、
紅細胞破壞增加,骨髓能代償E、
紅細胞破壞增加,超過骨髓代償能力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溶血性貧血是指紅細胞破壞增加,導致紅細胞壽命縮短,超過骨髓代償能力而引起的貧血。因此,選項A、B、E都涉及到了溶血性貧血的特點,但只有選項E表述了紅細胞破壞增加超過骨髓代償能力的情況,因此選項E是正確的。選項C錯誤,因為骨髓造血功能亢進是指骨髓代償能力增強,而不是溶血性貧血的特點。選項D也不正確,因為紅細胞破壞增加和骨髓代償能力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兩個因素,而是溶血性貧血的特點和骨髓代償能力的表現(xiàn)。18、單選題男性患者,35歲,半年來逐漸貧血,不發(fā)熱,無出血癥狀,尿呈濃茶色,鞏膜可見輕度黃染,肝脾不腫大,Hb82g/L,WBC5.6×109/L,PLT93×109/L,網(wǎng)織紅細胞5%。為確診首選哪項檢查:()A、
骨髓穿刺B、
血清鐵定量C、
尿含鐵血黃素D、
抗人球蛋白試驗E、
酸化血清溶血試驗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貧血的鑒別診斷。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排除出血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因素,提示可能是溶血性貧血。而酸化血清溶血試驗是檢測溶血性貧血的常用方法,因此本題的答案為E。其他選項不是首選的檢查方法,具體解釋如下:A.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診斷貧血的重要手段,但不是首選的檢查方法。本題中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已經提示可能是溶血性貧血,因此應該先進行溶血性貧血的相關檢查。B.血清鐵定量:血清鐵定量是診斷缺鐵性貧血的常用方法,但本題中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不支持缺鐵性貧血的診斷。C.尿含鐵血黃素:尿含鐵血黃素是診斷遺傳性血紅蛋白病的方法之一,但本題中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不支持遺傳性血紅蛋白病的診斷。D.抗人球蛋白試驗:抗人球蛋白試驗是診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方法之一,但本題中患者沒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現(xiàn),因此不是首選的檢查方法。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答案為E。19、單選題男性,50歲,左上腹飽脹半年,進食后加劇。查:脾大,Hb80g/L,WBC3.2×109/L,BPC350×109/L,血片發(fā)現(xiàn)淚滴狀紅細胞,疑診為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下列檢查中最有助于排除其他血液病所致的繼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是:()A、
血涂片檢查B、
血尿酸測定C、
骨髓活檢D、
骨髓穿刺+骨髓活檢E、
脾穿刺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jù)題干中的病史和檢查結果,疑診為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但需要排除其他血液病所致的繼發(fā)性骨髓纖維化。選項中,血涂片檢查是最常用的鑒別診斷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淚滴狀紅細胞等特征性改變,有助于診斷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其他選項如血尿酸測定、骨髓活檢、骨髓穿刺+骨髓活檢、脾穿刺等檢查方法對于鑒別診斷的價值較小,不能排除其他血液病所致的繼發(fā)性骨髓纖維化。因此,本題答案為A。20、單選題女性,50歲,頭昏、乏力1年,伴惡心、嘔吐半個月。現(xiàn)診斷為多發(fā)性骨髓瘤并腎功能不全(尿毒癥)。其發(fā)病機制是:()A、
凝溶蛋白沉積于腎小管上皮細胞B、
凝溶蛋白沉積于腎小球上皮細胞C、
血磷過高D、
高黏滯性綜合征E、
脫水、感染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多發(fā)性骨髓瘤并腎功能不全的發(fā)病機制。多發(fā)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腫瘤,其病理特點是骨髓中有大量的惡性漿細胞增生,導致骨骼破壞、貧血、高鈣血癥等癥狀。同時,多發(fā)性骨髓瘤還會引起腎功能不全,其發(fā)病機制是凝溶蛋白沉積于腎小管上皮細胞,導致腎小管損傷,進而影響腎功能。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選項B、C、D、E與多發(fā)性骨髓瘤并腎功能不全的發(fā)病機制無關。21、單選題一患者疑診為原發(fā)性骨纖,下列癥狀不支持此診斷的是:()A、
外周血可見幼粒、幼紅細胞B、
血小板增多C、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低D、
血片發(fā)現(xiàn)淚滴狀紅細胞E、
網(wǎng)織紅細胞輕度增高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原發(fā)性骨纖的癥狀了解。原發(fā)性骨纖是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常見癥狀包括貧血、出血、骨痛等。選項A、B、D、E均與原發(fā)性骨纖相關,而選項C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低不支持此診斷,因為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低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征之一。因此,答案為C。22、單選題一患者腰痛半年,查得尿蛋白陽性,溶骨性損害,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考慮為:()A、
轉移性骨腫瘤B、
多發(fā)性骨髓瘤C、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癥D、
骨髓纖維化E、
重鏈病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腰痛、尿蛋白陽性、溶骨性損害、免疫球蛋白增高等癥狀的分析,結合臨床常見的疾病進行鑒別診斷。A選項:轉移性骨腫瘤通常伴隨有原發(fā)腫瘤的存在,且常見于老年人,不符合本題患者的情況。B選項:多發(fā)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腫瘤,常見于中老年人,臨床表現(xiàn)為骨痛、貧血、高鈣血癥等,尿蛋白陽性和免疫球蛋白增高是其常見的表現(xiàn),符合本題患者的情況。C選項: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癥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主要表現(xiàn)為貧血、出血、肝脾腫大等,不符合本題患者的情況。D選項:骨髓纖維化是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貧血、出血、脾肝腫大等,不符合本題患者的情況。E選項:重鏈病是一種免疫球蛋白異常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貧血、腎臟損害等,不符合本題患者的情況。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B選項,即多發(fā)性骨髓瘤。23、單選題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數(shù)2000×109/L;骨髓象增生示粒紅系增生活躍,巨核系明顯活躍,血小板大簇可見;FISH檢測bar/abl融合基因陽性。該患者的診斷是:()A、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B、
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C、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D、
骨髓纖維化E、
感染性血小板增多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根據(jù)題干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外周血血小板數(shù)2000×109/L,屬于血小板增多的范疇。2.骨髓象增生示粒紅系增生活躍,巨核系明顯活躍,血小板大簇可見,提示骨髓增生異常。3.FISH檢測bar/abl融合基因陽性,提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綜上所述,該患者的診斷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因此答案為A。24、單選題腦電圖表現(xiàn)為高峰失律的癲癇是:()A、
額葉癲癇B、
獲得性癲癇性失語C、
嬰兒痙攣癥D、
失神發(fā)作E、
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腦電圖表現(xiàn)為高峰失律的癲癇類型。高峰失律是指腦電圖上出現(xiàn)高幅度、高頻率的放電,常見于嬰兒痙攣癥。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即嬰兒痙攣癥。其他選項中,額葉癲癇的腦電圖表現(xiàn)為顳、額葉放電;獲得性癲癇性失語的腦電圖表現(xiàn)為彌漫性放電;失神發(fā)作的腦電圖表現(xiàn)為短暫的腦電靜止;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的腦電圖表現(xiàn)為持續(xù)的癲癇放電。因此,這些選項都與高峰失律不符。25、單選題如果一患者外周血出現(xiàn)幼紅幼粒細胞、淚滴狀紅細胞,骨髓干抽,脾腫大。主要考慮為:()A、
脾淋巴瘤B、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
骨髓纖維化D、
溶血性貧血E、
再生障礙性貧血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疾病診斷的能力。根據(jù)題干中提到的幼紅幼粒細胞、淚滴狀紅細胞、骨髓干抽、脾腫大等表現(xiàn),可以初步判斷為一種骨髓疾病。而根據(jù)選項中的各種疾病,可以排除掉溶血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因為這兩種疾病與題干中的表現(xiàn)不符。脾淋巴瘤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也可以排除,因為它們的主要表現(xiàn)不是骨髓干抽和淚滴狀紅細胞。因此,正確答案為C,即骨髓纖維化。骨髓纖維化是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其主要表現(xiàn)為骨髓干抽、脾腫大和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等。26、單選題周圍血象有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除外:()A、
再生障礙性貧血B、
脾功能亢進C、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D、
急性白血病白細胞減少型E、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周圍血象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的識別和排除。選項A再生障礙性貧血、選項B脾功能亢進、選項D急性白血病白細胞減少型均可引起全血細胞減少,因此不符合題意。選項C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雖然也可引起全血細胞減少,但是它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不屬于常見的周圍血象異常疾病,因此也不符合題意。選項E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以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雖然也可伴隨全血細胞減少,但是它是一種常見的周圍血象異常疾病,因此符合題意。因此,本題的答案是E。27、單選題鑒別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檢查是:()A、
外周血中全血細胞減少B、
外周血中找原粒細胞C、
外周血中找有核紅細胞D、
骨髓檢查E、
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鑒別診斷的方法。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都可以出現(xiàn)全血細胞減少和有核紅細胞增多的情況,但是兩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完全不同。因此,需要進行骨髓檢查來確定病因。選項A、B、C都不能鑒別兩者的病因,選項E更是沒有任何幫助。因此,正確答案為D。28、單選題Auer小體可見于下列疾病,但需排除:()A、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B、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C、
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D、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E、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Auer小體的認識以及與其他白血病的區(qū)別。Auer小體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器,僅見于粒細胞系的白血病細胞中,包括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和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因此,選項A、B、C都是與Auer小體相關的白血病類型,不是本題的答案。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白血病細胞屬于單核細胞系,不含Auer小體,因此也不是本題的答案。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白血病細胞屬于淋巴細胞系,不含Auer小體,但是本題要求排除的是與Auer小體相關的白血病類型,因此選項E是本題的答案。29、單選題下列疾病不會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是:()A、
再生障礙性貧血B、
支氣管哮喘C、
銀屑病D、
寄生蟲感染E、
結締組織病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嗜酸性粒細胞是一種白細胞,其數(shù)量的增多通常與過敏反應、寄生蟲感染、哮喘等疾病有關。因此,本題考查的是不會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疾病。選項A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造血干細胞減少或功能障礙的疾病,與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無關,因此是本題的正確答案。選項B支氣管哮喘、C銀屑病、D寄生蟲感染和E結締組織病都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30、單選題霍奇金病患者有發(fā)熱,頸、腋下淋巴結腫大,其他淋巴結區(qū)和臟器均未累及,臨床分期屬于:()A、
ⅡAB、
ⅡBC、
ⅢAD、
ⅢBE、
ⅣB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霍奇金病的臨床分期?;羝娼鸩∈且环N淋巴組織惡性腫瘤,根據(jù)病變范圍和部位的不同,可分為4個臨床分期。其中ⅡA期指病變僅限于一個淋巴結區(qū)或一個器官的局限性病變,且未累及對側淋巴結區(qū)或器官。根據(jù)題干描述,患者僅有頸、腋下淋巴結腫大,其他淋巴結區(qū)和臟器均未累及,符合ⅡA期的臨床表現(xiàn)。因此,本題答案為A。31、單選題女性,78歲。淺表淋巴結腫大3年,近2個月來出現(xiàn)明顯消瘦、乏力伴皮膚瘙癢。肝肋下1cm,脾肋下4cm。實驗室檢查:Hb86g/L,WBC56×109/L,BPC120×109/L。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淋巴細胞占80%,其中以成熟小淋巴細胞為主,紅系、粒系增生減低。血清蛋白電泳示γ球蛋白減少。淋巴結活檢病理示淋巴組織增生,以小淋巴為主。噬異凝集試驗陰性。本例最可能的診斷是:()A、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
淋巴瘤D、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E、
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斷。根據(jù)題干中的病史、體征、實驗室檢查和淋巴結活檢病理等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病史:患者有淺表淋巴結腫大3年,近2個月來出現(xiàn)明顯消瘦、乏力伴皮膚瘙癢。2.體征:肝肋下1cm,脾肋下4cm。3.實驗室檢查:Hb86g/L,WBC56×109/L,BPC120×109/L。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淋巴細胞占80%,其中以成熟小淋巴細胞為主,紅系、粒系增生減低。血清蛋白電泳示γ球蛋白減少。4.淋巴結活檢病理:淋巴組織增生,以小淋巴為主。綜合上述信息,可以得出最可能的診斷是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以淋巴細胞增生為主要特征的惡性腫瘤,常見于老年人,常伴有淋巴結腫大、貧血、血小板減少等表現(xiàn)。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淋巴細胞占80%,其中以成熟小淋巴細胞為主,紅系、粒系增生減低,血清蛋白電泳示γ球蛋白減少,淋巴結活檢病理示淋巴組織增生,以小淋巴為主,均符合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特點。因此,本題答案為B。32、單選題鑒別類白血病反應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A、
前者白細胞少有超過150×109/LB、
前者中性粒細胞常有中毒性顆粒C、
前者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不增多D、
前者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低E、
前者Ph染色體陰性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鑒別類白血病反應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了解。正確選項應為錯誤的選項,因此需要逐一排除。A.前者白細胞少有超過150×109/L:鑒別類白血病反應的特點是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增高,常超過150×109/L,因此該選項不是錯誤的。B.前者中性粒細胞常有中毒性顆粒:鑒別類白血病反應的中性粒細胞常有中毒性顆粒,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中性粒細胞則沒有中毒性顆粒,因此該選項不是錯誤的。C.前者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不增多:鑒別類白血病反應的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不增多,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明顯增多,因此該選項不是錯誤的。D.前者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低:鑒別類白血病反應的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通常正常或輕度降低,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明顯降低,因此該選項是錯誤的。E.前者Ph染色體陰性:鑒別類白血病反應的Ph染色體陰性,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Ph染色體陽性,因此該選項不是錯誤的。綜上所述,選項D是錯誤的,是本題的答案。33、單選題男性,45歲。腹脹2個月。脾腫大臍下2cm。此例脾大的病因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A、
淋巴瘤B、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
骨髓纖維化D、
脾功能亢進E、
ITP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脾大的病因,根據(jù)題干中提供的信息,男性患者45歲,腹脹2個月,脾腫大臍下2cm,需要判斷脾大的病因。選項中正確的病因有淋巴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和脾功能亢進,而錯誤的病因是ITP。因此,本題的答案為E。ITP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血小板減少和出血傾向,通常不會導致脾腫大。而淋巴瘤、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和脾功能亢進等疾病都可以導致脾腫大。因此,排除選項E,選擇其他選項作為正確答案。34、單選題以下疾病中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一項是:()A、
血友病AB、
血友病BC、
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D、
血小板無力癥E、
巨血小板綜合征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常染色體遺傳方式。常染色體遺傳是指遺傳物質位于非性染色體上的遺傳方式,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和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是指只要有一個患者基因,就有可能表現(xiàn)出疾病的遺傳方式。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則需要兩個患者基因才能表現(xiàn)出疾病。根據(jù)選項,血友病A和B、血小板無力癥、巨血小板綜合征均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而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疾病,因此答案為C。35、單選題控制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首選:()A、
苯巴比妥B、
副醛C、
水合氯醛D、
地西泮E、
苯妥英鈉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的治療方法的了解。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是指持續(xù)時間超過5分鐘的驚厥發(fā)作或多次發(fā)作后意識不清的狀態(tài)。治療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的首選藥物是苯二氮?類藥物,如地西泮(Diazepam),其作用機制是增強GABA的抑制作用,從而抑制神經元的興奮性,達到鎮(zhèn)靜、抗驚厥的效果。其他選項中,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和苯妥英鈉(Phenytoin)也是抗驚厥藥物,但不是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的首選藥物。副醛(Formaldehyde)是一種有毒的化學物質,不是治療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的藥物。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是一種鎮(zhèn)靜催眠藥,不是治療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的藥物。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36、單選題全身大面積照射對造血系統(tǒng)的影響,其中白細胞數(shù)最早發(fā)生變化的是:()A、
淋巴細胞B、
單核細胞C、
嗜中性粒細胞D、
嗜酸性粒細胞E、
嗜堿性粒細胞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全身大面積照射會對造血系統(tǒng)產生影響,其中白細胞數(shù)最早發(fā)生變化的是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抵御感染和腫瘤具有重要作用。在放射線照射后,淋巴細胞數(shù)量會迅速下降,這也是放射病的早期表現(xiàn)之一。其他類型的白細胞,如單核細胞、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變化相對較慢,通常需要數(shù)天或數(shù)周才會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因此,選項A是正確答案。37、單選題治療血友病A的出血不應輸注:()A、
凝血因子ⅧB、
冷沉淀C、
新鮮冰凍血漿D、
凝血酶原復合物E、
DDAVP(1-去氨基-8-右旋精氨酸加壓素)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血友病A是由于凝血因子Ⅷ缺乏或功能異常引起的一種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因此,輸注凝血因子Ⅷ是治療血友病A的常規(guī)方法。但是,本題問的是治療血友病A的出血不應輸注的物質,因此排除了選項A。選項C的新鮮冰凍血漿中含有凝血因子Ⅷ,因此也不是正確答案。選項D的凝血酶原復合物中含有凝血因子Ⅷ,因此也不是正確答案。選項E的DDAVP可以刺激體內釋放凝血因子Ⅷ,但是對于急性出血并不是首選藥物。因此,正確答案是B的冷沉淀。冷沉淀是一種含有纖維蛋白原和因子Ⅷ等凝血因子的血漿制品,可以用于治療血友病A的出血。38、單選題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的疾病是:()A、
過敏性紫癜B、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C、
血小板無力癥D、
淋巴瘤E、
骨髓瘤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的疾病。選項中,過敏性紫癜和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規(guī)治療包括糖皮質激素,因此不符合題意。淋巴瘤和骨髓瘤是惡性腫瘤,糖皮質激素可以用于治療,但不是無效治療的疾病。而血小板無力癥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質激素是常規(guī)治療,但有些患者對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因此選項C正確。39、單選題成人血小板破壞的主要部位是:()A、
肝臟B、
脾臟C、
骨髓D、
血液循環(huán)E、
以上均是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成人血小板破壞的主要部位是脾臟。脾臟是人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過濾、儲存、破壞血細胞等功能。其中,脾臟對血小板的破壞是通過巨噬細胞和脾竇內皮細胞完成的。當血小板老化或發(fā)生異常時,會被脾臟內的巨噬細胞和脾竇內皮細胞識別并破壞,從而維持正常的血小板數(shù)量和功能。因此,選項B正確。選項A、C、D均不是成人血小板破壞的主要部位,選項E錯誤。40、單選題關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錯誤的是:()A、
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B、
患者雙親必有一方患病C、
男女患病機會均等D、
患者子女有25%幾率發(fā)病E、
以上均不是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基本知識點。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指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表現(xiàn)為顯性遺傳方式的遺傳病。因此,選項A正確?;颊唠p親必有一方患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特征之一,因此選項B正確。男女患病機會均等也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特征之一,因此選項C正確。患者子女有25%幾率發(fā)病是指患者與正常人的配偶生育子女,每個子女患病的概率為1/4,因此選項D錯誤。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D。41、單選題慢性再障的治療首選A、
丙酸睪丸酮肌內注射B、
造血干細胞移植C、
維生素B肌注D、
抗胸腺球蛋白E、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口服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慢性再障治療的首選藥物為雄激素,可剌激骨髓干細胞造血,對慢性再障有較好的療效,總有效率在70%~80%。最常用的制劑是丙酸睪丸酮,肌內注射,每日100mg,連續(xù)治療需6個月以上,其發(fā)生療效時間往往在用藥2~3個月后,故對重型再障無效。故選A。42、單選題下列不屬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常見病態(tài)造血表現(xiàn)的是A、
紅系核質發(fā)育不平衡B、
粒系核分葉過多C、
粒系細胞顆粒過多D、
粒系細胞顆粒過少E、
見到幼稚型巨核細胞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異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骨髓細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細胞有形態(tài)異常即病態(tài)造血。紅系各階段幼稚細胞常伴類巨幼樣變,核質成熟失衡,紅細胞體積大或呈卵圓形,有嗜堿點彩、核碎裂和Howell-Jolly小體。RAS能檢出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粒系在RAEB和RAEB-t均可見原始細胞比例高于正常,胞質內顆粒粗大或減少,核分葉過多或過少,出現(xiàn)Pelger-Huet畸形,部分可見Auer小體。巨核細胞數(shù)和質異常,多增多,檢出小巨核細胞(MDS支持診斷指標之一)。血小板體積大,顆粒少。故只有E不對,故選E。43、單選題霍奇金淋巴瘤與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具特征性的鑒別點是A、
起病方式B、
發(fā)熱的熱型C、
R-S細胞D、
嗜酸粒細胞增多E、
嗜堿粒細胞增多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霍奇金淋巴瘤診斷金標準為找到RS細胞。44、單選題多發(fā)性骨髓瘤易感染的原因為A、
腎臟功能損害B、
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制C、
細胞免疫缺陷D、
高黏滯血癥E、
淀粉樣變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多發(fā)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腫瘤,患者易感染的原因是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制。多發(fā)性骨髓瘤的惡性漿細胞會大量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導致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受到抑制,從而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因此,選項B是正確答案。其他選項與多發(fā)性骨髓瘤易感染的原因無關。45、單選題患者男,35歲。近半年來常畏寒疲倦、易受涼,因咽痛、發(fā)熱3天入院。查體見雙側扁桃體化膿。實驗室檢查:Hb121g/L,WBC2.0×10/L,分類示中性粒細胞40%,淋巴細胞60%,血小板正常,骨髓檢查提示增生性骨髓象,粒細胞胞質內可見中毒顆粒。患者診斷考慮A、
急性白血病B、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
粒細胞缺乏癥D、
類白反應E、
再生障礙性貧血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患者感染,血常規(guī)提示W(wǎng)BC2.0×10/L,分類中性粒細胞40%,紅細胞和血小板正常,應診斷為粒細胞缺乏癥。故選C。46、單選題典型化膿性腦膜炎的腦脊液改變?yōu)椋?)A、
細胞數(shù)增高,蛋白正常,糖降低B、
細胞數(shù)正常,蛋白增高,糖正常C、
細胞數(shù)增高,蛋白增高,糖降低D、
細胞數(shù)正常,蛋白正常,糖降低E、
細胞數(shù)增高,蛋白增高,糖增高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腦脊液是腦膜炎的重要檢查指標,典型化膿性腦膜炎的腦脊液改變?yōu)榧毎麛?shù)增高、蛋白增高、糖降低。細胞數(shù)增高是由于炎癥細胞浸潤,蛋白增高是由于炎癥反應產生的蛋白質增多,糖降低是由于炎癥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增加。因此,選項C為正確答案。其他選項中,細胞數(shù)正常、蛋白正常、糖降低的情況不符合腦膜炎的特點,細胞數(shù)正常、蛋白增高、糖正常的情況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腦脊液改變,細胞數(shù)增高、蛋白增高、糖增高的情況可能是由于其他類型的腦膜炎或其他疾病引起的。47、單選題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首選A、
長春新堿靜脈滴注B、
脾切除C、
輸濃縮血小板D、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E、
雄激素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為ITP首選治療措施。一般選用潑尼松,劑量為每天1~2mg/kg,口服。待血小板恢復正?;蚪咏:笾饾u緩慢減量。小劑量(5~10mg/d)維持治療3~6個月。48、單選題巨幼細胞貧血屬于:()A、
小細胞低色素貧血B、
正細胞性貧血C、
大細胞性貧血D、
小細胞正色素貧血E、
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巨幼細胞貧血是一種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的貧血,其特點是紅細胞體積增大,形態(tài)不規(guī)則,核與細胞質異位,細胞內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因此,巨幼細胞貧血屬于大細胞性貧血。選項A小細胞低色素貧血是指紅細胞體積縮小,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屬于小細胞性貧血;選項B正細胞性貧血是指紅細胞數(shù)量減少,但形態(tài)正常,血紅蛋白含量正常,屬于正細胞性貧血;選項D小細胞正色素貧血是指紅細胞體積縮小,但血紅蛋白含量正常,屬于小細胞性貧血。因此,選項C大細胞性貧血是巨幼細胞貧血的正確歸屬。49、單選題再生障礙性貧血最主要的診斷依據(jù)是:()A、
全血細胞減少,有出血或感染表現(xiàn)B、
網(wǎng)織紅細胞減少C、
骨髓增生不良D、
肝、脾、淋巴結不腫大E、
鐵劑、葉酸治療無效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損而導致的貧血,其主要特征是骨髓增生不良。因此,選項C是最主要的診斷依據(jù)。其他選項雖然也可能出現(xiàn),但不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特征表現(xiàn)。因此,答案為C。50、單選題下列疾病會引起骨髓巨核細胞減少的是:()A、
血友病B、
缺鐵性貧血C、
ITPD、
再生障礙性貧血E、
巨幼細胞貧血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骨髓巨核細胞是產生血小板的細胞,因此骨髓巨核細胞減少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從而引起出血傾向。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病,與骨髓巨核細胞減少無關;缺鐵性貧血是由于缺乏鐵元素造成紅細胞生成障礙,也與骨髓巨核細胞減少無關;ITP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血小板減少,但是與骨髓巨核細胞減少的關系不大;巨幼細胞貧血是一種造血干細胞異常增殖的疾病,與骨髓巨核細胞減少無關。因此,選項D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唯一與骨髓巨核細胞減少相關的選項,因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造血干細胞受損導致骨髓中各類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其中包括骨髓巨核細胞減少。因此,答案為D。51、單選題下列哪種疾病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A.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A、
缺乏癥B、
海洋性貧血C、
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D、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抗人球蛋白試驗與哪種疾病陽性相關。抗人球蛋白試驗是一種檢測體內抗體水平的方法,通常用于診斷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產生的自身抗體攻擊紅細胞,導致溶血性貧血。因此,選項E正確。其他選項與抗人球蛋白試驗無關,不符合題意。52、單選題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診斷依據(jù)不包括:()A、
血小板計數(shù)>1000×109/LB、
骨髓象增生,以巨核細胞為顯著,有大量血小板形成C、
無出血傾向,WBC計數(shù)不增多D、
多數(shù)脾大E、
除外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和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的診斷依據(jù)。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是一種骨髓增殖性疾病,其診斷依據(jù)包括:血小板計數(shù)>1000×109/L,骨髓象增生,以巨核細胞為顯著,有大量血小板形成,多數(shù)脾大,除外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和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因此,選項C“無出血傾向,WBC計數(shù)不增多”不是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的診斷依據(jù),是本題的正確答案。53、單選題女,14歲,陣發(fā)性腹痛、黑便3天。查體:雙下肢可見散在紫癜,雙側膝關節(jié)腫脹,活動受限,腹軟,右下腹壓痛。血象:WBC12.5×109/L,PLT100×109/L。尿常規(guī):蛋白+,RBC+/HP,透明管型0~3個/LP。其診斷可能是:()A、
急性闌尾炎B、
腸系膜淋巴結結核C、
急性腎炎D、
急性ITPE、
過敏性紫癜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根據(jù)病史和體征,該患者可能存在腸道出血和關節(jié)炎癥,血象和尿常規(guī)也提示存在血小板減少和腎小球損傷。綜合考慮,最可能的診斷是過敏性紫癜。其他選項均不符合該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檢查結果。54、單選題淋巴瘤預后與其病理類型相關,下列關于淋巴瘤預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HD中以淋巴細胞為主型預后最好B、
HD兒童及老年預后一般比中青年為好C、
NHL中淋巴母細胞型淋巴瘤預后較差D、
NHL早期即出現(xiàn)結外侵犯或血源性播散預后很差E、
NHL結外病變部位在2處或以上時均提示預后不良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淋巴瘤病理類型與預后的關系。根據(jù)題干中的信息,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A.HD中以淋巴細胞為主型預后最好——正確,淋巴細胞為主型的HD預后較好。B.HD兒童及老年預后一般比中青年為好——不正確,HD的預后與年齡無關,而是與病理類型有關。C.NHL中淋巴母細胞型淋巴瘤預后較差——正確,淋巴母細胞型NHL預后較差。D.NHL早期即出現(xiàn)結外侵犯或血源性播散預后很差——正確,早期出現(xiàn)結外侵犯或血源性播散的NHL預后較差。E.NHL結外病變部位在2處或以上時均提示預后不良——正確,結外病變部位越多,預后越差。綜上所述,選項B不正確,是本題的答案。55、單選題糾正DIC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A、
去除病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B、
肝素的應用C、
補充凝血因子D、
抗纖溶藥物的應用E、
輸注血小板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是一種嚴重的病理生理過程,常見于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產科等疾病。其特點是血液中的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同時激活,導致血小板減少、凝血因子消耗、纖維蛋白溶解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因此,治療DIC的關鍵是要去除病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其他治療方法如肝素的應用、補充凝血因子、抗纖溶藥物的應用、輸注血小板等都是輔助治療手段,但并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本題答案為A。56、單選題以下關于過敏性紫癜的描述錯誤的是:()A、
過敏性紫癜是臨床上較常見的變態(tài)反應性出血性疾病,表現(xiàn)為過敏性血管炎的征象B、
發(fā)病前1~3周常有低熱,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適等癥狀C、
出現(xiàn)皮膚紫癜以下肢關節(jié)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現(xiàn)對稱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樣紫癜為主D、
病程中可有出血性腸炎E、
血小板計數(shù)常減少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過敏性紫癜的基本知識的掌握。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出血性疾病,表現(xiàn)為過敏性血管炎的征象。發(fā)病前1~3周常有低熱,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適等癥狀。出現(xiàn)皮膚紫癜以下肢關節(jié)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現(xiàn)對稱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樣紫癜為主。病程中可有出血性腸炎。因此,選項E“血小板計數(shù)常減少”是錯誤的,應為“血小板計數(shù)常正常”。故選E。57、單選題某小兒體重5.8kg,身長60cm,后囟已閉,最可能的年齡是:()A、
1個月B、
2個月C、
3個月D、
4個月E、
5個月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根據(jù)兒童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嬰兒出生后體重會在出生后1周內下降5%~10%,之后每天增加20~30g,身長每月增長2~3cm,頭圍每月增加0.5~1cm,后囟逐漸縮小,閉合。根據(jù)小兒體重5.8kg,身長60cm,后囟已閉的情況,可以推斷出小兒的年齡在3~5個月之間。而最可能的年齡應該是4個月,因為在3個月時,小兒的體重一般在5.4~7.2kg之間,身長在57~64cm之間,后囟還未完全閉合;而在5個月時,小兒的體重一般在6.2~8.3kg之間,身長在62~69cm之間,后囟已經完全閉合。因此,最可能的年齡是4個月,選D。58、單選題癲癇部分性發(fā)作,不包括:()A、
運動性發(fā)作B、
失張力發(fā)作C、
感覺性發(fā)作D、
精神性發(fā)作E、
植物神經性發(fā)作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癲癇部分性發(fā)作的分類。癲癇部分性發(fā)作是指起源于大腦的某一部分,只涉及身體的某一部分或某些功能的發(fā)作。根據(jù)國際抗癲癇聯(lián)盟的分類,癲癇部分性發(fā)作可分為運動性發(fā)作、感覺性發(fā)作、精神性發(fā)作和植物神經性發(fā)作四種類型。因此,選項A、C、D、E都是癲癇部分性發(fā)作的類型,而選項B失張力發(fā)作是屬于癲癇全面發(fā)作的類型,不屬于癲癇部分性發(fā)作的范疇。因此,本題的答案為B。59、單選題骨髓是終身造血器官,胎兒開始造血始于:()A、
7周B、
8周C、
9周D、
10周E、
11周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體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骨髓的形成和功能。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包括紅骨髓和黃骨髓。在人體發(fā)育過程中,胎兒的造血始于胚胎期,隨著胚胎的發(fā)育,骨髓也逐漸形成。根據(jù)胚胎發(fā)育的時間表,胎兒的骨髓開始造血的時間一般在8-10周之間。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選項,即10周。60、單選題患者,男,16歲,因貧血來診?;炑R?guī)發(fā)現(xiàn)Hb72g/L,MCV75fl,MCHC31%,引起此種類型貧血的最可能疾病是A、
再生障礙性貧血B、
骨髓病性貧血C、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D、
急性失血性貧血E、
巨幼細胞貧血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患者為青年男性,MCV75fl及MCHC31%提示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見于:缺鐵性貧血、海洋性貧血(即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慢性病性貧血。A、B、D、E選項均不符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故選C。61、單選題患者,男,60歲,面色逐漸蒼白,乏力伴牙齦出血半年,檢查Hb60g/L,WBC3.3×10/L,經骨穿細胞血檢查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為進行FAB分型,最重要的檢查是A、
網(wǎng)織紅細胞B、
骨髓鐵染色C、
染色體檢查D、
骨髓活襝E、
血清鐵檢查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FAB分型是根據(jù)骨髓中原始細胞的百分率及其細胞特點,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分為難治性貧血、伴有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的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的難治性貧血、轉變中的伴原始細胞增多的難治性貧血、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故選D。62、單選題患者,男,32歲,因患再生障礙性貧血需要輸血,當輸入紅細胞懸液約200ml時,突然畏寒、發(fā)熱,嘔吐一次,尿呈醬油樣,血壓10.0/6.0kPa(75/45mmHg),該患者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種輸血不良反應(并發(fā)癥)A、
非溶血性發(fā)熱性輸血反應B、
溶血性輸血反應C、
過敏反應D、
細菌污染反應E、
循環(huán)超負荷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輸血后發(fā)生急性溶血反應時,患者立即沿輸血靜脈出現(xiàn)紅腫及疼痛,寒戰(zhàn)、高熱、呼吸困難、腰酸背痛,血壓下降、心率增快、休克,尿液呈醬油色。該患者癥狀完全符合描敘。其他各項輸血并發(fā)癥都不會出現(xiàn)醬油色尿。故選B。63、單選題哪個不屬于慢作用抗風濕藥A.C.TXA、
MTXB、
SC、
SPD、
羅非西布E、
萊弗米特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慢作用抗風濕藥的分類。慢作用抗風濕藥是指通過抑制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減輕風濕病癥狀的藥物。常見的慢作用抗風濕藥包括MTX、S、SP、TX和萊弗米特等。而羅非西布并不屬于慢作用抗風濕藥,它是一種鎮(zhèn)痛藥,用于緩解中度至重度疼痛。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64、單選題手的畸形常見于:A.RA.B.SLE.A、
B、
SC、
痛風D、
O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手的畸形常見于哪些疾病。選項中只有A和B是疾病的縮寫,其中A代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heumatoidArthritis),B代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因此,正確答案為A。選項C代表痛風,D和E沒有明確的疾病縮寫與之對應。65、單選題哪個疾病活動時C3或C4水平降低:A.SSB.SLE.C.A、
SB、
PM/C、
MD、
O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學知識。C3和C4是補體系統(tǒng)中的兩個重要成分,它們的水平降低可以提示補體系統(tǒng)的活化。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生往往與補體系統(tǒng)的異?;罨嘘P。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B,即PM/DM(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其他選項與本題無關。66、單選題哪個關節(jié)炎休息后加重:A.SSB.SLE.A、
B、
SC、
痛風D、
O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關節(jié)炎的特點。SS和SL均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其特點為休息后癥狀減輕,活動后癥狀加重;O為骨關節(jié)炎,其特點為活動后癥狀加重,休息后癥狀減輕。因此,答案不可能為A、B、D。痛風是一種由尿酸鹽沉積引起的關節(jié)炎,其特點為休息后癥狀加重,因此答案為C。67、單選題骨性肥大常見病變關節(jié):A、
近端指間關節(jié)B、
遠端指間關節(jié)C、
掌指間關節(jié)D、
髖關節(jié)E、
踝關節(jié)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骨性肥大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也稱為骨質增生癥。它是由于骨骼中的骨質增生引起的,導致骨骼變得異常厚重和堅硬。這種疾病通常會影響到關節(jié),導致關節(jié)疼痛和僵硬。在這道題目中,問到骨性肥大常見病變的關節(jié)是哪些。根據(jù)常見的病變情況,我們可以排除掉一些選項。例如,近端指間關節(jié)和掌指間關節(jié)通常不會受到骨性肥大的影響。同樣,踝關節(jié)也不是常見的病變部位。因此,正確答案應該是遠端指間關節(jié)。這是因為遠端指間關節(jié)是骨性肥大最常見的病變部位之一,通常會導致手指變形和關節(jié)疼痛。其他常見的病變部位包括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和脊柱。68、單選題風濕性疾病是指:A、
累及軟組織及血液的一大類疾病B、
累及肌肉、肌腱的一大類疾病C、
累及關節(jié)的一大類疾病D、
累及關節(jié)及周圍軟組織的一大類疾病E、
累及關節(jié)、腎臟、皮膚的一大類疾病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風濕性疾病的定義和范圍的理解。風濕性疾病是一類累及關節(jié)及周圍軟組織的疾病,包括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多種疾病。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選項A、B、E都只涉及部分范圍,不全面;選項C只涉及關節(jié),未涉及周圍軟組織,因此都不正確。69、單選題化膿性腦膜炎并發(fā)硬膜下積液,以下哪項不符:()A、
在嬰兒較為常見B、
是治療不當?shù)慕Y果C、
積液可以是無菌性滲出液D、
臨床表現(xiàn)為病情反復E、
治療應以抗感染和穿刺為主正確答案:
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化膿性腦膜炎并發(fā)硬膜下積液的相關知識點。A選項:在嬰兒較為常見?;撔阅X膜炎是指由細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腦膜炎,嬰兒由于免疫系統(tǒng)未發(fā)育完全,易受感染,因此嬰兒患化膿性腦膜炎的概率較高。B選項:是治療不當?shù)慕Y果?;撔阅X膜炎并發(fā)硬膜下積液是化膿性腦膜炎的一種并發(fā)癥,與治療不當無關。C選項:積液可以是無菌性滲出液。硬膜下積液是指腦膜下腔與硬膜之間積聚的液體,可以是化膿性滲出液,也可以是無菌性滲出液。D選項:臨床表現(xiàn)為病情反復。化膿性腦膜炎并發(fā)硬膜下積液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病情反復是其中的一種表現(xiàn)。E選項:治療應以抗感染和穿刺為主。化膿性腦膜炎并發(fā)硬膜下積液的治療應以抗感染和穿刺為主,早期積液的穿刺可以緩解癥狀,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B選項。70、單選題抗磷脂抗體與哪個臨床表現(xiàn)無關:A、
血小板減少B、
狼瘡腦病C、
血管栓塞D、
習慣性流產E、
皮膚紅斑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抗磷脂抗體是一種自身免疫抗體,可以導致多種臨床表現(xiàn)。其中,血小板減少、狼瘡腦病、血管栓塞和習慣性流產都與抗磷脂抗體有關。而皮膚紅斑與抗磷脂抗體無關。因此,本題的答案為E。71、單選題風濕性疾病是指:A、
以內科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B、
以中醫(yī)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C、
以骨科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D、
以外科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E、
以上都不是正確答案:
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風濕性疾病的定義和特點的理解。風濕性疾病是一類以關節(jié)、骨骼、肌肉、皮膚等為主要受累部位的疾病,其特點是慢性、復發(fā)性、自身免疫性、多系統(tǒng)受累等。因此,選項A正確,其他選項均不符合風濕性疾病的特點。72、單選題風濕性疾病是指A、
自身免疫疾病B、
退行性變疾病C、
感染因子相關性疾病D、
晶體性疾病E、
以上都是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風濕性疾病是一類以關節(jié)、骨骼、肌肉、皮膚等為主要受累部位的疾病,其病因復雜,包括自身免疫、感染因素、遺傳因素等多種因素。因此,選項A、C、E都是正確的。退行性變疾病主要指骨關節(jié)炎等因年齡、勞損等因素引起的疾病,與風濕性疾病不同,因此選項B不正確。晶體性疾病主要指痛風等因代謝異常引起的疾病,與風濕性疾病也不同,因此選項D不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E。73、單選題RA的主要病理變化為:A、
關節(jié)滑膜的慢性炎癥B、
炎性細胞浸潤C、
滑膜炎形成D、
軟骨及骨組織的侵蝕E、
關節(jié)結構的破壞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RA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變化為滑膜炎形成?;な顷P節(jié)內的一層薄膜,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滑液,減少關節(jié)的摩擦。在RA患者中,滑膜受到慢性炎癥的影響,導致滑膜細胞增生和炎性細胞浸潤。這些細胞會分泌炎性因子,引起滑膜炎形成?;ぱ仔纬蓵е玛P節(jié)腫脹、疼痛和運動受限。長期的滑膜炎形成還會導致軟骨及骨組織的侵蝕和關節(jié)結構的破壞。因此,選項A、B、D和E都是RA的病理變化,但滑膜炎形成是其主要病理變化,因此選項C是正確答案。74、單選題下列哪個不是RA的病因?A、
遺傳因素B、
感染C、
性激素D、
輸血E、
以上均是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RA(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有多種因素可能導致其發(fā)生。本題要求選擇不是RA病因的選項,因此正確答案為D,即輸血不是RA的病因。A選項,遺傳因素是RA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RA患者的家族中有其他患者的風險要高于一般人群。B選項,感染也是RA發(fā)生的可能因素之一,某些病毒和細菌感染可能會引起免疫系統(tǒng)異常反應,從而導致RA的發(fā)生。C選項,性激素也與RA的發(fā)生有關,女性患RA的比例要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在生育期和更年期時患RA的風險也會增加。綜上所述,D選項不是RA的病因,其他選項均與RA的發(fā)生有一定關系。75、單選題RA病人中存在哪些自身抗體?A、
RFB、
AKAC、
APFD、
抗膠原抗體E、
以上均是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RA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一種,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體是指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的針對自身組織或成分的抗體。RA病人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包括RF、AKA、APF和抗膠原抗體等。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E,即以上均是。76、單選題對RA血管炎描述正確的是:A、
RA血管炎是常見的關節(jié)外病變,血管炎是RA嚴重的表現(xiàn)B、
RA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外徑在250~400ftm之間),亦可侵犯微靜脈C、
病理特征為壞死性全層動脈炎,病變有時與典型的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無區(qū)別D、
血管炎的發(fā)生認為是免疫復合物在血管的沉積所致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RA血管炎的描述的理解。RA血管炎是RA的一種關節(jié)外表現(xiàn),主要累及小動脈,病理特征為壞死性全層動脈炎,與典型的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有時無區(qū)別。血管炎的發(fā)生認為是免疫復合物在血管的沉積所致。因此,選項D描述正確,是本題的正確答案。選項A、B、C描述不準確,不是本題的正確答案。77、單選題對類風濕結節(jié)描述錯誤的是:A、
類風濕結節(jié)是RA的一個最具特征的關節(jié)外病理損害B、
最常見于前臂受壓的伸面C、
幾乎所有伴有類風濕結節(jié)的RA病人均為RF陽性D、
類風濕結節(jié)形成初期的組織形態(tài)不具有肉芽組織的特征正確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類風濕結節(jié)的描述的理解。類風濕結節(jié)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的一個最具特征的關節(jié)外病理損害,通常出現(xiàn)在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中,最常見于前臂受壓的伸面。幾乎所有伴有類風濕結節(jié)的RA病人均為RF陽性。而類風濕結節(jié)形成初期的組織形態(tài)具有肉芽組織的特征,因此選項D描述錯誤。因此,本題答案為D。78、單選題對Felty綜合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Felty綜合征(Feltysyndrome,F(xiàn)S)是一種嚴重型RAB、
突出表現(xiàn)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伴有嗜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脾腫大C、
關節(jié)病變嚴重,常伴有高滴度的RFD、
FS的發(fā)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E、
嗜中性粒細胞的減少是FS的最基本特征,是FS病人反復感染的主要原因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Felty綜合征是一種嚴重型類風濕關節(jié)炎,其主要特征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伴有嗜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脾腫大。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描述。選項A和D也是正確的描述,因為FS與RA有關,并且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選項E是錯誤的描述,因為嗜中性粒細胞減少雖然是FS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并不是FS病人反復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不正確的描述是選項C,因為FS的關節(jié)病變雖然嚴重,但并不一定伴隨高滴度的RF。79、單選題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動物模型包括下列:A、
膠原性關節(jié)炎B、
鏈球菌細胞壁成分誘導的關節(jié)炎C、
佐劑性關節(jié)炎和蛋白多糖誘導的關節(jié)炎D、
自發(fā)性關節(jié)炎和基因轉化動物關節(jié)炎模型E、
以上均是正確答案:
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動物模型的了解。類風濕關節(jié)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研究該疾病的動物模型需要能夠模擬自身免疫反應。膠原性關節(jié)炎、鏈球菌細胞壁成分誘導的關節(jié)炎、佐劑性關節(jié)炎和蛋白多糖誘導的關節(jié)炎等模型均能夠模擬自身免疫反應,而自發(fā)性關節(jié)炎和基因轉化動物關節(jié)炎模型則不一定能夠模擬該反應。因此,選項E“以上均是”是正確答案。80、單選題癲癇的治療原則,不包括:()A、
須監(jiān)測血藥濃度B、
不同類型可選擇不同的藥物C、
盡可能單藥治療D、
大劑量開始服藥,有效漸減E、
服藥期限為2~4年正確答案:
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癲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稀土金屬冶煉與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射擊靶考核試卷
- 篷布企業(yè)供應鏈風險管理考核試卷
- 精神障礙的康復教育介入考核試卷
- 四川大學《移動應用開發(fā)(Andoid)》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市長寧區(qū)高級中學2025年初三下期中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南平市建甌市2025年重點中學小升初數(shù)學入學考試卷含解析
- 山東華宇工學院《中外文化交流(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普蘭店市2025年高考語文試題瘋狂小題搶高分含解析
-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旗尼爾基一中2025屆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3年遼寧高考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經典word版(理科)
- 博物館藏品庫房管理課件
- 2022年2月興業(yè)銀行審計部招聘人員模擬試題3套(含答案解析)
- 工貿行業(yè)重點可燃性粉塵目錄(2015版)
- 焊接質量檢查表
- 形式發(fā)票模板
- 高一語文《赤壁賦》 完整版課件PPT
- DB32∕T 2880-2016 光纖傳感式橋隧結構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施工及維護規(guī)范
-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練習二》教學設計建議及課本習題解析
- 渤海財險非車險業(yè)務培訓
- 水工隧洞施工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